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9280B - 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9280B
CN114009280B CN202111468975.3A CN202111468975A CN114009280B CN 114009280 B CN114009280 B CN 114009280B CN 202111468975 A CN202111468975 A CN 202111468975A CN 114009280 B CN114009280 B CN 114009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mulberry
vegetable
planting
harv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89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9280A (zh
Inventor
李勇
邓文
黄锦
于翠
莫荣利
朱志贤
董朝霞
胡兴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21114689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9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09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9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9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9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规范了菜用桑树形整形栽培方法,以适宜机械化采收,在保证菜用桑产、质量的基础上,能够显著减少菜用桑用工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亩节省人工2~3个,亩节本增效超1000元,对我国菜用桑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含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多酚类、生物碱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等多种营养与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营养价值,还具有抑菌、降血糖、降血压、抗肿瘤和抗衰老等药用功效,是物美价廉的天然功能性食品的理想原料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寻求天然、安全的食品,回归自然饮食和保健养生已成为人们对食品消费的美好愿望,因此“药食同源”的桑叶菜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潜力。
菜用桑是指人们作为蔬菜食用的桑树,因菜用桑以收获、制作桑叶菜为主要目的,其收获目标和收获方式与丝茧育不同,尤其采收阶段用工量更大。目前菜用桑采用主要以人工为主,用工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在保证菜用桑产、质量的基础上,显著减少菜用桑用工量,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宽窄行种植菜用桑树苗;
2)在春季定植后进行第一修剪,所述第一修剪包括在离地8~12cm处去除苗干,去除苗干后发芽,保留3~4个芽;
3)在苗高100~110cm时进行第一采收,所述第一采收后去除弱枝,保留壮枝;
4)在桑树落叶后对所述保留的壮枝进行第二修剪,保留4~5个芽和/或枝;所述第二修剪包括在离地18~27cm处去除苗干;
5)翌年春季当新条长到50~60cm时,进行第二采收;
6)在桑树落叶后进行第三修剪;所述第三修剪包括在离地28~42cm处去除苗干;
7)第三年及以后每年在桑树落叶后进行修剪;所述修剪包括在第三修剪的剪口上下各5~10cm范围内去除苗干;若上部侧枝顶端离地高度超过150cm,所述修剪还包括剪梢至枝条顶端离地高度100~110cm。
优选的,所述菜用桑树苗种植的温度为15~18℃。
优选的,所述菜用桑树苗的种植密度为2000~3000株/667m2
优选的,所述宽窄行种植中,宽行的行距为110~120cm,窄行的行距为50~60cm,株距为13~20cm。
优选的,所述菜用桑树苗的主干直径≥5mm。
优选的,所述第二采收后摘除顶端的2~3片叶,每轮收获后至新条新长25~30cm时再进行下一轮采收。
优选的,所述菜用桑树苗种植于栽植沟内;所述栽植沟的深度为45~50cm。
