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3327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3327B
CN113993327B CN202111384333.5A CN202111384333A CN113993327B CN 113993327 B CN113993327 B CN 113993327B CN 202111384333 A CN202111384333 A CN 202111384333A CN 113993327 B CN113993327 B CN 113993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lectronic device
atmosphere lamp
lamp assembly
sour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843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3327A (zh
Inventor
周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843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3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3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3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3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3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4Optical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氛围灯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容置腔和出光口,所述出光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氛围灯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出光口开设于所述凸起部的侧面,所述氛围灯组件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出光口投射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外表面的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外表面呈起伏曲面设置。上述方案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特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用户也对电子设备的外观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特性,可以通过设置氛围灯组件来实现。
在相关技术中,氛围灯组件发出的光线投射在电子设备的外壳体上后,其发光效果较为单一,对电子设备的外观特性提升有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特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氛围灯组件,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容置腔和出光口,所述出光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所述氛围灯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出光口开设于所述凸起部的侧面,所述氛围灯组件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出光口投射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外表面的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外表面呈起伏曲面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氛围灯组件发出的光线穿过出光口能够投射在壳体的第一外表面的第一区域内,通过将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外表面呈起伏曲面设置,使得氛围灯组件发出的光线投射至起伏曲面后,能够在多个角度方向上进行反射,进而呈现更为绚烂的灯光效果;同时,朝向出光口的曲面反射的光线量较多,而背离出光口的曲面反射的光线量较少,这样就使得在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外表面上呈现明暗相间的光影效果;再者,正是由于第一区域内的起伏曲面的存在,当光线被反射之后会形成曲面光线,这些曲面光线被用户接收到后,用户即可感受到3D的灯光效果。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的氛围灯组件能够产生更为绚烂的、3D的灯光效果,且存在明暗相间的光影效果,进而极大地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外观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配光件通过第一配光面进行配光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配光件通过第二配光面进行配光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俯视视角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部分结构的轴测图;
图7和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光源模组在不同位置时的出光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光源模组在不同位置时出光效果的对应关系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内腔、111-容置腔、120-电池盖、121-摄像头盖板、122-装饰圈边框、122a-出光口、123-反光片、130-导杆、
200-氛围灯组件、210-光源模组、220-配光件、221-第一配光面、222-第二配光面、
300-驱动组件、310-驱动装置、320-传动齿条、
400-电路板、410-导向座、
A-第一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氛围灯组件对电子设备的外观特性提升有限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0和氛围灯组件200。
其中,作为电子设备的基础构件,壳体100能够为氛围灯组件200等其他的构件提供安装基础,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壳体100具有内腔110,内腔110能够为电子设备中除壳体100之外的其他构件提供安装空间。
氛围灯组件200是电子设备的功能构件,其能够通过在壳体100的外表面投射光线,而形成极光效果,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特性。氛围灯组件200也可被称为极光灯。可选地,氛围灯组件200可包括能发出彩色光线的光源模组210,以实现彩色的灯光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凸起部,凸起部具有容置腔111,容置腔111即为壳体100的内腔110的一部分,氛围灯组件200设置于容置腔111内,也即容置腔111为氛围灯组件200提供了安装空间。凸起部还具有出光口122a,出光口122a与容置腔111连通,出光口122a开设于凸起部的侧面,氛围灯组件200发出的光线穿过出光口122a投射在壳体100的第一外表面上。
