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5059B - 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5059B
CN113965059B CN202111224836.6A CN202111224836A CN113965059B CN 113965059 B CN113965059 B CN 113965059B CN 202111224836 A CN202111224836 A CN 202111224836A CN 113965059 B CN113965059 B CN 1139650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pwm control
human body
signal
pw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48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5059A (zh
Inventor
马仕豪
汤庆佳
彭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grui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grui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grui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grui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248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5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5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5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0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 H02M3/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using capacitors charged and discharged alternately by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e.g. charge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该人体触摸识别电路包括PWM控制单元、电压检测电路和触摸器件,PWM控制单元经电压检测电路与触摸器件电连接。基于PWM控制单元可以输出第一PWM信号,在接触器件与人体接触、未接触时,电压检测电路反馈不同的电压信号,由此PWM控制单元能够基于不同电压信号来精准识别不同的接触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电压检测电路是处于PWM控制单元的外部,并且未涵盖常规的RC振荡电路,降低了对于PWM控制单元内部资源的要求,可以匹配各种不同的适用场合,提高通用性。

Description

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触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人体感应触摸功能是通过带触摸模块功能的芯片实现,其基本原理多基于人体触摸感应对输出波形频率的影响,通过人体触摸过程中对电容的改变,进一步改变RC振荡电路中电容的变化,从而影响电路中RC频率的变化,然后通过检测判断频率的变化范围来实现对触摸感应的检测,且由于RC振荡电路都是集成于芯片内部,所以整个人体感应触摸模块对于芯片的选取有一定要求(仅有较少数量的芯片能够内部集成RC振荡电路的基础上仍能实现触摸感应功能),在部分需要简单触摸的场合,存在成本高和对元器件选择范围窄的缺陷,即通用性低。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现有人体感应触摸模块基于芯片选择范围窄导致的通用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体触摸识别电路,人体触摸识别电路包括PWM控制单元、电压检测电路和触摸器件,PWM控制单元经电压检测电路与触摸器件电连接;
其中,在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时,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根据PWM控制单元所输出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第一电压信号,PWM控制单元根据第一电压信号输出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
在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时,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根据PWM控制单元所输出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第二电压信号,PWM控制单元根据第二电压信号输出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人体触摸识别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的人体触摸识别电路上,方法包括:PWM控制单元输出第一PWM信号至电压检测电路,PWM控制单元获取电压检测电路在第一检测阶段所传输的第一电压信号并将第一电压信号进行存储,PWM控制单元获取电压检测电路在第二检测阶段所传输的第二电压信号,将第二电压信号与第一电压信号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PWM控制单元根据第一对比结果输出识别信号。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人体触摸识别电路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的人体触摸识别电路,该人体触摸识别电路还可以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的人体触摸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该人体触摸识别电路通过PWM控制单元、电压检测电路和触摸器件设置,在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时,电压检测电路根据PWM控制单元所输出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第一电压信号,PWM控制单元根据第一电压信号输出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以及在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时,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根据PWM控制单元所输出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第二电压信号,PWM控制单元根据第二电压信号输出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由此本发明能够基于不同电压信号来精准识别不同的接触状态。并且由于电压检测电路是处于PWM控制单元的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也不具有RC振荡电路),降低了对于PWM控制单元内部资源的要求,可以匹配各种不同的适用场合,提高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人体触摸识别电路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人体触摸识别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在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时电流在人体触摸识别电路中的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在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时电流在人体触摸识别电路中的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倍频电路内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倍频电路内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人体触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提供的人体触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术语如“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术语并不限制该组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组件。例如,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并且第二组件类似地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
