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4582A -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4582A
CN114024582A CN202111148003.6A CN202111148003A CN114024582A CN 114024582 A CN114024582 A CN 114024582A CN 202111148003 A CN202111148003 A CN 202111148003A CN 114024582 A CN114024582 A CN 114024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ctor
precoding matrix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80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逸
金黄平
祝慧颖
李元杰
毕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80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45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4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45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2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应用于至少一个天线面板,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包括多个子向量,每个子向量对应一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每个子向量包括两个极化向量,每个极化向量由多个基向量加权合并生成;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码本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本申请为2018年04月08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1810307588.3、发明名称为“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assiveMIMO)技术作为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利用更多的空间自由度提高系统容量,得到了广泛研究。
在Massive MIMO系统中,发送端(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根发射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向接收端(例如,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率。为了通过在发送端进行预编码来提高系统传输性能,发送端需要获知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而CSI通常由接收端进行信道测量得到,因此,接收端需要将该CSI反馈给发送端。具体地,发送端和接收端公用一个码本,码本中包含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的集合。接收端向发送端反馈CSI主要通过向发送端反馈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Index,PMI)实现。接收端通过信道估计得到CSI后,根据该CSI从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预编码矩阵对应的PMI反馈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根据该PMI恢复最优预编码矩阵,然后进行预编码处理,相关内容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在NR中针对天线阵列设计了两种类型的码本,其中类型一(type I)单面板码本和类型二(type II)单面板码本。类型一(type I)单面板码本是一种开销较小的低精度码本,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每个列向量结构为两个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DFT)矢量vl和um的克罗内克积: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11
type I码本表征信道的准确度比较低,但是具有反馈开销较小的特性,适用于信号处理能力较低的用户。
类型二(type II)单面板码本是一种开销较大的高精度码本,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W中的预编码向量(也就是W的列向量)的结构是通过DFT矢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12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13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14
的克罗内克积构成正交基,然后对正交基进行进行线性加权合并得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15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16
可以与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17
相等,也可以不等,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18
可以与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19
相等,也可以不等,a1和a2表示幅度和/或相位的权值。应理解,上述预编码矩阵中仅示出了两个正交基合并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具有多个正交基的合并,具体相关内容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从上述结构可以发现,type II码本通过多个DFT矢量线性加权合并构成预编码向量,能够更精确地表征非视距(not line of sight,NLoS)信道的特性,但是与类型一相比,类型二反馈开销较大,适用于信号处理能力比较高的用户。
现有标准中,多面板码本是基于type I码本进行定义的,因此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提高码本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应用于至少一个天线面板,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包括至少一个子向量,每个子向量对应一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每个子向量包括两个极化向量,每个极化向量由多个基向量加权合并生成;
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预编码矩阵中设置至少一个子向量,使得预编码矩阵中包括与网络设备的各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子向量,进而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通过预编码矩阵对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面板发送的信号进行比较准确预编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码本准确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应用于至少一个天线面板,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包括至少一个子向量,每个子向量对应一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每个子向量包括两个极化向量,每个极化向量由多个基向量加权合并生成;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预编码矩阵。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预编码矩阵中设置至少一个子向量,使得预编码矩阵中包括与网络设备的各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子向量,进而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通过预编码矩阵对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面板发送的信号进行比较准确预编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码本准确性。
应理解,第二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侧的方法与第一方面描述终端设备的方法相对应,网络设备侧的方法可以参考终端设备侧的描述,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的个数(即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与数据层数对应,例如,在RI等于1时,预编码矩阵中包括1个预编码向量;在RI等于2时,预编码矩阵中包括2个预编码向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多个面板,每个预编码向量中具有与该多个面板一一对应的多个子向量。例如,在网络设备的面板数为2时,每个预编码向量中具有2个子向量;在网络设备的面板数为4时,每个预编码向量中具有4个子向量,…。
每个子向量包括两个极化向量,例如,该两个极化向量包括与双极化天线的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第一极化向量和第二极化向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21
其中,Pl为预编码向量,r≥l≥1,r≥1,r表示数据层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22
为归一化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23
预编码向量Pl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31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32
为预编码向量Pl的子向量,Ng≥i≥1,Ng≥1,Ng为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数量;
子向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33
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34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35
为子向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36
的极化向量,x等于1或者2。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预编码矩阵中设置至少一个子向量,使得预编码矩阵中包括与网络设备的各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子向量,进而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通过预编码矩阵对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面板发送的信号进行比较准确预编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码本准确性。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的具体形式,以及指示该预编码矩阵的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息的具体形式。
应理解,本文中,将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息称为待指示信息,则具体实现过程中,对待指示信息进行指示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但不限于,可以直接指示待指示信息,例如待指示信息本身或者该待指示信息的索引等。也可以通过指示其他信息来间接指示待指示信息,其中该其他信息与待指示信息之间存在关联关系。还可以仅仅指示待指示信息的一部分,而待指示信息的其他部分则是已知的或者提前约定的。例如,还可以借助预先约定(例如协议规定)的各个信息的排列顺序来实现对特定信息的指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指示开销。同时,还可以识别各个信息的通用部分并统一指示,以降低单独指示同样的信息而带来的指示开销。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对各种参数,例如但不限于,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37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38
的指示可以参考,例如但不限于,新无线(new radio,NR)标准中类似参数的指示,例如可以参考NR标准中的Type II(第二类)码本中对类似参数的指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指示方式。同时,参考NR标准中的类似做法,对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39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310
等参数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指示也可以采用归一化的做法,基于一基准参数对其他同类参数进行归一化。在这种情况下,在指示的过程中,对上述其他同类参数指示归一化结果,而对于基准参数,则无需指示其具体值,而是在标准中规定其缺省取值,例如预设常数(例如1)。尽管无需指示基准参数的具体值,但有可能需要指示与该基准参数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当然也可以无需指示其他信息。由此可见,对同一种参数的多个参数值的指示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此外,上述归一化操作可以针对全部天线面板来进行,也可以针对每个天线面板来进行。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指示方式不做限定。综上所述,在对每种参数进行指示的过程中,并非同种参数的每个参数值均需指示,因此对上述参数的指示应理解为指示上述参数的部分或者全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指示信息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发送,也可以分成多个子信息分开发送,而且这些子信息的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发送方法本申请不进行限定。其中,这些子信息的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机可以是预先定义的,例如根据协议预先定义的,也可以是发射端设备通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来配置的。其中,该配置信息可以例如但不限于包括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信令和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预编码向量指示(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PMI),也可以是其他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消息中由接收端设备发送给发射端设备,也可以携带在本申请新设计的一个或者多个消息中由接收端设备发送给发射端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41
