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9751A -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9751A
CN113949751A CN202010679607.2A CN202010679607A CN113949751A CN 113949751 A CN113949751 A CN 113949751A CN 202010679607 A CN202010679607 A CN 202010679607A CN 113949751 A CN113949751 A CN 113949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ain control
display screen
flip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96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9751B (zh
Inventor
朱欣
孟凡虎
张文铿
罗育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796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97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9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9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97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97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battery compar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翻盖模块、下翻盖模块和转轴模块,转轴模块连接上翻盖模块和下翻盖模块,电子设备的主控部件设置在上翻盖模块中,电子设备的非主控部件和电池设置在下翻盖模块中,如此,主控部件和非主控部件能够被合理规划在电子设备的不同位置,有助于实现电子设备整机结构设置的合理性,提高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且,由于上翻盖模块的空间主要用于布局主控部件,因此主控部件可以配置为更高规格,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对应的,下翻盖模块中的大部分空间可以被预留给电池,因此电池也可以具有更大规格,电池的容量得到提升,有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阶段,可竖向折叠屏幕的电子设备仍然受到大部分用户的喜爱,例如翻盖手机。翻盖手机可以从中间弯折为两部分,从而在用户不需要使用的情况下减少空间的占用。传统的翻盖手机在展开状态时,上半部分为显示屏,下半部分为按键。然而,随着人们对屏占比的需求不断增加,现阶段的翻盖手机已经可以做到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都设置为显示屏,用户通过触控显示屏上的应用程序图标即可打开对应的应用。
然而,现阶段的翻盖手机大都是随意将各个部件设置在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通常存在整机结构设置不合理、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的缺点。因此,现阶段针对于翻盖手机的整机结构布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用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翻盖模块、下翻盖模块和转轴模块,转轴模块用于连接上翻盖模块和下翻盖模块。其中,上翻盖模块中用于设置电子设备的主控部件,主控部件为与主控功能相关的部件,下翻盖模块中用于设置电子设备的非主控部件和电池,非主控部件为在通电状态下按照单一模式工作的部件。
采用上述设计,电子设备的主控部件和非主控部件都能够被合理规划在电子设备的不同位置,有助于实现电子设备整机结构设置的合理性,提高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且,由于上翻盖模块的空间主要用于布局主控部件,因此主控部件可以配置为更高规格,以提高电子设备的主控能力。由于非主控部件只占据较小的空间,因此下翻盖模块中的大部分空间可以被预留给电池,电池也可以具有更大规格,电池的容量相应得到提升,从而有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非主控部件压缩分布在下翻盖模块的底部,下翻盖模块除去该底部的其余空间可以用于放置电池。如此,电池可以配置为更大规格,有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供电能力和续航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主控部件可以包括下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主控板、显示驱动器芯片、至少三种规格的摄像头、指纹识别器、中央处理器CPU、基带单元、芯片、射频电路、功放电路等。对应的,非主控部件可以包括下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副板、天线小板、充电电路、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听筒、麦克风、传感器、马达、扬声器、用户识别卡SIM卡座等。如此,通过将主控部件和非主控部件分别部署于电子设备的不同位置,使得电子设备整机的布局方式可以更为合理有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上翻盖模块中装配有主控部件后,若上翻盖模块中还存在空闲空间,则这些空闲空间中还可以放置一些非主控部件,例如扬声器、听筒、传感器、马达等,以提高上翻盖模块中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上翻盖模块中装配有主控部件后,若上翻盖模块中还存在空闲空间,则这些空闲空间中还可以用于放置一块小电池,以进一步增加电子设备的电池容量,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天线,天线可以设置在上翻盖模块的周边区域和/或下翻盖模块的周边区域。如此,即使用户手握电子设备导致电子设备的部分周边区域被遮挡,电子设备的其他周边区域的天线也仍然可以继续执行信号的收发操作,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收发功能较为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翻盖模块的底部的厚度可以大于上翻盖模块的顶部的厚度,其中,上翻盖模块的底部位于上翻盖模块与转轴模块接合的一侧,上翻盖模块的顶部位于上翻盖模块的与上翻盖模块的底部相对设置的一侧。如此,上翻盖模块在侧视图上可以呈现出梯形结构,这种方式不仅能使电子设备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和时尚,提高用户手握电子设备时的手感,还能使电子设备更为轻薄,便于用户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翻盖模块包括上翻盖壳体和第一显示屏,第一显示屏装配在上翻盖壳体上,对应的,下翻盖模块包括下翻盖壳体和第二显示屏,第二显示屏装配在下翻盖壳体上,转轴模块包括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三显示屏,第三显示屏设置在上翻盖壳体或下翻盖壳体上。