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8924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8924A
CN113948924A CN202111133180.7A CN202111133180A CN113948924A CN 113948924 A CN113948924 A CN 113948924A CN 202111133180 A CN202111133180 A CN 202111133180A CN 113948924 A CN113948924 A CN 113948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contact
electronic element
elastic arm
insulating block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31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8924B (zh
Inventor
金左锋
黄常伟
何建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48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8924A/zh
Priority to US17/900,94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3007521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8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8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35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opposite contact points, e.g. C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3/00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having one part acting as a holder providing suppor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via a counterpart which i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pparatus, e.g. lamp holders;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R33/74Devices having four or more poles, e.g. holders for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10Plug-in assemblages of components, e.g. IC sockets
    • H05K7/1053Plug-in assemblages of components, e.g. IC sockets having interior leads
    • H05K7/1061Plug-in assemblages of components, e.g. IC sockets having interior leads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5K7/1069Plug-in assemblages of components, e.g. IC sockets having interior leads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with spring contac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76Coupling devices for connection between PCB and component, e.g.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82Coupling device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4Assembling by moulding on contact memb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第一电子元件至第二电子元件,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设有多个收容槽;多个端子收容于收容槽内,每一端子具有弹性臂、浮动接触部和导接部,弹性臂与浮动接触部为间隔设置,且弹性臂的一端通过绝缘块与浮动接触部相连接;当端子与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导接部与第一电子元件电性导通,浮动接触部与第二电子元件电性导通,弹性臂提供弹性力使浮动接触部沿上下方向上位移,且浮动接触部和导接部直接电性导通,使第一电子元件的信号和第二电子元件的信号相互交换。如此,改善了高频性能,使得信号能够稳定传输的电连接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良好的高频性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将一芯片模块电性连接至一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多个收容槽上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多个端子收容于多个所述收容槽内。每一所述端子具有弹性臂、一接触部和一导接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且与所述弹性臂相连接。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一导体,所述导体位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之间。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芯片模块和所述电路板相对接时,所述接触部的上端与所述芯片模块相接触,所述导接部的下端与所述电路板相接触,且所述接触部受压向下移动与所述导体的上端相接触,所述导接部受压向上移动与所述导体相接触,如此使得所述芯片模块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信号能通过所述电连接器进行传输。
但是,由于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且与所述弹性臂相连接,当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芯片模块和所述电路板相对接时,所述芯片模块的信号和所述电路板的信号就会通过所述接触部传递到所述弹性臂。如此,传递到所述弹性臂的信号会向四周扩散,四周扩散的信号会对相邻所述端子造成信号干扰,进而影响所述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而且在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芯片模块和所述电路板相对接时,所述接触部的上端与所述芯片模块相接触,所述导接部的下端与所述电路板相接触,且所述接触部受压向下移动与所述导体的上端相接触,所述导接部受压向上移动与所述导体相接触。故,所述芯片模块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信号还需要通过所述接触部传递给所述导体之后再通过所述导体传递给所述导接部。但是由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均会受压会产生偏移,故会导致所述接触部无法稳定的与所述导体相接触,所述导接部也无法稳定的与所述导体相接触,这样所述电连接器就无法稳定的传输所述芯片模块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信号,进而影响所述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性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弹性臂和浮动接触部设为间隔设置,且弹性臂的一端通过绝缘块与浮动接触部相连接,当导电端子与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导接部与第一电子元件电性导通,浮动接触部与第二电子元件电性导通,弹性臂提供弹性力使浮动接触部沿上下方向上位移,且浮动接触部和导接部直接电性导通,避免了第一电子元件的信号和第二电子元件的信号传递到弹性臂,改善了高频性能,使得信号能够稳定传输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电子元件至一第二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多个收容槽;多个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弹性臂、一浮动接触部和一导接部,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浮动接触部为间隔设置,且所述弹性臂的一端通一绝缘块与所述浮动接触部相连接;当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导接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电性导通,所述浮动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电性导通,所述弹性臂提供弹性力使所述浮动接触部沿上下方向上位移,且所述浮动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直接电性导通,使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的信号相互交换。
进一步,所述导接部与所述弹性臂未电性导通,且所述导接部向下显露出所述收容槽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相焊接。
进一步,沿垂直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板面的方向上,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下端弯折延伸具有一第一导引部,所述导接部的上端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引部设有一第二导引部,当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第一导引部与所述第二导引部相配合,使所述浮动接触部的板面与所述导接部的板面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弹性臂具有一第一弹性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内侧的一第二弹性部,所述弹性臂具有一纵长槽和一挡止部,所述纵长槽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所述挡止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弹性部相连接,所述挡止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相连接,至少部分所述挡止部显露于所述绝缘块外。
进一步,所述弹性臂具有一第一埋设部,所述第一埋设部位于所述挡止部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埋设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埋设部的一第一通槽,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纵长槽之间,所述浮动接触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埋设部具有一第二埋设部,所述第二埋设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埋设部的一第二通槽,所述绝缘块通过注塑成型且包覆于所述第一埋设部和所述第二埋设部,且所述绝缘块的部分绝缘材料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
进一步,当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浮动接触部向下移动且沿顺时针方向偏转,所述绝缘块位于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导接部之间,以隔离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导接部。
进一步,所述浮动接触部具有两个夹持部,所述导接部位于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且所述导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部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位于所述弹性臂下方且与所述弹性臂相连接的一变形臂,所述导接部与所述变形臂间隔设置,且所述变形臂靠近所述导接部的一侧通过一塑胶块与所述导接部相连接,当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变形臂提供弹性力使所述导接部沿上下方向上位移。
进一步,所述浮动接触部远离所述弹性臂的一侧与所述收容槽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所述导接部远离所述变形臂的一侧与所述收容槽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当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浮动接触部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伸入所述第一间距内,所述导接部沿逆时针方向偏转伸入所述第二间距内。
进一步,沿竖直方向上所述绝缘块与所述塑胶块相对齐,当所述导电端子受力过压时,所述绝缘块与所述塑胶块相抵持,所述绝缘块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端用以挡止所述导接部,所述塑胶块靠近所述导接部的一端用以挡止所述浮动接触部。
进一步,所述浮动接触部未向下超出所述绝缘块,且所述浮动接触部朝远离所述弹性臂的一侧具有一第一接触面,所述导接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具有一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位于所述绝缘块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当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导接部与所述浮动接触部为一体设置,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连接部和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下方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导接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角度设置。