其中,Bm为基向量,L≥m>1,L≥2,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42
为基向量Bm的权重。
根据上述公式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构成第一极化向量的第m个基向量Bm与构成第二极化向量的第m个基向量Bm相同。也就是说,分别构成两个极化向量的两组基向量(每组基向量中基向量的个数为L)相同,两个极化向量的区别在于每个极化方向上同一基向量具有各自的权重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43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
Bm为两个向量的克罗内克积,其中,一个向量的维度为N1,另一个向量的维度为N2,Bm的维度为N1N2,其中每个天线面板在第一维度上天线端口对的数量为N1,在第二维度上天线端口对的数量为N2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端口(或者简称端口)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端口,一个参考信号与一个天线端口对应,该参考信号例如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DMRS,也可以包括SRS,不同类型的参考信号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本申请中涉及天线端口可以CSI-RS端口,也可以为DMRS端口,或者可以为SRS端口。例如,在下行传输时,在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为CSI-RS时,该天线端口可以称为CSI-RS端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端口对”可以表示极化方向不同的两个天线端口。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44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45
表示幅度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46
表示相位系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47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48
表示极化相位因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49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410
由于第二极化向量对应的基向量的权重为第一极化向量对应的同一基向量的权重与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411
的乘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简化预编码矩阵的权重参数,针对每个子向量而言,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指示一组基向量的权重和该极化相位因子,而无需指示两个极化向量的两组基向量的权重,即可实现指示该子向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降低预编码矩阵的指示信息的大小,提升系统系能。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52
表示幅度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53
表示相位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54
表示天线面板相位因子。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55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56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57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天线面板对应的天线面板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58
对其他天线面板的相位因子进行归一化处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不上报该第一天线面板的相位因子,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简化预编码矩阵的权重参数,可以降低预编码矩阵的指示信息的大小,提升系统系能。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59
等于0或者1,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510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0511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
该处理器,用于作为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执行主体来执行这些方法,其中相关的数据交互过程(例如进行或者接收数据传输)是通过上述接口来完成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接口可以进一步通过收发器来完成上述数据交互过程。
应理解,上述十一方面中的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通信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数据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天线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天线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的方法示意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因此,下面的描述不限制于特定通信系统。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即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例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例如,NR系统中传输点(TRP或TP)、NR系统中的基站(gNB)、NR系统中的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等。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位于同一个小区,也可以位于不同的小区,具体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无人机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应于上述任意通信系统,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LTE系统以及后续的演进系统如5G等,或其他采用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如采用码分多址,频分多址,时分多址,正交频分多址,单载波频分多址等接入技术的系统,尤其适用于需要信道信息反馈和/或应用二级预编码技术的场景,例如应用大规模阵列天线(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MIMO)技术的无线网络、应用分布式天线技术的无线网络等。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通信系统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2可包括多个天线组。每个天线组可以包括多个天线,例如,一个天线组可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个天线组可包括天线106和110,附加组可包括天线112和114。图1中对于每个天线组示出了2个天线,然而可对于每个组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网络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网络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通信。然而,可以理解,网络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122的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终端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16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接收信息。
例如,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6可利用与反向链路120所使用的不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可利用与反向链路126所使用的不同频带。
再例如,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和全双工(full duplex)系统中,前向链路116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组天线和/或区域称为网络设备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网络设备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终端设备通信。在网络设备102通过前向链路116和124分别与终端设备116和122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网络设备102的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前向链路116和124的信噪比。此外,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个天线向它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方式相比,在网络设备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终端设备116和122发送信号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在给定时间,网络设备102、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
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网络或者设备对设备(deviceto device,D2D)网络或者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图2示出了在在MIMO传输场景下,数据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发送之前发送端(例如网络设备)所进行的数据处理过程的主要步骤。如图2所示,
来自上层(例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业务流经过信道编码之后的得到的码字经过加扰、调制、层映射后映射到一个或多层,然后经过预编码处理、资源单元映射,最后将调制后的符号通过天线端口发送出去。
相应地,接收端(例如终端设备)可以进行解调数据。具体的上述各个数据处理过程可以参见现有标准中的描述。
MIMO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增益,MIMO利用多根发射天线将具有相同信息的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发射出去,同时在接收端可以获取同一个数据符号的多个独立衰落的信号,从而获得分集提高的接收可靠性,MIMO技术的空间分集可以用来对抗信道衰落。
预编码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抑制MIMO系统中的多个用户干扰,而且能在大大简化接收端算法的同时显著提升系统容量。
预编码通过利用已知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在发射端对发射信号进行预处理,即借助与信道资源相匹配的预编码矩阵来对待发射信号进行处理,使处理过后的发射信号能够适应信道环境,以消除用户之间的干扰,达到降低系统误码率,提高系统容量,降低发射功率等目的。
因此,通过对发射信号的预编码处理,接收信号质量(例如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得以提升。因此,采用预编码技术,可以实现发送端设备与多个接收端设备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传输,也就是实现了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U-MIMO)。
发送端为了获取能够与信道相适配的预编码矩阵,通常通过发送参考信号的方式来预先进行信道估计,获取接收端的反馈,从而确定出较为准确的预编码矩阵来对待发送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具体地,该发送端可以为网络设备,接收端可以为终端设备,该参考信号可以为用于下行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CSI-RS,进行CSI测量,并向网络设备反馈下行信道的CSI;该发送端也可以为终端设备,接收端可以为网络设备,该参考信号可以为用于上行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例如,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RS)。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SRS,进行CSI测量,向终端设备指示上行信道的CSI。CSI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PMI)、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和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indicator,CQI)等。
