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1156A - 多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1156A
CN113961156A CN202010699646.9A CN202010699646A CN113961156A CN 113961156 A CN113961156 A CN 113961156A CN 202010699646 A CN202010699646 A CN 202010699646A CN 113961156 A CN113961156 A CN 113961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content
display device
slave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96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96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11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1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11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38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more than one graphics control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该方法包括:主显示设备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响应于内容显示请求,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通过本公开的方案,可以通过主显示设备和从显示设备显示不同的内容,实现通过多屏幕显示不同内容的目的。

Description

多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多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主显示设备连接多个从显示设备的情况下,主显示设备和从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默认是共享屏幕模式,即主显示设备与从显示设备显示的内容完全相同,这样,在想要通过多屏幕显示不同内容的情况下,基于上述方法无法实现。由此,亟需一种可将不同显示内容通过不同屏幕同步显示的方案。
发明内容
提供该发明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
主显示设备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
主显示设备响应于内容显示请求,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主显示设备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
显示模块,用于主显示设备响应于内容显示请求,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主显示设备、与主显示设备相连接的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主显示设备包括多屏幕管理模块和显示模块;
多屏幕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响应于内容显示请求,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显示模块,用于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
从显示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主显示设备发送的所述显示内容并显示。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计算机操作指令,执行如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在需要通过从显示设备显示与主显示设备不同内容时,可以基于内容显示请求,将内容显示请求对应的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显示内容显示在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上,并将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由此,通过本公开的方案,可以通过主显示设备和从显示设备显示不同的内容,实现通过多屏幕显示不同内容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幕显示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图3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幕显示系统对应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多屏幕显示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多屏幕显示系统对应的流程图;
图6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一定为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也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方法,该方法可由主显示设备执行,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0,主显示设备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
其中,内容显示请求可以基于主显示设备上的相关触发标识触发,在检测到用户针对该触发标识的操作时,可以对应生成该内容显示请求。
步骤S120,主显示设备响应于内容显示请求,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
其中,显示内容可以是文本、视频、图像等,本公开中不限定具体表现形式。
用户交互元素是指显示界面中用户可以操作的各元素,如可以是对应不同功能的功能标识,用户通过对用户交互元素的相关操作,可以实现该用户交互元素对应的功能。比如,显示内容为视频内容,用户交互元素对应的功能可以是添加特效,则基于用户对该用户交互元素的相关操作,可以基于该操作为该视频内容增加相应的特效,可选的,在接收到用户点击该用户交互元素的操作时,可以显示出各可选的特效,用户可以进一步从各可选的特效中选择出想要添加的特效,从而将选择的特效添置到该视频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方案中,主显示设备作为执行主体,进行一些关于显示内容的处理工作和显示工作,从显示设备是被动接收的一方,主要用于接收主显示设备发送的信息并显示。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方案,在需要通过从显示设备显示与主显示设备不同内容时,可以基于内容显示请求,将内容显示请求对应的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显示内容显示在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上,并将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由此,通过本公开的方案,可以通过主显示设备和从显示设备显示不同的内容,实现通过多屏幕显示不同内容的目的。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主显示设备获取用户针对用户交互元素的操作请求;
主显示设备响应于操作请求,对显示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主显示设备将处理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其中,在主显示设备上,用户可以基于主显示设备上显示的用户交互元素对显示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由于从显示设备上并未显示有用户交互元素,因此对显示内容的处理过程不会通过从显示设备显示给用户,从显示设备上只会显示处理后的显示内容。这样,用户不会感知到对显示内容的控制,使用户获得更加的观看体验。
