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4790A - 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应用及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应用及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4790A
CN113974790A CN202111276434.0A CN202111276434A CN113974790A CN 113974790 A CN113974790 A CN 113974790A CN 202111276434 A CN202111276434 A CN 202111276434A CN 113974790 A CN113974790 A CN 113974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needle
seat
bayone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64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辉
邹最
张欣
陈珍珍
张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2764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47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4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47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5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for introducing tubes or catheters, e.g. gastrostomy tubes, drain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61M2005/1587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suitable for being connected to an infusion line after insertion into a pati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应用及加工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所述安全型医用套管针包括前端设有留置导管的导管座和设有穿刺针的针座,所述针座能够在导管座内滑动形成滑动针座,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针座上的环形凹槽和设置在导管座尾部且与导管座一体设置的弹性卡口,所述弹性卡口的内侧断面为平直断面能够与前述环形凹槽形成卡口锁止结构,从而将针座限位在导管座的尾端。本发明提高了限位结构的限位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了360度无死角限位,具有可靠性好、安全性高和结构紧凑的优点。

Description

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应用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静脉的穿刺结构,是医疗领域的常用器械。而在穿刺结构的针头用于医疗护理之后,希望快速覆盖针头并使其无法进行随后的穿刺,特别是对于用于与血液接触的针头尤是如此。据此,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具有滑动体或护套的安全型医用套管针,所述滑动体或护套承载在管状套件上,所述滑动护套或保护器可在针头抽回时向前封闭针头,使得针头完全缩回时被立即锁定在适当位置,从而防止意外针头穿刺。针对上述技术的改进,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些同时具有限位结构、穿刺针非脱卸式结构和自清洗功能的安全型医用套管针。
目前,安全型医用套管针通常可以包括穿刺状态和留置状态两种状态,其中在穿刺状态下,穿刺针置放在留置导管内,以便于穿刺;而在留置状态下,所述穿刺针的针尖完全回缩至所述导管座内。这样,在输液时,穿刺针完全留在导管座内,消除了患者被钢针刺破血管的风险;输液结束后,也消除了医务人员被误伤和感染的风险。同时具有自清洗功能,还显著降低了医用套管针的后续回收处理的风险。以中国专利申请2016107993387为例,其公开了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安全型医用套管针,包括:导管座、留置导管、针座和穿刺针;针座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导管座的尾部设有与第一限位结构相匹配的第二限位结构,从而使得针座回抽至预定位置时卡住针座。具体的,可以将第一限位结构为凸起、第二限位结构为凹陷以形成卡口结构;或者将第一限位结构为凹陷、第二限位结构为凸起以形成卡口结构。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上述限位结构因为套管针外径限制以及卡口材质韧性不足,造成使用过程中限位结构不能成功回弹,卡口结构的固定作用失效产生安全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设计了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应用及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应用及加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利用导管座材质的硬度和厚度设计一体的弹性突起,通过弹性突起和滑动针座上的环形凹槽配合,提高了限位结构的限位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了360度无死角限位,具有可靠性好、安全性高和结构紧凑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所述安全型医用套管针包括前端设有留置导管的导管座和设有穿刺针的针座,所述针座能够在导管座内滑动形成滑动针座;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针座上的环形凹槽和设置在导管座尾部且与导管座一体设置的弹性卡口,所述弹性卡口的内侧断面为平直断面能够与前述环形凹槽形成卡口锁止结构,从而将针座限位在导管座的尾端。
进一步,所述弹性卡口包括臂部和突起部,所述臂部的一端连接导管座本体部且另一端连接所述突起部,所述臂部用于在突起部与导管座本体部之间形成弹性臂,所述突起部用于与环形凹槽匹配以进行卡接。
进一步,所述臂部在环向上与导管座本体部连接且在轴向上与所述导管座本体部分离设置。
进一步,所述臂部为直臂或锥形臂;在采用锥形臂时,所述臂部从连接在导管座本体部的根部开始变细。
进一步,所述弹性卡口与导管座一体成型制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安全型医用套管针,包括如下结构:
导管座,所述导管座前端设有留置导管;
