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2671B - 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2671B
CN113992671B CN202111241899.2A CN202111241899A CN113992671B CN 113992671 B CN113992671 B CN 113992671B CN 202111241899 A CN202111241899 A CN 202111241899A CN 113992671 B CN113992671 B CN 113992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f
service data
target
servic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18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2671A (zh
Inventor
刘洁
林奕琳
何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18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26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2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2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2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2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目标网络包括目标UPF,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所述目标UPF从目标设备接收待处理业务数据;所述目标UPF确定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为协同业务数据;所述目标UPF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一节点,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二节点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目标网络的目标UPF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协同调配处理。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边缘计算提供了一种快速响应业务请求、节省骨干资源消耗的业务提供方式,但边缘的算力有限,往往需要进行任务分解并通过云边协同卸载部分任务到云端。目前的解决方案是云服务和网服务需要分别定制,这种网算分割的服务一方面增加了网络部署成本,另一方面给客户带来不友好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无需额外特制通道,通过UPF即可对目标设备发出的协同业务数据进行协同调配,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协同效率、提高了协同业务部署的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所述目标UPF从目标设备接收待处理业务数据;所述目标UPF确定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为协同业务数据;所述目标UPF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一节点,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二节点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UPF包括第一UPF,所述第一UPF通过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与第一节点进行待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目标UPF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一节点,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包括:所述第一UPF通过所述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接收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并对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返回所述第一UPF。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UPF包括第一UPF,所述目标UPF通过第一N6普通业务接口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待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目标UPF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一节点,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包括:所述目标UPF为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打上协同业务标签,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用来标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还用来标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的转发路由;所述目标UPF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通过所述第一N6普通业务接口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一N6普通业务接口接收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并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对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所述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第一N6普通业务接口将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UPF。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UPF由第一UPF和第二UPF组成;其中,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二节点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包括:所述第一UPF确定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携带协同业务标签,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用来标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还用来标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的转发路由;所述第一UPF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将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通过N9接口转发至所述第二UPF;所述第二UPF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UPF对应的第二节点以进行所述第二处理操作,生成所述目标业务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UPF由第一UPF和第二UPF组成;其中,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二节点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包括:所述第一UPF确定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不携带协同业务标签,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用来标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还用来标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的转发路由;所述第一UPF为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打上所述协同业务标签;所述第一UPF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将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通过N9接口转发至所述第二UPF;所述第二UPF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UPF对应的第二节点以进行所述第二处理操作,生成所述目标业务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UPF通过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与所述第二节点进行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第二UPF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UPF对应的第二节点以进行所述第二处理操作,生成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包括:所述第二UPF从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