作为一个示例,比如,用户交互元素对应的功能为添加特效A,显示内容为视频B,在接受到用户对该用户交互元素的操作请求时,表示想对主显示设备当前所显示的显示内容添加特效A,即为视频B添加特效A,对显示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即为包含特效A的视频B,则最终从显示设备所显示的是包含特效A的视频B,对视频B添加特效A的处理过程只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主显示设备基于内容显示请求,为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中的各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一个演示窗口(Presentation);
主显示设备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包括:
主显示设备根据各从显示设备各自对应的演示窗口,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其中,Presentation是一个特殊的对话框dialog,通过为每个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Presentation,实现主显示设备与各从显示设备的关联,主显示设备根据该关联知晓将显示内容发送至哪个或哪些设备。在Presentation创建的时候,让每个Presentation关联一个目标设备(从显示设备),以确定Presentation要显示在哪个从显示设备上。在本公开的该可选方案中,在通过从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时,主显示设备可以通过该从显示设备对应的演示窗口Presentation将显示内容发送给从显示设备。
在本公开的可选方案中,从显示设备和主显示设备可以为Android系统的设备,支持Presentation的创建与使用。
在本公开的可选方案中,主显示设备在为各从显示设备创建对应的Presentation时,可以通过屏幕管理模块Display Manager(即显示管理服务)来获取当前与主显示设备连接的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Presentation与具体的屏幕(Display,即从显示设备)绑定,通过Presentation即可控制屏幕显示的内容。Presentation主要承载view(显示内容对应的视图)并屏蔽物理屏幕。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可选方案中,也可以为主显示设备创建演示窗口Presentation,则在主显示设备上的演示窗口Presentation可以显示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主显示设备基于内容显示请求,创建主显示设备对应的视图层(surfaceview),并通过主显示设备控制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中的各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一个视图层;
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包括:
主显示设备通过主显示设备对应的视图层显示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
主显示设备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通过对应的演示窗口显示显示内容,包括:
主显示设备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各从显示设备通过各自对应的视图层显示上述显示内容。
其中,视图层surface view是拥有独立绘画表面的视图,surface view在从显示设备上提供了一个可见区域,只有在这个可见区域内的才可显示显示内容,该可见区域外的内容是不可见的。按照不同从显示设备的显示要求,分别创建各从显示设备对应的surfaceview,可以使得各个从显示设备按照自己的显示要求显示对应的surfaceview对应的内容。其中,在根据各从显示设备的显示要求创建surfaceview时,可以将各显示设备的surfaceview分别添加到各设备对应的Presentation,Presentation本身可以加载其他不同的UI元素。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各从显示设备的屏幕的显示尺寸不同,可以为不同显示尺寸的屏幕对应的从显示设备创建不同的surfaceview,通过surfaceview显示各从显示设备需要显示的显示内容,不会因为屏幕的显示尺寸不同,而影响各从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各从显示设备的屏幕的显示尺寸相同,对应的surfaceview对应的可见区域的尺寸是相同的。
同样的,对于主显示设备而言,可以通过所创建的主显示设备对应的surfaceview显示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主显示设备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包括,包括:
主显示设备通过渲染模块对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进行渲染,并将渲染后的内容(即渲染后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
主显示设备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包括:
主显示设备将渲染后的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渲染后的显示内容。
其中,可以为主显示设备创建对应的表面层surface,也可以为各从显示设备创建对应的表面层,各显示设备(包括主显示设备和从显示设备)的surfaceview和surface绑定。在各从显示设备显示相同的显示内容时,各从显示设备对应的表面层可以是同一个表面层,则只需要创建一个表面层即可,节省资源。也可以为各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各自对应的表面层。
表面层surface可以理解为是用来管理数据的,即各surface用于管理各个显示设备对应的需要显示的内容,主显示设备的surface用于管理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从显示设备的surface用于管理显示内容,在通过渲染模块对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渲染时,通过获取SurfaceView绑定的Surface,并传递给渲染层(即渲染模块)。渲染模块就是通过Surface实现上屏操作。
具体的,在主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时,通过渲染模块对该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进行渲染,将渲染后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同理,通过渲染模块对该显示内容进行渲染,将渲染后的显示内容发送至各从显示设备,以显示在从显示设备上。
在本公开的可选方案中,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渲染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渲染:创建OpenGL渲染环境,并创建SurfaceTexture类,通过SurfaceTexture类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渲染处理。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渲染模块包括主渲染模块和从渲染模块,主渲染模块用于渲染显示到主显示设备上的内容,从渲染模块用于渲染显示到各从显示设备上的内容。
其中,渲染模块可分为主渲染模块和从渲染模块,通过这两个渲染模块分别进行渲染,可加快处理速度。其中,在本公开的方案中,由于主显示设备和从显示设备之间都需要显示显示内容,则在渲染时,可通过主渲染模块渲染显示内容,从渲染模块只对用户交互元素进行渲染即可,这样可以减少数据处理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主显示设备在获取到针对从显示设备的显示断开请求时,响应于内显示断开请求,关闭从显示设备。
其中,在不需要通过从显示设备显示内容时,可基于显示断开请求关闭从显示设备,以使得从显示设备不再显示任何内容。