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端且与所述弹性臂相连接,当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朝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移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变形臂,所述变形臂与所述导接部为间隔设置,且所述变形臂靠近所述导接部的一端通过一塑胶块与所述导接部相连接,沿水平方向上,所述绝缘块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臂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距离,所述塑胶块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距离小于所述变形臂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浮动接触部具有一竖直段及自所述竖直段朝靠近所述弹性臂一侧弯折延伸的一倾斜段,所述绝缘块位于所述倾斜段下方,且所述绝缘块到所述倾斜段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臂到所述倾斜段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导接部与所述浮动接触部为一体设置,且所述导接部具有向下显露于所述收容槽的一下接触部,所述下接触部用以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相接触,所述浮动接触部具有向上显露于所述收容槽的一上接触部,所述上接触部用以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相接触,沿水平方向上,所述下接触部与所述上接触部相错位。
进一步,所述弹性臂、所述浮动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三者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所述导接部的上端与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弹性臂具有一第一埋设部,所述浮动接触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埋设部设有一第二埋设部,所述第一埋设部面向所述第二埋设部具有一第一横截面,所述第二埋设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横截面具有一第二横截面,所述第一横截面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二横截面的尺寸。
进一步,所述弹性臂具有一第一埋设部设于所述绝缘块内,自所述第一埋设部朝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具有一第一弯折部,自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下端朝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具有一第二弯折部,当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第二弯折部向上与所述绝缘块相抵接。
进一步,所述浮动接触部具有一竖直段和自所述竖直段朝靠近所述弹性臂一侧倾斜延伸的一第二埋设部,所述第二埋设部部分显露于所述绝缘块外使所述绝缘块与所述竖直段之间具有一狭缝,当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狭缝为所述竖直段提供让位。
进一步,所述第二埋设部具有一第一弯曲部及自所述第一弯曲部朝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倾斜延伸一延伸部,所述绝缘块包覆于所述延伸部外,且部分所述绝缘块位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竖直段之间,所述绝缘块包覆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外,且部分所述绝缘块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竖直段之间,当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延伸部用以挡止所述绝缘块朝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侧位移,所述第一弯曲部用以挡止所述绝缘块朝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侧位移。
进一步,所述竖直段具有一第一竖直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下方的一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二竖直部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宽度,所述第二埋设部设有一第一弯曲部和一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一竖直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部部分显露于所述绝缘块外使所述狭缝位于所述绝缘块与所述第一竖直部之间,所述第二弯曲部与所述第二竖直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弯曲部埋设于所述绝缘块内使所述绝缘块与所述第二竖直部之间无间隙。
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固定部和一抵接臂,所述固定部向下显露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抵接臂向上显露于所述收容槽,且所述抵接臂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当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电性导通,所述抵接臂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电性导通。
进一步,多个导电端子具有至少一信号端子和至少一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信号端子相邻设置,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浮动接触部为间隔设置,且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弹性臂一端通过所述绝缘块与所述浮动接触部相连接,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浮动接触部相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的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浮动接触部为间隔设置,且所述弹性臂的一端通过一绝缘块与所述浮动接触部相连接,如此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的信号不会传输到所述弹性臂,进而避免了传递到所述弹性臂中的信号四周扩散对相邻所述导电端子的信号进行干扰,使得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良好的高频性能。而且当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弹性臂提供弹性力使所述浮动接触部沿上下方向上位移,且所述浮动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直接电性导通。如此,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的信号仅需要通过所述浮动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进行传输,不需要使所述浮动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与一第三元件进行对接,避免了所述浮动接触部和所述第三元件接触不稳定,及所述导接部和所述第三元件接触不稳定的情况发生,使得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前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绝缘块及所述塑胶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所述绝缘本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前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前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绝缘块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四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前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四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五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前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五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六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前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六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六实施例的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浮动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六实施例的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弹性臂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七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前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七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的剖视图。
图2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2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八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3为图22中E-E的剖视图;
图24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八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281248290000091
Figure BDA0003281248290000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内容现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和图示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20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A定义有一前后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的一左右方向与一上下方向(竖直方向)。方便对附图的理解,前后方向中向前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左右方向中向左的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上下方向中向上的方向为Z轴的正方向。
如图1至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A向下与一第一电子元件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为电路板)电性连接,向上与一第二电子元件C(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为芯片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A包括一绝缘本体a’,多个收容槽1上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a’。多个导电端子b’与多个所述收容槽1一一对应,且每一所述导电端子b’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1内。每一所述导电端子b’具有一固定部2、一弹性臂3、一浮动接触部4、一变形臂5和一导接部6,所述固定部2与所述收容槽1的内壁面相配合,使得所述导电端子b’固持于所述收容槽1内。所述导接部6向下显露于所述收容槽1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所述浮动接触部4向上显露于所述收容槽1用以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所述弹性臂3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为间隔设置,且所述弹性臂3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端通过一绝缘块c’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相连接。所述变形臂5与所述导接部6为间隔设置,且所述变形臂5靠近所述导接部6的一端通过一塑胶块d’与所述导接部6相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a’为矩形。每一所述收容槽1具有相互连通的一固定腔11和一容纳腔12。一定位柱13位于所述固定腔11和所述容纳腔12之间,且所述定位柱13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绝缘本体a’的上表面,所述定位柱13的下表面与所述绝缘本体a’的下表面相平齐(当然,在其它实施例所述定位柱13的下表面与所述绝缘本体a’的下表面也可以不平齐)。所述定位柱13对应于所述变形臂5还设有一弧形支撑部131,所述弧形支撑部131用以支撑所述变形臂5。所述固定腔11上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a’,所述导电端子b’的一部分插入所述固定腔11,且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固定腔11的内壁及所述定位柱13相干涉,使得所述导电端子b’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所述收容槽1内。所述容纳腔12上下贯穿于所述绝缘本体a’,所述导电端子b’的另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12内,且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容纳腔12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绝缘块c’和所述塑胶块d’也收容于所述容纳腔12内,且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容纳腔1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塑胶块d’与所述容纳腔12之间具有间隙。
