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2635A - 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2635A
CN114022635A CN202111272497.9A CN202111272497A CN114022635A CN 114022635 A CN114022635 A CN 114022635A CN 202111272497 A CN202111272497 A CN 202111272497A CN 114022635 A CN114022635 A CN 114022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dimensional
parameters
model
fac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24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欢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24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26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2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26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10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 using solid primitives, e.g. cylinders, cub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10Geometric effects
    • G06T15/20Perspective computation
    • G06T15/205Image-based rend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三维图形处理技术领域,可以应用在地图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和所述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所述建筑主体上的各个所述建筑元素。本申请通过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将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通过建筑元素还原在三维建筑模型上,丰富了三维建筑模型上对三维建筑细节的立体表达,解决了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过程中不能还原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三维图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三维建筑模型是对三维建筑的实例化建模,可以增强对三维建筑的空间信息的表达。
在相关技术中,使用矢量数据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实现了建模过程,可以还原三维建筑的空间信息。
然而,由于在建模过程中根据建筑高度和建筑类型比例进行复合计算,仅可以实现对建筑主体的还原,不能还原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在仅获取有限的主体参数下,实现带有三维建筑细节的自动化构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用于描述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的大小信息;
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所述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构成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和所述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所述建筑主体上的各个所述建筑元素。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格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图形语言传输格式GLTF;电影盒FBX;三维工作室MAX。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和/或;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渲染处理。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用于描述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的大小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所述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构成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和所述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所述建筑主体上的各个所述建筑元素。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建筑主体参数包括:所述建筑主体的高度,以及长度和宽度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参数,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第一建筑元素的第一建筑元素参数,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在所述立面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参数包括水平方向参数和垂直方向参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宽度,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的所述水平方向参数,所述水平方向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在水平方向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的所述垂直方向参数,所述垂直方向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在垂直方向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
获取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一建筑元素组;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宽度和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的元素总宽度,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水平重复次数;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宽度和所述水平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中的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水平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
获取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一建筑元素组;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和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重复次数;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和所述垂直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中的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中减去顶面预留高度,得到更新后的高度;
基于所述更新后的高度和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的商,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重复次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窗户;门;阳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建筑主体参数包括: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宽度和长度;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宽度和长度,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第二建筑元素的第二建筑元素参数,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在所述顶面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
获取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二建筑元素;
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在所述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安置区域;
在所述安置区域中,采用平铺方式或随机方式确定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在所述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第二建筑元素参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女儿墙;老虎窗;热水器;楼梯间。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二建筑元素的平铺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与所述顶面的法线方向保持固定角度;
所述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与南北方向保持固定角度;