应理解,本申请对于参考信号所适用的通信方式以及参考信号的类型并未特别限定。例如,对于下行数据传输,该发送端例如可以为网络设备,接收端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该参考信号例如可以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CSI-RS);对于上行数据传输,该发送端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接收端例如可以为网络设备,该参考信号例如可以为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对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的数据传输,发送端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接收端例如也可以是终端设备,该参考信号例如可以为SRS。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参考信号的类型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也并不排除采用其他的参考信号以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可能。
随着多天线技术的发展,天线端口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由于天线端口数量的增加,同一网络设备可能会配置有多个天线面板,多个天线端口配置在多个天线面板上。例如,每个天线面板上配置有至少一个天线端口,每个天线面板配置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可以称为一个天线端口组。
例如,在NR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的天线阵列可以由两个维度的多根天线组成。例如第一维度可以是水平维度,第二维度可以是垂直维度,如图3和图4所示。这些天线可以是交叉极化天线,即具有两种极化方向在图3和图4中朝第一方向倾斜的直线代表一个极化方向的天线,朝第二方向倾斜的直线代表另一个极化方向的天线。图3和图4中的每个×代表不同极化方向的两个天线端口。并且,这些天线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天线面板之中,不同天线面板在图3和图4中使用正方形表示。如图3所示,不同面板的天线阵子之间的间距可以是均匀的,或者如图4所示,不同面板的天线阵子之间的间距也可以是非均匀的。
当前技术中,定义了单面板的高精度码本,尚缺少针对多面板的高精度码本的定义。如果按照现有单面板高精度码本的方式确定多面板的码本,即多面板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可以通过多个单面板码本(single-panel codebook)中的预编码矩阵拼接而成,不同的天线面板之间通过天线面板相位因子来区分,会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如果仅仅将多个单面板码本(single-panel codebook)中的预编码矩阵拼接成多个单面板码本(single-panel codebook)中的预编码矩阵,也会使得接收端反馈的信息成倍增加,影响网络性能。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面板的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码本的准确性。
为了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更容易理解,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中涉及的一些描述加以说明,这些说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所需要保护的范围的限定。
在MIMO传输场景下,为了消除数据流之间的部分或全部干扰,信号的发送端(例如,终端设备)需要使用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预编码,采用预编码处理后发送信号x和接收信号y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公式所示:
y=HWx+n
其中,x为发送端(例如,网络设备)的发送信号,y为接收端(例如,终端设备)的接收信号,H为信道矩阵,W为预编码矩阵,n表示噪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涉及接收端(例如,下线传输时,该接收端为终端设备)如何根据参考信号向发送端(例如,网络设备)反馈预编码矩阵的具体方案。
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以将本申请的通信的方法在通信系统中的执行过程和动作进行说明。
应理解,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在下行传输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端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接收端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参考信号可以为用于下行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例如,CSI-RS;在上行传输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参考信号可以为用于上行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例如SRS。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用于上行信道测量和下行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仅为示例性说明,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现有的协议或未来的协议中定义其他用作上行或下行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可能。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下面结合图5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的方法示意性流程图。如图5所示的方法从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的角度进行了描述。图5示出了下行传输的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地,如图5所示的方法500包括:
510,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
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该预编码矩阵应用于至少一个天线面板,该预编码矩阵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包括至少一个子向量,每个子向量对应一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每个子向量包括两个极化向量,每个极化向量由多个基向量加权合并生成。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终端设备根据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生成该第一指示信息。
例如,该参考信号为CSI-RS。可选地,该参考信号也可以为其它用于信道测量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区分,第一、第二并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终端设备可以基于CSI-RS等参考信号,确定终端设备期望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W,并根据该W生成第一指示信息。
例如,在下行通信过程中,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发射的参考信号确定信道矩阵,并基于信道矩阵和码本确定预编码矩阵,以及将获取预编码矩阵的相关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第一指示信息)反馈给网络设备。
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而言,每个秩(或秩指示)下都有一个码本或者预编码矩阵集合。在给定秩的情况下,每个预编码矩阵由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即第一指示信息)来指示。具体地说,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唯一地指示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因此,在终端设备确定了预编码矩阵W后,就可以得到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
应理解,终端设备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来确定秩,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一个秩的值对应一个秩指示。该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秩指示来指示该终端设备期望进行空间复用的下行数据的数目。例如,秩的值取值范围为1-8,秩指示由3个比特表示。当秩指示为000时,表示秩为1;当秩指示为001,表示秩为2,依次类推。总之,秩取某个值,就有一个秩指示的值和该秩对应。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其他的方式确定预编码矩阵和该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例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确定预编码矩阵及其指示信息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为了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更容易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名词进行解释说明。
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向量的个数(即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与数据层数对应,例如,在RI等于1时,预编码矩阵中包括1个预编码向量;在RI等于2时,预编码矩阵中包括2个预编码向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多个面板,每个预编码向量中具有与该至少一个面板上的天线端口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子向量。例如,在网络设备的面板数为2时,每个预编码向量中具有2个子向量;在网络设备的面板数为4时,每个预编码向量中具有4个子向量,…。
每个子向量包括两个极化向量,例如,该两个极化向量包括与图3或图4所示的天线的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第一极化向量和第二极化向量。
应理解,3和图4示出了网络设备的多面板的情况。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网络设备包括单面板天线时,同样可以适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码本的结构以及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1
其中,Pl为预编码向量,r≥l≥1,r≥1,r表示数据层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2
为归一化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3
预编码向量Pl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4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5
为预编码向量Pl的子向量,Ng≥i≥1,Ng≥1,Ng为该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数量;
子向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6
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7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8
为子向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9
的极化向量,x等于1或者2。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10
表示第一极化向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11
表示第二极化向量。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的具体形式,以及指示该预编码矩阵的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息的具体形式。
应理解,本文中,将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息称为待指示信息,则具体实现过程中,对待指示信息进行指示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但不限于,可以直接指示待指示信息,例如待指示信息本身或者该待指示信息的索引等。也可以通过指示其他信息来间接指示待指示信息,其中该其他信息与待指示信息之间存在关联关系。还可以仅仅指示待指示信息的一部分,而待指示信息的其他部分则是已知的或者提前约定的。例如,还可以借助预先约定(例如协议规定)的各个信息的排列顺序来实现对特定信息的指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指示开销。同时,还可以识别各个信息的通用部分并统一指示,以降低单独指示同样的信息而带来的指示开销。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对各种参数,例如但不限于,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12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13
的指示可以参考,例如但不限于,新无线(new radio,NR)标准中类似参数的指示,例如可以参考NR标准中的Type II(第二类)码本中对类似参数的指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指示方式。同时,参考NR标准中的类似做法,对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14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215