优选的,在所述菜用桑树苗种植前还包括:所述栽植沟内施入有机肥;所述有机肥的施用量为400~5000kg/667m2
优选的,所述栽培方法中还包括施肥;所述施肥包括施用第一肥料、第二肥料、第三肥料、第四肥料和第五肥料;
所述第一肥料的施用时间为定植后,所述第一肥料包括尿素和复合肥;所述尿素的施用量为8~12kg/667m2;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为35~45kg/667m2;所述第一肥料的施用方式为穴施;
所述第二肥料的施用时间为第一修剪后;所述第二肥料包括尿素;所述尿素的施用量为20~25kg/667m2;所述第二肥料的施用方式为穴施;
所述第三肥料的施用时间为每采收4次芽后;所述第三肥料包括尿素和复合肥;所述尿素的施用量为10~15kg/667m2;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为20~25kg/667m2;所述第三肥料的施用方式为穴施;
所述第四肥料的施用时间为翌年开始连续每年在桑树冬芽萌发脱苞至鹊口期;所述第四肥料包括复合肥;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为30~35kg/667m2
所述第五肥料的施用时间为所述第三修剪后,所述第五肥料包括枯饼和复合肥;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为20~25kg/667m2;所述枯饼的施用量为10~150kg/667m2;所述第五肥料的施用方式为穴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本发明规范了菜用桑树形整形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合理修剪能够保证采用桑高度和跨度的整齐度,使树形更紧凑,以适宜机械化采收,目前市售的手持和自动的收割机均适用,在保证菜用桑产、质量的基础上,能够显著减少菜用桑用工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亩节省人工2~3个,亩节本增效超1000元,对我国菜用桑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菜用桑春季长势实例图;
图2为菜用桑未修剪前实例图;
图3为菜用桑修剪后实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宽窄行种植菜用桑树苗;
2)在春季定植后进行第一修剪,所述第一修剪包括在离地8~12cm处去除苗干,去除苗干后发芽,保留3~4个芽;
3)在苗高100~110cm时进行第一采收,所述第一采收后去除弱枝,保留壮枝;
4)在桑树落叶后对所述保留的壮枝进行第二修剪,保留4~5个芽和/或枝;所述第二修剪包括在离地18~27cm处去除苗干;
5)翌年春季当新条长到50~60cm时,进行第二采收;
6)在桑树落叶后进行第三修剪;所述第三修剪包括在离地28~42cm处去除苗干;
7)第三年及以后每年在桑树落叶后进行修剪;所述修剪包括在第三修剪的剪口上下各5~10cm范围内去除苗干;若上部侧枝顶端离地高度超过150cm,所述修剪还包括剪梢至枝条顶端离地高度100~110cm。
本发明首先宽窄行种植菜用桑树苗。
在种植菜用桑树苗前,优选的还包括依次进行整地和挖栽植沟;所述整地优选的包括深翻土地;所述深翻土地的深度优选为25~35cm,更优选为30cm;本发明优选的以南北行向规划栽植;所述栽植沟的宽度优选为45~50cm;所述栽植沟的深度优选为45~50cm;所述栽植沟内优选的施入有机肥,作为基肥,有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所述施入有机肥后优选对还包括在施入有机肥的土壤表面盖上细表土;所述细表土的厚度优选为0.5~1cm;所述有机肥的施用量优选为400~5000kg/667m2,更优选为500~2400kg/667m2;所述有机肥优选的包括腐熟厩肥或腐熟饼肥;当所述有机肥为腐熟厩肥时,所述腐熟厩肥的施用量优选为2400~5000kg/667m2,更优选为3000~4000kg/667m2;当所述有机肥为腐熟饼肥时,所述腐熟饼肥的施用量优选为400~500kg/667m2,更优选为450kg/667m2
在本发明中,所述菜用桑树苗优选的种植于栽植沟内,更优选的竖立于栽植沟的中央,并与株行距对准,然后填土。放菜用桑树苗时要使苗根均匀向四方伸展。填土时要把土块打碎,先填表土,后填心土,边填土边提苗干,使苗根伸展,并与土壤密接,填至全部根系埋没,将根部土壤踩紧踏实,然后用心土填满植沟并平整土地。在本发明中,所述菜用桑树苗种植的温度优选为15~18℃,树液流动、桑芽萌动前栽植为好。在本发明中,所述菜用桑树苗的品种优选为发芽早、发条数多、生长较旺盛、耐采伐、落叶迟和抗病抗旱力较强的杂交桑品种;所述桑苗大小均匀,主根完整,根长优选的大于等于100mm;所述菜用桑树苗的主干直径优选的≥5mm;所述菜用桑树苗种植前优选的还包括剪除顶部嫩弱部分,粗根剪留至18~22cm。在本发明中,所述菜用桑树苗的种植深度优选的以覆土刚盖过菜用桑树苗根茎部为宜;所述菜用桑树苗的种植密度优选为2000~3000株/667m2,更优选为2500株/667m2。在本发明中,所述宽窄行种植中,宽行的行距优选为110~120cm,窄行的行距优选为50~60cm,株距优选为13~20cm。
