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6571A -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6571A
CN113956571A CN202111386509.0A CN202111386509A CN113956571A CN 113956571 A CN113956571 A CN 113956571A CN 202111386509 A CN202111386509 A CN 202111386509A CN 113956571 A CN113956571 A CN 113956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polypropylene
promoting polymer
adhesion promoting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865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6571B (zh
Inventor
贺热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865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65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6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6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6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6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Compositions of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9/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etals or ketal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of unsaturated acetals or ketals or by after-treatment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0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045Sulf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聚丙烯树脂、助粘聚合物、增容剂、增韧剂、偶联剂、无机粉体、润滑剂、抗氧剂;其中,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羟基、胺基和氨基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冰箱内衬,并且耐发泡剂,不存开裂风险,可以直接与聚氨酯泡沫很好地粘接在一起。

Description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冰箱的隔热壁包括由钢板制成的外壳,内衬以及由聚氨酯(Polyurethane,PU)泡沫形成且插入外壳与内衬之间的绝热体。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开始大量采用综合性能优异的电冰箱专用ABS树脂(由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形成的三元共聚物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Styrene plastic)制造冰箱内衬。然而,ABS树脂作为一种优秀的通用塑料,价格较高,且用作电冰箱材料时存在着性能的“过盈设计”问题。于是,一些厂家采用高抗冲聚苯乙烯(HighImpact Polystyrene,HIPS)来代替ABS以降低电冰箱的制造成本。目前欧洲的中小容积的电冰箱几乎全部使用了HIPS作为电冰箱用塑料材料。我国的电冰箱行业大部分采用的是ABS树脂。然而,无论是ABS树脂还是HIPS塑料在电冰箱上的应用都存在问题,例如,ABS树脂不耐发泡剂245和发泡剂LBA,而且存在开裂风险;HIPS塑料耐化学发泡剂环戊烷的性能较差,而且存在开裂危险。
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从1957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已经成为发展速度最快、产量最大、牌号最多的合成树脂品种之一。由于光泽度高,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除发烟硫酸及强氧化剂外,与大多数介质均不起化学反应,因此,成为替代ABS树脂和HIPS塑料的首选材料。与ABS相比,PP不仅价格低,而且密度低,只有0.90g/cm3至0.91g/cm3,是ABS的85%,几乎不吸水,使用前不需干燥,节约能源。由于PP和ABS的化学组成不同,PP对环境更为友好。然而,若采用聚丙烯作为冰箱内衬用塑料,需要进行电晕或火焰处理后才可与PU泡沫粘接。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可以解决目前的冰箱内衬用材料不耐发泡剂、不能直接与PU泡沫粘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聚丙烯树脂、助粘聚合物、增容剂、增韧剂、偶联剂、无机粉体、润滑剂、抗氧剂;
其中,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羟基、胺基和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的羟基包括醇羟基和酚羟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的胺基包括伯胺基团和仲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的氨基包括-NH2和酰胺基。
优选地,形成所述助粘聚合物的至少一种单体为:a)非聚合位点上含有羟基的单体。
优选地,所述含有羟基的单体包括:烯醇和多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助粘聚合物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5%至60%的羟基。
优选地,所述助粘聚合物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和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形成所述助粘聚合物的至少一种单体为:b)非聚合位点上含有胺基或氨基的单体。
优选地,所述含有胺基或氨基的单体包括饱和烷基胺、不饱和烷基胺和不饱和烷基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含有胺基或氨基的单体包括乙烯亚胺、六氨基苯、丙烯酰胺和乙酰胺脒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助粘聚合物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5%至50%的胺基和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助粘聚合物选自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和聚乙烯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
Figure BDA0003367243350000031
更优选地,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
Figure BDA0003367243350000032
优选地,所述无机粉体选自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镁、硅微粉、滑石粉、硫酸镁晶须和硅灰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无机粉体的粒径为1μm至40μm,更优选为20μm至25μm。