中删除所述协同业务标签;所述UPF通过所述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接收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对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所述目标业务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UPF在从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中删除协同业务标签时,保留了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的目标业务链与协同业务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包括:所述第二UPF通过所述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所述第二UPF根据所述目标业务链与所述协同业务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了与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对应的协同业务标签;所述第二UPF为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打上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并将打上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打上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包括:所述第二UPF通过N9接口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UPF;所述第一UPF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节点,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第三处理;所述第一UPF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三处理后的目标业务数据,并将经过第三处理后的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UPF通过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与所述第二节点进行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第二UPF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UPF对应的第二节点以进行所述第二处理操作,生成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包括:所述第二UPF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通过所述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将所述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接收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对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进行所述第二处理操作,生成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包括:所述第二UPF通过所述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所述第二UPF通过N9接口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UPF;所述第一UPF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节点,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第三处理;所述第一UPF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三处理后的目标业务数据,并将经过第三处理后的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数据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无需额外特制通道,通过UPF即可对目标设备发出的协同业务数据进行协同调配,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协同效率、提高了协同业务部署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结构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结构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流转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流转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流转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流转图。
图8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数据流转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流转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门禁系统业务的云边端协同业务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流转图。
图12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本公开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本说明书中,用语“一个”、“一”、“该”、“”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实体和相关术语如下: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是移动网络可实施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的颗粒度。
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5G核心网实施用户面管理和会话管理的网络功能。
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是5G核心网各种策略(包括接入策略、移动性管理策略和会话管理策略、计费策略等)的控制网元。
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5G核心网执行用户面策略和转发用户数据的网络功能。
NEF(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网络能力开放功能):实现网络能力对AF的开放,提供策略请求、参数配置和管理的手段。
TDF(Traffic Detect FunctionClac流量检测功能):属于UPF的DPI(Deep PacketInspection,深度包检测i)功能。
TSSF(Traffic Steering Support Function)流量导向支持功能,支持业务链(多个业务功能根据业务要求串接起来的逻辑及实现)的控制功能。
N3:基站与UPF之间的接口。
N9:UPF之间的会话连接接口。
N6:UPF到数据网络(DN)的接口,为通过移动网络访问业务的出口。
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水平协议),是在一定开销(通常这个开销是驱动提供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下,为了保障服务的性能和可靠性,服务提供商与用户间或者服务提供商之间定义的一种双方认可的协定。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网络(例如移动网络)可以包括目标UPF,该目标UPF可以由一个UPF组成,也可以由多个UPF组成,本公开以目标UPF包括两个UPF组成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照图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目标UPF从目标设备接收待处理业务数据。
如图2所示,目标UPF可以包括第一UPF(如图2或图3中的UPF1)和第二UPF(如图2或图3中的UPF2),该目标UPF中的第一UPF可以从目标设备(如图2所示的用户设备UE)接收待处理业务数据。
步骤S104,目标UPF确定待处理业务数据为协同业务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UPF(例如目标UPF中的第一UPF)可以根据待处理业务数据的相关配置信息确定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例如可以根据待处理业务数据的发送地址、接收地址或者域名、端口号等等确定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在实际处理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或者配置哪些数据可以成为协同业务数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2或图3所示,目标UPF可以通过流量监测功能器TDF对接收到的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检测,以确定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否是协同业务数据,然后流量监测功能区TDF会将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给流量导向支持功能TSSF,以便流量导向支持功能TSSF确定该待处理业务数据的业务链类型、转发路径等,并根据需要对待处理业务进行标签操作(包括增加、删除标签)。其中,流量导向支持功能TSSF可以用于协同业务逻辑的控制和实现。