当电子设备处于翻开状态,则柔性显示屏展开,第一显示屏、柔性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屏幕,电子设备通过该完整的屏幕显示信息,以使用户观看到更大的屏幕,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则柔性显示屏弯折,第一显示屏、柔性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可以扣合在电子设备的内侧,电子设备通过第三显示屏显示信息。如此,用户可以在不展开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完成触屏操作或看到显示信息,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主控部件可以包括至少三种规格的摄像头,至少三种规格的摄像头按照预设形状排列在上翻盖壳体的摄像头区域。对应的,第三显示屏可以设置在摄像头区域的周边区域,或者,第三显示屏可以设置在摄像头区域的内部区域,或者,第三显示屏可以设置在上翻盖壳体上除摄像头区域以外的区域。如此,通过按照不同位置方式部署摄像头和第三显示屏,能使电子设备在外观上更为美观和时尚,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主控部件包括主控板,主控板可为单层板。如此,上翻盖模块的厚度较小,从而电子设备在整体结构上更为轻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翻盖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一垫高板和第一垫高框板,第一垫高板通过第一垫高框板架设在主控板上。这种情况下,上翻盖模块还可以用于设置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其中,主控部件设置在主控板上,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设置在第一垫高板上,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的高度小于第一高度,第一高度用于在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设置在第一垫高板后,第一非主控部件的顶部的高度不超过上翻盖壳体的厚度。其中,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闪光灯和光传感器等。如此,通过将走线瓶颈区处的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布局在第一垫高板上,将走线瓶颈区处的其它非主控部件布局在主控板上,使得主控板和第一垫高板类似于高架桥起到走线分流的作用,通过增加走线通道,能够解决主控板的走线瓶颈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翻盖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垫高板,第二垫高板的高度小于第一垫高板的高度,第二垫高板叠加在主控板上。这种情况下,上翻盖模块还可以用于设置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其中,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设置在第二垫高板上。且,第一垫高板上在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对应的位置开槽,槽的上方开口,开口用于在槽容纳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后透出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的顶部,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的高度可以大于第一高度且小于第二高度,第二高度用于在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设置在第二垫高板后,第二非主控部件的顶部的高度不超过上翻盖壳体的厚度。其中,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麦克风和激光雷达等。如此,通过将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布局在第二垫高板上,能够使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发送或接收到的信号不再被第一垫高板遮挡,有助于提高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的检测准确度,又不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
本申请的上述方面或其它方面中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所以应对的技术效果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例性示出了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整机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3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A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折叠90°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B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折叠180°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A示例性示出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周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5B示例性示出另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周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5C示例性示出又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周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5D示例性示出又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周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5E示例性示出又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周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6A示例性示出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B示例性示出另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C示例性示出又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A示例性示出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以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7B示例性示出另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以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7C示例性示出又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以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部署区域示意图;