等参数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指示也可以采用归一化的做法,基于一基准参数对其他同类参数进行归一化。在这种情况下,在指示的过程中,对上述其他同类参数指示归一化结果,而对于基准参数,则无需指示其具体值,而是在标准中规定其缺省取值,例如预设常数(例如1)。尽管无需指示基准参数的具体值,但有可能需要指示与该基准参数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当然也可以无需指示其他信息。由此可见,对同一种参数的多个参数值的指示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此外,上述归一化操作可以针对全部天线面板来进行,也可以针对每个天线面板来进行。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指示方式不做限定。综上所述,在对每种参数进行指示的过程中,并非同种参数的每个参数值均需指示,因此对上述参数的指示应理解为指示上述参数的部分或者全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指示信息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发送,也可以分成多个子信息分开发送,而且这些子信息的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发送方法本申请不进行限定。其中,这些子信息的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机可以是预先定义的,例如根据协议预先定义的,也可以是发射端设备通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来配置的。其中,该配置信息可以例如但不限于包括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信令和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预编码向量指示(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PMI),也可以是其他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消息中由接收端设备发送给发射端设备,也可以携带在本申请新设计的一个或者多个消息中由接收端设备发送给发射端设备。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31
其中,Bm为基向量,L≥m>1,L≥2,L表示构成每个极化向量的基向量的个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32
为基向量Bm的权重。
根据上述公式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构成第一极化向量的第m个基向量Bm与构成第二极化向量的第m个基向量Bm相同。也就是说,分别构成两个极化向量的两组基向量(每组基向量中基向量的个数为L)相同,两个极化向量的区别在于每个极化方向上同一基向量具有各自的权重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33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构成两个极化向量的两组基向量也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Bm可以为两个向量的克罗内克积,其中,一个向量的维度为N1,另一个向量的维度为N2,Bm的维度为N1N2,其中每个天线面板在第一维度上天线端口对的数量为N1,在第二维度上天线端口对的数量为N2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端口(或者简称端口)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端口,一个参考信号与一个天线端口对应,该参考信号例如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DMRS,也可以包括SRS,不同类型的参考信号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本申请中涉及天线端口可以CSI-RS端口,也可以为DMRS端口,或者可以为SRS端口。例如,在下行传输时,在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为CSI-RS时,该天线端口可以称为CSI-RS端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端口对”可以表示极化方向不同的两个天线端口,例如,一个天线端口对表示如图3或图4中的一个“×”。
具体地,N1可以表示如图3和图4中每个天线面板第一维度上的“×”的个数,N2可以表示如图3和图4中每个天线面板第二维度上的“×”的个数,那么如图3或图4的多个天线面板中的每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个数可以为2N1*N2。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天线面板可以对应一个天线端口集合,每个天线端口集合可以包括2N1*N2天线端口。
可选地,上述构成Bm的两个向量中的一个向量可以为一维DFT向量v,另一个向量可以为一维DFT向量u,那么Bm的形式可以为如下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34
例如,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41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42
其中,t和z表示线性函数,O1和O2代表过采样因子,有关上述DFT向量v和u的内容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向量Bm也可以称为波束向量或波束矢量,Bm可以为波矢量集合中的一个。
例如,波束矢量集合可以包括32个波束矢量。波束矢量集合为:
B=[b0 b1…b31]
其中,B表示波束矢量集合,b0-b31分别表示第1个波束至第32个波束的波束矢量(其中,一个矢量对应一个发射波束),应理解,波束矢量集合B中波束矢量的个数还可以为其他数值,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波束矢量集合B可以分为多个波束矢量簇,Qxl,i对应的L个基向量Bm可以与一个波束矢量簇对应。
例如,波束矢量集合B被分为16个波束矢量簇,每个波束矢量簇中有4个波束矢量,两个相邻的波束矢量簇中有两个波束矢量是重叠的。X(k)表示第k个波束矢量簇,即:
X(k)∈{[b2kmod32 b(2k+1)mod32 b(2k+2)mod32 b(2k+3)mod32],k=0,1,…,15}
在L=4时,该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43
对应的L个基向量Bm可以为上述的一个波束矢量簇。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划分波束矢量簇的方式仅是示意性的,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波束个数变化时,相应的波束矢量簇的个数也可以相应的改变。不同的L的取值也可以对应的不同的波束矢量簇的划分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向量Bm的选择方法还可以具有多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选择用于构建基向量的Bm是按照与预编码向量的接近程度来选择的,例如通过内积或者欧氏距离来选择Bm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向量Bm的权重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44
可以具有多种可能的形式,下面将分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形式一: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45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1
表示幅度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2
表示相位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3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4
表示极化相位因子,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5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6
具体而言,根据上述子向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7
的极化向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8
的展开公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9
可知,分别构成两个极化向量的两组基向量(每组基向量的个数L)相同,两个极化向量的区别在于两组基向量的独立确定权重。又根据上述公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10
可以得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11
基于上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12
公式的变形可以得出,由于第二极化向量对应的基向量的权重为第一极化向量对应的同一基向量的权重与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13
的乘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简化预编码矩阵的权重参数,针对每个子向量而言,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指示一组基向量的权重和该极化相位因子,而无需指示两个极化向量的两组基向量的权重,即可实现指示该子向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降低预编码矩阵的指示信息的大小,提升系统系能。
相应地,在l=1时,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的形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14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15
为归一化系数,例如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516
应理解,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中,示出了每个天线面板的两个极化向量对应的两组基向量均相等即均为B1至BL的情况,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一个天线面板的两个极化向量对应的两组基向量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换句话说,每个极化方向的基向量是独立确定的。
还应理解,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中,不同的天线面板对应的一组基向量均为B1至BL的情况,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不同的天线面板对应的一组基向量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换句话说,每个天线面板的基向量是独立确定的,或者不同面板的基向量不是独立确定的,具有关联关系。
还应理解,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中,示出了不同的子向量对应的一组极化天线相位因子均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1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2
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不同的子向量对应的一组极化天线相位因子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换句话说,每个子向量的极化天线相位因子是独立确定的。这些描述也适用于本文中其他实施例,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PMI,例如,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两个PMI,第一PMI和第二PMI。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第一PMI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3
第二PMI用于指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4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5
包括该终端设备调度带宽的宽带分量和该调度带宽中的子带分量,第一PMI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6
和该宽带分量,第二PMI用于指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7
和该子带分量。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指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8
是否包含上述两个分量,例如,该配置信息为1比特,在该配置信息取值为1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9
包括上述两个分量,在指示信息取值为0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10
包括宽带分量,不包括子带分量。或者,在该指示信息取值为0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11
包括上述两个分量,在指示信息取值为1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12
包括宽带分量,不包括子带分量。
上文描述了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13
情况下,在l=1时,预编码矩阵的具体例子,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定,预编码矩阵中的子向量可以进行如下变形,例如: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14
或者,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15
或者,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16
或者,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617
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相应的变形。例如,在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71
l=1时,预编码矩阵的形式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72
形式二: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73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74
