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8008B - 折叠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叠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8008B
CN113948008B CN202111264690.8A CN202111264690A CN113948008B CN 113948008 B CN113948008 B CN 113948008B CN 202111264690 A CN202111264690 A CN 202111264690A CN 113948008 B CN113948008 B CN 113948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isplay device
folding
state
mach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46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8008A (zh
Inventor
许彬
陈志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46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8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8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8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8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8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支撑部和转接部,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平板部、第二平板部以及弯折部,支撑部包括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通过转接部转动连接,转接部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轮齿啮合并转动相连,折叠显示装置具有展平状态、内折叠状态和外折叠状态,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向内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距逐渐增大,在显示面板由展平状态向外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距逐渐减小。本申请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既能够向内折叠,又能够向外折叠,能够满足消费者便携式大屏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折叠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了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各种电子设备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显示屏幕变得越来越大。但是,随着屏幕的增大,电子设备的外形尺寸也会相应地增大,会带来携带、存放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显示装置,既能够向内折叠又能够向外折叠,能够满足便携式大屏的使用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相对的显示面和背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平板部、第二平板部以及位于第一平板部和所述第二平板部之间的弯折部;支撑组件,支撑部包括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第一机体对应连接于第一平板部的背面,第二机体对应连接于第二平板部的背面;转接部,对应于弯折部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面一侧,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通过转接部转动连接,转接部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可活动的连接于第一机体,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可活动的连接于第二机体,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轮齿啮合并转动相连,折叠显示装置具有展平状态、内折叠状态和外折叠状态,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向内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距逐渐增大,在显示面板由展平状态向外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距逐渐减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支撑部和转接部,支撑部的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通过转接部转动连接,转接部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可活动的连接于第一机体,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可活动的连接于第二机体,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轮齿啮合并转动相连,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向内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距可以逐渐增大,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相互远离,第一齿轮、第一连接组件、第一机体、第二齿轮、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二机体之间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以用于容纳显示面板的弯折部,能够减小或避免显示面板的弯折部被挤压;而在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向外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距则可以逐渐减小,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相互靠近,能够减小或避免显示面板向外折叠过程中受到过大的拉伸力;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既能够向内折叠,又能够向外折叠,能够满足消费者便携式大屏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在第一展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在内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在第二展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在外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显示面板;11-第一平板部;12-第二平板部;13-弯折部;
20-支撑部;21-第一机体;22-第二机体;
30-转接部;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第一连接组件;331-第一弹性伸缩件;331a-第一套筒;331b-第一弹簧;331c-第一活动杆;332-第一铰链;333-第一连接件;34-第二连接组件;341-第一弹性伸缩件;341a-第二套筒;341b-第二弹簧;341c-第二活动杆;342-第二铰链;343-第二连接件;
40-驱动部;41-旋转驱动件;42-连接轴;43-联轴器;
X1-第一机体的宽度方向;X2-第二机体的宽度方向;Y-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相对转动的转动轴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申请,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了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各种电子设备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显示屏幕变得越来越大。但是,随着屏幕的增大,电子设备的外形尺寸也会相应地增大,会带来携带、存放不方便的问题。折叠手机的设计满足了消费者追求便携式大屏的需求,但现有的折叠手机在技术上并不成熟,结构设计复杂,且只能向内或向外单向折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5对折叠显示装置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在第一展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在内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在第二展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在外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支撑部20和转接部30。本申请对折叠显示装置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折叠显示装置例如可以为折叠手机,也可以为折叠平板或折叠学习机等。
显示面板10具有相对的显示面和背面,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平板部11、第二平板部12以及位于第一平板部11和第二平板部12之间的弯折部13。显示面板10具体可以为柔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LED)显示面板、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LightEmitting Diode,Mini-LED)显示面板或者电子纸。显示面板10能够通过其弯折部13实现展平和弯折。
