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5397A - 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5397A
CN114025397A CN202111278159.6A CN202111278159A CN114025397A CN 114025397 A CN114025397 A CN 114025397A CN 202111278159 A CN202111278159 A CN 202111278159A CN 114025397 A CN114025397 A CN 114025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didate set
ssb candidate
ssb
windowing
power consum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81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25397B (zh
Inventor
王朝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81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5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5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53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5727 priority patent/WO202307185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25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5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包括:从至少两个SSB候选即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具体地,通信装置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选取对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或者选取对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相比,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Generation, 5G)技术具有更高的频率,更大的带宽,更灵活的子帧结构,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降低了系统延迟并提升了系统容量。
目前选取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 block,SSB)的方式固定,采用5G技术的终端设备要以较低的功耗达到较优的性能,需要频繁调整芯片的运行频率和/或电压,导致物理层操作复杂。如何平衡5G终端设备功耗和性能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 SSB候选集,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包括:
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windowing)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 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或者,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小于模式切换次数阈值的 SSB候选集。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 SSB候选集,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包括:
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或者,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或者,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小于模式切换次数阈值的 SSB候选集。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包括: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或者,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进行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指令时,执行上述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其中,通信装置可以从至少两个SSB 候选即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具体地,通信装置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或者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也就是说,通信装置可以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动态选取模式切换次数较小的SSB候选集或选取进行开窗的功耗量较小的SSB候选集,作为通信装置需要接收的SSB候选集。如此,实现通信装置在功耗和性能以及实现复杂度之间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业务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关技术中的SSB选取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的功耗时序示意图一;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关技术中通信装置的功耗时序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功耗时序示意图一;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功耗时序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未来的通信系统,也可以用于其他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of Things,NB-IoT)系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码分多址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系统、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等。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包括: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电子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通信装置(terminal device)或移动台(MobileStation, MS)等等。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通信装置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图1所示的基站,该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电子设备。
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可能适用的业务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机制中。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空闲态DRX机制和连接态DRX(ConnectedDRX, C-DRX)机制中。
其中,空闲态DRX机制即寻呼机制。图2示出了一个DRX周期,在寻呼机制中,处于空闲态的通信装置只在特定的时间段(例如寻呼监听时机)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以接收寻呼消息。而在其它时间可以关闭监听功能,不去监听PDCCH。
另外,在连接态DRX机制中,终端设备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段(例如持续监听时机C-DRX on-duration)内监听PDCCH,以接网络设备传输的信息。在其他时间(即非监听时机)不去监听PDCCH。
在一些实施例中,寻呼监听时机和持续监听时机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是预先定义好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通常情况下,终端设备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确定其所处的工作模式(如深睡模式、浅睡模式、激活模式等)。而不同的工作模式对终端设备处理能力的需求不同,例如,激活模式下需要终端设备能够快速响应请求,对处理能力的需求较高,而深睡模式下通信装置并不需要响应请求,对处理能力的需求较低。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动态电压频率调整 (Dynamic Voltage and Frequency Scaling,DVFS)技术,调整芯片的频率和/或电压,来调整终端设备处理能力,在满足处理能力需求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的目的。
示例性的,激活模式需要终端设备能够快速响应请求,则终端设备在该模式下可以调整芯片的频率和/或电压,使芯片的频率和/或电压达到最高。深睡模式下终端设备并不需要响应请求,则终端设备在该模式下可以调整芯片的频率和/或电压,使芯片的频率和/或电压达到最低。另外,浅睡模式并不需要通信装置响应全部请求,而是可以响应部分请求,因此,终端设备在该模式下可以调整芯片的频率和/或电压低于激活模式对应的频率和/或电压,并高于深睡模式对应的频率和/或电压。
可以理解的是,当终端设备在激活模式、浅睡模式、以及深睡模式之间切换时,终端设备可以不断调整芯片的频率和/或电压,使得终端设备处于不同的模式。在时间与频率和/或电压的二维分布图上看,终端设备对频率或电压的调整类似开窗效果。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开窗对应的芯片频率和/或电压不同。
示例性的,在图2所示的业务场景中,终端设备可以在寻呼监听时机/持续监听时机的时域位置处,升高频率和/或电压,即开窗到最大,使终端设备处于激活模式来对PDCCH进行监听。另外,终端设备可以在寻呼监听时机/持续监听时机之外的其他时域位置处降低终端设备中芯片的频率和/或电压,使终端设备处于深睡模式,开窗到最小,从而节省功耗。
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在寻呼监听时机或者持续监听时机之前需要与网络设备进行预同步,并且终端设备还需要基于切换需求进行邻区测量。也就是说,终端设备需要在寻呼监听时机或者持续监听时机之前,进行开窗来接收预同步SSB,以完成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预同步。另外,终端设备还可以在具有切换需求时,进行开窗来接收邻区测量SSB,以实现邻区测量。
