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5408A -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5408A
CN113995408A CN202111144742.8A CN202111144742A CN113995408A CN 113995408 A CN113995408 A CN 113995408A CN 202111144742 A CN202111144742 A CN 202111144742A CN 113995408 A CN113995408 A CN 113995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ggering
elastic arm
sliding
blocking
h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47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5408B (zh
Inventor
施国平
安东尼·斯科特·霍斯特曼
王祥生
张金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erilance Medical Suzhou Inc
Original Assignee
Sterilance Medical Suzhou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erilance Medical Suzhou Inc filed Critical Sterilance Medical Suzhou Inc
Priority to CN2021111447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5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5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54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1901 priority patent/WO202305155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5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5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03Piercing procedure
    • A61B5/15107Piercing being assisted by a triggering mechanism
    • A61B5/15111Semi-automatically triggered, e.g. at the end of the cocking procedure, for instance by biasing the main drive spring or when reaching sufficient contact pressure, the piercing device is automatically triggered without any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15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 A61B5/15117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comprising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or a spring, e.g. a helical spring, leaf spring, or elastic str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42Devices intended for single use, i.e. dispos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42Devices intended for single use, i.e. disposable
    • A61B5/15144Devices intended for single use, i.e. disposable comprising driving means, e.g. a spring, for retracting the piercing unit into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特征是:在外壳内壁上,紧接所述触发面向后设计有滑动面,该滑动面可供弹性臂上的抵触面沿所述触发面爬升且向后滑动避让,并向前滑动复位;利用保护杆与推发器之间的滑动套装关系,在保护杆与推发器之间设计有一用于限制所述针芯相对推发器向前运动的限位结构;以采血器的针体为中心,将第二阻挡面上相对第一阻挡面解锁的脱钩点至所述中心的距离设计成大于或等于滑动面至所述中心的距离。在未卸除保护杆前提下无论触发保护杆或推发器,弹性臂只能在滑动面上滑动,无法真正触发弹射结构,一旦消除触击力在发射弹簧作用下,弹性臂恢复到初始装配位置,从而解决了因误触发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采血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采血器或称采血针)。该采血器结构简单,安全性好,工作可靠,作为一次性使用产品成本低,具有市场竞争潜力。