表示幅度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75
表示相位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76
表示天线面板相位因子。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77
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78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79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天线面板对应的天线面板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710
对其他天线面板的相位因子进行归一化处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不上报该第一天线面板的相位因子,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简化预编码矩阵的权重参数,可以降低预编码矩阵的指示信息的大小,提升系统系能。
将上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711
的形式带入上述预编码矩阵的公式可以得出,在l=1时,预编码矩阵的形式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712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81
为归一化系数,例如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82
由于,第一天线面板的相位因子为1,无需上报,需要从第二个天线面板开始上报相位因子,为了从实现的角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第i(i≠1)个天线面板的相位因子表示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83
因此,在l=1时,上述预编码矩阵的形式可以变形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84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85
为归一化系数,例如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86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一天线面板称为参考面板,天线面板i(i≠1)对应的权重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87
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88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89
表示面板i的天线端口与参考面板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差系数或者相位差。那么天线面板i(i≠1)对应的子向量的形式可以如下: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810
基于上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811
公式的变形可以得出,由于天线面板i(i≠1)对应的子向量中基向量的权重为参考面板对应的子向量中同一基向量的权重与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812
的乘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简化预编码矩阵的权重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指示参考面板对应的子向量中各个基向量的权重和该天线相位因子,而无需指示所有面板的子向量中各个基向量的权重,即可指示该预编码矩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降低指示信息的大小,提升系统系能。
根据上述面板间的权重关系,可以得出在l=1时,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的形式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1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2
为归一化系数,例如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3
应理解,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中,示出了每个天线面板的两个极化向量对应的两组基向量均相等即均为B1至BL的情况,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一个天线面板的两个极化向量对应的两组基向量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换句话说,每个极化方向的基向量是独立确定的。
还应理解,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中,不同的天线面板对应的一组基向量均为B1至BL的情况,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不同的天线面板对应的一组基向量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换句话说,每个天线面板的基向量是独立确定的,或者不同面板的基向量不是独立确定的,具有关联关系。。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4
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1,+j,-j},不同的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5
的取值可以不同。
可选地,该Ng-1个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6
的取值可以各自独立,或者,其中一个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7
的取值可以为其他的至少两个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8
的取值相关,例如,其中一个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9
的取值为其他的至少两个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10
的乘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上述预编码矩阵中,同一子向量的两个极化向量对应的两组面板相位因子相同的情况,例如,两个极化向量对应的面板相位因子均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11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同一个子向量对应的两个极化向量对应的的面板相位因子可以为相反数,例如,其中一个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12
另一个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1913
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PMI,例如,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两个PMI,第一PMI和第二PMI。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第一PMI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1
第二PMI用于指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2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3
包括该终端设备调度带宽的宽带分量和该调度带宽中的子带分量,第一PMI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4
和该宽带分量,第二PMI用于指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5
和该子带分量。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指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6
是否包含上述两个分量,例如,该配置信息为1比特,在该配置信息取值为1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7
包括上述两个分量,在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8
配置信息取值为0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9
包括宽带分量,不包括子带分量。或者,在该配置信息取值为0时,表示包括上述两个分量,在配置信息取值为1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10
包括宽带分量,不包括子带分量。
可替代地,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11
等于0或者1,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12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13
具体而言,将上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14
的形式带入上述预编码矩阵的公式可以得出,在l=1的预编码矩阵的形式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15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16
为归一化系数,例如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017
应理解,上述预编码矩阵中,每个天线面板对应的子向量中的两个极化向量对应的两组基向量均相等即均为B1至BL的情况,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一个天线面板的两个极化向量对应的两组基向量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换句话说,每个极化方向的基向量是独立确定的。
还应理解,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中,不同的天线面板对应的一组基向量均为B1至BL的情况,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不同的天线面板对应的一组基向量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换句话说,每个天线面板的基向量是独立确定的,或者不同面板的基向量不是独立确定的,具有关联关系。
上文限定了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1
等于0或者1的情况,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2
的取值还可以为-1,+j,-j,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选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PMI,例如,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两个PMI,第一PMI和第二PMI。
在一中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第一PMI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3
第二PMI用于指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4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5
包括该终端设备调度带宽的宽带分量和该调度带宽中的子带分量,第一PMI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6
和该宽带分量,第二PMI用于指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7
和该子带分量。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指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8
是否包含上述两个分量,例如,该配置信息为1比特,在该配置信息取值为1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9
包括上述两个分量,在配置信息取值为0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10
包括宽带分量,不包括子带分量。或者,在该配置信息取值为0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11
包括上述两个分量,在配置信息取值为1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12
包括宽带分量,不包括子带分量。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13
的形式,在该预编码矩阵W中,不同的两个子向量同一极化方向的极化向量中的基向量均有各自的相位系数和幅度系数,例如,第一子向量的第一极化向量中的基向量的幅度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14
第二子向量的第一极化向量中的基向量的幅度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15
第一子向量的第一极化向量中的基向量的相位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16
第二子向量的第一极化向量中的基向量的相位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17
可替代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不同的子向量的同一极化向量中基向量的相位系数和幅度系数也可以相同。例如,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118
相应的,在l=1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变形为如下形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1
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2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3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4
为归一化系数,例如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5
