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3966B - 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3966B
CN113963966B CN202010703234.8A CN202010703234A CN113963966B CN 113963966 B CN113963966 B CN 113963966B CN 202010703234 A CN202010703234 A CN 202010703234A CN 113963966 B CN113963966 B CN 1139639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wall
arm
bas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32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3966A (zh
Inventor
施健
王浩
任山波
陆凯
张秀锋
田晓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032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396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0137 priority patent/WO2022017075A1/zh
Priority to EP21846309.9A priority patent/EP4184540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963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3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3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3966B/zh
Priority to US18/157,665 priority patent/US20230154694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30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spring motor
    • H01H3/3031Means for locking the spring in a charged st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30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spring motor
    • H01H3/304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spring motor using a torsion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38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spring or other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50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 H01H71/56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rotatable knob or whe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30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spring motor
    • H01H2003/3089Devices for manual releasing of locked charged spring motor; Devices for remote rele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or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covered by H01H
    • H01H2300/046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or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covered by H01H using snap closing mechanisms
    • H01H2300/048Snap closing by latched movable contact, wherein the movable contact is held in a minimal distance from the fixed contact during first phase of closing sequence in which a closing spring is charged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涉及低压电器开关技术领域,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内部的储能组件和锁扣件;储能组件设置在基座内壁上,锁扣件的一端与基座铰接,在锁扣件上设置有锁扣凸起,锁扣凸起包括阻挡壁;阻挡壁用于与储能组件的储能臂抵接时,在储能臂的作用力下,锁扣件具有转动的趋势,以使储能组件保持储能状态。从而促进锁扣凸起和储能组件的储能臂抵接,使得储能组件和锁扣件之间的限位加强。

Description

