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9364A -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9364A
CN113969364A CN202111062802.1A CN202111062802A CN113969364A CN 113969364 A CN113969364 A CN 113969364A CN 202111062802 A CN202111062802 A CN 202111062802A CN 113969364 A CN113969364 A CN 113969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loy
niobium
strength
conductivity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28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9364B (zh
Inventor
雷前
李周
王伟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0628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9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9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9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9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9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00Roll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alloys so far a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lloy requires or permits special rolling methods or sequences ; Rolling of aluminium, copper, zinc or other non-ferrous me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7/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 B21C37/02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7/00Casting ingots, e.g. from ferrous metals
    • B22D7/005Casting ingots, e.g. from ferrous metals from non-ferrous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81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slabs; for bill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02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by rapid cooling or quenching; cooling agents used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8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copper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00Roll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alloys so far a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lloy requires or permits special rolling methods or sequences ; Rolling of aluminium, copper, zinc or other non-ferrous metals
    • B21B2003/005Copper or its alloy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1.0‑5.0%、Si0.01‑0.5%、P0.01‑0.015%;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上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合金成分合理,通过在铜铌系合金中添加硅与磷,增加增强相的体积分数,通过铌、硅与磷含量的控制,硅、磷与铌相互作用,可以使得合金中的强化相析出且分布均匀,减小铌添加对合金电导率的影响,有利于获得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铌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高导铜合金广泛应用于高铁接触线、真空触头开关、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阻焊电极、高脉冲磁场导体等领域中。随着科技发展,不同领域对高强高导铜合金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如极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引线框架的性能应满足:导电率≥80%IACS,显微硬度≥160HV,抗拉强度≥600MPa;高速列车时速为350KM/h时要求接触导线导电率≥78%IACS,抗拉强度≥530MPa,此外这类材料还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在此应用背景下发展出一系列高强高导铜合金,例如CuCrZr、CuAg、CuFe和CuNb等。
CuNb合金作为新型复合材料,Nb在Cu中的固溶度小,可以有效防止因溶质电子散射导致的电导率下降,同时Nb比Cu基体更硬,当经过加工变形后,Nb纤维可以有效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虽然Nb在Cu中的固溶度小,但Nb的加入还是会影响到合金的电导率,合金的电导率与强度难以均衡。并且,传统的CuNb复合材料多采用集束拉拔或者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其工艺复杂,成本高昂,难以大批量生产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可兼顾电导率与强度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 1.0-5.0%、Si 0.01-0.5%、P 0.01-0.015%;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中,优选的,Cu与Nb的质量比不小于20:1,Nb与Si的质量比不小于10:1,且不大于20:1,Nb与P的质量比不小于100:1,且不大于300:1。本发明中,添加在铜基体中的Nb、Si和P具有明显的相互协同配合关系,通过上述Cu与Nb、Nb与Si和Nb与P的质量比的控制,有利于调控合金中增强相的分布,有利于增加合金强度的同时还保证合金的电导率,避免Nb添加影响合金的电导率。
上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中,更优选的,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 4.0%、Si 0.3%、P 0.015%;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对Nb、Si和P协同机理的探索,我们研究表明,控制合金基体中Nb、Si和P为上述质量含量,有利于增强相的合理分布,以调控铜铌系合金的力学、电学性能。
