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5009A - 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5009A
CN113975009A CN202111346045.0A CN202111346045A CN113975009A CN 113975009 A CN113975009 A CN 113975009A CN 202111346045 A CN202111346045 A CN 202111346045A CN 113975009 A CN113975009 A CN 113975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earing
groove
embedded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60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75009B (zh
Inventor
张珺
钟洁
王静
柳杰
刘辉
刘美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feng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Kaife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feng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Kaife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13460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5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5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5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75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5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1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means for turning-over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07Side-ra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包括床架、第二轴承、连接杆、活动槽、滑动槽、嵌合槽和支撑块,所述螺杆一侧外壁设置有丝杠本体,所述丝杠本体贯穿滑动槽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第二轴承一端外壁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背离转轴一端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三轴承,所述支撑块内部开设有限位槽,通过设置床板、支撑块和嵌合块,达到了便于带动患者翻身的效果,保证患者的翻身角度符合需要,提高了患者翻身后的舒适性,降低需要医护人员后续调节的几率,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神经内科的患者由于病情的影响,会出现肌无力的现象,不能够下床运动,需要长时间卧病在床。
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翻身辅助装置典型的如公开号为其CN109549830A公开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其包括坐垫、靠背和支撑脚,所述坐垫上设置有座位部,所述座位部的前方设置有腿放置部,所述腿放置部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连接有调节电机,所述靠背上设置有第一绷带,所述靠背的上方设置有头放置部,所述靠背的两侧设置有胳膊放置部,所述胳膊放置部上设置有第二绷带,所述靠背与坐垫之间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坐垫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弹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减少病人的发病率,或公开号为CN112515876A公开的一种隐藏式辅助翻身装置及翻身床,其包括转轴,转轴上卷绕有布,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在支撑座上,转轴下方的支撑座上连接有扶手架,支撑座连接有竖向导向机构,竖向导向机构外侧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扶手架连接。本发明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卧床病人翻身人工辅助劳动强度大,设备辅助使用成本高昂的问题,使用方便,成本更低,更适于推广应用在广大医疗场所,普通病房也可应用,占用空间小,应用前景大。
现有的患者翻身装置,不能够依据病人在病床上端的具体位置进行调节翻转,容易导致患者翻身角度不适合,影响患者翻身后的舒适性,且角度不适合时,还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辅助翻转,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且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架、第二轴承、连接杆、活动槽、滑动槽、嵌合槽和支撑块,所述床架两端外壁均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外壁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下端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壁两侧均嵌入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一侧外壁设置有丝杠本体,所述丝杠本体贯穿滑动槽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第二轴承一端外壁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背离转轴一端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三轴承,所述支撑块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床架上端外壁一侧放置有等距平行分布的床板,所述床板的长度小于挡板之间的间距,所述床板一侧外壁开设有嵌合槽,所述床板之间安装有合页,所述床板之间通过合页转动链接,所述床板通过合页保证了相互之间的转动流畅性和稳定性;