如图1至图4所示,每一所述导电端子b’的所述固定部2、所述弹性臂3、所述浮动接触部4、所述变形臂5和所述导接部6五者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弹性臂3位于所述变形臂5的上方,且所述弹性臂3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2相连接,所述变形臂5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与所述弹性臂3相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浮动接触部4位于所述导接部6的上方,且所述浮动接触部4靠近所述弹性臂3的一侧通过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弹性臂3间接连接。即所述浮动接触部4与所述弹性臂3二者并未直接连接,换句话说,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弹性臂3相互间隔开,且二者并未电性导通,而是通过所述绝缘块c’相连接。所述导接部6靠近所述变形臂5的一侧通过所述塑胶块d’与所述变形臂5间接连接。即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变形臂5二者并未直接连接,换句话说,所述导接部6和所述变形臂5二者相互间隔开,且二者并未电性导通,而是通过所述塑胶块d’相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固定部2自上往下插入所述固定腔11内,且所述固定部2与所述定位柱13和所述固定腔11的内壁相互干涉,使得所述导电端子b’能够通过所述固定部2稳定的固定在所述收容槽1内。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弹性臂3通过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相连接,如此,所述弹性臂3能够提供弹性力使得所述浮动接触部4上下位移。所述弹性臂3具有一第一弹性部31和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31内侧的一第二弹性部32。所述弹性臂3还具有一纵长槽33,所述纵长槽33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31和所述第二弹性部32之间,使得所述第一弹性部31或所述第二弹性部32可相对所述第二弹性部32或所述第一弹性部31弹性变形,进一步使得所述弹性臂3具有良好的弹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弹性臂3还设有一挡止部34,所述挡止部34较所述纵长槽33更加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且所述挡止部3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弹性部31相连接,所述挡止部3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弹性部32相连接。所述弹性臂3还具有一第一埋设部35,所述第一埋设部35位于所述挡止部34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侧。所述第一埋设部35具有一第一通槽351(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槽35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等),所述第一通槽351贯穿所述第一埋设部35。所述挡止部34位于所述第一通槽351和所述纵长槽33之间,即所述纵长槽33和所述第一通槽351通过所述挡止部34相互间隔。如此,当所述绝缘块c’注塑成型时,所述绝缘块c’包覆于所述第一埋设部35和部分所述挡止部34外(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整个所述挡止部34埋设于所述绝缘块c’内),部分绝缘材料会穿过所述第一通槽351使得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弹性臂3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部分所述挡止部34埋设于所述绝缘块c’内,如此所述挡止部34可以挡止液态的绝缘材料流入所述纵长槽33内,进而避免所述绝缘块c’在成型时产生变形。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浮动接触部4远离所述弹性臂3的一侧与所述收容槽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P1,使得所述浮动接触部4受压后能够沿顺时针偏转且伸入所述第一间距P1内。所述浮动接触部4具有一上接触部41,所述上接触部41向上显露于所述收容槽1用以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相接触。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下端还具有一第一导引部42,所述第一导引部42沿垂直于所述导电端子b’的板面方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即所述第一导引部42是自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下端沿垂直于前后方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所述浮动接触部4还具有一第一接触面43,所述第一接触面43位于所述第一导引部42的上方,用以和所述导接部6相接触。所述第一导引部42用以与所述导接部6相互配合,使得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所述第一接触面43能够与所述导接部6相接触。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浮动接触部4还设有一第二埋设部44,所述第二埋设部44与所述第一埋设部35相对应,且所述第二埋设部44埋设于所述绝缘块c’内,所述第二埋设部44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埋设部44的一第二通槽441(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槽44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等),部分绝缘材料会穿过所述第二通槽441,使得所述绝缘块c’和所述浮动接触部4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变形臂5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与所述弹性臂3相连接,且所述变形臂5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向上弯折的弯折处位于所述弧形支撑部131的上方,且该弯折处的弯折弧度与所述弧形支撑部131的弯曲弧度相对应。所述变形臂5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通过所述塑胶块d’与所述导接部6相连接,使得所述变形臂5能够为所述导接部6提供弹性力,进而使所述导接部6能够上下位移。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变形臂5还具有一第三弹性部51和位于所述第三弹性部51内侧的一第四弹性部52。所述第三弹性部5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弹性部3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弹性部5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弹性部32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31、所述第二弹性部32、所述第三弹性部51及所述第四弹性部52四者的宽度和厚度大致相等。所述变形臂5还设有一连接槽53,所述连接槽53位于所述第三弹性部51和所述第四弹性部52之间,且所述连接槽53上端与所述纵长槽33相连通,所述连接槽53与所述纵长槽33的功能相似,即所述连接槽53可以使得所述第三弹性部51可相对所述第四弹性部52弹性变形,或所述第四弹性部52可相对所述第三弹性部51弹性变形,进而增强所述变形臂5的弹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变形臂5还具有一止挡部54,所述止挡部54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弹性部52相连接,所述止挡部54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弹性部51相连接。所述变形臂5还设有一第三埋设部55,所述第三埋设部55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埋设部55的一第三通槽551(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槽55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等),所述止挡部54位于所述连接槽53与所述第三通槽551之间,用以隔离所述连接槽53与所述第三通槽551。所述塑胶块d’注塑成型并包覆所述第三埋设部55和部分所述止挡部54(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整个所述止挡部54埋设于所述塑胶块d’内),部分塑胶材料穿过所述第三通槽551,可加强所述塑胶块d’与所述第三埋设部55之间的结合力。所述止挡部54与所述挡止部34的作用相似,所述止挡部54用以挡止液态的塑胶材料,避免塑胶材料流到所述连接槽53内。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导接部6远离所述变形臂5的一侧与所述收容槽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P2,使得所述导接部6受压后能够沿逆时针方向偏转且伸入所述第二间距P2内。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变形臂5之间为间隔设置,即所述变形臂5与所述导接部6并未电性导通,且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变形臂5通过所述塑胶块d’间接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变形臂5可直接连接,即所述变形臂5与所述导接部6二者相互电性导通,且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变形臂5之间无需设置所述塑胶块d’)。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导接部6的上端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引部42设有一第二导引部61,所述第二导引部61沿垂直于所述导接部6板面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二导引部61的弯折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引部42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导接部6对应于所述第一接触面43还设有一第二接触面62,所述第二接触面62位于所述第二导引部61的下方,用以与所述第一接触面43相接触。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第二导引部61与所述第一导引部42相配合,使所述第一接触面43和所述第二接触面62直接接触,即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板面与所述导接部6的板面相接触。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导接部6的下端还具有一下接触部63,所述下接触部63向下显露于所述收容槽1用以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相接触。所述导接部6靠近所述变形臂5的一侧还延伸有一第四埋设部64,所述第四埋设部64设有贯穿所述第四埋设部64的一第四通槽641(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通槽64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等),所述塑胶块d’注塑成型且包覆于所述第四埋设部64外,部分塑胶材料会穿过所述第四通槽641,如此加强了所述塑胶块d’与所述导接部6之间的结合力。
如图1至图4所示,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相对接时,所述下接触部63向下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相对接,所述上接触部41向上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相对接。所述弹性臂3受力产生弹性变形,且通过所述绝缘块c’将弹性力传递给所述浮动接触部4,使所述浮动接触部4向下移动,且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伸入所述第一间距P1内。所述变形臂5受力产生弹性变形,且通过所述塑胶块d’将弹性力传递给所述导接部6,使所述导接部6向上移动,且沿逆时针方向偏转伸入所述第二间距P2内。随着所述浮动接触部4继续向下移动,所述导接部6继续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导引部42与所述第二导引部61会相互配合,使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板面与所述导接部6的板面二者直接接触,即使所述第一接触面43和所述第二接触面62直接接触,使得所述浮动接触部4与所述导接部6直接电性导通,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可以通过直接电性导通的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进行交换。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的过程中,即使所述浮动接触部4受力产生偏转,所述浮动接触部4也不会越过所述塑胶块d’与所述变形臂5相接触。即所述塑胶块d’始终位于所述变形臂5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之间,用以隔离所述变形臂5和所述浮动接触部4。同理,即使所述导接部6受力产生偏转,所述导接部6也不会越过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弹性臂3相接触。即所述绝缘块c’始终位于所述弹性臂3与所述导接部6之间,用以隔离所述弹性臂3和所述导接部6。
