CN114038544A - 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8544A
CN114038544A CN202111286069.1A CN202111286069A CN114038544A CN 114038544 A CN114038544 A CN 114038544A CN 202111286069 A CN202111286069 A CN 202111286069A CN 114038544 A CN114038544 A CN 114038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atient
emergency
level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60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云思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nghu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nghu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nghu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nghu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60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85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8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85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 G16H20/13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delivered from dispen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涉及急诊综合分诊系统技术领域。该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现场视频录入模块,所述现场视频录入模块在当患者拨打后,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通过现场视频录入模块将病患的实时情况传输到医院处,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的作用为,传输模块将现场视频录入模块采集到的内容进行收集,并且对其重新编码,再将其发送,救护车到达指定地点后医护人员首先对其急救,然后由一名医护人员打开现场视频录入模块对其进行拍摄,且通过传输模块建立实时传输,将现场情况传输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的位置,同时救治医师通过视频进行初步观察,到达急救中心后,如果病人为伤病情况为一级则直接进入到抢救室进行急救。

Description

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急诊综合分诊系统技术领域,特别的为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背景技术
急诊指医院的急诊科,意思是紧急情况下的治疗。分为紧急救治和抢救。它的存在保证了我们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
现有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是需要等待医护人员到达急救中心后,然后再通过系统的各个功能逐步的开始使用系统,但是在急诊中时间非常宝贵,急诊医师在进行抢救前还需要了解病患的病历和临床状况,若是等待病患到达医院后再对其进行观察,可能会浪费很大一部分的抢救时间,导致抢救不及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包括病人病情录入端口,所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通过局域网与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所述传输模块通过导线与现场视频录入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通过导线与急救中心电话终端信号连接,所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通过导线与警报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通过局域网与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通过导线与警报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通过局域网与病人病例数据中心无线连接,所述病人病例数据中心通过导线与急诊信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通过导线与门诊中心和等待区电性连接,所述门诊中心通过局域网与取药区无线连接。
现场视频录入模块,所述现场视频录入模块在当患者拨打后,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通过现场视频录入模块将病患的实时情况传输到医院处;
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的作用为,传输模块将现场视频录入模块采集到的内容进行收集,并且对其重新编码,再将其发送;
病人病情录入端口,所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可以将传输模块传输的内容进行接收,并且也可以将不是很紧急的病人数据进行录入;
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所述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可以对伤患的情况进行分级,然后通知手术室或者门诊部对患者进行抢救或者治疗;
警报模块,所述警报模块,在遇到两种情况时便会发出警报,一种为一级病患或者二级病患进入到了急救中心处时,警报模块则会发出警报,使抢救室做好准备,以免浪费黄金六分钟的时间;
信息模块,所述急诊信息模块,通过急诊信息模块将病人信息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并且进行打印,打印完成后,通过医护人员将打印完成的病历送到主治医师的手中;
病人病例数据中心,所述病人病例数据中心存储了患者曾经的就诊资料,当将病人的病例提取出来后,将其数据传输到急诊信息模块当中去,并且通过急诊信息模块将其展现出来;
门诊中心,所述门诊中心会将三级或者四级的病患进行接收,由门诊中心中的医师进行诊断,如果某些三级病患通过医师的诊断发现比较严重时,需要推送到手术室进行手术;
急救中心电话终端,所述急救中心电话终端会将病人的病情,通知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使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做好准备,使患者到达后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抢救,避免浪费了抢救时间;