参考图3所示的一种相关技术中SSB的选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地,相关技术中 SSB的选取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进入5G待机模式。
步骤302、确定寻呼帧(Paging Frame,PF)/寻呼位置(Paging Occasion,PO)寻呼监听时机(Monitoring Occasion,MO)的时域位置。
这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配置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Identity document,ID)确定PF/PO的时域位置,或者根据当前所处的波束来计算MO的时域位置。
步骤303、根据PO/PF/MO的时域位置,确定预同步SSB的接收数量。
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PO/PF/MO的时域位置,确定预设数量个(例如一个或两个)SSB用于预同步。为了便于表述,本申请接下来将确定用于预同步的SSB称为预同步SSB。其中,预同步SSB用于实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预同步,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预同步SSB,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或者自动频率控制(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AFC)等操作。
步骤304、根据预同步SSB的接收数量,选择预同步SSB。
这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确定的预同步SSB的接收数量,确定满足该接收数量的预同步 SSB。
步骤305、判断是否进行邻区测量。
这里,若终端设备需要进行邻区测量,则执行步骤306;若终端设备不进行邻区测量,则执行步骤308。
步骤306、根据PO/PF/MO的时域位置,确定邻区测量SSB的接收数量。
这里,在需要进行邻区测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还需要在PO/PF/MO之后确定用于邻区测量的SSB。为了便于表述,本申请接下来将确定用于邻区测量的SSB称为邻区测量SSB。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PO/PF/MO的时域位置,选择预设数量个邻区测量SSB。
步骤307、基于邻区测量SSB的接收数量,选择邻区测量SSB。
这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确定的邻区测量SSB的接收数量,确定满足该接收数量的邻区测量SSB。
步骤308、接收选择的预同步SSB,和/或邻区测量SSB。
在确定了预同步SSB和/或邻区测量SSB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PF/PO/MO的时域位置,与所确定的SSB(可以是预同步SSB,也可以是邻区测量SS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终端设备在不同时域位置上的频率和/或电压大小,对应于频率和/或电压的变化,终端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例如深睡模式、浅睡模式、激活模式等。进而,终端设备可以按照所确定的在不同时域位置上的频率和/或电压大小接收其所确定的SSB。之后,终端设备便可以基于接收到的SSB进行预同步和/或邻区测量。
示例性的,在终端设备不需要进行邻区测量的场景中,参考图4A所示的一种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的开窗功耗时序示意图,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位于PF之前的两个SSB,作为预同步SSB。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个预同步SSB的时域位置到达之前,从深睡模式醒来,在第一个预同步SSB(图示中的SSB1)达到时终端设备可以处于激活模式,并在激活模式下接收第一个预同步SSB(图示中的SSB2)。由于图4A中的两个预同步SSB(图示中的SSB1、SSB2)的时域位置相隔较近,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第一个预同步SSB(图示中的SSB1)后,可以立即进入浅睡模式。可以理解的是,浅睡模式下,终端设备可以调整芯片的频率和/或压力,以关闭部分监听功能,节省终端设备功耗。当第二个预同步SSB(图示中的SSB2)时域位置的起始时刻到达时,终端设备可以立即从浅睡模式进入激活模式,在激活模式下接收第二个预同步用SSB。在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个预同步用SSB后,可以再次进入浅睡模式,以降低功耗。当PF的时域位置到达时,终端设备可以再次从浅睡模式进入激活模式,以监听寻呼消息,并且在PF中的PO结束后,终端设备进入深睡模式,直到下一DRX周期对应的预同步用SSB到达。在深睡模式中,终端设备关闭监听功能,功耗最低。
示例性的,在终端设备需要进行邻区测量的场景中,参考图4B所示的另一种相关技术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耗时序示意图,终端设备选取预同步SSB(图示中的SSB1’)之后,可以将位于预同步用SSB之后的第一个SSB(图示中的SSB2’)作为邻区测量SSB。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在预同步用SSB的时域位置到达之前,从深睡模式醒来,在预同步用SSB(图示中的SSB1’)达到时终端设备可以处于激活模式,并在激活模式下接收预同步用SSB(图示中的SSB1’),并进行同步处理。另外,预同步用SSB与PF中的MO时域位置相隔较近,终端设备在激活模式下接收到预同步用SSB后,可以立即进入浅睡模式,节省功耗的同时便于在PF到达时能够快速进入激活模式。在PF到达前,终端设备可以从浅睡模式进入激活模式,以监听寻呼消息。由于PF和邻区测量用SSB(图示中的SSB2’)的时域位置相隔更近,终端设备来不及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因此,在PF之后终端设备继续处于激活模式,持续监听下行信道,直到接收到邻区测量用SSB(图示中的SSB2’)。在接收到邻区测量用SSB后,终端设备可以立即进入深睡模式,直到下一DRX周期对应的预同步用 SSB到达。
从上述示例可以看出,相关技术中的终端设备通过静态的方式选取SSB(包括预同步 SSB和/或邻区测量SSB),进而,终端设备根据SSB的时域位置与PO/PF/MO的时域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为终端设备划分不同的工作模式。这样,终端设备可以通过DVFS技术来调整不同工作模式下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然而,终端设备要实现节能的目的,需要频繁调整芯片的运行频率和/或电压,即频繁地开窗,导致物理层操作复杂。如何平衡5G终端设备功耗和性能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装置中。其中,该通信装置可以通过软件或者硬件的方式实现,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该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中。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SB 候选集的选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参考图5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确定SSB 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10。
在步骤110中,通信装置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其中,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
步骤110中通信装置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可以包括:
选取对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或者,
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小于模式切换次数阈值的SSB 候选集。
这里,模式切换次数是指通信装置在不同工作模式(如:深睡模式、激活模式、浅睡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次数。
可以理解的是,模式切换次数越多,通信装置的物理层处理的复杂度就越高,反之,模式切换次数越少,通信装置的物理层处理的复杂度就越低。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择模式切换次数最少的SSB 候选集,作为通信装置接收的SSB候选集。通信装置也可以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择模式切换次数小于预设模式切换次数阈值的SSB候选集,作为通信装置接收的SSB候选集。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比较至少两个SSB候选集的模式切换次数,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动态地选择模式切换次数较小的SSB候选集作为通信装置需要接收的SSB候选集。如此,减少通信装置在通信过程中的模式切换次数,保证通信装置的性能,并降低实现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SB候选集可以为预同步SSB候选集,其中,预同步SSB候选集用于预同步,即实现通信装置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预同步;上述SSB候选集还可以为邻区测量SSB候选集;其中,邻区测量SSB候选集用于邻区测量,实现通信装置对邻区的测量。本申请实施例对SSB候选集的类型不做限定。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装置中。其中,该通信装置可以通过软件或者硬件的方式实现,该通信装置可以集成于本申请实施例图1所示的通信装置中。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SB 候选集的选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参考图6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确定SSB 候选集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210。
在步骤210中,通信装置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其中,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
步骤210中通信装置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可以包括:
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选取对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或者,选取对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应理解,SSB是网络设备广播的信息,SSB的接收情况依赖于网络设备和通信装置之间的广播信道。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信道质量,是指网络设备和通信装置之间的广播信道的信道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对网络设备和通信装置之间的广播信道的信道状态进行测量,得到该广播信道的信道质量。示例性的,信道质量可以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路径损耗、信干噪比中的至少一项。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相应的,根据信道质量来确定SSB的接收数量,也可以理解为根据上述表征信道质量的物理量中至少一项的取值,来确定SSB的接收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关于信道质量的比较也可以理解为用于表征信道质量的物理量的取值的比较,例如,信道质量较高(较好、较优等),可以理解为信干噪比大于信干噪比阈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另外,工作状态可以是通信装置的功耗控制状态,例如,工作状态包括:低功耗工作状态及非低功耗工作状态,其中,低功耗工作状态指通信装置需要对功耗进行控制的场景。
示例性的,在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时,通信装置可以确定其处于低功耗状态。
通信装置的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
通信装置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
通信装置的屏幕状态为灭屏状态;
通信装置接收到切换指令;切换指令用于启动所述低功耗模式。
而非低功耗工作状态指设备不需要对功耗进行控制的场景。示例性的,非低功耗状态可以是通信装置高速移动、用户频繁操作中的状态。
具体地,通信装置可以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择模式切换次数最少的SSB候选集,作为通信装置接收的SSB候选集。通信装置也可以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择进行开窗的功耗量最小的SSB候选集,作为通信装置接收的SSB候选集。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比较至少两个SSB候选集的模式切换次数,或者比较至少两个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动态地选择模式切换次数较小的SSB候选集作为通信装置需要接收的SSB候选集,或者动态地选择功耗较小的SSB候选集作为通信装置需要接收的SSB候选集。如此,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动态地选择出的SSB候选集,能够适用于通信装置的需求,达到模式切换次数和功耗以及实现复杂度之间的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SB候选集可以为预同步SSB候选集,其中,预同步SSB候选集用于预同步,即实现通信装置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预同步;上述SSB候选集还可以为邻区测量SSB候选集;其中,邻区测量SSB候选集用于邻区测量,实现通信装置对邻区的测量。本申请实施例对SSB候选集的类型不做限定。
以下详细介绍通信装置如何确定至少两个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从网络设备配置的多个SSB中,选择一些SSB,得到上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其中,一个SSB候选集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SSB,即一个或者多个SSB,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参考图7A所示,通信装置可以从SSB1、SSB2和SSB3中,选择SSB1和 SSB2作为一个SSB候选集,选择SSB3作为另一个SSB候选集。通信装置还可以从SSB1、 SSB2和SSB3中,选择SSB1作为第一个SSB候选集,选择SSB2作为第二个SSB候选集,以及选择SSB3作为第三个SSB候选集。
具体地,通信装置可以从多个SSB中,任意选择一个以上的SSB,得到上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通信装置还可以基于一定的规则,从多个SSB中选择一个以上的SSB,得到上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本申请实施例对确定至少两个SSB候选集的方式不进行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根据SSB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至少两个SSB候选集。
其中,基准时域位置为监听时机的时域位置;其中,监听时机包括寻呼监听时机和/或持续监听时机。例如,基准时域位置可以是PO/PF/MO的时域位置。
示例性的,通信装置可以从多个SSB中,选择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长的SSB,得到第一SSB候选集;并从多个SSB中,选择与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的SSB,得到第二SSB候选集。示例性的,该预设时长可以为3毫秒。
这里,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不同的SSB候选集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同。
具体地,通信装置需要在SSB候选集所在的时域位置和基准时域位置上接收信号,即通信装置在SSB候选集所在的时域位置和基准时域位置上的频率和/或电压最大。而在其他时域位置上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以及模式切换次数需要根据二者的时间间隔来确定,若二者的时间间隔较长,则设置通信装置处于深睡模式,使通信装置在该时间间隔上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最小,且模式切换次数较多。若二者的时间间隔适中,则可以设置通信装置处于浅睡模式,使通信装置在该时间间隔上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适中,且模式切换次数与二者的时间间隔较长时的模式切换次数相等。若二者的时间间隔较短,则可以设置通信装置持续处于激活模式,使通信装置在该时间间隔上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处于最大的状态且模式切换次数最少。
基于此,设置不同的SSB候选集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同,可以保证在不同时域位置上通信装置对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不同,从而保证对不同的SSB 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不同。也可以保证在不同时域位置上通信装置对SSB候选集开窗的次数也不同,进而,确保通信装置可以从具有不同的开窗的功耗量或次数的至少两个SSB 候选集中动态选择功耗较低或模式切换次数较少的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提前设置多个选择条件。通过选择条件来确定具有不同的开窗功耗量的至少两个SSB候选集。
这里,选择条件为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需要满足的条件。例如,选择条件可以是二者的时间间隔大于某个阈值,或者小于某个阈值。这样,通信装置可以从多个SSB中确定SSB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满足每个选择条件的SSB,得到上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其具有的工作模式,来设置选择条件。
示例性的,通信装置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激活模式、浅睡模式和深睡模式等。其中,在激活模式下通信装置可以始终开启监听功能,接收网络设备传输的信号。在浅睡模式下,通信装置可以关闭部分监听功能。在深睡模式下,通信装置关闭监听功能,不去监听网络设备发送的任何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激活模式对应的第一选择条件可以为SSB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浅睡模式对应的第二选择条件可以包括SSB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阈值。深睡模式对应的第三选择条件可以包括SSB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间隔阈值可以根据通信装置从激活模式切换为浅睡模式所需的最小切换时长确定;第二时间间隔阈值可以根据通信装置从激活模式切换为深睡模式所需的最小切换时长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间隔阈值可以是通信装置从激活模式切换为浅睡模式所需的最小切换时长的两倍。也就是说,第一时间间隔阈值可以是通信装置从激活模式切换为浅睡模式,以及从浅睡模式切换为激活模式所需的最小切换时长。
第二时间间隔阈值可以是通信装置从激活模式切换为深睡模式所需的最小切换时长的两倍,第二时间间隔阈值可以是通信装置从激活模式切换为深睡模式,以及从深睡模式切换为激活模式所需的最小切换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通信装置根据激活模式对应的第一选择条件,从SSB中选择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的SSB,得到第一SSB候选集。也就是说,第一SSB候选集中的每个SSB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都小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这里,在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的情况下,通信装置无法在该时间间隔内进行从激活模式切换至浅睡模式,又从浅睡模式切换到激活模式,更无法从激活模式切换至深睡模式,并从深睡模式切换至激活模式(激活模式与深睡模式的切换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通信装置在第一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只能处于激活模式,此时通信装置的模式切换次数最少,但开窗的功耗量较大,能够持续监听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