支撑部20包括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第一机体21对应连接于第一平板部11的背面,第二机体22对应连接于第二平板部12的背面。支撑部20用于支撑和保护显示面板10,第一机体21能够支撑和保护显示面板10的第一平板部11,第二机体22能够支撑和保护显示面板10的第二平板部12。
转接部30对应于弯折部13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背面一侧,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通过转接部30转动连接。转接部30可以支撑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并使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能够相对转动。转接部30包括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第一连接组件33和第二连接组件34,第一齿轮31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3可活动的连接于第一机体21,第二齿轮32通过第二连接组件34可活动的连接于第二机体22,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轮齿啮合并转动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则第一齿轮31相对第一机体21的位置以及第二齿轮32相对第二机体22的位置能够改变,使得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啮合转动并改变显示面板10的状态时,不会硬性拉伸或挤压显示面板10,进而使折叠显示装置既能够向内折叠,又能够向外折叠。
其中,第一齿轮31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可以均平行于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相对转动的转动轴线方向Y,以使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能够更好的啮合连接,通过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相对转动能够实现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的相对转动,进而改变显示面板10的状态。
折叠显示装置具有展平状态、内折叠状态和外折叠状态。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向内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可以逐渐增大,使得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相互远离,第一齿轮31、第一连接组件33、第一机体21、第二齿轮32、第二连接组件34和第二机体22之间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以用于容纳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减小或避免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被挤压;而在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向外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则可以逐渐减小,使得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相互靠近,以减小或避免显示面板10向外折叠过程中受到过大的拉伸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折叠显示装置的展平状态,显示面板10的第一平板部11、第二平板部12和弯折部13处于同一平面,支撑部20位于显示面板10厚度方向的一侧;在折叠显示装置的内折叠状态,支撑部20和转接部30位于显示面板10的外侧,能够很好的保护显示面板10,在折叠显示装置的外折叠状态,支撑部20位于显示面板10的内侧,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朝向外侧,使得折叠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下也能够使用。其中,在折叠显示装置的内折叠状态和外折叠状态,折叠显示装置可以处于完全折叠状态,也可以处于非完全折叠状态,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其中,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支撑部20的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可以平行设置,折叠显示装置处于非完全折叠状态时,支撑部20的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呈夹角设置,且该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至180°,不包括端点值。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指的是第一齿轮31的转动中心至第二齿轮32的转动中心的距离。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既能够向内折叠,又能够向外折叠,能够满足消费者便携式大屏的使用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第一齿轮31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3可活动的连接于第一机体21,第二齿轮32通过第二连接组件34可活动的连接于第二机体22,第一连接组件33和第二连接组件34的结构有多种。
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4,可选的,第一连接组件33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伸缩件331,第一弹性伸缩件331可以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弹性伸缩件33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机体21,第二端连接第一齿轮31。通过第一弹性伸缩件331使第一齿轮31能够在第一机体21的宽度方向X1上往复移动,且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始终保持啮合连接。其中,第一机体21的宽度方向X1垂直于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相对转动的转动轴线方向Y。
可选的,第一连接组件33还可以包括第一铰链332,第一弹性伸缩件331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第一铰链332铰接于第一机体21,则第一弹性伸缩件331能够相对第一机体21发生转动,使得第一齿轮31能够在第一机体21的厚度方向上往复移动,进而第一铰链332使得第一连接组件33在内折或外折的过程中更加灵活。
可选的,第一弹性伸缩件331可以包括第一套筒331a、第一弹簧331b和第一活动杆331c,第一套筒331a的第一端与第一铰链332连接,第一弹簧331b设置于第一套筒331a内、且第一弹簧331b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套筒331a的第一端,第一活动杆331c与第一套筒331a同轴设置,第一活动杆331c的第一端套设于第一套筒331a内且与第一弹簧331b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齿轮31连接于第一活动杆331c的第二端。
转动第一机体21或第二机体22使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向内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相互远离(即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逐渐增大),第一齿轮31压缩第一弹簧331b,使得第一齿轮31靠近第一机体21,反向转动第一机体21或第二机体22使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向外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弹簧331b复原伸长使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相互靠近(即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逐渐减小)。
为方便第一齿轮31与第一活动杆331c的连接,第一连接组件33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333,第一连接件333连接于第一弹性伸缩件331的活动杆的第二端,第一齿轮31连接于第一连接件333。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组件34的结构可以与第一连接组件33相同,以使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对称。可选的,第二连接组件34均包括第二弹性伸缩件341,第二弹性伸缩件341可以具有相对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弹性伸缩件34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机体22,第二端连接第二齿轮32,通过第二弹性伸缩件341使第二齿轮32能够在第二机体22的宽度方向X2上往复移动,且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始终保持啮合连接。其中,第二机体22的宽度方向X2垂直于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相对转动的转动轴线方向Y。
可选的,第二连接组件34还包括第二铰链342,第二弹性伸缩件341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第二铰链342铰接于第二机体22,则第二弹性伸缩件341能够相对第二机体22发生转动,使得第二齿轮32能够在第二机体22的厚度方向上往复移动。
