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5910B - 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 - Google Patents

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5910B
CN113965910B CN202111361189.3A CN202111361189A CN113965910B CN 113965910 B CN113965910 B CN 113965910B CN 202111361189 A CN202111361189 A CN 202111361189A CN 113965910 B CN113965910 B CN 113965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au
tunnel
mounted termina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611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5910A (zh
Inventor
韩海涛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611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5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5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5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该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至少包括:第一网络,第一网络的空口采用主备模式,第一网络至少包括: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位于核心网设备和列车接入单元TAU车载终端之间;第一隧道用于第一隧道未出现故障时基于5G通信协议在核心网设备和TAU车载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第二隧道用于在第一隧道未出现故障时对第一隧道中的数据进行备份;第二隧道用于第一隧道出现故障时基于5G通信协议在核心网设备和TAU车载终端之间传输数据。该实施方式可以从无线组网和/或有线组网方面进行冗余设计,可以满足未来智慧城轨的车地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的需求。

Description

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通信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5G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下一代智慧城轨系统对通信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多,5G通信应用于下一代智慧城轨是未来的必然趋势。由于车地通信既要承载时间敏感的列控数据,又要承载车载多媒体/动态地图/高清摄像头等大带宽的视频流数据,因此5G车地通信网络既要考虑时间敏感数据的可靠性,又要考虑承载的总流量,避免给未来运营、运维带来麻烦,需要综合考虑设计一套全新的满足未来智慧城轨要求的冗余组网架构,目前该领域还处于空白阶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至少包括:第一网络,所述第一网络的空口采用主备模式,第一网络至少包括: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位于核心网设备和列车接入单元TAU车载终端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隧道用于所述第一隧道未出现故障时基于5G通信协议在所述核心网设备和所述TAU车载终端之间传输数据,所述第二隧道用于在所述第一隧道未出现故障时对所述第一隧道中的数据进行备份;所述第二隧道用于所述第一隧道出现故障时基于5G通信协议在所述核心网设备和所述TAU车载终端之间传输数据。
可选地,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还包括:核心交换机;
所述核心交换机与所述核心网设备通信连接,所述TAU车载终端包括:第一TAU车载终端和第二TAU车载终端,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和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均与所述核心交换机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隧道位于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和所述核心交换机之间,所述第二隧道位于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和所述核心交换机之间。
可选地,所述核心交换机的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的静态路由的目的地为同一目的地,所述核心交换机的下一跳分别为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和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的隧道标识IP。
可选地,所述核心交换机静态路由的目的IP为交换机的虚拟IP,并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将虚拟IP转换成内网IP。
可选地,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为GRE隧道,且所述核心交换机用于通过HA功能来对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的检测和切换。
可选地,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包括第二网络和第三TAU车载终端,所述第二网络至少包括:和第三隧道,所述第三隧道位于所述第三TAU车载终端和所述核心交换机之间,所述第三TAU车载终端和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三TAU车载终端与所述第一隧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和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采用的频点不同,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和所述第三TAU车载终端的频点相同。
可选地,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包括:射频拉远单元RRU和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所述BBU与所述核心交换机和所述RRU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包括:合路器和泄露电缆,所述合路器分别与所述BBU和所述泄露电缆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还包括:车载转换机、第一TAU车载终端和第二TAU车载终端;