优选地,所述增容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丙烯酸甲酯接枝聚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SEBS共聚物、磺化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增韧剂选自乙烯-辛烯共聚物、聚乙烯增韧剂、三元乙丙橡胶和SEBS橡胶Styrene-Butadiene-Styrene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选自聚乙烯蜡、聚丙烯蜡、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芥酸酰胺、油酸酰胺、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选自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硫代酯类抗氧剂和复合型抗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丙烯、助粘聚合物、增容剂、增韧剂、偶联剂、无机粉体、润滑剂和抗氧剂混合,搅拌均匀。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作为冰箱内衬用材料的用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下述优点:
1)化学稳定性非常好,制作的冰箱内衬耐发泡剂,不存开裂风险;
2)可以直接注塑成型得到产品,不需要电晕处理或火焰处理,就可以与PU泡沫很好地粘接,不但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高,而且可以避免普通PP或HIPS/PE合金材料在电晕或火焰处理时存在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3)相对ABS材质,成本更低。
在阅读并理解了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聚丙烯(PP)树脂、助粘聚合物、增容剂、增韧剂、偶联剂、无机粉体、润滑剂、抗氧剂;
其中,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羟基、胺基和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指的是聚合物中化学组成和结构均可重复出现的最小基本单元,又可称为链节(Chain Elemen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下述优点:
1)化学稳定性非常好,制作的冰箱内衬耐发泡剂,不存开裂风险;
2)可以直接注塑成型得到产品,不需要电晕处理或火焰处理,就可以与PU泡沫很好地粘接,不但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高,而且可以避免普通PP或HIPS/PE合金材料在电晕或火焰处理时存在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3)相对ABS材质,成本更低。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由聚丙烯树脂、助粘聚合物、增容剂、增韧剂、偶联剂、无机粉体、润滑剂和抗氧剂组成;
其中,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羟基、胺基和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的羟基可以包括醇羟基和酚羟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的胺基可以包括伯胺基团和仲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的氨基可以包括-NH2和酰胺基。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形成所述助粘聚合物的至少一种单体可以为:
a)非聚合位点上含有羟基的单体。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单体的非聚合位点上的羟基、胺基、氨基定义为不会因为单体聚合而被反应掉,而是会保留在由单体聚合形成的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的羟基、胺基、氨基。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非聚合位点上含有羟基的单体可以包括:烯醇和多元醇(例如,二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助粘聚合物中可以含有质量分数在15%至60%范围内的羟基,例如,所述助粘聚合物中的羟基所占的质量分数可以为15%、20%、25%、30%、35%、40%、45%、50%、55%、60%。
当所述助粘聚合物中的羟基所占的质量分数在15%至60%范围内时,本申请实施例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与聚氨酯泡沫的粘接效果更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助粘聚合物可以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ylButyral,PVB)、聚乙烯醇缩甲醛(PVF)、聚乙烯醇和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形成所述助粘聚合物的至少一种单体可以为:
b)非聚合位点上含有胺基或氨基的单体。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非聚合位点上含有胺基或氨基的单体可以包括饱和烷基胺和不饱和烷基胺和不饱和烷基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例如,丙烯酰胺、乙烯亚胺、六氨基苯、乙酰胺脒盐。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助粘聚合物中可以含有质量分数在15%至50%范围内的胺基和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助粘聚合物中的胺基所占的质量分数在15%至50%范围内时,本申请实施例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与聚氨酯泡沫的粘接效果更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助粘聚合物可以选自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和聚乙烯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包括:20%至92%的聚丙烯、3%至50%的助粘聚合物、1%至8%的增容剂、1%至15%的增韧剂、0.2%至3%的偶联剂、3%至35%的无机粉体、0.1%至2%的润滑剂、0.1%至1%的抗氧剂。
优选地,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包括:65%至80%的聚丙烯、8%至30%的助粘聚合物、1.5%至2.5%的增容剂、2%至6%的增韧剂、0.5%至1.5%的偶联剂、10%至20%的无机粉体、0.5%至1%的润滑剂、0.2%至0.5%的抗氧剂。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由下述组分组成:20%至92%的聚丙烯、3%至50%的助粘聚合物、1%至8%的增容剂、1%至15%的增韧剂、0.2%至3%的偶联剂、3%至35%的无机粉体、0.1%至2%的润滑剂、0.1%至1%的抗氧剂。
优选地,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下述组分组成:65%至80%的聚丙烯、8%至30%的助粘聚合物、1.5%至2.5%的增容剂、2%至6%的增韧剂、0.5%至1.5%的偶联剂、10%至20%的无机粉体、0.5%至1%的润滑剂、0.2%至0.5%的抗氧剂。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无机粉体可以选自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镁、硅微粉、滑石粉、硫酸镁晶须和硅灰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无机粉体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粘接性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无机粉体的粒径可以在1μm至40μm范围内,例如,所述无机粉体的粒径可以为1μm至5μm、5μm至10μm、10μm至15μm、15μm至20μm、20μm至25μm、25μm至30μm、30μm至35μm、35μm至40μm。