为了提升氛围灯组件200对电子设备的外观特性的提升,本实施例的壳体100的第一外表面具有第一区域A,氛围灯组件200发出的光线投射在壳体100的第一外表面时即落在第一区域A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氛围灯组件200发出的光线穿过出光口122a出射后,投射在第一外表面的光线不会超出第一区域A所在的范围。
与此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A内的第一外表面呈起伏曲面设置(附图中未示出)。应理解的是,起伏曲面即是指,第一区域A内的第一外表面呈曲面面型,且该曲面具有多个连续的弧形面,有些弧形面为凸面,有些弧形面为凹面,如此情况下,当光线投射至不同类型的弧形面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射效果。具体地,当光线投射至凸弧形面时,光线会被反射得更为发散;当光线投射至凹弧形面时,光线会被反射得更为汇聚。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区域A内的起伏曲面在接收到投射来的光线后,能够在多个角度上对光线进行反射,反射之后呈现朝向四周散射开的效果,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光线在电子设备外壳上主要朝向一个方向反射,本实施例的结构布局能够使得氛围灯组件200发出的光线被反射后产生形成更为绚烂的灯光效果。
基于前述对起伏曲面的面型分析,由凹弧形面向凸弧形面过渡的曲面朝向出光口122a,如此将会接收到较多的光线投射;由凸弧形面向凹弧形面过渡的曲面背离出光口122a,如此将会接收到较少的光线投射。因此,在光线投射至第一区域A内的起伏曲面后,起伏曲面上有些区域反射的光线量较多,呈现出亮度较高的效果,有些区域反射的光线亮较少,呈现出亮度较低的效果,这两种效果组合之后则会形成明暗相间的光影效果。
在光线经由起伏曲面反射之后,就会形成曲面光线,当用户的眼睛接收到这些曲面光线后,就能看到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平面外壳不同的曲面特征,这样就感受到了3D的灯光效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起伏曲面可构造成特定造型的图案,这样在氛围灯组件200工作时,就能够形成特定的3D图案灯光效果。
由上述说明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氛围灯组件200发出的光线通过出光口122a能够投射在壳体100的第一外表面的第一区域A内,通过将第一区域A内的第一外表面呈起伏曲面设置,使得氛围灯组件200发出的光线投射至起伏曲面后,能够在多个角度方向上进行反射,进而呈现更为绚烂的灯光效果;同时,朝向出光口122a的曲面反射的光线量较多,而背离出光口122a的曲面反射的光线量较少,这样就使得在第一区域A内的第一外表面上呈现明暗相间的光影效果;再者,正是由于第一区域A内的起伏曲面的存在,当光线被反射之后会形成曲面光线,这些曲面光线被用户接收到后,用户即可感受到3D的灯光效果。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的氛围灯组件200能够产生更为绚烂的、3D的灯光效果,且存在明暗相间的光影效果,进而极大地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外观特性。
在相关技术中,由于氛围灯组件200的出光面较大,在光线从出光口122a出射后,大部分光线会直接射入人眼,这样会造成强烈的眩光感,使得用户的体验感变差。基于此,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氛围灯组件200可以包括光源模组210和配光件220,光源模组210用于发出光线,配光件220设置于光线的光路上,光线穿过配光件220和出光口122a投射在第一外表面。氛围灯组件200即是通过光源模组210发出光线,光线在从出光口122a出射之前,会先经由配光件220进行配光。
与此同时,配光件220具有第一配光面221,第一配光面221为自由曲面,第一配光面221用于在第一方向上汇聚光线,以减小氛围灯组件200在第一方向上的出光面;第一方向为光线与第一外表面相垂直的排布方向。应理解的是,自由曲面能够调节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和方向,第一配光面221具备沿第一方向的曲率变化,因此,第一配光面221具备在第一方向上调节光线的能力,当然,第一配光面221用于汇聚光线。
需要说明的是,光源模组210在发出光线后,光线在与其传播路径大致相垂直的平面内分散排布。第一方向与第一外表面相垂直是指,第一方向与第一外表面整体所在的平面相垂直,而并非特指位于第一外表面的第一区域A内的起伏曲面。
以图1和图2为例进行说明,在附图示出的坐标系中,第一方向可以是指光线沿Z轴的排布方向,第一外表面为与XOY平面相平行的平面。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的坐标系仅用于表示方向之间的关系,而并非对本实施例中的方向进行限定。
由于第一方向与第一外表面相垂直,当光源模组210发出的光线经由配光件220的第一配光面221配光处理后,其会朝向光线整体的内部偏折,这样就减小了光线在第一方向上分布的出光面。具体地,如图4所示,沿第一方向(Z轴方向)排布的光线中,位于较上侧的光线均会向下偏折(偏向更趋于与X轴方向相平行),位于较下侧的光线均会向上偏折(偏向更趋于与X轴方向相平行),相较于在经由第一配光面221配光之前的光线,配光后的光线更为汇聚,无疑使得沿第一方向的出光面明显减小。
作为自由曲面的第一配光面221具有良好的修正性能,请再次参见图4,沿第一方向(Z轴方向)排布的光线中,越靠近上侧和下侧的光线被偏折的幅度越大,而位于中间区域的光线被偏折的幅度更小,由此可见,自由曲面的第一配光面221能够对不同发光角的光线以不同的曲率进行适应性配光,进而达到较优的汇聚效果以及分布均匀性效果。在提升配光后光线的分布均匀性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光线的整体强度更为一致。
在氛围灯组件200在第一方向上的出光面减小的情况下,这样就使得光线由出光口122a出射后,减少了射入人眼的光线量,而避免用户出现强烈的眩光感,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配光面221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将光线汇聚至发光半角在α以下,α的取值范围为α≤1°。在上述参数设置下,当光线被配光件220的第一配光面221配光处理后,出射后的光线近乎形成平行光束,能够有效减小出光面。本实施例未限制α的具体取值范围,其可选为0.8°、0.5°、0.3°等。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配光面221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将光线汇聚至相平行。如此设置下,第一配光面221就将分布于第一方向上的光线汇聚至发光半角为0°。此时,由出光口122a出射后的光线的出光面最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弱对用户产生的眩光感。
为了提升经由出光口122a出射的光线沿第一外表面所在平面的分布均匀性,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配光件220可以具有第二配光面222,第二配光面222为自由曲面,第二配光面222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发散光线,以增大氛围灯组件200在第二方向上的出光面;第二方向为光线与第一外表面相平行的排布方向。