如图1至图4所示,沿竖直方向上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塑胶块d’相对齐,如此,即使当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过压时,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绝缘块c’会先与所述塑胶块d’相抵接,所述绝缘块c’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端用以挡止所述导接部6,所述塑胶块d’靠近所述导接部6的一端用以挡止所述浮动接触部4。进一步避免了由于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塑胶块d’相错位,而导致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弹性臂3相接触,所述浮动接触部4与所述变形臂5相接触的情况发生。
如图5至图7所示,为所述电连接器A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A不同之处在于,其余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每一所述容纳腔12中设有一固持部14,所述固持部14自所述容纳腔12远离所述固定腔11的一侧的内壁面朝靠近所述固定腔11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固持部14的下表面与所述绝缘本体a’的下表面相平齐,所述固持部14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绝缘本体a’的上表面。所述固持部14设有一固持孔141,所述固持孔141上下贯穿所述固持部14。
如图5至图7所示,每一所述导电端子b’具有一个所述固定部2、一个所述弹性臂3、一个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一个所述导接部6,而未设有所述变形臂5。所述固定部2固持于所述固定腔11内,所述弹性臂3通过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相连接。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弹性臂3未电性导通,且所述导接部6固持于所述固持孔141内。所述导接部6具有所述第二接触面62和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面62下方且与所述第二接触面62相连接的一定位部65,所述下接触部63位于所述定位部65的下方且与所述定位部65相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面6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导引部61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导引部61和所述第二接触面62二者均向上显露于所述固持孔141。所述第二导引部61为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自下往上且由所述导接部6的前板面朝后方倾斜延伸形成(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面也可以是自下往上由所述导接部6的后板面朝前方倾斜延伸形成)。所述下接触部63向下显露于所述各固持孔141,且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相焊接。
如图8至图10所示,为所述电连接器A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二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A不同之处在于,其余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同: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下端具有两个夹持部45,两个所述夹持部45之间具有一开口451,所述开口451向下贯穿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下端。每一所述夹持部45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导引部42,所述第一导引部42为一倾斜面,两个所述第一导引部42相向设置,所述开口451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引部42之间。所述导接部6的所述第二导引部61为两个倾斜面,两个所述倾斜面分别位于所述导接部6的两个板面上,两个所述第一导引部42与所述第二导引部61的两个所述倾斜面相互配合用以导引所述导接部6插入所述开口451内。
如图8至图10所示,在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前,即所述弹性臂3受压之前,两所述第一导引部42和两个所述第二导引部61相互配合,进而使得所述导接部6位于两个所述夹持部45之间且伸入所述开口451内,且所述导接部6的两个板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部45相接触,即所述导接部6的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面62与两个所述浮动接触部4上的所述第一接触面43相接触。在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弹性臂3受压力,使得所述浮动接触部4进一步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之间的接触更加稳定(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前,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是间隔设置,即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不接触,未电性导通,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弹性臂3受压力,所述浮动接触部4向下移动,使两个所述第一导引部42和两个所述第二导引部61相互配合,进而使得所述导接部6位于两个所述夹持部45之间且伸入所述开口451,使所述导接部6的两个板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部45相接触,即所述导接部6的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面62与两个所述浮动接触部4上的所述第一接触面43相接触)。
如图11至图12所示,为所述电连接器A的第四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A不同之处在于,其余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所述定位柱13对应与所述变形臂5设有一曲面支撑部132。所述曲面支撑部132具有两个突起部1321和位于两个所述突起部1321之间的一凹陷部1322,如此所述曲面支撑部132不仅可以支撑所述变形臂5,而且还能够限制所述变形臂5沿左右方向过度偏移。
如图11至图12所示,所述弹性臂3未设有所述纵长槽33和所述挡止部34,即所述弹性臂3为单梁式,所述弹性臂3未设有可以相对变形的所述第一弹性部31和所述第二弹性部32。所述弹性臂3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埋设部35,所述第一埋设部35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通槽351,使得部分所述绝缘材料穿过两个所述第一通槽351,进而加强了所述弹性臂3和所述绝缘块c’之间的结合力。
如图11至图12所示,所述浮动接触部4远离所述弹性臂3的一侧与所述收容槽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距P1,所述第一间距P1为所述导接部6提供让位。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下端未向下超出所述绝缘块c’,所述绝缘块c’用以隔离所述弹性臂3和所述浮动接触部4,避免所述浮动接触部4受压后与所述弹性臂3接触。
如图11至图12所示,所述浮动接触部4靠近所述弹性臂3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埋设部44,所述第二埋设部44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通槽441,部分绝缘材料会穿过两个所述第二通槽441,使得所述绝缘块c’和所述浮动接触部4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自所述第二埋设部44向上倾斜延伸且向下弯折具有所述上接触部41,所述上接触部41用以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相接触。所述浮动接触部4未设有所述第一导引部42,但是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下端朝远离所述弹性臂3的一侧具有所述第一接触面43,所述第一接触面43自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下端向上且朝远离所述弹性臂3的一侧倾斜延伸。
如图11至图12所示,所述变形臂5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2直接连接,且所述变形臂5未设有所述连接槽53和所述止挡部54,即所述变形臂5为单梁式,所述变形臂5未设有可以相对变形的所述第三弹性部51和所述第四弹性部52。所述变形臂5还设有一第一弯曲段56,所述第一弯曲段56自所述变形臂5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向下弯曲形成,使得所述第一弯曲段56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位于两个所述突起部1321中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所述突起部1321的上方,所述第一弯曲段56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伸入所述凹陷部1322内。所述变形臂5还设有一第二弯曲段57,所述第二弯曲段57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段56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弯曲段56相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段57自所述第一弯曲段56向上弯曲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二弯曲段57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伸入所述凹陷部1322内,所述第二弯曲段57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位于两个所述突起部1321中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所述突起部1321的上方。所述变形臂5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还设有所述第三埋设部55,所述第三埋设部55设有两个所述第三通槽551,部分塑胶材料穿过两个所述第三通槽551,可加强所述塑胶块d’与所述第三埋设部55之间的结合力。
如图11至图12所示,所述导接部6靠近所述变形臂5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四埋设部64,所述第四埋设部64设有两个所述第四通槽641,部分塑胶材料会穿过两个所述第四通槽641,如此加强了所述塑胶块d’与所述导接部6之间的结合力。自所述第四埋设部64朝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具有所述下接触部63,所述下接触部63用以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相抵接。
如图11至图12所示,自所述下接触部63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具有一导通部66,所述导通部66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一侧与所述容纳腔12的内壁面相抵持,且所述导通部66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一间距P1内。所述导通部66未设有所述第二导引部61,但是所述导通部66的上端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接触面62。所述第二接触面62和所述第一接触面43相对应,且所述第二接触面62自所述导通部66的顶端向下且朝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侧倾斜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一接触面43位于所述绝缘块c’和所述第二接触面62之间,如此可以避免所述第二接触面62受压与所述弹性臂3相接触。
如图11至图12所示,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浮动接触部4受压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面43朝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一侧移动进入所述第一间距P1内,与所述第二接触面62相接触。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可以通过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的直接接触而进行信号的传输。
如图13至图14所示,为所述电连接器A的第五实施例,其与第四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A不同之处在于,其余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第四实施例的相同:所述绝缘本体a’的每一所述收容槽1具有相互连通的所述固定腔11和所述容纳腔12,但是所述收容槽1内未设有所述定位柱13。所述固定腔11远离所述容纳腔12的内壁面朝所述容纳腔12的一侧凸出设置有一限位部111,所述限位部111用以限制所述导电端子b’上下移动。所述容纳腔12远离所述固定腔11的内壁面朝所述固定腔11的一侧凸出设置有一隔离部121,所述隔离部121用以避免所述导电端子b’过压而造成损坏。
如图13至图14所示,沿上下方向上,所述导电端子b’的所述固定部2位于所述弹性臂3和所述变形臂5之间,且所述固定部2的上端与所述弹性臂3相连接,所述固定部2的下端与所述变形臂5相连接。所述固定部2靠近所述限位部111的一侧凸设有两个凸出部21,两个所述凸出部21沿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限位部111设于两个所述凸出部21之间,如此所述限位部111的上端可以挡止位于上方的所述凸出部21向下移动,所述限位部111的下端可以挡止位于下方的所述凸出部21向上移动,进而限位所述导电端子b’上下移动。
如图13至图14所示,所述弹性臂3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埋设部35,所述第一埋设部35上未设有所述第一通槽351,所述绝缘块c’注塑且包覆于所述第一埋设部35。所述变形臂5靠近所述导接部6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三埋设部55,所述第三埋设部55上未设有所述第三通槽551,所述塑胶块d’注塑且包覆于所述第三埋设部55外。
