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5855A - 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5855A
CN113965855A CN202111374879.2A CN202111374879A CN113965855A CN 113965855 A CN113965855 A CN 113965855A CN 202111374879 A CN202111374879 A CN 202111374879A CN 113965855 A CN113965855 A CN 113965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microphone
instruction
channel
targe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48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湘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ping Yeamic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ping Yeamic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ping Yeamic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ping Yeamic Electron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65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3/00Details of 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及其系统,无线麦克风在测试信道上发送测试信号以供各个接收机模块测试并反馈信号强度。无线麦克风根据测试信号强度与目标接收机模块自动选择配对,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具备动态组网的能力,可以将同一空间中邻近的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和设置,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在对频时,不只考虑一个接收机模块所能接收到的最佳信道,而是无线麦克风选择该网络中所有接收机模块中的最佳信道,大大提高了在选择信道时的比较范围,而且也能实现无线麦克风与多台接收机之间的自动配对以及自动对频,配对的准确性高,在无线麦克风每次开启时,自动优选并使用最佳的工作信道,工作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音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无线麦克风产品,普遍使用红外信号的方式进行对频。然而采用红外对频的方式要求麦克风直线对准接收机,并且要求麦克风与接收机之间无遮挡。由于接收机往往放置于机柜中,这样必须打开机柜后才能完成麦克风与接收机之间的对频。另外,由于对频需要麦克风和接收机都打开红外模块,因此对频时用户需要按下接收机的功能按键启动红外模块,带来操作的不便。
目前市面上有部分产品采用无线数据信号进行射频对频的方式,能够解决遮挡和需要直线传输的问题。然而,目前的射频对频方式,仍然需要手动按下接收机的对频按键进行对频,操作较为复杂,另外,目前的麦克风和接收机一般为配对出售和使用的(例如一台接收机配两支麦克风),并没有考虑多台接收机的情况,当同时有多台接收机启用时,现在技术容易出现对频出错的现象,需要复杂的操作才能正确完成对频。再者,目前市面上的无线麦克风产品,在正常使用中,无线麦克风每次关闭后再开启时,如果不进行专门的操作,是不会改变收发信道的,这明显限制了其对变化中的电磁环境的适应能力。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及其系统,能够在多台接收机启用的场景下自动完成信道优选以及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的配对,以及能够在每次无线麦克风开启时,自动改变收发信道。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麦克风对频方法,应用于无线麦克风,包括:
在测试信道上发送测试信号;
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接收机模块测试并反馈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包括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信息和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
通过对比所述接收机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二指令中的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目标接收机模块,其中目标接收机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二标识为目标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标识与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自动对频连接;
在所述无线麦克风与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完成自动对频连接后,每次所述无线麦克风启动后,均会根据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空间信号情况,自动选择使用当时最佳的目标信道进行工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麦克风对频方法,应用于接收机模块,包括:
通过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来自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测试所述测试信道上试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
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包括所述信号强度信息和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包括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根据所述第三指令与所述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应用于无线麦克风系统,所述无线麦克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无线麦克风和至少一个接收机,所述无线麦克风包括第一音频电路和分别与所述第一音频电路连接的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和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接收机包括接收机模块,所述接收机模块包括第二音频电路和分别与所述第二音频电路连接的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无线麦克风启动后,通过所述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在测试信道上发送测试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接收机模块测试并反馈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
所述接收机模块启动后,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上的所述第一指令,并通过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测试所述测试信道上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
所述接收机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包括所述信号强度信息和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
所述无线麦克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来自各个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指令,并对比各个所述第二指令中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在各个所述接收机模块中确定目标接收机模块,其中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二标识为目标标识;
所述无线麦克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包括所述目标标识;
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通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所述第三指令;
并响应于所述第三指令中的所述目标标识进行扫描空闲信道,确定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目标信道;
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扫描空闲信道,确定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目标信道;
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响应所述第三指令,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第四指令,并设置其音频信号接收模块的接收信道为目标信道,其中,所述第四指令包括对应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信道信息;
所述无线麦克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所述第四指令,得到所述目标信道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信道信息将所述音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发送信道设置为目标信道;
