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0790B - 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0790B
CN113970790B CN202111262807.9A CN202111262807A CN113970790B CN 113970790 B CN113970790 B CN 113970790B CN 202111262807 A CN202111262807 A CN 202111262807A CN 113970790 B CN113970790 B CN 1139707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nnel
interface
seismic reflection
sand
h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28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70790A (zh
Inventor
龚承林
彭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21112628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07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0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0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70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0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38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ater-covered are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其包括:步骤S1,沿区域标志层对目标水道沉积体系进行层拉面操作;步骤S2,确定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的底部包络界面;步骤S3,判断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是否存在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步骤S4,将待评价区划分为和底部包络界面和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分别对应的天然堤相带单元和水道充填相带单元;步骤S5,根据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本发明中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层拉面操作、具体工况判定、针对相应工况进行相带单元划分,并结合相带单元内的丘形凸起对富砂程度进行确定的评价方法,可避免打井和严重依赖测井资料的情况,适用于无井/少井工况条件,还能提高深海水道储层的评价精度。

Description

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据统计全球海洋深水油气资源技术剩余可采储量占全球剩余可采储量的43.7%,是各大油公司资源配置的主战场。深海水道(水道砂)和末端朵叶(席状砂)中蕴藏了海洋深水油气储量的90%以上;其中深海水道储层近年来持续获得重大勘探发现,是海洋油气勘探的重要储层类型。与陆上河流-三角洲砂体相比,深海水道储层在沉积构成叠置样式、切叠关系、分布模式和非均质性等方面更加复杂,砂体表征评价极具挑战。
“如何实现深海水道储层的精细表征与快速评价”是水道储层高效勘探开发的核心关键。受海上钻井高作业成本制约、深水钻井数量往往较少(少井工况);在深海油气勘探的早期,往往仅有地震资料、无钻井信息可供使用(无井工况)。目前常用的水道储层表征与评价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包括“分类法水道储层评价方法”和“有井约束水道储层刻画技术”。分类法水道储层评价方法的核心内涵是依据深海水道的“几何参数、侵蚀能力、限制条件、发育期次、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将深海水道分为不同类型,进而对其富砂性进行评价,依据弯曲度将深海水道区分为顺直水道、低弯度水道及高弯度水道;认为顺直水道含砂率较高、低弯度水道含砂率中等,而高弯度水道含砂率较低,这种评价方法难以实现对深海水道内部相带的有效表征,所得到得的评价结果精确性较低。
有井约束水道储层刻画技术的核心内涵是充分挖掘钻井资料所蕴含的水道充填岩石弹性信息,进而通过这些弹性参数建立水道充填岩石物理信息与地震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获取深海水道的岩性和储层信息。然而,这一“有井约束水道储层刻画技术”严重依赖测井资料作为约束条件来反演地震资料获取高分辨率的水道沉积波阻抗信息,难以运用到无井/少井工况条件下,应用范围较为局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深海水道储层评价方法应用场景局限和评价结果精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其包括:
步骤S1,选定地震资料待评价区中的目标水道沉积体系并获取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上方的区域标志层,沿所述区域标志层对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进行层拉面操作;
步骤S2,识别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最大规模侵蚀削截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厘定弱振幅-连续地震反射和强振幅-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之间的突变面,并依据最大包络面法确定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的底部包络界面;
步骤S3,判断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是否存在强振幅-低频-连续地震反射的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
步骤S4,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存在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的情况下,将所述待评价区划分为和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和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分别对应的天然堤相带单元和呈低频-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的水道充填相带单元;
步骤S5,判断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是否存在丘形凸起,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还包括:
步骤S6,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未存在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的情况下,在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内识别次一级侵蚀削截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厘定透镜状强振幅-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的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