所述车载转换机分别与第一TAU车载终端和第二TAU车载终端通信连接,第一TAU车载终端和第二TAU车载终端分别对应设置有车载天线,以使得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和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基于VRRP协议并通过车载天线发射网络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是一种全新的5G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可以从无线组网和/或有线组网方面进行冗余设计,可以满足未来智慧城轨的车地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的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随着智慧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设备上的系统功能(如高清摄像头、车载高清动态地图、车载多媒体等)越来越多样化,其中部分应用程序的流量会超过千兆,对车地通信传输带宽的需求也急剧增加,急需更高带宽的网络技术。列控、信号、协同编队、乘客服务等系统对于车载网络的实时性、传输带宽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车地通信如LTE-M、WLAN等从传输带宽、时延、移动性等方面已经很难满足未来车地通信的需求。
并且,现有列车通信受以往技术产品能力的制约,车地之间的通信带宽也有限且布线复杂,车地通信的无线网络带宽不足,传输速率不够稳定,车载数据难以实现及时且快速地下传。随着5G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可以将5G无线通信技术引入车地通信中,来解决车车、车地通信可靠性和实时性的问题。除此之外,5G无线通信技术还能够为列车调度、列车运维等其他功能提供实时数据的支持。但是,目前5G还没有真正应用到轨道交通车地通信领域,因为车地通信除了性能要求还需要考虑全面的冗余组网,以确保列控等时间敏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参见图1,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至少包括:第一网络,第一网络至少包括:第一隧道11(或称为Tunnel1)和第二隧道12(Tunnel2),所述第一隧道11和所述第二隧道12位于核心网设备16和列车接入单元(TAU)车载终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隧道11用于基于5G通信协议在所述第一隧道11未出现故障时在所述核心网设备16和所述TAU车载终端之间传输数据,所述第二隧道12用于在所述第一隧道11未出现故障时对所述第一隧道11中的数据进行备份;所述第二隧道12用于在所述第一隧道11出现故障时在所述核心网设备16和所述TAU车载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满足未来智慧城轨的车地通信的实时性。
该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是一种全新的5G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可以从无线组网和/或有线组网进行冗余设计,以满足未来智慧城轨的车地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的需求。
本申请的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是一种5G冗余组网方案,可以很好的实现未来列车的5G车地通信的冗余组网。其中5G网络可以达到1.7Gbps的峰值吞吐量、1ms的极低时延,且支持高达500km/h的高速移动性。通过5G网络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轨道交通面临的瓶颈问题。在5G地面网络建设方面,可以沿用物理双网的组网模式,由于5G专网频段尚未明确,建议采用与运营商公网5G频段不同的频段,如移动4.9G,可以避免专网与公网的干扰,由于只有一个频段,物理双网AB需要分别采用窄频段载波,不能都占用100MHz。
需要解释的是,隧道是一个虚拟的点对点的连接,提供了一条通路使封装的数据报文能够在这个通路上传输,在一个隧道的两端分别对数据报进行封装及解封装。其中所述第一隧道11和所述第二隧道12采用通用路由封装GRE(Generic RoutingEncapsulation,GRE)协议。GRE协议是对某些网络层协议(如IP和IPX)的数据报文进行封装,使这些被封装的数据报文能够在另一个网络层协议(如IP)中传输。即GRE采用了Tunnel(隧道)技术,是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第三层隧道协议。
在第一隧道11未出现故障时用于传输以下一种或多种数据:CBTC数据、IPSS数据、PIS数据、CCTV数据。所述第二隧道12用于在所述第一隧道11未出现故障时对所述第一隧道11中的CBTC数据进行备份。这样可以确保列控等时间敏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可以在消耗传输带宽最小的前提下保障视频类大流量数据的传输,以满足未来智慧城轨的车地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隧道11和所述第二隧道12均为GRE隧道,这样可以通过封装以减少车载终端和网络的耦合,使得该解决方案与车载终端和网络侧的设备厂家、型号完全解耦,提高本公开实施例的适用性。例如:所述第一隧道11为主隧道,所述第二隧道12为备用隧道。在主隧道未出现故障时,在主隧道未出现故障时用于传输以下一种或多种数据:CBTC数据、IPSS数据、PIS数据、CCTV数据。备用隧道用于在所述主隧道未出现故障时对所述主隧道中的CBTC数据进行备份。备用隧道用于在主隧道出现故障时用于传输以下一种或多种数据:CBTC数据、IPSS数据、PIS数据、CCTV数据。
参见图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还包括:核心交换机13,所述核心交换机13与所述核心网设备16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还包括:第一TAU车载终端21(TAU1)和第二TAU车载终端22(TAU2),第一TAU车载终端21(TAU1)和第二TAU车载终端22(TAU2)位于不同列车单元上,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21(TAU1)和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22(TAU2)均与所述核心交换机13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隧道11位于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21和所述核心交换机13之间,所述第二隧道12位于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22和所述核心交换机13之间。第一TAU车载终端21(TAU1)和第二TAU车载终端22(TAU2)可以通过TSN网络连接,也就是把VRRP技术引入5G车载车载终端组网,实现了5G车载车载终端的LAN侧冗余。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21和所述核心交换机13之间设置有第一隧道11,第二TAU车载终端22和所述核心交换机13之间设置有第二隧道12。所述核心交换机13的第一隧道11和第二隧道12的静态路由的目的地为同一目的地,所述核心交换机13的下一跳分别为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21和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22的隧道标识(IP)。这样,在第一隧道11出现故障时,所述第二隧道12会完成所述核心交换机13和TAU车载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保证车地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的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所述核心交换机13可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隧道11和所述第二隧道12的检测和切换,例如通过HA(High Available,高可用)协议来控制所述第一隧道11和所述第二隧道12的检测和切换。其中GRE HA是基于GRE协议的HA高可靠性冗余方案,在核心交换机13上设置该协议,由HA方案可以检测哪个GRE隧道是否正常工作。进一步地,HA协议可以通过心跳包监测第一隧道11的数据收发是否正常,当第一隧道11的数据收发中断时,HA会触发启用第二隧道12。
