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2926A - 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2926A
CN113972926A CN202010718104.1A CN202010718104A CN113972926A CN 113972926 A CN113972926 A CN 113972926A CN 202010718104 A CN202010718104 A CN 202010718104A CN 113972926 A CN113972926 A CN 113972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apacitor
inductor
radio frequency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81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72926B (zh
Inventor
武振宇
钱永学
孟震一
王同
闫广
蔡光杰
孟浩
黄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gru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gru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gru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gru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181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2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2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2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72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2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该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在第一开关断开、第二开关闭合时,串联支路在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π型匹配网络或者π型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被短接到地;在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断开时,串并联支路在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或者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被短接到地;也即,本方案由射频接收和射频发射的匹配电路融合构成,配合处在非信号通路的开关,能够实现射频收发的分时高性能工作,并且由于开关未出现在接收通路或者发发射通路上,能够保证高质量的射频收发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电子集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
背景技术
在分时收发的无线通信装置中,一般只设置有一个天线。该装置中的射频前端电路必然包括使得接收通路和发射通路之间相互切换连接天线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
如图1所示,现有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主要采用MOS管(图1中的M1、M2、M3、M4)构成单刀双掷的开关电路,受控制信号Vc和Vc’的控制,使得天线通过ANT口分别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或者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接通。由于该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在天线的信号通路中加装了射频收发开关,会造成插入损耗,恶化收发性能。
发明内容
对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以解决现有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在天线的信号通路中加装射频收发开关所导致的插入损耗和恶化收发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包括:串并联支路、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其中:
所述串并联支路分别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以及天线相连;
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串并联支路中相应点与地之间;
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时,所述串并联支路在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天线之间的部分,为π型匹配网络或者π型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被短接到地;
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时,所述串并联支路在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天线之间的部分,为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或者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被短接到地。
可选地,在上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所述串并联支路中包括至少两个电感和至少一个电容。
可选地,在上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所述串并联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天线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相连及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可选地,在上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所述串并联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天线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及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可选地,在上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所述串并联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天线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相连。
可选地,在上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所述串并联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天线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可选地,在上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所述串并联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天线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可选地,在上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均为电子开关。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包括:接收通路、发射通路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公开的任一所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
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射频收发机,包括:天线、基带电路和至少一个第二方面公开的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该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包括:串并联支路、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该串并联支路分别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以及天线相连;在第一开关断开、第二开关闭合时,该串联支路在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π型匹配网络或者π型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该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被短接到地;在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断开时,该串并联支路在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或者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被短接到地;也即,该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由射频接收和射频发射的匹配电路融合构成,配合处在非信号通路的开关,能够实现射频收发的分时高性能工作,并且由于开关未出现在接收通路或者发发射通路上,能够保证高质量的射频收发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四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前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收发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以解决现有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在天线的信号通路中加装射频收发开关所导致的插入损耗和恶化收发性能的问题。
请参见图2,该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主要包括:串并联支路101、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
其中,该串并联支路101分别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以及天线相连;图2中的端口ANT为与天线相连的端口。
在实际应用中,该串并联支路101中包括至少两个电感和至少一个电容。如图2、图4、图5、图6及图7中所示的串并联支路10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并联支路101中的电感和电容的具体个数不作限定,无论串并联支路101中的电感和电容个数具体取何值,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分别设置于串并联支路101中相应点与地之间。对于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的具体实现器件,可以均为电子开关,比如MOS晶体管(如图3a、图3b所示),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开关管,本申请对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其中,若第一开关S1的具体结构如图3a所示,则第一开关S1的漏极Ts1为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第一开关S1的源极为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开关S1的栅极通过电阻接收控制信号Vc。若第二开关S2的具体结构如图3b所示,则第二开关S2的漏极Ts2为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第二开关S2的源极为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S2的栅极通过电阻接收控制信号Vc’。