由于,不同的子向量的同一极化向量对应的基向量的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相等,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简化预编码矩阵的权重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指示该相同的一组子向量中各个基向量的权重的相位系数和幅度系数(即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6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7
),以及相位因子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8
而无需指示所有面板的子向量中各个基向量的权重,即可指示该预编码矩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降低指示信息的大小,提升系统系能。
应理解,上述预编码矩阵中,每个天线面板对应的子向量中的一组基向量(B1-BL)均相等,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不同的面板的对应的子向量的一组基向量(B1-BL)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换句话说,每个天线面板的基向量是独立确定的,或者不同面板的基向量不是独立确定的,具有关联关系。
可选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PMI,例如,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两个PMI,第一PMI和第二PMI。
在一中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第一PMI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9
第二PMI用于指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10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11
包括该终端设备调度带宽的宽带分量和该调度带宽中的子带分量,第一PMI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12
和该宽带分量,第二PMI用于指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13
和该子带分量。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指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14
是否包含上述两个分量,例如,该配置信息为1比特,在该配置信息取值为1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15
包括上述两个分量,在配置信息取值为0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216
包括宽带分量,不包括子带分量。或者,在该配置信息取值为0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31
包括上述两个分量,在配置信息取值为1时,表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32
包括宽带分量,不包括子带分量。
可选地,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上文中本申请实施例中预编码矩阵均可以拆分成为两级预编码矩阵的形式,例如,本申请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W=W1×W2
其中,W1为第一级预编码矩阵,可以表示长时宽带的信息,W2为第二级预编码矩阵,可以表示短时窄带的信息。
应理解,上述本申请多个实施例中示出了预编码矩阵中每个天线面板对应的子向量中的两个极化向量对应的两组基向量均相等即均为B1至BL的情况,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一个天线面板的两个极化向量对应的两组基向量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换句话说,每个极化方向的基向量是独立确定的。
还应理解,上述本申请多个实施例中示出了预编码矩阵中,不同的天线面板对应的一组基向量均为B1至BL的情况,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不同的天线面板对应的一组基向量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换句话说,每个天线面板的基向量是独立确定的,或者不同面板的基向量不是独立确定的,具有关联关系。
520,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对应地,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
例如,终端设备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上,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终端设备在PUSCH上反馈或者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上反馈该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秩指示。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发送该秩指示可以在第一指示信息发送之前发送;也可以和第一指示信息一起发送。秩指示和第一指示信息的发送没有先后的限制。
530,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从秩指示对应的码本集合中确定预编码矩阵。
然后,该网络设备根据该预编码矩阵发送数据。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上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该预编码矩阵发送数据时,可以是直接将该预编码矩阵直接拥有对待发送信号进行预编码,也可以是对该预编码向量进行其他处理(例如,重构等),并通过处理后的预编码向量对待发射信号进行预编码。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预编码矩阵中设置至少一个子向量,使得预编码矩阵中包括与网络设备的各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子向量,进而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通过预编码矩阵对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面板发送的信号进行比较准确预编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码本准确性。
应理解,上文中图1至图5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要将本发明实施例限于所例示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1至图5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5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下面结合图6至图9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600可包括:
处理单元610和收发单元620。
具体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应用于至少一个天线面板,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包括至少一个子向量,每个子向量对应一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每个子向量包括两个极化向量,每个极化向量由多个基向量加权合并生成;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1
其中,Pl为预编码向量,r≥l≥1,r≥1,r表示数据层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2
为归一化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3
预编码向量Pl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4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5
为预编码向量Pl的子向量,Ng≥i≥1,Ng≥1,Ng为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数量;
子向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6
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7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8
为子向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9
的极化向量,x等于1或者2。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10
其中,Bm为基向量,L≥m>1,L≥2,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11
为基向量Bm的权重。
可选地,Bm为两个向量的克罗内克积,其中,一个向量的维度为N1,另一个向量的维度为N2,Bm的维度为N1N2,其中每个天线面板在第一维度上天线端口对的数量为N1,在第二维度上天线端口对的数量为N2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12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13
表示幅度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14
表示相位系数。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15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16
表示极化相位因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17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18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19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20
表示幅度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21
表示相位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422
表示天线面板相位因子。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51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52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53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54
等于0或者1,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55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56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600对应上述图5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过程,该通信装置中的各个单元/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预编码矩阵中设置至少一个子向量,使得预编码矩阵中包括与网络设备的各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子向量,进而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通过预编码矩阵对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面板发送的信号进行比较准确预编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码本准确性。
应理解,图6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安装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集成电路。
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为例,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7中,终端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图7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7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7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7中的处理器可以集成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700的收发单元71,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如图4中方法实施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收发功能。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700的处理单元72,其与图6中的处理单元610对应。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700包括收发单元71和处理单元7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该收发单元与图6中的收发单元620对应。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7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7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7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输入口、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处理单元72可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单元71接收信号和/或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收发单元71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