也就是说,综合承载的冗余方案需要车载5G TAU车载终端和5G核心交换机13配合工作,两者都支持GRE隧道功能,核心交换机13开启HA功能负责主隧道和备用隧道的检测和切换。这样在第一网络传输的数据出现冗余时,通过第二网络常在来解决为了解决第一网络数据冗余的问题,同时可以进一步保证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即,通过采用GRE隧道+HA高可靠性技术实现车地通信数据流的安全通信,既保证了网络设备运营商和列控数据传输的解耦,又实现了5G空口的冗余。
其中,HA是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有效解决方案,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分为活动节点(Active)及备用节点(Standby)。通常把正在执行业务的称为活动节点,而作为活动节点的一个备份的则称为备用节点。当活动节点出现问题,导致正在运行的业务(任务)不能正常运行时,备用节点此时就会侦测到,并立即接续活动节点来执行业务,从而实现业务的不中断或短暂中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包括第二网络,所述第二网络用于传输备份数据,例如备份数据可以为CBTC数据,通过第二网络来传输备份的CBTC数据,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包括:第三TAU车载终端31(TAU3),所述第二网络至少包括:第三隧道32(Tunnel 3),所述第三隧道32位于所述第三TAU车载终端31和所述核心交换机13之间,所述第三TAU车载终端31和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21通信连接,所述第三TAU车载终端31与所述第一隧道11连通。其中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21和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22采用的频点不同,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21和所述第三TAU车载终端31的频点相同。也就是说,所述第三隧道32可以用于传输CBTC数据等备份数据,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例如:参见图1,所述第一网络为A网,第二网络为B网,采用AB网冗余,A网负责综合承载,例如:A网承载CBTC和视频类业务数据,B网作为物理冗余的网络,B网用于承载CBTC数据。由于A网综合承载的数据流很大,为了减少后续运营的压力和成本,A网采用GRE隧道以及HA高可靠性冗余方案。A网的空口采用主备模式,平时只有一路主隧道收发数据,另一路备用隧道用于数据备份,当主隧道出现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隧道,避免了2路隧道同时收发数据造成流量加倍的现象。A网综合承载的冗余方案需要车载5G TAU车载终端和5G核心交换机13配合工作,两者都支持GRE隧道功能,核心交换机13开启HA功能负责主隧道和备用隧道的检测和切换。这样在A网传输的数据出现冗余时,通过B网可以解决A网数据冗余的问题,同时可以进一步保证网络传输的安全性。
继续参见图1,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包括: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Unit,RRU)17和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 band Unite,BBU)18,所述BBU为5GBBU,BBU与所述核心交换机13和所述RRU通信连接。其中BBU是基站的基带处理单元,采用分布式基站架构,可以提供对外接口,以完成系统的资源管理、操作维护和环境监测功能等。RRU和BBU之间需要用光纤连接。RRU是在远端将基带光信号转成射频信号放大传送出去的设备。一个BBU可以支持多个RRU。采用BBU和RRU多通道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地铁室内的覆盖。
其中,通过将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频拉远单元分开,可以将基站射频信号接收放大后传送出去,不会将噪声放大。RRU采用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网络覆盖模式,它可以将大容量宏蜂窝基站集中放置在可获得的中心机房内,基带部分集中处理,采用光纤将基站中的射频模块拉到远端射频单元,分置于网络规划所确定的地铁站点上,从而节省了常规解决方案所需要的大量机房;同时通过采用大容量宏基站支持大量的光纤拉远,可实现容量与覆盖之间的转化。
通常室内分布系统采用电缆的电分布方式,而BBU+RRU方案则采用光纤传输的分布方式。BBU可以集中放置在机房,RRU可安装至运行车辆的轨道旁,BBU与RRU之间采用光纤传输,RRU再通过同轴电缆及功分器(耦合器)等连接至天线,即主干可以采用光纤,支路可以采用同轴电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包括:合路器31和泄露电缆32,所述合路器31分别与所述BBU和所述泄露电缆32通信连接。
基于以上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5G无线侧冗余方案的流程如下:
TAU车载终端侧:TAU车载终端用于建立GRE隧道至核心交换机13,当TAU车载终端为Master时,GRE HA必须做响应;当TAU车载终端为Slave时,GRE HA不能做响应。其中,HA是Highly Available缩写,是双机集群系统简称,提高可用性集群,是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有效解决方案,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且分为活动节点及备用节点。
核心交换机侧:让5G核心交换机13设定两个静态路由到同一目的地(交换机虚拟IP,并通过NAT转换为VRRP的虚拟IP),但Next Hop为TAU车载终端的Tunnel IP,并利用GREHA来确认空口隧道是否正常,有问题就切换至另一条静态路由。
参见图2,为了实现有线侧冗余方案,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还包括:车载转换机42、第一TAU车载终端21(TAU1)和第二TAU车载终端22(TAU2);所述车载转换机分别与第一TAU车载终端21和第二TAU车载终端22通信连接,第一TAU车载终端21和第二TAU车载终端22分别对应设置有对应车载天线41,通过车载天线41发射网络信号。
其中,5G车载终端在车上的有线冗余采用VRRP方案,TAU车载终端接入车载骨干网,并启动VRRP协议。TAU车载终端包括第一TAU车载终端21和第二TAU车载终端22,采用双机热备份模式,分为master和slave两个模式;例如,第一TAU车载终端21为master,第一TAU车载终端21处于工作状态;第二TAU车载终端22为slave,则不发送数据;当master的第一TAU车载终端21出现故障时,为slave的第二TAU车载终端22接替为master第一TAU车载终端21的工作。
为了实现VRRP、GRE tunnel和HA技术的结合与联动,5G核心交换机13静态路由的下一跳都是车载5G终端TAU的Tunnel IP,核心交换机13利用HA检测空口是否正常;5G核心交换机13静态路由的目的IP都是交换机的虚拟IP,经NAT转换成车载网络的内网IP,由此实现了车载网络内网IP的转换问题。