图9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各个部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10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控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控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具有折叠功能的电子设备中。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包含诸如个人数字助理和/或音乐播放器等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手机、平板电脑、具备无线通讯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车载设备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搭载
Figure BDA0002585298790000031
或者其它操作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也可以是诸如具有显示功能的膝上型计算机(Laptop)等。
图1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应理解,图示电子设备100仅是一个范例,并且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下面结合图1对电子设备100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从而可避免重复存取,可减少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可提高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比如,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部件中。
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电子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194可以是两个刚性屏以及位于两个刚性屏之间的一个柔性显示屏组成的拼接的显示屏。在显示屏194在折叠时,若在某个屏接收到触摸操作,则处理器110确定该触摸操作在该屏上的触摸位置,并在该屏上的触摸位置显示相关提示信息。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3个或3个以上的摄像头193。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电子设备100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0D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接近光传感器180G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电子设备100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电子设备100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当检测到充分的反射光时,可以确定电子设备100附近有物体。当检测到不充分的反射光时,电子设备100可以确定电子设备100附近没有物体。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180G检测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贴近耳朵通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接近光传感器180G也可用于皮套模式,口袋模式自动解锁与锁屏。
指纹传感器180H用于采集指纹。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例如,可以在电子设备100的正面(显示屏194的下方)配置指纹传感器,或者,在电子设备100的背面(后置摄像头的下方)配置指纹传感器。另外,也可以通过在触摸屏中配置指纹传感器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即指纹传感器可以与触摸屏集成在一起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指纹识别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该指纹传感器可以配置在触摸屏中,可以是触摸屏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以其他方式配置在触摸屏中。另外,该指纹传感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全面板指纹传感器,因此,可以把触摸屏看成是任何位置可都可以进行指纹采集的一个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指纹传感器可以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处理(例如指纹是否验证通过)发送给处理器110,由处理器110根据指纹处理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指纹传感器还可以将采集到的指纹发送给处理器110,以便处理器110对该指纹进行处理(例如指纹验证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纹传感器可以采用任何类型的感测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式、电容式、压电式或超声波传感技术等。
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194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191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1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所述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电子设备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100中,不能和电子设备100分离。
尽管图1中未示出,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蓝牙装置、定位装置、闪光灯、微型投影装置、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装置等,在此不予赘述。