所述无线麦克风通过所述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在所述目标信道上向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发送音频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指令还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指令为接收机模块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向无线麦克风反馈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信息,由于数据传输通道为约定的通道,当存在在多个无线麦克风时,有可能发生冲突,而通过在第二指令中携带第一标识,能够标记第二指令的发送对象,这样只有对应该第一标识的无线麦克风会响应该第二指令,从而让信号强度信号能够被对应的无线麦克风所接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其中,标识可以采用地址码、约定标记等,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第一地址码,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地址码,所述目标标识为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的目标地址码。其中地址码可以采用MAC地址码等硬件逻辑地址码,每个无线麦克风以及接收机模块的地址码均是全球唯一的,因此能够准确识别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的身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令还包括所述测试信道的信道信息,所述通过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测试所述测试信道上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指令中的所述信道信息,根据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测试信号的所述测试信道;
通过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测试所述测试信道上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
当存在多个麦克风同时启动时,如果每个麦克风的测试信道一致,有可能会造成干扰,为了避免该情况,每个无线麦克风的测试信道设置为不同,这样,在第一指令中携带信道信息,能够指示接收机模块测试当前无线麦克风对应的测试信号,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测试所述测试信道上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信道信息,调节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的接收信道为所述测试信道,接收所述测试信号,确定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并生成信号强度信息。
相应地,接收机模块根据第一指令中的信道信息,调节音频信号接收模块的接收信道为所述测试信道,以实现对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测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测试所述测试信道上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指令,启动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其中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默认启动的接收信道为所述测试信道,通过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测试信号,确定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并生成信号强度信息。其中,接收机模块被配置为已知测试信道,该测试信道为默认测试信道,当接收机模块接收到第一指令后,则触发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在测试信道中对测试信号的强度进行测试。该设置能简化系统程序,无需在第一指令中承载测试信道的信息,提高通信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机启动后,会控制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约定数据传输通道对应的信道上工作,以便能够接收到无线麦克风发送的第一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比各个所述第二指令中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在各个所述接收机模块中确定目标接收机模块,包括:
对比各个第二指令中的信号强度信息,选择信号强度最高的接收机模块作为目标接收机模块。其中,无线麦克风根据所接收的各个第二指令,确认各个接收机模块的信号强弱,从而选择信号最好的接收机模块作为目标接收机模块,而且通常,信号最好的接收机模块往往是与无线麦克风距离较近或者处于同一房间内,因此,能够实现无线麦克风与接收机的就近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响应所述第三指令,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第四指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指令中的目标标识是否与当前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相同;
当所述目标标识与当前所述目标接收机的第二标识相同,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第四指令。
由于当前的接收机模块有可能并非无线麦克风所选择的目标接收机模块,由于数据传输通道是共用的,因此也会接收到第三指令,由于第三指令中携带有目标标识,接收机模块要判断该目标标识为自身,即是否与当前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相同。如果相同,说明当前接收机模块被无线麦克风选中,则执行扫描空闲信道,与无线麦克风约定传输音频信号的信道。如果不相同,说明当前接收机模块并没有被无线麦克风所选中,这时则忽略该第三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行扫描空闲信道,确定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目标信道,包括:
通过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搜索所述目标接收模块附近的空闲信道,选择信号质量符合设定要求的所述空闲信道对应的信道为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目标信道。其中,信号质量符合要求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指标,例如信号强度,信号幅度,干扰率等。一般而言选择信号强度最高、干扰最小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步骤:
所述无线麦克风记录并绑定所述目标标识;
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记录并绑定所述第一标识。
本实施例中,当无线麦克风选择目标接收机模块后,无线麦克风记录并绑定该目标标识,实现无线麦克风与目标接收机模块的绑定。相应地,目标接收机模块也绑定无线麦克风。这样,实现配对之后,下次启动的时候就不用繁琐地重复配对选择接收模块,提高后续使用的配对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麦克风上设置有用于清除已绑定的所述目标标识的第一功能按键,所述接收机模块设置有用于清除已绑定的所述第一标识的第二功能按键,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无线麦克风检测到所述第一功能按键被触发,清除所述无线麦克风已绑定的所述目标标识;
所述接收机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二功能按键被触发,清除所述接收机模块已绑定的所述第一标识。
用户通过触发第一功能按键或者第二功能按键,能够清除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之间的配对关系。以便无线麦克风重新与接收机模块之间重新进行配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无线麦克风判断是否已绑定有目标标识;
若没有已绑定的目标标识,则执行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的步骤;
若有已绑定的目标标识,则所述无线麦克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目标接收机模块发送第五指令,所述第五指令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的所述第一标识;
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通过其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所述第五指令,并响应所述第五指令,执行所述的进行扫描空闲信道,确定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目标信道的步骤。
当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之间进行了绑定,则会跳过第一指令、第三指令的发送步骤以及第二指令的接收步骤,直接向目标接收机模块发送第五指令,直接与接收机模块进行对频操作,这样能够提高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之间的连接效率,无需每次开启均进行接收机的选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机模块存储并绑定有所述第一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接收机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上的所述第五指令,判断当前接收的第一指令中的所述第一标识是否与已绑定的所述第一标识相同,若不相同,则继续监听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若相同,则并通过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测试所述测试信道上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