其中,显示断开请求可以是用户针对设定标识的操作生成的,设定标识可以是主显示设备的用户交互元素中的一个,基于该设定标识,可以生成显示断开请求。
在本公开的可选方案中,在获取到显示断开请求时,还可以对应销毁渲染环境,清理各表面层surface,视图层Surface View和演示窗口Presentation,并且关闭主显示设备与从显示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还可以进一步断开各显示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方还包括:获取从外接内容采集设备采集的显示内容。
其中,外接内容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显示内容,比如,专业相机,摄像机等,本公开中不限定外接内容采集设备的具体表现形式。主显示设备与外接内容采集设备通过通信模块连接,则主显示设备与外接内容采集设备之间可通过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比如,外接内容采集设备将所采集的显示内容发送给主显示设备,或者主显示设备从外接内容采集设备获取所采集的显示内容。
外接内容采集设备所采集的显示内容的分辨率高与主显示设备所采集的显示内容,因此,将外接内容显示设备所采集的内容进行处理,可提高显示内容的质量。
在本公开的可选方案中,通信模块可以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则通过USB接口可以实现主显示设备与内容采集设备之间的通信。
可选的,上述外接内容采集设备可以为一个从显示设备。也就是说,上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包括该外接内容采集设备,通过将从显示设备(如摄像机)采集的内容以及对应的用户交互元素(如内容编辑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如手机或电脑等),可以实现通过主显示设备对从显示设备上所显示内容的控制和编辑等操作,与直接在获取内容的从显示设备上进行操作相比,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知。
可选的,上述显示内容可以包括多媒体数据,多媒体数据可以包括视频或图像,通过外接内容采集设备采集的多媒体数据的质量高于主显示设备采集的多媒体数据的质量。
在本公开的方案中,可以将外接内容采集设备与主显示设备连接在一起,主显示设备可以实时获取外接内容采集设备所采集到的显示内容,然后通过主显示设备将显示内容进行显示。内容采集设备可以采集到质量更好的显示内容,这样可以使得显示内容更加清晰,更加优质。
基于与图1中所示的多屏显示方法相同的原理,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多屏幕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主显示设备、与主显示设备相连接的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主显示设备包括多屏幕管理模块和显示模块;
多屏幕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响应于内容显示请求,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显示模块,用于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
从显示设备,用于接收主显示设备发送的显示内容并显示。
在本公开的可选方案中,本公开的方案的功能可以集成为一个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安装在主显示设备上,在需要进行多屏幕显示的,可基于该应用程序实现。
在本公开的可选方案中,本公开的方案可以应用在任何需要通过多屏幕显示不同内容的场景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比如,晚会现场直播的场景,在通过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显示内容,通常先通过主显示设备显示,该主显示设备通常是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然后对该显示内容进行一些处理后再通过从显示设备显示给用户(观众),为了让用户对处理过程无感知,需要在从显示设备上省去对显示内容进行处理的过程,即使得主显示设备与从显示设备显示不同的内容,主显示设备上显示处理过程以及处理结果,从显示设备上只显示处理结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说明本公开的方案,下面结合图2至图5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以上述晚会现场直播为应用场景进行说明,晚会直播现场的视频可通过专业相机拍摄得到,参见图2所示的系统流程图,将本公开的多屏显示方法集成为一个应用程序APP(:Application),将该APP安装在主显示设备上,在需要通过多屏幕显示不同内容时,可以启动该应用程序,实现多屏显示。其中,待显示内容为晚会现场拍摄的视频,主显示设备上显示有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通过用户交互元素可以对显示内容进行一些处理。为了使主显示设备和从显示设备上所显示的内容不同,即主显示设备上显示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从显示设备上只显示显示内容,在本示例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图2所示的系统流程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设备层,设备层主要是硬件设备,包括专业相机,转接头,Android设备及其系统底层的设备驱动。这一层的作用主要是建立设备的物理连接。其中,Android设备包括主显示设备和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通过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Type-C、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将主显示设备与各从显示设备进行物理连接。
其中,如果选用USB接口,则USB接口为3.0及以上版本的接口,这样可以支持30fps的1080p甚至更高分辨率的图像传输。物理设备成功连接之后,Android系统设备驱动(系统底层的设备驱动)会创建对应的虚拟设备。
第二部分为相机层,相机层包括连接模块和通信模块。这一层的作用是建立设备的软件连接,并对上层虚拟出通用的相机接口,包括open(打开相机),start Preivew(开启相机预览),stop Preview(关闭相机预览),close(关闭相机)。
其中,连接模块主要负责扫描并连接到当前的USB设备(主显示设备与各从显示设备),通信模块主要负责建立一套类似Camera接口的通信机制,从设备层采集上来的图像可以正常传输到上层去渲染。
具体的,在需要通过多屏幕显示不同内容时,如图3所示的系统流程图,启动APP,相机层中的连接模块通过USB Manager扫描系统设备驱动层连接的USB设备(主显示设备和从显示设备),然后与专业相机对应的虚拟设备建立软件链路。相机层中的通信模块在建立好的链路上,基于已经连接的设备的信息,基于USB协议进一步建立软件的通信链路。
第三部分为渲染模块,渲染模块包括图像监听模块和渲染模块,这一层的作用是将相机层采集到的图像,经过一些效果处理,渲染到从显示设备(比如,手机屏幕),使用户可以实时预览专业相机采集过来的画面。
其中,图像监听模块主要负责监听来自相机层的图像以纹理形式发送到渲染模块。渲染模块主要负责渲染环境的创建以及实时渲染当前纹理到主显示设备和从显示设备上。
具体的,参见图3所示系统流程图,通过APP渲染模块的渲染模块创建GL渲染环境,并创建Surface Texture。APP渲染模块的图像监听模块将Surface Texture输出给相机层通信模块。APP相机层通信模块开启相机预览,此时专业相机采集到的画面可以实时传输到渲染模块的图像监听模块。
APP渲染模块的图像监听模块更新到最新的图像,直接向渲染上屏模块(图中未示出)输出纹理。渲染上屏模块渲染当前纹理(显示内容)到从显示设备(比如,手机屏幕)上。至此,专业相机的高清图像就可以实时渲染到手机屏幕了。相比于系统自带的摄像头,外接相机画质更优,扩展性也强,只要外接相机支持的特性都可以接入到Android系统中来。
在本公开的示例中,参见图4所示的系统框架图,图4中所示的系统框架图也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设备层,该设备层包括图2所示的设备层中的一部分硬件设备,包括主显示设备以及与该主显示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主显示设备对应的为主屏幕,从显示设备对应的是从屏幕。
