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9883A - 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9883A
CN114019883A CN202111344133.7A CN202111344133A CN114019883A CN 114019883 A CN114019883 A CN 114019883A CN 202111344133 A CN202111344133 A CN 202111344133A CN 114019883 A CN114019883 A CN 114019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trol device
pipe
plat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41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宪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shang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shang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shang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shang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113441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98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9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98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8Safet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24Safety, surveillanc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测控装置本体。本发明通过底壳、底板、测控装置本体、散热板、第一散热管、外壳、水箱、进水管、第一连接管、第二散热管、第二连接管、导热板、第一电机、转杆、第一皮带轮、第一扇叶、传动杆、第二皮带轮和第二扇叶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工业设计用智能测控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散热结构,导致容易高温现象,进而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该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达到高效散热降温的效果,提高了使用效果,同时具备方便移动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设计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即针对人与自然的关联中产生的工具装备的需求所作的响应,包括为了使生存与生活得以维持与发展所需的诸如工具、器械与产品等物质性装备所进行的设计,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产品对使用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与匹配,工业设计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挥作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当时大量工业产品粗制滥造,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设计作为改变当时状况的必然手段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目前使用的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高温积热的现象,缺乏有效散热手段会导致设备内部元件出现损坏的现象,影响其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具备提高散热和方便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高温积热的现象,缺乏有效散热手段会导致设备内部元件出现损坏的现象,影响其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测控装置本体,所述测控装置本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的两端均贯穿至测控装置本体的外部,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左侧的底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水箱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散热管,所述第二散热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底部与水箱连通,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第二散热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转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所述导热板表面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表面的顶部设置有格栅,所述防护板表面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壳内腔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底壳内腔顶部的四角且位于第二电机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滑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底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测控装置本体顶部的左侧和外壳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贯穿至套管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顶板。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底部与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左侧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进水管向水箱的内部注入冷却水,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泵体,泵体抽取水箱内部的冷却水通过第一连接管输送至第二散热管的内部,并由第二散热管进入第一散热管的内部,散热板吸收测控装置本体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及时的进行降温处理,冷却水通过第二连接管回流至水箱内部,在冷却水的循环下,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
B、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同时转杆带动第一扇叶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第二扇叶转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产生的气流,能够带走第二散热管内部的热量,达到提高散热效果的目的;
C、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接触到滑板后,对滑板进行下压,滑板带动支架下降,支架带动滚轮下降,滚轮接触地面后,对该装置进行支撑,从而达到方便移动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底壳、底板、测控装置本体、散热板、第一散热管、外壳、水箱、进水管、第一连接管、第二散热管、第二连接管、导热板、第一电机、转杆、第一皮带轮、第一扇叶、传动杆、第二皮带轮和第二扇叶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工业设计用智能测控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散热结构,导致容易高温现象,进而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该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达到高效散热降温的效果,提高了使用效果,同时具备方便移动的功能。