步骤S7,在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和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内识别地震反射的振幅、频率和连续性突变面,并根据岩石类型区分深海水道储层内的地震相带分界面,将所述待评价区划分为底部滞留相带单元、轴部充填相带单元、轴部侧翼沉积相带单元、滑塌碎屑流沉积相带单元和内堤岸或阶地带单元;
步骤S8,判断各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是否存在丘形凸起,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7还包括:
将紧靠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展布,整体呈强振幅-连续-低频地震反射且由粗砂岩、砾岩和泥砾构成、局部可见鹅卵石的区域划分为底部滞留相带单元;
将位于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的轴部,整体呈透镜状强振幅-断续-低频杂乱地震反射且由中-粗砂岩构成的区域划分为轴部充填相带单元;
将位于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的侧壁,整体呈不规则状中弱振幅-中连续-杂乱地震反射且由砂岩和泥岩构成的区域划分为轴部侧翼沉积相带单元;
将靠近所述底部包络界面或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的侧壁发育分布,整体呈杂乱、局部可见倾斜或揉动变形地震反射且由富泥或砂泥构成的区域划分为滑塌碎屑流沉积相带单元;
将靠近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两翼,呈弱振幅-高频-中连续地震反射且由细粒构成的区域划分为内堤岸或阶地带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8还包括:
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不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则确定该相带单元富泥且不具备油气勘探价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丘形凸起的凸起系数,根据所述凸起系数确定富砂程度对应的油气勘探价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凸起系数:
Bi=A/D
其中,Bi为凸起系数,D为丘形凸起顶部界线的直线长度,A为丘形凸起顶部界线实际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凸起系数确定富砂程度对应的油气勘探价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凸起系数是否在第一预设区间内,若凸起系数在第一预设区间内,则砂地比为20%~40%,该相带单元具有油气勘探价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凸起系数未在第一预设区间内,则判断凸起系数是否在第二预设区间内,若凸起系数在第二预设区间内,则砂地比为40%-60%,该相带单元具有较高的油气勘探价值。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装置,所述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装置包括:图像提取模块,用于选定地震资料待评价区中的目标水道沉积体系并获取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上方的区域标志层,沿所述区域标志层对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进行层拉面操作;图像处理模块,识别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最大规模侵蚀削截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厘定弱振幅-连续地震反射和强振幅-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之间的突变面,并依据最大包络面法确定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的底部包络界面;确定模块,判断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是否存在强振幅-低频-连续地震反射的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存在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的情况下,将所述待评价区划分为和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和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分别对应的天然堤相带单元和呈低频-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的水道充填相带单元;判断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是否存在丘形凸起,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首先选定目标水道沉积体系,并获取距离目标水道沉积体系顶部最近且横向稳定的区域标志层后对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进行层拉面操作,以方便后续单元区域的划分和评价,接着根据地震资料中地层垂向厚度和横向连续性厘定弱振幅-连续地震反射和强振幅-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之间的突变面,确定底部包络界面,并判断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是否存在强振幅-低频-连续地震反射的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实现不同级别界面的识别与追踪,以确定待评价区工况,并根据具体的工况选取对应的分区步骤,在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存在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的情况下,将所述待评价区划分为和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和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分别对应的天然堤相带单元和呈低频-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的水道充填相带单元,其中,天然堤相带单元为非储层,水道充填相带单元为储层,接着判断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是否存在丘形凸起,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系统化、精细化地实现深海水道储层的精细表征。本发明中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层拉面操作、具体工况判定、针对相应工况进行相带单元划分,并结合相带单元内的丘形凸起对富砂程度进行确定的评价方法,相比现有技术,可避免打井和严重依赖测井资料的情况,适用于无井/少井工况条件,还能针对具体工况对具体相带单元进行评价,提高了深海水道储层的评价精度。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地震资料中层拉面和界面分区操作步骤前后的对比图;