应理解,图7所示的终端设备700能够实现图4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终端设备7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800可包括:
处理单元810和收发单元820。
具体的,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应用于至少一个天线面板,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包括至少一个子向量,每个子向量对应一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每个子向量包括两个极化向量,每个极化向量由多个基向量加权合并生成;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所述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61
其中,Pl为预编码向量,r≥l≥1,r≥1,r表示数据层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62
为归一化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63
预编码向量Pl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64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65
为预编码向量Pl的子向量,Ng≥i≥1,Ng≥1,Ng为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数量;
子向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66
为: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67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68
为子向量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69
的极化向量,x等于1或者2。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610
其中,Bm为基向量,L≥m>1,L≥2,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611
为基向量Bm的权重。
可选地,Bm为两个向量的克罗内克积,其中,一个向量的维度为N1,另一个向量的维度为N2,Bm的维度为N1N2,其中每个天线面板在第一维度上天线端口对的数量为N1,在第二维度上天线端口对的数量为N2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1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2
表示幅度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3
表示相位系数。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4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5
表示极化相位因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6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7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8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9
表示幅度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10
表示相位系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11
表示天线面板相位因子。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12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13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14
可选地,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15
等于0或者1,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16
Figure BDA00032861335400002717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是对应上述图4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过程,该通信装置中的各个单元/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预编码矩阵中设置至少一个子向量,使得预编码矩阵中包括与网络设备的各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子向量,进而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通过预编码矩阵对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面板发送的信号进行比较准确预编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码本准确性。
应理解,图8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安装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集成电路。
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为例,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例如可以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网络设备900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网络设备9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unit,RRU)9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unit,DU)92。所述RRU9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91,与图7中的收发单元720对应,可选地,该收发单元还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911和射频单元912。所述RRU9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预编码矩阵信息。所述BBU9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91与BBU9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9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92,可以与图7中的处理单元710对应,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9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BBU92还包括存储器921和处理器922。所述存储器9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9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921和处理器9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应理解,图9所示的网络设备900能够实现图3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网络设备的各个过程。网络设备9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通信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该处理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通信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通信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应理解,上文中描述了通信系统中下行传输时通信的方法,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可选地,在上行传输时也可以采用上文类似的方案,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应用于至少一个天线面板,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包括至少一个子向量,每个子向量对应一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每个子向量包括两个极化向量,每个极化向量由多个基向量加权合并生成;
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一种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应用于至少一个天线面板,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包括至少一个子向量,每个子向量对应一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每个子向量包括两个极化向量,每个极化向量由多个基向量加权合并生成;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预编码矩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11
其中,Pl为预编码向量,r≥l≥1,r≥1,r表示数据层数,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12
为归一化系数,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13
预编码向量Pl为: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14
其中,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15
为预编码向量Pl的子向量,Ng≥i≥1,Ng≥1,Ng为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数量;
子向量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16
为: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17
其中,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18
为子向量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19
的极化向量,x等于1或者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110
其中,Bm为基向量,L≥m>1,L≥2,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111
为基向量Bm的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m为两个向量的克罗内克积,其中,一个向量的维度为N1,另一个向量的维度为N2,Bm的维度为N1N2,其中每个天线面板在第一维度上天线端口对的数量为N1,在第二维度上天线端口对的数量为N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1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2
表示幅度系数,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3
表示相位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4
其中,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5
表示极化相位因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6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7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8
其中,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9
表示幅度系数,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10
表示相位系数,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11
表示天线面板相位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12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13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14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1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16
等于0或者1,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17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18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应用于至少一个天线面板,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包括至少一个子向量,每个子向量对应一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每个子向量包括两个极化向量,每个极化向量由多个基向量加权合并生成;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2.一种通信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应用于至少一个天线面板,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至少一个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包括至少一个子向量,每个子向量对应一个天线面板上的天线端口,每个子向量包括两个极化向量,每个极化向量由多个基向量加权合并生成;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预编码矩阵。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编码矩阵为: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19
其中,Pl为预编码向量,r≥l≥1,r≥1,r表示数据层数,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20