当接收机模块绑定有第一标识后,接收机模块仍然会通过数据传输信道监听到第一指令和第三指令,这些指令来源于其他的无线麦克风,然而,接收机模块并不会对这些指令进行处理,接收机模块只会响应携带与其目标标识一致的第五指令,其中第五指令中携带有第一标识,即使有多个第五指令,接收机模块也只会响应带有其所绑定第一标识的第五指令,这样即使存在有多个无线麦克风和多个接收机模块,也不会造成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机包括两个所述接收机模块,两个所述接收机模块中的所述音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工作频段分别为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所述第一频段的上限高于所述第二频段的上限,所述第一频段的下限低于第二频段的上限,所述测试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频段下限和所述第二频段的上限之间。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无线麦克风和至少一个接收机,所述无线麦克风包括第一音频电路和分别与所述第一音频电路连接的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和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接收机包括接收机模块,所述接收机模块包括第二音频电路和分别与所述第二音频电路连接的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执行上述的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无线麦克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无线麦克风和至少一个接收机,接收机包括接收机模块,其中接收机模块启动后,会通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监听无线麦克风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的信息,而无线麦克风启动后,通过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以使至少一个接收机模块能够接收到该第一指令,第一指令携带有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接收机模块可以通过该第一标识来识别无线麦克风。无线麦克风通过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在测试信道上发送测试信号,而各个接收机模块在接收到第一指令后,通过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对测试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并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反馈第二指令,第二指令包括所测试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信息。无线麦克风接收来自各个接收机模块的信号强度信息,根据测试的信号强度确定目标接收机模块,无线麦克风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发送第三指令,其中第三指令包括所选择的目标接收机模块对应的目标标识,第三指令也会被至少一个以上的接收机模块所接收,但其中只有目标接收机会响应该第三指令中的目标标识。这样就完成了无线麦克风和目标接收机模块的自动选择配对,目标接收机模块检测周围的空闲信道,并将选择的目标信道通过第四指令反馈给无线麦克风,双方在约定的信道传输音频信号。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具备动态组网的能力,可以将同一空间中邻近的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和设置,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在对频时,不只考虑一个接收机模块所能接收到的最佳信道,而是无线麦克风选择该网络中所有接收机模块中的最佳信道,大大提高了在选择信道时的比较范围,选取的信道较佳,而且也能实现无线麦克风与多台接收机之间的自动配对以及自动对频,配对的准确性高,能够在无线麦克风每次开启时,自动优选并使用最佳的工作信道,工作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所有空闲未配对的接收机模块,均在不断地扫描并刷新当前最佳信道,不管新增了外来干扰信号还是新开了麦克风,所有未配对的接收机模块均能感知并避开。即使是已经配对的接收机模块,只要对应的麦克风关闭,从而使该接收机模块处于空闲状态,就会不断地扫描并刷新当前最佳信道。这种设计,使附近空间的所有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具备了关联性,可以进行互相协调,显著提高了产品的环境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图2中步骤220的具体方法流程图;
图4是图2中步骤260的具体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之间的通信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之间的通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除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应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或多项)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目前市面上的无线麦克风产品,普遍使用红外信号的方式进行对频。然而采用红外对频的方式要求麦克风直线对准接收机,并且要求麦克风与接收机之间无遮挡。由于接收机往往放置于机柜中,这样必须打开机柜后才能完成麦克风与接收机之间的对频。另外,由于对频需要麦克风和接收机都打开红外模块,因此对频时用户需要按下接收机的功能按键启动红外模块,带来操作的不便。
目前市面上有部分产品采用无线数据信号进行射频对频的方式,利用无线射频信号代替原来红外信号的对频功能,这类产品通常会在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上设置两个无线收发天线,其中一个用于传输音频信号,另一个用于对频使用。
上述现有技术的产品,在开启无线麦克风时,均不能在不附加专门操作的情况下,改变收发信道。由于无线麦克风所处的电磁环境是变化的,所以现有技术的产品,均不能在只关闭和开启无线麦克风的前提下,提升对电磁环境的适应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其中,参照图1所示的无线麦克风系统,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对频方法的应用载体。其中无线麦克风系统包括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两部分,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均可以设置多个且同时开启使用。其中接收机包括至少一个的接收机模块,接收机中接收机模块可以设置多个,例如两个或者三个以上均可。每个接收机模块可连接一个无线麦克风,多个接收机模块可以设置于同一个接收机当中,例如通俗叫“一拖二”的无线麦克风系统。
无线麦克风包括第一音频电路、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和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和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第一音频电路连接,其中,第一音频电路用于获取无线麦克风的拾音信号进行处理,最后通过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向外发射音频信号。参照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音频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拾音头、第一音频处理单元和调制单元,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包括传声射频发射单元和传声发射天线,传声发射天线通过传声射频发射单元与调制单元连接,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一数传射频收发单元和第一数传射频收发天线,第一音频电路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分别与传声射频发射单元和第一数传射频收发单元连接。其中,拾音头所获取的音频信号依次经过第一音频处理单元、调制单元、传声射频发射单元和传声发射天线发射到大气空间中,第一控制单元对传声射频发射单元进行控制,可以调节所发射音频信号的信道。另外,第一控制单元通过第一数传射频收发单元和第一数传射频收发天线,与接收机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相应地,接收机模块包括第二音频电路、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第二音频电路分别与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其中,音频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麦克风所发送的音频信号,并通过第二音频电路输送到后级,例如扬声器或者功放等音频传输设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进行通信。一实施例中,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包括传声射频接收单元和传声接收天线,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二数传射频收发单元和第二数传射频收发天线,第二音频电路包括第二音频处理单元和音频输出单元,传声接收天线、传声射频接收单元、第二音频处理单元和音频输出单元依次连接,用于将传声接收天线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经过第二音频处理单元处理后从音频输出单元向后级输出。第二音频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与传声射频接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传声射频接收单元的接收信道,第二控制单元还通过第二数传射频收发单元与第二数传射频收发天线连接,用于与无线麦克风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无线麦克风与接收机模块构建有两个无线传输通道,一个通道用于音频传输,一个通道用于数据传输(其中用于音频传输的通道为单向通道,只能由无线麦克风向接收机传输信号;而数据传输通道则为双向通道,可在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之间双向传输信号)。为了实现无线麦克风与接收机模块之间的音频信号传输,需要使无线麦克风的音频信号发射模块与接收机模块的音频信号接收模块的工作频率一致,这就需要无线麦克风与接收机模块之间约定在相同的信道发送和接收音频信号,这就需要无线麦克风与接收机模块之间进行对频。本实施例中,使用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之间构建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以传输对频信息。与传统的红外传输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无线射频信号进行数据的传输,不受方向、遮挡的限制,也就是说,如果接收机放置在机柜中,也无需打开机柜即可实现对频。
