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8877B - 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8877B
CN114018877B CN202210018953.5A CN202210018953A CN114018877B CN 114018877 B CN114018877 B CN 114018877B CN 202210018953 A CN202210018953 A CN 202210018953A CN 114018877 B CN114018877 B CN 114018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rmally
substrate
bubble
closed valv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89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18877A (zh
Inventor
吴国银
高辉
吴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ybiom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ybiom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ybiom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ybiom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89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8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8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8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18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8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9Transmissi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042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modifying the liquid flow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包括:双底物系统,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底物瓶和第一常闭阀,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底物瓶和第二常闭阀;气泡检测管路,气泡检测管路的进液端与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连通,气泡检测管路上设有气泡传感器和底物柱塞泵;排液管路,与气泡检测管路的出液端连通,排液管路上设有第三常闭阀和废液池;排废液管路,与气泡检测管路的出液端连通,排废液管路上设有第四常闭阀和排液针;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控制:当气泡传感器感应到气泡后变换第一常闭阀、第二常闭阀、第三常闭阀和第四常闭阀的开闭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高速发光仪器都采用两套底物液,以实现不停机更换底物的功能。但底物更换过程中如操作不当会产生气泡,如无法排出将导致结果异常。另外底物液路系统容易产生结晶,导致底物泵卡滞。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高速发光仪器底物更换过程中如操作不当会产生气泡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包括:
双底物系统,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底物瓶和第一常闭阀,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底物瓶和第二常闭阀;
气泡检测管路,所述气泡检测管路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连通,所述气泡检测管路上设有气泡传感器和底物柱塞泵;
排液管路,与所述气泡检测管路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排液管路上设有第三常闭阀和废液池;
排废液管路,与所述气泡检测管路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排废液管路上设有第四常闭阀和排液针;
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控制:当所述气泡传感器感应到气泡后变换第一常闭阀、第二常闭阀、第三常闭阀和第四常闭阀的开闭状态。
优选地,本发明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所述气泡检测管路上还设有清洗切换阀;
所述清洗切换阀的两个进液端分别连接双底物系统和清洗管路,出液端连接所述气泡传感器,所述清洗切换阀的两个进液端能够单独开闭。
优选地,本发明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所述清洗管路上设有纯化水桶和隔膜泵。
优选地,本发明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所述清洗切换阀为三通阀。
优选地,本发明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所述气泡传感器具有光电三极管,所述光电三极管用于感应所述气泡检测管路中流过的水流的透光度,所述光电三极管连接输出控制芯片以识别高低电平信号。
优选地,本发明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延时启动模块,所述延时启动模块与所述气泡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常闭阀、第二常闭阀、第三常闭阀和第四常闭阀与所述延时启动模块信号连接。
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使用上述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仪器,打开第一常闭阀从第一底物瓶抽取底物液,底物柱塞泵排液过程中,关闭第一常闭阀,打开第四常闭阀,完成排液;
当第一底物瓶抽空,关闭第一常闭阀、打开第二常闭阀,从第二底物瓶抽取底物液;
气泡传感器检测到气泡后,打开第三常闭阀,关闭第四常闭阀,底物柱塞泵排液,将气泡排入废液池。
优选地,本发明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气泡传感器检测到气泡后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不再能够检测到气泡,根据管径、输液速度、气泡传感器到气泡检测管路出液端的距离计算出最后一个气泡排出的时间t,控制系统在收到气泡传感器最后一个低电平信号后延迟时间t之后控制关闭第三常闭阀,打开第四常闭阀。
优选地,本发明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所述气泡检测管路上还设有清洗切换阀;
所述清洗切换阀的两个进液端分别连接双底物系统和清洗管路,出液端连接所述气泡传感器,所述清洗切换阀的两个进液端能够单独开闭;所述清洗管路上设有纯化水桶和隔膜泵;