可选的,第二弹性伸缩件341可以包括第二套筒341a、第二弹簧341b和第二活动杆341c,第二套筒341a的第一端与第二铰链342连接,第二弹簧341b设置于第二套筒341a内、且第二弹簧341b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套筒341a的第一端,第二活动杆341c与第二套筒341a同轴设置,第二活动杆341c的第一端套设于第二套筒341a内且与第二弹簧341b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齿轮31连接于第二活动杆341c的第二端。
转动第一机体21或第二机体22使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向内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相互远离(即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逐渐增大),第二齿轮32压缩第二弹簧341b,使得第二齿轮32靠近第二机体22,反向转动第一机体21或第二机体22使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向外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二弹簧341b复原伸长使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相互靠近(即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逐渐减小)。
为方便第二齿轮32与第二活动杆341c的连接,第二连接组件34可以包括第二连接件343,第二连接件343连接于第二弹性伸缩件341的活动杆的第二端,第二齿轮32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4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在折叠显示装置的弯折过程中,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会发生变化,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可以均为呈椭圆形的椭圆齿轮,椭圆齿轮包括长轴和短轴。折叠显示装置的展平状态包括第一展平状态和第二展平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机体21的厚度和第二机体22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1所示,在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一展平状态,显示面板10的各部分位于同一平面,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可以在短轴对应的位置啮合;如图2所示,在折叠显示装置的内折叠状态,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可以在长轴对应的位置啮合,折叠显示装置能够由第一展平状态转换为内折叠状态,且折叠显示装置由第一展平状态向内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逐渐增大,使得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内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31、第一连接组件33、第一机体21、第二齿轮32、第二连接组件34和第二机体22之间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足以容纳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能够减小或避免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被挤压。
可以理解的是,在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一展平状态,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21=b1+b2,在折叠显示装置的内折叠状态,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1=a1+a2,其中,a1为第一齿轮31的长轴半径,a2为第二齿轮32的长轴半径,b1为第一齿轮31的短轴半径,b2为第二齿轮32的短轴半径。
可选的,第一齿轮31的长轴半径a1与第一机体21的厚度d1可以相同,第二齿轮32的长轴半径a2与第二机体22的厚度d2可以相同,即a1=d1,a2=d2,使得在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一展平状态,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长轴部分可以紧贴显示面板10,起到支撑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为相同尺寸的椭圆齿轮,第一机体21的厚度d1和第二机体22的厚度d2可以相同,即a=a1=a2,b=b1=b2,d=d1=d2,其中,a为椭圆齿轮的长轴半径,b为椭圆齿轮的短轴半径,则折叠显示装置处于第一展平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21=2b,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内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1=2a。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为相同尺寸的椭圆齿轮,第一机体21的厚度d1和第二机体22的厚度d2相同时,椭圆齿轮的长轴半径a可以满足a=d,以使折叠显示装置处于第一展平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长轴部分可以紧贴显示面板10,起到支撑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的作用。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在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一展平状态,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在短轴对应的位置啮合,可以理解的是,当转动第一机体21或第二机体22使折叠显示装置由第一展平状态向内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相互远离(即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逐渐增大),第一齿轮31压缩第一弹簧331b,第二齿轮32压缩第二弹簧341b,使得第一齿轮31靠近第一机体21,第二齿轮32靠近第二机体22。
如图3所示,在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二展平状态,显示面板10的各部分位于同一平面,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在长轴对应的位置啮合,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短轴部分可以紧贴显示面板10,起到支撑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的作用,如图4所示,在折叠显示装置的外折叠状态,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可以在短轴对应的位置啮合,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长轴部分可以紧贴显示面板10,起到支撑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的作用,且折叠显示装置由第二展平状态向外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逐渐减小,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相互靠近,能够减小或避免显示面板10向外折叠过程中受到过大的位伸。
可以理解的是,在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二展平状态,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22=a1+a2,在折叠显示装置的外折叠状态,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3=b1+b2,则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内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1与折叠显示装置处于第二展平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22一致,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外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3与折叠显示装置处于第一展平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21一致。
可选的,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为相同尺寸的椭圆齿轮,则折叠显示装置处于第二展平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22=2a,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外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3=2b;其中,a为椭圆齿轮的长轴半径,b为椭圆齿轮的短轴半径。
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4,在折叠显示装置的第二展平状态,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在长轴对应的位置啮合,可以理解的是,反向转动第一机体21或第二机体22使折叠显示装置由第二展平状态向外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弹簧331b和第二弹簧341b复原伸长使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相互靠近(即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逐渐减小)。
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为保证可折叠显示装置能够由第二展平状态向外弯折至外折叠状态,弯折部13的宽度L需要满足关系式1,
L≥d1+d2    1