实际应用过程中:
第一开关S1断开、第二开关S2闭合时,串并联支路101在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π型匹配网络或者π型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被短接到地;进而能够实现射频接收工作。无论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所连接的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关断时的阻抗多大,接收通路均不受影响;天线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之间可以通过π型匹配网络或者π型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灵活调整天线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之间的阻抗匹配。
而第一开关S1闭合、第二开关S2断开时,串并联支路101在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或者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被短接到地;进而能够实现射频发射工作。此时,无论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所连接的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关断时的阻抗多大,发射通路均不受影响;天线与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之间可以通过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或者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实现天线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之间的阻抗变换。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由于其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分别设置于串并联支路101中相应点与地之间,而没有串接在射频收发的信号通路中,进而能够避免开关对射频性能的影响,相较于现有在天线的信号通路中加装射频收发开关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能够进一步避免增设开关后所带来的插入损耗和恶化收发性能的问题,以实现射频收发的分时高性能工作。
并且,由于在射频接收工作时,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被短接到地;而在射频发射工作时,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被短接到地;也即,本申请提供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对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和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的关断阻抗没有要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值得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该电路利用LNA和PA的匹配电路,配合开关动作来实现收发状态的切换;但是,其LNA的匹配电路仅采用单一电感,自由度受限,不利于广泛的应用。而本申请提供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其匹配电路至少为π型匹配网络或π型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具有较好的自由度和通用性。因此,不会出现匹配电路仅采用单一电感、自由度受限、不利于广泛应用的问题。并且,该现有技术中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在开关切换时,对LNA或者PA关断时的阻抗有要求,需要满足给定条件,否则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性能会恶化很多。而本申请提供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对LNA或者PA关断时所输出的阻抗没有要求,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对于串并联支路101的具体结构以及其与两个开关之间的连接关系,给出了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可选地,同样请参见图2,在实际应用中,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串并联支路101具体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
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天线相连。图2中的端口ANT为与天线相连的端口。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和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相连。
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和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均接地。
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感L3的一端及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相连。
具体的,第一电感L1、第二开关S2、第二电容C2及第三电感L3公共连接点为图中的X点。
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与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相连。
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均接地。
实际应用过程中:
在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处于射频接收工作状态时,第二开关S2闭合、第一开关S1断开,X点短接到地。因此,无论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所连接的PA关断时的阻抗多大,天线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构成L1-C1-L2的π型匹配网络,也即串并联支路101在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π型匹配网络,能够灵活调整天线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之间输入的阻抗匹配。
在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处于射频发射工作状态时,第一开关S1闭合、第二开关S2断开,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短接到地。同理,无需考虑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所连接的LNA的关断阻抗,天线与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构成C1-L1-C2-L3的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也即串并联支路101在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能够实现天线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之间输出的阻抗变换,并对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的输出做出二阶LC滤波,可以极大压制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输出的二次以及高次谐波。因此,无需通过增设额外元件,就可满足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频谱发射要求。
可选地,请参见图4,在实际应用中,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串并联支路101具体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
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天线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和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相连。
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和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均接地。
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及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相连。
具体的,第一电感L1、第二开关S2和第三电容C3的公共连接点为图2中的X点。
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均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该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集成度更高,在图2对应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基础之上,减少了一个电感(图2中的第三电感L3),不仅能够节省元器件,还能在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片上集成时,减少版图面积,提高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集成度。
在实际应用中,图4所示出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的串并联支路101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处于射频接收工作状态时,第二开关S2闭合、第一开关S1断开,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短接到地。因此,无论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所连接的PA关断时的阻抗多大,天线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构成L1-C1-L2的π型匹配网络,也即串并联支路101在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π型匹配网络,能够灵活调整天线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之间输入的阻抗匹配。