背景技术
在医用采血器中,一次性安全采血器以其体积小、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为特色深受医护人员和病人欢迎,目前在各医疗机构以及糖尿病患者中大量使用。这种采血器自带弹射机构,结构紧凑,整体一次性使用,既安全又方便,因此具有很强的市场发展潜力。
目前市场上一次性采血器产品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按照触发形式归纳起来重点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第二类是尾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所谓头部按压和尾部按压均是指触发采血器弹射的部件是位于采血器的头部还是尾部的意思。从目前采血器产品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市场接受度很大程度上已转变为以产品价格低、结构简单及工作可靠为导向。以上两大类采血器产品中,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低,更具市场潜力。
中国专利CN103179903A于2013年6月26日公开了一件名称为《双重防止重复使用的安全采血针》的发明专利申请。该专利案属于头部按压式一次性使用采血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其基本结构主要由外壳、针芯、推发器和发射弹簧四大件组成,不仅零部件少,制造成本低,而且工作可靠性好。但该专利案存在一个明显的安全性缺陷,即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和误触击采血器头部的推发器容易导致误触发,不仅会使一次性采血器产品提前失效,而且还会产生误伤(比如扎破手指)。
有鉴于此,在保留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零部件少,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性好等优点同时,如何解决其误触发的安全性问题是本发明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其目的是要解决原有弹射结构因容易被误触发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所述采血器包括外壳、针芯、推发器以及发射弹簧。
针对在所述针芯前端设置针尖保护杆,针芯侧部设置锁定和解锁用弹性臂的采血器结构,定义采血器针尖所指方向为采血器前方,定义所述弹性臂上的锁定面为第一阻挡面,推发器上对应于第一阻挡面的锁定面为第二阻挡面,定义弹性臂上的解锁面为抵触面,外壳内壁上对应于抵触面的解锁面为触发面。
其创新在于:在外壳内壁上,紧接所述触发面向后设计有滑动面,该滑动面可供弹性臂上的抵触面沿所述触发面爬升且向后滑动避让,并向前滑动复位。
利用保护杆与推发器之间的滑动套装关系,在保护杆与推发器之间设计有一用于限制所述针芯相对推发器向前运动的限位结构,定义该限位结构由设在保护杆上的挡靠面与设在推发器上的第二限位面配合构成。
以采血器的针体为中心,将第二阻挡面上相对第一阻挡面解锁的脱钩点至所述中心的距离设计成大于或等于滑动面至所述中心的距离,保证在未卸除保护杆条件下误触击保护杆或推发器时针芯向后滑移和向前复位,而在卸除保护杆条件下触击推发器时针芯脱钩解锁直至发射。
当误触击保护杆或推发器时,触击力迫使针芯相对外壳向后移动,压缩发射弹簧,同时弹性臂上的抵触面沿触发面向后滑移至滑动面上,直至停止滑动,但消除触击力时在发射弹簧的作用下,弹性臂上的抵触面沿滑动面向前滑移至第二阻挡面与触发面之间的位置,并恢复初始装配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针芯”、“发射弹簧”和“推发器”是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最基本的结构件,其基本功能和作用均为现有技术(参见中国专利CN103179903A)。
2.上述方案中,利用推发器与外壳之间的套装关系,在推发器与外壳之间设计有一用于限制所述推发器相对外壳向前运动的限位结构,定义该限位结构由设在推发器外侧的第一限位面与设在外壳内壁上的锁定凸点配合构成。
3.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弹性臂的作用部分设置凸起,同时将所述第一阻挡面设计在凸起的前端面,将所述抵触面设计在凸起顶面或/和后端面,利用凸起相对于所述第二阻挡面、触发面以及滑动面的侧面与第二阻挡面、触发面以及滑动面对应配合。
4.上述方案中,将所述弹性臂设计成拱桥式弹性臂,拱桥式弹性臂呈拱桥形,拱桥形的两端相对针芯固定设置,拱桥形的桥顶作为弹性臂的作用部,所述凸起设计布置在作用部上。