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建筑元素之间或相邻两组所述第二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格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GLTF; FBX;MAX。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和/或;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渲染处理。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方面所述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方面所述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如上方面所述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将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通过建筑元素还原在三维建筑模型上,丰富了三维建筑模型上对三维建筑细节的立体表达,解决了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过程中不能还原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的框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参数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参数,类似地,第二参数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参数。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相关技术中,使用矢量数据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实现了建模过程,可以还原三维建筑的空间信息。相关技术的三维建筑模型是通过对建筑主体直接进行贴图得到的,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三维建筑的立体化表达。但是对建筑主体直接进行贴图没有建筑的凹凸结构,窗沿等三维建筑细节,贴图无法展示建筑的轴对称性等特征。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该计算机系统可以用于实施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系统架构。该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终端100和服务器200。
终端100可以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终端(车机)、可穿戴设备、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门禁设备、无人售货终端等电子设备。终端100中可以安装运行目标应用程序的客户端,该目标应用程序可以是三维地图设计应用程序,也可以是提供有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功能的其他应用程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另外,本申请对该目标应用程序的形式不作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安装在终端100中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小程序等,还可以是网页形式。
服务器200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服务器200可以是上述目标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用于为目标应用程序的客户端提供后台服务。
终端100和服务器200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如有线或无线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是指具备数据计算、处理和存储能力的电子设备。以图1所示的方案实施环境为例,可以由终端100执行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如终端100中安装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客户端执行该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也可以由服务器200执行该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或者由终端100和服务器200交互配合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和区块链技术相结合。例如,本申请所公开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其中涉及的一些数据(诸如三维建筑模型等数据)可以保存于区块链上。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获取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
建筑主体参数用于描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的大小信息;示例性的,建筑主体参数是通过地图数据和/或信息点(Point of Information,POI)信息确定的。
示例性的,建筑主体参数包括三维建筑模型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中的至少两个。三维建筑模型的二维横截面通常是长方形,但也可以存在是其他多边形的情况。三维建筑模型的高度可以是直接获取的,也可以是根据三维建筑的二维横截面的轮廓信息预测得到的,本实施例对高度的获取方式不作出任何限制性规定。
三维建筑模型的长度和宽度都是三维建筑模型在水平方向上的长短信息。
步骤320:基于建筑主体参数,确定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
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构成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的,获取建筑元素的时间不晚于确定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的时间,获取建筑元素的时间与本实施例中其他步骤的时序关系无关。
步骤330:基于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
示例性的,建筑元素在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和/或顶面上,示例性的,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是位于竖直方向的建筑面,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是位于水平方向的建筑面,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可以是平面、斜面或有一定曲率变化的弧面或圆周面。
示例性的,三维建筑的建筑类型对应有建筑元素。三维建筑的建筑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住宅建筑、办公建筑和商场建筑。以住宅建筑为例:建筑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窗户;门;阳台;女儿墙;老虎窗;热水器;楼梯间。可选的,第一建筑元素位于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第一建筑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窗户;门;阳台;第二建筑元素位于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第二建筑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女儿墙;老虎窗;热水器;楼梯间。示例性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格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
图形语言传输格式(Graphics Language Transmission Format,GLTF);电影盒(Film Box,FBX);三维工作室(3D Studio Max,MAX)。
可选的,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和建筑主体有至少一个重叠部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将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通过建筑元素还原在三维建筑模型上,丰富了三维建筑模型上对三维建筑细节的立体表达,解决了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过程中不能还原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的问题。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获取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
本步骤的详细内容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介绍,请参考上文中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 310。
步骤322:基于建筑主体参数,确定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建筑主体参数包括:建筑主体的高度,以及长度和宽度中的至少一种。即建筑主体参数包括至少两种信息,一种信息是建筑主体的高度,另一种信息是长度和宽度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的,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是位于竖直方向的建筑面,在三维建筑模型的二维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情况下,三维建筑模型有4个立面;在三维建筑模型的二维横截面是其他多边形的情况下,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数量可以等于4,也可以不等于4。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有一定曲率变化的弧面或圆周面。