其中,在所述无线麦克风与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完成自动对频连接后,每次所述无线麦克风启动后,均会根据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空间信号情况,自动选择使用当时最佳的目标信道进行工作。可见,每次开启无线麦克风,都会使用当前最佳的信道工作,具有自适应的能力。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应用于图1和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也可以理解为上述的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可以包括多个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以下方法的描述主要抽取其中的一个无线麦克风和一个接收机模块进行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中的每个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都会执行一致的操作,实际上,无线麦克风和多个接收机模块之间组成类似星型的网络。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210、无线麦克风启动后,通过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在测试信道上发送测试信号,通过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接收机模块测试并反馈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其中,第一指令包括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
本步骤中,无线麦克风启动后,首先会检测是否已绑定有一个目标接收机,如果有则与已绑定的目标接收机进行对频,如果没有则进入目标接收机配对的状态,也可以称为初始化状态,换句话说,如果无线麦克风启动后是初始化状态,则会进入接收机模块配对模式。其选择的原则是看哪个接收机模块能够接收到最强的音频信号,或可以理解为提供最好的音频信号接收服务。因此无线麦克风通过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在测试信道上发送测试信号,该测试信道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预先设置的。另外,无线麦克风还要通过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以指示能接收到该第一指令的接收机测试当前无线麦克风的测试信号,并反馈所测试的信号强度。
为了能让第一指令广播给各个接收机模块,无线麦克风和各个接收机模块需要约定一个数据传输通道,让所有接收机模块均可以接收到广播的指令,其中数据传输通道的信道可以是出厂设定好的,也可以人工进行选择设置。
第一指令包括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可以是无线麦克风的地址码或者预先约定的标识。其中地址码可以采用MAC地址码等硬件逻辑地址码,每个无线麦克风的地址码均是全球唯一的,因此能够准确识别无线麦克风的身份。通过第一标识,能够让各个接收机模块辨识第一指令的发送方,这样即使存在多个无线麦克风同时请求进行配对,也能够辨认各个无线麦克风。
一实施例中,若测试信道并非为约定的信道或者调整过的,则需要告知接收机模块当前测试信道的信息,这样,第一指令中还包括测试信道的信道信息,用以告知接收机模块在哪个信道接收测试信号。
本实施例中,发送测试信号和第一指令并不限定其先后顺序,可以先发送测试信号,后发送第一指令,也可以先发送第一指令,后发送测试信号,也可以同时发送第一指令和测试信号。
步骤220、接收机模块启动后,通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在数据传输通道上的第一指令,并通过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测试该测试信道上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
本步骤中,接收机模块启动后,首先会检测是否已绑定有一个无线麦克风,如果有则等待与已绑定的无线麦克风进行对频,如果没有则进入无线麦克风的配对的状态,也可以称为初始化状态,换句话说,如果接收机模块启动后是初始化状态,则会进入无线麦克风配对模式。
接收机模块通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在数据传输通道上的第一指令,并响应该第一指令,通过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测试测试信道上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其中,一实施例中,测试信道是约定或默认的,这样当接收机模块进入配对模式后,调节音频信号接收模块的接收信道为测试信道,接收无线麦克风的测试信号,换句话说,接收机模块被配置为已知测试信道,该测试信道为默认测试信道,这样接收机模块接收到第一指令触发后续操作即可,该设置能简化系统程序,无需在第一指令中承载测试信道的信息,提高通信效率。另一实施例中,测试信道是动态或有调整,这时获取第一指令中的信道信息,依据信道信息修改音频信号接收模块的接收信道为测试信道。
接收机模块通过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在测试信道上接收到测试信号后,对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得到信号强度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在无线麦克风信号覆盖范围内处于配对模式下的接收机模块,都会分别对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步骤230、接收机模块通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包括信号强度信息和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
本步骤中,接收机模块通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第二指令,以告知无线麦克风的当前接收机模块检测到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其中,为了让无线麦克风能够识别各个接收机模块,第二指令中包括当前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其中第二标识可以是可以是接收机模块的地址码或者预先约定的标识。其中地址码可以采用MAC地址码等硬件逻辑地址码,每个无线麦克风的地址码均是全球唯一的,因此能够准确识别接收机模块的身份。通过第一标识,能够让各个无线麦克风辨识第二指令的发送方,这样即使存在接收机模块时,也能够让无线麦克风辨认各个接收机模块。
其中,为了让第二指令能够被对应的无线麦克风所接收,第二指令还包括接收机模块在上述步骤220中所接收到的第一标识。
步骤240、无线麦克风通过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来自各个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指令,并对比各个第二指令中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在各个接收机模块中确定目标接收机模块,其中目标接收机模块对应的第二标识为目标标识。
本步骤中,无线麦克风通过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来自各个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指令,而第二指令中包括由各个接收机模块测试的信号强度信息及其对应的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其中,无线麦克风通过对比各个第二指令中的信号强度信息,选择信号强度最高的接收机模块作为目标接收机模块。其中,无线麦克风根据所接收的各个第二指令,确认各个接收机模块的信号强弱,从而选择信号最好的接收机模块作为目标接收机模块,而且通常,信号最好的接收机模块往往是与无线麦克风距离较近或者处于同一房间内,因此,能够实现无线麦克风与接收机的就近连接。其中目标接收机模块对应的第二标识作为目标接收机模块对应的目标标识,用于区别目标接收机。
步骤250、无线麦克风通过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第三指令,第三指令包括目标标识。
本步骤中,无线麦克风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向目标接收机模块发送确认连接的第三指令,已告知目标接收机模块为当前无线麦克风所选中的接收机模块。而为了避免其他接收机模块响应该第三指令,第三指令包括目标标识,这样,只有目标接收机模块才会响应第三指令。一实施例中,第三指令也包括当前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消息。
步骤260、目标接收机模块通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第三指令;
步骤270、目标接收机模块扫描空闲信道,确定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目标信道;
本步骤中,目标接收机模块扫描附近空间的空闲信道,从中确定通信质量符合要求的空闲信道作为目标信道。其中,信号质量符合要求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指标,例如信号强度,信号幅度,干扰率等。一般而言选择信号强度最高、干扰最小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
其中,一实施例中,目标接收机模块可以响应于步骤260中所接收的第三指令而执行扫描空闲信道。另一实施例中,目标接收机模块可以在发送下述步骤中的第四指令前执行扫描空闲信道的步骤。例如,可以在接收机模块启动后就执行扫描空闲信道,接收机模块会可以不断执行扫描空闲信道的操作,进而不断更新目标信道。例如,一实施方式中,接收机模块启动后即进行全频段或第一指定频段的空闲信道扫描,确定通信质量最好的第一信道。然而,由于环境的变化,当接收机模块接收到第三指令时,可能第一信道已经被占用或者不是最优信道,接收机模块会再次执行扫描空闲信道,然而该扫描的范围为第二指定频段,该第二指定频段以第一信道所在频率为基准上下浮动,小于全频段或第一指定频段,在第二指定频段中选择强度最高、干扰最小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这样能够提高步骤270中目标信道的确定速度,提高对频速度。又例如,一实施例中,当接收机模块接收到第三指令时,再次判断第一信道的通信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要求,则选用第一信道为目标信道,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重新扫描确定目标信道,例如在第一信道所在频率为基准的第二指定频段中扫描。