第二部分为显示层(相当于图2中所示的相机层),主要包括屏幕连接模块(包括图2中所示的连接模块的功能)和屏幕显示模块(包括图2所示的通信模块的功能)。这一层的主要作用是管理和连接屏幕,并打通渲染模块。其中,屏幕连接模块主要用于连接主屏幕和各从屏幕,为各从显示设备创建演示窗口Presentation,并使得各演示窗口与对应的从显示设备绑定。
具体的,参见图5中所示的系统流程图,屏幕连接模块通过屏幕管理模块DisplayManager来获取当前与主显示设备连接的是哪些从显示设备,然后为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Presentation,每个Presentation绑定对应的从屏幕Display绑定。
屏幕显示模块主要用于获取主屏幕和各从屏幕对应的Surface,并将其透传至渲染模块,使渲染模块将渲染画面最终输出到主屏幕和各从屏幕。
具体的,参见图5中所示的系统流程图,屏幕显示模块根据各个从屏幕的显示要求分别创建Surface View,并添加到各从屏幕对应的Presentation。屏幕显示模块显示各个Surface View,获取与各Surface View绑定的Surface(即与各从屏幕对应的Surface),将各Surface传递给渲染模块,渲染模块通过Surface实现上屏操作。
第三部分为渲染模块(相当于图2中所示的渲染模块),渲染模块可以包括主渲染模块(主渲染模块)和从渲染模块(从渲染模块)。渲染模块主要用于维护渲染环境,并将渲染的画面输出到主屏幕和从屏幕。主渲染模块和从渲染模块相当于图2中所示的渲染模块。
其中,主渲染模块主要用于将内容渲染到主屏幕上,并将渲染好的纹理传递给从渲染模块。从渲染模块主要用于将渲染好的纹理继续渲染到其余从屏幕。
具体的,参见图5中所示的系统流程图,主从渲染模块(主渲染模块和从渲染模块)根据传入的Surface,创建GL渲染环境。主渲染模块持续渲染当前画面(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将渲染好的内容显示在主屏幕上,并将渲染好的纹理(显示内容对应的纹理)传递给从渲染模块。从渲染模块渲染当前画面(显示内容对应的纹理),并将渲染好的画面显示到对应的从屏幕上。此时,各个屏幕就能实时预览不同渲染要求下的画面,即主显示设备上显示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从显示设备上只显示显示内容。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晚会现场拍摄的视频,在展示给观众之前,可以对该视频进行一些相关处理,比如,添加特效,添加特效这一功能可通过主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用户交互元素实现,则在为视频添加特效时,添加过程只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包含特效的视频可以显示在主显示设备和从显示设备上,这样,用户对添加特效的过程无感知,可提高用户的体验。
在不需要通过从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时,可退出该APP,此时,如图3所示的系统流程图,APP渲染模块的渲染模块销毁GL渲染环境。APP相机层的通信模块关闭与虚拟设备的通信链路,从APP层面可以认为相机已经关闭。APP相机层中的连接模块通过USB Manager断开与专业相机USB设备的连接。专业相机断开与Android设备的物理连接。
具体的,参见图5中所示的系统流程图,主从渲染模块(主渲染模块和从渲染模块)销毁GL渲染线程,屏幕显示模块清理当前Surface,屏幕显示模块销毁Surface View,屏幕连接模块与屏幕Display解绑,最后Android设备断开各个屏幕(显示器)的物理连接,即断开主显示设备和从显示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
基于与图1中所示的多屏显示方法相同的原理,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20,该装置具体可以实现主显示设备,如图6所示,该装置20可以包括:请求获取模块210以及显示模块220,其中,
请求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
显示模块220,用于响应于内容显示请求,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屏显示装置,在需要通过从显示设备显示与主显示设备不同内容时,可以基于内容显示请求,将内容显示请求对应的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显示内容显示在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上,并将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由此,通过本公开的方案,可以通过主显示设备和从显示设备显示不同的内容,实现通过多屏幕显示不同内容的目的。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内容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针对用户交互元素的操作请求;响应于操作请求,对显示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将处理结果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演示窗口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内容显示请求,为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中的各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一个演示窗口;
显示模块在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时,具体用于:
根据各从显示设备各自对应的演示窗口,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视图层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内容显示请求,创建主显示设备对应的视图层,并控制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中的各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一个视图层;
显示模块可以具体用于:
通过主显示设备对应的视图层显示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
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各从显示设备通过各帧对应的视图层显示上述显示内容。
可选地,显示模块可以具体用于通过渲染模块对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进行渲染,并将渲染后的内容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
将渲染后的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渲染后的显示内容。
可选地,渲染模块包括主渲染模块和从渲染模块,主渲染模块用于渲染显示到主显示设备上的内容,从渲染模块用于渲染显示到各从显示设备上的内容。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设备关闭模块,用于主显示设备在获取到针对从显示设备的显示断开请求时,响应于内显示断开请求,关闭从显示设备。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显示内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从外接内容采集设备采集的显示内容。
可选的,外接内容采集设备为一个从显示设备。
可选的,显示内容包括多媒体数据,多媒体数据包括视频或图像,通过外接内容采集设备采集的多媒体数据的质量高于主显示设备采集的多媒体数据的质量。