另外,通信装置根据浅睡模式对应的第二选择条件,从SSB中选择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第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阈值的SSB,得到第二SSB候选集。可以理解的是,第二SSB候选集中的每个SSB的时域位置与基准监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均小于第二时间间隔阈值,也就是说,通信装置无法在该时间间隔内从激活模式切换至深睡模式,并从深睡模式切换至激活模式。另外,第二SSB候选集中每个 SSB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均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也就是说,通信装置可以在该时间间隔内从激活模式切换至浅睡模式,并从浅睡模式切换到激活模式,从而增加模式切换次数,使得通信装置的模式切换次数大于通信装置始终在激活模式时的模式切换次数。但是,通信装置可以在该第二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处于浅睡模式,此时通信装置的对SSB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适中,以降低功耗。
通信装置根据深睡模式对应的第三选择条件,从SSB中选择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第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阈值的SSB,得到第三SSB候选集。可以理解的是,第三SSB候选集中每个SSB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均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阈值,也就是说,通信装置可以在该时间间隔内从激活模式切换至深睡模式,并从深睡模式切换至激活模式,从而增加模式切换次数,使得通信装置的模式切换次数大于通信装置始终处于激活模式时的模式切换次数。但是,通信装置可以在该第三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处于深睡模式,此时通信装置进行开窗的频率和 /或电压最小,通信装置可以关闭全部监听功能,进一步降低功耗。
可以看出,根据工作模式确定出来的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通信装置在不同的SSB 候选集其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工作模式就不同,对应的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以及模式切换次数也就不同。如此,可以提高确定的至少两个SSB候选集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以下详细介绍通信装置如何根据信道质量选取SSB候选集。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根据信道质量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SSB 候选集,作为通信装置需要接收的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信道质量大于第一阈值,则选取对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具体地,通信装置的信道质量大于第一阈值时,表征通信装置的信道质量较好,可以保证接收信号时的稳定性。因此,此时通信装置可以选取低功耗的SSB候选集,即选取在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作为需要接收的SSB候选集。如此,在保证通信装置性能的同时,可以降低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也可以根据功耗量选择SSB候选集,则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功耗量小于功耗量阈值的SSB候选集,作为通信装置需要接收的SSB 候选集。该功耗量阈值可以是通信装置预先定义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根据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确定对 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
这里,通信装置可以根据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确定在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和基准时域位置上的频率和/或电压的大小,以及在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和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上的频率和/或电压的大小。基于此,通信装置可以通过计算整个时域上进行开窗的电压或频率大小,从而得到对每个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基于SSB候选集对应的功耗时序,确定SSB候选集对应的功耗曲线,其中,功耗时序用于表征通信装置在不同时域位置上用于对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的大小;
对功耗曲线进行时域积分,获得对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
具体地,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在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和基准时域位置上,通信装置处于激活模式,频率和/或电压较高。其次,通信装置根据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和第一时间间隔阈值以及第二时间间隔阈值的关系,确定该SSB候选集在该时间间隔内可以实现的工作模式,从而确定在该时间间隔内的频率和/或电压的大小。
其中,若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则确定通信装置在该时间间隔内的工作模式为激活模式,即在该时间间隔内的频率和/ 或电压较大。若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阈值,则确定通信装置在该时间间隔内的工作模式为浅睡模式,在该时间间隔内的电频率和/或电压适中。若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阈值,则确定通信装置在该时间间隔内的工作模式为深睡模式,在该时间间隔内的频率和/或电压较小。
此外,通信装置确定在其他时域位置上处于深睡模式。如此,可以得到对每个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时序。
示例性的,参考图7A所示,在确定SSB1作为一个预同步SSB候选集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可以确定在SSB1的时域位置之前处于深睡模式,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的大小为A。通信装置在SSB1的时域位置起始时刻到达之前的某个时刻处,通信装置可以从深睡模式中醒来,并在SSB1的时域位置处进入激活模式以接收SSB1,在该过程中,通信装置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从A升高至B。进一步,由于SSB1的时域位置与PF/PO/MO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较小,因此通信装置在预同步完成之后继续处于激活模式,直至PF/PO/MO 结束,在该过程中,通信装置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保持为B。通信装置在PF/PO/MO结束后进入深睡模式,此时,通信装置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频率降低为A。从图7A中可以看到,曲线61即为SSB1的功耗时序曲线。
示例性的,参考图7B所示,在确定SSB4作为一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可以确定在第一SSB的时域位置之前处于深睡模式,在第一SSB的时域位置之前,通信装置在第一SSB的时域位置之前的频率和/或电压率的大小为A。进一步地,在第一SSB 的时域位置起始时刻到达之前的某个时刻处,通信装置可以从深睡模式中醒来,并在第一SSB的时域位置处进入激活模式,以接收第一SSB进行预同步。在该过程中,通信装置的频率和/或电压从A升高至B。
另外,由于第一SSB的时域位置与PF/PO/MO、以及SSB4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较小,因此通信装置在预同步完成之后继续处于激活模式,在该过程中,通信装置保持频率和/或电压为B,直至接收到SSB4结束。并且,通信装置在接收到SSB4后进入深睡模式,此时,通信装置在SSB4之后的时域位置上的频率和/或电压降低为A。从图7B中可以看到,曲线64即为SSB4的功耗时序曲线。
基于上述方法,通信装置可以得到每个SSB对应的功耗时序示意图。
示例性的,参考图7A所示,SSB1作为一个预同步SSB候选集时,SSB1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A中的曲线61所示;SSB2作为一个预同步SSB候选集时,SSB1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A中的曲线62所示;SSB3作为一个预同步SSB候选集时,SSB3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A中的曲线63所示。
参考图7B所示,SSB4作为一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时,SSB4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B中的曲线64所示;SSB5作为一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时,SSB5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B中的曲线65所示;SSB6作为一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时,SSB6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B中的曲线66所示。
进一步地,在得到每个SSB候选集的功耗时序后,通信装置可以基于每个SSB候选集对应的功耗时序,即在不同时域位置处的频率和/或电压的大小,来确定功耗曲线。之后,通信装置可以通过SSB功耗曲线的走向得到每个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功耗曲线与功耗时序的走线一致,不同的是,功耗时序的纵轴为通信装置频率和/或电压大小,而功耗曲线的纵轴为功耗量。
