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7448A - 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7448A
CN104427448A CN201310367645.4A CN201310367645A CN104427448A CN 104427448 A CN104427448 A CN 104427448A CN 201310367645 A CN201310367645 A CN 201310367645A CN 104427448 A CN104427448 A CN 104427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r
signal strength
available receiver
signal intensity
wireless micro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76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福树
莫善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676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74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27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74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包括: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所在频段及其信号强度;对比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将使用频段调整为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的所在频段;与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装置,包括:搜索模块、存储模块、对比模块、连接模块及处理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所述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装置的无线麦克风。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麦克风无线连接技术,特别是指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线麦克风产品。目前的无线麦克风与其接收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最普遍的一种是在产品出厂前对无线麦克风与其接收器进行一对一绑定,从而在使用时使二者之间建立一对一连接。在使用无线麦克风时,有时候使用者会带着无线麦克风移动(如大型演讲会),若采用一对一的连接方式,当使用者移动到无线麦克风与其接收器无法建立连接的位置时,将会导致连接断开,这样无线麦克风将无法继续使用,使用者必须回到可建立连接的位置,才能重新建立连接并继续使用无线麦克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其与接收器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使用更加方便。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包括:
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所在频段及其信号强度;
对比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
将使用频段调整为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的所在频段;
与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信号强度后,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对比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并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经搜索得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均不在预设范围内,则判断其中是否有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
若是,则与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否,则重新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得到所有可用接收器的ID号;
所述判断其中是否有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的步骤,则具体地包括:
将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ID号与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ID号进行对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并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
若是,则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若否,则继续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若否,则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若是,则继续判断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经搜索得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根据信号强度由强到弱依次排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
若是,则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无法与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则与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依次类推,若所有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均无法建立连接,则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若否,则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无法与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则与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依次类推,若所有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均无法建立连接,则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包括:
搜索模块,用于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搜索模块搜索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连接模块,用于将使用频段调整为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的所在频段并与该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处理模块,用于获得所述对比模块的对比结果,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以及控制所述连接模块与之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比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比模块还用于对比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获得的可用接收器中是否有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与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搜索模块还用于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得到所有可用接收器的ID号;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所述搜索模块搜索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ID号;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ID号与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ID号进行对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搜索模块还用于对当前环境下的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当前连接已断开;则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无法与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则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与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所有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均无法建立连接,则所述搜索模块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无法与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则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与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所有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均无法建立连接,则所述搜索模块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的无线麦克风,所述无线麦克风的发射器中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使得所述无线麦克风能够自动扫描可用接收器并自动与信号强度最强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进一步的,通过先筛选信号强度较好的可用接收器,并从中选择最强网络信号可用网络,以达到最好的连接效果。
较佳的,该连接方法还具有存储接收器ID号的功能;若没有信号强度较好的可用接收器,通过对比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的ID号和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ID号,从而获知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并直接连接到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也能达到较好的连接效果。
可选的,当连接上接收器以后,随时检测该连接是否断开,一旦断开则重新开始搜索可用接收器并连接当前状况最好的网络,不会因为连接断开而无法继续使用无线麦克风,使得使用者能够在大范围内随意移动都不会影响无线麦克风的使用效果。并且,所述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方法可以实现多对一(多个无线麦克风对一个接收器或多个接收器对一个无线麦克风)的功能,方便于生产。并且,实现所述的连接方法,只需要在无线麦克风的发射器中增加设置控制电路,其他硬件结构保持原样即可,易于生产。并且,这种无线麦克风的配置也较简易,不用采用特别复杂的工艺就能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中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中的发射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中的发射器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接收器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包括:
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所在频段及其信号强度;
对比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
将使用频段调整为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的所在频段;
与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使得所述无线麦克风能够自动扫描可用接收器并自动与信号强度最强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参照附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101:开始;
步骤102: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步骤103: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ID号及其相应的信号强度;
步骤104:对比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步骤105: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
步骤106:将使用频段调整为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的所在频段;与所述可用接收器进行对码并与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步骤107:结束。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使得所述无线麦克风能够自动扫描可用接收器并自动与信号强度最强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进一步的,通过先筛选信号强度较好的可用接收器,并从中选择最强网络信号可用网络,以达到最好的连接效果。
一般情况下,当接收器与无线麦克风距离较近时,其信号强度更强,因此选择连接信号强度更强的接收器进行连接,又可称为近距离对码。
进一步的,参照附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所述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201:开始;
步骤202: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步骤203:判断是否搜索到可用接收器;若是,则转到步骤204: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ID号及其相应的信号强度;若否。则转到步骤201:重新开始;
步骤205: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或者判断所述可用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高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转到步骤206:对比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步骤207: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网络;步骤209:与该信号强度最强的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否,则转到步骤208:若所述经搜索得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均不在预设范围(或者低于预设阈值)内,则通过对比ID号,判断其中是否有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若是,则转到步骤209:与该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建立连接;若否,转到步骤201:重新开始;
步骤210: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若是,则转到步骤201:重新开始;若否,则转到步骤210:继续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10: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这一步骤在连接建立后,将会持续检测连接状态,其具体的循环过程实施例(参照附图3)可为:
步骤301:开始;
步骤302:t0=0;
步骤303: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若否,则转到步骤304:t=t0+1s;若是,则转到步骤305:重新开始网络搜索。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使得所述无线麦克风能够自动扫描可用接收器并自动与信号强度最强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进一步的,通过先筛选信号强度较好的可用接收器,并从中选择最强网络信号可用网络,以达到最好的连接效果。
较佳的,该连接方法还具有存储接收器ID号的功能;若没有信号强度较好的可用接收器,通过对比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的ID号和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ID号,从而获知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并直接连接到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也能达到较好的连接效果。
可选的,当连接上接收器以后,随时检测该连接是否断开,一旦断开则重新开始搜索可用接收器并连接当前状况最好的网络,不会因为连接断开而无法继续使用无线麦克风,使得使用者能够在大范围内随意移动都不会影响无线麦克风的使用效果。并且,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可以实现多对一(多个无线麦克风对一个接收器或多个接收器对一个无线麦克风)的功能,方便于生产。并且,实现所述的连接方法,只需要在无线麦克风的发射器中增加设置控制电路,其他硬件结构保持原样即可,易于生产。并且,这种无线麦克风的配置也较简易,不用采用特别复杂的工艺就能实现。
可选的,参照附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所述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401:开始;
步骤402: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步骤403:判断是否搜索到可用接收器;若是,则转到步骤404:获得所有可用网络的ID号及其相应的信号强度;若否,则转到步骤401:重新开始;
步骤405: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或者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高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转到步骤406:对比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步骤407: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步骤408:与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否,则转到步骤401:重新开始;
步骤409:判断当前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或者判断所述可用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高于预设阈值);若否,则转到步骤401:重新开始;若是,则转到步骤409:继续判断当前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或者判断所述可用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高于预设阈值)。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除了前述实施例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外,还通过判断当前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则重新搜索连接新的信号强度更强的接收器,保证了无线麦克风所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始终保持在较好的信号强度范围内,使得使用者能够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
可选的,参照附图5,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
所述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501:开始;
步骤502: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步骤503:判断是否搜索到可用接收器;若是,则转到步骤504: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ID号及其相应的信号强度;若否,则转到步骤501:重新开始;
步骤505: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或者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高于预设阈值);
若否,则转到步骤501:重新开始;
若是,则转到步骤506:对比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步骤507:将所述经搜索得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根据信号强度由强到弱依次排列;
步骤508: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
步骤509:与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步骤510:判断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或者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高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转到步骤510:继续判断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或者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高于预设阈值);
若否,则转到步骤511:判断是否能够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是,则转到步骤509:与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无法与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则转到步骤512:判断是否能够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是,则转到步骤509:与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
依次类推;