上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中,优选的,所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室温最大抗拉强度为400-602MPa,屈服强度为300-508MPa,电导率为90-95%IACS,伸长率为10-20%。上述性能数据可以证明本发明的铜铌系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的同时还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可以均衡合金的电导率与强度。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备料,先将铜源、硅源和铌源放入加热炉中熔化,然后再加入磷源,熔匀后形成合金熔体;
(b)将步骤(a)中得到的合金熔体铸造成坯锭,得到铸造坯锭,然后进行均匀化退火;
(c)将步骤(b)中进行均匀化退火的铸造坯锭保温后进行热轧,得到热轧板坯;
(d)将步骤(c)中得到的热轧板坯进行酸洗,然后进行冷轧,得到冷轧板材;
(e)将步骤(d)中得到的冷轧板材进行酸洗,然后进行退火处理,即得到所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
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熔炼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保持惰性气体气压在50-80%标准大气压;先将铜源、硅源和铌源放入加热炉中熔化,熔体温度为1600-1800℃,保温10-20min,待其完全熔化后,降温至1200-1250℃,再加入磷源,熔匀后形成合金熔体。
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所述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为800-900℃,退火时间为2-6h,均匀化退火后采用水淬冷却。
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热轧温度为800-900℃,保温1-2h,总热轧变形量为50-80%,热轧完成后采用水淬冷却。
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冷轧总变形量为50-90%。
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00-500℃,时间为0.5-1h。
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合金成分及其含量,使合金中主要包括Nb、Si、P主要合金化元素,通过Nb、Si、P主要合金化元素的相互协同作用,可以均衡合金的力学与电学性能。具体的,微量的Nb、Si、P均可以形成溶质原子,起到较好的固溶强化效果,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但上述强化元素会影响铜基体的电导率。本发明通过控制添加的强化元素为Nb、Si、P,其中Nb和Si可以析出Nb3Si粒子,Nb和P可以析出Nb3P粒子,合金的基体内由于微合金化元素之间的化合反应,降低了基体中溶质原子的溶度,减小了对电子运动的散射作用,使铜基体得到净化,从而对电子运动的阻碍减小,合金的电阻小,电导率得到提高,在保证合金强度的同时还保证了合金的电导率。总的来说,本发明中通过合金元素及其含量的控制,一方面可以形成Nb析出相粒子、Nb3Si粒子、Nb3P粒子等强化相,从而在合金内部析出占据不同体积分数的多元协调强化的强化相,同时微量的Nb、Si、P均可以形成溶质原子,起到较好的固溶强化效果,有利于合金强度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控制Nb、Si、P之间的质量比,各元素协同作用,通过Si、P元素与Nb元素化合反应,促进Nb元素从铜基体中析出,有利于减小Nb元素对合金基体电导率的影响,以均衡合金的力学与电学性能,最终得到抗拉强度高、屈服强度高、电导率高、伸长率高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熔铸法,主要采用熔化、均匀化处理、热轧、冷轧以及退火处理制备工艺简单,且通过各工艺步骤中工艺参数的控制,有利于Si、P与Nb相互协同作用,尤其是各工艺步骤中对于温度的控制,如均匀化退火的温度、热轧温度以及退火处理的温度,对合金中Nb和Si的结合、析出,Nb和P的结合、析出具有较大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均难以保证Si、P与Nb的相互协同作用,难以保证合金力学与电学性能的均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合金成分合理,通过在铜铌系合金中添加硅与磷,增加增强相的体积分数,通过铌、硅与磷含量的控制,硅、磷与铌相互作用,可以使得合金中的强化相析出且分布均匀,减小铌添加对合金电导率的影响,有利于获得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最终制备得到的铜铌系合金的强度高、电导率高,其电导率为90-95%IACS,抗拉强度为400-602MPa,伸长率为10-20%。
2、本发明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成分简单,元素种类少,只需要铜、铌、硅与磷4种元素即可,无需采用添加其他元素(如铬)影响铜基体的导电性能,无论是在成本控制还是添加料步骤上均更有优势。
3、本发明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制备方法采用熔铸法,铸锭先经过了均匀化处理,后续优化省去了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工作,且在热加工后直接采用冷轧变形和退火处理,晶粒尺寸细小,合金中的析出相和基体被纳米化,通过退火处理形成析出相,使铜基体得到净化,从而可以实现合金的强度和塑性的同时提高。与传统的粉末冶金方法制备Cu-Nb合金以及集束拉拔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获得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优异,特别是电导率均高达90%IACS以上,且其强度为400MPa以上,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熔化、均匀化处理、热轧、冷轧以及退火处理,上述工艺步骤有利于本发明中添加的硅、磷与铌元素之间协同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硅、磷元素促进铌的析出。
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制备效率提高,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适于工业化大批量的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2中制备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经过步骤(b)后所得板材的侧切面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是实施例2中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经过步骤(c)后所得制备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EBSD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 1.0%、Si0.01%、P 0.01%,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备料,熔炼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保持惰性气体气压在50%标准大气压。先将铜源、硅源和铌源放入加热炉中熔化,熔体温度应在1600℃,保温10min。待其完全熔化后,降温至1200℃,再加入磷源,熔匀后形成合金熔体,并采用石墨模具浇铸。