当无机粉体的粒径在1μm至40μm范围内时,可以使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粘接性能获得较好得提高,从而可以提高由聚丙烯复合材料形成的膜层与由聚氨酯泡沫材料形成的膜层之间的粘接力。
优选地,所述无机粉体的粒径在20μm至25μm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树脂可以为均聚聚丙烯树脂或共聚聚丙烯树脂。当所述聚丙烯树脂选择均聚聚丙烯树脂或共聚聚丙烯树脂时,可以具有很好的耐油性、耐发泡剂腐蚀和耐老化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树脂的悬臂梁的缺口冲击强度可以在2KJ/cm2至50KJ/cm2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可以为1×105至1×106,优选为3×105至9×105;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Mw/Mn可以为3.0至7.0,优选为4.0至6.0;熔融指数MI可以为0.2g/10min至60g/10min,优选为0.5g/10min至20.0g/10min。
增容剂的加入可以改善两种不相容聚合物在共混时相容性不好的问题,其作用是在聚合物之间进行桥联,降低界面张力,或者借助于原料聚合物分子间的键合力,反应产生化学键而促使不相容的聚合物结合在一起,进而得到稳定的共混物。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增容剂可以选自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lyolefin Elastomer,POE)共聚物、丙烯酸甲酯接枝聚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SEBS共聚物、磺化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thylene-Methyl Acrylate Copolymer,EMA)、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和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例如,AX 8900)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增韧剂可以选自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乙烯(Polyethene,PE)增韧剂、三元乙丙(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橡胶和SEBS(Styrene-Butadiene-Styrene)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PE)增韧剂可以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增韧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inear low densitypolyethylene,LLDPE)增韧剂、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增韧剂。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可以选自KH550、KH560、KH792和KH602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剂可以选自聚乙烯蜡(PE蜡)、聚丙烯蜡(PP蜡)、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例如,EBS 220)、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ntaerythrityl tetrastearate,PETS)、芥酸酰胺、油酸酰胺、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润滑剂的加入可以提供有效的润滑和提高分散性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可以选自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硫代酯类抗氧剂和复合型抗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抗氧剂的添加可以控制和降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降解及老化。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可以包括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98、抗氧剂1024。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可以包括抗氧剂168、抗氧剂626、抗氧剂TP8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硫代酯类抗氧剂可以包括抗氧剂DSTP、抗氧剂DLTP。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抗氧剂可以包括抗氧剂B225、抗氧剂B900、抗氧剂B56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丙烯树脂、助粘聚合物、增容剂、增韧剂、偶联剂、无机粉体、润滑剂和抗氧剂混合,搅拌均匀。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制备聚丙烯复合材料时,聚丙烯树脂、助粘聚合物、增容剂、增韧剂、偶联剂、无机粉体、润滑剂和抗氧剂的加料顺序可以变化,加料顺序对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没有影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将聚丙烯树脂、增韧剂、增容剂、无机粉体、偶联剂、润滑剂、抗氧剂加入搅拌机高速搅拌8min至10min,加入助粘聚合物,再低速搅拌5min后,出料。这里,所述高速搅拌的转速可以为300转/min以上,例如,可以为300转/min、500转/min、700转/min、900转/min、1100转/min、1300转/min、1500转/min;所述低速搅拌的速度可以为100转/min以下,例如,可以为30转/min、50转/min、70转/min、80转/min、90转/min、100转/min。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后续注塑加工,所述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将聚丙烯树脂、增韧剂、增容剂、无机粉体、偶联剂、润滑剂、抗氧剂混合均匀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造粒,得到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设定范围可以为室温至230℃;第一区的温度可以为室温至70℃,优选为室温至55℃,例如,第一区的温度可以为室温、35℃、45℃、55℃;螺杆的转速可以在200转/min至400转/min之间,例如,螺杆的转速可以为200转/min、240转/min、250转/min、300转/min、350转/min。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室温”即为不开加热装置时的自然温度,通常在20℃至35℃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作为冰箱内衬用材料的用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化学稳定性非常好,制作的冰箱内衬耐发泡剂,不存开裂风险;可以直接注塑成型得到产品,不需要电晕处理或火焰处理,就可以与PU泡沫很好地粘接,减少了生产工序,效率高;相对ABS材质,成本更低。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作为冰箱内衬用材料去制作冰箱内衬。
实施例
将聚丙烯树脂、增韧剂、增容剂、无机粉体、偶联剂、润滑剂、抗氧剂加入搅拌机以500转/min的速度高速搅拌10min,加入助粘聚合物,再以100转/min的速度低速搅拌5min后,出料;将混合均匀的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造粒,得到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设定为200℃,第一区的温度设定为55℃。