如图13至图14所示,每一所述导电端子b’还具有一第一连接部7和一第二连接部8,且所述浮动接触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7、所述第二连接部8和所述导接部6四者为一体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7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8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连接部7与所述第二连接部8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7和所述第二连接部8位于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部7的上端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8的下端与所述导接部6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7和所述第二连接部8呈角度设置,用以供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提供弹性力,使得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二者可以上下移动。
如图13至图14所示,所述浮动接触部4远离所述弹性臂3的一侧与所述收容槽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距P1,使得所述浮动接触部4受压后能向下移动伸入所述第一间距P1内。所述浮动接触部4靠近所述弹性臂3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埋设部44,所述第二埋设部44未设有所述第二通槽441,所述绝缘块c’注塑成型且包覆于所述第二埋设部44。自所述第二埋设部44向上倾斜延伸且向下弯折具有所述上接触部41,所述上接触部41用以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相接触。
如图13至图14所示,所述浮动接触部4远离所述弹性臂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相连接。沿自上往下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7向下且朝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侧倾斜延伸。沿水平方向上,所述绝缘块c’到所述第一连接部7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臂3到所述第一连接部7的距离,即当所述导电端子b’过压时,所述第一连接部7会与所述绝缘块c’相抵接,而不与所述弹性臂3相接触。
如图13至图14所示,所述导接部6远离所述变形臂5的一侧与所述收容槽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所述第二间距P2,使得所述导接部6受压后能向上移动伸入所述第二间距P2内。所述导接部6靠近所述变形臂5的一端具有所述第四埋设部64,所述第四埋设部64未设有所述第四通槽641,所述塑胶块d’注塑成型且包覆于所述第四埋设部64。自所述第四埋设部64向下倾斜延伸且向上弯折具有所述下接触部63,所述下接触部63用以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相接触。
如图13至图14所示,所述导接部6远离所述变形臂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8相连接。沿自下往上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8向上且朝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侧倾斜延伸。沿水平方向上,所述塑胶块d’到所述第二连接部8的距离小于所述变形臂5到所述第二连接部8的距离,即当所述导电端子b’过压时,所述第二连接部8会与所述塑胶块d’相抵接,而不与所述变形臂5相接触。
如图13至图14所示,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上接触部41向上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相接触,所述浮动接触部4受压产生移动伸入所述第一间距P1内。所述下接触部63向下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相接触,所述导接部6受压产生移动伸入所述第二间距P2内。所述第一连接部7与所述第二连接部8的夹角逐渐变小,所述第一连接部7逐渐靠近所述固定部2,但是所述第一连接部7与所述固定部2之间始终具有间隙。如此避免了所述第一连接部7与所述固定部2相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8也逐渐靠近所述固定部2,但是所述第二连接部8与所述固定部2之间始终具有间隙。如此避免了所述第二连接部8与所述固定部2相接触。所述隔离部121位于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之间,当所述导电端子b’过压时,所述浮动接触部4与所述隔离部121的上端相抵接,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隔离部121的下端相抵接,进而避免所述导电端子b’受压继续变形而产生损坏。
如图15至图18所示,为所述电连接器A的第六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A不同之处在于,其余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所述定位柱13为一长方体,且所述定位柱13未设有弧形支撑部131。每一所述导电端子b’仅设有一个所述固定部2、一个所述弹性臂3、一个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一个所述导接部6,而未设有所述变形臂5。所述弹性臂3未设有所述纵长槽33和挡止部34,即所述弹性臂3为单梁式。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下端与所述导接部6的上端相连接。
如图15至图18所示,所述固定部2自上往下插入所述固定腔11内,且所述固定部2朝靠近所述定位柱13的一侧凸出设置有一凸刺22(当然,在其它实施中,所述凸刺2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等)所述凸刺22与所述定位柱13相干涉,使得所述导电端子b’通过所述固定部2稳定的固定在所述收容槽1内。
如图15至图18所示,所述弹性臂3的所述第一埋设部35在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侧还设有一第一横截面352。自所述第一埋设部35朝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具有一第一弯折部353,且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绝缘块c’向上超出所述第一弯折部353。自所述第一弯折部353的下端朝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具有一第二弯折部354,且所述第二弯折部354到所述绝缘块c’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弯折部354到所述浮动接触部4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弯折部354到所述绝缘块c’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弯折部354到所述导接部6之间的距离。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弯折部353与所述第二弯折部354相连接且呈S型,如此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第一弯折部353和所述第二弯折部354受压可以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产生变形,所述浮动接触部4受力向下移动与所述绝缘块c’相抵接,所述第二弯折部354受力向上且朝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侧移动与所述绝缘块c’相抵接,如此防止所述浮动接触部4受压与所述第一弯折部353相抵接,及防止了所述浮动接触部4受压与所述第二弯折部354相抵接。
如图15至图18所示,自所述第二弯折部354下端朝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侧延伸具有一第一横向部36,所述第一横向部36位于所述容纳腔12内,且所述第一横向部36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绝缘本体a’的下表面,如此所述第一横向部36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位移,为所述导电端子b’提供上下方向上的弹性。自所述第一横向部36向上弯折且延伸具有一桥接部37,所述桥接部37较所述定位柱13更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且所述桥接部37靠近所述定位柱13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柱13之间具有间隙,如此使得所述桥接部37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位移,为所述导电端子b’提供水平方向上的弹性。沿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弯折部353与所述桥接部37之间还具有一让位空间371,所述让位空间371用以供所述浮动接触部4提供让位。所述桥接部37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柱13的上端相平齐(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桥接部37的上端也可以高于所述定位柱13的上端)。自所述桥接部37的上端朝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侧弯折且延伸形成一第二横向部38,所述第二横向部38位于所述定位柱13的上方,且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二横向部38与所述定位柱13之间具有间隙,如此使得所述第二横向部38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位移,为所述导电端子b’提供上下方向上的弹性,所述第二横向部38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端用以与所述固定部2相连接。
如图15至图18所示,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为一体设置,且所述浮动接触部4具有一竖直段46及自所述竖直段46的上端朝靠近所述弹性臂3的一侧弯折延伸的一倾斜段47。所述竖直段46具有一第一竖直部461和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461下方且与所述第一竖直部461的下端相连接的第二竖直部462,所述第一竖直部461的上端与所述倾斜段47相连接,所述第二竖直部462的下端与所述导接部6相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部46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竖直部462的宽度,即沿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二竖直部46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竖直部461的宽度。
如图15至图18所示,所述倾斜段47位于所述绝缘块c’、所述第一埋设部35、所述第一弯折部353及所述第二弯折部354四者的正上方。沿上下方向上,所述绝缘块c’到所述倾斜段47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弯折部353到所述倾斜段47之间的距离,如此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倾斜段47受压会先与所述绝缘块c’相抵接,避免了所述倾斜段47与所述第一弯折部353相抵接。所述倾斜段47的上端还具有所述上接触部41,所述上接触部41位于所述让位空间371的正上方,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上接触部41向下位移伸入所述让位空间371内,如此避免了所述上接触部41受压与所述弹性臂3相导接的情况发生。
如图15至图18所示,所述浮动接触部4还具有所述第二埋设部44,所述第二埋设部44自所述竖直段46朝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侧倾斜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埋设部44位于所述倾斜段47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埋设部44与所述竖直段46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埋设部44与所述竖直段46的夹角也可以是钝角)。所述第二埋设部44对应于所述第一横截面352设有一第二横截面442,所述第二横截面442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一横截面352的尺寸(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截面442的尺寸可以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横截面352的尺寸)。
如图15至图18所示,所述第二埋设部44还具有一第一弯曲部443及自所述第一弯曲部443朝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侧倾斜延伸一延伸部444。所述第一弯曲部443靠近所述竖直段4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直部461相连接,远离所述竖直段46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444相连接。所述延伸部444远离所述竖直段46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横截面442相连接。所述绝缘块c’包覆于所述延伸部444外,且部分所述绝缘块c’位于所述延伸部444和所述竖直段46之间。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延伸部444用以挡止所述绝缘块c’朝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侧位移。所述第一弯曲部443靠近所述延伸部444的部分埋设于所述绝缘块c’内,另一部分向外显露于所述绝缘块c’外,使得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第一竖直部461之间具有一狭缝P3。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埋设于所述绝缘块c’内的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443可用以挡止所述绝缘块c’朝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侧位移,而显露于所述绝缘块c’外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443位于所述狭缝P3的下方,所述狭缝P3可以供所述第二竖直部462提供让位,使得所述第二竖直部462可以朝所述狭缝P3处位移。