(b)将步骤(a)后的合金熔体铸造成坯锭,得到铸造坯锭,然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为800℃,退火时间为2h,均匀化处理后需水淬冷却。
(c)将步骤(b)后的铸造坯锭保温后进行热轧,热轧温度为850℃,保温1h,总热轧变形量为50%,热轧完成后进行水淬冷却,得到热轧板坯。
(d)将步骤(c)后的热轧板坯进行酸洗,然后进行冷轧,冷轧总变形量为50%;
(e)将步骤(d)后的板材酸洗,然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00℃,时间为1h,即得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
针对经过上述处理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进行了拉伸和导电性能测试,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导电性能等,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 2.0%、Si 0.1%、P 0.01%;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备料,熔炼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保持惰性气体气压在50%标准大气压。先将铜源、硅源和铌源放入加热炉中熔化,熔体温度应在1650℃,保温15min。待其完全熔化后,降温至1250℃,再加入磷源,熔匀后形成合金熔体,并采用石墨模具浇铸。
(b)将步骤(a)后的合金熔体铸造成坯锭,得到铸造坯锭,然后进行均匀化退火(板材的侧切面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1所示);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为850℃,退火时间为2h,均匀化处理后需水淬冷却。
(c)将步骤(b)后的铸造坯锭保温后进行热轧,热轧温度为850℃,保温1h,总热轧变形量为60%,热轧完成后进行水淬冷却,得到热轧板坯(EBSD照片如图2所示)。
(d)将步骤(c)后的热轧板坯进行酸洗,然后进行冷轧,冷轧总变形量为60%;
(e)将步骤(d)后的板材酸洗,然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50℃,时间为1h,即得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
针对经过上述处理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进行了拉伸和导电性能测试,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导电性能等,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 4.0%、Si 0.2%、P 0.012%;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备料,熔炼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保持惰性气体气压在50%标准大气压。先将铜源、硅源和铌源放入加热炉中熔化,熔体温度应在1700℃,保温10min。待其完全熔化后,降温至1240℃,再加入磷源,熔匀后形成合金熔体,并采用石墨模具浇铸。
(b)将步骤(a)后的合金熔体铸造成坯锭,得到铸造坯锭,然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为880℃,退火时间为4h,均匀化处理后需水淬冷却。
(c)将步骤(b)后的铸造坯锭保温后进行热轧,热轧温度为880℃,保温1h,总热轧变形量为80%,热轧完成后进行水淬冷却,得到热轧板坯。
(d)将步骤(c)后的热轧板坯进行酸洗,然后进行冷轧,冷轧总变形量为80%;
(e)将步骤(d)后的板材酸洗,然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50℃,时间为1h,即得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
针对经过上述处理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进行了拉伸和导电性能测试,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导电性能等,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 5.0%、Si 0.5%、P 0.015%;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备料,熔炼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保持惰性气体气压在80%标准大气压。先将铜源、硅源和铌源放入加热炉中熔化,熔体温度应在1800℃保温20min。待其完全熔化后,降温至1250℃,再加入磷源,熔匀后形成合金熔体,并采用石墨模具浇铸。
(b)将步骤(a)后的合金熔体铸造成坯锭,得到铸造坯锭,然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为900℃,退火时间为6h,均匀化处理后需水淬冷却。
(c)将步骤(b)后的铸造坯锭保温后进行热轧,热轧温度为900℃,保温1h,总热轧变形量为80%,热轧完成后进行水淬冷却,得到热轧板坯。
(d)将步骤(c)后的热轧板坯进行酸洗,然后进行冷轧,冷轧总变形量为90%;
(e)将步骤(d)后的板材酸洗,然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500℃,时间为0.5h,即得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
针对经过上述处理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进行了拉伸和导电性能测试,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导电性能等,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 4.0%、Si 0.3%、P 0.015%,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备料,熔炼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保持惰性气体气压在50%标准大气压。先将铜源、硅源和铌源放入加热炉中熔化,熔体温度应在1600℃,保温10min。待其完全熔化后,降温至1200℃,再加入磷源,熔匀后形成合金熔体,并采用石墨模具浇铸。
(b)将步骤(a)后的合金熔体铸造成坯锭,得到铸造坯锭,然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为800℃,退火时间为2h,均匀化处理后需水淬冷却。
(c)将步骤(b)后的铸造坯锭保温后进行热轧,热轧温度为850℃,保温1h,总热轧变形量为50%,热轧完成后进行水淬冷却,得到热轧板坯。
(d)将步骤(c)后的热轧板坯进行酸洗,然后进行冷轧,冷轧总变形量为50%;
(e)将步骤(d)后的板材酸洗,然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00℃,时间为1h,即得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
针对经过上述处理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进行了拉伸和导电性能测试,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导电性能等,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 4.0%、Si 0.5%、P 0.015%,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备料,熔炼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保持惰性气体气压在50%标准大气压。先将铜源、硅源和铌源放入加热炉中熔化,熔体温度应在1600℃,保温10min。待其完全熔化后,降温至1200℃,再加入磷源,熔匀后形成合金熔体,并采用石墨模具浇铸。