为归一化系数,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21
预编码向量Pl为: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22
其中,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223
为预编码向量Pl的子向量,Ng≥i≥1,Ng≥1,Ng为所述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数量;
子向量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1
为: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2
其中,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3
为子向量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4
的极化向量,x等于1或者2。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5
其中,Bm为基向量,L≥m>1,L≥2,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6
为基向量Bm的权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Bm为两个向量的克罗内克积,其中,一个向量的维度为N1,另一个向量的维度为N2,Bm的维度为N1N2,其中每个天线面板在第一维度上天线端口对的数量为N1,在第二维度上天线端口对的数量为N2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7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8
表示幅度系数,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9
表示相位系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10
其中,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11
表示极化相位因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12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13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14
其中,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15
表示幅度系数,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16
表示相位系数,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17
表示天线面板相位因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18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19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20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21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22
等于0或者1,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Bm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23
Figure FDA00032861335300000324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48003.6A 2018-04-08 2018-04-08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40245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8003.6A CN114024582A (zh) 2018-04-08 2018-04-08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8003.6A CN114024582A (zh) 2018-04-08 2018-04-08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201810307588.3A CN110350957B (zh) 2018-04-08 2018-04-08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7588.3A Division CN110350957B (zh) 2018-04-08 2018-04-08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4582A true CN114024582A (zh) 2022-02-08

Family

ID=681630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7588.3A Active CN110350957B (zh) 2018-04-08 2018-04-08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202111148003.6A Pending CN114024582A (zh) 2018-04-08 2018-04-08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7588.3A Active CN110350957B (zh) 2018-04-08 2018-04-08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6755B2 (zh)
EP (1) EP3783807A4 (zh)
CN (2) CN110350957B (zh)
WO (1) WO20191967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1913B (zh) * 2020-02-13 2024-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98087B (zh) * 2020-07-31 2023-04-14 四川大学 阵列天线子向量循环约束优化波束形成系统及方法
US11700047B2 (en) * 2021-02-05 2023-07-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selection for distributed MIMO system
US20240022294A1 (en) * 2021-07-01 2024-01-18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codebook based transmission
CN115913295A (zh) * 2021-08-06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矩阵指示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61927A4 (en) * 2011-09-30 2015-08-12 Intel Corp METHODS OF SIMULTANEOUSLY TRANSPORTING INTERNET TRAFFIC ON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US8971437B2 (en) * 2012-12-20 2015-03-0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array channel feedback
US9667328B2 (en) * 2014-03-31 2017-05-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codebook design and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825742B2 (en) * 2014-10-03 2017-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debook design and structure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654195B2 (en) * 2014-11-17 2017-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to calculate linear combination pre-coders f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680535B2 (en) * 2015-01-16 2017-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feedback FD-MIMO
US9806781B2 (en) * 2015-04-29 2017-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debook design and structure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6612137B (zh) * 2015-10-21 2020-0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码本生成方法、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0009088B2 (en) * 2016-03-28 2018-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near combination PMI codebook based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659118B2 (en) * 2016-04-19 2020-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licit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7370558B (zh) * 2016-05-13 2020-09-18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发送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7888246B (zh) * 2016-09-29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码本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07707341B (zh) * 2017-09-20 2020-06-0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导频的发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96755B2 (en) 2022-04-05
CN110350957B (zh) 2021-10-15
EP3783807A1 (en) 2021-02-24
US20210013937A1 (en) 2021-01-14
CN110350957A (zh) 2019-10-18
WO2019196768A1 (zh) 2019-10-17
EP3783807A4 (en) 2021-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7356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1510189B (zh)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0350957B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873665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20180191410A1 (en) Subset of w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precoding information and feeding back precoding information
CN110365380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US20220263560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1106857B (zh)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向量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4204970A (zh) 信道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51598B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处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081847A1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312464A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992309A (zh) 获取信道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15315906A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019630A1 (en) Update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11784853B2 (en)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40022289A1 (en) Methods of extending type ii port selection codebook for supporting higher rank transmission
US20230261832A1 (en) Methods of csi-rs beamforming in angle-delay domains for type ii port selection codebook
CN116762284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398516A (zh) 一种码本子集限制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3627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in multi-trp scenarios
WO2021146938A1 (zh) 用于确定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261704A1 (en)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30370138A1 (en) Csi codebook for multi-trp coherent joint transmission
US2024018705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