本发明的人体触摸识别电路,将人体触摸的感应效果最终反馈到电压的变化上,精简了电路的实现过程,也将触摸效果能够更加稳定的反馈到输出信号上,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电路应用场景的匹配范围。且由于电压检测电路是相对PWM控制单元(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的外部电路,因此对于PWM控制单元的要求较低,扩大对于PWM控制单元的选型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人体触摸识别电路的模块连接示意图,该人体触摸识别电路包括PWM控制单元20、电压检测电路30和触摸器件40,PWM控制单元20经电压检测电路30与触摸器件40电连接。当供电单元10传输供电电压至PWM控制单元20后,PWM控制单元20基于供电电压驱动,可以输出第一PWM信号。其中,该第一PWM信号是脉冲波形,具体的可以是频率为100K-150K以及占空比为50%的方波,触摸器件40可以是电极。
在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时,电压检测电路30用于根据PWM控制单元20所输出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第一电压信号,PWM控制单元根据第一电压信号输出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
在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时,电压检测电路30用于根据PWM控制单元20所输出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第二电压信号(该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会小于第一电压信号),从而PWM控制单元20根据第二电压信号确定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并输出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
PWM控制单元20的识别原理是:人体与触摸器件40接触时电压检测电路30所传输的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会不同于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时电压检测电路30所传输的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由此,PWM控制单元20根据不同的电压大小输出不同的识别信号,而不同的识别信号就表示不同的接触状态。并且由于电压检测电路是处于PWM控制单元的外部,降低了对于PWM控制单元内部资源的要求,可以匹配各种不同的适用场合。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人体触摸识别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一限流电阻R1、第二限流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同时与PWM控制单元20、第一限流电阻R1一端电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同时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一限流电阻R1另一端、第二限流电阻R2一端、触摸器件40电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同时与PWM控制单元20、第二限流电阻R2另一端、第一电容C1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的,以整个电路工作电压为5V为例,当没有人体与接触器件40进行接触时(即在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时),电流流向如图3的箭头流向所示,即电流的流向为从第一限流电阻R1经第二整流二极管D2流向第一电容C1,是一种对于第一电容C1的充电流向,来对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直到第一电容C1的电容大小与第一PWM信号的频率和第一限流电阻R1/第二限流电阻R2匹配时,最终在C1上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电压,从而第一PWM信号会转换为第一电压信号(高电平)。
当触点有人体触摸时(即在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时),人体与接触器件40形成一个等效电容电流流向如图4的箭头流向所示,即电流的方向为从第一电容C1经第二限流电阻R2流向至第一整流二极管D1,则会加快第一电容C1的放电速度,减慢充电流向的充电速度,导致ADC的电压下降,也即第一PWM信号所转换的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是小于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
由此通过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一限流电阻R1、第二限流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组成电压检测电路30,在不同的接触状态时会形成不同的电流流向,不同的电流流向造成对应的第一电容C1会有不同的状态(充电或者放电),从而整个电压检测电路30形成不同电压大小的电压信号,则最终PWM控制单元20能够根据电压检测电路30所传输的不同电压大小的电压信号输出不同的识别信号,精准判断出不同接触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PWM控制单元20包括控制芯片U2(其型号可以是EN8F677E),该控制芯片U2具有第一引脚GND、第二引脚ADC、第三引脚out、第四引脚PWM和第五引脚VCC,控制芯片U2的第一引脚GND接地,控制芯片U2的第二引脚ADC同时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第二限流电阻R2另一端、第一电容C1一端电连接,控制芯片U2的第三引脚out用于输出识别信号,控制芯片U2的第四引脚PWM同时与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限流电阻R1一端电连接,控制芯片U2的第五引脚VCC与供电单元10电连接以接收供电电压。其中,控制芯片U2的第二引脚ADC用于接收电压检测电路30所传输的电压信号,由控制芯片U2根据电压信号经第三引脚out输出对应的识别信号,控制芯片U2的第四引脚PWM用于输出第二PWM信号。其中,第二PWM信号也是脉冲波形,具体的可以是频率为50K-75K以及占空比为50%的方波。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检测电路中还设置有上拉电阻R11,该上拉电阻R11的作用是可以将电流转化为第一电压信号、第二电压信号,并输出至PWM控制单元20。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倍频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该倍频电路电连接于控制芯片U2和电压检测电路30之间。具体的,该倍频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U2的第四引脚PWM电连接,倍频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限流电阻R1一端电连接。从而倍频电路可以将从控制芯片U2所传输的第二PWM信号倍频处理为第一PWM信号,并将第一PWM信号传输至电压检测电路30;其中,倍频电路所提供的倍频处理是能够缩短PWM信号的波形周期(倍频处理也可以理解为对PWM信号进行处理以使得频率得到整数倍的改变),第二PWM信号的波形如图6中的201,第一PWM信号的波形如图6的202,即第一PWM信号所对应的波形周期小于第二PWM信号所对应的波形周期。