所述床架异于挡板两侧外壁均安装有护栏,两个所述护栏分别位于床板两侧,所述护栏达到了遮挡患者的目的,避免患者跌落床架。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侧外壁和第三轴承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外壁活动安装有嵌合块,所述嵌合块位于嵌合槽内部,所述嵌合块和嵌合槽保证了连接杆与床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第三轴承保证了连接杆位置稳定性;
所述连接杆一侧外壁设置有弹簧,两个所述嵌合块通过弹簧分别与支撑块和支撑杆弹性连接,所述弹簧弹力推动嵌合块移动,从而保证嵌合块位于嵌合槽内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下两端外壁均开设有等距平行分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间距与嵌合槽之间的间距相适配,通过调节支撑杆位于限位槽内部的位置,使连接杆与嵌合槽的位置相匹配;
所述限位槽内壁上端一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螺孔一端外壁位于限位孔内部,所述螺栓与螺孔啮合发生相对移动,直至螺栓移动至限位孔内部,所述螺栓和限位孔达到了固定支撑杆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转轴背离支撑块一端外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丝杠本体外壁相连接,所述电机位于活动槽内部,所述电机带动转轴和支撑块转动,且转轴通过第二轴承保证了转动位置稳定性;
所述丝杠本体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保证丝杠本体与丝杠本体的啮合力,所述螺杆贯穿第一轴承一端外壁安装有把手,工作人员通过把手带动螺杆位于第一轴承内部转动,所述螺杆位于第一轴承内部转动时,从而推动丝杠本体发生水平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床板、支撑块和嵌合块,达到了便于带动患者翻身的效果,患者平躺于床板上端,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把手,螺杆转动时,丝杠本体在滑动槽内部发生水平移动,从而使支撑块一端的嵌合块插入患者需要翻身面的床板内部的嵌合槽内部,且另一侧嵌合块插入靠边的床板的嵌合槽内部,工作人员通过外置的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电机带动转轴和支撑块发生圆周转动,从而使两个嵌合块之间间距的床板通过合页发生转动,从而保证了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在床板上端的具体位置进行调节床板的转动位置,保证患者的翻身角度符合需要,提高了患者翻身后的舒适性,降低需要医护人员后续调节的几率,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床架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床板结构局部俯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活动槽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滑动槽结构俯剖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支撑块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床架;11、床板;12、挡板;13、护栏;14、活动槽;15、滑动槽;16、第一轴承;17、螺杆;18、把手;19、丝杠本体;110、嵌合槽;111、合页;2、第二轴承;21、转轴;22、电机;23、支撑块;24、限位槽;25、支撑杆;26、螺孔;27、螺栓;28、限位孔;29、第三轴承;3、连接杆;31、嵌合块;3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的五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架1、第二轴承2、连接杆3、活动槽14、滑动槽15、嵌合槽110和支撑块23,床架1两端外壁均安装有挡板12,挡板12一侧外壁开设有活动槽14,活动槽14内壁下端一侧开设有滑动槽15,滑动槽15内壁两侧均嵌入安装有第一轴承16,第一轴承16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杆17,螺杆17一侧外壁设置有丝杠本体19,丝杠本体19贯穿滑动槽15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二轴承2,第二轴承2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21,转轴21贯穿第二轴承2一端外壁安装有支撑块23,支撑块23背离转轴21一端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三轴承29,支撑块23内部开设有限位槽24,限位槽24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25。
床架1上端外壁一侧放置有等距平行分布的床板11,床板11的长度小于挡板12之间的间距,床板11一侧外壁开设有嵌合槽110,床板11之间安装有合页111,床板11之间通过合页111转动链接,床板11通过合页111保证了相互之间的转动流畅性和稳定性;
床架1异于挡板12两侧外壁均安装有护栏13,两个护栏13分别位于床板11两侧,护栏13达到了遮挡患者的目的,避免患者跌落床架1。
支撑杆25一侧外壁和第三轴承29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一侧外壁活动安装有嵌合块31,嵌合块31位于嵌合槽110内部,嵌合块31和嵌合槽110保证了连接杆3与床板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三轴承29保证了连接杆3位置稳定性;