在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处于射频发射工作状态时,第一开关S1闭合、第二开关S2断开,天线与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构成C1-L1-C2的π型匹配网络,也即串并联支路101在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经简化后得到的π型匹配网络,实现天线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之间输出的阻抗变换和滤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示出的串并联支路101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图2对应实施例相似,相同部分可相互参见,此处就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地,请参见图5,在实际应用中,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串并联支路101具体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
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天线相连。图5中的端口ANT为与天线相连的端口。
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和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及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均接地。
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相连。
具体的,第二电感L2、第四电容C4、第二开关S2及第三电感L3的公共连接点为图5中的X点。
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及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均接地。
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与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相连。
在实际应用中,图5所示出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的串并联支路101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处于射频接收工作状态时,第二开关S2闭合、第一开关S1断开,X点短接到地,天线端(图中的端口ANT)经C2-L2并联到地。因此,无论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所连接的PA关断时的阻抗多大,天线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构成等效的π型匹配网络,也即串并联支路101在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π型匹配网络,能够灵活调整天线到LNA输入的阻抗匹配。
在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处于射频发射工作状态时,第一开关S1闭合、第二开关S2断开,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短接到地,天线端(图中的端口ANT)经L1-C1并联到地。因此,天线与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构成等效的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也即串并联支路101在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等效的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能够实现天线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之间输出的阻抗变换,并对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的输出进行二阶滤波,可以极大压制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的输出的二次以及高次谐波。因此,无需通过增设额外元件,就可满足FCC的频谱发射要求。
可选地,请参见图6,在实际应用中,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串并联支路101具体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
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天线相连。图6中的端口ANT为与天线相连的端口。
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和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及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均接地。
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和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相连。
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及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均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该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集成度更高,本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在图5对应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基础之上,减少了一个电感(图5中的第三电感L3),不仅能够节省元器件,还能使得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在片上集成时,减少版图面积,提高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集成度。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图6所示出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的串并联支路101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处于射频接收工作状态时,第二开关S2闭合、第一开关S1断开,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短接到地,天线端(图中的端口ANT)经C2-L2并联到地。因此,无论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所连接的PA关断时的阻抗多大,天线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构成等效的π型匹配网络,也即串并联支路101在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等效的π型匹配网络,能够灵活调整天线到LNA输入的阻抗匹配。
在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处于射频发射工作状态时,第一开关S1闭合、第二开关S2断开,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短接到地,天线端(图中的端口ANT)经L1-C1并联到地。因此,天线与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构成等效的π型阻抗匹配网络,也即串并联支路101在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经简化后的等效π型匹配网络,能够实现天线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之间输出的阻抗变换。
可选地,请参见图7,在实际应用中,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串并联支路101具体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
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以及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天线相连。图7中的端口ANT为与天线相连的端口。
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和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均接地。
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和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相连。
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及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均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该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集成度更高,本实施例在图6对应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减少了两个电容(图6中的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不仅能够节省元器件,还能在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片上集成时,减少版图面积,提高射频收发开关电路的集成度。
在实际应用中,图7所示出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中的串并联支路101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处于射频接收工作状态时,第二开关S2闭合、第一开关S1断开,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短接到地,天线端(图中的端口ANT)经C2-L2并联到地,天线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构成等效的π型匹配网络,也即串并联支路101在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π型匹配网络经简化后的等效LC阻抗匹配网络。
在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处于射频发射工作状态时,第一开关S1闭合、第二开关S2断开,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Rx短接到地,天线端(图中的端口ANT)L1-C1并联到地。因此,天线与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构成等效的LC型阻抗匹配网络,也即串并联支路101在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Tx与天线之间的部分为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经简化后的等效LC阻抗匹配网络,能够实现天线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之间输出的阻抗变换。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射频前端电路,请参见图8,该前端电路主要包括:接收通路201、发射通路203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202。
其中,该接收通路201内部包括LNA,LNA主要用于实现接收通道的射频信号放大。
该发射通路203内部包括PA,PA主要用于实现发射通道的射频信号放大。
需要说明的是,射频前端电路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其主要起到收发射频信号的作用,一般由PA、射频开关、滤波器以及LNA等四部分组成。