还包括步骤:
仪器维护时,打开清洗切换阀切换到清洗管路,启动隔膜泵,打开第三常闭阀或者第四常闭阀,对气泡检测管路、排液管路、排废液管路进行纯化水冲洗。
优选地,本发明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仪器在进行测试之前进行两瓶底物液的优先级判断和灌注程序,首先使用优先级高的一瓶,底物优先级逻辑判断如下:
a.两瓶底物液保质期短的一瓶优先级高;
b.保质期一样时,液量少的一瓶优先级别高;
c.保质期及液量都一样时,第一瓶底物优先级别高;
判断优先级之后,对两瓶底物进行灌注,先灌注优先级低的,再灌注优先级高的;
灌注之后随即进行使用,在使用完优先级高的一瓶后,自动切换至优先级低的一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底物管路中增加气泡传感器和排液支路,在检测到有气泡后会将气泡排入废液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1-第一底物瓶;21-第二底物瓶;12-第一常闭阀;22-第二常闭阀;3-气泡传感器;4-底物柱塞泵;5-第三常闭阀;6-废液池;7-第四常闭阀;8-排液针;9-清洗切换阀;13-纯化水桶;14-隔膜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双底物系统,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底物瓶11和第一常闭阀12,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底物瓶21和第二常闭阀22;
气泡检测管路,所述气泡检测管路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连通,所述气泡检测管路上设有气泡传感器3和底物柱塞泵4;
排液管路,与所述气泡检测管路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排液管路上设有第三常闭阀5和废液池6;
排废液管路,与所述气泡检测管路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排废液管路上设有第四常闭阀7和排液针8;
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控制:当所述气泡传感器3感应到气泡后变换第一常闭阀12、第二常闭阀22、第三常闭阀5和第四常闭阀7的开闭状态。
本实施例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应用在高速发光仪器中,在实验过程中气泡传感器实时监测管路中是否有气泡,若有气泡,在排液过程中排出。实现原理如下:
仪器正常运行无气泡时,在吐液过程中关闭第一常闭阀12、第二常闭阀22、第三常闭阀5,打开第四常闭阀7,底物液正常排向底物排液针8。若检测到有气泡,排液过程中关闭第一常闭阀12、第二常闭阀22、第四常闭阀7,打开第三常闭阀5,将气泡排向废液池6。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所述气泡检测管路上还设有清洗切换阀9;
所述清洗切换阀9的两个进液端分别连接双底物系统和清洗管路,出液端连接所述气泡传感器3,所述清洗切换阀9的两个进液端能够单独开闭。优选地,所述清洗管路上设有纯化水桶13和隔膜泵14,所述清洗切换阀9为三通阀。在仪器进行维护时,先打开第三常闭阀5或者第四常闭阀7,再给三通阀通电,此时三通阀的NC口和COM口连通。最后打开隔膜泵14,以实现纯化水冲洗功能。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所述气泡传感器3具有光电三极管,所述光电三极管用于感应所述气泡检测管路中流过的水流的透光度,所述光电三极管连接输出控制芯片以识别高低电平信号。气泡传感器用了光电三极管接收不同强度光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输出电阻会发生变化的特性,由于水和空气透光率的不一样,通过合理的上拉电阻设置可以输出不同电压,再通过比较器比较,输出控制芯片可以识别的高低电平信号,便可以进行管路中气泡的检测。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延时启动模块,所述延时启动模块与所述气泡传感器3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常闭阀12、第二常闭阀22、第三常闭阀5和第四常闭阀7与所述延时启动模块信号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使用上述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仪器,打开第一常闭阀从第一底物瓶抽取底物液,底物柱塞泵排液过程中,关闭第一常闭阀,打开第四常闭阀,完成排液;
当第一底物瓶抽空,关闭第一常闭阀、打开第二常闭阀,从第二底物瓶抽取底物液;
气泡传感器检测到气泡后,打开第三常闭阀,关闭第四常闭阀,底物柱塞泵排液,将气泡排入废液池。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气泡传感器检测到气泡后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不再能够检测到气泡,根据管径、输液速度、气泡传感器到气泡检测管路出液端的距离计算出最后一个气泡排出的时间t,控制系统在收到气泡传感器最后一个低电平信号后延迟时间t之后控制关闭第三常闭阀,打开第四常闭阀。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
还包括步骤:
仪器维护时,打开清洗切换阀切换到清洗管路,启动隔膜泵,打开第三常闭阀或者第四常闭阀,对气泡检测管路、排液管路、排废液管路进行纯化水冲洗。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仪器在进行测试之前进行两瓶底物液的优先级判断和灌注程序,首先使用优先级高的一瓶,底物优先级逻辑判断如下:
a.两瓶底物液保质期短的一瓶优先级高;
b.保质期一样时,液量少的一瓶优先级别高;
c.保质期及液量都一样时,第一瓶底物优先级别高;
判断优先级之后,对两瓶底物进行灌注,先灌注优先级低的,再灌注优先级高的;
灌注之后随即进行使用,在使用完优先级高的一瓶后,自动切换至优先级低的一瓶。该操作可以一定程度避免测试过程中的气泡进入。
以上述依据本申请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所述液路结构包括:
双底物系统,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底物瓶和第一常闭阀,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底物瓶和第二常闭阀;
气泡检测管路,所述气泡检测管路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连通,所述气泡检测管路上设有气泡传感器和底物柱塞泵;
排液管路,与所述气泡检测管路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排液管路上设有第三常闭阀和废液池;
排废液管路,与所述气泡检测管路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排废液管路上设有第四常闭阀和排液针;
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控制:当所述气泡传感器感应到气泡后变换第一常闭阀、第二常闭阀、第三常闭阀和第四常闭阀的开闭状态;
所述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仪器,打开第一常闭阀从第一底物瓶抽取底物液,底物柱塞泵排液过程中,关闭第一常闭阀,打开第四常闭阀,完成排液;
当第一底物瓶抽空,关闭第一常闭阀、打开第二常闭阀,从第二底物瓶抽取底物液;