具体的,倍频电路是相对控制芯片U2的外围电路设计,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优化提升,该设计实现了对于控制芯片U2所输出的第二PWM信号频率进行了倍频,在控制芯片U2采用低频时钟时保证所输出的第一PWM信号能够应用于对输出频率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以及在不增加功耗的前提下提高输出频率。
这里请再参考图5,倍频电路包括异或逻辑门U5、第三电阻R12和第二电容C2,异或逻辑门U5的第一输入引脚(图5中的1)同时与第三电阻R12一端、控制芯片U5的第四引脚PWM电连接,异或逻辑门U5的第二输入引脚(图5中的2)同时与第三电阻R12另一端、第二电容C2一端电连接,第二电容C2另一端接地,异或逻辑门U5的输出引脚(图5中的4)同时与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限流电阻R1一端电连接。
具体的,当第二PWM信号输出高电平时,经过第三电阻R12的限流,对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导致在异或逻辑门U5的第二输入引脚出现高电平时间比第一输入引脚出现高电平的时间晚;当第二PWM信号输出低电平时,通过第三电阻R12对第二电容C2进行放电,导致在逻辑器件U5的第二输入引脚出现低电平时间比第一输入引脚出现低电平的时间晚;最终出现结点PWM_X1(第三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交形成的结点PWM_X1)与第二PWM信号的波形差异如图6所示,结点的波形为图6中的203,第二PWM信号的波形如图6中的201。从而将从控制芯片U2输出的第二PWM信号通过第三电阻R12与第二电容C2,让结点PWM_X1的波形与第二PWM信号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变化,两者通过异或逻辑门U5实现异或功能,最终输出的第一PWM信号相比较第二PWM信号进行了一次倍频。由此基于倍频电路设计,实现了对于控制芯片U2所输出的第二PWM信号频率进行了倍频,在控制芯片U2采用低频时钟时保证所输出的第一PWM信号能够应用于对输出频率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以及在不增加功耗的前提下提高输出频率。
图7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人体触摸识别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的人体触摸识别电路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PWM控制单元20输出第一PWM信号至电压检测电路;
步骤S20,PWM控制单元20获取电压检测电路在第一检测阶段所传输的第一电压信号并将第一电压信号进行存储;
步骤S30,PWM控制单元20获取电压检测电路在第二检测阶段所传输的第二电压信号,将第二电压信号与第一电压信号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
步骤S40,PWM控制单元20根据第一对比结果输出识别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人体与触摸器件40接触时电压检测电路30所传输的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会不同于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时电压检测电路30所传输的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由此PWM控制单元20通过获得电压检测电路在不同检测阶段所对应的电压信号(比如,分别在第一检测阶段、第二检测阶段对应得到第一电压信号、第二电压信号),将第一电压信号、第二电压信号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例如可以是进行做差对比、比值对比),最终由PWM控制单元20根据第一对比结果输出识别信号。也即PWM控制单元20根据不同的电压大小输出不同的识别信号,而不同的识别信号就表示不同的接触状态,从而快速、精准识别不同的接触状态。其中,第二检测阶段晚于第一检测阶段,例如第二检测阶段表示14点10分,第一检测阶段表示14点05分。
在本实施例中,PWM控制单元20根据第一对比结果输出识别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第一对比结果为第一电压信号减去第二电压信号所得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PWM控制单元20输出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
当第一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减去第二电压信号所得的差值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PWM控制单元20输出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
具体的,当第一对比结果为第一电压信号减去第二电压信号所得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预设差值阈值可以是0),表明电压大小变小了(原因在于人体与触摸器件40处于接触状态),所以PWM控制单元20能够根据此时的第一对比结果输出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而当第一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减去第二电压信号所得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表明电压大小没变(原因在于人体与触摸器件40处于未接触状态),所以PWM控制单元20输出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
图8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所提供的人体触摸识别方法,在PWM控制单元20输出第一PWM信号至电压检测电路的步骤之前,包括以下:
步骤S1,PWM控制单元20将高频内部时钟HIRC配置为系统时钟,其中,高频内部时钟HIRC是PWM控制单元的一个时钟模块;
步骤S2,PWM控制单元20将低频内部时钟LIRC配置为定时器时钟源,其中,低频内部时钟LIRC是PWM控制单元的一个时钟模块;
步骤S3,在高频内部时钟HIRC和低频内部时钟LIRC同时进行计时后,PWM控制单元20检测高频内部时钟HIRC和低频内部时钟LIRC是否同时中断;
步骤S4,若高频内部时钟HIRC和低频内部时钟LIRC同时中断,PWM控制单元20获取高频内部时钟HIRC的第一计数值X1以及低频内部时钟LIRC的第二计数值X2;
步骤S5,PWM控制单元20根据第一计数值X1和所述第二计数值X2计算时钟校准系数Y,其中,该时钟校准系数Y=X1/X2;
步骤S6,PWM控制单元20根据时钟校准系数Y校准低频内部时钟LIRC,并将经校准的低频内部时钟LIRC配置为系统时钟(也就是说将已设置为系统时钟的高频内部时钟HIRC替换为低频内部时钟LIRC,采用低频内部时钟LIRC作为新的系统时钟)。
在本实施例中,PWM控制单元20的低频内部时钟LIRC应用逻辑在于,对于市面部分MCU而言,内部往往具有高频内部时钟HIRC和低频内部时钟LIRC,内部RC时钟本身具有一定的偏差,一般高频时钟的时钟精度的偏差较小,而低频时钟精度的偏差较大,同时,高频时钟的功耗较高,低频时钟的功耗较低,基于本发明对于触摸功能实现的低功耗要求和功能实现过程中对时钟精准度的要求,通过在高频内部时钟HIRC配置为系统时钟时将所检测到的PWM控制单元20获取高频内部时钟HIRC的第一计数值X1以及低频内部时钟LIRC的第二计数值X2进行计算,将所得到时钟校准系数Y对低频内部时钟LIRC进行校准,将已设置为系统时钟的高频内部时钟HIRC替换为低频内部时钟LIRC,采用低频内部时钟LIRC作为新的系统时钟来进行工作和实现触摸功能。
一般而言,第一计数值X1是大于第二计数值X2,第一计数值X1与第二计数值X2呈倍数关系,当系统时钟从高频内部时钟HIRC切换到低频内部时钟LIRC的时候,如果某个脉冲的延时时间用高频内部时钟HIRC时为M,则用低频内部时钟LIRC的时间周期数n(n=M/Y),低频内部时钟LIRC运行n个时间周期则可以实现使用高频时钟时候的M时长的延时效果,通过低频时钟能够降低系统功耗。
具体的,使用低频内部时钟LIRC的时候对于输出频率要求相对较高的应用场景,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通过配合逻辑异或门电路实现输出倍频的功能,在不增加功耗的前提下,提高了输出频率,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优化提升,该设计结合外围门电路对输出波形的频率进行了倍频。
在本实施例中,在PWM控制单元20输出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的步骤之后,包括:
PWM控制单元20获取电压检测电路在第三检测阶段所传输的第三电压信号,将第三电压信号与第一电压信号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其中,第三检测阶段晚于第二检测阶段,例如第三检测阶段比第二检测阶段晚10秒。
当第二对比结果为第三电压信号等于第一电压信号时,PWM控制单元20输出人体脱离于触摸器件40的识别信号。
当第二对比结果为第三电压信号等于第二电压信号时,PWM控制单元20输出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
具体的,PWM控制单元20通过获取电压检测电路在第三检测阶段所传输的第三电压信号,并将第三电压信号、第一电压信号、第二电压信号做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当第二对比结果为第三电压信号等于第一电压信号时(表明基于人体与触摸器件40脱离,第一电容C1处于充电状态,所以电压变大了),此时PWM控制单元20输出触摸器件40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当第二对比结果为第三电压信号等于第二电压信号时(表明基于人体仍然与触摸器件40接触,第一电容C1仍然处于放电状态,所以电压未变),此时PWM控制单元20输出人体脱离于触摸器件40的识别信号。
本发明的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由于电压检测电路是处于PWM控制单元的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也不具有RC振荡电路),降低了对于PWM控制单元内部的资源的要求,并采用低频内部时钟LIRC作为系统时钟,有效降低功耗,可以更加匹配各种不同的适用场合。在具体应用时,使用PWM控制单元内部的高频内部时钟HIRC校准低频内部时钟LIRC,同时结合外部的倍频电路,降低功耗的情况下,保障了对于输出波形频率的要求。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人体触摸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触摸识别电路包括PWM控制单元、电压检测电路和触摸器件,所述PWM控制单元经所述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触摸器件电连接;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同时与所述PWM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同时与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第一限流电阻另一端、第二限流电阻一端、触摸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同时与所述PWM控制单元、第二限流电阻另一端、第一电容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PWM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具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同时与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第二限流电阻另一端、第一电容一端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用于输出识别信号,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四引脚同时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一端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与供电单元电连接;
其中,在所述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时,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PWM控制单元所输出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所述PWM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输出所述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的所述识别信号;
在所述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时,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PWM控制单元所输出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第二电压信号,所述PWM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所述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的所述识别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人体触摸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触摸识别电路还包括倍频电路,所述倍频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倍频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一端电连接;
所述倍频电路用于将第二PWM信号倍频处理为第一PWM信号;其中,所述第一PWM信号所对应的波形周期小于所述第二PWM信号所对应的波形周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人体触摸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电路包括异或逻辑门、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
所述异或逻辑门的第一输入引脚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一端、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四引脚电连接,所述异或逻辑门的第二输入引脚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第二电容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异或逻辑门的输出引脚同时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一端电连接。
4.一种人体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PWM控制单元输出第一PWM信号至所述电压检测电路;
所述PWM控制单元获取电压检测电路在第一检测阶段所传输的第一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存储;
所述PWM控制单元获取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在第二检测阶段所传输的第二电压信号,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
所述PWM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对比结果输出识别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人体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WM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对比结果输出识别信号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减去所述第二电压信号所得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所述PWM控制单元输出所述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
当所述第一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减去所述第二电压信号所得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所述PWM控制单元输出所述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未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人体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WM控制单元输出第一PWM信号至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步骤之前,包括:
所述PWM控制单元将高频内部时钟HIRC配置为系统时钟;
所述PWM控制单元将低频内部时钟LIRC配置为定时器时钟源;
在所述高频内部时钟HIRC和所述低频内部时钟LIRC同时进行计时后,所述PWM控制单元检测所述高频内部时钟HIRC和所述低频内部时钟LIRC是否同时中断;
若所述高频内部时钟HIRC和所述低频内部时钟LIRC同时中断,所述PWM控制单元获取所述高频内部时钟HIRC的第一计数值以及所述低频内部时钟LIRC的第二计数值;
所述PWM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计数值和所述第二计数值计算时钟校准系数;
所述PWM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时钟校准系数校准所述低频内部时钟LIRC,并将经校准的所述低频内部时钟LIRC配置为系统时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人体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WM控制单元输出所述触摸器件与人体处于接触状态的识别信号的步骤之后,包括:
所述PWM控制单元获取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在第三检测阶段所传输的第三电压信号,将所述第三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
当所述第二对比结果为所述第三电压信号等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时,所述PWM控制单元输出所述人体脱离于所述触摸器件的识别信号。
8.一种人体触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所述人体触摸识别电路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人体触摸识别方法。
CN202111224836.6A 2021-10-20 2021-10-20 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965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4836.6A CN113965059B (zh) 2021-10-20 2021-10-20 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4836.6A CN113965059B (zh) 2021-10-20 2021-10-20 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059A CN113965059A (zh) 2022-01-21
CN113965059B true CN113965059B (zh) 2023-08-11

Family

ID=79465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4836.6A Active CN113965059B (zh) 2021-10-20 2021-10-20 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505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8349A (ja) * 2008-06-06 2008-09-25 Casio Comput Co Ltd 接触検知装置及びその検知方法
JP2015219703A (ja) * 2014-05-16 2015-12-0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静電検出装置
CN106024521A (zh) * 2016-07-05 2016-10-12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接触器的线圈控制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6295B2 (en) * 2011-04-20 2014-07-22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urrent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capacitance-sensing device
US20190133470A1 (en) * 2017-11-08 2019-05-09 iBeat, Inc. Skin tissue senso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8349A (ja) * 2008-06-06 2008-09-25 Casio Comput Co Ltd 接触検知装置及びその検知方法
JP2015219703A (ja) * 2014-05-16 2015-12-0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静電検出装置
CN106024521A (zh) * 2016-07-05 2016-10-12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接触器的线圈控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059A (zh)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97269B2 (en) Disconnection and short detecting circuit that can detect disconnection and short of a signal line transmitting a differential clock signal
US20060220669A1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US11245360B2 (en) Oscillator circuit, chip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7888985B2 (en) Level shift circuit
US20120140792A1 (en) Temperature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nsing temperature
US7782102B2 (en) Power-on reset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6888391B2 (en) Clock generating circuit and clock generating method
US9222988B2 (en) Magnetic sensor, magnetic sensor driv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2023022378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w current detection
CN109690948A (zh) 用于低功率张弛振荡器的方法和装置
US7091727B2 (en) Method and IC for detecting capacitance variation
US6137287A (en) Physical parameter sensor having a self-testing circuit which recognizes an abnormal sensor state
KR20040079420A (ko) 교류신호의 레벨검출회로
CN113965059B (zh) 人体触摸识别电路、方法及装置
TWI686045B (zh) 零電流偵測系統
JP2004363684A (ja) 2線式データ通信方法、システム、コントロール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記憶装置
US7382118B2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wheel speed
US8008945B2 (en) Level-shift circuit
JP4393351B2 (ja) データ通信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CN115864867A (zh) 同步整流电路
US7298130B2 (en) Signal detector
US8258798B2 (en) On chip duty cycle measurement module
CN115902569A (zh) 测试信号生成电路、测试芯片和测试系统
JP3750288B2 (ja) 半導体集積装置
CN112444733A (zh) 一种芯片老化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