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气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于用电安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为了增加用电的安全性,通常是在电路中接入开关。其中,开关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元件。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一个或数个接点。接点的“闭合”(closed)表示接点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开路”(open)表示接点不导通形成开路,不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发展历史从原始的需要人工手动操作的闸刀开关,发展到现在的在各种大型电气控制设备中应用的智能化开关,开关的功能越来越多,安全性也越来越高。在光伏系统中,逐渐出现了对旋转开关远程切换功能的要求,例如在光伏板出现火灾时需要远程控制将电路断开。
现有开关的搭扣可靠性较难控制,即未给出信号的情况下,由于振动等因素会造成储能模块误动作,储能模块释能后出现分闸切换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以解决现有开关搭扣由于振动等因素会造成储能模块误动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分闸开关,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储能组件和锁扣件;锁扣件的一端与基座铰接,在锁扣件上设置有锁扣凸起,锁扣凸起包括阻挡壁;阻挡壁用于与储能组件的储能臂抵接时,在储能臂的作用力下,锁扣件具有转动的趋势,以使储能组件保持储能状态。
可选的,锁扣凸起还包括过渡壁;过渡壁与阻挡壁位于锁扣凸起的同侧,过渡壁用于与储能组件的储能臂抵接时,提供使锁扣件远离储能臂的转动趋势。
可选的,过渡壁与阻挡壁的夹角为钝角。
可选的,过渡壁和阻挡壁平滑连接。
可选的,锁扣凸起还包括引导斜壁,引导斜壁位于锁扣凸起上与阻挡壁相对的一侧,引导斜壁用于引导储能臂与阻挡壁抵接。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锁扣件连接、另一端与基座连接,用于对锁扣件提供朝向储能臂转动的趋势。
可选的,储能组件包括与基座转动连接的转动件以及与转动件连接的第二弹性件;储能臂位于第二弹性件的一端;驱动转动件转动以带动储能臂与阻挡壁抵接,使第二弹性件压缩,储能组件处于储能状态。
可选的,转动件包括与基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以及设置在转动轴上的转盘;第二弹性件为扭簧,扭簧的一端与基座抵接、另一端与转盘抵接;扭簧的另一端为储能组件的储能臂。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远程断路器,包括上述任一种的分闸开关。
可选的,远程断路器还包括脱扣器;脱扣器与分闸开关中的锁扣件的另一端对应设置,脱扣器驱动锁扣件沿铰接处转动以使分闸开关中的储能臂脱离阻挡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闸开关,在分闸开关的基座上设置有储能组件和锁扣件。其中,储能组件设置在基座上,锁扣件的一端则与基座铰接。即,锁扣件自身可以以其与基座的铰接端进行转动。在锁扣件上设置有锁扣凸起,其中,锁扣凸起包括有设置在锁扣凸起一侧的阻挡壁。当锁扣凸起上的阻挡壁和储能组件中的储能臂抵接(即锁扣件将储能组件锁定)时,储能组件处于储能状态。此时的储能臂在储能组件自身恢复(即储能组件自身具有从储能状态切换至释能状态的趋势)的作用下会向阻挡壁施加一定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由于锁扣件的一端与基座铰接,该作用力作用在锁扣件(锁扣凸起)上时,会使得锁扣件产生沿铰接端转动的趋势(即锁扣件会在该作用力下具有力矩),且转动的趋势方向是使得锁扣件(包括锁扣凸起)整体具有朝向靠近储能臂的方向,从而促进锁扣凸起和储能组件的储能臂抵接,使得储能组件和锁扣件之间的限位加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远程断路器,将上述的分闸开关应用与远程断路器中,通过分闸开关中的锁扣件上的阻挡壁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个远程断路器的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抗干扰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闸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闸开关中的锁扣件的受力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闸开关中的锁扣件的受力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闸开关中的锁扣件的受力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闸开关中的第二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储能组件;110-转动轴;120-转盘;130-第二弹性件;140-储能臂;200-锁扣件;210-锁扣凸起;211-阻挡壁;212-过渡壁;213-引导斜壁;300-第一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结合后的实施例依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外”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用电安全随着用电设备的普及,对于电网覆盖的全面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降低输电过程中的损耗,电网通常采用高压或超高压的方式进行输电,通过变电站进行降压后接入用户家中,但为了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通常在用户家中还设置有开关和断路器等设备,从而对电路的通断进行控制。