示例性的,参考图7A所示,SSB1对应的功耗曲线可以与图7A中的曲线61的走向一致。SSB2对应的功耗曲线与图7A中的曲线62的走向一致。SSB3对应的功耗曲线与图7A 中的曲线63的走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通过SSB功耗曲线的时域进行积分,得到功耗曲线与时域轴组成封闭区域的面积,从而得到对每个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信装置可以根据进行开窗的功耗量,动态地选取SSB 候选集,如此,选择出来的目标SSB,能够在通信装置信道质量较好时,保证通信装置性能并降低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则选取对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较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具体地,通信装置的信道质量小于第一阈值时,表征通信装置的信道质量较差,无法保证信号接收过程中的稳定性。因此,此时通信装置可以选取模式切换次数较小的SSB候选集,即选取模式切换次数较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作为需要接收的SSB候选集,避免在因为模式切换过程中因为硬件未初始化成功导致SSB候选集接收失败的问题。如此,在保证通信装置稳定性的同时,避免出现未接收到SSB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也可以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得到模式切换次数较小的SSB候选集。
示例性的,若根据模式切换次数选择SSB候选集,则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小于模式切换次数阈值的SSB候选集。
这里,第二预设条件即为:模式切换次数小于模式切换次数阈值。模式切换次数阈值可以根据通信装置从接收SSB候选集至完成监听寻呼消息的过程中,通信装置在深睡模式、浅睡模式和激活模式之间切换的最小次数确定。
具体地,通信装置根据模式切换次数选择SSB候选集,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小于模式切换次数阈值的SSB候选集,作为通信装置需要接收的 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根据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得到整个时域上每个SSB候选集的模式切换次数。
具体的,可以确定的,在整个时域上,通信装置在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次数就是模式切换次数,其中,工作装模式可以包括:深睡模式、浅睡模式以及激活模式。
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示例性的,参考图7A所示,SSB1作为一个预同步SSB候选集时,SSB1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A中的曲线61所示;SSB2作为一个预同步SSB候选集时,SSB1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A中的曲线62所示;SSB3作为一个预同步SSB候选集时,SSB3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A中的曲线63所示。
参考图7B所示,SSB4作为一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时,SSB4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B中的曲线64所示;SSB5作为一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时,SSB5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B中的曲线65所示;SSB6作为一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时,SSB6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B中的曲线66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通过SSB功耗曲线的走向得到每个SSB候选集的模式切换次数。
示例性的,参考图7A所示,SSB1作为一个预同步SSB候选集时,SSB1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A中的曲线61所示;根据曲线61的走向,可以得到通信装置在靠近SSB1 时从深睡模式醒来,在SSB1到达时从深睡模式进入激活模式,并在激活模式下完成SSB1 和寻呼消息的接收,之后进入深睡模式。此时,可以得到通信装置在完成SSB1和寻呼消息的接收的过程中,模式切换次数为二次。
示例性的,参考图7B所示,SSB4作为一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时,SSB4对应的功耗时序可以参考图7B中的曲线64所示;根据曲线64的走向,可以得到通信装置在靠近第一SSB时从深睡模式醒来,在第一SSB到达时从深睡模式进入激活模式,并在激活模式下完成第一SSB和寻呼消息的接收,之后在激活模式下接收SSB4,以完成邻区测量。此时,可以得到通信装置在完成第一SSB和寻呼消息的接收以及接收SSB4的过程中,模式切换次数为二次。
基于上述方法,通信装置可以得到通信装置在每个SSB对应的模式切换次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信装置可以根据模式切换次数,动态地选取SSB候选集,如此,选择出来的目标SSB,能够在通信装置的信道质量较差时,保证通信装置稳定性,以避免出现未接收到SSB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是同一阈值,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阈值。当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为两个不同的阈值,信道质量位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工作状态选取SSB候选集。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根据通信装置接收信号的成功率以及对应的信号质量进行确定,如:第一阈值可以是通信装置接收信号的成功率为80%时对应的信号质量。第二阈值可以是通信装置接收信号的成功率为50%时对应的信号质量。
以下详细介绍通信装置如何根据工作状态选取SSB候选集。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工作状态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SSB 候选集,作为通信装置需要接收的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工作状态为低功耗工作状态,则选取对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具体地,通信装置的工作状态为低功耗工作状态时,表征通信装置需要控制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选取在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作为需要接收的SSB候选集。如此,降低功耗。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也可以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功耗量小于功耗量阈值的SSB候选集。这里,功耗量阈值可以是通信装置预先定义的。
需要说明的是,选取低功耗的SSB候选集方式以及得到每个SSB候选集的功耗量的方法均如上述实施例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信装置在低功耗工作状态时,可以根据进行开窗的功耗量,动态地选取SSB候选集,如此,可以降低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工作状态为非低功耗工作状态,则选取对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具体地,通信装置的工作状态为非低功耗工作状态时,表征通信装置未对功耗进行控制。因此,可以选择模式切换次数较小的SSB候选集。此时,通信装置选取在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如此,保证通信装置的性能,并保证接收SSB的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也可以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得到模式切换次数较小的SSB候选集。示例性的,通信装置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小于模式切换次数阈值的SSB候选集。
需要说明的是,选取模式切换次数小的SSB候选集方式以及得到每个SSB候选集模式切换次数的方法均如上述实施例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信装置在非低功耗工作状态时,可以根据模式切换次数,动态地选取SSB候选集。如此,保证通信装置性能。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参考图8所示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通信装置确定进入空闲态。
步骤702、通信装置确定MO的时域位置。
步骤703、通信装置确定多个预同步SSB候选集。
这里,通信装置可以根据MO之前的SSB,其所在的时域位置与MO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多个预同步SSB候选集。
具体地,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工作模式对应的选择条件,从MO之前的SSB中选择与MO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满足该选择条件的SSB,得到多个预同步SSB候选集。若通信装置有N种工作模式,则可以确定最多N个预同步SSB候选集。
示例性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三个工作模式:激活模式、浅睡模式、和深睡模式。通信装置可以确定三个工作模式分别对应的选择条件,基于三个选择条件来确定预同步SSB候选集。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需要基于SSB进行预同步处理,在预同步之后来接收寻呼消息。通信装置需要在MO的时域位置之前的多个SSB中确定多个预同步SSB候选集。基于此,在该场景下,激活模式对应的第一选择条件可以为SSB的时域位置与MO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浅睡模式对应的第二选择条件可以包括SSB的时域位置与MO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阈值。深睡模式对应的第三选择条件可以包括SSB的时域位置与MO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阈值。
参考图7A所示,SSB1位于MO的时域位置之前,且SSB1的时域位置与MO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满足第一选择条件,则通信装置可以选择SSB1 作为第一预同步候选集。具体地,通信装置可以在接收SSB1进行预同步,预同步完成后,预同步完成后保持激活模式一直到寻呼消息接收完毕后进入深睡模式。
SSB2位于MO的时域位置之前,且SSB2的时域位置与MO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间隔阈值,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阈值,满足第二选择条件。通信装置可以选择SSB2作为第二预同步候选集。具体地,通信装置接收SSB2进行预同步,预同步完成后通信装置进入浅睡模式,直到MO的时域位置,通信装置再进入激活模式接收寻呼消息,寻呼消息接收完毕后再进入深睡模式。