应理解的是,如前所述,自由曲面能够调节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和方向,第二配光面222具有沿第二方向的曲率变化,因此,第二配光面222具备在第二方向上调节光线的能力,当然,第二配光面222用于发散光线。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向与第一外表面相平行,而第一方向与第一外表面相垂直,则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以图1和图3为例进行说明,在附图示出的坐标系中,第二方向可以是指光线沿Y轴的排布方向,第一外表面为XOY平面相平行的平面。
由于第二方向与第一外表面相平行,当光源模组210发出的光线经由配光件220的第二配光面222配光处理后,其会朝向光线整体的外部偏折,这样就增大了光线在第二方向上分布的出光面。具体地,如图3所示,沿第二方向(Y轴方向)排布的光线中,位于较左侧的光线均会更向左偏折,位于较右侧的光线均会更向右偏折,相较于在经由第二配光面222配光之前的光线,配光后的光线更为发散,这样无疑使得沿第二方向的出光面明显增大。
在光线沿第二方向的出光面增大的情况下,光线就能够投射第一外表面的投射区域面积更大,如此能够产生更大的氛围灯灯效。第一区域A具有一定的面积,如此设置下,也使得光线的投射区域与第一区域A相匹配,当然,光线沿第二方向的出光面和第一区域A的尺寸均可通过以预先设置而匹配。
同时,作为自由曲面的第二配光面222具有良好的修正性能,请再次参见图3,沿第二方向(Y轴方向)排布的光线中,越靠近左侧和右侧的光线被偏折的幅度越大,而位于中间区域的光线被偏折的幅度更小,由此可见,自由曲面的第二配光面222能够对不同发光角的光线以不同的曲率进行适应性配光,进而达到较优的发散效果以及分布均匀性效果。在提升配光后光线的分布均匀性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光线的整体强度更为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未限制配光件220的具体类型,其可选为透镜。同时,本实施例未限制第一配光面221和第二配光面222的具体位置,可选地,第一配光面221可以为前配光面,第二配光面222相应为后配光面;或者,第二配光面222为前配光面,第一配光面221相应为后配光面。
需要说明的是,配光件220的第一配光面221大致是沿第一方向存在曲率变化,而第二配光面222大致是沿第二方向存在曲率变化,二者的曲率变化方向不同,因此,第一配光面221大致不会对沿第二方向排布维度的光线起到配光效果,而第二配光面222大致不会对第一方向排布维度的光线起到配光效果。
在可选的方案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配光件220可以设置于出光口122a。在此种结构布局下,配光件220相当于嵌设在出光口122a内,而未占据容置腔111内部的安装空间,这样无疑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氛围灯组件200的灯光效果,如图1、图5~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驱动组件300,驱动组件300设置于容置腔111内,氛围灯组件200包括光源模组210,光源模组210用于发出光线;驱动组件300与光源模组210连接,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光源模组21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调节光线在第一外表面上的投射位置;第一方向为光线与第一外表面相垂直的排布方向。
应理解的是,在驱动组件300的驱动作用下,光源模组210可在容置腔111内相对于壳体100实现移动,进而改变光源模组210与出光口122a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造成出射光线在第一外表面的投射角度的改变。
具体而言,在光源模组210位于出光口122a的上侧时,光源模组210发出的光线仅有相对位于下侧的光线能够投射在第一外表面上,且在第一外表面上的投射区域更靠近出光口122a,也即在靠近出光口122a的区域形成光斑,而光斑外围形成亮度较低的光晕效果;随着光源模组210向相对于出光口122a的下侧移动,在光源模组210与出光口122a相对时,穿过出光口122a而投射在第一外表面的光线量最多,在此过程中,光斑被逐渐拉长,且光斑外围的光晕亮度也会逐渐增强;随着光源模组210继续向相对于出光口122a的下侧移动,光源模组210发出的光线会逐渐仅有相对位于上侧的光线能够投射在第一外表面上,且在第一外表面上的投射区域更远离出光口122a,在此过程中,光斑被进一步地拉长,且光斑外围的光晕亮度增强,且辐射范围更广。上述过程可具体参见图7~图9。
在此种结构布局下,通过控制光源模组210移动,即可变换光线在第一外表面上形成的图案,也即,本实施例中的氛围灯组件200的灯光效果可通过用户的控制而实现切换,在优化了氛围灯组件200的灯光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00和光源模组210的驱动配合关系有多种,例如,驱动组件300为线性电机,其可以直接驱动光源模组210移动。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300可以包括驱动装置310和传动齿条320,传动齿条320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400,光源模组210和驱动装置310均设置于电路板400上,电路板40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容置腔111内,驱动装置310与传动齿条320通过齿轮相啮合。
具体而言,当驱动装置310工作时,基于齿轮和传动齿条320啮合关系的存在,驱动装置310会沿着传动齿条320的延伸方向而移动,进而可带动电路板400在容置腔111内相对于壳体100实现移动,而光源模组210也设置在电路板400上,其可以随电路板400移动,这样就使得了光源模组210在容置腔111内的移动。
齿轮齿条传动方式具有工作平稳性可靠性高、传动比恒定、寿命长的优势。驱动装置310通常可选为常规电机。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光源模组210移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导向机构,并通过导向机构对光源模组210的移动路径进行约束,以确保光源模组210是沿第一方向移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向机构可以包括导杆130和导向座410,在导杆130和导向座410中,其中一者设置于电路板400上,另一者设置于壳体100;导向座410开设有配合孔,导杆130可通过配合孔与导向座410相对滑动配合,且二者的相对滑动方向位于第一方向上。
应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未限制导杆130和导向座410的具体设置位置,如图5和图6所示,导杆130设置于壳体100上,而导向座410设置于电路板400;当然,导杆130也可以设置于电路板400上,而导向座410设置于壳体100上。
以图5和图6中示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由于导杆130设置于壳体100上,其处于固定状态,而导向座410设置于电路板400上,其能够随着电路板400移动,因此,当导向座410滑动配合于导杆130时,导杆130为导向座410以及电路板400起到导向作用。在此种结构布局下,导杆130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以确保其在第一方向对导向座410进行导向,进而确保光源模组210是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未限制导向机构的具体类型,举例来说,导向机构可以包括设置于壳体100内壁上的滑轨组件,电路板400可与滑轨组件组合成移动移动,由滑轨组件起到约束导向作用。