而控制开关的动作实质上则是控制开关中的储能件的释能或储能。当开关在常态下时,储能件处于释能的状态下,即储能件没有被锁定,此时,开关一般处于断开状态。当施加外力驱动储能件到达储能位置时,一般需要通过将其锁定在储能位置,例如通过搭扣的方式来使其保持储能状态,此时,开关一般处于闭合状态。当需要对电路进行断开时,可以使储能件释能来驱动开关从闭合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由于开关设置环境的复杂性,现有开关的搭扣对储能件进行锁定时,由于振动等因素会造成储能件误动作,导致其在释能后,导致开关断开,造成电路的断开,对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本申请基于此基础,提出了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以解决或改善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分闸开关,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储能组件100和锁扣件200;锁扣件200的一端与基座铰接,在锁扣件200上设置有锁扣凸起210,锁扣凸起210包括阻挡壁211;阻挡壁211用于与储能组件100的储能臂140抵接时,在储能臂140的作用力下,锁扣件200具有转动的趋势,以使储能组件100保持储能状态。
示例的,如图1所示,在分闸开关的基座上设置有储能组件100和锁扣件200。其中,储能组件100设置在基座上,锁扣件200的一端则与基座铰接。即,锁扣件200自身可以以其与基座的铰接端进行转动。在锁扣件200上形成有锁扣凸起210,即锁扣凸起210为锁扣件200上的一部分。其中,锁扣凸起210包括有设置在锁扣凸起210一侧的阻挡壁211。当锁扣凸起210上的阻挡壁211和储能组件100中的储能臂140抵接(即锁扣件200将储能组件100锁定)时,储能组件100处于储能状态。此时的储能臂140在储能组件100自身恢复(即储能组件100自身具有从储能状态切换至释能状态的趋势)的作用下会向阻挡壁211施加一定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定。由于锁扣件200的一端与基座铰接,该作用力作用在锁扣件200(锁扣凸起210)上时,会使得锁扣件200产生沿铰接端转动的趋势(即锁扣件200会在该作用力下具有力矩),且转动的趋势方向是朝向靠近储能臂140的方向,即锁扣件200整体(包括锁扣凸起)具有靠近储能臂140的趋势,从而促进锁扣凸起210和储能组件100的储能臂140抵接,使得储能组件100和锁扣件200之间的限位加强。
当整个分闸开关受到一定幅度的振动时,储能组件100的储能臂140对锁扣件200施加产生的力矩会对振动产生的相反力矩(即与储能臂140对锁扣件200施加的促进限位的力矩的方向相反的力矩)进行抵消,从而避免分闸开关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振动时,导致储能组件100的储能臂140脱离锁扣件200的锁扣凸起210的阻挡壁211发生储能组件100释能带动开关切换分合的状态。有效的提高了分闸开关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因意外分断导致电器设备受损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锁扣凸起210为锁扣件200上形成的台形凸起,在储能臂140作用在台形凸起的阻挡壁211上时,整个锁扣件200具有靠近储能臂140的转动趋势。当锁扣凸起210为锁扣件200上形成的钩形凸起时,阻挡壁211可以是远离钩形凸起与锁扣件200连接处设置,此时,在储能臂140作用在钩形凸起的阻挡壁211上时,整个锁扣件200依然具有靠近储能臂140的转动趋势。
为了使得锁扣凸起210的阻挡壁211能够在与储能组件100的储能臂140抵接时,利用储能臂140对阻挡壁211施加的作用力使得锁扣件200产生的转动力矩是使锁扣件200和储能臂140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可以参照图1和2所示,当锁扣件200为杆件时,其一端与基座铰接,同时,在锁扣件200的下方设置有锁扣凸起210,在锁扣凸起210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设置有阻挡壁211,且该阻挡壁211具有一定的倾角。该倾角的设置可以根据锁扣件200的铰接端的位置进行合理设置。如图2所示,当储能臂140和具有倾角的阻挡壁211抵接时,在抵接位置储能臂140会向阻挡壁211施加一个作用力F1,应使得作用力F1的延伸方向位于抵接位置和铰接位置连线的下方(图2中所示),此时,作用力F1会对锁扣件200产生逆时针的力矩M1,使得锁扣件200产生逆时针转动的趋势,从而加强阻挡壁211和储能臂140的限位,实现更加稳定的锁定,以便于使得储能组件100在一定幅度的振动下,依然能够稳定的保持储能状态。
可选的,锁扣凸起210还包括过渡壁212;过渡壁212与阻挡壁211位于锁扣凸起210的同侧,过渡壁212用于与储能组件100的储能臂140抵接时,提供使锁扣件200远离储能臂140的转动趋势。
示例的,锁扣凸起210上还可以包括有过渡壁212,其中,过渡壁212应和阻挡壁211设置在同一侧,例如图3中,其位于锁扣凸起210远离铰接端的一侧。在储能臂140需要脱离锁扣凸起210从而实现储能组件100的释能时,可以对锁扣件200的另一端施加外力,从而带动锁扣件200朝向远离储能臂140的方向转动,例如图3中,锁扣件200在外力(可以是由脱扣器提供)作用下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储能臂140会从储能状态下逐渐切换至释能状态,在切换的过程中,其会从与阻挡壁211抵接的壁面上滑动(相对运动)至阻挡壁211下方的过渡壁212的壁面上。此时,由于储能臂140依然储存有能量,故其还会向过渡壁212施加一定的作用力。由于锁扣件200的一端与基座铰接,该作用力作用在锁扣件200(锁扣凸起210)上时,会使得锁扣件200产生沿铰接端转动的趋势,且该转动的趋势为朝向远离储能臂140的方向转动,从而能够起到促进锁扣凸起210和储能臂140脱离的作用,以便于储能组件100实现顺利的释能。尤其是,采用脱扣器对锁扣件200施加外力带动其转动使得锁扣凸起210和储能臂140脱离,实现对储能组件100的释能。原因在于,由于脱扣器的自身结构限制,其伸出端随着向外伸出的距离增加,其自身的打击力会逐渐减小。设置过渡壁212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脱扣器后期打击力减小使得储能臂140和锁扣凸起210无法实现彻底脱离,导致在需要分断时储能组件100无法释能现象。有效的保证了在需要储能组件100释能时,储能组件100能够顺利和准确的释能,同时,也提高了本申请中分闸开关控制的精确性。