步骤513:判断是否能够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最弱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是,则转到步骤509:与信号强度最弱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所有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均无法建立连接,则转到步骤501: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除了前述实施例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外,当连接断开或信号强度不在预设范围内时,首先通过已经按信号强度排序好的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根据其强度由强到弱依次尝试连接,当所有可用接收器均不能连接时,再重新开始搜索可用接收器,这样便节省了重新开始一遍连接建立的全过程,以最短时间重新连接接收器,使用效果更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各个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方法的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均可以在各实施例中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某一个实施例之上。
上述连接方法中所述无线麦克风和接收器组成无线麦克风系统;所述无线麦克风包括用于与接收器建立连接的发射器及用于输入音频信号的麦克风;当有多个接收器(如设置于不同位置)时,根据接收器与无线麦克风距离的远近以及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无线麦克风搜索到的各接收器的信号强度不一。通过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即可自动选用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连接器建立连接,使得无线麦克风使用效果最好。
参照附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中的发射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所述无线麦克风发射器包括频输入端601、内置咪头602、外置咪头603、USB接口(充电)604、电源开关605、网络指示灯606、电源指示灯(通过明灭指示发射器充满或没电)607、音量加按钮608、音频输入切换按钮609、音量减按钮610。
所述无线麦克风发射器整机功能包括:
1)可以进行音量的加减控制,方便不同音量的人群。
2)可以进行不同音频源的切换,具有多功能的性质。
3)增加设置网络指示灯,可直观地看出无线麦克风是否连接到网络。
4)电源指示灯,方便于电源管理。
5)带有内置咪头,无需外带。
6)带有可以外置麦克风的接口,方便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的麦克风。
参照附图7和8,分别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中的发射器以及所述接收器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所述发射器包括:音频输入模块701、第一音频处理模块702、第一MCU703、第一无线数据处理模块704、第一无线收发功率放大器705。
通常的发射器工作过程为:所述音频输入模块701接收音频信号输入并将其发送给第一音频处理模块702,所述第一音频处理模块702将该音频输入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发送给第一无线数据处理模块704、所述第一无线数据处理模块704将该电信号处理为无线信号并通过第一无线收发功率放大器705发射出去;所述第一MCU703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控制各模块工作的作用。
如图8所示,所述接收器包括:第二无线收发功率放大器801、第二无线数据处理模块802、第二MCU803、第二音频处理模块804、音频放大模块805。
通常的接收器工作过程为: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功率放大器801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功率放大器705发射的无线信号并将其发送给第二无线数据处理模块802,所述第二无线数据处理模块802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给第二音频处理模块804,所述第二音频处理模块804将其转换为音频信号并通过音频放大模块805将该音频信号发射出去;所述第二MCU803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控制各模块工作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则主要由所述发射器中的第一MCU703来完成。
所述接收器通过其第二MCU803控制所述第二无线数据处理模块802产生携带有接收器ID号、信道频率等信息的无线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收发功率放大器801发射出去。
所述发射器则通过其第一无线收发功率放大器705扫描无线麦克风所有可用频段内的接收器无线信号并获取该无线信号,经所述第一无线数据处理模块704处理后输入到所述第一MCU703中。
所述第一MCU703则进一步的对搜索到的接收器信号进行处理,例如对比信号强度并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接收器。
接着,所述第一MCU703则将自身的发射频段设置为与接收器接收频段相一致,然后控制所述第一无线数据处理模块704处理为无线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收发功率放大器705发射出去;使用对应频段的接收器捕获该无线信号并与所述发射器建立连接。
当无线麦克风发射器与接收器建立连接以后,所述发射器的第一MCU703则根据该接收器的信息对音频处理模块进行配置。
如此,便完成了无线麦克风的连接,即可正常使用无线麦克风。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参照附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900,包括:
搜索模块901,用于对当前环境下的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存储模块902,用于存储所述搜索模块搜索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ID号及其相应的信号强度及所使用信道频段;
对比模块903,用于对比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连接模块904,用于与接收器建立连接;
处理模块905,用于获得所述对比模块903的对比结果,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以及控制所述连接模块904与之建立连接。
所述的搜索模块901可为上述实施例中发射器的第一无线数据处理模块704与第一无线收发功率放大器705的结合;同时,所述连接模块904也可为上述实施例中发射器的第一无线数据处理模块704与第一无线收发功率放大器705的结合。
所述存储模块902、对比模块903、处理模块905则均可包括在所述第一MCU703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比模块903还用于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以及,用于对比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905还用于判断所述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是否有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以及与该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900还包括判断模块906,用于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或判断当前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所述判断模块906也可包括在所述第一MCU703中。
现参照附图4,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描述采用所述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装置900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401:开始;
步骤402:所述搜索模块901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步骤403:所述搜索模块901判断是否搜索到可用接收器;若是,则转到步骤404:将获得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ID号及其相应的信号强度发送到所述存储模块902进行存储;若否,则转到步骤401:重新开始;
步骤405:所述存储模块902将其存储的可用接收器信息发送到所述对比模块903,所述对比模块903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或者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高于预设阈值);
若否,则转到步骤401:重新开始;
若是,则转到步骤406:所述对比模块903对比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并将对比结果发送到所述处理模块905;
步骤407:所述处理模块905根据所述对比结果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
步骤408:所述处理模块905向所述存储模块902发出提取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所使用信道频段信息的请求,所述存储模块902将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所使用信道频段的信息发送到所述处理模块905,所述处理模块905根据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所使用信道频段的信息发送至所述连接模块904,所述连接模块904根据该信息选择其使用的对码频段,并与该频段对应的接收器建立连接。
步骤409:所述判断模块906判断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或者判断所述可用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高于预设阈值);
若否,则所述判断模块906将接收器信号强度不在预设范围内的信号传递给所述处理模块905,转到步骤401:所述处理模块905发送重新开始信息到所述搜索模块901,所述搜索模块901重新开始搜索可用接收器;
若是,则转到步骤409:所述判断模块906继续判断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或者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高于预设阈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比模块903还用于将所述经搜索得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根据信号强度由强到弱依次排列。所述处理模块905还用于判断是否能够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网络连接;以及,所述连接模块904还用于与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905还用于判断是否能够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以及,所述连接模块904还用于与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所述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装置,使得所述无线麦克风能够自动扫描可用接收器并自动与信号强度最强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进一步的,通过先筛选信号强度较好的可用接收器,并从中选择最强网络信号可用网络,以达到最好的连接效果。
较佳的,该连接装置还具有存储接收器ID号的功能;若没有信号强度较好的可用接收器,通过对比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的ID号和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ID号,从而获知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并直接连接到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也能达到较好的连接效果。