其中,d1为第一机体21的厚度,d2为第二机体22的厚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折叠显示装置向外弯折时,可以以(d1+d2)为直径进行圆弧弯折。可以理解的是,为防止可折叠显示装置由第二展平状态弯折向外折叠时,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受到拉伸作用,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可以满足S22-S3≤π(d1+d2)/2-(d1+d2);为使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外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能够较好的支撑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可以满足S22-S3≥π(d1+d2)/2-(d1+d2);其中,S22为折叠显示装置处于第二展平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3为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外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
可选的,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可以满足关系式2,
S22-S3=π(d1+d2)/2-(d1+d2)    2
既能够防止可折叠显示装置由第二展平状态弯折向外折叠时,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受到拉伸作用,又能够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外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能够较好的支撑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
可选的,第一机体21的厚度d1和第二机体22的厚度d2可以相同,即d=d1=d2,此时弯折部13的宽度L满足L≥2d,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满足S22-S3=πd-2d。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为相同尺寸的椭圆齿轮,椭圆齿轮的长轴半径与第一机体21的厚度、第二机体22的厚度均相同(即a=a1=a2,b=b1=b2,d=d1=d2,a=d)时,由S22=2a,S3=2b和S22-S3=πd-2d可得到b=(2-π/2)d;即设计椭圆齿轮时,椭圆齿轮的长半径a可以满足关系式3,椭圆齿轮的短半径b可以满足关系式4,
a=d    3
b=(2-π/2)d    4
这样既能够防止可折叠显示装置由第二展平状态弯折向外折叠时,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受到拉伸作用,又能够使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外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能够较好的支撑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
可以理解的是,当折叠显示装置处于第一展平状态时,可以直接转动第一机体21或第二机体22,使折叠显示装置向内弯折,折叠显示装置向内折叠状态转变,若此时用户需要使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外折叠状态,则可以先将折叠显示装置由第一展平状态转换至第二展平状态,再使折叠显示装置向外弯折;当折叠显示装置处于第二展平状态时,可以直接使折叠显示装置向外弯折,以向外折叠状态转变,若此时用户需要使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内折叠状态,则可以先将折叠显示装置由第二展平状态转换至第一展平状态,再使折叠显示装置向内弯折。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的仰视图。
请参考图1、图3和图5,为方便用户使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折叠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部40,驱动部40用于驱动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中的至少一者绕自身齿轮中心轴线转动,以使折叠显示装置在第一展平状态和第二展平状态之间转换。可以理解的是,驱动部40包括旋转驱动件41,可选的,旋转驱动件41可以选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可选的,为简化驱动部40的结构,驱动部40可以仅用于驱动第一齿轮31绕自身齿轮中心轴线转动,使第一齿轮31为主动齿轮,第二齿轮32为从动齿轮,第一齿轮31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
需要将折叠显示装置由第一展平状态转换至第二展平状态时,通过驱动部40的旋转驱动件41带动第一齿轮31逆时针转动90度即可,反之需要将折叠显示装置由第二展平状态转换至第一展平状态时,通过旋转驱动件41带动第一齿轮31顺时针转动90度即可。
可选的,如图5所示,驱动部40的旋转驱动件41可以固定于第一连接件333,第一齿轮31可以连接于旋转驱动件41的输出轴,第一齿轮31和旋转驱动件41可通过第一连接件333随第一弹性伸缩件331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转接部30,两组转接部30在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的长度方向可以间隔设置,且两组转接部30中的两个第一齿轮31可以同轴设置,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通过两组转接部30转动连接,连接可靠性较高,能够有效防止转动位置发生偏移。其中,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机体21和第二机体22相对转动的转动轴线方向Y。
折叠显示装置包括两组转接部30时,两组转接部30中的两个第一齿轮31可以同轴设置且均与旋转驱动件41连接,以使两个第一齿轮31能够同步转动。
可选的,旋转驱动件41可以选用双轴伺服电机,双轴伺服电机包括第一转轴端和第二转轴端,两组转接部30中的一个第一齿轮31可以安装于双轴伺服电机的第一转轴端,另一个第一齿轮31可以通过连接轴42和联轴器43安装于双轴伺服电机的第二转轴端;通过双轴伺服电机可以带动两个第一齿轮31同步转动。当然,旋转驱动件41也可以选用双轴步进电机等其他类型,旋转驱动件4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每个旋转驱动件41对应驱动一个第一齿轮31,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具体形状并不限于椭圆齿轮,也可以选用其他形状的异形齿轮,只要能够满足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啮合转动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能够变化,进而折叠显示装置既能够向内折叠,又能够向外折叠,使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可以均为轮齿边缘至回转中心距离逐渐增大的凸轮,折叠显示装置由内折叠状态经展平状态向外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可以逐渐减小,即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可以满足关系式5,
S4>S5>S6    5
其中,S4为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内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5为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S6为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外折叠状态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向内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逐渐增大,使得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相互远离,第一齿轮31、第一连接组件33、第一机体21、第二齿轮32、第二连接组件34和第二机体22之间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以用于容纳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减小或避免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3被挤压;而在折叠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向外折叠状态转变时,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距则可以逐渐减小,使得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中心相互靠近,以减小或避免显示面板10向外折叠过程中受到过大的拉伸力。
依照本申请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申请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申请以及在本申请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相对的显示面和背面,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平板部、第二平板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平板部和所述第二平板部之间的弯折部;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一平板部的背面,所述第二机体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二平板部的背面;
转接部,对应于所述弯折部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一侧,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通过所述转接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接部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轮齿啮合并转动相连,