2、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板、格栅、盖板和把手,能够提高外壳内部的散热效果,同时方便对其内部进行检修,通过设置第二电机、凸轮、滑杆、滑板、支架、滚轮和第一弹簧,能够方便对该装置进行移动,达到高效便捷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套管、第二弹簧、活动块、支杆和顶板,能够对该设备进行有效的防护,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避免外部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通过设置泵体,能够方便抽取水箱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循环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壳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散热板与第一散热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底壳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套管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底壳;2、底板;3、测控装置本体;4、散热板;5、第一散热管;6、外壳;7、水箱;8、进水管;9、第一连接管;10、第二散热管;11、第二连接管;12、导热板;13、第一电机;14、转杆;15、第一皮带轮;16、第一扇叶;17、传动杆;18、第二皮带轮;19、第二扇叶;20、防护板;21、格栅;22、盖板;23、把手;24、第二电机;25、凸轮;26、滑杆;27、滑板;28、支架;29、滚轮;30、第一弹簧;31、套管;32、第二弹簧;33、活动块;34、支杆;35、顶板;36、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6,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包括底壳1,底壳1内腔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凸轮25,底壳1内腔顶部的四角且位于第二电机2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26,滑杆2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27,滑板27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28,支架28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29,滑板27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0,第一弹簧30的顶部与底壳1固定连接,底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底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测控装置本体3,测控装置本体3顶部的左侧和外壳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套管31,套管3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第二弹簧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33,活动块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34,支杆34的顶部贯穿至套管3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顶板35,测控装置本体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板4,散热板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管5,第一散热管5的两端均贯穿至测控装置本体3的外部,底板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6,外壳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0,防护板20表面的顶部设置有格栅21,防护板20表面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盖板22,盖板22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23,外壳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7,水箱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底部与外壳6固定连接,水箱7左侧的底部连通有进水管8,水箱7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9,第一连接管9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泵体36,泵体36的左侧与外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9远离水箱7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散热管10,第二散热管10远离第一连接管9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1的底部与水箱7连通,外壳6的内腔且位于第二散热管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2,导热板12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4,转杆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5,转杆14远离第一电机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16,导热板12表面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17,传动杆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8,第二皮带轮18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15传动连接,传动杆17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19,通过设置防护板20、格栅21、盖板22和把手23,能够提高外壳6内部的散热效果,同时方便对其内部进行检修,通过设置第二电机24、凸轮25、滑杆26、滑板27、支架28、滚轮29和第一弹簧30,能够方便对该装置进行移动,达到高效便捷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套管31、第二弹簧32、活动块33、支杆34和顶板35,能够对该设备进行有效的防护,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避免外部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通过设置泵体36,能够方便抽取水箱7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循环流通,通过底壳1、底板2、测控装置本体3、散热板4、第一散热管5、外壳6、水箱7、进水管8、第一连接管9、第二散热管10、第二连接管11、导热板12、第一电机13、转杆14、第一皮带轮15、第一扇叶16、传动杆17、第二皮带轮18和第二扇叶19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工业设计用智能测控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散热结构,导致容易高温现象,进而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该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达到高效散热降温的效果,提高了使用效果,同时具备方便移动的功能。
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进水管8向水箱7的内部注入冷却水,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泵体36,泵体36抽取水箱7内部的冷却水通过第一连接管9输送至第二散热管10的内部,并由第二散热管10进入第一散热管5的内部,散热板4吸收测控装置本体3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及时的进行降温处理,冷却水通过第二连接管11回流至水箱7内部,在冷却水的循环下,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
B、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带动转杆14转动,转杆14带动第一皮带轮15转动,同时转杆14带动第一扇叶16转动,第一皮带轮15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18转动,第二皮带轮18带动传动杆17转动,传动杆17带动第二扇叶19转动,第一扇叶16和第二扇叶19产生的气流,能够带走第二散热管10内部的热量,达到提高散热效果的目的;
C、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带动凸轮25转动,凸轮25接触到滑板27后,对滑板27进行下压,滑板27带动支架28下降,支架28带动滚轮29下降,滚轮29接触地面后,对该装置进行支撑,从而达到方便移动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底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测控装置本体(3),所述测控装置本体(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板(4),所述散热板(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管(5),所述第一散热管(5)的两端均贯穿至测控装置本体(3)的外部,所述底板(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6),所述外壳(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7),所述水箱(7)左侧的底部连通有进水管(8),所述水箱(7)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9),所述第一连接管(9)远离水箱(7)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散热管(10),所述第二散热管(10)远离第一连接管(9)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1),所述第二连接管(11)的底部与水箱(7)连通,所述外壳(6)的内腔且位于第二散热管(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2),所述导热板(12)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5),所述转杆(14)远离第一电机(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16),所述