步骤324: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参数,确定位于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第一建筑元素的第一建筑元素参数;
第一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建筑元素在立面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的,第一建筑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窗户;门;阳台。
步骤330:基于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
本步骤的详细内容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介绍,请参考上文中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 330。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立面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将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通过建筑元素还原在立面上,完善了在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上对三维建筑细节进行立体表达的机制,解决了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过程中不能还原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的问题。
接下来,对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参数,确定位于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第一建筑元素的第一建筑元素参数进行详细介绍,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过程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步骤325和步骤326两个步骤:
步骤325:基于立面参数中的宽度,确定位于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第一建筑元素的水平方向参数;
示例性的,立面参数中的宽度与三维建筑模型的宽度和长度中的至少一种通常是相同的,但也可以存在立面参数中的宽度与三维建筑模型的宽度和长度中的至少一种是不同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立面参数中的宽度是立面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立面参数中的宽度和三维建筑模型的长度和宽度都可以用于描述三维建筑模型在水平方向上的长短信息。
水平方向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建筑元素在水平方向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的,水平方向参数指示在水平方向上,存在4个第一建筑元素,每个第一建筑元素的长度均为2米、高度均为1.5米,第一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5米。
可选的,如图5所示,步骤325可以包括步骤325a、步骤325b和步骤325c三个子步骤:
步骤325a:获取与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一建筑元素组;
示例性的,第一建筑元素组包括第一建筑元素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325b:基于立面参数中的宽度和第一建筑元素组的元素总宽度,确定第一建筑元素组在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水平重复次数;
示例性的,元素总宽度与水平重复次数的乘积不大于立面参数中的宽度;水平重复次数是正整数。
比如:第一建筑元素组中,建筑元素1的宽度为4米,建筑元素2的宽度为2米,建筑元素3的宽度为1;立面参数中的宽度为20米。第一建筑元素组的元素总宽度为7米,水平重复次数是立面参数中的宽度除以第一建筑元素组的元素总宽度的商向下取整的整数,即水平重复次数为2。示例性的,水平重复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RE-GDA0003455173110000061
其中,S表示水平重复次数,x表示建筑元素的宽度,n表示建筑元素n,L表示立面参数中的宽度,
Figure RE-GDA0003455173110000062
表示向下取整运算。
可选的,在水平重复次数大于1的情况下,建筑主体的立面上存在轴对称线和/或平移线。建筑主体的立面上存在轴对称线的情况下,轴对称线两侧的全部或部分第一建筑元素呈现轴对称排布的特点。建筑主体的立面上存在平移线的情况下,平移线两侧的全部或部分第一建筑元素呈现平移排布的特点。比如:建筑主体的立面上存在轴对称线的情况下,第一建筑元素组中,建筑元素1的宽度为4米,建筑元素2的宽度为2米,建筑元素3的宽度为 1;立面参数中的宽度为20米。水平重复次数为2。如图6所示,轴对称线100两侧的建筑元素1、建筑元素2和建筑元素3呈现轴对称排布的特点。
示例性的,图7示出了三维建筑模型的轴对称排布的特点,三维建筑模型在轴对称线 100两侧呈现轴对称排布的特点。
步骤325c:基于立面参数中的宽度和水平重复次数,确定第一建筑元素组中的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水平位置;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具体位置信息直接描述各个第一建筑元素的水平位置,也可以通过各个第一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或第一建筑元素与立面之间的间隔距离间接描述各个第一建筑元素的水平位置。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水平位置与其他第一建筑元素无关。比如:,第一建筑元素组中,建筑元素1的宽度为4米,建筑元素2的宽度为2 米,建筑元素3的宽度为1;立面参数中的宽度为20米。水平重复次数为2。在各个建筑元素的间隔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水平位置是:各个第一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米。
示例性的,水平位置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RE-GDA0003455173110000063
其中,S表示水平重复次数,x表示建筑元素的宽度,n表示建筑元素n,L表示立面参数中的宽度,T表示各个第一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
可选的,第一立面的面积小于第二立面的50%的情况下,第一立面是窄立面,第一立面上的建筑元素的元素总宽度小于第一立面参数中的宽度,第一立面上宽度的中线与轴对称线和/或平移线重合。
步骤326:基于立面参数中的高度,确定位于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第一建筑元素的垂直方向参数;
示例性的,立面参数中的高度与三维建筑模型的高度通常是相同的,但也可以存在立面参数中的高度与三维建筑模型的高度是不同的情况。
垂直方向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建筑元素在垂直方向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对步骤325和步骤326之间的时序关系不作出任何限制,步骤325可以在步骤326的之前、之后或同时执行。同样的,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步骤325的相关步骤和步骤326的相关步骤之间的时序关系不作出任何限制,步骤325的相关步骤可以在步骤326的相关步骤之前、之后或同时执行。步骤325的相关步骤包括步骤325或步骤325的子步骤:步骤325a、步骤325b和步骤325c。步骤326的相关步骤包括步骤326或步骤326的子步骤:步骤326a、步骤326b和步骤326c。
可选的,如图8所示,步骤326可以包括步骤326a、步骤326b和步骤326c三个子步骤:
步骤326a:获取与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一建筑元素组;
示例性的,第一建筑元素组包括第一建筑元素中的至少一个。
本步骤中第一建筑元素组包括的第一建筑元素与图5示出的实施例中步骤325a的第一建筑元素组包括的第一建筑元素相同。
步骤326b:基于立面参数中的高度和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确定第一建筑元素组在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重复次数;
示例性的,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与垂直重复次数的乘积不大于立面参数中的高度;垂直重复次数是正整数。
可选的,步骤326b可以包括如下两个子步骤:
子步骤1:在立面参数中的高度中减去顶面预留高度,得到更新后的高度;
示例性的,顶面预留高度用于绘制女儿墙,顶面预留高度是在立面顶部预留区域的高度,顶面预留高度不小于1.1米。
子步骤2:基于更新后的高度和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的商,确定第一建筑元素组在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重复次数。
示例性的,垂直重复次数等于更新后的高度除以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的商向下取整的整数。比如,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为3米,立面参数中的高度为20米,垂直重复次数为 6。
步骤326c:基于立面参数中的高度和垂直重复次数,确定第一建筑元素组中的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位置;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具体位置信息直接描述各个第一建筑元素的垂直位置,也可以通过各个第一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或第一建筑元素与立面之间的间隔距离间接描述各个第一建筑元素的垂直位置。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位置与其他第一建筑元素无关。
可选的,在第一建筑元素包括门的情况下,门的位置在底部一层的中间位置。