如图15至图18所示,所述第二埋设部44对应于所述第一弯曲部443和所述延伸部444还设有一第二弯曲部445和一延展部446,所述第二弯曲部445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353的下方,所述延展部446位于所述延伸部444的下方。所述第二弯曲部445靠近所述竖直段4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直部462相连接,远离所述竖直段46的一端与所述延展部446相连接。所述延展部446远离所述竖直段4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截面442相连接。所述延展部446和所述第二弯曲部445均埋设于所述绝缘块c’内,换句话说,所述延展部446完全埋设于所述绝缘块c’,所述第二弯曲部445也完全埋设于所述绝缘块c’内,使得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第二竖直部462之间无间隙。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延展部446和所述第二弯曲部445二者共同挡止所述绝缘块c’,避免所述绝缘块c’朝远离所述导通部66的一侧位移。
如图15至图18所示,所述导接部6的所述下接触部63沿水平方向上与所述上接触部41为错位设置,具体来说所述下接触部63较所述上接触部41更远离所述固定部2(即所述下接触部63位于所述上接触部41的右侧),如此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上接触部41可以对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产生一刮擦力,进而使所述上接触部41可以刮擦掉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上的粉尘,使得所述上接触部41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接触更稳定。所述下接触部63可以对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产生一刮擦力,进而使所述下接触部63可以刮擦掉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上的粉尘,使得所述上接触部41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接触更稳定。
如图19至图20所示,为所述电连接器A的第七实施例,其与第二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A不同之处在于,其余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同:所述绝缘本体a’中的所述定位柱13未设有所述弧形支撑部131,而且所述定位柱13远离所述固定腔11的侧面为一竖直面。每一所述导电端子b’具有一个所述固定部2、一抵接臂9、一个所述弹性臂3、一个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一个所述导接部6。
如图19至图20所示,所述固定部2自上而下插入所述固定腔11内,且所述固定部2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绝缘本体a’的上表面。所述固定部2的下端向下超出所述固定腔11,且所述固定部2的下端用以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电性导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通过焊料相焊接在一起,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也可以是相互抵接等)。
如图19至图20所示,所述抵接臂9位于所述弹性臂3的上方,且所述抵接臂9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2相连接。所述抵接臂9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自由末端向上显露于所述收容槽1用以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相抵接,即所述抵接臂9的上端(即所述抵接臂9的自由末端)向上显露于所述收容槽1用以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相抵接。所述抵接臂9的自由末端未向右超出所述绝缘块c’,换句话说,所述抵接臂9的自由末端较所述弹性臂3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4。如此,即使所述抵接臂9受压向下移动时,所述抵接臂9的自由末端会与所述绝缘块c’相抵接,而不会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相接触。
如图19至图20所示,所述弹性臂3未设有纵长槽33和挡止部34,即所述弹性臂3未设有可以相对变形的所述第一弹性部31和所述第二弹性部32,换句话说所述弹性臂3为单梁式。所述弹性臂3靠近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2相连接,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埋设部35,所述绝缘块c’注塑成型且包覆于所述第一埋设部35外。
如图19至图20所示,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相对接时,所述抵接臂9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接地触点相接触,所述固定部2的下端通过焊料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接地触点相接触,如此使得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接地讯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接地讯号能够通过所述抵接臂9和所述固定部2进行传输。所述浮动接触部4通过所述上接触部41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触点相抵接,所述导接部6通过下接触部63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相接触,且所述浮动接触部4又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面43与所述导接部6的所述第二接触面62直接接触,如此使得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可以通过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进行传输。
如图21至图24所示,为所述电连接器A的第八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A不同之处在于,其余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多个端子b’具有多个信号端子S及多个接地端子G。所述信号端子S与所述接地端子G相邻设置,具体来说,一个所述信号端子S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G,且所述信号端子S的前后两侧也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G(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一个所述信号端子S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G,然而所述信号端子S的前后两侧未设置有所述接地端子G,或者是一个所述信号端子S的左右两侧分别未设置有所述接地端子G,然而所述信号端子S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G等)
如图21至图24所示,每一所述信号端子S的所述弹性臂3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为间隔设置,且所述弹性臂3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端通过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相连接。而且每一所述信号端子S的所述变形臂5与所述导接部6为间隔设置,且所述变形臂5靠近所述导接部6的一端通过所述塑胶块d’与所述导接部6相连接。
如图21至图24所示,每一所述接地端子G的所述弹性臂3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端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相互连接,而且每一所述接地端子G的所述变形臂5靠近所述导接部6的一端与所述导接部6相互连接。换句话说,所述接地端子G的所述弹性臂3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之间的讯号相互导通,所述接地端子G的所述变形臂5与所述导接部6之间的讯号相互导通。
如图21至图24所示,当所述电连接器A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相对接时,所述信号端子S的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通过所述上接触部41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触点相抵接,所述信号端子S的所述导接部6通过下接触部63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触点相抵接,如此使得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可以通过所述信号端子S的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进行传输。所述接地端子G的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通过所述上接触部41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接地触点相抵接,且所述浮动接触部4可以将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接地讯号直接传递给所述弹性臂3和所述导接部6。所述接地端子G的所述导接部6通过下接触部63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接地触点相抵接,且所述导接部6可以将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接地讯号直接传递给所述变形臂5和所述浮动接触部4。如此使得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接地讯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接地讯号可以通过所述接地端子G的所述浮动接触部4、所述弹性臂3、所述导接部6和所述变形臂5四者进行传输。而且一个所述信号端子S的前后两侧及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G,如此所述接地端子G能够屏蔽相邻两个所述信号端子S之间的信号干扰,使得所述电连接器A具有良好的高频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连接器A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弹性臂3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为间隔设置,且所述弹性臂3的一端通过一绝缘块c’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相连接,如此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不会传输到所述弹性臂3,进而避免了传递到所述弹性臂3中的信号四周扩散对相邻所述导电端子b’的信号进行干扰,使得所述电连接器A具有良好的高频性能。而且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弹性臂3提供弹性力使所述浮动接触部4沿上下方向上位移,且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直接电性导通。如此,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仅需要通过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进行传输,不需要使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与一第三元件进行对接,避免了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第三元件接触不稳定,及所述导接部6和所述第三元件接触不稳定的情况发生,使得所述电连接器A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性能。
(2)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弹性臂3未电性导通,如此避免了所述导接部6将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传递给所述弹性臂3,而对相邻的所述导电端子b’造成串音干扰,而且所述导接部6向下显露出所述收容槽1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相焊接,使得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之间的接触更加稳定。
(3)所述第一导引部43与所述第二导引部43相配合,使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板面与所述导接部6的板面相接触,如此避免了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受压后,二者相互撞击而受到损坏。
(4)所述纵长槽33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31和所述第二弹性部32之间,如此,使得所述第一弹性部31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弹性部32弹性变形,或所述第二弹性部32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弹性部31产生弹性变形,进而增加所述弹性臂3的弹性;而且所述挡止部3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弹性部31相连接,所述挡止部3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弹性部32相连接,至少部分所述挡止部34显露于所述绝缘块c’外,如此可以避免所述绝缘块c’在成型时流入所述纵长槽33而导致所述绝缘块c’变形的情况发生。
(5)所述绝缘块c’通过注塑成型且包覆于所述第一埋设部35和所述第二埋设部44,且所述绝缘块c’的部分绝缘材料穿过所述第一通槽351和所述第二通槽441,使得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第一埋设部35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及所述绝缘块c’和所述第二埋设部44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进而避免所述弹性臂3与所述绝缘块c’分离,所述浮动接触部4与所述绝缘块c’分离。