本发明在春季定植后进行第一修剪;所述第一修剪包括在离地8~12cm处去除苗干,去除苗干后发芽,保留3~4个芽。
本发明在苗高100~110cm时进行第一采收后,去除弱枝,保留壮枝;所述第一采收优选的利用背负式或自走式芽叶收获机进行。
本发明在桑树落叶后对所述保留的壮枝进行第二修剪,保留4~5个芽或枝;所述第二修剪包括在离地18~27cm处去除苗干。在本发明中,所述桑树枝条斜向上生长,所述桑树枝条和苗干的夹角的角度优选为30~45°。
翌年春季当新条长到50~60cm时,进行第二采收。本发明在所述第二采收后优选的摘除顶端的2~3片叶,每轮收获后至新条新长25~30cm时再进行下一轮采收。
本发明在桑树落叶后进行第三修剪;所述第二修剪包括在离地28~42cm处去除苗干。
第三年及以后每年在桑树落叶后进行修剪;所述修剪包括在第三修剪的剪口上下各5~10cm范围内去除苗干;若上部侧枝顶端离地高度超过150cm,桑树呈多、细、高状态,所述修剪还包括剪梢至枝条顶端离地高度100~110cm,剪梢至枝条顶端离地高度100~110cm。
在本发明中,所述栽培方法优选的还包括施肥;所述施肥优选的包括施用第一肥料、第二肥料、第三肥料、第四肥料和第五肥料;
所述第一肥料的施用时间优选为定植后,所述第一肥料优选的包括尿素和复合肥;所述尿素的施用量优选为8~12kg/667m2;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优选为35~45kg/667m2;所述第一肥料的施用方式优选为穴施;
所述第二肥料的施用时间优选为第一次修剪后;所述第二肥料优选的包括尿素;所述尿素的施用量优选为20~25kg/667m2;所述第二肥料的施用方式优选为穴施;
所述第三肥料的施用时间优选为每采收4次芽后;所述第三肥料优选的包括尿素和复合肥;所述尿素的施用量优选为10~15kg/667m2;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优选为20~25kg/667m2;所述第三肥料的施用方式优选为穴施;
所述第四肥料的施用时间优选为翌年开始连续每年在桑树冬芽萌发脱苞至鹊口期;所述第四肥料优选的包括复合肥;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优选为30~35kg/667m2
所述第五肥料的施用时间优选为所述第三修剪后,所述第五肥料优选的包括枯饼和复合肥;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优选为20~25kg/667m2;所述枯饼的施用量优选为10~150kg/667m2;所述第五肥料的施用方式优选为穴施。
本发明所述施肥优选的还包括每年冬季桑树进入休眠期后,结合耕翻施用枯饼;所述枯饼的施用量优选为300~350kg/667m2
本发明所述栽培方法优选的还包括浇水;所述浇水优选包括第一浇水、第二浇水;所述第一浇水的时间优选为在春季定植后,及时浇水促活棵;所述第一浇水的浇水量视天气情况浇足水使桑苗正常生长;所述第二浇水的时间优选为每次修剪或采收后,所述第二浇水的胶水量以浇透为准。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梅雨季节时开沟排水,夏秋季注意灌溉,以干旱7~10天浇水一次为准。在本发明中,所述浇水的设备优选为喷灌设施。
在本发明中,所述栽培方法优选的还包括病虫害防治。本发明对所述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病虫害防治优选的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所述农业防治优选的包括做好肥水管理、整枝修剪和全面清园工作,及时清除杂草、挖除病树、剪除病虫枝和清除枯枝落叶;所述物理防治优选的包括及时人工捕捉清除害虫卵块及幼虫,同时采用粘虫板或诱虫灯诱杀害虫;所述生物防治优选的还包括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捕装置对害虫进行诱杀,控制害虫虫口密度。本发明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菜用桑园应尽量减少或不使用化学农药。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1)土地准备
深翻土地,以南北行向规划栽植,开挖宽为50cm、深为50cm的栽植沟,沟底每667m2施腐熟厩肥2400~5000kg或腐熟饼肥400~500kg,沟土回填并平整土地。
(2)桑苗准备
选用发芽早、发条数多、生长较旺盛、耐采伐、落叶迟和抗病抗旱力较强的杂交桑品种。桑苗大小均匀、主干直径5.0mm以上,主根完整,剪除桑苗顶部嫩弱部分,粗根剪留至20cm左右。