图2是图1相带单元划分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另一地震资料中界面分区和相带单元划分后的对比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凸起系数和砂地比对应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再一地震资料中层拉面和界面分区操作步骤前后的对比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在本发明提供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其包括:
步骤S1,选定地震资料待评价区中的目标水道沉积体系并获取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上方的区域标志层,沿所述区域标志层对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进行层拉面操作;
步骤S2,识别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最大规模侵蚀削截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厘定弱振幅-连续地震反射和强振幅-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之间的突变面,并依据最大包络面法确定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的底部包络界面;
步骤S3,判断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是否存在强振幅-低频-连续地震反射的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
步骤S4,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存在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的情况下,将所述待评价区划分为和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和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分别对应的天然堤相带单元和呈低频-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的水道充填相带单元;
步骤S5,判断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是否存在丘形凸起,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
可以理解地,富砂程度和油气勘探价值线性相关,富砂程度越高,油气勘探价值越大,本实施例中的层拉面操作可由Landmark地震资料解释软件进行执行。如图1所示,为方便对比,未进行层拉面的地震资料位于图1上部分,进行层拉面和分区以后的地震资料位于图1下部分。本实施例中的地震反射的振幅、振频和连续性可由地震资料处理后获得,具体通过地震资料的颜色连续性和颜色的变化。
本实施例中,首先选定目标水道沉积体系,并获取距离目标水道沉积体系顶部最近且横向稳定的区域标志层后对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进行层拉面操作,以方便后续单元区域的划分和评价,接着根据地震资料中地层垂向厚度和横向连续性厘定弱振幅-连续地震反射和强振幅-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之间的突变面,确定底部包络界面,并判断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是否存在强振幅-低频-连续地震反射的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实现不同级别界面的识别与追踪,以确定待评价区工况,并根据具体的工况选取对应的分区步骤,在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存在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的情况下,将所述待评价区划分为和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和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分别对应的天然堤相带单元和呈低频-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的水道充填相带单元,其中,天然堤相带单元为非储层,水道充填相带单元为储层,接着判断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是否存在丘形凸起,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系统化、精细化地实现深海水道储层的精细表征。本实施例中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层拉面操作、具体工况判定、针对相应工况进行相带单元划分,并结合相带单元内的丘形凸起对富砂程度进行确定的评价方法,相比现有技术,可避免打井和严重依赖测井资料的情况,适用于无井/少井工况条件,还能针对具体工况对具体相带单元进行评价,提高了深海水道储层的评价精度。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还包括:
步骤S6,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未存在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的情况下,在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内识别次一级侵蚀削截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厘定透镜状强振幅-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的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
步骤S7,在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和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内识别地震反射的振幅、频率和连续性突变面,并根据岩石类型区分深海水道储层内的地震相带分界面,将所述待评价区划分为底部滞留相带单元、轴部充填相带单元、轴部侧翼沉积相带单元、滑塌碎屑流沉积相带单元和内堤岸或阶地带单元;
步骤S8,判断各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是否存在丘形凸起,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
本实施例中相比第一实施例中的两相带划分,针对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未存在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的情况,进行了底部滞留相带单元、轴部充填相带单元、轴部侧翼沉积相带单元、滑塌碎屑流沉积相带单元和内堤岸或阶地带单元的五相带单元划分,且对五相带单元均判断顶部界线是否存在丘形凸起,根据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本实施例中,具体将地震资料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工况,如图5所示,并针对第一种工况实施底部包络界面、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天然堤相带单元、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两界面和两相带的区域划分方法,如图1至图3所示,针对第二种工况实施底部包络界面、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地震相带分界面、底部滞留相带单元、轴部充填相带单元、轴部侧翼沉积相带单元、滑塌碎屑流沉积相带单元和内堤岸或阶地带单元的三界面和五相带的区域划分方法,可实现待待评价区的有效分区,避免不必要的勘测评价,可进一步提高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精确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提出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7还包括:
将紧靠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展布,整体呈强振幅-连续-低频地震反射且由粗砂岩、砾岩和泥砾构成、局部可见鹅卵石的区域划分为底部滞留相带单元;
将位于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的轴部,整体呈透镜状强振幅-断续-低频杂乱地震反射且由中-粗砂岩构成的区域划分为轴部充填相带单元;
将位于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的侧壁,整体呈不规则状中弱振幅-中连续-杂乱地震反射且由砂岩和泥岩构成的区域划分为轴部侧翼沉积相带单元;
将靠近所述底部包络界面或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的侧壁发育分布,整体呈杂乱、局部可见倾斜或揉动变形地震反射且由富泥或砂泥构成的区域划分为滑塌碎屑流沉积相带单元;
将靠近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两翼,呈弱振幅-高频-中连续地震反射且由细粒构成的区域划分为内堤岸或阶地带单元。
本实施例中的岩石类型可根据地震资料的地层横向颜色变化和连续性以及竖向厚度进行获取,本实施例中,将地震反射的振幅划分为强振幅、中弱振幅和弱振幅三个阶段,连续性划分为连续、断续和中连续三个阶段,具体阶段间的差异可先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整体性分析后再划分,配合地层的具体岩石类型对五相带进行具体的确定,可提高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精确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提出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8还包括:
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不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则确定该相带单元富泥且不具备油气勘探价值。
本实施例中仅根据相带单元无丘形凸起的情况,就能确定不具备油气勘探价值的区域,可精确排除大面积的勘探区域,使得深海水道储层的评价方法更为快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丘形凸起的凸起系数,根据所述凸起系数确定富砂程度对应的油气勘探价值。
本实施例具体通过凸起系数确定丘形凸起的凸起程度,并根据凸起程度确定对应相带单元的富砂程度和油气勘探价值,可预先设置凸起系数、富砂程度和油气勘探价值的对应图表,在确定凸起系数后可查图表得到相应的富砂程度和油气勘探价值,使得评价方法更加快速直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凸起系数:
Bi=A/D
其中,Bi为凸起系数,D为丘形凸起顶部界线的直线长度,A为丘形凸起顶部界线实际长度。
在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将丘形凸起的两端点通过直线连接获得丘形凸起顶部界线的直线长度D,丘形凸起顶部界线实际长度A可通过线条拉直的方式进行处理后获得,本实施例中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数据获取方式简单,且无需大量数据,使得待评价区的深海水道储层评价更加快速和直观,便于油气勘探的应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凸起系数确定富砂程度对应的油气勘探价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凸起系数是否在第一预设区间内,若凸起系数在第一预设区间内,则砂地比为20%~40%,该相带单元具有油气勘探价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凸起系数未在第一预设区间内,则判断凸起系数是否在第二预设区间内,若凸起系数在第二预设区间内,则砂地比为40%-60%,该相带单元具有较高的油气勘探价值。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区间为1.0~1.2,第一预设区间为大于1.2,本实施例中具体将油气勘探价值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应相应富砂程度的砂地比,可更加直观表征深海水道储层。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装置,所述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装置包括:
图像提取模块,用于选定地震资料待评价区中的目标水道沉积体系并获取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上方的区域标志层,沿所述区域标志层对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进行层拉面操作;
图像处理模块,识别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最大规模侵蚀削截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厘定弱振幅-连续地震反射和强振幅-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之间的突变面,并依据最大包络面法确定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的底部包络界面;
确定模块,判断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是否存在强振幅-低频-连续地震反射的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存在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的情况下,将所述待评价区划分为和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和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分别对应的天然堤相带单元和呈低频-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的水道充填相带单元;判断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是否存在丘形凸起,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本实施例中的地震反射振幅、连续性和振频划分可预先设置于图像处理模块和确定模块中,具体可通过地震资料的颜色进行处理和划分。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步骤S1,选定地震资料待评价区中的目标水道沉积体系并获取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上方的区域标志层,沿所述区域标志层对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进行层拉面操作;
步骤S2,识别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最大规模侵蚀削截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厘定弱振幅-连续地震反射和强振幅-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之间的突变面,并依据最大包络面法确定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的底部包络界面;
步骤S3,判断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是否存在强振幅-低频-连续地震反射的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