可选的,当连接上接收器以后,随时检测该连接是否断开,一旦断开则重新开始搜索可用接收器并连接当前状况最好的网络,不会因为连接断开而无法继续使用无线麦克风,使得使用者能够在大范围内随意移动都不会影响无线麦克风的使用效果。并且,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可以实现多对一(多个无线麦克风对一个接收器或多个接收器对一个无线麦克风)的功能,方便于生产。并且,实现所述的连接装置,只需要在无线麦克风的发射器中增加设置控制电路,其他硬件结构保持原样即可,易于生产。并且,这种无线麦克风的配置也较简易,不用采用特别复杂的工艺就能实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无线麦克风网络连接装置的实施例仅采用了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来具体说明各模块的工作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想到,将这些模块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当然,由于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各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均可以在各实施例中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之于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某一个实施例之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麦克风,所述无线麦克风的发射器中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900,包括:
搜索模块901,用于对当前环境下的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存储模块902,用于存储所述搜索模块搜索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ID号及其相应的信号强度及所使用信道频段;
对比模块903,用于对比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连接模块904,用于与接收器建立连接;
处理模块905,用于获得所述对比模块903的对比结果,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以及控制所述连接模块904与之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比模块903还用于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以及,用于对比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905还用于判断所述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是否有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以及与该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900还包括判断模块906,用于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或判断当前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所述判断模块906也可包括在所述第一MCU703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比模块903还用于将所述经搜索得到的所有可用连接器根据信号强度由强到弱依次排列。所述处理模块905还用于判断是否能够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以及,所述连接模块904还用于与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连接器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905还用于判断是否能够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以及,所述连接模块904还用于与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所述无线麦克风能够自动扫描可用接收器并自动与信号强度最强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进一步的,通过先筛选信号强度较好的可用接收器,并从中选择最强网络信号可用网络,以达到最好的连接效果。
较佳的,该无线麦克风还具有存储接收器ID号的功能;若没有信号强度较好的可用接收器,通过对比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的ID号和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ID号,从而获知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并直接连接到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也能达到较好的连接效果。
可选的,当连接上接收器以后,随时检测该连接是否断开,一旦断开则重新开始搜索可用接收器并连接当前状况最好的网络,不会因为连接断开而无法继续使用无线麦克风,使得使用者能够在大范围内随意移动都不会影响无线麦克风的使用效果。并且,所述无线麦克风可以实现多对一(多个无线麦克风对一个接收器或多个接收器对一个无线麦克风)的功能,方便于生产。并且,实现所述的无线麦克风,只需要在无线麦克风的发射器中增加设置控制电路,其他硬件结构保持原样即可,易于生产。并且,这种无线麦克风的配置也较简易,不用采用特别复杂的工艺就能实现。
进一步的,采用所述无线麦克风,还通过判断当前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则重新搜索连接新的信号强度更强的接收器,保证了无线麦克风所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始终保持在较好的信号强度范围内,使得使用者能够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
优选的,当连接断开或信号强度不在预设范围内时,首先通过已经按信号强度排序好的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根据其强度由强到弱依次尝试连接,当所有可用接收器均不能连接时,再重新开始搜索可用接收器,这样便节省了重新开始一遍连接建立的全过程,以最短时间重新连接接收器,使用效果更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无线麦克风包含了上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因此,所述无线麦克风也可根据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的各种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来进行变化而得到许多不同的实施例,这些变化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某一个实施例之上。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所在频段及其信号强度;
对比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
将使用频段调整为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的所在频段;
与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信号强度后,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对比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并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经搜索得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均不在预设范围内,则判断其中是否有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
若是,则与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否,则重新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得到所有可用接收器的ID号;
所述判断其中是否有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的步骤,则具体地包括:
将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ID号与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ID号进行对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并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
若是,则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若否,则继续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若否,则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若是,则继续判断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经搜索得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根据信号强度由强到弱依次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
若是,则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无法与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则与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依次类推,若所有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均无法建立连接,则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若否,则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若无法与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则与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依次类推,若所有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均无法建立连接,则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11.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搜索模块,用于获得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搜索模块搜索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连接模块,用于将使用频段调整为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的所在频段并与该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处理模块,用于获得所述对比模块的对比结果,获知信号强度最强的可用接收器,以及控制所述连接模块与之建立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模块还用于对比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信号强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获得的可用接收器中是否有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与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建立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模块还用于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得到所有可用接收器的ID号;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所述搜索模块搜索到的所有可用接收器的ID号;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上一次连接过的接收器ID号与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ID号进行对比。