SSB3位于MO的时域位置之前,且SSB3的时域位置与MO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二时间间隔阈值,满足第三选择条件,通信装置可以选择SSB3作为第三预同步候选集。具体地,通信装置可以接收SSB3进行预同步,预同步完成后立即进入深睡模式,直到MO的时域位置再次醒来进入激活模式并接收寻呼消息,寻呼消息接收完毕后再进入深睡模式。
步骤704、通信装置根据信道质量和工作状态确定选取预同步SSB候选集的选取策略。
这里,通信装置根据信道质量和工作状态确定选取策略,而选取策略表征通信装置选择功耗量最低的预同步SSB候选集还是选择模式切换次数最小的预同步SSB候选集。
具体地,选取策略可以通过以下情况进行确定:若通信装置所处的工作状态为低功耗状态,如息屏、电量不足、温度过高等场景下,通信装置选择功耗最低的预同步SSB候选集;若通信装置所处的工作状态为非低功耗状态,如高速度移动等场景下,通信装置选择模式切换次数最小的预同步SSB候选集。若通信装置的信号质量好,即通信装置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阈值,则通信装置选择功耗最低的预同步SSB候选集;若通信装置的信号质量较差,即通信装置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则通信装置选择模式切换次数最小的预同步SSB候选集。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需要确定对每个预同步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以及通信装置从接收SSB候选集至完成寻呼消息接收的过程中,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
这里,通信装置可以确定在不同时域位置上对每个预同步SSB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大小,得到功耗曲线。进而,根据该功耗曲线确定对每个预同步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
示例性的,SSB1(即第一预同步SSB候选集)对应的功耗曲线如图7A中的曲线61所示。SSB2(即第二预同步SSB候选集)对应的功耗曲线如图7A中的曲线62所示。SSB3 (即第三预同步SSB候选集)对应的功耗曲线如图7A中的曲线63所示。通信装置可以分别计算曲线61、曲线62和曲线63与时域轴构成的面积,得到上述3个预同步SSB候选集分别对应的功耗量。另外,可以通过上述曲线61、曲线62和曲线63的走向可以看出通信装置对每个预同步SSB候选集进行开窗至完成接收寻呼消息,模式切换次数为二次。
步骤705、通信装置根据选取策略选取预同步SSB候选集。
可以理解的是,经过对预同步SSB候选集开窗的功耗量的比较和对模式切换次数的比较,通信装置可以动态选择一个最优的预同步SSB候选集。例如,当选取策略为选取功耗最低的预同步SSB候选集,而对SSB1进行开窗的功耗量最低,那么通信装置可以选取SSB1进行预同步。这样,通信装置可以在接收SSB1进行预同步,预同步完成后,预同步完成后保持激活模式一直到寻呼消息接收完毕后进入深睡模式。
步骤706、通信装置判断是否进行邻区测量。
这里,若通信装置需要进行邻区测量,则执行步骤707,若不需要进行邻区测量则执行步骤710。
步骤707、通信装置确定多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
这里,通信装置可以根据MO之后的SSB,其所在的时域位置与MO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多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
具体地,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工作模式对应的选择条件,从MO之后的SSB中选择与MO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满足该选择条件的SSB,得到多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若通信装置有N种工作模式,则可以确定最多N个预同步SSB候选集。
示例性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三个工作模式:激活模式、浅睡模式、和深睡模式。通信装置可以确定三个工作模式分别对应的选择条件,基于三个选择条件来确定邻区测量SSB 候选集。
本申请实施例中,激活模式对应的第四选择条件可以为MO的时域位置与SS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阈值。浅睡模式对应的第五选择条件可以为MO的时域位置与 SS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深睡模式对应的第六选择条件可以为MO的时域位置与SSB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参考图7B所示,SSB4位于MO的时域位置之后,且MO的时域位置与SSB4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阈值,满足上述第四选择条件。通信装置可以选择SSB4作为第一邻区测量SSB候选集。具体地,通信装置可以在寻呼消息接收成功后,保持激活模式直到接收到SSB4进行邻区测量,邻区测量完成后进入深睡模式。
SSB5位于MO的时域位置之后,且MO的时域位置与SSB5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满足上述第五选择条件。通信装置可以选择SSB5作为第二邻区测量SSB候选集。具体地,通信装置可以在寻呼消息接收完毕之后进入浅睡模式,并在SSB5的时域位置处从浅睡模式进入激活模式,以接收SSB5进行邻区测量,邻区测量完成后进入深睡模式。
SSB6位于MO的时域位置之后,且MO的时域位置与SSB6的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阈值,满足上述第六选择条件。通信装置可以选择SSB6作为第三邻区测量SSB 候选集。具体地,通信装置可以在寻呼消息接收完毕之后进入深睡模式,直到在SSB6的时域位置之前醒来,并在SSB6的时域位置进入激活模式,以接收SSB6进行邻区测量,邻区测量完成后进入深睡模式。
步骤708、通信装置根据信道质量和工作状态确定选取邻区测量SSB候选集的选取策略。
这里,通信装置根据信道质量和工作状态确定选取策略,而选取策略表征通信装置选择功耗量最低的邻区测量SSB候选集还是选择模式切换次数最小的邻区测量SSB候选集。
具体地,选取策略可以通过以下情况进行确定:若通信装置所处的工作状态为低功耗状态,如息屏、电量不足、温度过高等场景下,通信装置选择功耗最低的预同步邻区测量SSB 候选集;若通信装置所处的工作状态为非低功耗状态,如高速度移动等场景下,通信装置选择模式切换次数最小的预同步邻区测量SSB候选集。若通信装置的信号质量好,即通信装置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阈值,则通信装置选择功耗最低的预同步邻区测量SSB候选集;若通信装置的信号质量较差,即通信装置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则通信装置选择模式切换次数最小的预同步邻区测量SSB候选集。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需要确定在不同时域位置上对每个邻区测量SSB进行开窗的频率和/或电压大小,得到功耗曲线。进而,根据该功耗曲线确定对每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
示例性的,SSB4(即第一邻区测量SSB候选集)对应的功耗曲线如图7B中的曲线64所示。SSB5(即第二邻区测量SSB候选集)对应的功耗曲线如图7B中的曲线65所示。SSB6 (即第三邻区测量SSB候选集)对应的功耗曲线如图7B中的曲线66所示。
通信装置可以分别计算曲线64、曲线65和曲线66与时域轴构成的面积,得到上述三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分别对应的功耗量。另外,可以通过上述曲线64、曲线65和曲线66的走向可以看出通信装置对每个邻区测量SSB候选集进行开窗至完成接收寻呼消息,模式切换次数为二次。
步骤709、通信装置根据选取策略选取预同步SSB候选集。
可以理解的是,经过对邻区测量SSB候选集开窗的功耗量的比较和对模式切换次数的比较,通信装置可以动态选择一个最优的邻区测量SSB候选集。例如,当选取策略为选取功耗最低的邻区测量SSB候选集,SSB4对应的功耗量最低,通信装置可以选择SSB4作为邻区测量SSB候选集。这样,通信装置可以在接收SSB4进行邻区测量,邻区测量完成后,保持激活模式一直到寻呼消息接收完毕后进入深睡模式。
步骤710、通信装置基于选取的预同步SSB候选集,或者选取的预同步SSB候选集和邻区测量SSB候选集,进行预同步和/或进行邻区测量。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可以确定对每个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和模式切换次数;进而从多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功耗量较小或模式切换次数较小的 SSB候选集,进而通信装置可以基于对选取的SSB候选集进行接收,并根据接收到的SSB 进行预同步或邻区测量。也就是说,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多个SSB候选集的功耗量,动态地选择合适的SSB候选集,基于选择的合适的SSB候选集进行功耗控制,从而降低通信装置的功耗,延长通信装置的待机时间,或者基于选择的合适的SSB候选集保证通信装置的性能,降低实现复杂度。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SSB候选集的选取装置,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另外,该装置可以作为通信装置,也可以是通信装置中用于进行功耗控制的芯片(例如调制解调器(Modem)、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9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单元901。通过或软件、或硬件、或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第一处理单元 901实现如下功能。示例性的:
第一处理单元901,用于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
其中,第一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或者,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小于模式切换次数阈值的 SSB候选集。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0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二处理单元1001。通过或软件、或硬件、或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第二处理单元1001实现如下功能。示例性的:
第二处理单元1001,还用于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