示例性的,图9示出了确定建筑元素垂直方向参数的示意图。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立面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将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通过建筑元素还原在立面上,完善了在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上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的确定机制,解决了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过程中不能还原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图4、图5和图8所描述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更容易理解,图10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0:计算第一建筑元素总宽度;
示例性的,图9示出的立面中,建筑元素1的宽度为4米,建筑元素2的宽度为2米,建筑元素3的宽度为1;第一建筑元素组的元素总宽度为7米。
步骤420:计算水平重复次数;
示例性的,水平重复次数是立面参数中的宽度除以第一建筑元素组的元素总宽度的商向下取整的整数。示例性的,图9示出的立面中,第一建筑元素组的元素总宽度为7米,立面参数中的宽度为20米。水平重复次数是立面参数中的宽度除以第一建筑元素组的元素总宽度的商向下取整的整数,即水平重复次数为2。
步骤430:计算第一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
示例性的,通过第一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间接确定第一建筑元素的水平位置。
示例性的,图9示出的立面中,建筑元素1的宽度为4米,建筑元素2的宽度为2米,建筑元素3的宽度为1;立面参数中的宽度为20米。水平重复次数为2。在各个建筑元素的间隔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水平位置是:各个第一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米。
步骤440:计算垂直重复次数;
示例性的,第一建筑元素的高度为3米,即层高为3米。
示例性的,图9示出的立面中,第一建筑元素的高度为3米,立面参数中的宽度为20米,垂直重复次数是立面参数中的宽度除以第一建筑元素组的元素总宽度的商向下取整的整数,即垂直重复次数为6。
步骤450:顶面预留高度;
示例性的,顶面预留高度用于绘制女儿墙,顶面预留高度不小于1.1米。
示例性的,图9示出的立面中,第一建筑元素的高度为3米,立面参数中的宽度为20米,垂直重复次数为6,顶面预留高度为2米。
步骤460:计算门的位置信息。
示例性的,在一层底部单元中部,进行单元门位置计算。
示例性的,图9示出的立面中,门的位置在底部一层的中间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计算水平方向参数和垂直方向参数,确定第一建筑元素的方向和位置,构建出立面上的各个建筑元素,将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通过建筑元素还原在立面上,完善了在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上对三维建筑细节进行立体表达的机制,解决了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过程中不能还原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的问题。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获取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
本步骤的详细内容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介绍,请参考上文中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 310。
步骤328: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宽度和长度,确定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建筑主体参数包括:建筑主体的宽度和长度。
示例性的,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与三维建筑模型的宽度和长度通常是相同的,但也可以存在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与三维建筑模型的宽度和长度是不同的情况。
步骤329: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确定位于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第二建筑元素的第二建筑元素参数;
第二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第二建筑元素在顶面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的,第二建筑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女儿墙;老虎窗;热水器;楼梯间。
步骤330:基于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
本步骤的详细内容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介绍,请参考上文中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 330。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顶面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将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通过建筑元素还原在顶面上,完善了在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上对三维建筑细节进行立体表达的机制,解决了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过程中不能还原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的问题。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获取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
本步骤的详细内容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介绍,请参考上文中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 310。
步骤328: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宽度和长度,确定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
本步骤的详细内容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介绍,请参考上文中图11示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328。
步骤329a:获取与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二建筑元素;
示例性的,第二建筑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建筑元素。
步骤329b: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确定第二建筑元素在的安置区域;
示例性的,安置区域用于保证第二建筑元素不会超出楼梯,安置区域是建筑主体的顶面上一部分,安置区域通常小于建筑主体的顶面,但也不排除安置区域与建筑主体的顶面相同的情况。
步骤329c:在安置区域中,采用平铺方式或随机方式确定第二建筑元素在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第二建筑元素参数;
示例性的,第二建筑元素的平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
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与顶面的法线方向保持固定角度;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与南北方向保持固定角度;相邻两个第二建筑元素之间或相邻两组第二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相同。
步骤330:基于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
本步骤的详细内容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介绍,请参考上文中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 330。
示例性的,图13示出了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的建筑元素,建筑元素包括热水器101、楼梯间102。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顶面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将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通过建筑元素还原在顶面上,通过确定安置区域,进一步完善了在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上对三维建筑细节进行立体表达的机制,解决了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过程中不能还原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图11和图12所描述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更容易理解,图 1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70:计算安置区域;
示例性的,安置区域是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向内缓冲10-20%得到的。
示例性的,女儿墙的安置区域是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边缘;可选的,女儿墙的高度不小于1.1米,进一步可选的,女儿墙的高度不大于1.5米。老虎窗;热水器;楼梯间中至少之一的安置区域是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边缘向内缓冲10-20%的区域。
步骤480:计算第二建筑元素的位置;
第二建筑元素在安置区域的排列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平铺方式或随机方式。