(3)栽植
地温15℃以上时,树液流动、桑芽萌动前栽植为好。宽窄行栽培,宽行120cm,窄行50cm,株距13~20cm。按照株行距拉线定点,定植桑苗,栽种深度以覆土刚盖过桑苗根茎部为宜,将桑苗竖立于种植穴中理顺根系,保持根系舒展,用细碎的表土壅根,边壅土边轻提苗干,使土壤与根系密接,最后再壅土踏实。施肥后及时浇水促活棵。菜用桑春季长势实例图参见图1。菜用桑未修剪前实例图参见图2。
(4)树形养成
修剪分3次完成。在春季定植后,离地10cm去除苗干,去除苗干后发芽,留3~4芽生长;在苗高100~110cm时,可利用背负式或自走式芽叶收获机进行第一次采收,并去弱留强,培养壮枝;桑树落叶后,在第1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cm修剪所留壮枝,修剪时注意留外向芽或枝;翌年春季当新条长到50~60cm左右时可开始采收嫩叶芽,并摘除顶端的2~3片叶,期间每次收获后新条新长25~30cm时采收嫩叶芽;桑树落叶后,在第2次剪口的基础上再提高10cm。以后每年均在第3次修剪处上下5~10cm处修剪。连续采摘数茬后,上部侧枝顶端离地高度超过150cm,呈多、细、高状态时,剪梢至枝条顶端离地高度100~110cm。菜用桑剪梢后实例图参见图3。
(5)水分管理
桑苗定植后,应视天气情况浇足水使桑苗正常生长。每次修剪采芽后都应浇一次透水。梅雨季节,要注意开沟排水。夏秋季,桑园要注意灌溉。一般干旱7~10天左右,即应灌水一次。最好是在桑园内安装喷灌设施。
(6)肥料管理
第一年桑树首次疏芽定干后每667㎡施尿素10kg和复合肥40kg,离桑树主干约20cm处开施肥穴,施肥后覆土;伐条时每667㎡施尿素20kg,之后每采收4次芽后,每667m2施尿素10~15kg+复合肥20~25kg。次年开始连续每年在桑树冬芽萌发脱苞至鹊口期施入催芽肥,每667m2施复合肥30~35kg;伐条后667m2穴施枯饼100~150kg和复合肥25kg。每采收4次芽后,每667m2施尿素10~15kg和复合肥20~25kg。
每年冬季桑树进入休眠期后,结合耕翻每667㎡施300~350kg枯饼。
(7)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菜用桑园应尽量减少或不使用化学农药。
农业防治。做好肥水管理、整枝修剪、全面清园工作,如及时清除杂草、挖除病树、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等。
物理防治。及时人工捕捉清除害虫卵块及幼虫,同时采用粘虫板或诱虫灯诱杀害虫。
生物防治。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捕装置对害虫进行诱杀,控制害虫虫口密度。
实施例2
宽窄行栽培:宽行1.2m,窄行0.5m,株距0.13~0.2m,密度2000-3000株/667m2。其余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常规栽培:株距0.18~0.20m,行距1.2m,密度密度2000-3000株/667m2。其余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灌木型栽培模式:株行距20~30cm×150cm,3000~4000株/667m2;幼树的修剪分3次完成。第1次是当茎粗超过0.3cm、苗高25~30cm、有1~2个分枝时剪去主枝;第2次修剪是在苗高35~40cm时,在第1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cm修剪,修剪时注意留外向芽或枝;第3次是在第2次修剪1年后进行,修剪高度是在第2次剪口的基础上再提高10cm,目的是促进高产采摘面的形成,可按高度要求平剪。控制冠幅在120~140cm、树高在70~90cm。
实施例3不同桑品种新鲜桑叶制作脱水桑叶菜品质的综合评价
于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华中分圃采摘15个桑品种的桑芽,芽3、4位嫩绿叶。供试桑品种分别为粤桑11号、粤桑51号、塘10×伦109、69×851、桑特优2号、桂桑5号、桂桑6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丰驰桑、鲁杂1号、浙杂1号。采摘的新鲜桑芽经热水烫漂处理(90℃,3min)后取出迅速冷却沥干,60℃热泵干燥8h,对样品进行感官品质评定后研磨,过60目,避光封存,备用。
比较桑叶菜感官品质。不同处理桑芽采摘后清洗干净,沸水漂烫1min,不添加任何调味料,3人以上人员进行品尝,对桑芽的嫩度(嫩、较嫩、粗糙)、香味(无青味、轻微青味、青味较重)和鲜甜度(无甜味、微甜味、鲜甜味)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调查菜用桑产量。调查不同处理菜用桑的株高、株条数、条长、条径、单芽重(一芽一叶)、单株芽头数、桑芽菜株产量等。