5.上述方案中,将所述滑动面设计成与采血器的弹射方向大致平行的平面。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和构思是:为了解决原有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弹射结构因容易被误触发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本发明利用原有采血器中的保护杆以及用来锁定和触发针芯的弹性臂结构,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和设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针芯上的弹性臂在外壳的内壁设置滑动平台,该滑动平台的前端面就是用来触发采血器发射的触发面,滑动平台的台面为一个在采血器长度方向上的滑动面(在图13中滑动平台为倒置的平台,标号为15),该滑动面的作用和效果是能够保证误触发时凸起暂时沿滑动面滑动并停留在平台上,一旦触击力消除在发射弹簧的作用下立即恢复到初始位置。第二,将设置在推发器上的第二阻挡面(用来阻挡和锁定凸起)相对采血器中心的近端距离设计成大于或等于滑动面相对采血器中心的距离。换句话说,也就是将凸起脱钩点相对采血器中心的距离设计成大于或等于滑动面相对采血器中心的距离。这里所说的采血器中心是指以采血器横截面上的针体为中心。这种设计和要求是为了保证卸除保护杆后,凸起被触发面触发后不再到滑动平台上滑动,而能够顺利脱离第二阻挡面形成弹射。如果第二阻挡面相对采血器中心的近端距离小于滑动面相对采血器中心的距离则无法实现脱离。第三,在保护杆上设置挡块(挡靠面),而在推发器的内壁上设置第二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与挡块(挡靠面)配合限制针芯相对推发器向前运动。在本方案中这种设计是利用保护杆与推发器之间连接关系通过第二限位面与挡块(挡靠面)的配合来避让误触发的情况发生,即在没有卸除保护杆的前提下无论触发保护杆或推发器都无法真正的触发采血器的弹射结构,再加上滑动平台和发射弹簧的组合作用,使弹性臂在发生误触发后能够再次恢复到初始装配位置,最终使采血器能够恢复原有初始装配状态。由此可见,本发明特点是不仅保留了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零部件少(只需要4个零部件),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性好等优点,同时解决了其因容易被误触发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总之,本发明设计构思巧妙,零部件少,安全性好,成本低,创新效果突出,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是一种具有市场竞争潜力的采血器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采血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外壳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外壳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外壳内底部正视图(从外壳的前端朝内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针芯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针芯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针芯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推发器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推发器立体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推发器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推发器左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推发器主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初始装配状态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初始装配状态针芯与推发器配合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初始装配状态针芯与推发器配合立体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拧转保护杆状态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待发射状态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待发射状态立体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按压推发器状态(一)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按压推发器状态(二)剖视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发射采血状态剖视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发射后稳定状态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误触发情况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误触发后自动恢复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误触发情况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误触发后自动恢复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础款立体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扭帽款立体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扭帽分离状态立体图。