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模块还用于对当前环境下的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断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当前连接已断开;则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无法与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则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与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有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均无法建立连接,则所述搜索模块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当前连接的接收器信号强度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与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中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无法与信号强度第二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则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与信号强度第三强的可用接收器建立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有之前搜索到的可用接收器均无法建立连接,则所述搜索模块重新开始对可用接收器进行搜索。
25.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1-24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的无线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麦克风的发射器中包括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装置。
CN201310367645.4A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 Pending CN1044274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7645.4A CN104427448A (zh)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7645.4A CN104427448A (zh)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7448A true CN104427448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5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7645.4A Pending CN104427448A (zh)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744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4109A (zh) * 2017-05-16 2017-07-14 广州市杰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智能麦克风系统
CN109448346A (zh) * 2018-10-15 2019-03-08 南京富岛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脱轨器状态监测系统及其组网通信方法
CN113965855A (zh) * 2020-12-01 2022-01-21 恩平市亿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4622A (zh) * 2004-03-17 2005-01-12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选择基站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移动终端和系统
US20080207265A1 (en) * 2007-02-23 2008-08-28 Jts Professional Co., Ltd. Wireless microphone 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176778A (zh) * 2010-12-22 2011-09-07 苏州博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麦克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2573008A (zh) * 2011-12-20 2012-07-11 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秤的网络连接方法及其电子秤
CN102687431A (zh) * 2009-11-09 2012-09-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麦克风系统以及用于选择用于一个或所述麦克风系统的工作频率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4622A (zh) * 2004-03-17 2005-01-12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选择基站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移动终端和系统
US20080207265A1 (en) * 2007-02-23 2008-08-28 Jts Professional Co., Ltd. Wireless microphone 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687431A (zh) * 2009-11-09 2012-09-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麦克风系统以及用于选择用于一个或所述麦克风系统的工作频率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2176778A (zh) * 2010-12-22 2011-09-07 苏州博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麦克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2573008A (zh) * 2011-12-20 2012-07-11 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秤的网络连接方法及其电子秤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4109A (zh) * 2017-05-16 2017-07-14 广州市杰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智能麦克风系统
CN109448346A (zh) * 2018-10-15 2019-03-08 南京富岛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脱轨器状态监测系统及其组网通信方法
CN113965855A (zh) * 2020-12-01 2022-01-21 恩平市亿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麦克风动态组网对频方法及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2762B (zh) 管理蓝牙连接的方法、蓝牙主设备和装置
CN105208583B (zh) 一种配置智能家电入网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5722249B (zh) 一种切换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N105898814A (zh) 网络连接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262652A (zh) 一种网络家电的网络配置方法
CN103916982A (zh) 智能家电设备接入无线路由器的方法及设备
CN110022591B (zh) 一种小区选择方法及终端
CN10322082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392185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联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705352B2 (en)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163371A (zh) 基于蓝牙的wifi设置系统及方法
CN107147450B (zh)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944315A (zh)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蓝牙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124510B (zh) 一种无线配对系统及配对方法
CN103916978A (zh) 一种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581993A (zh) 无线连接建立的方法、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终端
CN104797003A (zh) 一种切换智能终端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98041A (zh) 一种无线路由器自动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534957A (zh) 一种智能电器网络设置方法和系统
CN105141450A (zh) 物联设备wifi模块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313430A (zh) 一种用移动终端通过WiFi配置入网设备的WiFi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712811A (zh) 基于霍尔开关的蓝牙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05282829B (zh) 一种连接网络的方法及无线音箱
CN104427448A (zh) 一种无线麦克风连接方法、装置及无线麦克风
CN103838159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1104 room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Third Street No. 9 C

Applicant after: Hitevis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C1104 room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Third Street No. 9 C

Applicant before: 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