步骤280、目标接收机模块响应第三指令,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第四指令,并设置其音频信号接收模块的接收信道为目标信道,其中,所述第四指令包括对应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信道信息。
本步骤中,目标接收机模块需要将目标信道告知无线麦克风,以指示无线麦克风在目标信道发送音频信号。目标接收机模块通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第四指令,第四指令包括目标信道信息,其中,一实施例中,第四指令还包括目标接收机模块的目标标识,另一实施例中,第四指令还包括步骤220或者步骤260中所获取到的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以使无线麦克风能够准确接收来自目标接收机模块的第四指令。
目标接收机模块设置其音频信号接收模块的接收信道为目标信道,等待来自无线麦克风的音频信号。其中,可以在发送第四指令之前、之后或同时调节音频信号接收模块的接收信道为目标信道。
步骤290、无线麦克风通过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第四指令,得到目标信道信息,并根据目标信道信息将音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发送信道设置为目标信道。
本步骤中,无线麦克风在数据传输通道中接收到第四指令,这时无线麦克风根据第四指令中的目标信道信息,调节音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发送信道为目标信道,这样,完成了无线麦克风和目标接收机模块之间的对频操作。其中,若第四指令中包括第一标识,则核对该第一标识是否与当前无线麦克风的标识相同,若第四指令中包括第二标识,则判断该第二标识是否与步骤250中的目标标识相同,如果不同,则不处理该第四指令。
步骤2100、无线麦克风通过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在目标信道上向目标接收机模块发送音频信号。
在所述无线麦克风与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完成自动对频连接后,每次所述无线麦克风启动后,均会根据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空间信号情况,自动选择使用当时最佳的目标信道进行工作。可见,每次开启无线麦克风,都会使用当前最佳的信道工作,具有自适应的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及其方法,无线麦克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无线麦克风和至少一个接收机,接收机包括接收机模块,其中接收机模块启动后,会通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监听无线麦克风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的信息,而无线麦克风启动后,通过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以使至少一个接收机模块能够接收到该第一指令,第一指令携带有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接收机模块可以通过该第一标识来识别无线麦克风。无线麦克风通过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在测试信道上发送测试信号,而各个接收机模块在接收到第一指令后,通过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对测试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并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反馈第二指令,第二指令包括所测试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信息。无线麦克风接收来自各个接收机模块的信号强度信息,根据测试的信号强度确定目标接收机模块,无线麦克风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发送第三指令,其中第三指令包括所选择的目标接收机模块对应的目标标识,第三指令也会被至少一个以上的接收机模块所接收,但其中只有目标接收机会响应该第三指令中的目标标识。这样就完成了无线麦克风和目标接收机模块的自动选择配对,目标接收机模块检测周围的空闲信道,并将选择的目标信道通过第四指令反馈给无线麦克风,双方在约定的信道传输音频信号。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具备动态组网的能力,可以将同一空间中邻近的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和设置,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在对频时,不只考虑一个接收机模块所能接收到的最佳信道,而是无线麦克风选择该网络中所有接收机模块中的最佳信道,大大提高了在选择信道时的比较范围,而且也能实现无线麦克风与多台接收机之间的自动配对以及自动对频,配对的准确性高,能够在无线麦克风每次开启时,自动优选并使用最佳的工作信道,工作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所有空闲未配对的接收机模块,均在不断地扫描并刷新当前最佳信道,不管新增了外来干扰信号还是新开了麦克风,所有未配对的接收机模块均能感知并避开。即使是已经配对的接收机模块,只要对应的麦克风关闭,从而使该接收机模块处于空闲状态,就会不断地扫描并刷新当前最佳信道。这种设计,使附近空间的所有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具备了关联性,可以进行互相协调,显著提高了产品的环境适应能力。
一实施例中,当任何一个无线麦克风关闭后,其对应的接收机模块都会重新选取最佳的空闲信道,待对应的无线麦克风开启时,使用当前最新的最佳空闲信道来工作,明显地提高了无线麦克风产品的抗干扰效果,明显地提升了产品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使用效果。
参照图3所示,上述步骤22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接收机模块启动后,通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在数据传输通道上的第一指令。其中,第一指令还包括测试信道的信道信息。
步骤320、确定第一指令中的信道信息,根据信道信息确定测试信号所示在的测试信道;
步骤330、通过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测试测试信道上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
参照图4所示,上述步骤27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0、判断第三指令中的目标标识是否与当前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相同;
步骤420、当目标标识与当前目标接收机的第二标识相同,进行扫描空闲信道,确定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目标信道;
步骤430、当目标标识与当前目标接收机的第二标识不相同,则不作处理。
由于当前的接收机模块有可能并非无线麦克风所选择的目标接收机模块,由于数据传输通道是共用的,因此也会接收到第三指令,由于第三指令中携带有目标标识,接收机模块要判断该目标标识为自身,即是否与当前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相同。如果相同,说明当前接收机模块被无线麦克风选中,则执行扫描空闲信道,与无线麦克风约定传输音频信号的信道。如果不同,说明当前接收机模块并没有被无线麦克风所选中,这时则忽略该第三指令。
一实施例中,接收机模块也可以不响应第三指令而扫描空闲信道,接收机模块可以在对频成功前的任意时刻扫描空闲信道,也可以在目标接收机模块启动后即开始扫描空空闲信道,获取目标信道,这样也可以在执行步骤280之前判断第三指令中的目标标识是否与当前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相同,如果相同则发送第四指令,如果不相同则不作处理。
参照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0、无线麦克风记录并绑定目标标识;
步骤520、目标接收机模块记录并绑定第一标识。
本步骤中,当无线麦克风选择目标接收机模块后,无线麦克风记录并绑定该目标标识,实现无线麦克风与目标接收机模块的绑定。相应地,目标接收机模块也绑定无线麦克风。这样,实现配对之后,下次启动的时候就不用繁琐地重复配对选择接收模块,提高后续使用的配对效率。
参照图6所示,上述步骤210中,在无线麦克风启动后,发送第一指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0、无线麦克风判断是否已绑定有目标标识。
步骤620、若没有绑定的目标标识,则执行上述步骤210发送第一指令。
步骤630、若有已绑定的目标标识,则无线麦克风通过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目标标识对应的目标接收机模块发送第五指令,第五指令包括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
其中,第五指令用于直接请求目标接收机模块连接,其中,目标接收机可以通过第一标识确定已配对的无线麦克风发出连接请求。又或者,可以在第五指令中携带目标接收机的目标标识,以便目标接收机识别并处理第五指令。
步骤640、目标接收机模块通过其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第五指令,并响应第五指令,执行进行扫描空闲信道,确定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目标信道的步骤,即执行步骤260和步骤270。
当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之间进行了绑定,则会跳过第一指令、第三指令的发送步骤以及第二指令的接收步骤,直接向目标接收机模块发送第五指令,直接与接收机模块进行对频操作,这样能够提高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之间的连接效率,无需每次开启均进行接收机的选择。
当接收机模块存储并绑定有第一标识时,接收机模块启动后,会监听数据参数通道的数据,但不会响应第一指令的接收机配对请求,因为接收机模块已经完成并绑定配对。这时接收机模块仅仅会响应上述的第五指令,除非清除接收机模块所绑定的第一标识,或将接收机模块初始化。即,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机模块通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在数据传输通道上的第五指令,判断当前接收的第一指令中的第一标识是否与已绑定的第一标识相同,若不相同,则继续监听数据传输通道,若相同,则并通过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测试测试信道上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