其中,协同业务数据指的是需要多个(例如两个)节点协同配合完成的业务数据。
步骤S106,目标UPF将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目标UPF对应的第一节点,以便第一节点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节点可以指的是距离待处理业务数据发送方较近的边缘节点,也可以指的是距离待处理业务数据发送方较远的云节点,还可以是目标网络中的其他节点,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第一节点可以是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节点设备,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电脑、计算机或者物联网设备等)、服务器或者服务器群组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第一节点中的第一处理操作可以是针对待处理业务数据配置协同任务时预先设置的,例如可以是预处理操作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2所示,UPF1(第一UPF)可以内置两种类型的N6接口,即协同业务子接口和普通业务接口。其中,协同业务子接口(例如N6协同业务子接口201)可以与协同业务的目标业务链绑定,专门用于传输协同业务数据(即只要接收到来自于协同业务子接口的数据就可以认为是协同业务数据)。普通业务接口(如图2中N6普通业务接口203)用于对UPF1和第一节点之间的各种流量数据(不区分是否是协同业务数据)进行传输。协同业务子接口和普通业务接口均可以是一种逻辑接口。
其中,第一UPF除了可以是待处理业务数据对应的边缘UPF(与边缘节点对应的UPF,例如UPF1),还可以是云UPF(与中心节点对应的UPF,例如UPF2),第一节点除了可以是与边缘UPF对应的边缘节点(如边缘云202),还可以是中心节点(如中心云209),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PF(如图2中的UPF1)可以通过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如图2中的N6协同业务子接口201)与第一节点(如图2中的边缘云202)进行待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那么,目标UPF将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目标UPF对应的第一节点,以便第一节点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可以包括:第一UPF(如UPF1)通过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如N6协同业务子接口201))将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一节点(如边缘云202);第一节点从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接收待处理业务数据,并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第一节点通过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将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返回第一UPF。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UPF通过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与第一节点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则无需任何指示,第一UPF和第一节点就可以知道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链中的协同业务数据。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一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转发,以使得第一节点能够及时准确的确定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以便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协同业务处理中的第一处理操作并通过协同业务子接口返回初步处理业务结果。该方案无需对第一节点的执行逻辑或者硬件设施进行改变,降低了改动难度。
如图3所示,第一UPF(如UPF1)还可以通过N3接口从目标设备(如用户设备UE)接收待处理业务数据,并通过N3接口对上行的待处理业务数据添加协同业务标签。
如图3所示,第一UPF(如UPF1)中可以内置一种类型的N6接口,即普通业务接口。该普通业务接口(如图3中N6普通业务接口302)可以用于对UPF和节点之间的各种流量数据(包括协同业务数据和非协同业务数据)进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PF(如UPF1)还可以通过第一N6普通业务接口(如图3中N6普通业务接口302)与第一节点(如图3中的边缘云303)进行待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那么,目标UPF将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目标UPF对应的第一节点,以便第一节点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可以包括:目标UPF中的第一UPF(如UPF1)可以通过第一普通业务接口(例如普通业务接口302)为待处理业务数据打上协同业务标签(第一UPF还可以通过其他模块为待处理业务数据打标签,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协同业务标签用来标识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协同业务标签还用来标识待处理业务数据的转发路由;目标UPF中的第一UPF根据协同业务标签,通过第一N6普通业务接口(如普通业务接口303)将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一节点(如边缘云303);第一节点(如边缘云303)从第一N6普通业务接口(如普通业务接口303)接收待处理业务数据,并根据协同业务标签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携带协同业务标签;第一节点(如边缘云303)通过第一N6普通业务接口(如普通业务接口302)将携带协同业务标签的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返回至第一UPF(如UPF1)。
上述方案通过在待处理业务数据中打上协同业务标签,以便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协同业务标识,并对待处理业务数据的路由信息进行标识,方便第一UPF、第一节点、第二UPF或者第二节点等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路由或者处理等。
步骤S108,目标UPF从第一节点接收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将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目标UPF对应的第二节点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
其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可以是相同的节点,也可以是不同的节点。第二节点可以是待处理业务数据的边缘节点,也可以是待处理业务数据的云节点,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第二处理可以是与第一处理不同的处理操作,也可以是相同的处理操作,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均以实际协同业务配置为准。
通过第一处理操作和第二处理操作的协同操作,可以完成对待处理业务数据的协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PF在接收到第一节点返回的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后,会判断该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是否携带协同业务标签,该协同业务标签用来标识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同时协同业务标签还可以用来标识待处理业务数据的转发路由;若第一UPF确定初步处理业务数据不携带协同业务标签,则第一UPF根据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的协同信息为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打上协同业务标签;第一UPF根据协同业务标签将携带协同业务标签的初步处理业务数据通过N9接口转发至第二UPF;第二UPF将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二UPF对应的第二节点以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
一般来说,若待处理业务数据或初步处理业务数据通过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在第一UPF和第一节点之间进行传输的话,该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就可以不携带协同业务标签。
如图2所示,UPF2(第二UPF)中可以内置两种类型的N6接口,即协同业务子接口和普通业务接口。其中,协同业务子接口(如UPF2中的N6协同业务子接口207)可以与协同业务的业务链绑定,专门用于传输协同业务数据(即只要接收到来自于协同业务子接口的数据均是协同业务数据)。普通业务接口(如图2中N6普通业务接口208)用于对UPF2和第二节点之间的各种流量数据(不区分是否是协同业务数据)进行传输。协同业务子接口和普通业务接口均可以是一种逻辑接口。