针座,所述针座设置在导管座内并能够在导管座内滑动;
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固定安装在前述针座上且与针座形成相互连通的
中空结构;在穿刺状态下穿刺针置放在留置导管内;在留置状态下穿刺针置放在导管座内并使穿刺针的针尖完全收纳在所述导管座内,此时,回抽的针座通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限位结构限位在所述导管座的尾端。
进一步,所述针座设有与穿刺针的内通道相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针座上还设有用于将液体不经所述穿刺针而直接导入所述导管座内部的第二通孔;在所述留置状态下,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构成供液体流动的导通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回抽结构和回抽引导结构;
所述回抽结构对应着针座设置以带动所述针座进行抽拉,从而将套管针从穿刺状态调整为留置状态;
所述回抽引导结构设置在导管座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以引导所述回抽部件和/或针座进行回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前述限位结构中导管座的注塑件,在注塑时通过注塑模具的外部形状确定所述弹性卡口的内部隆起,所述隆起为内侧具有一定拔模斜度的卡口结构以供后期将所述隆起的内侧断面加工为平直断面的卡口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前所述限位结构的的加工方法,其中制作导管座的步骤如下:
通过注塑模具制作尾部具有弹性卡口的导管座注塑件,所述注塑模具的外部形状确定所述弹性卡口的内部隆起,所述隆起为内侧具有一定拔模斜度的卡口结构;
对前述导管座注塑件的隆起进行斜面切削操作,将所述隆起的内侧断面加工为平直断面的卡口结构。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为举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利用导管座材质的硬度和厚度设计一体的弹性突起,通过弹性突起和滑动针座上的环形凹槽配合,提高了限位结构的限位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了360度无死角限位,具有可靠性好、安全性高和结构紧凑的优点。进一步,考虑到具有锁止功能的内侧断面是平直断面(或称平齐断面、直面),在注塑生产中脱模困难,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限位结构的的加工方法,在注销形成具有弹性卡口的导管座时,设置内侧具有一定拔模斜度的卡口结构零件,通过设置一定拔模斜度以便于脱模,然后再通过模具冲切、超声消融、激光切割等加工手段将斜面切削成平直断面的卡口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导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卡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拔模斜度的卡口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套管针10;
导管座100,导管座本体部110,导管座前端111,导管座尾部112,弹性卡口120,臂部121,突起部122,平直断面123,拔模斜度124;
针座200,针座本体部210,头端部分211、中间部分212和尾端部分213,环形凹槽220,凹槽部230,凸起部240;
穿刺针3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公开的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应用及加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述的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
所述安全型医用套管针10包括前端设有留置导管的导管座100和设有穿刺针的针座200,所述针座200能够在导管座100内滑动形成滑动针座。
所述限位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针座200上的环形凹槽220和设置在导管座100尾部且与导管座一体设置的弹性卡口120,所述弹性卡口120的内侧断面为平直断面123,使得弹性卡口120能够与前述环形凹槽220形成卡口锁止结构,从而将针座200限位在导管座100的尾端。
具体的,结合图2所示,所述安全型医用套管针10可以包括导管座100、针座200、穿刺针300,以及回抽结构和回抽引导结构。
参见图3所示,所述导管座100包括一导管座本体部110,所述导管座本体部110具体可以包括导管座前端111和导管座尾部112,弹性卡口120设置在导管座尾部112。所述弹性卡口120与导管座尾部112一体设置。
所述导管座可以采用塑料制作 ,尤其是硬质的塑料材质。优选的,导管座采集透明状或非透明状或部分透明状塑料,以便观察回血以及输液等情况。此外,为了便于观察回血,还可设有用于观察回血的观察窗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座100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制,但应当足以容纳穿刺针,即导管座的长度应大于穿刺针的长度。通常,导管座的内腔长度L1与穿刺针的长度L2之比L1/L2为1.02-2,较佳地1.05-1.5,更佳地1.1-1.4。优选的,导管座长度或其内腔长度为1-15cm,进一步可以设置为1.5-10cm,更进一步可以设置为2-5cm。所述导管座的内径稍大于穿刺针的外径即可,作为典型方式的举例,导管座的内径可以为0.2-2cm,优选为0.3-1.5cm,更优选的为0.4-1.0cm。导管座的壁厚度也不做限制,作为典型方式的举例,通常为0.02-8mm,优选为0.1-5mm。所述留置导管的长度可以为1.0-15.0cm,优选为1.5-5.0cm,更优选为1.5cm-3cm。
所述针座200设置在导管座内并能够在导管座100内滑动。所述针座可以由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作为举例而非限制,透明材料可以是PC、ABS、AS、K 胶、PMMA 等透明的高分子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座200包括针座本体部210,所述针座本体部210具体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头端部分211、中间部分212和尾端部分213。
所述头端部分211的前端用于连接穿刺针。所述头端部分211还设置有密封胶塞20,以保证留置状态下所述针座与所述导管座之间的密封性。
所述中间部分212形成前述限位结构的环形凹槽220。具体的,所述环形凹槽220设置在所述中间部分212的外表面。
所述尾端部分213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部230和凸起部240,所述用于实现针座200与回抽结构的连接和脱离。