为了使得锁扣凸起210的过渡壁212能够在与储能组件100的储能臂140抵接时,利用储能臂140对过渡壁212施加的作用力使得锁扣件200产生的转动力矩是使锁扣件200和储能臂140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可以参照图3所示,当锁扣件200为杆件时,其一端与基座铰接,同时,在锁扣件200的下方设置有锁扣凸起210,在锁扣凸起210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设置有阻挡壁211和过渡壁212,其中过渡壁212位于阻挡壁211的下方,且该过渡壁212具有一定的倾角(过渡壁212的倾角可以是和前述实施例中的阻挡壁211的倾角一致,也可以是不一致)。该倾角的设置可以根据锁扣件200的铰接端的位置进行合理设置。如图3所示,当储能臂140和具有倾角的过渡壁212抵接时,在抵接位置储能臂140会向阻挡壁211施加一个作用力F2,应使得作用力F2的延伸方向位于抵接位置和铰接位置连线的上方(图3中所示),此时,作用力F2会对锁扣件200产生顺时针的力矩M2,使得锁扣件200产生顺时针转动的趋势,从而促使锁扣凸起210和储能臂140脱离,实现在打击力较小时,依然能够使得储能组件100顺利释能。当MF外>Mf阻+M1+MF3时,此时,能够保证锁扣件200在外力的作用下沿铰接端转动带动阻挡壁211相对储能臂140运动,使得储能臂140能够滑动至过渡壁212。当MF外+M2>Mf动+MF3时,MF外为在锁扣件200相对铰接端的另一端施加的外力,可以是脱扣器的打击力,在储能臂140与阻挡壁211相低接时,摩擦力为f,其在储能臂140和阻挡壁211相对运动时为动摩擦力,在储能臂140和阻挡壁211相对静止且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为静摩擦力,其对应产生的力矩为Mf阻,Mf动为储能臂140在过渡壁212上滑动时的动摩擦力f产生的力矩;MF3为第一弹性件300对锁扣件200施加的作用力F3的力矩,且能克服系统的其它摩擦时,锁扣件200将继续向解锁(释能)位置运动。如将M2的值设置成M2>Mf动+MF3,则只需要保证脱扣装置能够驱动储能臂140滑动至过渡壁212上时,即能保证可靠脱扣。即只要保证脱扣器提供的打击力F能够将锁扣件200驱动到储能臂140与过渡壁212接触,即能保证可靠脱扣。
此外,如图4所示,当分闸开关受到外部的振动时,锁扣凸起210将在外部振动力的促使下,由锁定位置(储能组件100的储能状态)逐渐缓慢的向脱扣位置(储能组件100释能状态)运动,当过渡壁212与储能组件100的储能臂140抵接时,对锁扣凸起210产生的摩擦力为f(f=μ*F2,μ为过渡壁212上的静摩擦因数;f=μ*F2,μ为过渡壁212上的动摩擦因数;F2为储能组件100的储能臂140向过渡壁212施加的作用力;由于μ远大于μ,所以f远大于f),产生的力矩为Mf静,M2<Mf静就仍能保证储能组件100保持储能状态。当包含有后续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300时,M2<Mf静+MF3时,就仍能保证储能组件100保持储能状态。因此,设置有过渡壁212,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本申请中的分闸开关抗干扰的能力,即进一步的提高分闸开关因为振动造成误动作的上限。
可选的,过渡壁212与阻挡壁211的夹角为钝角。
示例的,过渡壁212和阻挡壁211的夹角为钝角,如图4所示,可以有效的保证两者各自的作用。避免由于两者各自的倾角较大,例如小于90度时,阻挡壁211产生促进限位的作用较强增加储能组件100释能的难度。
可选的,过渡壁212与阻挡壁211的夹角为150°至178°。
进一步的,过渡壁212与阻挡壁211的夹角为165°至175°。
需要说明的是,过渡壁212和阻挡壁211的夹角应为两个壁面之间较小的夹角,例如图4中,过渡壁212和阻挡壁211之间具有两个夹角,第一个夹角为优角,第二个夹角为钝角,组成钝角的两个壁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本申请中所述的过渡壁212和阻挡壁211的夹角。
可选的,过渡壁212和阻挡壁211平滑连接。
示例的,过渡壁212和阻挡壁211采用平滑的方式连接。即过渡壁212和阻挡壁211连接处为平滑过渡,例如可以是弧形过渡等等。可以有效的提高储能组件100在储能或释能时动作的顺畅性,同时,也减少了储能组件100和锁扣件200之间的磨损,提高了本申请中的分闸开关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锁扣凸起210还包括引导斜壁213,引导斜壁213位于锁扣凸起210上与阻挡壁211相对的一侧,引导斜壁213用于引导储能臂140与阻挡壁211抵接。
示例的,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储能组件100从释能状态切换至储能状态时的顺畅性,如图4所示,还可以设置有引导斜壁213,引导斜壁213位于锁扣凸起210靠近铰接端的一侧,即引导斜壁213位于锁扣凸起210的另一侧,其与阻挡壁211、过渡壁212的设置侧相对。其中,引导斜壁213的倾角越大,储能组件100从释能状态切换至储能状态时的顺畅性就越好,但设置时,也需要合理考虑相对侧的阻挡壁211和过渡壁212的设置长度,从而进行合理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00,第一弹性件300的一端与锁扣件200连接、另一端与基座连接,用于对锁扣件200提供朝向储能臂140转动的趋势。