以上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外壳;11.锁定凸点;12.触发面;13.弹簧连接柱;14.引导斜面;15.滑动平台;16.滑动面;2.针芯;21.挡块;22.弹性臂;23.凸起;24.第一阻挡面;25.抵触面;26.保护杆;27.弹簧挂钩;28.针体;29.撞击面;3.推发器;31.第二阻挡面;32.第三限位面;33.针芯运行限位轨道;34.针尖穿刺孔;35.采血端面;36.第一限位面;37.第二限位面;38.缺口;4.发射弹簧;5.扭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如图1-15所示,所述采血器包括外壳1、针芯2、推发器3以及发射弹簧4(见图1)。
针对在所述针芯2前端设置针尖保护杆26(见图5-7),针芯2侧部设置锁定和解锁用弹性臂22的采血器结构(见图5-7),定义采血器针尖所指方向为采血器前方,定义所述弹性臂22上的锁定面为第一阻挡面24(见图7),推发器3上对应于第一阻挡面24的锁定面为第二阻挡面31(见图8-12),定义弹性臂22上的解锁面为抵触面25(见图7),外壳1内壁上对应于抵触面25的解锁面为触发面12(见图3-4)。
在所述弹性臂22的作用部分设置凸起23(见图5-7),同时将所述第一阻挡面24(见图7)设计在凸起23的前端面,将所述抵触面25(见图7)设计在凸起23顶面或/和后端面,利用凸起23相对于所述第二阻挡面31、触发面12以及滑动面16的侧面与第二阻挡面31、触发面12以及滑动面16对应配合。
将所述弹性臂22设计成拱桥式弹性臂(见图13),拱桥式弹性臂呈拱桥形,拱桥形的两端相对针芯2固定设置,拱桥形的桥顶作为弹性臂的作用部,所述凸起23设计布置在作用部上。
利用推发器3与外壳1之间的套装关系,在推发器3与外壳1之间设计有一用于限制所述推发器3相对外壳1向前运动的限位结构,定义该限位结构由设在推发器3外侧的第一限位面36(见图8和图12)与设在外壳1内壁上的锁定凸点11(见图2和图3)配合构成。
在外壳1内壁上,紧接所述触发面12向后设计有滑动面16(见图3),该滑动面16可供弹性臂22上的抵触面25沿所述触发面12爬升且向后滑动避让,并向前滑动复位。将所述滑动面16设计成与采血器的弹射方向大致平行的平面。
利用保护杆26与推发器3之间的滑动套装关系,在保护杆26与推发器3之间设计有一用于限制所述针芯2相对推发器3向前运动的限位结构,定义该限位结构由设在保护杆26上的挡靠面与设在推发器3上的第二限位面37(图9和图13)配合构成。
以采血器的针体28为中心(见图13),将第二阻挡面31上相对第一阻挡面24解锁的脱钩点至所述中心的距离设计成大于或等于滑动面16至所述中心的距离(见图13),保证在未卸除保护杆26条件下误触击保护杆26或推发器3时针芯2向后滑移和向前复位,而在卸除保护杆26条件下触击推发器3时针芯2脱钩解锁直至发射。
当误触击保护杆26或推发器3时,触击力迫使针芯2相对外壳1向后移动,压缩发射弹簧4,同时弹性臂22上的抵触面25沿触发面12向后滑移至滑动面16上,直至停止滑动,但消除触击力时在发射弹簧4的作用下,弹性臂22上的抵触面25沿滑动面16向前滑移至第二阻挡面31与触发面12之间的位置,并恢复初始装配状态。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下面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结构、使用操作以及误触发过程来加以说明:
如图1-15所示,该采血器包括外壳1、针芯2、推发器3以及发射弹簧4(见图1),其中:
所述针芯2的前端设有保护杆26(见图5-7),保护杆26遮盖住针体28头部的针尖,保护杆26与针芯2的连接处设有断离部(见图5-7),以便拧转保护杆26时在断离部处发生断裂。断离部可以为收缩颈结构,也可以为缺口,还可以为切痕,甚至可以是套在针芯2上的套接结构等形式,本实施例图5-7显示的是收缩颈。
所述针芯2的侧部设有弹性臂22(见图5-7),该弹性臂22为拱桥式弹性臂结构,弹性臂22上设有凸起23(见图5-7),定义采血器针尖所指方向为采血器前方,所述凸起23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阻挡面24(见图7),所述凸起23的后端设置有抵触面25(见图7)。抵触面25为斜面(见图5和图7)。
所述第一阻挡面24朝向采血器前方(在初始装配状态下,见图13),对应所述第一阻挡面24在推发器3上设置第二阻挡面31(见图8-12),该第二阻挡面31朝向采血器后方(在初始装配状态下,见图13),第二阻挡面31与第一阻挡面24配合限制针芯2相对推发器3向前运动(见图13)。
所述抵触面25朝向采血器后方(在初始装配状态下,见图13),对应所述抵触面25在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触发面12(见图3-4),该触发面12与抵触面25配合迫使弹性臂22朝向内侧弯曲(见图13)。所述触发面12可以是触发斜面,也可以是触发弧面,甚至可以是触发直面,但当触发面12为触发直面时与其配合的抵触面25应为斜面或弧面。理论上讲,触发面12和抵触面25两者中至少有一者为斜面或弧面即可。
所述推发器3的外侧设有第一限位面36(见图8和图12),该第一限位面36朝向采血器前方(在初始装配状态下,见图13),对应所述第一限位面36在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锁定凸点11(见图2和图3),锁定凸点11与第一限位面36配合限制推发器3相对外壳1向前运动(见图13)。
在外壳1内壁上,针对所述凸起23设置有滑动平台15(见图3),该滑动平台15的前端面为触发面12(见图3),该滑动平台15的台面在采血器长度方向上形成为滑动面16(见图3)。该滑动面16的作用和效果是能够保证误触发时凸起23暂时沿滑动面16滑动并停留在滑动平台15上,一旦触击力消除在发射弹簧4的作用下立即恢复(回位)到初始位置。所述滑动面16为平面,该平面与采血器的弹射方向平行(见图13)。