(b)将步骤(a)后的合金熔体铸造成坯锭,得到铸造坯锭,然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为800℃,退火时间为2h,均匀化处理后需水淬冷却。
(c)将步骤(b)后的铸造坯锭保温后进行热轧,热轧温度为850℃,保温1h,总热轧变形量为50%,热轧完成后进行水淬冷却,得到热轧板坯。
(d)将步骤(c)后的热轧板坯进行酸洗,然后进行冷轧,冷轧总变形量为50%;
(e)将步骤(d)后的板材酸洗,然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00℃,时间为1h,即得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
针对经过上述处理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进行了拉伸和导电性能测试,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导电性能等,其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1: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 6.0%、Si 0.4%、P 0.015%,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备料,熔炼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保持惰性气体气压在50%标准大气压。先将铜源、硅源和铌源放入加热炉中熔化,熔体温度应在1600℃,保温10min。待其完全熔化后,降温至1200℃,再加入磷源,熔匀后形成合金熔体,并采用石墨模具浇铸。
(b)将步骤(a)后的合金熔体铸造成坯锭,得到铸造坯锭,然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为800℃,退火时间为2h,均匀化处理后需水淬冷却。
(c)将步骤(b)后的铸造坯锭保温后进行热轧,热轧温度为850℃,保温1h,总热轧变形量为50%,热轧完成后进行水淬冷却,得到热轧板坯。
(d)将步骤(c)后的热轧板坯进行酸洗,然后进行冷轧,冷轧总变形量为50%;
(e)将步骤(d)后的板材酸洗,然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00℃,时间为1h,即得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
针对经过上述处理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进行了拉伸和导电性能测试,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导电性能等,其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2: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 4.0%、Si 0.8%、P 0.015%,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备料,熔炼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保持惰性气体气压在50%标准大气压。先将铜源、硅源和铌源放入加热炉中熔化,熔体温度应在1600℃,保温10min。待其完全熔化后,降温至1200℃,再加入磷源,熔匀后形成合金熔体,并采用石墨模具浇铸。
(b)将步骤(a)后的合金熔体铸造成坯锭,得到铸造坯锭,然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为800℃,退火时间为2h,均匀化处理后需水淬冷却。
(c)将步骤(b)后的铸造坯锭保温后进行热轧,热轧温度为850℃,保温1h,总热轧变形量为50%,热轧完成后进行水淬冷却,得到热轧板坯。
(d)将步骤(c)后的热轧板坯进行酸洗,然后进行冷轧,冷轧总变形量为50%;
(e)将步骤(d)后的板材酸洗,然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00℃,时间为1h,即得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
针对经过上述处理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进行了拉伸和导电性能测试,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导电性能等,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制得的合金的性能
Figure BDA0003257285920000081
由表1可知,实施例1-6与对比例1-2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组织结构均匀,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

Claims (10)

1.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 1.0-5.0%、Si 0.01-0.5%、P 0.01-0.015%;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其特征在于,Cu与Nb的质量比不小于20:1,Nb与Si的质量比不小于10:1,且不大于20:1,Nb与P的质量比不小于100:1,且不大于30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Nb 4.0%、Si 0.3%、P 0.015%;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室温最大抗拉强度为400-602MPa,屈服强度为300-508MPa,电导率为90-95%IACS,伸长率为10-2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元素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备料,先将铜源、硅源和铌源放入加热炉中熔化,然后再加入磷源,熔匀后形成合金熔体;
(b)将步骤(a)中得到的合金熔体铸造成坯锭,得到铸造坯锭,然后进行均匀化退火;
(c)将步骤(b)中进行均匀化退火的铸造坯锭保温后进行热轧,得到热轧板坯;
(d)将步骤(c)中得到的热轧板坯进行酸洗,然后进行冷轧,得到冷轧板材;
(e)将步骤(d)中得到的冷轧板材进行酸洗,然后进行退火处理,即得到所述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熔炼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保持惰性气体气压在50-80%标准大气压;先将铜源、硅源和铌源放入加热炉中熔化,熔体温度为1600-1800℃,保温10-20min,待其完全熔化后,降温至1200-1250℃,再加入磷源,熔匀后形成合金熔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为800-900℃,退火时间为2-6h,均匀化退火后采用水淬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热轧温度为800-900℃,保温1-2h,总热轧变形量为50-80%,热轧完成后采用水淬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冷轧总变形量为50-90%。
10.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00-500℃,时间为0.5-1h。