示例的,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锁扣件200和储能组件100的限位能力,如图1和2所示,还可以在锁扣件200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00,第一弹性件300的一端和锁扣件200连接,另一端可以连接至基座。第一弹性件300与锁扣件200设置的位置应远离锁扣件200的铰接端,从而能够使得其始终能够处于拉伸状态以便于为锁扣件200提供和储能臂140相互靠近的力矩。如图1所示,第一弹性件300为拉簧,其一端与锁扣件200的另一端(与锁扣件200的铰接端相对)连接,另一端则连接至基座上,通过使其始终保持拉伸状态,为锁扣件200提供作用力F3,同时,作用力F3对锁扣件200产生逆时针的力矩MF3
可选的,储能组件100包括与基座转动连接的转动件以及与转动件连接的第二弹性件130;储能臂140位于第二弹性件130的一端;驱动转动件转动以带动储能臂140与阻挡壁211抵接,使第二弹性件130压缩,储能组件100处于储能状态。
可选的,转动件包括与基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110以及设置在转动轴110上的转盘120;第二弹性件130为扭簧,扭簧的一端与基座抵接、另一端与转盘120抵接;扭簧的另一端为储能组件100的储能臂140。
示例的,如图1所示,储能组件100还可以包括有和基座转动连接的转动件以及第二弹性件130,其中,第二弹性件130的一端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储能组件100的储能臂140,其另一端可以设置在基座上。当储能组件100处于释能状态时,通过驱动(该驱动力可以是机器施加,也可以是操作人员施加,本申请对其不做限制)转动件转动,带动第二弹性件130上的储能臂140沿着靠近锁扣凸起210的方向运动,从而最终使得第二弹性件130上的储能臂140滑动至锁扣凸起210上的阻挡壁211上,完成储能组件100和锁扣件200的相对限位锁定,实现储能组件100的储能(第二弹性件130在被外力驱动下转动时,其会被压缩,从而实现逐步储存能量)。利用第二弹性件130的压缩储能,实现整个储能组件100的储能,使得整个储能结构较为简单,同时,转动件和基座转动连接,即通过转动的方式实现储能,有利于分闸开关整体的小型化。
示意的,如图1和图5所示,当第二弹性件130为扭簧,转动件为转动轴110和转盘120配合的结构时,转动轴110和基座转动连接,同时,转盘120则固定设置(包括可拆卸连接)在转动轴110上,将扭簧的一端抵接在基座上,另一端(即为储能臂140)则抵接在转盘120上的凸起,通过转动转动轴110(为了便于操作,还可以在转动轴110的端部设置有手柄)从而驱动转盘120转动,进而通过转盘120上的凸起带动扭簧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抵接在基座上的一端转动,从而实现在转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弹性势能的存储。扭簧的储能臂140沿着锁扣件200上的引导斜壁213朝向另一侧的阻挡壁211运动,此时,锁扣件200会顺时针转动一个较小的角度,对应的储能臂140也会向下发生微小的形变。当储能臂140经过渡壁212运动至阻挡壁211时,锁扣件200会在第一弹性件300、储能臂140的作用下,产生逆时针转动的趋势,从而使得储能臂140和阻挡壁211进行稳定的限位锁定,实现储能组件100的储能。当需要释能时,可以向锁扣件200的另一端(和铰接端相对的一端)施加外力,通过外力驱动锁扣件200沿着顺时针转动,此时根据相对论,储能臂140将沿着锁扣凸起210的阻挡壁211经过渡壁212至引导斜壁213时,完成扭簧的释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远程断路器,包括上述任一种的分闸开关。
示例的,将上述的分闸开关应用与远程断路器中,通过分闸开关中的锁扣件200上的阻挡壁211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个远程断路器的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抗干扰的能力。
可选的,远程断路器还包括脱扣器;脱扣器与分闸开关中的锁扣件200的另一端对应设置,脱扣器驱动锁扣件200沿铰接处转动以使分闸开关中的储能臂140脱离阻挡壁211。
示例的,通过在分闸开关中设置有信号端子以及和信号端子电连接的脱扣器,从而在远程实现对信号端子发送控制指令,通过信号端子控制脱扣器动作,最终实现对分闸开关中的储能组件100的释能操控。脱扣器的伸出端对应设置在锁扣件200与铰接端相对的另一端(相比于设置在锁扣件200的杆身,可以降低脱扣时对打击力大小的需求),可以在对锁扣件200施加较小的打击力MF外下,使得储能臂140能够脱离锁扣凸起210的阻挡壁211,进而实现远程脱扣。有效的扩大了使用的范围和场景。例如图2所示,在储能臂140与阻挡壁211相低接时,摩擦力为f(f=μ*F1,μ为阻挡壁211上的动摩擦因数),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为Mf阻,当锁扣件200受到脱扣装置的打击力F时,产生Mf阻力矩,当MF外>M1+Mf阻+MF3且能克服系统的其他摩擦时,锁扣件200将能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运动。脱扣器可以是磁通变换器、分离脱扣器、欠压脱扣器、过压脱扣器的一种或其组合。其驱动锁扣件200的方式可以是伸出驱动,也可以是缩回带动等等,在选择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本申请对其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闸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储能组件和锁扣件;所述锁扣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在所述锁扣件上设置有锁扣凸起,所述锁扣凸起包括阻挡壁;所述阻挡壁用于与所述储能组件的储能臂抵接时,在所述储能臂的作用力下,所述锁扣件具有转动的趋势,以使所述储能组件保持储能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凸起还包括过渡壁;所述过渡壁与所述阻挡壁位于所述锁扣凸起的同侧,所述过渡壁用于与所述储能组件的储能臂抵接时,提供使所述锁扣件远离所述储能臂的转动趋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壁与所述阻挡壁的夹角为钝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壁和所述阻挡壁平滑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凸起还包括引导斜壁,所述引导斜壁位于所述锁扣凸起上与所述阻挡壁相对的一侧,所述引导斜壁用于引导所述储能臂与所述阻挡壁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闸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锁扣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用于对所述锁扣件提供朝向所述储能臂转动的趋势。