等待区,所述等待区可以收纳四级病患,四级病患在就诊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在等待区等待,等待门诊中心中的诊断医师通知,然后进行检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当患者拨打了120过后,如果情况过于紧急,通过急救中心电话终端与病人病情录入端口建立连接,使急救中心做好一定的准备,当救护车到达指定地点后医护人员首先对其急救,然后由一名医护人员打开现场视频录入模块对其进行拍摄,且通过传输模块建立实时传输,将现场情况传输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的位置,同时救治医师通过视频进行初步观察,到达急救中心后,如果病人为伤病情况为一级则直接进入到抢救室进行急救,高热伴惊厥发作,深昏迷;惊厥发作,急性呼吸窘迫;呼吸停止或频数,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休克,严重腹胀都属于一级抢救状态,进入到医院后直接进入到抢救室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网络接收器、GCC、码率分配器、发送模块、视频编码器。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接收器负责接入到网络,通过网络将现场的实时画面发送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使救治医师可以对病人的病情有初步了解,所述GCC属于一种基于延迟预估和丢包的拥塞控制算法,算法分为在接收端进行卡尔曼算法预估后返回发送端进行码率调整两部分,通过两种算法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网络堵塞,从而减少网络丢包的概率,使画面传输更为稳定,所述码率分配器会将视频的码率重新进行分配,然后将分后的码率导入到视频编码器中,所述视频编码器在接收到码率分配器的数据后,重新对视频进行编码,所述发送模块,视频编码器重新对视频进行编码过后,将数据导入到发送模块当中,通过发送模块将视频发送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
所述网络接收器通过局域网与GCC无线连接,所述GCC通过局域网与发送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码率分配器通过导线与视频编码器无线连接,所述码率分配器通过导线与发送模块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络接收器负责接入到网络,通过网络将现场的实时画面发送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使救治医师可以对病人的病情有初步了解,GCC属于一种基于延迟预估和丢包的拥塞控制算法,算法分为在接收端进行卡尔曼算法预估后返回发送端进行码率调整两部分,通过两种算法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网络堵塞,从而减少网络丢包的概率,使画面传输更为稳定,码率分配器会将视频的码率重新进行分配,然后将分后的码率导入到视频编码器中,视频编码器在接收到码率分配器的数据后,重新对视频进行编码,发送模块,视频编码器重新对视频进行编码过后,将数据导入到发送模块当中,通过发送模块将视频发送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直接将实时画面传输到急救中心处,节约一定的急救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动作模块与距离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距离模块与情况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情况模块与环境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环境模块与总结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包括处理模块、二级急重输出端口、三级急症输出端口、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通过医护人员的操作对患者的伤病等级进行判断,所述二级急重输出端口接收到数据后,会直接向警报模块发送指令,当警报模块接收到指令后,发出警报,以此同时,急救室开始做好准备,对二级病患进行抢救,所述三级急症输出端口接收到指令过后会直接将三级的患者安排到门诊中心进行就诊,所述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接收到指令后,会将病患安排到等待区,等待门诊中心的医师进行诊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模块通过医护人员的操作对患者的伤病等级进行判断,所述二级急重输出端口接收到数据后,会直接向警报模块发送指令,当警报模块接收到指令后,发出警报,以此同时,急救室开始做好准备,对二级病患进行抢救,所述三级急症输出端口接收到指令过后会直接将三级的患者安排到门诊中心进行就诊,所述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接收到指令后,会将病患安排到等待区,等待门诊中心的医师进行诊断,将不紧急和紧急的病患区分开来,节约医疗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急重输出端口通过导线与处理模块和警报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三级急症输出端口通过导线与处理模块和门诊中心电性连接,所述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通过导线与门诊中心、处理模块和等待区电性连接。
1、本发明,首先当患者拨打了120过后,如果情况过于紧急,通过急救中心电话终端与病人病情录入端口建立连接,使急救中心做好一定的准备,当救护车到达指定地点后医护人员首先对其急救,然后由一名医护人员打开现场视频录入模块对其进行拍摄,且通过传输模块建立实时传输,将现场情况传输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的位置,同时救治医师通过视频进行初步观察,到达急救中心后,如果病人为伤病情况为一级则直接进入到抢救室进行急救,高热伴惊厥发作,深昏迷;惊厥发作,急性呼吸窘迫;呼吸停止或频数,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休克,严重腹胀都属于一级抢救状态,进入到医院后直接进入到抢救室进行,其余的患者情况则通过病人病情录入端口,进入到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当中去,由值班护士分析情况,然后通过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当中的处理模块下发指令,若是病患的伤病情况为二级通过二级急重输出端口向警报模块发出指令,然后进入到重症抢救室当中去,进行急救,其中病患的二级情况则为嗜睡、浅昏迷;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急性瘫痪,呼吸中度困难;气促明显;氧饱和度<95%;咯血;重度哮喘发作;明显喘鸣,严重心律失常伴循环稳定;心急性心动过速等等多种情况,且患者若是处于一二级的状态下,会直接通过病人病例数据中心将具体数据调出来,然后将数据传输到急诊信息模块当中去,并且进行打印。
2、若是通过判断病人的情况为三级,则通过三级急症输出端口发出指令,门诊中心的医师对其进行诊断,观察是否需要进行手术,若是需要进行手术,若是需要进行手术则进入紧急抢救室进行急救,若是不需要进行急救直接进入到取药区,根据医嘱取药完毕后方可离开医院,若是患者的伤病等级为四级则通过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做出通知,使患者先进入等待区,等待三级病患完成门诊后门诊医师再对其进行检查。