步骤S4,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存在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的情况下,将所述待评价区划分为和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和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分别对应的天然堤相带单元和呈低频-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的水道充填相带单元;
步骤S5,判断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是否存在丘形凸起,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还包括:
步骤S6,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未存在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的情况下,在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内识别次一级侵蚀削截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厘定透镜状强振幅-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的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
步骤S7,在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和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内识别地震反射的振幅、频率和连续性突变面,并根据岩石类型区分深海水道储层内的地震相带分界面,将所述待评价区划分为底部滞留相带单元、轴部充填相带单元、轴部侧翼沉积相带单元、滑塌碎屑流沉积相带单元和内堤岸或阶地带单元;
步骤S8,判断各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是否存在丘形凸起,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还包括:
将紧靠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展布,整体呈强振幅-连续-低频地震反射且由粗砂岩、砾岩和泥砾构成、局部可见鹅卵石的区域划分为底部滞留相带单元;
将位于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的轴部,整体呈透镜状强振幅-断续-低频杂乱地震反射且由中-粗砂岩构成的区域划分为轴部充填相带单元;
将位于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的侧壁,整体呈不规则状中弱振幅-中连续-杂乱地震反射且由砂岩和泥岩构成的区域划分为轴部侧翼沉积相带单元;
将靠近所述底部包络界面或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的侧壁发育分布,整体呈杂乱、局部可见倾斜或揉动变形地震反射且由富泥或砂泥构成的区域划分为滑塌碎屑流沉积相带单元;
将靠近所述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两翼,呈弱振幅-高频-中连续地震反射且由细粒构成的区域划分为内堤岸或阶地带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还包括:
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不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则确定该相带单元富泥且不具备油气勘探价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丘形凸起的凸起系数,根据所述凸起系数确定富砂程度对应的油气勘探价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凸起系数:
Bi=A/D
其中,Bi为凸起系数,D为丘形凸起顶部界线的直线长度,A为丘形凸起顶部界线实际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凸起系数确定富砂程度对应的油气勘探价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凸起系数是否在第一预设区间内,若凸起系数在第一预设区间内,则砂地比为20%~40%,该相带单元具有油气勘探价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凸起系数未在第一预设区间内,则判断凸起系数是否在第二预设区间内,若凸起系数在第二预设区间内,则砂地比为40%-60%,该相带单元具有较高的油气勘探价值。
9.一种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装置包括:
图像提取模块,用于选定地震资料待评价区中的目标水道沉积体系并获取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上方的区域标志层,沿所述区域标志层对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进行层拉面操作;
图像处理模块,识别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最大规模侵蚀削截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厘定弱振幅-连续地震反射和强振幅-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之间的突变面,并依据最大包络面法确定所述目标水道沉积体系中的底部包络界面;
确定模块,判断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是否存在强振幅-低频-连续地震反射的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所述底部包络界面的左右两翼存在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的情况下,将所述待评价区划分为和所述底部包络界面和所述锲形天然堤顶底界面分别对应的天然堤相带单元和呈低频-中连续或断续地震反射的水道充填相带单元;判断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是否存在丘形凸起,所述水道充填相带单元的顶部界线存在丘形凸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丘形凸起确定富砂程度。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的步骤。
CN202111262807.9A 2021-10-28 2021-10-28 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3970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2807.9A CN113970790B (zh) 2021-10-28 2021-10-28 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2807.9A CN113970790B (zh) 2021-10-28 2021-10-28 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0790A CN113970790A (zh) 2022-01-25
CN113970790B true CN113970790B (zh) 2022-07-26

Family

ID=79588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2807.9A Active CN113970790B (zh) 2021-10-28 2021-10-28 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079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38330A1 (en) * 1996-04-04 1997-10-16 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mpany 3-d geologic modelling