所述第二阻挡面31上具有与所述弹性臂22上的第一阻挡面24配合的脱钩点,在采血器横截面上,以采血器的针体28为中心,所述脱钩点相对所述中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滑动面16相对所述中心的距离(见图13)。换句话说,也就是将凸起23与第一阻挡面24配合的脱钩点相对采血器中心的距离设计成大于或等于滑动面16相对采血器中心的距离。这里所说的采血器中心是指以采血器横截面上的针体28为中心。这种设计和要求是为了保证卸除保护杆后,凸起23被触发面12触发后不会再到滑动平台15上滑动,而能够顺利脱离第二阻挡面31形成弹射。相反,如果第二阻挡面31上的脱钩点相对采血器中心的距离小于滑动面16相对采血器中心的距离则无法实现脱钩。另外,从图19和图20的解锁过程就可以明显的看出第二阻挡面上脱钩点的作用。
所述保护杆26上设有挡块21(见图5-7),该挡块21上设置有挡靠面(未标注,挡靠面是指在初始装配状态下挡块21朝向采血器前方的面),挡靠面朝向采血器前方,对应所述挡靠面在推发器3的内壁上设置第二限位面37(图9和图13),第二限位面37与所述挡块21上的挡靠面配合限制针芯2相对推发器3向前运动(见图13)。这种设计是利用保护杆26与推发器3之间连接关系通过第二限位面37与挡块21(挡靠面)的配合来避让误触发的情况发生,即在没有卸除保护杆26的前提下无论触发保护杆26或推发器3都无法真正的触发采血器的弹射结构,再加上滑动平台15和发射弹簧4的组合作用,使弹性臂22上的凸起23在发生误触发后能够再次恢复到初始装配位置,最终使采血器能够恢复原有初始装配状态。
在保护杆26上设置挡块21后,为了解决保护杆26容易拧转拆除问题,对应保护杆26上的挡块21在推发器3的针尖穿刺孔34旁设置可供挡块21穿过的缺口38(见图8),在初始装配状态下,缺口38位于挡块21随保护杆26转动的旋转位置上。旋转保护杆26在挡块21对位缺口38后,保护杆26与针芯2之间的断离部发生断裂,此时可以抽出保护杆26。
所述针芯2上设有撞击面29(见图5-7),该撞击面29朝向采血器前方,对应所述撞击面29在推发器3上设有第三限位面32(见图9),该第三限位面32朝向采血器后方(见图13),在针芯2发射过程中撞击面29与第三限位面32配合限制采血穿刺深度(见图13)。
本发明实施例初始装配状态及使用操作过程如下:
1.初始装配状态
参见图13-15所示,在初始装配状态下,外壳1套装在推发器3外,推发器3的前端从外壳1的前端敞口中伸出,针芯2位于外壳1内,并定位在推发器3的滑道上,针芯2前端的保护杆26位于推发器3内,保护杆26的前端从推发器3前端的针尖穿刺孔34中伸出,发射弹簧4作用在针芯2与外壳1之间的弹射方向上,发射弹簧4在初始装配状态处于预压状态,该发射弹簧4的预压状态迫使保护杆26上挡块21的挡靠面抵靠在推发器3的第三限位面37上,同时迫使推发器3的第一限位面36抵靠在外壳1的锁定凸点11上。
在初始装配状态下(见图13-15),推发器3的第二阻挡面31位于弹性臂22的凸起23前方,外壳1内壁上的触发面12以及滑动面16位于弹性臂22的凸起23后方,使凸起23位于第二阻挡面31与滑动平台15之间,其中,第二阻挡面31、第一阻挡面24、抵触面25以及触发面12处于同一运动路径上,该运动路径与采血器的弹射方向平行。
2.拧转保护杆状态
参见图16所示,拧转保护杆26(大约45-90度)使保护杆26上的挡块21对位缺口38,在发射弹簧4作用下,针芯2向前移动2mm,直至针芯2弹性臂22上的凸起23被推发器3上的第二阻挡面31限位后停止移动(见图16)。
3.待发射状态
参见图17和图18所示,继续拧转保护杆26,保护杆26与针芯2之间的断离部发生断裂,然后取下保护杆26,此时凸起23上的第一阻挡面24与推发器3上的第二阻挡面31抵触,针芯2锁定在推发器3上。
4.按压推发器状态(一)
参见图19所示,按压推发器3前端(见图19中的箭头),推发器3通过第二阻挡面31与第一阻挡面24的配合带动针芯2向后移动,此时针芯2弹性臂22上的凸起23与外壳1上的内壁上的触发面12接触。
5.按压推发器状态(二)
参见图20所示,继续按压推发器3前端,推发器3带动针芯2继续向后移动,当针芯2弹性臂22上的凸起23越过推发器3上的第二阻挡面31时,针芯2解除锁定。
6.发射采血状态
参见图21所示,针芯2解除锁定后,在发射弹簧4推动下迫使针芯1向前弹射,直至针芯2前端撞击面29撞击到推发器3上的第三限位面后停止,完成采血穿刺。此时针尖伸出针尖穿刺孔34的长度即为穿刺深度或采血深度。
7.发射后稳定状态
参见图22所示,发射后,发射弹簧4自然回缩,带动针芯2回缩,在稳定状态下针芯2隐藏在外壳1和推发器3内。
本发明实施例在初始装配状态下发生误触发情况的作过程如下:
1.第一种误触发情况(触击推发器3头部)
图23表示本实施例发生第一种误触发情况的示意图。从图23中可以看出,当按压推发器3前端时(图中箭头替代),推发器3通过第二阻挡面31与针芯2上的凸起23配合带动针芯2向后移动,此时发射弹簧4压缩,针芯2上的弹性臂22受外壳1内壁上的滑动平台15影响向内侧发生弯曲变形,同时弹性臂22上的凸起23沿触发面12向后滑移至滑动面16上,直至停止滑动。图24表示本实施例第一种误触发后自动恢复示意图。从图24中可以看出,消除触击力时在发射弹簧4的作用下,弹性臂22上的凸起23沿滑动面16向前滑移至第二阻挡面31与滑动平台15之间的位置,并恢复初始装配状态。
2.第一种误触发情况(触击保护杆22头部)
图25表示本实施例第二种误触发情况示意图。从图25中可以看出,当按压保护杆26前端时(图中箭头替代),直接带动针芯2向后移动,此时发射弹簧4压缩,针芯2上的弹性臂22受外壳1内壁上的滑动平台15影响向内侧发生弯曲变形,同时弹性臂22上的凸起23沿触发面12向后滑移至滑动面16上,直至停止滑动。图26表示本实施例第二种误触发后自动恢复示意图。从图26中可以看出,消除触击力时在发射弹簧4的作用下,弹性臂22上的凸起23沿滑动面16向前滑移至第二阻挡面31与滑动平台15之间的位置,并恢复初始装配状态。