连接杆3一侧外壁设置有弹簧32,两个嵌合块31通过弹簧32分别与支撑块23和支撑杆25弹性连接,弹簧32弹力推动嵌合块31移动,从而保证嵌合块31位于嵌合槽110内部的稳定性。
支撑杆25上端外壁开设有等距平行分布的限位孔28,限位孔28的间距与嵌合槽110之间的间距相适配,通过调节支撑杆25位于限位槽24内部的位置,使连接杆3与嵌合槽110的位置相匹配;
限位槽24内壁上端一侧开设有螺孔26,螺孔26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27,螺栓27贯穿螺孔26一端外壁位于限位孔28内部,螺栓27与螺孔26啮合发生相对移动,直至螺栓27移动至限位孔28内部,螺栓27和限位孔28达到了固定支撑杆25的目的,患者平躺于床板11上端,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把手18,螺杆17转动时,丝杠本体19在滑动槽15内部发生水平移动,从而使支撑块23一端的嵌合块31插入患者需要翻身面的床板11内部的嵌合槽110内部,且另一侧嵌合块31插入靠边的床板11的嵌合槽110内部,从而保证了连接杆3和床板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实施例二: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架1、第二轴承2、连接杆3、活动槽14、滑动槽15、嵌合槽110和支撑块23,床架1两端外壁均安装有挡板12,挡板12一侧外壁开设有活动槽14,活动槽14内壁下端一侧开设有滑动槽15,滑动槽15内壁两侧均嵌入安装有第一轴承16,第一轴承16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杆17,螺杆17一侧外壁设置有丝杠本体19,丝杠本体19贯穿滑动槽15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二轴承2,第二轴承2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21,转轴21贯穿第二轴承2一端外壁安装有支撑块23,支撑块23背离转轴21一端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三轴承29,支撑块23内部开设有限位槽24,限位槽24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25。
床架1上端外壁一侧放置有等距平行分布的床板11,患者在使用床板11时,医护人员会在床板11上端铺放垫被和床单,保证患者平躺于床板11上端的舒适性,且床板11会带动垫被发生角度变化,从而达到了带动患者进行翻身的目的,床板11的长度小于挡板12之间的间距,床板11一侧外壁开设有嵌合槽110,床板11之间安装有合页111,床板11之间通过合页111转动链接,床板11通过合页111保证了相互之间的转动流畅性和稳定性。
支撑杆25一侧外壁和第三轴承29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一侧外壁活动安装有嵌合块31,嵌合块31位于嵌合槽110内部,嵌合块31和嵌合槽110保证了连接杆3与床板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三轴承29保证了连接杆3位置稳定性,当电机22带动支撑块23和支撑杆25转动时,第三轴承29保证了一端嵌合块31位置稳定性,保证了床板11一端稳定性,而床板11另一端被嵌合块31带动转动;
连接杆3一侧外壁设置有弹簧32,两个嵌合块31通过弹簧32分别与支撑块23和支撑杆25弹性连接,弹簧32弹力推动嵌合块31移动,从而保证嵌合块31位于嵌合槽110内部的稳定性。
支撑杆25上端外壁开设有等距平行分布的限位孔28,通过支撑杆25上下两端的限位孔28,保证了支撑杆25能够拆卸后,通过两个不同的进入方向进入限位槽24内部,且保证了支撑杆25位于限位槽24内部的稳定性,保证了支撑杆25的连接杆3能够位于支撑块23两侧,从而保证电机22能够通过两个嵌合块31保证床板11进行左右两侧翻转动作。限位孔28的间距与嵌合槽110之间的间距相适配,通过调节支撑杆25位于限位槽24内部的位置,使连接杆3与嵌合槽110的位置相匹配;
限位槽24内壁上端一侧开设有螺孔26,螺孔26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27,螺栓27贯穿螺孔26一端外壁位于限位孔28内部,螺栓27与螺孔26啮合发生相对移动,直至螺栓27移动至限位孔28内部,螺栓27和限位孔28达到了固定支撑杆25的目的。
转轴21背离支撑块23一端外壁设置有电机22,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本发明的按摩装置还需要提供电机22以使得其正常工作,并且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电机22的提供司空见惯,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电机22与丝杠本体19外壁相连接,电机22位于活动槽14内部,电机22带动转轴21和支撑块23转动,且转轴21通过第二轴承2保证了转动位置稳定性;
丝杠本体19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保证丝杠本体19与丝杠本体19的啮合力,螺杆17贯穿第一轴承16一端外壁安装有把手18,工作人员通过把手18带动螺杆17位于第一轴承16内部转动,螺杆17位于第一轴承16内部转动时,从而推动丝杠本体19发生水平移动,工作人员通过外置的控制器控制电机22工作,电机22带动转轴21和支撑块23发生圆周转动,从而使两个嵌合块31之间间距的床板11通过合页111发生转动,从而保证了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在床板11上端的具体位置进行调节床板11的转动位置,保证患者的翻身角度符合需要,提高了患者翻身后的舒适性,降低需要医护人员后续调节的几率,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实施例三: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架1、第二轴承2、连接杆3、活动槽14、滑动槽15、嵌合槽110和支撑块23,床架1两端外壁均安装有挡板12,挡板12一侧外壁开设有活动槽14,活动槽14内壁下端一侧开设有滑动槽15,滑动槽15内壁两侧均嵌入安装有第一轴承16,第一轴承16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杆17,螺杆17一侧外壁设置有丝杠本体19,丝杠本体19贯穿滑动槽15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二轴承2,第二轴承2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21,转轴21贯穿第二轴承2一端外壁安装有支撑块23,支撑块23采用采用防锈铝材质设计,例如3A21、5A05或5B05材质,其均具有优良的耐蚀性,防锈铝一般在退火或冷加工硬化状态下使用,它具有高塑性、低强度、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及焊接性能,易于加工成型,并具有良好的光泽和低温性能,适于制造在腐蚀环境下工作的受力不大的零件,在保证基本强度的同时保证支撑块23的使用寿命,支撑块23背离转轴21一端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三轴承29,支撑块23内部开设有限位槽24,限位槽24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25。