其中,聚丙烯树脂、增韧剂、增容剂、无机粉体、偶联剂、润滑剂、抗氧剂、助粘聚合物的添加量和产品型号如表1所示;
硫酸钡、硅微粉、碳酸钙、滑石粉、硫酸镁晶须的粒径均在20μm至25μm范围内。
若无特别说明,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普通市售产品,可从市面上购买获得。
将上述制备得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注塑机注塑成3mm厚的薄片,接着置入PU发泡模具中,注入PU发泡料进行模内发泡,然后依据中国国家标准GB 9286-98百格测试标准评估PU发泡剂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粘接性,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依据中国国家标准GB/T 1040-2006,采用注塑机注塑标准样条,测试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采用达因笔测试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表面张力大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注:表1中各原料的添加量的单位为kg。
Figure BDA0003367243350000111
Figure BDA0003367243350000121
可以看出,对比例1#的复合材料中没有添加助粘聚合物,但添加了聚丙烯酸,虽然复合材料的表面张力也较大,但与PU泡沫的粘接力较差;对比例2#的复合材料在实施例2的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将助粘聚合物替换为等量的PP,与PU泡沫不粘接;而本申请实施例1#至7#采用聚丙烯和助粘聚合物制得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表面张力较大,而且与PU泡沫的粘接力优于对比例1#、2#的复合材料和采用CN202011561190.6实施例2的配方制备的复合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树脂、助粘聚合物、增容剂、增韧剂、偶联剂、无机粉体、润滑剂、抗氧剂;
其中,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羟基、胺基和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的羟基包括醇羟基和酚羟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的胺基包括伯胺基团和仲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助粘聚合物的重复单元中含有的氨基包括-NH2和酰胺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助粘聚合物的至少一种单体为:
a)非聚合位点上含有羟基的单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羟基的单体包括:烯醇和多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粘聚合物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5%至60%的羟基。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粘聚合物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和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助粘聚合物的至少一种单体为:
b)非聚合位点上含有胺基或氨基的单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胺基或氨基的单体包括饱和烷基胺、不饱和烷基胺和不饱和烷基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胺基或氨基的单体包括乙烯亚胺、六氨基苯、丙烯酰胺和乙酰胺脒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1至4、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粘聚合物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5%至50%的胺基和氨基中的至少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至4、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粘聚合物选自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和聚乙烯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包括:
Figure FDA0003367243340000021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包括:
Figure FDA0003367243340000031
14.如权利要求1至4、7至9、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粉体选自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镁、硅微粉、滑石粉、硫酸镁晶须和硅灰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粉体的粒径为1μm至40μm。
16.如权利要求1至4、7至9、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容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丙烯酸甲酯接枝聚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SEBS共聚物、磺化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7.如权利要求1至4、7至9、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选自乙烯-辛烯共聚物、聚乙烯增韧剂、三元乙丙橡胶和SEBS橡胶Styrene-Butadiene-Styrene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8.如权利要求1至4、7至9、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9.如权利要求1至4、7至9、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选自聚乙烯蜡、聚丙烯蜡、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芥酸酰胺、油酸酰胺、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20.如权利要求1至4、7至9、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硫代酯类抗氧剂和复合型抗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21.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聚丙烯、助粘聚合物、增容剂、增韧剂、偶联剂、无机粉体、润滑剂和抗氧剂混合,搅拌均匀。
22.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作为冰箱内衬用材料的用途。
CN202111386509.0A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139565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6509.0A CN113956571B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6509.0A CN113956571B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6571A true CN113956571A (zh) 2022-01-21