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整机布局方式会直接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性能。例如,图2示例性示出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整机布局方式示意图,在该种整机布局方式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上半部分可以设置有一个规格较小的电池,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下半部分可以设置有一个规格较大的电池,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其它各个部件(包括主控部件和非主控部件)分散设置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中。然而,这种整机布局方式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下所示:
1、大小两个电池占据了电子设备中较大的空间,导致其他部件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布局,为了保证整机功能的完整性,其他部件可能只能布局为规格较小的部件,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例如,在上半部分设置小电池的方案中,上半部分最多只能布局两个摄像头和少量天线,而布局的摄像头数量较少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摄像性能较差,布局的天线数量较少导致电子设备支持的射频频段较少,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的摄像性能和通信性能都会受到影响,导致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无法与当前主流直板机进行媲美。
2、虽然使用了大小两个电池,但是每个电池在供电时都会存在自己的电能损耗,在同样电池容量的情况下,两个电池显然比一个电池的电能损耗要大,导致电子设备的电能利用效率降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以下,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例如,“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只是用于表示显示屏的位置不同,而不能被认定为这三个显示屏具有先后顺序、优先级或重要程度上的不同。
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上翻盖模块、下翻盖模块和转轴模块,转轴模块设置在上翻盖模块和下翻盖模块之间,用于连接上翻盖模块和下翻盖模块。其中,上翻盖模块中的空间可以用于布局电子设备的主控部件,主控部件是指与电子设备的主控功能相关的部件,例如主控板、显示驱动器芯片(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DDIC)、摄像头、指纹传感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基带单元、芯片、射频电路、功放电路等。对应的,下翻盖模块中的空间可以用于布局电子设备的电池和非主控部件,非主控部件是指与电子设备的非主控功能相关的部件,非主控部件在通电状态下可以按照设置好的单一模式工作,非主控部件可以包括诸如副板、天线小板、充电电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例如Type C接口)、听筒、麦克风、传感器、马达、扬声器、SIM卡接口等。可以理解的,虽然图3中未示出,但是该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线缆,该通信线缆用于连接下翻盖模块中的电池与非主控部件,以及连接下翻盖模块中的电池与上翻盖模块中的各个主控部件,还用于连接上翻盖模块中的主控部件和下翻盖模块中的各个非主控部件。采用图3所示意的布局方式,通过将电子设备的主控部件设置在上翻盖模块中,将电子设备的非主控部件和电池设置在下翻盖模块中,使得主控部件和非主控部件能够被合理规划在电子设备的不同位置,有助于实现电子设备整机结构设置的合理性,提高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翻盖模块中的全部空间可以重点预留给主控部件,因此主控部件可以配置为更高规格,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支持在上翻盖模块中布局三个或更多数量的且规格较高的摄像头,当摄像头的规格越高时,摄像头的功能越强大,因此,相比于图2所示意的实施方式只能在上翻盖模块中放置两个或一个摄像头的方案来说,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具有更好的拍摄性能。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当上翻盖模块中装配有全部主控部件后,若上翻盖模块中还存在空闲空间,则这些空闲空间中还可以用于放置一些非主控部件,例如扬声器、听筒、传感器、马达等。或者,这些空闲空间中还可以用于放置一块小电池,以进一步增加电子设备的电池容量,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显然地,该种实施方式可以提高上翻盖模块中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继续参照图3所示,非主控部件可以被压缩分布在下翻盖模块的底部,而下翻盖模块中的其余空间最大化地预留给电池。如此,电池可以选择配置为更大规格的电池,而规格更大的电池对应有更大的电池容量,因此该种布局方式有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供电能力和续航时间。且,在同一电池容量的情况下,相比于图2所示意的实施方式分别在上翻盖模块和下翻盖模块中设置大小电池的方案来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块大电池能够具有更小的电能损耗,电池的供电效率更高。
图4A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在折叠90°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B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在折叠180°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和图4B所示,上翻盖模块还可以包括上翻盖壳体和第一显示屏,上翻盖壳体和第一显示屏装配在一起,且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主控部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中。对应的,下翻盖模块可以包括下翻盖壳体和第二显示屏,下翻盖壳体和第二显示屏装配在一起,且形成第二容置空间,电池和非主控部件可以设置在第二容置空间中。转轴模块可以包括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在这种情况下:
当电子设备处于翻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展开,柔性显示屏、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位于同一平面,并构成一个完整的屏幕,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该完整的屏幕显示信息,以使用户看到的画面连续无间断,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柔性显示屏弯折,且随着电子设备的折叠程度增加,柔性显示屏的弯折程度逐渐增大,当柔性显示屏弯折180°时,柔性显示屏、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扣合在电子设备的内侧,使得电子设备在整体上呈现出卡盒形态或化妆粉底盒形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是一种采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屏幕,相比刚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的弹性更好,不易破碎,但是成本也相对较高(例如高出刚性显示屏成本25%)。比较常见的柔性显示屏通常使用非刚性玻璃或塑料作为面板,并借助薄膜封装技术在其面板背面粘贴保护膜,让面板变得可弯曲,不易折断。虽然柔性显示屏可以弯曲,但却不能折叠。因此,参照图4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柔性显示屏弯折180°后,柔性显示屏的内侧仍旧可以留有部分空间,也就是说,柔性显示屏实际上是通过弯曲的方式使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扣合在一起来实现电子设备的折叠,而并不是直接折叠柔性显示屏,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柔性显示屏的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一种情况下,第一显示屏、柔性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可以是一体设计的完整的柔性屏幕,该柔性屏幕可以在任意位置实现弯折。在另一种情况下,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可以是刚性屏幕,只有柔性显示屏是柔性屏幕,这种方式能够较好的节省设计成本。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式也可以发生变化。示例性地,在图4A示意出的90度折叠的电子设备中,若电子设备当前打开的应用为文本编辑应用,则第一显示屏可以用于显示文本画面,第二显示屏可以用于显示打字界面。或者,若电子设备当前打开的应用为视频播放应用,则第一显示屏可以用于显示视频画面,第二显示屏可以用于显示弹幕界面。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继续参照图4A和图4B所示,上翻盖模块的底部的厚度可以大于上翻盖模块的顶部的厚度,如此,上翻盖模块在侧视图上可以呈现出梯形结构。其中,上翻盖模块的底部是指上翻盖模块与转轴模块接合的一侧,上翻盖模块的顶部是指上翻盖模块上与底部相对的一侧。在该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上翻盖模块设置为一边厚一边薄的结构,不仅能使电子设备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和时尚,提高用户手握电子设备时的手感,还能使电子设备更为轻薄,便于用户携带。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三显示屏,第三显示屏可以设置在上翻盖壳体上或下翻盖壳体上。当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三显示屏可以不工作,由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为用户显示信息或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可以不工作,由第三显示屏为用户显示信息或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其中,在第三显示屏工作的情况下,第三显示屏可以用于支持一些较小的应用,以便于用户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也能完成一些关键的事项(例如短信提示、电话提示、音乐播放、时间信息展示等)。示例来说,当用户手握处于折叠状态的电子设备走路时,如果电子设备中接收到一条新的短信或来电,则电子设备可以直接通过第三显示屏将短信内容或来电提示显示给用户,如此,用户只要关注壳体上的第三显示屏就可以知晓是否有信息,而无需展开电子设备,这种方式可以较好地节省用户操作,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三个后置摄像头可以按照预设形状排列在上翻盖壳体的摄像头区域,预设形状可以为圆形、圆环形、方形、竖条形等。下面以摄像头区域为基准,介绍将第三显示屏设置在上翻盖壳体上的几种可能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第三显示屏可以设置在摄像头区域的周边区域,例如:
图5A示例性示出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周边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第三显示屏可以为环形显示屏,环形显示屏的中间开圆孔,该圆孔的内部用于放置四个后置摄像头,这四个后置摄像头按照两行两列的行列形式排列。
图5B和图5C示例性示出另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周边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第三显示屏可以为圆角方环形显示屏,圆角方环形显示屏的外部为圆角方形结构,圆角方环形显示屏的中间开圆角方形槽,该圆角方形槽的内部用于放置四个后置摄像头,这四个后置摄像头按照两行两列的行列形式排列。其中,图5B中的第三显示屏可以为圆角小方环形显示屏,即外圆角方形结构的尺寸稍大于内圆角方形槽的尺寸,这种情况下,第三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较小。图5C中的第三显示屏可以为圆角大方环形显示屏,即外圆角方形结构的尺寸远大于内圆角方形槽的尺寸(例如外圆角方形结构的外边缘邻接上翻盖壳体的侧边),这种情况下,第三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较大,便于用户更好地观看第三显示屏。
图5D和图5E示例性示出又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周边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第三显示屏可以为圆角方环形显示屏,圆角方环形显示屏的外部为圆角方形结构,圆角方环形显示屏的中间开圆孔,圆孔的内部用于放置四个后置摄像头,这四个后置摄像头按照两行两列的行列形式排列。其中,图5D中的第三显示屏可以为圆角小方环形显示屏,即外圆角方形结构的尺寸稍大于内圆孔的尺寸,这种情况下,第三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较小。图5E中的第三显示屏可以为圆角大方环形显示屏,即外圆角方形结构的尺寸远大于内圆孔的尺寸(例如外圆角方形结构的外边缘邻接上翻盖壳体的侧边),这种情况下,第三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较大,便于用户更好地观看第三显示屏。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第三显示屏可以设置在摄像头区域的内部区域,例如:
图6A和图6B示例性示出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第三显示屏可以为圆形显示屏,各个后置摄像头在圆形显示屏的外圈呈环形排列。其中,图6A中示出的是五个后置摄像头围绕圆形显示屏呈环形排列的示意图,图6B中示出的是四个后置摄像头围绕圆形显示屏呈环形排列的示意图。
图6C示例性示出另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第三显示屏可以为方形显示屏,五个后置摄像头围绕方形显示屏呈方形排列。
在又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第三显示屏可以设置在摄像头区域以外的区域,例如:
图7A示例性示出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以外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第三显示屏可以为方形显示屏,三个后置摄像头和方形显示屏按照顺序竖直排列,方形显示屏排列在后置摄像头的下方,闪光灯与该竖直排列平行设置。
图7B和图7C示例性示出另一种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摄像头区域以外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第三显示屏可以为圆形显示屏,三个后置摄像头呈圆形排列在圆形显示屏的上方。其中,图7B示出的是圆形显示屏设置在上翻盖壳体的中心位置,图7C示出的是圆形显示屏设置在上翻盖壳体的侧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是示例性说明第三显示屏的形状和位置,至于第三显示屏具体设置在哪个位置或者呈何种形状,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中还可以设置有多种规格的天线,图8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部署区域示意图,如图8所示,上翻盖模块的三个周边区域和下翻盖模块的三个周边区域均可以设置为天线区,天线区内用于放置天线,该天线可以包括5G天线、4G天线、3G天线、2G天线、Wifi天线、蓝牙天线、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天线、北斗天线、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天线和无线充电线圈中的一项或多项。该实施方式在各个周边区域中设置天线,如此,即使用户手握电子设备导致电子设备的部分周边区域被遮挡,电子设备的其他周边区域的天线也仍然可以继续执行信号的收发操作,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收发功能较为稳定。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技术在天线区内部署5G天线,以进一步提升天线区内布局的天线数量,提高电子设备的通信质量。
上述内容重点介绍了电子设备的外观和内部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主控部件和各个非主控部件在电子设备中的位置和结构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理解方案,下面示例性介绍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9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上翻盖模块中除了可以包括主控板、至少三种规格的摄像头(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器等主控部件,还可以包括听筒、马达、闪光灯和激光雷达等非主控部件。其中,主控板的尺寸与上翻盖模块中第一容置空间的尺寸匹配,以使主控板能直接扣合在上翻盖模块的内部,主控板可以设置为单层板,如此,上翻盖模块的厚度较小,从而电子设备在整体结构上更为轻薄。指纹识别器可以设置在上翻盖模块的第一侧边,从而在用户手握电子设备时便于用户的指纹解锁操作。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可以依次排列在上翻盖模块的背面靠近第一侧边的顶端,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的规格各不相同,第一摄像头的规格小于第二摄像头的规格,第二摄像头的规格小于第三摄像头的规格。光传感器、闪光灯、激光雷达和麦克风依次排列在至少三种规格的摄像头所在的位置接近于第二侧边的一侧,听筒设置在上翻盖模块的顶端中心位置,马达设置在上翻盖模块的背面靠近第二侧边的顶端。此外,上翻盖模块中还可以设置有第一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CP),第一FPC部署于主控板和下翻盖模块之间,用于实现主控板和下翻盖模块中各个部件之间的通信。
对应的,下翻盖模块中可以包括副板(即天线小板)、第二FPC、扬声器、USB接口、麦克风和SIM卡座等非主控部件,这些非主控部件压缩分布在下翻盖模块的底部。其中,第二FPC和第一FPC可以是一个完整的FPC板件,第二FPC部署于第一FPC和下翻盖模块的各个部件之间,用于实现主控板与下翻盖模块中各个部件之间的通信。且,下翻盖模块中还可以包括电池,电池通过背胶粘贴在下翻盖壳体上,电池可以包括电芯和电池电路,电池电路能够完成断电保护等操作。虽然图9中未进行示意,但是电子设备中还可以设置有同轴线缆,同轴线缆属于屏内的连接线,同轴线缆可以用于连接主控板与上翻盖模块中的各个部件,还可以用于连接主控板和下翻盖模块中的各个部件,以及连接主控板和电池。这种情况下,同轴线缆的走线要经过转轴模块。
图10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上翻盖模块中的光传感器、闪光灯、激光雷达和麦克风等部件集中分布在主控板的同一区域,这种情况下,同轴线缆需要分出多个分支在该区域分别连接这些部件,而多个分支的走线均需要经过该区域左侧的位置A。然而,位置A处的空间较为狭小,这不仅使得位置A处的走线不易布置,还会由于位置A处的走线过于密集导致各条走线上的信号产生互相干扰,影响电子设备工作的准确性。因此,该区域构成主控板的走线瓶颈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图11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控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上翻盖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一垫高板和第一垫高框板,第一垫高板通过第一垫高框板架设在主控板上方(例如第一垫高板框板的上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一垫高板,第一垫高框板的下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主控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走线瓶颈区处的部分非主控部件(即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布局在第一垫高板上,将走线瓶颈区处的其它非主控部件布局在主控板上。采用该种实施方式,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通过第一垫高板进行走线,而其它非主控部件通过主控板上进行走线,如此,主控板和第一垫高板类似于高架桥起到走线分流的作用,通过增加走线通道,能够解决主控板的走线瓶颈问题。