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是一种5G车地通信的有线和无线侧冗余组网架构,可以实现GRE隧道技术、VRRP技术和HA技术的结合与联动,解决了车载有线与无线网端到端的冗余通信。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实现,例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和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Script等。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至少包括:第一网络,所述第一网络的空口采用主备模式,第一网络至少包括: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位于核心网设备和列车接入单元TAU车载终端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隧道用于所述第一隧道未出现故障时基于5G通信协议在所述核心网设备和所述TAU车载终端之间传输数据,所述第二隧道用于在所述第一隧道未出现故障时对所述第一隧道中的数据进行备份;所述第二隧道用于所述第一隧道出现故障时基于5G通信协议在所述核心网设备和所述TAU车载终端之间传输数据;
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还包括:核心交换机;
所述核心交换机与所述核心网设备通信连接,所述TAU车载终端包括:第一TAU车载终端和第二TAU车载终端,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和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均与所述核心交换机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隧道位于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和所述核心交换机之间,所述第二隧道位于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和所述核心交换机之间;
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包括第二网络和第三TAU车载终端,所述第二网络至少包括:第三隧道,所述第三隧道位于所述第三TAU车载终端和所述核心交换机之间,所述第三TAU车载终端和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三TAU车载终端与所述第一隧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交换机的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的静态路由的目的地为同一目的地,所述核心交换机的下一跳分别为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和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的隧道标识I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交换机静态路由的目的IP为交换机的虚拟IP,并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将虚拟IP转换成内网I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为GRE隧道,且所述核心交换机用于通过HA功能来对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的检测和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和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采用的频点不同,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和所述第三TAU车载终端的频点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包括:射频拉远单元RRU和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所述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与所述核心交换机和所述射频拉远单元RRU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包括:合路器和泄露电缆,所述合路器分别与所述BBU和所述泄露电缆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还包括:第一TAU车载终端、第二TAU车载终端和车载转换机;
所述车载转换机分别与第一TAU车载终端和第二TAU车载终端通信连接,第一TAU车载终端和第二TAU车载终端分别对应设置有车载天线,以使得所述第一TAU车载终端和所述第二TAU车载终端基于VRRP协议并通过车载天线发射网络信号。
CN202111361189.3A 2021-11-17 2021-11-17 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 Active CN113965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1189.3A CN113965910B (zh) 2021-11-17 2021-11-17 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1189.3A CN113965910B (zh) 2021-11-17 2021-11-17 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910A CN113965910A (zh) 2022-01-21
CN113965910B true CN113965910B (zh) 2024-03-15

Family

ID=79471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1189.3A Active CN113965910B (zh) 2021-11-17 2021-11-17 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59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9667A1 (en) 2022-11-11 2024-05-16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Phosphoric acid esters for the beneficiation of magnetic minerals from low-grade ore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0389A1 (zh) * 2013-11-27 2014-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业务的待机侧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4980347A (zh) * 2014-04-04 2015-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80020A1 (zh) * 2015-05-13 2016-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218040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te技术的轨道交通行业数据传输通信系统与方法
CN110557733A (zh) * 2018-05-30 2019-12-10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lte-m网络系统及故障监测方法