本公开实施例的装置可执行图1所示的一种多屏显示方法,其实现原理相类似,本公开各实施例中的多屏显示装置中的各模块所执行的动作是与本公开各实施例中的多屏显示方法中的步骤相对应的,对于多屏显示装置的各模块的详细功能描述具体可以参见前文中所示的对应的多屏显示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的原理,下面参考图7,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中的终端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这里的处理器可以称为下文的处理装置601,存储器可以包括下文中的只读存储器(ROM)60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以及存储装置608中的至少一项,具体如下所示: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6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6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608;以及通信装置609。通信装置6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6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3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6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608被安装,或者从ROM 6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主显示设备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响应于内容显示请求,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或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模块或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一】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方法,包括:
主显示设备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
主显示设备响应于内容显示请求,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主显示设备获取用户针对用户交互元素的操作请求;
主显示设备响应于操作请求,对显示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主显示设备将处理结果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主显示设备基于内容显示请求,为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中的各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一个演示窗口;
主显示设备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包括:
主显示设备根据各从显示设备各自对应的演示窗口,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主显示设备基于内容显示请求,创建主显示设备对应的视图层,并控制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中的各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一个视图层;
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包括:
主显示设备通过主显示设备对应的视图层显示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
主显示设备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通过对应的演示窗口显示显示内容,包括:
主显示设备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各从显示设备通过各自对应的视图层显示显示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包括:
主显示设备通过渲染模块对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进行渲染,并将渲染后的内容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
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包括:
主显示设备将渲染后的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渲染后的显示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渲染模块包括主渲染模块和从渲染模块,主渲染模块用于渲染显示到主显示设备上的内容,从渲染模块用于渲染显示到各从显示设备上的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主显示设备在获取到针对从显示设备的显示断开请求时,响应于内显示断开请求,关闭从显示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二】提供了一种多屏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
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内容显示请求,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显示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装置还包括:
内容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针对用户交互元素的操作请求;响应于操作请求,对显示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将处理结果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装置还包括:
演示窗口创建模块,用于于内容显示请求,为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中的各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一个演示窗口;
显示模块在主显示设备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时,具体用于:
主显示设备根据各从显示设备各自对应的演示窗口,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装置还包括:
视图层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内容显示请求,创建主显示设备对应的视图层,并控制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中的各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一个视图层;
显示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主显示设备对应的视图层显示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
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通过各自对应的视图层显示显示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显示模块可以用于:
通过渲染模块对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进行渲染,并将渲染后的内容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
将渲染后的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渲染后的显示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渲染模块包括主渲染模块和从渲染模块,主渲染模块用于渲染显示到主显示设备上的内容,从渲染模块用于渲染显示到各从显示设备上的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装置还包括:
设备关闭模块,用于在获取到针对从显示设备的显示断开请求时,响应于内显示断开请求,关闭从显示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装置还包括:
显示内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从外接内容采集设备采集的显示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外接内容采集设备为一个从显示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显示内容包括多媒体数据,多媒体数据包括视频或图像,通过外接内容采集设备采集的多媒体数据的质量高于主显示设备采集的多媒体数据的质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三】提供了一种多屏幕显示系统,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主显示设备、与主显示设备相连接的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主显示设备包括多屏幕管理模块和显示模块;
多屏幕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响应于内容显示请求,将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显示模块,用于将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
从显示设备,用于接收主显示设备发送的显示内容并显示。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4)

1.一种多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显示设备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
所述主显示设备响应于所述内容显示请求,将所述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所述主显示设备上,并将所述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所述显示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显示设备获取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用户交互元素的操作请求;
所述主显示设备响应于所述操作请求,对所述显示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所述主显示设备将所述处理结果和所述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所述主显示设备上,并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显示设备基于所述内容显示请求,为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中的各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一个演示窗口;
所述主显示设备将所述显示内容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包括:
所述主显示设备根据各从显示设备各自对应的演示窗口,将所述显示内容发送给各从显示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显示设备基于所述内容显示请求,创建所述主显示设备对应的视图层,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中的各从显示设备分别创建一个视图层;
所述将所述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所述主显示设备上,包括:
所述主显示设备通过所述主显示设备对应的视图层显示所述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
所述将所述显示内容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通过对应的演示窗口显示所述显示内容,包括:
所述主显示设备将所述显示内容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各从显示设备通过各自对应的视图层显示所述显示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所述主显示设备上,包括:
所述主显示设备通过渲染模块对所述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进行渲染,并将渲染后的内容显示在所述主显示设备上;
所述将所述显示内容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所述显示内容,包括:
所述主显示设备将渲染后的所述显示内容发送给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渲染后的所述显示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渲染模块包括主渲染模块和从渲染模块,所述主渲染模块用于渲染显示到所述主显示设备上的内容,所述从渲染模块用于渲染显示到各所述从显示设备上的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显示设备在获取到针对所述从显示设备的显示断开请求时,响应于所述内显示断开请求,关闭所述从显示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还包括:获取从外接内容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显示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内容采集设备为一个所述从显示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内容包括多媒体数据,所述多媒体数据包括视频或图像,通过所述外接内容采集设备采集的多媒体数据的质量高于所述主显示设备采集的多媒体数据的质量。
11.一种多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
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内容显示请求,将所述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并将所述显示内容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以使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显示所述显示内容。
12.一种多屏幕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主显示设备、与所述主显示设备相连接的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所述主显示设备包括多屏幕管理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多屏幕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内容显示请求,响应于所述内容显示请求,将所述显示内容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从显示设备;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内容显示请求所对应的显示内容和用户交互元素显示在主显示设备上;
所述从显示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主显示设备发送的所述显示内容并显示。