在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壳体100包括电池盖120,第一外表面可以为电池盖120背离电子设备的内腔110的表面,第一方向为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
在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凸起部可以包括摄像头盖板121和装饰圈边框122,装饰圈边框122凸设于第一外表面,摄像头盖板121盖设于装饰圈边框122上,且摄像头盖板121与装饰圈边框122之间限定出容置腔111;出光口122a开设于装饰圈边框122上。在此种结构布局下,凸起部能够同时容置氛围灯组件200和摄像头,这样无疑能够提升空间利用率,而优化了电子设备的结构紧凑性。
在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反光片123,反光片123设置于第一区域A内。通过反光片123来强化对光线的反射作用,以减少光线的损耗,进而优化灯光效果。
在可选的方案中,本实施例的光源模组210可以为LD模组。LD模组即激光二极管,其具备体积小的优点,能够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电子设备上;同时,LD模组还具备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如此能够确保氛围灯组件200提供稳定、优质的灯光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配光件220可选为透镜。可选地,配光件220为PMMA(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透镜,折射率为1.495,透镜前表面位于Z向1.55mm,中心厚度0.80m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氛围灯组件,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容置腔和出光口,所述出光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所述氛围灯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出光口开设于所述凸起部的侧面,所述氛围灯组件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出光口投射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外表面的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外表面呈起伏曲面设置;
所述氛围灯组件包括光源模组和配光件,所述光源模组用于发出所述光线,所述配光件设置于所述光线的光路上,所述光线穿过所述配光件和所述出光口投射在所述第一外表面;
所述配光件具有第一配光面,所述第一配光面为自由曲面,所述第一配光面用于在第一方向上汇聚所述光线,以减小所述氛围灯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出光面;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光线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垂直的排布方向;
所述配光件具有第二配光面,所述第二配光面为自由曲面,所述第二配光面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发散所述光线,以增大所述氛围灯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出光面;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光线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平行的排布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光面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所述光线汇聚至发光半角在α以下,α的取值范围为α≤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光面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将所述光线汇聚至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件设置于所述出光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氛围灯组件包括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用于发出所述光线;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光源模组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光源模组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光线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上的投射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光线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垂直的排布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光源模组和所述驱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齿条通过齿轮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杆和导向座,在所述导杆和所述导向座中,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另一者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导向座开设有配合孔,所述导杆可通过所述配合孔与所述导向座相对滑动配合,且二者的相对滑动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电池盖,所述第一外表面为所述电池盖背离所述电子设备的内腔的表面,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摄像头盖板和装饰圈边框,所述装饰圈边框凸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摄像头盖板盖设于所述装饰圈边框上,且摄像头盖板与所述装饰圈边框之间限定出所述容置腔;所述出光口开设于所述装饰圈边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反光片,所述反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灯组件包括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用于发出所述光线;所述光源模组为LD模组。