气泡传感器检测到气泡后,打开第三常闭阀,关闭第四常闭阀,底物柱塞泵排液,将气泡排入废液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气泡传感器检测到气泡后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不再能够检测到气泡,根据管径、输液速度、气泡传感器到气泡检测管路出液端的距离计算出最后一个气泡排出的时间t,控制系统在收到气泡传感器最后一个低电平信号后延迟时间t之后控制关闭第三常闭阀,打开第四常闭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检测管路上还设有清洗切换阀;
所述清洗切换阀的两个进液端分别连接双底物系统和清洗管路,出液端连接所述气泡传感器,所述清洗切换阀的两个进液端能够单独开闭;所述清洗管路上设有纯化水桶和隔膜泵;
还包括步骤:
仪器维护时,打开清洗切换阀切换到清洗管路,启动隔膜泵,打开第三常闭阀或者第四常闭阀,对气泡检测管路、排液管路、排废液管路进行纯化水冲洗。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仪器在进行测试之前进行两瓶底物液的优先级判断和灌注程序,首先使用优先级高的一瓶,底物优先级逻辑判断如下:
a.两瓶底物液保质期短的一瓶优先级高;
b.保质期一样时,液量少的一瓶优先级别高;
c.保质期及液量都一样时,第一瓶底物优先级别高;
判断优先级之后,对两瓶底物进行灌注,先灌注优先级低的,再灌注优先级高的;
灌注之后随即进行使用,在使用完优先级高的一瓶后,自动切换至优先级低的一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检测管路上还设有清洗切换阀;
所述清洗切换阀的两个进液端分别连接双底物系统和清洗管路,出液端连接所述气泡传感器,所述清洗切换阀的两个进液端能够单独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管路上设有纯化水桶和隔膜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切换阀为三通阀。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传感器具有光电三极管,所述光电三极管用于感应所述气泡检测管路中流过的水流的透光度,所述光电三极管连接输出控制芯片以识别高低电平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延时启动模块,所述延时启动模块与所述气泡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常闭阀、第二常闭阀、第三常闭阀和第四常闭阀与所述延时启动模块信号连接。
CN202210018953.5A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及方法 Active CN114018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8953.5A CN114018877B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8953.5A CN114018877B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8877A CN114018877A (zh) 2022-02-08
CN114018877B true CN114018877B (zh) 2022-08-09

Family

ID=80069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8953.5A Active CN114018877B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88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3424B (zh) * 2023-09-22 2023-12-01 广东盈峰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测试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3887B (zh) * 2021-03-19 2021-06-04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化学发光仪器的废液排放及吹干的装置及方法
CN113514656A (zh) * 2021-05-13 2021-10-19 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液路系统
CN113252562B (zh) * 2021-05-24 2022-10-21 南京仁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光仪用红细胞压积检测装置
CN215180951U (zh) * 2021-07-13 2021-12-14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底物自动切换并除气泡的液路
CN215449313U (zh) * 2021-08-04 2022-01-07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除气泡的液路系统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8877A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18877B (zh) 一种双底物可自动切换、除气泡的液路结构及方法
CN106237407B (zh) 可弃置套件
JP5980410B2 (ja)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CN102175622B (zh) 一种实验室液体自动进样检测方法和装置
JP6542781B2 (ja)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WO2017008248A1 (zh) 一种排液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CN215180951U (zh) 一种双底物自动切换并除气泡的液路
WO2022001370A1 (zh) 一种鞘流液路系统及控制方法
JP3725199B2 (ja) 回分式汚水処理装置
CN102316915B (zh) 双重过滤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充方法
JPS63315061A (ja) 血液処理器の自動洗浄装置
CN109234152A (zh)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分离仪
CN214880611U (zh) 一种水净化系统
EP2896415A1 (en) Blood component separation device
CN105945018B (zh) 一种生化仪自动清洗方法及装置
KR20230008776A (ko) 필터 바스켓용 자동화된 투과성 테스트
JPWO2014102888A1 (ja)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CN113514655A (zh) 一种小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液路系统
CN112657004A (zh) 一种基于轮换机制的蛋白免疫吸附装置
CN101201361A (zh) 气液隔离式储液装置
CN111912998A (zh) 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液路系统
CN105000606B (zh) 净水器
CN204918031U (zh) 净水器
CN114166830B (zh) 一种采样针管路及采样判断方法
CN220736624U (zh) 无堵塞带自动清洗排渣高压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