CN113956571B CN113956571B (zh) 2023-09-05

Family

ID=79471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86509.0A Active CN113956571B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65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2099A (zh) * 2022-02-22 2022-06-28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氧化镁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4752A (en) * 1993-09-22 1996-05-07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Polypropylene molding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surface properties
US20040214952A1 (en) * 2003-04-22 2004-10-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urface adhesion of resin compositions to polyurethane foam
CN102649854A (zh) * 2011-02-23 2012-08-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225558A1 (en) * 2014-02-07 2015-08-13 Hyundai Motor Company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CN111303537A (zh) * 2019-12-28 2020-06-19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24537A (zh) * 2020-12-30 2021-04-3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结性能的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4752A (en) * 1993-09-22 1996-05-07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Polypropylene molding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surface properties
US20040214952A1 (en) * 2003-04-22 2004-10-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urface adhesion of resin compositions to polyurethane foam
CN102649854A (zh) * 2011-02-23 2012-08-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225558A1 (en) * 2014-02-07 2015-08-13 Hyundai Motor Company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CN111303537A (zh) * 2019-12-28 2020-06-19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24537A (zh) * 2020-12-30 2021-04-3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结性能的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2099A (zh) * 2022-02-22 2022-06-28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氧化镁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72099B (zh) * 2022-02-22 2023-08-29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氧化镁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6571B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8059B (zh) 聚酰胺基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
CN111454515A (zh) 一种增刚增韧抗静电聚丙烯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60468A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超韧聚乳酸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7414B (zh) 一种α-硅烷交联聚丙烯及其作为3D打印材料的应用
CN112480613B (zh) 一种减震阻尼有卤阻燃增强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73491A1 (zh) 一种高极性阻燃聚丙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421309A (zh) 一种汽车用耐寒超韧增强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9391A (zh) 一种轻质阻燃增强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4878A (zh) 一种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34463A (zh) 耐腐蚀和应力开裂的聚酰胺的用途
CN108239394A (zh) 一种轻质无卤阻燃增强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9205A (zh) 一种高强度抗翘曲的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70413A (zh) 废旧聚苯乙烯的再生方法和利用该方法制得的再生产品
CN106752633A (zh) 一种易喷涂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93595A (zh) 一种用于制备汽车保险杠的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0884A (zh) 一种汽车搪塑仪表板骨架用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0740A (zh) 一种耐低温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
CN112574535B (zh) 一种减震阻尼无卤阻燃增强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8818B (zh) 尺寸稳定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6571B (zh)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044136A (zh) 一种汽车用高抗冲再生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1175A (zh) 一种高导热高阻燃的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电池箱
CN110894319A (zh) 用于电池盖板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8197A (zh) 一种导热尼龙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03532A (zh) 一种激光焊接聚丙烯材料透光/吸光组合体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