3、在传输模块中,通过网络接收器提供互联网支持,然后视频会通过码率分配器和视频编码器重新进行码率分配和编码,使视频的体积变小便于传输,GCC属于一种基于延迟预估和丢包的拥塞控制算法,算法分为在接收端进行卡尔曼算法预估后返回发送端进行码率调整两部分,通过两种算法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网络堵塞,防止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包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传输模块系统图;
图3为本发明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系统图。
图例说明:
1、现场视频录入模块;2、传输模块;201、网络接收器;202、GCC;203、码率分配器;204、发送模块;205、视频编码器;3、病人病情录入端口;4、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01、处理模块;402、二级急重输出端口;403、三级急症输出端口;404、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5、警报模块;6、急诊信息模块;7、病人病例数据中心;8、门诊中心;9、急救中心电话终端;10、等待区;11、取药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包括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通过局域网与传输模块2无线连接,传输模块2通过导线与现场视频录入模块1信号连接,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通过导线与急救中心电话终端9信号连接,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通过导线与警报模块5电性连接,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通过局域网与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电性连接,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通过导线与警报模块5电性连接,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通过局域网与病人病例数据中心7无线连接,病人病例数据中心7通过导线与急诊信息模块6电性连接,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通过导线与门诊中心8和等待区10电性连接,门诊中心8通过局域网与取药区11无线连接现场视频录入模块1,现场视频录入模块1在当患者拨打120后,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通过现场视频录入模块1将病患的实时情况传输到医院处;
传输模块2,传输模块2的作用为,传输模块2将现场视频录入模块1采集到的内容进行收集,并且对其重新编码,再将其发送,传输模块2包括网络接收器201、GCC202、码率分配器203、发送模块204、视频编码器205,网络接收器201负责接入到网络,通过网络将现场的实时画面发送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使救治医师可以对病人的病情有初步了解,GCC202属于一种基于延迟预估和丢包的拥塞控制算法,算法分为在接收端进行卡尔曼算法预估后返回发送端进行码率调整两部分,通过两种算法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网络堵塞,从而减少网络丢包的概率,使画面传输更为稳定,码率分配器203会将视频的码率重新进行分配,然后将分后的码率导入到视频编码器205中,视频编码器205在接收到码率分配器203的数据后,重新对视频进行编码,发送模块204,视频编码器205重新对视频进行编码过后,将数据导入到发送模块204当中,通过发送模块204将视频发送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网络接收器201通过局域网与GCC202无线连接,GCC202通过局域网与发送模块204无线连接,码率分配器203通过导线与视频编码器205无线连接,码率分配器203通过导线与发送模块204电性连接。
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可以将传输模块2传输的内容进行接收,并且也可以将不是很紧急的病人数据进行录入;
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可以对伤患的情况进行分级,然后通知手术室或者门诊部对患者进行抢救或者治疗,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包括处理模块401、二级急重输出端口402、三级急症输出端口403、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404,处理模块401通过医护人员的操作对患者的伤病等级进行判断,二级急重输出端口402接收到数据后,会直接向警报模块5发送指令,当警报模块5接收到指令后,发出警报,以此同时,急救室开始做好准备,对二级病患进行抢救,三级急症输出端口403接收到指令过后会直接将三级的患者安排到门诊中心8进行就诊,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404接收到指令后,会将病患安排到等待区10,等待门诊中心8的医师进行诊断,二级急重输出端口402通过导线与处理模块401和警报模块5电性连接,三级急症输出端口403通过导线与处理模块401和门诊中心8电性连接,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404通过导线与门诊中心8、处理模块401和等待区10电性连接。
警报模块5,警报模块5,在遇到两种情况时便会发出警报,一种为一级病患或者二级病患进入到了急救中心处时,警报模块5则会发出警报,使抢救室做好准备,以免浪费黄金六分钟的时间;
信息模块6,急诊信息模块6,通过急诊信息模块6将病人信息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并且进行打印,打印完成后,通过医护人员将打印完成的病历送到主治医师的手中;
病人病例数据中心7,病人病例数据中心7存储了患者曾经的就诊资料,当将病人的病例提取出来后,将其数据传输到急诊信息模块6当中去,并且通过急诊信息模块6将其展现出来;
门诊中心8,门诊中心8会将三级或者四级的病患进行接收,由门诊中心8中的医师进行诊断,如果某些三级病患通过医师的诊断发现比较严重时,需要推送到手术室进行手术;
急救中心电话终端9,急救中心电话终端9会将病人的病情,通知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使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做好准备,使患者到达后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抢救,避免浪费了抢救时间;
等待区10,等待区10可以收纳四级病患,四级病患在就诊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在等待区10等待,等待门诊中心8中的诊断医师通知,然后进行检查;
取药区11,当三级或者四级患者就诊完毕后进入到取药区11取药便就诊完毕;