下面针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情况以及结构变化作如下说明:
1.以上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22为拱桥式弹性臂结构,从图7中可以看出该弹性臂22为拱形,弹性臂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针芯2上。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可以单悬臂结构弹性臂,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认知的变化。拱桥式弹性臂结构与单悬臂结构弹性臂相比,理论上拱桥式弹性臂结构的弹性力更大。
2.以上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22上设有凸起23,凸起23的前端面为第一阻挡面24,凸起23的后端面为抵触面25(见图13)。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比如弹性臂22上设有两个不同的凸起结构,第一阻挡面24设在其中的一个凸起结构上,抵触面25设在另一个凸起结构上。这样的设计实际上也可行,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知晓的变化。
3.以上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22上设有凸起23。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弹性臂22上可以没有凸起23,凸起23对于本发明来说不是必须的结构。比如,将弹性臂22设计成通常的悬臂结构,悬臂末端的端面作为第一阻挡面24,相对于悬臂末端端面的另一侧作为抵触面25即可。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知晓的变化。
4.以上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面16为平面,该平面与采血器的弹射方向平行(见图13)。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所述滑动面16除了为平面而外,还可以为斜面,当然此斜面与针体28的夹角不易过大。也可以为弧面,当然此弧面曲率半径不易过小,相对平坦。
5.以上实施例中,所述抵触面25为斜面(见图5和图7)。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抵触面25还可以是直面或弧面。这里所说的直面和斜面的区别是:前者是指朝向采血器后方的平面,后者是指相对于平面倾斜的平面。
6.以上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外壳1内的后部两侧设有用来引导发射弹簧4安装的引导斜面14,外壳1内的后端设有用来定位发射弹簧4的弹簧连接柱13。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知晓的变化。
7.以上实施例中,外壳1、针芯2、推发器3和发射弹簧4这四个零部件可以组装后构成一个独立的采血器产品(见图27)。但考虑到保护杆26比较细,操作起来不够方便,可以在采血器的头部增加扭帽5,扭帽5在初始装配状态下套装在推发器3头部(见图28和图29)。也可以在采血器的头部增加盖帽,盖帽在初始装配状态下套装在推发器3头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所述采血器包括外壳(1)、针芯(2)、推发器(3)以及发射弹簧(4);
针对在所述针芯(2)前端设置针尖保护杆(26),针芯(2)侧部设置锁定和解锁用弹性臂(22)的采血器结构,定义采血器针尖所指方向为采血器前方,定义所述弹性臂(22)上的锁定面为第一阻挡面(24),推发器(3)上对应于第一阻挡面(24)的锁定面为第二阻挡面(31),定义弹性臂(22)上的解锁面为抵触面(25),外壳(1)内壁上对应于抵触面(25)的解锁面为触发面(12);
其特征在于:在外壳(1)内壁上,紧接所述触发面(12)向后设计有滑动面(16),该滑动面(16)可供弹性臂(22)上的抵触面(25)沿所述触发面(12)爬升且向后滑动避让,并向前滑动复位;
利用保护杆(26)与推发器(3)之间的滑动套装关系,在保护杆(26)与推发器(3)之间设计有一用于限制所述针芯(2)相对推发器(3)向前运动的限位结构,定义该限位结构由设在保护杆(26)上的挡靠面与设在推发器(3)上的第二限位面(37)配合构成;
以采血器的针体(28)为中心,将第二阻挡面(31)上相对第一阻挡面(24)解锁的脱钩点至所述中心的距离设计成大于或等于滑动面(16)至所述中心的距离,保证在未卸除保护杆(26)条件下误触击保护杆(26)或推发器(3)时针芯(2)向后滑移和向前复位,而在卸除保护杆(26)条件下触击推发器(3)时针芯(2)脱钩解锁直至发射;