床架1上端外壁一侧放置有等距平行分布的床板11,床板11的长度小于挡板12之间的间距,床板11采用ABS材质设计,其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结构材料,其可以在-25℃~60℃的环境下表现正常,而且有很好的成型性,加工出的产品表面光洁,易于染色和电镀。而且可与多种树脂配混成共混物,且其重量较轻,保证电机22的动能能够带动床板11转动,床板11一侧外壁开设有嵌合槽110,床板11之间安装有合页111,床板11之间通过合页111转动链接,床板11通过合页111保证了相互之间的转动流畅性和稳定性。
支撑杆25一侧外壁和第三轴承29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一侧外壁活动安装有嵌合块31,嵌合块31位于嵌合槽110内部,嵌合块31采用抗菌不锈钢材质设计,普通不锈钢内添加一定量的抗菌金属元素Cu,Ag,Zn等,使抗菌金属元素在不锈钢基体内以一定的大小、形态,均匀弥散地析出,并保证析出相的体积百分比,在不降低普通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情况下,赋予其优异的抗菌性能,抗菌不锈钢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在99%以上,对其它细菌如白念珠菌、枯黑菌等也有显著的杀灭作用,显示了优良的广谱抗菌性和抗菌持久性,抗菌不锈钢在毒性和人体安全性方面完全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在赋予不锈钢抗菌特性的同时,材料的力学、耐蚀、冷热加工、焊接等性能与原有不锈钢相当,避免嵌合槽110内部细菌堆积,嵌合块31和嵌合槽110保证了连接杆3与床板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三轴承29保证了支撑杆25位置稳定性。
连接杆3一侧外壁设置有弹簧32,两个嵌合块31通过弹簧32分别与支撑块23和支撑杆25弹性连接,弹簧32弹力推动嵌合块31移动,从而保证嵌合块31位于嵌合槽110内部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架1、第二轴承2、连接杆3、活动槽14、滑动槽15、嵌合槽110和支撑块23,床架1两端外壁均安装有挡板12,挡板12一侧外壁开设有活动槽14,活动槽14内壁下端一侧开设有滑动槽15,滑动槽15内壁两侧均嵌入安装有第一轴承16,第一轴承16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杆17,螺杆17一侧外壁设置有丝杠本体19,丝杠本体19贯穿滑动槽15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二轴承2,第二轴承2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21,转轴21贯穿第二轴承2一端外壁安装有支撑块23,支撑块23和限位槽24均采用矩形形状设计,支撑块23背离转轴21一端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三轴承29,支撑块23内部开设有限位槽24,限位槽24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25。
床架1上端外壁一侧放置有等距平行分布的床板11,床板11的长度小于挡板12之间的间距,床板11采用矩形形状设计,床板11一侧外壁开设有嵌合槽110,床板11之间安装有合页111,床板11之间通过合页111转动链接,床板11通过合页111保证了相互之间的转动流畅性和稳定性。
支撑杆25一侧外壁和第三轴承29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一侧外壁活动安装有嵌合块31,嵌合块31位于嵌合槽110内部,嵌合块31采用圆柱形设计,且嵌合块31内部采用中空设计,用于保证嵌合块31在连接杆3外置活动流畅性,嵌合块31和嵌合槽110保证了连接杆3与床板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三轴承29保证了支撑杆25位置稳定性。
连接杆3一侧外壁设置有弹簧32,两个嵌合块31通过弹簧32分别与支撑块23和支撑杆25弹性连接,弹簧32弹力推动嵌合块31移动,从而保证嵌合块31位于嵌合槽110内部的稳定性。
实施例五: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架1、第二轴承2、连接杆3、活动槽14、滑动槽15、嵌合槽110和支撑块23,床架1两端外壁均安装有挡板12,挡板12一侧外壁开设有活动槽14,活动槽14内壁下端一侧开设有滑动槽15,滑动槽15内壁两侧均嵌入安装有第一轴承16,第一轴承16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杆17,螺杆17一侧外壁设置有丝杠本体19,丝杠本体19贯穿滑动槽15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二轴承2,第二轴承2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21,转轴21贯穿第二轴承2一端外壁安装有支撑块23,支撑板23采用熔铸的生产方式,通过配料、装炉、熔炼、扒渣、合金化、精炼、扒渣、静置、铸造和锯切的方式得到铝棒原料,之后采用挤压成型的方式进行定型,通过原料加热、挤压、淬火、冷却、矫直和锯切的方式进行成型,保证形状符合需要,支撑块23背离转轴21一端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三轴承29,支撑块23内部开设有限位槽24,限位槽24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25。