CN101506686A (zh) * 2006-06-21 2009-08-12 特拉斯帕克地球科学公司 地质沉积体系的解释
CN104297792A (zh) * 2014-10-14 2015-01-21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扇上叠置水道储层的相控反演方法
CN108073744A (zh) * 2016-11-16 2018-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地质统计学的浊积扇推进距离预测方法
US10689954B1 (en) * 2019-04-24 2020-06-23 Dagang Oil Field Company Of Cnpc Research method of trajectory design and on-site tracking and adjustment of shale oil horizontal we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0956B (zh) * 2018-01-08 2020-04-10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富油凹陷成熟探区整体勘探方法
CN111396057A (zh) * 2020-03-04 2020-07-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深层页岩储层脆性评价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38330A1 (en) * 1996-04-04 1997-10-16 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mpany 3-d geologic modelling
CN101506686A (zh) * 2006-06-21 2009-08-12 特拉斯帕克地球科学公司 地质沉积体系的解释
CN104297792A (zh) * 2014-10-14 2015-01-21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扇上叠置水道储层的相控反演方法
CN108073744A (zh) * 2016-11-16 2018-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地质统计学的浊积扇推进距离预测方法
US10689954B1 (en) * 2019-04-24 2020-06-23 Dagang Oil Field Company Of Cnpc Research method of trajectory design and on-site tracking and adjustment of shale oil horizontal well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assification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lacustrine hyperpycnal channels: Triassic outcrops in the south Ordos Basin, central China;Benzhong Xian, Junhui Wang,Chenglin Gong,etc;《sedimentary geology》;20180303;全文 *
哈萨克斯坦 B 油田 M02 段综合地震储层预测;刘家材,张冲,韩绪军;《物探与化探》;20210430;第45卷(第2期);全文 *
四川盆地磨溪地区灯四段前积体产状定量解释及其应用;谷明峰,朱茂,梁峰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210831;第56卷(第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0790A (zh)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9470B (zh) 小区域范围内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
US10365387B1 (en) Method for secondary exploration of old oil area in fault subsidence basin
CN101408624B (zh) 三维地震最佳时窗河道砂体储层预测评价技术
Posamentier Seismic geomorphology: imaging elements of depositional systems from shelf to deep basin using 3D seismic data: implications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N106875471B (zh) 煤系含或隔水层三维可视化建模方法
CN105182444A (zh) 一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
McGee et al. Geologic models and reservoir geometries of Auger Field, deepwater Gulf of Mexico
Clemenceau et al. Production results from levee-overbank turbidite sands at Ram/Powell field, deepwater Gulf of Mexico
CN107589469B (zh) 油水界面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301825A (zh) 一种高温高压储层孔隙压力分析方法
US11614417B2 (en) Determining saturation in low resistivity pay zones
CN107966730A (zh) 识别断陷湖盆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相带的方法
CN114910964A (zh) 一种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体甜点区的预测方法
CN108487903A (zh) 一种缓坡区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定量刻画表征方法
CN113970790B (zh) 深海水道储层快速评价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1340379B (zh) 一种稀井网区深海水道砂体建筑结构的解剖方法
CN111190223B (zh) 河流相沉积分散油砂体的识别和开采方法、及其应用
Liu et al. The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for Well Pattern Optimization of Heterogeneous Sandstone Reservoirs
CN112433248B (zh) 一种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下隐蔽储层的探测方法
Stone et al. Importance of hydrodynamic factor in formation of Lower Cretaceous combination traps, Big Muddy-South Glenrock area, Wyoming
CN114545498A (zh) 一种古岩溶缝洞结构的综合刻画方法
CN112711069A (zh) 基于平原区曲流河河道演化的点沙坝预测方法
CN113376692B (zh) 致密砂岩气水平井压裂改造方案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1505720B (zh) 一种岩性圈闭的刻画方法
Allen et al. Subsurface sedimentology of deltaic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