当误触击保护杆(26)或推发器(3)时,触击力迫使针芯(2)相对外壳(1)向后移动,压缩发射弹簧(4),同时弹性臂(22)上的抵触面(25)沿触发面(12)向后滑移至滑动面(16)上,直至停止滑动,但消除触击力时在发射弹簧(4)的作用下,弹性臂(22)上的抵触面(25)沿滑动面(16)向前滑移至第二阻挡面(31)与触发面(12)之间的位置,并恢复初始装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推发器(3)与外壳(1)之间的套装关系,在推发器(3)与外壳(1)之间设计有一用于限制所述推发器(3)相对外壳(1)向前运动的限位结构,定义该限位结构由设在推发器(3)外侧的第一限位面(36)与设在外壳(1)内壁上的锁定凸点(11)配合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臂(22)的作用部分设置凸起(23),同时将所述第一阻挡面(24)设计在凸起(23)的前端面,将所述抵触面(25)设计在凸起(23)顶面或/和后端面,利用凸起(23)相对于所述第二阻挡面(31)、触发面(12)以及滑动面(16)的侧面与第二阻挡面(31)、触发面(12)以及滑动面(16)对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弹性臂(22)设计成拱桥式弹性臂,拱桥式弹性臂呈拱桥形,拱桥形的两端相对针芯(2)固定设置,拱桥形的桥顶作为弹性臂的作用部,所述凸起(23)设计布置在作用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滑动面(16)设计成与采血器的弹射方向大致平行的平面。
CN202111144742.8A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Active CN113995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4742.8A CN113995408B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PCT/CN2022/121901 WO2023051557A1 (zh) 2021-09-28 2022-09-27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4742.8A CN113995408B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5408A true CN113995408A (zh) 2022-02-01
CN113995408B CN113995408B (zh) 2023-08-22

Family

ID=79921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4742.8A Active CN113995408B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5408B (zh)
WO (1) WO202305155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1557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WO2024098207A1 (zh) * 2022-11-07 2024-05-16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采集受试者血液或其他液体的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19566U (zh) * 2013-10-28 2014-06-04 北京瑞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的安全采血针
CN103860181A (zh) * 2014-03-20 2014-06-18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再改进的安全采血笔
CN106264562A (zh) * 2016-08-30 2017-01-04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缩进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
CN107625526A (zh) * 2017-10-23 2018-01-26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误操作卸针的采血笔
CN108186029A (zh) * 2018-02-24 2018-06-22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尾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
US20180193578A1 (en) * 2014-10-27 2018-07-12 Covidien Lp Ventilation triggering
CN111419242A (zh) * 2020-04-21 2020-07-17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上膛后防止误操作卸针的采血笔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9234B2 (ja) * 2016-11-17 2021-01-27 ニプロ株式会社 ランセット
CN207734167U (zh) * 2017-05-25 2018-08-17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带弹簧导正结构的触压式一次性采血器
JP2019208748A (ja) * 2018-06-01 2019-12-12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血液採取補助具
CN212307845U (zh) * 2019-10-23 2021-01-08 山东连发医用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档位的安全采血针