所述回抽结构对应着针座200设置,用于带动所述针座200进行抽拉,从而将套管针从穿刺状态调整为留置状态。作为典型方式的举例,所述回抽结构可以包括针柄手持部、脱卸部和位于所述针柄手持部和所述脱卸部之间的针柄连接部,其中所述的脱卸部的前端与所述针座连接,并可带动所述的针座进行抽拉。所述脱卸部的前端可以与所述针座的尾端部分213进行啮合,从而使得所述回抽结构通过所述脱卸部带动所述针座回抽并能使得所述回抽结构与所述针座上脱离。
优选的,所述的回抽结构为针翼,所述的针柄手持部为扁平结构,所述的针柄手持部还便于进行穿刺操作。所述的针柄手持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凸点,便于捏持操作。
回抽引导结构可以设置在导管座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以引导所述回抽部件和/或针座进行回抽。
穿刺针300,所述穿刺针30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前述针座200上且与针座形成相互连通的中空结构。
具体实施时,针座可以设有与穿刺针300的内通道相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针座上还设有用于将液体不经所述穿刺针而直接导入所述导管座内部的第二通孔。在所述留置状态下,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构成供液体流动的导通结构。
所述第二通孔在导管座内的开口为朝向留置导管。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比如2个、3个、4个或更多。此外,多个第二通孔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制。
所述套管针可以包括穿刺状态和留置状态,通过对所述针座进行回抽,可以从所述穿刺状态转变为留置状态。在穿刺状态下,穿刺针300置放在留置导管内;在留置状态下,穿刺针300置放在导管座内并使穿刺针的针尖完全收纳在所述导管座内,此时穿刺针与所述留置导管不接触。
继续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口120具体可以包括臂部121和突起部122。
所述臂部121的一端连接导管座本体部110且另一端连接所述突起部122,所述臂部121用于在突起部122与导管座本体部110之间形成弹性臂。
所述突起部122用于与环形凹槽匹配以进行卡接。具体的,结合图4所示,所述突起部122的内侧断面为平直断面123,所述突起部122可以卡接到环形凹槽220中形成卡口锁止结构,臂部121用于提供卡接时的变形量和扣合量。弹性臂要保证变形且满足强度要求,一般要求变形量≧扣合量。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臂部121在环向上与导管座本体部连接,同时,所述臂部121在轴向上与所述导管座本体部分离设置,参见图4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晓,在臂部厚度与导管座尾部厚度一致时,可以通过调整臂部121的长度来调整卡口(或称卡扣)的弹性。不同的塑胶材料因为其弹性模量等参数不同,其卡口的尺寸会有所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相关的公式计算出所需要的卡口尺寸以满足受力需求,卡口的尺寸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臂部可以采用直臂,也可以采用锥形臂。采用直臂结构时,臂部的截面不发生变化;在采用锥形臂时,臂部的截面发生变化,具体的,所述臂部从连接在导管座本体部的根部(即连接导管座本体部110的那一端)开始变细。显然,与直臂结构相比,在卡口根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锥形卡扣能有效地减小卡口的应力以及允许更大的变形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口与导管座采用一体成型制作,利用导管座材质的硬度和厚度设计突起式的弹性卡口,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具有可靠性好、安全性高和结构紧凑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由于具有锁止功能的卡口内侧断面是平直断面,在注塑生产中脱模困难,甚至无法脱模。据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前述限位结构中的注塑件。
所述注塑件为前述导管座的注塑件,具体的,在注塑时通过注塑模具的外部形状确定所述导管座的弹性卡口的内部隆起,所述隆起为内侧具有一定拔模斜度124的卡口结构,参见图5所示,所述具有一定拔模斜度的卡口结构可以在后期通过切削加工为平直断面的卡口结构。
具体的,加工为平直断面的方式可以是模具冲切、超声消融、激光切割等加工手段。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根据前所述限位结构的的加工方法,其中,制作导管座的步骤可以如下:
S100,通过注塑模具制作尾部具有弹性卡口的导管座注塑件,所述注塑模具的外部形状确定所述弹性卡口的内部隆起,所述隆起为内侧具有一定拔模斜度的卡口结构。
S200,对前述导管座注塑件的隆起进行斜面切削操作,将所述隆起的内侧断面加工为平直断面的卡口结构。
具体的,加工为平直断面的方式可以是模具冲切、超声消融、激光切割等加工手段。
如此,通过先生产图5中所示的具有一定拔模斜度的便于脱模的卡口结构零件,再通过模具冲切、超声消融、激光切割等加工手段,将斜面切削成直面卡口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平直的卡口内侧断面在在注塑生产中脱模困难甚至无法脱模的问题。
其它技术特征参考在前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公开内容的目标保护范围内,各组件可以以任意数目选择性地且操作性地进行合并。另外,像“包括”、“囊括”以及“具有”的术语应当默认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开放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或封闭性,除非其被明确限定为相反的含义。所有技术、科技或其他方面的术语都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其被限定为相反的含义。在词典里找到的公共术语应当在相关技术文档的背景下不被太理想化或太不实际地解释,除非本公开内容明确将其限定成那样。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所述安全型医用套管针包括前端设有留置导管的导管座和设有穿刺针的针座,所述针座能够在导管座内滑动形成滑动针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针座上的环形凹槽和设置在导管座尾部且与导管座一体设置的弹性卡口,所述弹性卡口的内侧断面为平直断面能够与前述环形凹槽形成卡口锁止结构,从而将针座限位在导管座的尾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口包括臂部和突起部,所述臂部的一端连接导管座本体部且另一端连接所述突起部,所述臂部用于在突起部与导管座本体部之间形成弹性臂,所述突起部用于与环形凹槽匹配以进行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在环向上与导管座本体部连接且在轴向上与所述导管座本体部分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为直臂或锥形臂;在采用锥形臂时,所述臂部从连接在导管座本体部的根部开始变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口与导管座一体成型制作。