比较桑叶营养活性成分。测定不同品种的桑芽菜的水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酚、黄酮、DNJ等营养活性成分含量。
以上结果表明,虽然以桑芽萌动前伐条的模式为好,但这种伐条方式在3~4月的产量却很低,从试验的产量、单芽重及芽头数综合,以春伐为基础,夏季修剪两次、收获4~5次,为菜用桑合理的剪伐、收获方法。
不同季节采收桑芽的香味、嫩度和鲜甜度等感官品质指标有差别。不同季节桑芽的蛋白质、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酚、黄酮和DNJ等成分含量差异显著,而且不同成分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综合评价各项指标,5~7月份的桑芽品质较好。因此,在生产时应结合气候环境,采取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以便更加科学地采收与利用桑芽资源。
脱水桑叶菜的品质评价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较为复杂的综合体系,单凭某一个或几个品质性状指标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产品的真实品质,并且各品质性状指标既有各自的单方面作用,又有多品质指标间的相互作用。桑叶的营养品质主要体现在可溶性糖、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多酚类物质等多种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上。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宽窄行种植菜用桑树苗;
2)在春季定植后进行第一修剪,所述第一修剪包括在离地8~12cm处去除苗干,去除苗干后发芽,保留3~4个芽;
3)在苗高100~110cm时进行第一采收,所述第一采收后去除弱枝,保留壮枝;
4)在桑树落叶后对所述保留的壮枝进行第二修剪,保留4~5个芽和/或枝;所述第二修剪包括在离地18~27cm处去除苗干;
5)翌年春季当新条长到50~60cm时,进行第二采收;
6)在桑树落叶后进行第三修剪;所述第三修剪包括在离地28~42cm处去除苗干;
7)第三年及以后每年在桑树落叶后进行修剪;所述修剪包括在第三修剪的剪口上下各5~10cm范围内去除苗干;若上部侧枝顶端离地高度超过150cm,所述修剪还包括剪梢至枝条顶端离地高度100~110cm;
所述菜用桑树苗种植的温度为15~18℃;
所述菜用桑树苗的种植密度为2000~3000株/667m2
所述宽窄行种植中,宽行的行距为110~120cm,窄行的行距为50~60cm,株距为13~20cm;
所述菜用桑树苗的主干直径≥5mm;
所述第二采收后摘除顶端的2~3片叶,每轮收获后至新条新长25~30cm时再进行下一轮采收;
所述菜用桑树苗种植于栽植沟内;
所述栽植沟的深度为45~50cm;
所述菜用桑树苗种植前还包括:所述栽植沟内施入有机肥;所述有机肥的施用量为400~5000kg/667m2
所述栽培方法中还包括施肥;所述施肥包括施用第一肥料、第二肥料、第三肥料、第四肥料和第五肥料;
所述第一肥料的施用时间为定植后,所述第一肥料包括尿素和复合肥;所述尿素的施用量为8~12kg/667m2;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为35~45kg/667m2;所述第一肥料的施用方式为穴施;
所述第二肥料的施用时间为第一修剪后;所述第二肥料包括尿素;所述尿素的施用量为20~25kg/667m2;所述第二肥料的施用方式为穴施;
所述第三肥料的施用时间为每采收4次芽后;所述第三肥料包括尿素和复合肥;所述尿素的施用量为10~15kg/667m2;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为20~25kg/667m2;所述第三肥料的施用方式为穴施;
所述第四肥料的施用时间为翌年开始连续每年在桑树冬芽萌发脱苞至鹊口期;所述第四肥料包括复合肥;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为30~35kg/667m2
所述第五肥料的施用时间为所述第三修剪后,所述第五肥料包括枯饼和复合肥;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为20~25kg/667m2;所述枯饼的施用量为10~150kg/667m2;所述第五肥料的施用方式为穴施。
CN202111468975.3A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 Active CN114009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8975.3A CN114009280B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8975.3A CN114009280B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9280A CN114009280A (zh) 2022-02-08