CN113995408B (zh) * 2021-09-28 2023-08-22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19566U (zh) * 2013-10-28 2014-06-04 北京瑞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的安全采血针
CN103860181A (zh) * 2014-03-20 2014-06-18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再改进的安全采血笔
US20180193578A1 (en) * 2014-10-27 2018-07-12 Covidien Lp Ventilation triggering
CN106264562A (zh) * 2016-08-30 2017-01-04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缩进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
CN107625526A (zh) * 2017-10-23 2018-01-26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误操作卸针的采血笔
CN108186029A (zh) * 2018-02-24 2018-06-22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尾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
CN111419242A (zh) * 2020-04-21 2020-07-17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上膛后防止误操作卸针的采血笔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1557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WO2024098207A1 (zh) * 2022-11-07 2024-05-16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采集受试者血液或其他液体的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1557A1 (zh) 2023-04-06
CN113995408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33050B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blood sampling devices
CN113995408A (zh) 一种防止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误触发的方法
JP4642082B2 (ja) ランセット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穿刺デバイス
EP1191880B1 (en) Blood sampling device
JP5336601B2 (ja) ランセット穿刺デバイス
EP1913872A1 (en) Needle insertion device, and lancet assembly and injector assembly that form the same
CN108186029B (zh) 尾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
JP2006507061A (ja) リセット可能な解放安全装置を有する自動注射装置
CN108992745B (zh) 转动锁定式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
CN111419242B (zh) 一种上膛后防止误操作卸针的采血笔
AU742072B2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skin prickers
CN103156621A (zh) 一种改进型安全采血笔
CN113995407A (zh) 一种简易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
EP1986550B1 (en) Single-use skin pricking device
CN111419240B (zh) 一种便于卸针扎帽的采血笔
CN111759325B (zh) 一种一次性安全采血针
CN216455016U (zh) 一种防止二次穿刺的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
CN216455018U (zh) 防止弹性臂装配受伤的一次性安全采血器
CN216455015U (zh) 头部按压式迷你型一次性安全采血器
CN114098727A (zh) 一种防止二次穿刺的头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
CN103142238A (zh) 改进型安全采血笔
CN211022699U (zh) 按压式采血器
CN111419241B (zh) 上膛后防止误操作卸针的采血笔
CN218187476U (zh) 防刺保护装置
CN112472080B (zh) 一种卸针停顿便于扎帽的采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