射频开关主要用于实现射频信号的接收与发射的切换、不同频段间的切换。滤波器主要用于保留特定频段内的信号,而将特定频段外的信号滤除。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射频前端电路中增设双工器,以实现对发射和接收信号的隔离。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所描述的器件外,该射频前端电路还可以设有其他器件,射频前端电路中各个器件的设置情况,可参见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赘述,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在射频前端电路设置了射频收发开关电路202之后,由于该射频收发开关电路202具有通用性强、集成度高、收发性能好,工作可靠稳定等特点,因此设有射频收发开关电路202的射频前端电路除了能够保证接收通路201和发射通路203之间相互切换连接天线之外,还能进一步提高该射频前端电路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射频收发机,请参见图9,该射频收发机主要包括:天线301、基带电路303和至少一个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302(图9中仅示出了发射前端电路203个数为1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天线301与射频前端电路302相互配合,使得射频收发机实现射频收发功能;基带电路用于处理天线所捕获的频率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射频前端电路302的相关说明可参见图8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射频收发机的相关说明还可参见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赘述,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串并联支路、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其中:
所述串并联支路分别与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以及天线相连;
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串并联支路中相应点与地之间;
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时,所述串并联支路在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天线之间的部分,为π型匹配网络或者π型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被短接到地;
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时,所述串并联支路在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天线之间的部分,为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或者二阶LC阻抗匹配网络的等效或简化形式;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被短接到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并联支路中包括至少两个电感和至少一个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并联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天线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相连及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并联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天线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及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并联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天线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并联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天线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并联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天线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接收通路的输入端口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发射通路的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均为电子开关。
9.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通路、发射通路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射频收发开关电路。
10.一种射频收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基带电路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
CN202010718104.1A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 Active CN113972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8104.1A CN113972926B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8104.1A CN113972926B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2926A true CN113972926A (zh) 2022-01-25
CN113972926B CN113972926B (zh) 2023-08-08

Family

ID=79585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8104.1A Active CN113972926B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292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3564A (zh) * 2022-08-11 2022-11-11 上海矽昌微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wifi系统级芯片与射频前端组件的电路、终端
CN115776304A (zh) * 2023-02-07 2023-03-10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损耗的射频收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556A (zh) * 2009-02-06 2012-02-15 Rfaxis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机前端电路
CN107017913A (zh) * 2017-04-14 2017-08-04 上海晶曦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收发电路
CN108011648A (zh) * 2017-10-26 2018-05-08 绵阳鑫阳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用于接收机的开关电路
CN108683434A (zh) * 2018-08-29 2018-10-19 上海亮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恒包络非线性调制的片上集成收发匹配网络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556A (zh) * 2009-02-06 2012-02-15 Rfaxis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机前端电路
CN107017913A (zh) * 2017-04-14 2017-08-04 上海晶曦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收发电路
CN108011648A (zh) * 2017-10-26 2018-05-08 绵阳鑫阳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用于接收机的开关电路
CN108683434A (zh) * 2018-08-29 2018-10-19 上海亮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恒包络非线性调制的片上集成收发匹配网络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3564A (zh) * 2022-08-11 2022-11-11 上海矽昌微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wifi系统级芯片与射频前端组件的电路、终端
CN115776304A (zh) * 2023-02-07 2023-03-10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损耗的射频收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2926B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72925B (zh) 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
CN114095049B (zh) 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
US7796953B2 (en) Transmitter, power amplifier and filtering method
CN104798312A (zh) 收发机前端
WO2014008918A1 (en) Transceiver front-end
US10277191B2 (en) Composite filter apparatus, high-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3368601A (zh) 无线通信收发机前端
CN216390996U (zh) 一种2.4GHz射频开关电路及射频前端模组
WO2014008919A1 (en) Transceiver front-end
CN109547042B (zh) 多通道发射机射频前端结构和终端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13972926B (zh) 一种射频收发开关电路、射频前端电路及射频收发机
CN108540164B (zh) 一种射频前端系统
US10511344B1 (en) Transceiver resonant receive switch
JP2021064874A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通信装置
EP2870700B1 (en) Transceiver front-end
US9083075B2 (en) First coupling transformer secondary winding coupling second transmitter to antenna
WO2021056880A1 (zh) 一种射频前端架构
CN112751573A (zh) 射频前端模块、收发装置和通信终端
CN112953573A (zh) 一种射频前端架构
CN114337553A (zh) 一种被动式射频开关电路、射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783252U (zh) 低噪声放大电路与电子设备
KR20210013261A (ko)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CN213783251U (zh) 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放大电路与电子设备
CN218041404U (zh) 信号收发装置及无线网络设备
CN210405294U (zh) 一种射频通信前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