其中,第二处理单元1001,具体用于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选取对所述第一SSB 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或者,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001,还用于若所述信道质量大于第一阈值,则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若所述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则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001,还用于若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低功耗工作状态,则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若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非低功耗工作状态,则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001,还用于若根据所述功耗量选择SSB候选集,则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功耗量小于功耗量阈值的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001,还用于若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次数选择SSB 候选集,则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小于模式切换次数阈值的 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001,用于从多个SSB中,根据所述SSB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001,用于基于所述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确定对所述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及/或模式切换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SB候选集为预同步SSB候选集,所述预同步SSB候选集用于预同步;
或者,所述SSB候选集为邻区测量SSB候选集;所述邻区测量SSB候选集用于邻区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听时机包括寻呼监听时机和/或持续监听时机。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多个SSB中,根据所述SSB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选取的所述SSB候选集包含一个以上的SSB。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SSB候选集选取装置的相关描述可以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的相关描述进行理解。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以是通信装置,也可以是通信装置中用于进行功耗控制的芯片(例如Modem、system on chip等)。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示意性结构图。该通信设备可以通信装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图11所示的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1110,处理器11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1所示,通信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20。其中,处理器1110可以从存储器11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1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1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 1110中。
可选地,如图11所示,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130,处理器11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11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11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11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11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并且该通信设备11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通信装置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 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 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 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 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位于电子设备制作装置时,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上述SSB候选集选取的方法中的任意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当计算机可读代码在处理器中运行时,执行用于实现上述信号补偿方法中的步骤,或者,执行时实现上述SSB候选集选取方法中的步骤。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通信装置,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通信装置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至少两个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至少两个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块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包括:
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或者,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小于模式切换次数阈值的SSB候选集。
2.一种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包括:
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或者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工作状态包括低功耗工作状态及非低功耗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所述信道质量大于第一阈值,则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若所述信道质量小于第二阈值,则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低功耗工作状态,则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若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非低功耗工作状态,则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根据所述功耗量选择SSB候选集,则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功耗量小于功耗量阈值的SSB候选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次数选择SSB候选集,则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小于模式切换次数阈值的SSB候选集。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多个SSB中,根据所述SSB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时机包括寻呼监听时机和/或持续监听时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SSB候选集的时域位置与基准时域位置,确定对所述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和/或模式切换次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SB候选集为预同步SSB候选集,所述预同步SSB候选集用于预同步;
或者,所述SSB候选集为邻区测量SSB候选集;所述邻区测量SSB候选集用于邻区测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选取的所述SSB候选集包含一个以上的SSB。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或者,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小于模式切换次数阈值的SSB候选集。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从至少两个SSB候选集中选取至少一个SSB候选集,所述至少两个SSB候选集包含第一SSB候选集与第二SSB候选集;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信道质量和/或工作状态,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模式切换次数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或者选取对所述第一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与对所述第二SSB候选集进行开窗的功耗量中小的一方的SSB候选集。
15.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使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被执行。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的步骤。