CN114009280B true CN114009280B (zh) 2023-05-09

Family

ID=80067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8975.3A Active CN114009280B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0928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9108A (zh) * 2013-12-04 2014-04-30 张家港市塘桥果艺园 一种桑树丰产栽培方法
CN103931413A (zh) * 2014-05-08 2014-07-23 陆良县蚕种场 一种蚕种专用桑树的宽窄行种植方法
CN104255237B (zh) * 2014-09-12 2016-03-30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一种茶用桑的矮化栽培和多级分支树型培养方法
CN105165347A (zh) * 2015-09-18 2015-12-23 颍上县秀民果桑专业合作社 土壤肥沃的河滩地种植培育桑树苗的方法
CN108925330B (zh) * 2018-05-03 2020-09-0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叶用桑栽培方法
CN112493046A (zh) * 2020-11-27 2021-03-16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生产桑芽菜的桑树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9280A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1065B (zh) 一种软籽石榴大棚种植方法
CN111109000A (zh) 一种适宜于江南地区的薄壳山核桃矮化丰产栽培方法
CN105309158A (zh) 一种土豆的种植方法
CN112544368A (zh) 一种百香果套种穿心莲的栽培方法
CN111713329B (zh) 一种绿洲-荒漠过渡带杏李直播建园技术
Pritts Raspberries
CN112655482A (zh) 大棚火龙果套种凤梨高效高产栽培方法
CN112262712A (zh) 一种两面针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739334A (zh) 红菇娘无性繁殖栽培方法
CN108739192B (zh) 一种优质韭菜的安全种植方法
CN111727792A (zh) 一种李树早产丰产调控栽培管理技术
CN114009280B (zh) 一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菜用桑的栽培方法
CN114303817A (zh) 一种果树下套种艾草的方法
Kumar et al. Suitable genotypes of underutilized fruit crops for pest management
CN104025827A (zh) 一种太子参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2493046A (zh) 一种生产桑芽菜的桑树栽培方法
CN112715293A (zh) 一种燕窝果套种凤梨高效高产栽培方法
CN112931018A (zh) 一种有机百香果的种植方法
CN113348939A (zh) 一种桃树-鼠茅草-金蝉高效立体种养结合的方法
CN111296153A (zh) 一种核桃林下套种木香的种植方法
CN111615983A (zh) 一种蒙枣树的种植技术
CN107006305B (zh) 一种设施桃绿色生产方法
CN108293710B (zh) 一种有机芥蓝苗菜露地栽培方法
Tripathi Advances i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of major underutilised fruit crops. Workshop on Exploring prospects of under utilized fruits crops and their processing and value addition. College of Hortic.(UHS) Kolar, Karnataka, Sept 13, P. 29-42.
CN109429934A (zh) 一种罗汉果与早熟毛豆套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