(6)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浮动接触部4向下移动且沿顺时针的方向偏转,故所述浮动接触部4可以刮擦掉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上的粉尘,使得所述浮动接触部4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之间的接触更稳定,所述绝缘块c’位于所述弹性臂3与所述导接部6之间,以隔离所述弹性臂3和所述导接部6,避免所述弹性臂3与所述导接部6电性导通,进而避免传递到所述弹性臂3的信号对相邻的所述导电端子b’造成串音干扰的情况发生。
(7)所述变形臂5靠近所述导接部6的一侧通过所述塑胶块d’与所述导接部6相连接,如此,所述变形臂5能给所述导接部6提供弹性,使得所述导接部6能够上下移动,而且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不会传递给所述变形臂5,而对相邻的所述导电端子b’造成串音干扰。
(8)所述浮动接触部4远离所述弹性臂3的一侧与所述收容槽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距P1,所述导接部6远离所述变形臂5的一侧与所述收容槽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所述第二间距P2,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浮动接触部4沿顺时针偏转伸入所述第一间距P1内,所述导接部6沿逆时针偏转伸入所述第二间距P2内,如此所述第一间距P1可以为所述浮动接触部4提供让位,所述第二间距P2可以让所述导接部6提供让位,而且所述浮动接触部4沿顺时针的方向偏转,可以刮擦掉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上的粉尘,使得所述浮动接触部4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之间的接触更稳定;所述导接部6沿逆时针的方向偏转,可以刮擦掉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上的粉尘,使得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之间的接触更稳定。
(9)当所述导电端子b’受力过压时,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塑胶块d’相抵持,如此可避免所述导电端子b’进一步过压变形而使得所述弹性臂3和所述变形臂5损坏而无法恢复原状的情况发生,且所述绝缘块c’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端用以挡止所述导接部6,所述塑胶块d’靠近所述导接部6的一端用以挡止所述浮动接触部4,避免了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弹性臂3电性导通,所述变形臂5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电性导通,进而避免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传递到所述弹性臂3和所述变形臂5,而对相邻所述导电端子b’造成串音干扰的情况发生。
(10)所述第一接触面43位于所述绝缘块c’和所述第二接触面62之间,如此,避免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受压时与所述弹性臂3接触,进而避免了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会传递给所述弹性臂3,而对相邻的所述导电端子b’造成串音干扰的情况发生。
(11)所述导接部6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为一体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部7与所述第二连接部8呈角度设置,如此可以给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提供弹性力,使得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所述导接部6可以上下移动。
(12)所述第一连接部7与所述固定部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部8与所述固定部2之间具有间隙,如此,避免所述固定部2和所述第一连接部7相接触,所述固定部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8相接触,进而避免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传递到所述固定部2,而对相邻所述导电端子b’造成串音干扰的情况发生。
(13)所述绝缘块c’到所述第一连接部7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臂3到所述第一连接部7的距离,所述塑胶块d’到所述第二连接部8的距离小于所述变形臂5到所述第二连接部8的距离,如此,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避免了所述第一连接部7与所述弹性臂3相导接,所述第二连接部8与所述变形臂5相导接,进而避免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传递到所述弹性臂3和所述变形臂5,而对相邻所述导电端子b’造成串音干扰的情况发生。
(14)所述绝缘块c’到所述倾斜段47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臂3到所述倾斜段47之间的距离,如此所述倾斜段47受压向下位移时所述倾斜段47不会接触到所述弹性臂3,而是先与所述绝缘块c’相抵接,这样可以避免所述倾斜段47与所述弹性臂3电性导通,进而避免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传递到所述弹性臂3,而对相邻所述导电端子b’造成串音干扰的情况发生。
(15)沿水平方向上,所述下接触部63与所述上接触部41相错位,如此,所述上接触部41可以刮擦掉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产生的粉尘,使得所述上接触部41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接触更稳定,所述下接触部63可以刮擦掉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产生的粉尘,使得所述下接触部63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接触更稳定。
(16)自所述第一埋设部35朝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具有所述第一弯折部353,自所述第一弯折部353的下端朝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4的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具有所述第二弯折部354,如此,所述第一弯折部353和所述第二弯折部354可以使得所述浮动接触部4和导接部6能够上下位移,而且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第二弯折部354向上与所述绝缘块c’相抵接,如此可以避免所述第二弯折部354受压变形与所述浮动接触部4或所述导接部6电性导通,进而避免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信号传递到所述弹性臂3,而对相邻所述导电端子b’造成串音干扰的情况发生。
(17)所述第一弯曲部443部分显露于所述绝缘块c’外使所述狭缝P3位于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第一竖直部461之间,所述第二弯曲部445与所述第二竖直部462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弯曲部445埋设于所述绝缘块c’内使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第二竖直部462之间无间隙,如此不仅使得所述绝缘块c’与所述第一埋设部35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而且所述狭缝P3还能为所述第一竖直部461提供让位,避免所述第一竖直部461受力过大而造成断裂。
(18)当所述导电端子b’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对接时,所述固定部2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电性导通,所述抵接臂9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电性导通,如此所述第一电子元件B的接地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的接地信号能够通过所述抵接臂9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C相导通。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23)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电子元件至一第二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多个收容槽;
多个端子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弹性臂、一浮动接触部和一导接部,至少一所述端子的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浮动接触部为间隔设置,且所述弹性臂的一端通过一绝缘块与所述浮动接触部相连接;
当所述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导接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电性导通,所述浮动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电性导通,所述弹性臂提供弹性力使所述浮动接触部沿上下方向上位移,且所述浮动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直接电性导通,使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的信号相互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与所述弹性臂未电性导通,且所述导接部向下显露出所述收容槽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相焊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端子的板面的方向上,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下端弯折延伸具有一第一导引部,所述导接部的上端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引部设有一第二导引部,当所述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第一导引部与所述第二导引部相配合,使所述浮动接触部的板面与所述导接部的板面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具有一第一弹性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内侧的一第二弹性部,所述弹性臂具有一纵长槽和一挡止部,所述纵长槽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所述挡止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弹性部相连接,所述挡止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相连接,至少部分所述挡止部显露于所述绝缘块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具有一第一埋设部,所述第一埋设部位于所述挡止部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埋设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埋设部的一第一通槽,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纵长槽之间,所述浮动接触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埋设部具有一第二埋设部,所述第二埋设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埋设部的一第二通槽,所述绝缘块通过注塑成型且包覆于所述第一埋设部和所述第二埋设部,且所述绝缘块的部分绝缘材料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浮动接触部向下移动且沿顺时针方向偏转,所述绝缘块位于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导接部之间,以隔离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导接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接触部具有两个夹持部,所述导接部位于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且所述导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部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位于所述弹性臂下方且与所述弹性臂相连接的一变形臂,所述导接部与所述变形臂间隔设置,且所述变形臂靠近所述导接部的一侧通过一塑胶块与所述导接部相连接,当所述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变形臂提供弹性力使所述导接部沿上下方向上位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接触部远离所述弹性臂的一侧与所述收容槽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所述导接部远离所述变形臂的一侧与所述收容槽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当所述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浮动接触部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伸入所述第一间距内,所述导接部沿逆时针方向偏转伸入所述第二间距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竖直方向上所述绝缘块与所述塑胶块相对齐,当所述端子受力过压时,所述绝缘块与所述塑胶块相抵持,所述绝缘块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端用以挡止所述导接部,所述塑胶块靠近所述导接部的一端用以挡止所述浮动接触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接触部未向下超出所述绝缘块,且所述浮动接触部朝远离所述弹性臂的一侧具有一第一接触面,所述导接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具有一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位于所述绝缘块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当所述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与所述浮动接触部为一体设置,所述端子具有一第一连接部和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下方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导接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角度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端且与所述弹性臂相连接,当所述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朝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移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间隙。