导热板(12)表面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17),所述传动杆(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8),所述第二皮带轮(18)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15)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7)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0),所述防护板(20)表面的顶部设置有格栅(21),所述防护板(20)表面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盖板(22),所述盖板(22)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内腔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凸轮(25),所述底壳(1)内腔顶部的四角且位于第二电机(2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26),所述滑杆(2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27),所述滑板(27)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28),所述支架(28)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29),所述滑板(27)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0),所述第一弹簧(30)的顶部与底壳(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装置本体(3)顶部的左侧和外壳(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套管(31),所述套管(3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所述第二弹簧(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33),所述活动块(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34),所述支杆(34)的顶部贯穿至套管(3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顶板(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底部与外壳(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9)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泵体(36),所述泵体(36)的左侧与外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
7.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进水管(8)向水箱(7)的内部注入冷却水,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泵体(36),泵体(36)抽取水箱(7)内部的冷却水通过第一连接管(9)输送至第二散热管(10)的内部,并由第二散热管(10)进入第一散热管(5)的内部,散热板(4)吸收测控装置本体(3)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及时的进行降温处理,冷却水通过第二连接管(11)回流至水箱(7)内部,在冷却水的循环下,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
B、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带动转杆(14)转动,转杆(14)带动第一皮带轮(15)转动,同时转杆(14)带动第一扇叶(16)转动,第一皮带轮(15)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18)转动,第二皮带轮(18)带动传动杆(17)转动,传动杆(17)带动第二扇叶(19)转动,第一扇叶(16)和第二扇叶(19)产生的气流,能够带走第二散热管(10)内部的热量,达到提高散热效果的目的;
C、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带动凸轮(25)转动,凸轮(25)接触到滑板(27)后,对滑板(27)进行下压,滑板(27)带动支架(28)下降,支架(28)带动滚轮(29)下降,滚轮(29)接触地面后,对该装置进行支撑,从而达到方便移动的目的。
CN202111344133.7A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 Pending CN1140198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4133.7A CN114019883A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4133.7A CN114019883A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9883A true CN114019883A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6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4133.7A Pending CN114019883A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988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712699U (zh) * 2020-06-24 2021-03-16 重庆麦克渝生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制药用灌旋一体机
CN213485489U (zh) * 2020-11-26 2021-06-18 深圳市鸿普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数据中心机房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CN213520844U (zh) * 2020-12-21 2021-06-22 李婀茂 一种污水处理智慧用电管理系统配电柜
CN214506119U (zh) * 2021-02-22 2021-10-26 武汉雅都钢构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钢构件生产用配电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712699U (zh) * 2020-06-24 2021-03-16 重庆麦克渝生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制药用灌旋一体机
CN213485489U (zh) * 2020-11-26 2021-06-18 深圳市鸿普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数据中心机房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CN213520844U (zh) * 2020-12-21 2021-06-22 李婀茂 一种污水处理智慧用电管理系统配电柜
CN214506119U (zh) * 2021-02-22 2021-10-26 武汉雅都钢构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钢构件生产用配电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39697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生产加工用可快速降温的冷却装置
CN114019883A (zh) 一种工业设计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
CN110206348A (zh) 一种智能化机房控制调节装置
CN216385071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真空熔炼炉
CN210038007U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本地继电保护试验装置
CN208461781U (zh) 一种光伏电池板降温装置
CN111694420A (zh) 一种计算机供电电源自动控制设备
CN213270054U (zh) 一种耐高温汽车散热器
CN211823957U (zh) 一种洗衣房节能降温系统
CN220778151U (zh) 一种带可调底座的保温壶
CN214703799U (zh)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的低温湿热老化测试箱
CN217720460U (zh) 一种预制舱式大容量光伏华式智能变电站
CN213824821U (zh) 一种具有减震降温功能的减水剂反应釜
CN217604374U (zh) 一种具有真空绝缘隔热结构的水箱
CN215769564U (zh) 一种三防手持平板
CN21475072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状态监测装置
CN216087217U (zh) 一种带有温度感应器的超薄型智能开关面板
CN214901870U (zh) 一种用于机床控制机柜的散热装置
CN215812970U (zh) 一种整体式多表智能预付费计量装置
CN216282059U (zh) 一种新能源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CN212962326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零部件冷却设备
CN219115975U (zh) 一种盐湖提锂单带电源放置架
CN220690996U (zh) 一种电力线损分析装置
CN213748825U (zh) 一种火电厂热工电缆温度检测装置
CN216117511U (zh) 一种环境检测用检测灵敏度高的餐饮油烟在线监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