6.一种安全型医用套管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座,所述导管座前端设有留置导管;
针座,所述针座设置在导管座内并能够在导管座内滑动;
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固定安装在前述针座上且与针座形成相互连通的中空结构;在穿刺状态下穿刺针置放在留置导管内;在留置状态下穿刺针置放在导管座内并使穿刺针的针尖完全收纳在所述导管座内,此时,回抽的针座通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限位结构限位在所述导管座的尾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型医用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设有与穿刺针的内通道相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针座上还设有用于将液体不经所述穿刺针而直接导入所述导管座内部的第二通孔;在所述留置状态下,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构成供液体流动的导通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型医用套管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抽结构和回抽引导结构;
所述回抽结构对应着针座设置以带动所述针座进行抽拉,从而将套管针从穿刺状态调整为留置状态;
所述回抽引导结构设置在导管座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以引导所述回抽部件和/或针座进行回抽。
9.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限位结构中导管座的注塑件,其特征在于:在注塑时通过注塑模具的外部形状确定所述弹性卡口的内部隆起,所述隆起为内侧具有一定拔模斜度的卡口结构以供后期将所述隆起的内侧断面加工为平直断面的卡口结构。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限位结构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导管座的步骤如下:
通过注塑模具制作尾部具有弹性卡口的导管座注塑件,所述注塑模具的外部形状确定所述弹性卡口的内部隆起,所述隆起为内侧具有一定拔模斜度的卡口结构;
对前述导管座注塑件的隆起进行斜面切削操作,将所述隆起的内侧断面加工为平直断面的卡口结构。
CN202111276434.0A 2021-10-29 2021-10-29 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应用及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39747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6434.0A CN113974790A (zh) 2021-10-29 2021-10-29 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应用及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6434.0A CN113974790A (zh) 2021-10-29 2021-10-29 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应用及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4790A true CN113974790A (zh) 2022-01-28

Family

ID=79744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6434.0A Pending CN113974790A (zh) 2021-10-29 2021-10-29 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应用及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479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3276B2 (en) Medical device with shield having a retractable needle
US6398743B1 (en) Medical device for inserting a guide wire having a retractable needle
US8043265B2 (en) Internal needle
EP3027265B1 (en) Blood control catheter valve employing actuator with flexible retention arms
EP1980284B1 (en) Medical needle device
JP4834757B2 (ja) ルアー受領血管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US6623456B1 (en) Needle member with off-set flash chamber and/or display member
AU2018311081B2 (en) Needle and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AU2001257082A1 (en) Medical device with shield having a retractable needle
CA2758026A1 (en) Iv catheter introducer
CN216535455U (zh) 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医用套管针及注塑件
WO2017113852A1 (zh) 穿刺针非脱卸式医用套管针
CN113974790A (zh) 安全型医用套管针的限位结构、应用及加工方法
CN111084653A (zh) 血管穿刺鞘
JP3912460B2 (ja) カニューラの導入具
CN115068741A (zh) 防逆流防针刺留置针
CN107789040B (zh) 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安全型医用套管针
CN107789700B (zh) 一种回抽部件可脱落的安全型医用套管针
CN215079395U (zh) 穿刺装置
JP2009201539A (ja) 留置針装置
CN219423452U (zh) 防针刺静脉留置针
CN212214298U (zh) 一体式抽血输液留置针
CN220655641U (zh) 一种一次性钝型动静脉穿刺针帽
CN107789702B (zh) 一种具有回抽引导结构的安全型医用套管针
CN107789701B (zh) 一种具有多路输液通道的安全型医用套管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