示例性地,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需要满足如下条件: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布局在第一垫高板后,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的顶端的高度不超过上翻盖模块的厚度。例如,在走线瓶颈区的非主控部件包括光传感器、闪光灯、激光雷达和麦克风的情况下,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可以包括闪光灯和光传感器。如此,即使闪光灯和光传感器被布局在第一垫高板上,也不会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于麦克风和激光雷达等具有高度限制的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来说,若直接将这些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放置在主控板上,则由于上述方案在主控板上叠加了一个第一垫高板,容易导致第一垫高板遮挡这些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例如遮挡激光雷达发出的激光,或者影响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从而影响电子设备中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的检测精度。而如果直接将这些部件放置在第一垫高板上,则这些部件的顶端又超过上翻盖模块的厚度,导致上翻盖壳体在扣合时也需要垫高,无形中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图12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控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2所示,上翻盖模块中还可以包括第二垫高板,第二垫高板叠加在主控板的上方,第二垫高板的高度可以小于第一垫高板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可以布局在第二垫高板上,且,第一垫高板上在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对应的位置还可以开槽,槽的上方开口,该开口用于在槽内容纳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后使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的顶部透出第一垫高板。这种方式既可以使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发送或接收到的信号不再被第一垫高板遮挡,有助于提高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的检测准确度,又不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主控板可以为FCP,主控板内存储有控制逻辑,可以接收来自面板和外控接口的信号,按照控制逻辑把对应的运行状态信号输出到主控部件,以驱动主控部件的工作。对应的,第一垫高板和第二垫高板可以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PCB)。如此,第一垫高板和第二垫高板不仅能够用于实现电路连接,还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支撑设置在其上的光传感器、闪光灯、麦克风和激光雷达等部件。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翻盖模块、下翻盖模块和转轴模块,所述转轴模块用于连接所述上翻盖模块和所述下翻盖模块;
所述上翻盖模块中用于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控部件,所述主控部件为与主控功能相关的部件;
所述下翻盖模块中用于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非主控部件和电池,所述非主控部件为在通电状态下按照单一模式工作的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主控部件压缩分布在所述下翻盖模块的底部,所述下翻盖模块除去所述底部的其余空间用于放置所述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部件包括下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
主控板、显示驱动器芯片、至少三种规格的摄像头、指纹识别器、中央处理器CPU、基带单元、芯片、射频电路、功放电路等;
所述非主控部件包括下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
副板、天线小板、充电电路、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听筒、麦克风、传感器、马达、扬声器、用户识别卡SIM卡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天线,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上翻盖模块的周边区域和/或所述下翻盖模块的周边区域。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盖模块的底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上翻盖模块的顶部的厚度,所述上翻盖模块的底部位于所述上翻盖模块与所述转轴模块接合的一侧,所述上翻盖模块的顶部位于所述上翻盖模块的与所述上翻盖模块的底部相对设置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盖模块包括上翻盖壳体和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装配在所述上翻盖壳体上;所述下翻盖模块包括下翻盖壳体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装配在所述下翻盖壳体上;所述转轴模块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显示屏,所述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所述上翻盖壳体或所述下翻盖壳体上;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翻开状态,则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开,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构成一个完整的屏幕,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完整的屏幕显示信息;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则所述柔性显示屏弯折,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扣合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内侧,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三显示屏显示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部件包括至少三种规格的摄像头,所述至少三种规格的摄像头按照预设形状排列在所述上翻盖壳体的摄像头区域;
所述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摄像头区域的周边区域,或者,所述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摄像头区域的内部区域,或者,所述第三显示屏设置在所述上翻盖壳体上除所述摄像头区域以外的区域。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部件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为单层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盖模块还包括第一垫高板和第一垫高框板,所述第一垫高板通过所述第一垫高框板架设在所述主控板上;