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分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包括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的转动件以及与所述转动件连接的第二弹性件;所述储能臂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储能臂与所述阻挡壁抵接,使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所述储能组件处于储能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的转盘;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基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转盘抵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为所述储能组件的储能臂。
9.一种远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分闸开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远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扣器;所述脱扣器与所述分闸开关中的锁扣件的另一端对应设置,所述脱扣器驱动所述锁扣件沿铰接处转动以使所述分闸开关中的储能臂脱离阻挡壁。
CN202010703234.8A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 Active CN113963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3234.8A CN113963966B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
PCT/CN2021/100137 WO2022017075A1 (zh) 2020-07-20 2021-06-15 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
EP21846309.9A EP4184540A4 (en) 2020-07-20 2021-06-15 OPENING SWITCH AND REMOTE SWITCH
US18/157,665 US20230154694A1 (en) 2020-07-20 2023-01-20 Opening switch and remote circuit break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3234.8A CN113963966B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3966A CN113963966A (zh) 2022-01-21
CN113963966B true CN113963966B (zh) 2022-09-06

Family

ID=79459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3234.8A Active CN113963966B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54694A1 (zh)
EP (1) EP4184540A4 (zh)
CN (1) CN113963966B (zh)
WO (1) WO202201707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9605C (zh) * 1946-06-20
DE1024613B (de) * 1954-06-05 1958-02-20 Neumann Hochspannungs App K G Einschaltvorrichtung fuer elektrische Hochspannungsschalter
FR2344950A1 (fr) * 1976-03-15 1977-10-14 Merlin Gerin Mecanisme de commande d'un disjoncteur
FR2517114A1 (fr) * 1981-11-26 1983-05-27 Alsthom Cgee Commutateur electrique a commande rotative rappele automatiquement en l'absence de tension
DE19933110A1 (de) * 1999-07-15 2001-01-18 Abb Patent Gmbh Schaltwerk für ein elektrisches Schaltgerät,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Leitungsschutzschalter
CN101447372B (zh) * 2008-12-26 2011-05-11 上海永继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脱扣机构