CN202111384333.5A 2021-11-16 2021-11-16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993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4333.5A CN113993327B (zh) 2021-11-16 2021-11-16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4333.5A CN113993327B (zh) 2021-11-16 2021-11-16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3327A CN113993327A (zh) 2022-01-28
CN113993327B true CN113993327B (zh) 2023-09-01

Family

ID=79749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84333.5A Active CN113993327B (zh) 2021-11-16 2021-11-1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332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3360A (zh) * 2010-03-15 2010-08-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灯具及其反光杯
CN201589143U (zh) * 2009-12-31 2010-09-22 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路灯
CN103017004A (zh) * 2011-09-22 2013-04-03 苏州荣文库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led路灯照明单元和led路灯
CN105142366A (zh) * 2015-07-29 2015-1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7829A (zh) * 2016-08-01 2016-1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壳体、外观面纹理加工方法、刀具及电子设备
CN108811416A (zh) * 2018-06-06 2018-11-1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981848A (zh) * 2019-03-28 2019-07-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灯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9572071U (zh) * 2018-12-07 2019-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圈、功能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1786206U (zh) * 2020-02-12 2020-10-27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元件、灯光组件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9143U (zh) * 2009-12-31 2010-09-22 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路灯
CN101793360A (zh) * 2010-03-15 2010-08-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灯具及其反光杯
CN103017004A (zh) * 2011-09-22 2013-04-03 苏州荣文库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led路灯照明单元和led路灯
CN105142366A (zh) * 2015-07-29 2015-1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7829A (zh) * 2016-08-01 2016-1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壳体、外观面纹理加工方法、刀具及电子设备
CN108811416A (zh) * 2018-06-06 2018-11-1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9572071U (zh) * 2018-12-07 2019-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圈、功能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9981848A (zh) * 2019-03-28 2019-07-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灯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11786206U (zh) * 2020-02-12 2020-10-27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元件、灯光组件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3327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3236B (zh) 光学设备
KR100789138B1 (ko) 조명장치 및 이를 적용한 반사형 액정표시장치
CA2740054C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090009968A (ko) 조광기능을 가진 입력장치
JP2019160770A (ja) 車用二重機能照明モジュール及び車用二重機能照明セット/vehicle dual−function lighting module and dual−function lighting set
JP2016134288A (ja) 表示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CN113993327B (zh) 电子设备
CN216118339U (zh) 导光结构及终端设备
KR101918488B1 (ko) 엘이디 렌즈 모듈
CN114034020B (zh) 灯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CN213934395U (zh) 增强现实设备及其导光结构
CN214038233U (zh) 远光光学元件、远光照明单元、车灯和车辆
CN214284300U (zh) 一种应用光学环形增光技术的化妆镜
CN220119222U (zh) 照明灯具
CN112526666B (zh) 增强现实设备及其导光结构
CN218001385U (zh) 导光板及条形灯
KR20200101773A (ko) 빛공해 억제형 조명장치
CN210865441U (zh) 炫彩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9867577U (zh) 台灯灯头及台灯
TWM473601U (zh) 發光按鍵裝置
CN217238440U (zh) 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及音响
CN218237213U (zh) 一种灯具
CN216408856U (zh) 一种反射器及灯具
CN213712965U (zh) 一种灯光组件及可移动式载具
CN213403360U (zh) 一种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