床架1上端外壁一侧放置有等距平行分布的床板11,床板11通过将熔融的ABS利用压力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想要床板11形状,床板11的长度小于挡板12之间的间距,床板11一侧外壁开设有嵌合槽110,床板11之间安装有合页111,床板11之间通过合页111转动链接,床板11通过合页111保证了相互之间的转动流畅性和稳定性。
支撑杆25一侧外壁和第三轴承29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一侧外壁活动安装有嵌合块31,嵌合块31位于嵌合槽110内部,在普通不锈钢内添加一定量的抗菌金属元素Cu,Ag,Zn等,控制铸造、锻压、轧制以及热处理过程,使抗菌金属元素在不锈钢基体内以一定的大小、形态,均匀弥散地析出,并保证析出相的体积百分比,在不降低普通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情况下,赋予其优异的抗菌性能,嵌合块31和嵌合槽110保证了连接杆3与床板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三轴承29保证了支撑杆25位置稳定性。
连接杆3一侧外壁设置有弹簧32,两个嵌合块31通过弹簧32分别与支撑块23和支撑杆25弹性连接,弹簧32弹力推动嵌合块31移动,从而保证嵌合块31位于嵌合槽110内部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患者平躺于床板11上端,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把手18,螺杆17转动时,丝杠本体19在滑动槽15内部发生水平移动,从而使支撑块23一端的嵌合块31插入患者需要翻身面的床板11内部的嵌合槽110内部,且另一侧嵌合块31插入靠边的床板11的嵌合槽110内部,工作人员通过外置的控制器控制电机22工作,电机22带动转轴21和支撑块23发生圆周转动,从而使两个嵌合块31之间间距的床板11通过合页111发生转动,从而保证了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在床板11上端的具体位置进行调节床板11的转动位置,保证患者的翻身角度符合需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架(1)、第二轴承(2)、连接杆(3)、床板(11)、活动槽(14)、滑动槽(15)、嵌合槽(110)和支撑块(2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两端外壁均安装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一侧外壁开设有活动槽(14),所述活动槽(14)内壁下端一侧开设有滑动槽(15),所述滑动槽(15)内壁两侧均嵌入安装有第一轴承(16),所述第一轴承(16)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杆(17),所述螺杆(17)一侧外壁设置有丝杠本体(19),所述丝杠本体(19)贯穿滑动槽(15)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二轴承(2),所述第二轴承(2)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贯穿第二轴承(2)一端外壁安装有支撑块(23),所述支撑块(23)背离转轴(21)一端外壁嵌入安装有第三轴承(29),所述支撑块(23)内部开设有限位槽(24),所述限位槽(24)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上端外壁一侧放置有等距平行分布的床板(11),所述床板(11)的长度小于挡板(12)之间的间距,所述床板(11)一侧外壁开设有嵌合槽(110),所述床板(11)之间安装有合页(111),所述床板(11)之间通过合页(111)转动链接,所述床板(11)通过合页(111)保证了相互之间的转动流畅性和稳定性;
所述床架(1)异于挡板(12)两侧外壁均安装有护栏(13),两个所述护栏(13)分别位于床板(11)两侧,所述护栏(13)达到了遮挡患者的目的,避免患者跌落床架(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5)一侧外壁和第三轴承(29)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一侧外壁活动安装有嵌合块(31),所述嵌合块(31)位于嵌合槽(110)内部,所述嵌合块(31)和嵌合槽(110)保证了连接杆(3)与床板(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第三轴承(29)保证了连接杆(3)位置稳定性;
所述连接杆(3)一侧外壁设置有弹簧(32),两个所述嵌合块(31)通过弹簧(32)分别与支撑块(23)和支撑杆(25)弹性连接,所述弹簧(32)弹力推动嵌合块(31)移动,从而保证嵌合块(31)位于嵌合槽(110)内部的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5)上下两端外壁均开设有等距平行分布的限位孔(28),所述限位孔(28)的间距与嵌合槽(110)之间的间距相适配,通过调节支撑杆(25)位于限位槽(24)内部的位置,使连接杆(3)与嵌合槽(110)的位置相匹配;
所述限位槽(24)内壁上端一侧开设有螺孔(26),所述螺孔(26)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27),所述螺栓(27)贯穿螺孔(26)一端外壁位于限位孔(28)内部,所述螺栓(27)与螺孔(26)啮合发生相对移动,直至螺栓(27)移动至限位孔(28)内部,所述螺栓(27)和限位孔(28)达到了固定支撑杆(25)的目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1)背离支撑块(23)一端外壁设置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与丝杠本体(19)外壁相连接,所述电机(22)位于活动槽(14)内部,所述电机(22)带动转轴(21)和支撑块(23)转动,且转轴(21)通过第二轴承(2)保证了转动位置稳定性;
所述丝杠本体(19)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保证丝杠本体(19)与丝杠本体(19)的啮合力,所述螺杆(17)贯穿第一轴承(16)一端外壁安装有把手(18),工作人员通过把手(18)带动螺杆(17)位于第一轴承(16)内部转动,所述螺杆(17)位于第一轴承(16)内部转动时,从而推动丝杠本体(19)发生水平移动。