ES2437336T3 (es) * 2009-05-06 2014-01-10 Abb Technology Ag Dispositivo de señalización para disyuntor y aparato eléctrico que comprenda el dispositivo de señalización
WO2013057590A2 (en) * 2011-10-21 2013-04-25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Lock device having a multi-part pawl
JP2015050125A (ja) * 2013-09-03 2015-03-16 株式会社東芝 開閉装置操作機構及び開閉装置操作機構の保持装置
SI24728A (sl) * 2014-05-23 2015-11-30 Nela, Razvojni Center Za Elektroindustrijo In Elektroniko, D.O.O. Zaščitno stikalo s klecnim mehanizmom proženja
CN204088091U (zh) * 2014-07-10 2015-01-07 厦门协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合分闸开关操作机构
CN104319196B (zh) * 2014-10-14 2016-05-18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的合闸保持分闸脱扣装置
CN104867785B (zh) * 2015-05-11 2017-03-01 温州大学 带分断保护装置的永磁式接触器
CN204715924U (zh) * 2015-06-29 2015-10-21 烟台正信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开关柜遥控自动开门锁
CN205564672U (zh) * 2016-03-10 2016-09-07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万能式断路器分闸按钮的限位装置
CN105845521A (zh) * 2016-05-31 2016-08-10 乐清市也为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动触头操作机构
CN207441618U (zh) * 2017-09-30 2018-06-01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储能合闸联锁机构
CN108648970B (zh) * 2018-07-02 2024-04-26 亚洲电力设备(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的脱扣机构
CN209401499U (zh) * 2018-09-18 2019-09-17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旋转开关操作机构
CN109712839B (zh) * 2019-01-25 2024-03-19 浙江奔一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旋转式开关的操作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84540A1 (en) 2023-05-24
WO2022017075A1 (zh) 2022-01-27
CN113963966A (zh) 2022-01-21
US20230154694A1 (en) 2023-05-18
EP4184540A4 (en) 2024-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62930A1 (en) Energy storage status monitoring structure and rotary switch
CN101106046B (zh) 一种小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113963966B (zh) 一种分闸开关和远程断路器
WO2016086747A1 (zh) 断路器锁定装置
CN112151332A (zh) 一种离合装置、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201069745Y (zh) 一种小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101630612B (zh) 选择性保护断路器的主触头装置
WO2022017078A1 (zh) 一种远程分闸机构及旋转开关
CN215299162U (zh) 一种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115810518A (zh) 一种断路器
CN210123697U (zh) 一种应急星角启动装置
CN208548329U (zh)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N104601048A (zh) 能快速分断的电机起动器的操作机构
CN204376780U (zh) 能快速分断的电机起动器的操作机构
CN219696372U (zh) 用于低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01242983Y (zh) 选择性保护断路器的主触头装置
CN205564672U (zh) 万能式断路器分闸按钮的限位装置
CN206877938U (zh) 手柄联锁装置及断路器
CN216450580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6624163U (zh) 一种断路器
CN114464489B (zh) 操作机构、开关、电子设备及供电系统
CN214477278U (zh) 一种传动机构和断路器
CN215834425U (zh) 一种操作机构和旋转开关
CN210378938U (zh) 一种用于弹簧机构储能闭锁开关结构
CN216213087U (zh) 一种储能脱扣装置和旋转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