当接收机模块绑定有第一标识后,接收机模块仍然会通过数据传输信道监听到第一指令和第三指令,这些指令来源于其他的无线麦克风,然而,接收机模块并不会对这些指令进行处理,接收机模块只会响应携带与其目标标识一致的第五指令,其中第五指令中携带有第一标识,即使有多个第五指令,接收机模块也只会响应带有其所绑定第一标识的第五指令,这样即使存在有多个无线麦克风和多个接收机模块,也不会造成干扰。
参照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麦克风上设置有第一功能按键,接收机模块设置有第二功能按键,其中第一功能按键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第二功能按键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接。第一功能按键被配置为用于清除上述步骤510中无线麦克风所绑定的目标标识,第二功能按键被配置为用于清除上述步骤520中目标接收机模块记录并绑定的第一标识。参照图7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10、无线麦克风检测到第一功能按键被触发,清除无线麦克风已绑定的目标标识。
步骤720、接收机模块检测到第二功能按键被触发,清除接收机模块已绑定的第一标识。
用户通过触发第一功能按键或者第二功能按键,能够清除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之间的配对关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需要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均处于配对模式下才能完成配对,若无线麦克风已经完成与目标接收机模块的配对,则不会配对其他接收机模块,即使其配对的目标接收机模块并没有启动,也不会和其他接收机模块进行配对,这时需要采用上述步骤710清除当前无线麦克风的绑定标识后,才能和其他接收机模块进行配对。同理,接收机模块也需要采用上述步骤720清除其绑定的第一标识后,才能和其他的无线麦克风配对。该设置逻辑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对于用户来说,通常只会记住上次使用的无线麦克风是对应哪台接收机,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既能够实现多无线麦克风和多接收机模块之间的自动匹配及对频,即带来了自动对频的便利,也不会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
参见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麦克风对频方法,应用于无线麦克风,包括:
在测试信道上发送测试信号;
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接收机模块测试并反馈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包括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信息和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
通过对比所述接收机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二指令中的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目标接收机模块,其中目标接收机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二标识为目标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标识与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自动对频连接;
在所述无线麦克风与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完成自动对频连接后,每次所述无线麦克风启动后,均会根据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空间信号情况,自动选择使用当时最佳的目标信道进行工作。
参见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麦克风对频方法,应用于接收机模块,包括:
通过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来自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测试所述测试信道上试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
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包括所述信号强度信息和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包括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根据所述第三指令与所述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机包括两个接收机模块,两个接收机模块中的音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工作频段分别为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第一频段的上限高于第二频段的上限,第一频段的下限低于第二频段的上限,测试信道设置于第一频段下限和第二频段的上限之间。比如说640-690MHz,这就是一个频段。无线麦克风正常工作时,一定是在这个范围内有一个具体的工作频率,例如640.1MHz,这个就是一个频率,也叫信道,又叫频点。如上所述的640-690MHz频段,只是产品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可合称为频率)所处的范围,产品一般不会工作于频段内的任意频率。在设计时,必定按照一定的间隔来设置工作频率,比如从640.1MHz起,每隔0.3MHz设置一个工作频率,这样接下来的频率依次是640.4MHz、640.7MHz、641.0MHz……这样的每个频率,即为频点,又叫信道。
由于两个接收机模块处于同一个接收机中,距离较短,通过将两个接收机模块的频段区分,能够避免干扰,而将测试信道设置于第一频段下限和第二频段上限之间,使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之间有一个公共的频段或固定的频率供测试信道使用。
以下为本发明实施例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的应用场景,这里只是展示了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之间的信号处理关系的完整过程,具体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的内部信号关系可参考上述的实施例。
例如在一层建筑中有多个房间,每个房间设置有一台接收机,这些接收机的信号覆盖范围有所重叠,现在有一批无线麦克风需要与各个房间中的接收机进行配对,传统做法需要拿着麦克风在每个房间中进行配对,而为了避免配错别的房间的麦克风,需要要求其他房间的接收机关机,或者每次配对时要按一下接收机模块的配对按键,且要保证每次只有一台接收机处于对频状态,操作十分不便,而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及其自动对频方法,各个接收机可以随意开启,只需要将无线麦克风拿到对应的房间中开机,即可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自动完成对频,能够同时进行对频,无需复杂的操作设置,随用随开,使用十分方便,无需额外的成本。
参照图8所示,以下以一个无线麦克风拿到上述的一个房间中开机为例,说明自动对频的过程。
首先,无线麦克风开启,首先判断无线麦克风是否已经有绑定的目标接收机模块,如果已和当前房间内的接收机模块绑定,则直接与该接收机模块进行对频连接,详细过程将会在下文中结合图9中进行说明,若当前无线麦克风已经绑定有接收机模块,且所绑定的接收机模块不在当前的房间中,则可以触发第一功能按键,清除当前无线麦克风的绑定状态,使其初始化或处于配对模式下。同理,房间内的接收机模块开启后,如果没有绑定无线麦克风,也自动处于初始化或配对模式下,如果已经绑定有其他的无线麦克风,可以触发第二功能按键清除当前接收机模块的绑定状态,使其处于初始化或者配对模式。当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均处于初始化或者配对模式下时,自动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机模块启动后扫描空闲信道,确定第一信道备用。
无线麦克风在测试信道上发射测试信号。
无线麦克风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其中第一指令包括无线麦克风的第一地址信息。一实施例中,第一指令还可以包括测试信道的信道信息。
接收机模块接收该第一指令,根据第一指令检测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
接收机模块向无线麦克风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包括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信息和当前接收机模块的第二地址信息。
无线麦克风接收来自各个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指令,通过比较各个接收机模块检测的信号强度,确定信号最强的目标接收机模块。
无线麦克风向目标接收机模块发送第三指令,以告知目标接收机模块被选中。其中第三指令可以包括当前接收机模块的目标地址信息,以指示让指定的目标接收机模块执行后续操作。
接收机模块测试第一信道,若符合要求将第一信道作为目标信道,否则扫描空闲信道,选择通信质量最好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
接收机模块向无线麦克风发送第四指令,其中第四指令包括目标信道的目标信道信息。
接收机模块调节其接收信道为目标信道。
无线麦克风根据第四指令,调节其发送信道为目标信道。
无线麦克风通过该目标信道向目标接收机模块发送音频信号。
无线麦克风绑定接收机模块的第二地址信息,接收机模块绑定无线麦克风的第一地址信息。
通过上述的步骤,实现了无线麦克风与接收机模块之间的自动选择匹配及对频。
参照图9所示,以下为无线麦克风和接收机模块已经成功配对绑定后的自动对频过程,包括:
接收机模块启动后扫描空闲信道,确定第一信道备用。
无线麦克风向接收机模块发送第五指令,其中第五指令包括接收机模块的第二地址信息。
接收机模块响应第五指令,测试当前周围的空闲信道,选择通信质量最好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
接收机模块向无线麦克风发送第四指令,其中第四指令包括目标信道的目标信道信息。
接收机模块调节其接收信道为目标信道。
无线麦克风根据第四指令,调节其发送信道为目标信道。
无线麦克风通过该目标信道向目标接收机模块发送音频信号。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共享条件下还可作出种种等同的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麦克风对频方法,应用于无线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测试信道上发送测试信号;