所述上翻盖模块还用于设置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所述主控部件设置在所述主控板上,所述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垫高板上;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的高度小于第一高度,所述第一高度用于在所述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垫高板后,所述第一非主控部件的顶部的高度不超过所述上翻盖壳体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非主控部件包括闪光灯和光传感器。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盖模块还包括第二垫高板,所述第二垫高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垫高板的高度,所述第二垫高板叠加在所述主控板上;
所述上翻盖模块还用于设置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所述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垫高板上;且,所述第一垫高板上在所述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对应的位置开槽,所述槽的上方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在所述槽容纳所述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后透出所述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的顶部;
其中,所述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高度且小于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用于在所述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垫高板后,所述第二非主控部件的顶部的高度不超过所述上翻盖壳体的厚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非主控部件包括麦克风和激光雷达。
CN202010679607.2A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9497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9607.2A CN113949751B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9607.2A CN113949751B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9751A true CN113949751A (zh) 2022-01-18
CN113949751B CN113949751B (zh) 2023-08-22

Family

ID=79326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9607.2A Active CN113949751B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97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7049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28386U (zh) * 2009-11-02 2010-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可拆卸移动终端
CN103984398A (zh) * 2014-05-30 2014-08-13 夏维 用上盖传导散热的笔记本电脑结构
CN204103961U (zh) * 2014-07-13 2015-01-14 王傲立 一种折叠式手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28386U (zh) * 2009-11-02 2010-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可拆卸移动终端
CN103984398A (zh) * 2014-05-30 2014-08-13 夏维 用上盖传导散热的笔记本电脑结构
CN204103961U (zh) * 2014-07-13 2015-01-14 王傲立 一种折叠式手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7049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9751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06889A1 (en) Headphone Charging Case
CN107734092A (zh) 移动终端
WO2021147415A1 (zh) 实现立体声输出的方法及终端
KR101613953B1 (ko) 휴대 단말기
KR102567412B1 (ko) 복수의 레이어를 포함하는 차폐 필름 및 그것을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US8228240B2 (en) Portable terminal
CN112860359A (zh) 一种折叠屏的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1164275A1 (zh) 可分离的移动终端
US11395059B2 (en) Master/slave switching method for wearable apparatus and related product
CN112449264B (zh) 耳机收纳盒、无线耳机、耳机组件及耳机组件的交互方法
CN215771542U (zh) 一种三模宽带终端天线和终端设备
KR100995424B1 (ko) 탈착식 액티브 하우징 및 연관된 커넥터를 갖는 무선 통신단말기
CN111356222A (zh) 发射功率调整方法、终端、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949751B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KR20100087954A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11819830B (zh) 一种通信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及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9831551A (zh) 一种移动电话
CN207543153U (zh) 移动终端
CN111541804A (zh)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WO2018227434A1 (zh) 电子设备
JP2008153801A (ja) 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機能を有する端末装置
KR101721876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3949755A (zh) 电子设备和有线耳机
CN220963775U (zh) 一种导电弹性连接件和电子设备
CN111982037A (zh) 一种测量高度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