CN202111278159.6A 2021-10-30 2021-10-30 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25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8159.6A CN114025397B (zh) 2021-10-30 2021-10-30 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CT/CN2022/125727 WO2023071850A1 (zh) 2021-10-30 2022-10-17 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存储介质、程序、及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8159.6A CN114025397B (zh) 2021-10-30 2021-10-30 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5397A true CN114025397A (zh) 2022-02-08
CN114025397B CN114025397B (zh) 2024-01-30

Family

ID=80059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8159.6A Active CN114025397B (zh) 2021-10-30 2021-10-30 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25397B (zh)
WO (1) WO202307185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1850A1 (zh) * 2021-10-30 2023-05-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存储介质、程序、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7908A (zh) * 2014-12-31 2016-07-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58620A (zh) * 2018-09-26 2020-04-03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号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72289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00868A (zh) * 2018-11-16 2020-05-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WO2020103160A1 (zh) * 2018-11-23 2020-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417208A (zh) * 2019-01-04 2020-07-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获取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2740817A (zh) * 2018-09-22 2021-04-30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12956271A (zh) * 2018-11-02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段上ssb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3133064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347691A (zh) * 2020-02-18 2021-09-03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18434A (zh) * 2020-04-09 202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46912B2 (en) * 2019-07-22 2023-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conflict resolution
CN114025397B (zh) * 2021-10-30 2024-0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7908A (zh) * 2014-12-31 2016-07-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40817A (zh) * 2018-09-22 2021-04-30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58620A (zh) * 2018-09-26 2020-04-03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号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72289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56271A (zh) * 2018-11-02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段上ssb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200868A (zh) * 2018-11-16 2020-05-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WO2020103160A1 (zh) * 2018-11-23 2020-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417208A (zh) * 2019-01-04 2020-07-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获取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3133064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347691A (zh) * 2020-02-18 2021-09-03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18434A (zh) * 2020-04-09 202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raft r1-210xxxx summary for power saving ra v000_fl"", 3GPP TSG_RAN\\WG1_RL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1850A1 (zh) * 2021-10-30 2023-05-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存储介质、程序、及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71850A1 (zh) 2023-05-04
CN114025397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23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0088662A1 (en) Power saving method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564637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obility enhancement in drx
CN113473556B (zh) 一种放松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100124934A1 (en) Wireless System Improvements Based On Location Positioning System Data
US2021016867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3071849A1 (zh) Ssb接收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存储介质、程序、及程序产品
CN113243128A (zh) 一种控制终端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终端
US20180092040A1 (en) User devic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of
EP3771268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726837B (zh) 一种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及终端
AU2019296315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PDCCH detection and related device
WO2023071850A1 (zh) Ssb候选集的选取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存储介质、程序、及程序产品
CN115552951A (zh) 用于无线电链路测量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WO2023071851A1 (zh) Ssb开窗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存储介质、程序、及程序产品
CN113329465B (zh) 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3071846A1 (zh) 接收ssb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存储介质、程序及程序产品
WO2020144404A1 (en) Event-based adaption of ue measurements
WO2023071844A1 (zh) 接收ssb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存储介质、程序及程序产品
WO20231514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on-demand reference signal or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for network energy saving
CN114451004A (zh) 一种cli测量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TWI813728B (zh) 一種訊號傳輸方法及適用該方法的裝置、網路設備及終端設備
CN113179548B (zh) 时频资源确定方法、装置、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US20150071089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creasing awake state durations in access terminals operating in a slotted idle mode
US12003995B2 (en) Event-based adaption of UE measure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