示例性的,在排列方式是平铺方式的情况下,第二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是相等的。在排列方式是随机方式的情况下,第二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是随机的。示例性的,老虎窗和/或楼梯间通常采用平铺方式排列,热水器通常采用随机方式排列;但本实施例也不排除以其它方式排列的情况。
步骤490:计算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
示例性的,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
·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与顶面的法线方向保持固定角度;顶面的法线方向是与顶面的轮廓保持垂直的方向,第二建筑元素以法线方向为参考,从法线方向旋转固定角度得到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示例性的,第二建筑元素中的楼梯间、老虎窗或女儿墙为了保证三维建筑模型的美观,通常以顶面的法线方向为参考,与顶面的法线方向保持固定角度。
·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与南北方向保持固定角度。南北方向是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连接的线段方向,第二建筑元素以南北方向为参考,从南北方向旋转固定角度得到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示例性的,第二建筑元素中的热水器为了保证最大程度的收集太阳光能量,通常以南北方向为参考,与南北方向保持固定角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计算安置区域,在安置区域内计算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和位置,构建出顶面上的各个建筑元素,将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通过建筑元素还原在顶面上,完善了在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上对三维建筑细节进行立体表达的机制,解决了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过程中不能还原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的问题。
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获取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
步骤320:基于建筑主体参数,确定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
步骤330:基于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
上述3个步骤的详细内容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介绍,请参考上文中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310、步骤320和步骤330。
步骤340:对三维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
示例性的,轻量化处理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化简处理;瓦片化处理。
示例性的,化简处理用于删除或合并三维建筑模型中的冗余内容。比如如下至少之一:合并建筑元素和建筑主体的重叠部分;删除三维建筑模型中线条或图形的非必要锚点,非必要锚点不会影响三维建筑模型中线条或图形;对产生相同视觉表象的材质特点,使用相同的材质进行简化。
示例性的,瓦片化处理用于降低加载三维建筑模型的复杂程度。比如:将三维建筑模型裁剪为多个区域,根据对三维建筑模型的需要,逐个加载部分或全部区域。
步骤350:对三维建筑模型进行渲染处理。
示例性的,渲染处理用于渲染三维建筑模型的材质特点和/或导出三维建筑模型。
可选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材质特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纹理特点、光泽特点、色彩特点、透明度特点。
可选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格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GLTF;FBX;MAX。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340和步骤350可以均执行,也可以只执行上述两个步骤中的任意一个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两个步骤可以重新组合,成为新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40和步骤350均执行的情况下,步骤340通常在步骤350之前执行,但也不排除存在步骤340在步骤350之后或同时执行的情况。
示例性的,图1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丰富了三维建筑模型上对三维建筑细节的立体表达,通过轻量化处理和 /或渲染处理,解决了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过程中不能还原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示出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至少可以应用在:三维地图、数字孪生城市、元宇宙、电子游戏建筑构建、虚拟现实技术 (Virtual Reality,VR)等领域中的至少一个领域,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本申请示出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
示例性的,在三维地图中应用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情况下,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三维地图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基于建筑主体参数,确定三维地图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基于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
有建筑元素的三维地图建筑模型可以在三维地图中还原三维地图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同样的,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示出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也可以应用于三维地图。
示例性的,在数字孪生城市中应用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情况下,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孪生城市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基于建筑主体参数,确定孪生城市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基于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有建筑元素的孪生城市建筑模型可以在数字孪生城市中还原真实城市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同样的,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示出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数字孪生城市。
示例性的,在元宇宙、电子游戏建筑构建或VR中应用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情况下,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基于建筑主体参数,确定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基于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有建筑元素的三维建筑模型可以在元宇宙、电子游戏建筑构建或VR中还原三维建筑的三维建筑细节,可以自动化快速构建有三维建筑细节的三维建筑模型。同样的,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示出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元宇宙、电子游戏建筑构建或VR中。
接下来,以在二维地图转换为三维地图的过程中应用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对住宅建筑物进行自动化构建为例,进行详细介绍;同样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以相似的应用在二维地图转换为数字地球、数字孪生城市或元宇宙的过程中。
图1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步骤410:从二维地图数据中,获取住宅建筑物的建筑主体参数;
建筑主体参数用于描述住宅建筑物的建筑主体的大小信息;建筑主体参数包括:住宅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中的至少两个。住宅建筑物的二维横截面通常是长方形,但也可以存在是其他多边形的情况。
示例性的,二维地图数据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GIS) 获取的,在二维地图数据中,可以获取住宅建筑物的长度和宽度,住宅建筑物的高度可以是直接获取的,也可以是根据住宅建筑物的二维横截面的轮廓信息预测得到的。
步骤422:基于建筑主体参数,确定住宅建筑物的立面参数;
示例性的,建筑主体参数包括:住宅建筑物的高度,以及长度和宽度中的至少一种。住宅建筑物的立面是位于竖直方向的建筑面;住宅建筑物的立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有一定曲率变化的弧面或圆周面。
步骤424:基于立面参数中的宽度,确定位于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第一建筑元素的水平方向参数;以及基于立面参数中的高度,确定位于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第一建筑元素的垂直方向参数;