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接收机模块测试并反馈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包括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信息和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
通过对比所述接收机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二指令中的信号强度信息,确定目标接收机模块,其中目标接收机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二标识为目标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标识与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自动对频连接;
在所述无线麦克风与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完成自动对频连接后,每次所述无线麦克风启动后,均会根据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空间信号情况,自动选择使用当时最佳的目标信道进行工作。
2.一种无线麦克风对频方法,应用于接收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来自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测试所述测试信道上试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的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
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包括所述信号强度信息和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
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包括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根据所述第三指令与所述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连接。
3.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应用于无线麦克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麦克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无线麦克风和至少一个接收机,所述无线麦克风包括第一音频电路和分别与所述第一音频电路连接的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和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接收机包括接收机模块,所述接收机模块包括第二音频电路和分别与所述第二音频电路连接的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无线麦克风启动后,通过所述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在测试信道上发送测试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接收机模块测试并反馈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第一标识;
所述接收机模块启动后,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上的所述第一指令,并通过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测试所述测试信道上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
所述接收机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包括所述信号强度信息和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
所述无线麦克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来自各个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指令,并对比各个所述第二指令中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在各个所述接收机模块中确定目标接收机模块,其中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二标识为目标标识;
所述无线麦克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上发送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包括所述目标标识;
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通过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所述第三指令;
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扫描空闲信道,确定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目标信道;
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响应所述第三指令,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第四指令,并设置其音频信号接收模块的接收信道为目标信道,其中,所述第四指令包括对应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信道信息;
所述无线麦克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所述第四指令,得到所述目标信道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信道信息将所述音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发送信道设置为目标信道;
所述无线麦克风通过所述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在所述目标信道上向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发送音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第一地址码,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地址码,所述目标标识为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的目标地址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响应所述第三指令,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第四指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指令中的目标标识是否与当前所述接收机模块的第二标识相同;
当所述目标标识与当前所述目标接收机的第二标识相同,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无线麦克风发送第四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扫描空闲信道,确定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目标信道,包括:
通过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搜索所述目标接收模块附近的空闲信道,选择信号质量符合设定要求的所述空闲信道对应的信道为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目标信道;
所述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还包括:
每次所述无线麦克风启动后,根据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空间信号情况,自动选择使用当时最佳的所述目标信道进行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步骤:
所述无线麦克风记录并绑定所述目标标识;
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记录并绑定所述第一标识;
其中,所述无线麦克风上设置有用于清除已绑定的所述目标标识的第一功能按键,所述接收机模块设置有用于清除已绑定的所述第一标识的第二功能按键,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无线麦克风检测到所述第一功能按键被触发,清除所述无线麦克风已绑定的所述目标标识;
所述接收机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二功能按键被触发,清除所述接收机模块已绑定的所述第一标识;
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无线麦克风判断是否已绑定有目标标识;
若没有已绑定的目标标识,则执行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数据传输通道上广播第一指令的步骤;
若有已绑定的目标标识,则所述无线麦克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目标接收机模块发送第五指令,所述第五指令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的所述第一标识;
所述目标接收机模块通过其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所述第五指令,并响应所述第五指令,执行所述的进行扫描空闲信道,确定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目标信道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模块存储并绑定有所述第一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接收机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上的所述第五指令,判断当前接收的第一指令中的所述第一标识是否与已绑定的所述第一标识相同,若不相同,则继续监听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若相同,则并通过所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测试所述测试信道上所述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信号强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包括两个所述接收机模块,两个所述接收机模块中的所述音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工作频段分别为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所述第一频段的上限高于所述第二频段的上限,所述第一频段的下限低于第二频段的上限,所述测试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频段下限和所述第二频段的上限之间。