现场视频录入模块1通过导线与传输模块2电线连接,传输模块2中的发送模块204通过局域网与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无线连接,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通过导线与警报模块5电性连接,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通过导线与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电性连接,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通过导线与警报模块5电性连接,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通过导线与病人病例数据中心7电性连接,病人病例数据中心7通过导线与急诊信息模块6电性连接,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通过导线与门诊中心8电性连接,门诊中心8通过导线与取药区11电性连接,急救中心电话终端9通过局域网与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无线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当患者拨打了120过后,如果情况过于紧急,通过急救中心电话终端9与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建立连接,使急救中心做好一定的准备,当救护车到达指定地点后医护人员首先对其急救,然后由一名医护人员打开现场视频录入模块1对其进行拍摄,且通过传输模块2建立实时传输,将现场情况传输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的位置,同时救治医师通过视频进行初步观察,到达急救中心后,如果病人为伤病情况为一级则直接进入到抢救室进行急救,高热伴惊厥发作,深昏迷;惊厥发作,急性呼吸窘迫;呼吸停止或频数,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休克,严重腹胀都属于一级抢救状态,进入到医院后直接进入到抢救室进行,其余的患者情况则通过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进入到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当中去,由值班护士分析情况,然后通过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当中的处理模块401下发指令,若是病患的伤病情况为二级通过二级急重输出端口402向警报模块5发出指令,然后进入到重症抢救室当中去,进行急救,其中病患的二级情况则为嗜睡、浅昏迷;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急性瘫痪,呼吸中度困难;气促明显;氧饱和度<95%;咯血;重度哮喘发作;明显喘鸣,严重心律失常伴循环稳定;心急性心动过速等等多种情况,且患者若是处于一二级的状态下,会直接通过病人病例数据中心7将具体数据调出来,然后将数据传输到急诊信息模块6当中去,并且进行打印,若是通过判断病人的情况为三级,则通过三级急症输出端口403发出指令,门诊中心8的医师对其进行诊断,观察是否需要进行手术,若是需要进行手术,若是需要进行手术则进入紧急抢救室进行急救,若是不需要进行急救直接进入到取药区11,根据医嘱取药完毕后方可离开医院,若是患者的伤病等级为四级则通过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404做出通知,使患者先进入等待区10,等待三级病患完成门诊后门诊医师再对其进行检查,并且在传输模块2中,通过网络接收器201提供互联网支持,然后视频会通过码率分配器203和视频编码器205重新进行码率分配和编码,使视频的体积变小便于传输,GCC202属于一种基于延迟预估和丢包的拥塞控制算法,算法分为在接收端进行卡尔曼算法预估后返回发送端进行码率调整两部分,通过两种算法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网络堵塞,防止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包的情况。
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所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通过局域网与传输模块(2)无线连接,所述传输模块(2)通过导线与现场视频录入模块(1)信号连接,所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通过导线与急救中心电话终端(9)信号连接,所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通过导线与警报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通过局域网与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电性连接,所述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通过导线与警报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通过局域网与病人病例数据中心(7)无线连接,所述病人病例数据中心(7)通过导线与急诊信息模块(6)电性连接,所述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通过导线与门诊中心(8)和等待区(10)电性连接,所述门诊中心(8)通过局域网与取药区(11)无线连接;
现场视频录入模块(1),所述现场视频录入模块(1)在当患者拨打(120)后,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通过现场视频录入模块(1)将病患的实时情况传输到医院处;
传输模块(2),所述传输模块(2)的作用为,传输模块(2)将现场视频录入模块(1)采集到的内容进行收集,并且对其重新编码,再将其发送;
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所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可以将传输模块(2)传输的内容进行接收,并且也可以将不是很紧急的病人数据进行录入;
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所述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可以对伤患的情况进行分级,然后通知手术室或者门诊部对患者进行抢救或者治疗;
警报模块(5),所述警报模块(5),在遇到两种情况时便会发出警报,一种为一级病患或者二级病患进入到了急救中心处时,警报模块(5)则会发出警报,使抢救室做好准备,以免浪费黄金六分钟的时间;
信息模块(6),所述急诊信息模块(6),通过急诊信息模块(6)将病人信息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并且进行打印,打印完成后,通过医护人员将打印完成的病历送到主治医师的手中;
病人病例数据中心(7),所述病人病例数据中心(7)存储了患者曾经的就诊资料,当将病人的病例提取出来后,将其数据传输到急诊信息模块(6)当中去,并且通过急诊信息模块(6)将其展现出来;
门诊中心(8),所述门诊中心(8)会将三级或者四级的病患进行接收,由门诊中心(8)中的医师进行诊断,如果某些三级病患通过医师的诊断发现比较严重时,需要推送到手术室进行手术;
急救中心电话终端(9),所述急救中心电话终端(9)会将病人的病情,通知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使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做好准备,使患者到达后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抢救,避免浪费了抢救时间;
等待区(10),所述等待区(10)可以收纳四级病患,四级病患在就诊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在等待区(10)等待,等待门诊中心(8)中的诊断医师通知,然后进行检查;