CN111162985A (zh) * 2020-01-06 2020-05-15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轨道交通终端备份系统及方法
CN112437411A (zh) * 2020-10-30 2021-03-0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列车通信组网方法及系统
WO2021037015A1 (zh) * 2019-08-26 2021-03-04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a/b网双集群的全量数据同步装置
CN113316117A (zh) * 2021-05-31 2021-08-27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tau主备切换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9549B2 (en) * 2009-02-17 2011-11-15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ing point-to-point and point-to-multipoint protocols
US10630536B2 (en) * 2018-07-25 2020-04-2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Solution to provide tunneling redundancy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0389A1 (zh) * 2013-11-27 2014-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业务的待机侧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4980347A (zh) * 2014-04-04 2015-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80020A1 (zh) * 2015-05-13 2016-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218040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te技术的轨道交通行业数据传输通信系统与方法
CN110557733A (zh) * 2018-05-30 2019-12-10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lte-m网络系统及故障监测方法
WO2021037015A1 (zh) * 2019-08-26 2021-03-04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a/b网双集群的全量数据同步装置
CN111162985A (zh) * 2020-01-06 2020-05-15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轨道交通终端备份系统及方法
CN112437411A (zh) * 2020-10-30 2021-03-0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列车通信组网方法及系统
CN113316117A (zh) * 2021-05-31 2021-08-27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tau主备切换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的网络架构及应用;杨雪;赵运臣;苌红涛;;都市快轨交通;20141218(06);全文 *
城市轨道交通长期演进(LTE)综合承载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刘懂懂;;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0910(09);全文 *
基于LTE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业务承载应用研究;李纯盛;;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0810(S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910A (zh)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2544B (zh) 基于lte-u的车地无线综合承载系统和方法
CN105704740A (zh) 一种列车车地通信网络系统
CN106428117B (zh) 轨道交通列车的无线通信覆盖方法
KR100921818B1 (ko) 지하철 무선 영상 전송 장치에서 고속 로밍 및 이중화 시스템
CN101766039B (zh) 用于在无线的无线电网络中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7911847A (zh) 车地通信中wlan和lte并行的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4580295A (zh) 用于高速列车移动状态下的宽带智能通信方法及系统
PT2235890T (pt)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ip entre o solo e um veículo
US20050254818A1 (en) Optical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for train passengers
CN113965910B (zh) 车地通信冗余组网架构
CN113784409A (zh) 一种高速铁路ato系统双模车载无线通信单元及控制方法
CN105141438A (zh) 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的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及信息显示系统
KR101964175B1 (ko) 차량통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차량통신 서비스 제공 단말
CN112896235B (zh) 一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0691117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协议网关
CN114071413B (zh) 一种轨道交通无线通信架构
KR101289725B1 (ko) 모노레일에서의 무선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그리고 모노레일에서의 무선 송수신 시스템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CN115707031A (zh) 一种接入回传端到端系统
CN112135326B (zh) 基于wlan组网与lte组网兼容的tau切换方法
KR102287253B1 (ko) 인접 열차 간 직접 통신의 오류 발생 시 통신 절체 기술
CN114339682A (zh) 车辆组合体和用于形成车辆组合体的方法
CN206323411U (zh) 基于4g网络的pis系统
US20230336967A1 (en) Radio unit for provid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to one or more user equipment onboard a vehicle
CN216016905U (zh) 轨道交通车辆综合检测数据车地传输车载装置及系统
CN117278965A (zh) 用于切换交通工具上的用户设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