第一建筑元素参数包括:水平方向参数和垂直方向参数;第一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建筑元素在立面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的,第一建筑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窗户;门;阳台。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应有不同的第一建筑元素,三维建筑的建筑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住宅建筑、办公建筑和商场建筑。在相同的建筑类型中,不同的建筑物对应的第一建筑元素或第一建筑元素的组合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
示例性的,以住宅建筑物为例,根据住宅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不同,北方的住宅建筑物为了应对冬季的寒冷天气,第一建筑元素中窗户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窗户的数量较少。南方的住宅建筑物考虑到季节温度较为适宜,为了提高住宅建筑物的舒适度提高采光效果,第一建筑元素中窗户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小,窗户的数量较多。根据住宅建筑物的建筑高度不同,相较于高度矮的住宅建筑物,高度高的住宅建筑物考虑到住宅居民的安全,第一建筑元素中有阳台的比例低于高度矮的住宅建筑物。
水平方向参数包括:水平重复次数和水平位置。
元素总宽度与水平重复次数的乘积不大于立面参数中的宽度;水平重复次数是正整数。可以通过具体位置信息直接描述各个第一建筑元素的水平位置,也可以通过各个第一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或第一建筑元素与立面之间的间隔距离间接描述各个第一建筑元素的水平位置。比如:阳台宽度为4米,窗户1的宽度为2米,窗户2的宽度为1米;立面参数中的宽度为20米,确定水平重复次数为2。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水平位置是:各个第一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米。
垂直方向参数包括:垂直重复次数和垂直位置。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与垂直重复次数的乘积不大于立面参数中的高度;垂直重复次数是正整数。可以通过具体位置信息直接描述各个第一建筑元素的垂直位置,也可以通过各个第一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或第一建筑元素与立面之间的间隔距离间接描述各个第一建筑元素的垂直位置。
比如:第一建筑元素的高度为3米,立面参数中的高度为20米,垂直重复次数为6。
步骤426:基于建筑主体参数,确定住宅建筑物的顶面参数;
示例性的,建筑主体参数包括:建筑主体的宽度和长度。住宅建筑物的顶面参数与住宅建筑物的宽度和长度通常是相同的,但也可以存在住宅建筑物的顶面参数与住宅建筑物的宽度和长度是不同的情况。
步骤428a:获取与住宅建筑物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二建筑元素;
示例性的,第二建筑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女儿墙;老虎窗;热水器;楼梯间。第二建筑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建筑元素。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应有不同的第二建筑元素,在相同的建筑类型中,不同的建筑物对应的第二建筑元素或第二建筑元素的组合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示例性的,以住宅建筑物为例,根据住宅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不同,北方的住宅建筑物为了应对冬季的寒冷天气,保证冬季的供暖充分,第二建筑元素中可以有烟囱。南方的住宅建筑物考虑到年降水量充沛,住宅建筑物的顶面为斜面的比例高于北方的住宅建筑物,进而南方的住宅建筑物第二建筑元素中有老虎窗的比例高于北方的住宅建筑物。根据住宅建筑物的经济区位不同,相较于城市的住宅建筑物,乡村的住宅建筑物的第二建筑元素中可以有电视鱼骨天线或电视卫星天线。
步骤428b:基于住宅建筑物的顶面参数,确定第二建筑元素在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安置区域;
示例性的,女儿墙的安置区域是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边缘;可选的,女儿墙的高度不小于1.1米,进一步可选的,女儿墙的高度不大于1.5米。老虎窗;热水器;楼梯间中至少之一的安置区域是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边缘向内缓冲10-20%的区域。
步骤428c:在安置区域中,采用平铺方式或随机方式确定第二建筑元素在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第二建筑元素参数;
第二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第二建筑元素在顶面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的,老虎窗和/或楼梯间通常采用平铺方式排列,热水器通常采用随机方式排列;示例性的,在排列方式是平铺方式的情况下,第二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是相等的。在排列方式是随机方式的情况下,第二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距离是随机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步骤422和步骤424组成的第一分支,与步骤426、步骤428a、步骤428b和步骤428c组成的第二分支之间的时序关系不作出任何限制,第一分支可以在第二分支的之前、之后或同时执行。
步骤430:基于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在二维地图数据的基础上,转换出在三维地图中构建出住宅建筑物的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
示例性的,建筑元素在住宅建筑物的立面和/或顶面上,示例性的,住宅建筑物的立面是位于竖直方向的建筑面,住宅建筑物的顶面是位于水平方向的建筑面。三维地图可以显示住宅建筑物的建筑主体和建筑元素。
在进行转换三维地图的住宅建筑物的过程中,通常涉及到多个住宅建筑物,可以根据住宅建筑物的位置,进行逐个转换;也可以根据住宅建筑物的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将相同参数的住宅建筑物同时转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建筑主体参数和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建筑主体上的各个建筑元素,丰富了获取二维地图数据,转换为三维地图的住宅建筑物的方式,在住宅建筑物上对建筑细节增加了立体表达,解决了在三维地图、数字地球、数字孪生城市或元宇宙中构建驻扎按建筑物的过程中不能还原三维建筑细节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可以独立实施,也可以将上述实施例进行自由组合,组合出新的实施例实现本申请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
图1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用于描述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的大小信息;
确定模块520,用于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所述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构成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构建模块530,用于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和所述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所述建筑主体上的各个所述建筑元素。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建筑主体参数包括:所述建筑主体的高度,以及长度和宽度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确定模块52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522,用于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524,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参数,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第一建筑元素的第一建筑元素参数,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在所述立面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参数包括水平方向参数和垂直方向参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524用于: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宽度,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的所述水平方向参数,所述水平方向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在水平方向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的所述垂直方向参数,所述垂直方向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在垂直方向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524用于:
获取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一建筑元素组;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宽度和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的元素总宽度,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水平重复次数;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宽度和所述水平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中的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水平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524用于:
获取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一建筑元素组;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和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重复次数;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和所述垂直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中的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524还用于:
在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中减去顶面预留高度,得到更新后的高度;
基于所述更新后的高度和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的商,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重复次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窗户;门;阳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建筑主体参数包括: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宽度和长度;所述确定模块520,包括:第三确定单元526,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宽度和长度,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
第四确定单元528,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第二建筑元素的第二建筑元素参数,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在所述顶面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四确定单元528用于:
获取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二建筑元素;
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在所述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安置区域;
在所述安置区域中,采用平铺方式或随机方式确定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在所述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第二建筑元素参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女儿墙;老虎窗;热水器。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第二建筑元素的平铺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与所述顶面的法线方向保持固定角度;所述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与南北方向保持固定角度;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建筑元素之间或相邻两组所述第二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格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GLTF; FBX;MAX。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540,所述处理模块540用于: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和/或;对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进行渲染处理。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
可选地,该计算机设备为服务器。示例地,图1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通常,服务器2300包括有:处理器2301和存储器2302。处理器2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23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23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301可以在集成有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301还可以包括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AI)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存储器2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23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3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23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2300还可选包括有:输入接口2303和输出接口 2304。处理器2301、存储器2302和输入接口2303、输出接口2304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输入接口2303、输出接口2304 相连。输入接口2303、输出接口2304可被用于将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2301和存储器23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301、存储器 2302和输入接口2303、输出接口2304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2301、存储器2302和输入接口2303、输出接口2304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9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服务器23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方面所述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由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用于描述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的大小信息;
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所述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构成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和所述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所述建筑主体上的各个所述建筑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包括:所述建筑主体的高度,以及长度和宽度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参数;
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参数,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第一建筑元素的第一建筑元素参数,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在所述立面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参数包括水平方向参数和垂直方向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立面参数,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第一建筑元素的第一建筑元素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宽度,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的所述水平方向参数,所述水平方向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在水平方向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的所述垂直方向参数,所述垂直方向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在垂直方向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宽度,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的所述水平方向参数,包括:
获取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一建筑元素组;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宽度和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的元素总宽度,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水平重复次数;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宽度和所述水平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中的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水平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的所述垂直方向参数,包括:
获取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一建筑元素组;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和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重复次数;