其中,第二UPF除了可以是待处理业务数据对应的云UPF(例如UPF2),还可以是边缘UPF(例如UPF1),第二节点除了可以是与边缘UPF对应的中心节点(如中心云209),还可以是边缘节点(如边缘云20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UPF可以通过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如图2中的N6协同业务子接口207)与第二节点(如中心云209)进行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其中,第二UPF(如UPF2)将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二UPF对应的第二节点(如中心云209)以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可以包括:第二UPF(如UPF2)从初步处理业务数据中删除协同业务标签;第二UPF通过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如N6协同业务子接口207)将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二节点(如中心云209);第二节点(如中心云209)从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如N6协同业务子接口207)接收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对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二UPF通过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与第二节点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则无需任何指示,第二UPF和第二节点就可以知道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一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转发,以使得第二节点能够及时准确的确定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以便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协同业务处理中的第二处理操作。该方案无需对第二节点的执行逻辑或者硬件设施进行改变,降低了改动难度。
如图3所示,第二UPF2(如UPF2)中可以内置一种类型的N6接口,即普通业务接口。该普通业务接口(如图3中N6普通业务接口304)可以用于对UPF和节点之间的各种流量数据(包括协同业务数据和非协同业务数据)进行传输。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UPF(如UPF2)通过可以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如图3中N6普通业务接口304)与第二节点(如图3所示的中心云节点305)进行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其中,第二UPF将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二UPF对应的第二节点以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包括:第二UPF(如UPF2)根据协同业务标签,通过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如图3中N6普通业务接口304)将携带协同业务标签的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二节点(如图3所示的中心云节点305);第二节点(如图3所示的中心云节点305)从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如图3中N6普通业务接口304)接收携带协同业务标签的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根据协同业务标签对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目标业务数据携带协同业务标签。
步骤S110,目标UPF从第二节点接收目标业务数据,并将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目标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第二节点完成对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的第二处理后,会将处理完成后的目标业务数据返回给目标UPF,该目标UPF会将目标业务数据返回给目标设备,从而完成对待处理业务数据的协同业务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返回目标设备前,可以确定目标业务数据是否携带协同业务标签,若目标业务数据携带协同业务标签,则需要将该协同业务标签删除后再返回目标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UPF通过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将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节点时,会将初步处理业务数据中携带的协同业务标签删除,但是会在第二UPF中保留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的目标业务链与协同业务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那么目标UPF从第二节点接收目标业务数据,并将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目标设备可以包括:第二UPF(如图2所示的UPF2)通过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如图2所示的协同业务子接口207)从第二节点(如图2所示的中心云209)接收目标业务数据;第二UPF(如图2所示的UPF2)根据目标业务链与协同业务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了与目标业务数据对应的协同业务标签;第二UPF为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打上协同业务标签,并将打上协同业务标签的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目标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打上协同业务标签的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目标设备可以参考如图4所示的数据流转曲线401,即第二UPF将打上协同业务标签的目标业务数据转给第一UPF,并通过第一UPF直接转给目标设备。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将打上协同业务标签的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目标设备可以参考参考如图5所示的数据流转曲线501,即第二UPF通过N9接口将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一UPF;第一UPF根据协同业务标签将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一节点,以便第一节点对目标业务数据进行第三处理;第一UPF从第一节点接收第三处理后的目标业务数据,并将经过第三处理后的目标业务数据删除协同业务标签后返回至目标设备。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UPF通过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与第二节点进行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那么下发至第二节点的待处理业务数据必然携带协同业务标签,则第二节点处理完之后的目标业务数据也会携带协同业务标签。
那么,目标UPF从第二节点接收目标业务数据,并将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目标设备可以参考图6所示的数据流转曲线601,即第二UPF通过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从第二节点接收目标业务数据;第二UPF通过N9接口将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一UPF,以便第一UPF直接将目标业务数据删除协同业务标签后发送给目标设备。
另外,目标UPF从第二节点接收目标业务数据,并将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目标设备可以参考图7所示的数据流转曲线701,即第二UPF通过第二N7普通业务接口从第二节点接收目标业务数据;第二UPF通过N9接口将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一UPF;第一UPF根据协同业务标签将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一节点,以便第一节点对目标业务数据进行第三处理;第一UPF从第一节点接收第三处理后的目标业务数据,并将经过第三处理后的目标业务数据删除协同业务标签后返回至目标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额外特制通道,通过UPF即可对目标设备发出的协同业务数据进行协同调配,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协同效率、提高了协同业务部署的效率。
如图8所示,相关技术在进行云边协同操作时,需要特别定制云(即云节点803)与边(即边缘节点802)之间的连接电路,由应用层自行关联终端任务(如应用任务801)、边端任务8(应用任务1)和云端任务(如应用任务2)的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中,相关技术中云与边之间连接电路通常是需要特殊定制的连接电路,极大的耗费了资源,浪费了人力、物力。
针对目前云边协同的云服务定制和网服务定制割裂的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云边端协同的移动网络用户面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1、云边协同策略下发。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业务链策略下发可采用现有流程,包括三种方式:
1.静态/预定义策略:策略配置在UPF(或SMF)上;
2.策略签约在PCF上,通过PCF—>SMF—>UPF下发;
3.策略通过能力开放的方式,由AF(第三方应用或云边端协同控制平台)通过NEF—>PCF—>SMF—>UPF下发。
表1
表1作为一个实例,提供了UPF上的云边端协同策略逻辑,如表1所示,其中,UPF1为边缘云连接的UPF,UPF2为中心云连接的UPF,两者均配置了针对同一个业务“facialrecognition”上行流量的业务链策略。UPF1的业务识别规则是url的检测,例如当收到一个数据时,首先判断该数据是否是上行数据(即判断数据流转方式Direction=up),若该数据是上行数据,则进一步判断该上行数据的url是否匹配成功,若url=fr.baidu.com时即认为该上行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TSSF对应的操作是首先添加协同业务标签,然后送N6接口,进一步送N9接口。UPF2的业务识别规则除了url,也可以直接检测协同业务标签,对应的操作是直接送N6接口。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门禁系统业务的云边端协同业务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UPF1为边缘UPF,连接边缘云;UPF2为中心UPF,连接中心云;应用方已明确云边端协同需求、分解好任务并已部署好各部分的任务(例如根据业务逻辑分解应用为端任务、边缘任务和中心任务,并分别部署在UE侧、边缘UPF对应的边缘云节点和中心UPF对应的中心云),同时,在云边端协同控制平台上定制了云边端协同策略。协同策略在业务发起之前已通过云边端协同控制平台—>NEF—>PCF—>SMF—>UPF配置在网络中,UPF上配置了该业务链与N6子接口的绑定关系。
参考图10,智能门禁系统业务的云边端协同业务实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UPF业务链配置起效,同时网络已建立多UPF会话;
2、UE发起门禁控制请求,请求中携带采集的人脸原始数据。
3、边缘UPF执行业务识别规则,识别到流量为需要云边协同的业务流流量,对该流量分配协同业务标签,该标签绑定N6对该业务链的协同业务子接口。
4、N6协同业务子接口传递业务流量到边缘云上的边缘节点。
5、边缘节点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去重、图形拼接等预处理。
6、边缘节点发起人脸识别请求,携带处理后的数据,通过N6协同业务子接口原路返回UPF1。
7、UPF1对N6协同业务子接口原路返回的流量,添加协同业务标签,根据业务链策略的操作规则,确定转发流量的下一跳为N9接口。
8、UPF1通过N9接口将请求转发给UPF2,其中,数据包带有协同业务标签。
9、UPF2识别到协同业务标签,判断为协同业务,根据业务链操作规则,删除协同业务标签并判断下一跳为该业务链的N6协同业务子接口原路。
10、UPF2通过N6业务链专用子接口转发请求到中心云上的中心节点。
11、中心节点执行人脸数据的特征提取,根据模型数据库进行特征匹配和人脸识别。
12、中心节点将人脸识别结果通过N6协同业务子接口原路返回给UPF2;
13、UPF2对N6协同业务子接口原路返回的流量,根据下行流量的业务链操作规则,添加协同业务标签。
14、UPF2对返回的下行流量,根据下行流量的业务链操作规则,通过N9接口向UPF1转发。
15、UPF1识别到N9接口下行流量的协同业务标签,根据下行流量的业务链操作规则,删除协同业务标签,确定下一跳为N6普通业务子接口。
16、UPF1向边缘节点转发人脸识别结果。
17、边缘节点根据接收到的人脸识别结果,对初始的智能门禁控制请求做出授权判决。
18、边缘节点根据授权结果,通过N6普通业务接口将控制操作指示通过UPF1返回给UE。
上述实施例部分是通过N6协同业务子接口对业务数据进行转发,即在N6接口用业务链专用子接口的方式绑定业务链流量,避免添加标签改动应用的原始数据包。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全程标签模式对业务数据进行转发,即业务链流量打上标签后传递给应用,应用返回的数据包仍包含标签信息,应用不能对标签作任何增删改操作,以使UPF能识别到返回的数据是否和业务链相关。如图11中示出的应用任务3(一种云边协同任务)对应的数据流转曲线1101,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额外特制通道,通过UPF即可对目标设备发出的协同业务数据进行协同调配,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协同效率、提高了协同业务部署的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根据业务逻辑分解应用为端任务、边缘任务和中心任务,并分别部署在UE侧、边缘UPF对应的边缘云节点和中心UPF对应的中心云;在建立跨UPF的用户面的基础上,引入N6+N9业务链,增强现有的策略机制支持N6+N9业务链策略。根据端边云协同需求构建业务链策略;边缘UPF识别到需要协同的业务后,根据业务链的操作规则,通过业务链专用N6子接口在边缘UPF卸载业务并在边缘云节点进行处理,从N6子接口返回的流量添加协同业务标签后进一步通过N9接口传送到中心UPF;中心UPF删除标签后通过业务链专用N6子接口在中心云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从子接口返回的流量再次被打上协同业务标签并通过N9接口传送到边缘UPF;边缘UPF删除协同业务标签,通过N6普通业务接口卸载到边缘云节点处理后返回UE,从而通过移动网络的用户面管理和会话管理增强实现了云边端协同。
以上方法中,若中心云和边缘云连接同一个UPF,则N9的传输及N9接口的标签操作可以省略。
以上方法中,如应用逻辑不受标签影响,且应用不对标签做任何增删改操作(需预先协商确认),则不需要指定N6业务链专用子接口,同时N6侧可以省略对上行流量的标签操作(添加及删除)。
以上方法中,协同业务标签可以通过数据包的包头扩展字段携带,N6的子接口可以为逻辑子接口。
通过本发明方法,云、边、端的任务间可以不需要额外的网络连接,通过移动网络用户面的业务链就可以实现任务协同。
上述实现中,增强了5G网络的策略机制支持协同业务链,其中包括NEF、PCF、SMF、UPF的功能增强;UPF引入TSSF功能,以实现各个端口上业务链的标签操作和转发。
本公开实施例只需要增强移动网络的策略机制就能实现打通云边端业务协同通道;在移动网络内解决云边端协同的问题,提供业务服务的同时建立协同连接,不需要客户另外申请云边专线;会话连接和云边端协同的连接同时建立和释放,使能移动网络业务的云边端协同服务的零开通。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图12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2示出的电子设备12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2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2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02中的程序或者从储存部分12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2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2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12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1201、ROM 1202以及RAM 1203通过总线12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205也连接至总线12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2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2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207;包括硬盘等的储存部分12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209。通信部分12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2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205。可拆卸介质12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2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储存部分12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2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2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2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可实现功能包括:目标UPF从目标设备接收待处理业务数据;目标UPF确定待处理业务数据为协同业务数据;目标UPF将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目标UPF对应的第一节点,以便第一节点对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目标UPF从第一节点接收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将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目标UPF对应的第二节点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目标UPF从第二节点接收目标业务数据,并将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目标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智能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例如图1或图10的一个或多个所示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在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限于这里已经示出的详细结构、附图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网络包括目标UPF,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目标UPF从目标设备接收待处理业务数据;