取药区(11),所述取药区11在三级或者四级患者就诊完毕后进入到取药区(11)取药便就诊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2)包括网络接收器(201)、GCC(202)、码率分配器(203)、发送模块(204)、视频编码器(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收器(201)负责接入到网络,通过网络将现场的实时画面发送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使救治医师可以对病人的病情有初步了解,所述GCC(202)属于一种基于延迟预估和丢包的拥塞控制算法,算法分为在接收端进行卡尔曼算法预估后返回发送端进行码率调整两部分,通过两种算法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网络堵塞,从而减少网络丢包的概率,使画面传输更为稳定,所述码率分配器(203)会将视频的码率重新进行分配,然后将分后的码率导入到视频编码器(205)中,所述视频编码器(205)在接收到码率分配器(203)的数据后,重新对视频进行编码,所述发送模块(204),视频编码器(205)重新对视频进行编码过后,将数据导入到发送模块(204)当中,通过发送模块(204)将视频发送到病人病情录入端口(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收器(201)通过局域网与GCC(202)无线连接,所述GCC(202)通过局域网与发送模块(204)无线连接,所述码率分配器(203)通过导线与视频编码器(205)无线连接,所述码率分配器(203)通过导线与发送模块(204)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伤病优先级分级模块(4)包括处理模块(401)、二级急重输出端口(402)、三级急症输出端口(403)、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4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401)通过医护人员的操作对患者的伤病等级进行判断,所述二级急重输出端口(402)接收到数据后,会直接向警报模块(5)发送指令,当警报模块(5)接收到指令后,发出警报,以此同时,急救室开始做好准备,对二级病患进行抢救,所述三级急症输出端口(403)接收到指令过后会直接将三级的患者安排到门诊中心(8)进行就诊,所述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404)接收到指令后,会将病患安排到等待区(10),等待门诊中心(8)的医师进行诊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急重输出端口(402)通过导线与处理模块(401)和警报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三级急症输出端口(403)通过导线与处理模块(401)和门诊中心(8)电性连接,所述四级亚急活非急症输出端口(404)通过导线与门诊中心(8)、处理模块(401)和等待区(10)电性连接。
CN202111286069.1A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Pending CN1140385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6069.1A CN114038544A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6069.1A CN114038544A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8544A true CN114038544A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35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6069.1A Pending CN114038544A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85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4278A (zh) * 2022-08-17 2022-09-16 南京网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家庭医生信息平台的分级诊疗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4278A (zh) * 2022-08-17 2022-09-16 南京网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家庭医生信息平台的分级诊疗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3224B2 (en) Telemedicine system
US2023023068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currently monitoring multiple obstetrics patients
CN101516256A (zh) 基于ip的监测和报警
CN1512850A (zh) 远程与中央监视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
CN102090930B (zh) 住所健康照护服务管理装置
CN105046071A (zh) 一种基于云的移动医疗系统
CN107506573A (zh) 便于长期连续观察监护对象的远程医疗系统
CN104867083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医疗系统
CN114038544A (zh) 一种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KR100963698B1 (ko) 의료 네트워크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서비스 제공방법
JP2001195503A (ja) 通信網を用いた遠隔診療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578799A (zh) 一种基于数据库的医疗信息实时共享系统
CN104867082A (zh) 一种面向个人的移动医疗系统
CN203276282U (zh)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
KR20210073404A (ko) 노인 요양보호를 위한 의료 네트워크 관리 서비스 시스템
CN208422431U (zh) 一种急诊远程会诊系统
CN104933318A (zh) 一种基于云的面向个人的移动医疗系统
CN104933319A (zh) 一种基于云的使用移动终端的移动医疗系统
CN106940753A (zh) 一种社区医院的疾病监测护理与保健系统
KR101199528B1 (ko) 유헬스 기반의 응급 상황 내 생체 정보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5083475U (zh) 一种重症监护报警系统
CN107578815A (zh) 一种远程胎心监护云平台
CN201968669U (zh) 基于OSGi的远程家庭监护系统
Kumpusch et al. A Mobile Phone Based Telemonitoring Concept for the Simultanous Acquisition of Biosignals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CN110111908A (zh) 远程监护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