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和所述垂直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中的各个第一建筑元素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和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重复次数,包括:
在所述立面参数中的高度中减去顶面预留高度,得到更新后的高度;
基于所述更新后的高度和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的高度的商,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元素组在所述建筑主体的立面上的垂直重复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筑元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窗户;门;阳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包括: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宽度和长度;
所述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宽度和长度,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
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确定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第二建筑元素的第二建筑元素参数,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在所述顶面上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确定第二建筑元素的第二建筑元素参数,包括:
获取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类型对应的第二建筑元素;
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顶面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在所述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安置区域;
在所述安置区域中,采用平铺方式或随机方式确定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在所述建筑主体的顶面上的第二建筑元素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建筑元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女儿墙;老虎窗;热水器;楼梯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建筑元素的平铺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与所述顶面的法线方向保持固定角度;
所述第二建筑元素的方向与南北方向保持固定角度;
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建筑元素之间或相邻两组所述第二建筑元素之间的间隔相同。
12.一种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参数,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用于描述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主体的大小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确定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参数,所述建筑元素参数用于指示构成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筑元素的数量、大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建筑主体参数和所述建筑元素参数,构建出所述建筑主体上的各个所述建筑元素。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段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至少一段程序以实现上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
CN202111272497.9A 2021-10-29 2021-10-29 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0226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2497.9A CN114022635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2497.9A CN114022635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2635A true CN114022635A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58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2497.9A Pending CN114022635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226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4889A (zh) * 2022-09-02 2023-01-03 湖北纽睿德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激光切割机数字孪生体的激光切割同步模拟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4889A (zh) * 2022-09-02 2023-01-03 湖北纽睿德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激光切割机数字孪生体的激光切割同步模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Impacts of building geometry modeling methods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urban building energy models
Machete et al. The use of 3D GIS to analyse the influence of urban context on buildings’ solar energy potential
Freitas et al. Modelling solar potential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State-of-the-art review
CN111008422B (zh) 一种建筑物实景地图制作方法及系统
Nguyen et al. Incorporating shading losses in solar photovoltaic potential assessment at the municipal scale
CN110543716B (zh) 三维架空电缆层级电网优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784002B (zh) 一种虚拟场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50170398A1 (en) Generating Reduced Resolution Textured Model From Higher Resolution Model
Li et al. Estimating geographical PV potential using LiDAR data for buildings in downtown San Francisco
CN108717729A (zh) 一种面向虚拟地球的地形多尺度tin在线可视化方法
CN102117497A (zh) 一种三维地形建模方法及系统
WO2021238359A1 (zh) 一种构建物体的多细节层次模型的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Rodríguez et al. Setting intelligent city tiling strategies for urban shading simulations
CN113750516A (zh) 一种在游戏引擎中实现三维gis数据加载方法、系统及设备
Vo et al. Per-point processing for detailed urban solar estimation with aerial laser scanning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CN111739140A (zh) 一种3d数据城市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4022635A (zh) 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074048A (zh) 一种数字城市模型库的构建与调度方法
Zhang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photovoltaic potential in built environment using spatial data captured b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15221580A (zh) 一种基于Godot的园区数字孪生建筑模型构建方法
CN113625770B (zh) 基于飞行无人机对光伏电站进行巡检的自主导航规划方法及装置
US1111226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an overpass object using map and link data
Adreani et al. Rendering 3D city for smart city digital twin
CN114972658A (zh) 一种数据驱动的三维场景动态模型映射方法及装置
Sugihara et al.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3D house models with solar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for smart c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