所述目标UPF确定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为协同业务数据;
所述目标UPF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一节点,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
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二节点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
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UPF包括第一UPF,所述第一UPF通过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与第一节点进行待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目标UPF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一节点,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UPF通过所述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接收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并对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第一N6协同业务子接口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返回所述第一UP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UPF包括第一UPF,所述第一UPF通过第一N6普通业务接口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待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目标UPF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一节点,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UPF为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打上协同业务标签,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用来标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还用来标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的转发路由;
所述第一UPF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通过所述第一N6普通业务接口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一N6普通业务接口接收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并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对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进行所述第一处理操作,生成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
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第一N6普通业务接口将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第一UP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UPF由第一UPF和第二UPF组成;其中,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二节点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UPF确定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携带协同业务标签,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用来标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还用来标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的转发路由;
所述第一UPF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将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通过N9接口转发至所述第二UPF;
所述第二UPF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UPF对应的第二节点以进行所述第二处理操作,生成所述目标业务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UPF由第一UPF和第二UPF组成;其中,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UPF对应的第二节点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目标业务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UPF确定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不携带协同业务标签,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用来标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是协同业务数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还用来标识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的转发路由;
所述第一UPF为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打上所述协同业务标签;
所述第一UPF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将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通过N9接口转发至所述第二UPF;
所述第二UPF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UPF对应的第二节点以进行所述第二处理操作,生成所述目标业务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PF通过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与所述第二节点进行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第二UPF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UPF对应的第二节点以进行所述第二处理操作,生成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UPF从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中删除所述协同业务标签;
所述第二UPF通过所述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接收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对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进行第二处理操作,生成所述目标业务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PF在从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中删除协同业务标签时,保留了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的目标业务链与协同业务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所述第二UPF通过所述第二N6协同业务子接口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目标业务数据;
所述第二UPF根据所述目标业务链与所述协同业务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了与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对应的协同业务标签;
所述第二UPF为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打上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并将打上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打上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所述第二UPF通过N9接口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UPF;
所述第一UPF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节点,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第三处理;