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一变形臂,所述变形臂与所述导接部为间隔设置,且所述变形臂靠近所述导接部的一端通过一塑胶块与所述导接部相连接,沿水平方向上,所述绝缘块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臂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距离,所述塑胶块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距离小于所述变形臂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距离。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接触部具有一竖直段及自所述竖直段朝靠近所述弹性臂一侧弯折延伸的一倾斜段,所述绝缘块位于所述倾斜段下方,且所述绝缘块到所述倾斜段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臂到所述倾斜段之间的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与所述浮动接触部为一体设置,且所述导接部具有向下显露于所述收容槽的一下接触部,所述下接触部用以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相接触,所述浮动接触部具有向上显露于所述收容槽的一上接触部,所述上接触部用以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相接触,沿水平方向上,所述下接触部与所述上接触部相错位。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所述浮动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三者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所述导接部的上端与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弹性臂具有一第一埋设部,所述浮动接触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埋设部设有一第二埋设部,所述第一埋设部面向所述第二埋设部具有一第一横截面,所述第二埋设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横截面具有一第二横截面,所述第一横截面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二横截面的尺寸。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具有一第一埋设部设于所述绝缘块内,自所述第一埋设部朝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具有一第一弯折部,自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下端朝靠近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具有一第二弯折部,当所述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第二弯折部向上与所述绝缘块相抵接。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接触部具有一竖直段和自所述竖直段朝靠近所述弹性臂一侧倾斜延伸的一第二埋设部,所述第二埋设部部分显露于所述绝缘块外使所述绝缘块与所述竖直段之间具有一狭缝,当所述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狭缝为所述竖直段提供让位。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埋设部具有一第一弯曲部及自所述第一弯曲部朝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倾斜延伸一延伸部,所述绝缘块包覆于所述延伸部外,且部分所述绝缘块位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竖直段之间,所述绝缘块包覆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外,且部分所述绝缘块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竖直段之间,当所述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延伸部用以挡止所述绝缘块朝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侧位移,所述第一弯曲部用以挡止所述绝缘块朝远离所述浮动接触部的一侧位移。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具有一第一竖直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下方的一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二竖直部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宽度,所述第二埋设部设有一第一弯曲部和一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一竖直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部部分显露于所述绝缘块外使所述狭缝位于所述绝缘块与所述第一竖直部之间,所述第二弯曲部与所述第二竖直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弯曲部埋设于所述绝缘块内使所述绝缘块与所述第二竖直部之间无间隙。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一固定部和一抵接臂,所述固定部向下显露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抵接臂向上显露于所述收容槽,且所述抵接臂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当所述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接时,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电性导通,所述抵接臂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电性导通。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端子具有至少一信号端子和至少一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信号端子相邻设置,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浮动接触部为间隔设置,且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弹性臂一端通过所述绝缘块与所述浮动接触部相连接,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浮动接触部相互连接。
CN202111133180.7A 2021-09-06 2021-09-27 电连接器 Active CN1139489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900,948 US20230075216A1 (en) 2021-09-06 2022-09-01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7210 2021-09-06
CN2021110372104 2021-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8924A true CN113948924A (zh) 2022-01-18
CN113948924B CN113948924B (zh) 2023-09-22

Family

ID=79329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3180.7A Active CN113948924B (zh) 2021-09-06 2021-09-27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75216A1 (zh)
CN (1) CN1139489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6520B (zh) * 2020-12-18 2022-06-2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952428B (zh) * 2021-01-26 2023-01-2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6707B1 (en) * 1997-10-30 2001-01-23 Intercon Systems, Inc. Interposer assembly
US6315621B1 (en) * 1999-02-18 2001-11-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tact element having multi-contact points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a single mating contact element with independent contacting forces
CN201112710Y (zh) * 2007-06-04 2008-09-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
CN101971431A (zh) * 2008-03-10 2011-02-09 泰科电子Amp有限责任公司 同轴连接器
CN103390842A (zh) * 2012-05-11 2013-11-1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CN107968284A (zh) * 2017-09-11 2018-04-2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886210A (zh) * 2016-04-01 2018-11-23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到电路板的具有接触弹簧的插头接收器
CN109560406A (zh) * 2018-03-14 2019-04-0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20190173207A1 (en) * 2017-12-01 2019-06-06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6707B1 (en) * 1997-10-30 2001-01-23 Intercon Systems, Inc. Interposer assembly
US6315621B1 (en) * 1999-02-18 2001-11-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tact element having multi-contact points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a single mating contact element with independent contacting forces
CN201112710Y (zh) * 2007-06-04 2008-09-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
CN101971431A (zh) * 2008-03-10 2011-02-09 泰科电子Amp有限责任公司 同轴连接器
CN103390842A (zh) * 2012-05-11 2013-11-1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CN108886210A (zh) * 2016-04-01 2018-11-23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到电路板的具有接触弹簧的插头接收器
CN107968284A (zh) * 2017-09-11 2018-04-2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20190173207A1 (en) * 2017-12-01 2019-06-06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560406A (zh) * 2018-03-14 2019-04-0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8924B (zh) 2023-09-22
US20230075216A1 (en)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0406B (zh) 电连接器
CN109742606B (zh) 电连接器
US7273381B2 (en) Plug connector
KR101958063B1 (ko) 전기 커넥터
CN112886340B (zh) 电连接器
CN110098507B (zh) 电连接器
US20220173550A1 (en) Integrally shielded cable connector
KR101026650B1 (ko) 전기 커넥터
CN111430990B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CN113948924B (zh) 电连接器
CN110071386B (zh) 电连接器
CN112134095A (zh) 卡缘连接器
CN110098505B (zh) 电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CN108281813B (zh) 电连接器
CN113948943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13036538B (zh) 电连接器
CN113571928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61391B (zh) 电连接器
CN210489871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件
CN116526192A (zh) 电连接器
US20220352662A1 (en) Board-to-board plug
CN116544691A (zh) 端子模组以及电连接器
CN111262079B (zh) 电连接器
CN110247214B (zh) 电连接器
CN116565595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