CN202111062802.1A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969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2802.1A CN113969364B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2802.1A CN113969364B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9364A true CN113969364A (zh) 2022-01-25
CN113969364B CN113969364B (zh) 2022-05-03

Family

ID=79586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2802.1A Active CN113969364B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93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6875A (zh) * 2022-09-26 2022-12-1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火箭发动机用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5488A (zh) * 2008-01-15 2008-07-2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引线框架用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7872A (zh) * 2009-12-21 2010-06-02 中南大学 一种纳米弥散强化弹性Cu-Nb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1818273A (zh) * 2010-04-14 2010-09-01 中南大学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抗高温软化性能的Cu-Nb合金的制备方法
JP2013122070A (ja) * 2011-12-09 2013-06-20 Kobe Steel Ltd 酸化膜密着性に優れた高強度銅合金板
CN106676313A (zh) * 2016-12-28 2017-05-17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能Cu‑Nb合金坯料的制备方法
CN110465643A (zh) * 2019-09-12 2019-11-19 江西省鹰潭铜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铜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5488A (zh) * 2008-01-15 2008-07-2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引线框架用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7872A (zh) * 2009-12-21 2010-06-02 中南大学 一种纳米弥散强化弹性Cu-Nb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1818273A (zh) * 2010-04-14 2010-09-01 中南大学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抗高温软化性能的Cu-Nb合金的制备方法
JP2013122070A (ja) * 2011-12-09 2013-06-20 Kobe Steel Ltd 酸化膜密着性に優れた高強度銅合金板
CN106676313A (zh) * 2016-12-28 2017-05-17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能Cu‑Nb合金坯料的制备方法
CN110465643A (zh) * 2019-09-12 2019-11-19 江西省鹰潭铜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铜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6875A (zh) * 2022-09-26 2022-12-1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火箭发动机用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9364B (zh)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6342B (zh) 一种高性能铜铬系合金丝线材的短流程连续化制备方法
JP2501275B2 (ja) 導電性および強度を兼備した銅合金
CN101531149B (zh) 一种超长Cu-Cr-Zr合金接触线的制备方法
CN100587091C (zh) 接触线用Cu-Cr-Zr合金制备工艺
CN104178660B (zh) 一种高强度Cu-Ni-S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JP4787986B2 (ja) 銅合金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898425A (zh) 一种适用于Cu-Cr-Zr系合金线材的复合形变热处理方法
CN110923499B (zh) 一种含Ce和B的钛青铜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9253B (zh) 一种稀土铜铁合金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99397B (zh) 一种短流程引线框架用铜合金材料的制备工艺
WO2018045695A1 (zh) 抗软化铜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266901B (zh) 一种Cu15Ni8Sn高强耐磨合金杆/丝的制备方法
CN113088750B (zh) 一种铜铁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5211A (zh) 一种高导电率热处理型中强铝合金导电单丝
CN110747365B (zh) 一种高塑性高强度高导电CuCrZr系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54313B (zh) 多元微合金化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11256B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用铜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15581B (zh) 一种高强度高软化温度的低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9079A (zh) 一种高强高导铜合金导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69364B (zh)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铜铌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36010B (zh) 一种高强高导铜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733953A (zh) 一种高强高导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7677A (zh) 一种Cu-Cr-Ag合金线材及其制备加工方法
CN111961907A (zh) 一种高强韧高导电铜合金丝材的加工方法
CN115896512A (zh) 高精密蚀刻引线框架用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