10.一种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无线麦克风和至少一个接收机,所述无线麦克风包括第一音频电路和分别与所述第一音频电路连接的音频信号发射模块和第一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接收机包括接收机模块,所述接收机模块包括第二音频电路和分别与所述第二音频电路连接的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无线麦克风自动对频系统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
CN202111374879.2A 2020-12-01 2021-11-19 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及其系统 Pending CN1139658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9427 2020-12-01
CN2020113894277 2020-1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855A true CN113965855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71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4879.2A Pending CN113965855A (zh) 2020-12-01 2021-11-19 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58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7635A (zh) * 2022-12-16 2023-04-25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字u段无线话筒的频率扫描方法及服务器
CN116546365A (zh) * 2023-07-06 2023-08-04 深圳市湖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寻锁信道的无线麦克风
WO2024038450A1 (en) * 2022-08-17 2024-02-22 Waves Audi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time, frequency, and spatial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multichannel audio system (wma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98680U (zh) * 2012-06-19 2013-03-13 杨子忠 2.4g数字无线话筒近距离开机对频与无线音频传输多套同时使用的系统
CN104427448A (zh) * 2013-08-21 2015-03-18 鸿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
CN106954109A (zh) * 2017-05-16 2017-07-14 广州市杰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智能麦克风系统
CN107205184A (zh) * 2017-04-28 2017-09-26 广州市缔客航海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麦克风对频同步方法
CN213818101U (zh) * 2020-12-01 2021-07-27 恩平市亿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98680U (zh) * 2012-06-19 2013-03-13 杨子忠 2.4g数字无线话筒近距离开机对频与无线音频传输多套同时使用的系统
CN104427448A (zh) * 2013-08-21 2015-03-18 鸿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
CN107205184A (zh) * 2017-04-28 2017-09-26 广州市缔客航海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麦克风对频同步方法
CN106954109A (zh) * 2017-05-16 2017-07-14 广州市杰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智能麦克风系统
CN213818101U (zh) * 2020-12-01 2021-07-27 恩平市亿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8450A1 (en) * 2022-08-17 2024-02-22 Waves Audi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time, frequency, and spatial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multichannel audio system (wmas)
CN116017635A (zh) * 2022-12-16 2023-04-25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字u段无线话筒的频率扫描方法及服务器
CN116017635B (zh) * 2022-12-16 2023-09-05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字u段无线话筒的频率扫描方法及服务器
CN116546365A (zh) * 2023-07-06 2023-08-04 深圳市湖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寻锁信道的无线麦克风
CN116546365B (zh) * 2023-07-06 2023-09-26 深圳市湖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寻锁信道的无线麦克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65855A (zh) 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及其系统
US10993276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5448619A (e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allowing private cellular operation within an existing public cellular system
CN107613530B (zh) 基于路由器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及双频无线路由器
US7230939B2 (en) Home network using wireless module
CN109088781B (zh) 无线射频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和智能家电设备
US2015008185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necting devices to a network
US6477384B2 (en) Checking the presence of mobile stations communicating on a direct mode channel
JPH06103852B2 (ja) 無線電話用加入者ユニットおよび該ユニット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アクセス方法
CN105704725A (zh) 一种防止wi-fi和蓝牙通信互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91380A (zh) 家电设备入网方法、路由器和家电设备
CN110324790B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节点设备、网络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US556184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serving coverage in an overlapping coverage area
KR20200072310A (ko)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모바일 장치,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2654074A (zh) 一种Wi-Fi P2P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63710A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720974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video and audio transmission utilizing a minute-power level wave
US20060009245A1 (en) Wireless audio transmission/reception system and using method therefor
CN112804731A (zh) 一种优化配网的方法及智能硬件
CN110809300A (zh) WiFi信道的切换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CN105682002A (zh) 通讯连接建立方法、数据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12788140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KR100722038B1 (ko) 무선 음향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무선 음향 송수신 방법
CN217825254U (zh) 全自动无线麦克风系统
CN113179542A (zh) 无线通信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