CN202111346045.0A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Active CN113975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6045.0A CN113975009B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6045.0A CN113975009B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5009A true CN113975009A (zh) 2022-01-28
CN113975009B CN113975009B (zh) 2022-09-23

Family

ID=79748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6045.0A Active CN113975009B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500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3037A (ja) * 2000-04-13 2001-10-23 Fukuju Sangyo Kk 可動ベッド
WO2014015320A1 (en) * 2012-07-20 2014-01-23 Ergomotion, Inc. Articulating bed with flexible mattress support
US20170156956A1 (en) * 2015-05-19 2017-06-0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Nursing bed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7397639A (zh) * 2017-07-25 2017-11-28 时宗泽 一种自动翻身床
CN108095937A (zh) * 2018-01-24 2018-06-01 杭州麦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康复床
CN109310214A (zh) * 2016-06-13 2019-02-05 莫图斯机械有限公司 可调节床
CN110074928A (zh) * 2019-05-27 2019-08-02 蔡桂平 一种医疗护理床垫
CN110787013A (zh) * 2019-10-15 2020-02-14 湖南粤科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病床
CN213250625U (zh) * 2020-08-26 2021-05-25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床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3037A (ja) * 2000-04-13 2001-10-23 Fukuju Sangyo Kk 可動ベッド
WO2014015320A1 (en) * 2012-07-20 2014-01-23 Ergomotion, Inc. Articulating bed with flexible mattress support
US20170156956A1 (en) * 2015-05-19 2017-06-0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Nursing bed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9310214A (zh) * 2016-06-13 2019-02-05 莫图斯机械有限公司 可调节床
CN107397639A (zh) * 2017-07-25 2017-11-28 时宗泽 一种自动翻身床
CN108095937A (zh) * 2018-01-24 2018-06-01 杭州麦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康复床
CN110074928A (zh) * 2019-05-27 2019-08-02 蔡桂平 一种医疗护理床垫
CN110787013A (zh) * 2019-10-15 2020-02-14 湖南粤科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病床
CN213250625U (zh) * 2020-08-26 2021-05-25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5009B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6994A (zh) 一种骨科病人医疗恢复装置
CN113975009B (zh) 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CN209004509U (zh) 一种骨科治疗用腿部承托装置
CN214858837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检查椅
CN210851045U (zh) 一种聚氨酯泡沫塑料加工用模具支架
CN110812162B (zh) 一种遥控的背肩腰部按摩设备
CN213284126U (zh) 舒适型picc维护椅
CN213372111U (zh) 一种新型彩超检查床
CN213076290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床
CN210945352U (zh) 一种便于调节加热辊间距的节能型玻璃钢化炉
CN210962770U (zh) 一种便于换药的腿部护理装置
CN211750552U (zh) 一种用于腿部康复理疗设备的座椅
CN214157950U (zh) 一种内科护理康复按摩装置
CN209048164U (zh) 一种可升降调整位置的ct机
CN106137656B (zh) 一种方便诊疗的诊疗台
CN214967490U (zh) 一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装置
CN216067473U (zh) 一种按摩机械臂
CN214157921U (zh) 一种脑瘫患者康复训练装置
CN21527400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内科护理按摩装置
CN215535818U (zh) 一种护理辅助用翻身装置
CN213994105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支撑装置
CN219207779U (zh) 一种方便移动患者的医疗床
CN212817057U (zh) 一种老年病人背部按摩装置
CN216222086U (zh) 一种用于精神科患者的智能约束病床
CN214074152U (zh) 一种小儿神经患者术后护理康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