所述第一UPF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三处理后的目标业务数据,并将经过第三处理后的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PF通过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与所述第二节点进行初步处理业务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第二UPF将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UPF对应的第二节点以进行所述第二处理操作,生成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UPF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通过所述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将所述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所述待处理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接收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的初步处理业务数据,并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对所述初步处理业务数据进行所述第二处理操作,生成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携带所述协同业务标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UPF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并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所述第二UPF通过所述第二N6普通业务接口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目标业务数据;
所述第二UPF通过N9接口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UPF;
所述第一UPF根据所述协同业务标签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节点,以便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第三处理;
所述第一UPF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三处理后的目标业务数据,并将经过第三处理后的目标业务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设备。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用于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111241899.2A 2021-10-25 2021-10-25 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992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1899.2A CN113992671B (zh) 2021-10-25 2021-10-25 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1899.2A CN113992671B (zh) 2021-10-25 2021-10-25 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2671A CN113992671A (zh) 2022-01-28
CN113992671B true CN113992671B (zh) 2024-01-30

Family

ID=79741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1899.2A Active CN113992671B (zh) 2021-10-25 2021-10-25 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267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670A (zh) * 2020-04-30 2020-08-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586114A (zh) * 2020-04-24 2020-08-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协同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300899A (zh) * 2020-04-15 2021-08-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络能力开放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1587A (zh) * 2020-04-15 2021-08-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节点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59896A1 (en) * 2019-02-13 2020-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dustrial Automation with 5G and Beyon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0899A (zh) * 2020-04-15 2021-08-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络能力开放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1587A (zh) * 2020-04-15 2021-08-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节点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6114A (zh) * 2020-04-24 2020-08-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协同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586670A (zh) * 2020-04-30 2020-08-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5G承载需求分析;李芳;张海懿;吴冰冰;;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第09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2671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2835B (zh) 业务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96412B (zh) 网络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491009A (zh) 业务协同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244906B (zh) 数据流量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629030A (zh) 基于边缘计算平台的通信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1935270A (zh) 基于边缘计算平台的通信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29040A (zh) 云边协同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1510493B (zh) 分布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342929B (zh) 一种新消息通知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12761B (zh) 文件传输调度方法、管理平台、请求平台以及存储介质
CN114301980A (zh) 容器集群的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511494B2 (en) Network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992671B (zh) 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78494B (zh) 远程面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US20200236188A1 (en) Facilitating inter-proxy communication via an existing protocol
CN11430178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2449357B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915289A (zh) 计算任务的策略确定或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网元及介质
CN112836201A (zh) 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334135B (zh) 基于事件总线的多云api异步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460053B (zh)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及边缘计算系统
CN115460000B (zh) 会话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与介质
CN113741403B (zh) 车辆诊断方法、诊断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00901B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45367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