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操作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操作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99646.9A 2020-07-20 2020-07-20 多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Pending CN1139611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9646.9A CN113961156A (zh) 2020-07-20 2020-07-20 多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9646.9A CN113961156A (zh) 2020-07-20 2020-07-20 多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1156A true CN113961156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59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9646.9A Pending CN113961156A (zh) 2020-07-20 2020-07-20 多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115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1762A (zh) * 2022-06-07 2022-09-16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5334293A (zh) * 2022-07-11 2022-11-1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系统及其投影控制方法、主副显示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450A (zh) * 2013-12-31 2014-03-26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60266747A1 (en) * 2012-12-10 2016-09-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oviding content via multiple display devices
EP3314906A1 (en) * 2015-06-23 2018-05-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multimedia system
CN109644294A (zh) * 2017-12-29 2019-04-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分享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9698914A (zh) * 2018-12-04 2019-04-30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闪电特效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9877A (zh) * 2019-03-29 2019-06-14 上海势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车多屏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66747A1 (en) * 2012-12-10 2016-09-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oviding content via multiple display devices
CN103686450A (zh) * 2013-12-31 2014-03-26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及系统
EP3314906A1 (en) * 2015-06-23 2018-05-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multimedia system
CN109644294A (zh) * 2017-12-29 2019-04-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分享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9698914A (zh) * 2018-12-04 2019-04-30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闪电特效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9877A (zh) * 2019-03-29 2019-06-14 上海势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车多屏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1762A (zh) * 2022-06-07 2022-09-16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5334293A (zh) * 2022-07-11 2022-11-1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系统及其投影控制方法、主副显示系统
CN115334293B (zh) * 2022-07-11 2023-10-13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系统及其投影控制方法、主副显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19897B (zh) 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489937B (zh) 视频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2095840A1 (zh) 直播间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9896B (zh) 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3000888A1 (zh) 云应用的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19914B (zh) 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290398B (zh) 视频下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46228B (zh) 直播间礼物资源更新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961156A (zh) 多屏显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10806846A (zh) 屏幕共享方法、屏幕共享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US20240143649A1 (e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dium
CN115278275B (zh)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2019898A (zh) 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938427B (zh) 媒体内容的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JP7471510B2 (ja) ピクチャのビデオへの変換の方法、装置、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14363654B (zh) 一种视频推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43509A (zh) 会话列表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25485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2042592A1 (zh) 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969593A (zh) 媒体内容的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1212296B (zh) 直播间礼物列表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187169A (zh) 视频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2362A (zh) 一种全景图片加载方法和装置
CN113010300A (zh) 图像效果的刷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70502A (zh) 显示图像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ouyin Vis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