所述折叠显示装置具有展平状态、内折叠状态和外折叠状态,所述折叠显示装置由所述展平状态向所述内折叠状态转变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逐渐增大,在所述折叠显示装置由所述展平状态向所述外折叠状态转变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为椭圆齿轮,所述椭圆齿轮包括长轴和短轴,在所述折叠显示装置的所述内折叠状态,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在长轴对应的位置啮合,在所述折叠显示装置的所述外折叠状态,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在短轴对应的位置啮合,所述折叠显示装置的所述展平状态包括第一展平状态和第二展平状态,在所述第一展平状态,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在短轴对应的位置啮合,在所述第二展平状态,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在长轴对应的位置啮合,所述折叠显示装置能够由所述第一展平状态转换为所述内折叠状态,且由所述第二展平状态转换为所述外折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者绕自身齿轮中心轴线转动,以使所述折叠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一展平状态和所述第二展平状态之间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伸缩件,以使所述第一齿轮能够在所述第一机体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始终保持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伸缩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机体,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均包括第二弹性伸缩件,以使所述第二齿轮能够在所述第二机体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始终保持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伸缩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机体,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机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机体的宽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相对转动的转动轴线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铰链,所述第一弹性伸缩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铰接于所述第一机体;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铰链,所述第二弹性伸缩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铰链铰接于所述第二机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伸缩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弹簧和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内、且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第一套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杆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内且与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杆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弹性伸缩件包括第二套筒、第二弹簧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铰链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活动杆与所述第二套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活动杆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且与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杆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宽度满足关系式(1),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满足关系式(2),
L≥d1+d2        (1)
S22- S3=π(d1+d2)/2-(d1+d2)        (2)
其中,d1为所述第一机体的厚度,d2为所述第二机体的厚度,L为所述弯折部的宽度,S22为所述折叠显示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S3为所述折叠显示装置处于所述外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为相同尺寸的椭圆齿轮,所述第一机体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机体的厚度相同,所述椭圆齿轮的长半径满足关系式(3),所述椭圆齿轮的短半径满足关系式(4),
a=d        (3)
b=(2-π/2)d       (4)
其中,d=d1=d2,a为椭圆齿轮的长轴半径,b为椭圆齿轮的短轴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者绕自身齿轮中心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者为主动齿轮,另一者为从动齿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显示装置包括两组所述转接部,两组所述转接部在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相对转动的转动轴线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旋转驱动件,两组所述转接部中的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设置且均与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以使两个所述第一齿轮能够同步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件为双轴伺服电机,两组所述转接部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双轴伺服电机的第一转轴端,另一个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连接轴和联轴器安装于所述双轴伺服电机的第二转轴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满足关系式(5),
S4>S5>S6        (5)
其中,S4为所述折叠显示装置处于所述内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S5为所述折叠显示装置处于所述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S6为所述折叠显示装置处于所述外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
CN202111264690.8A 2021-10-28 2021-10-28 折叠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948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4690.8A CN113948008B (zh) 2021-10-28 2021-10-28 折叠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4690.8A CN113948008B (zh) 2021-10-28 2021-10-28 折叠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8008A CN113948008A (zh) 2022-01-18
CN113948008B true CN113948008B (zh) 2023-05-05

Family

ID=79337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4690.8A Active CN113948008B (zh) 2021-10-28 2021-10-28 折叠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800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57342B1 (en) * 2015-05-04 2021-06-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inge for foldable components
KR101834793B1 (ko) * 2017-07-28 2018-03-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912213B2 (en) * 2017-12-27 2021-02-02 L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maintaining a folding angle by magnetic force
CN110266836A (zh) * 2019-05-28 2019-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折叠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TWM589827U (zh) * 2019-08-23 2020-01-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電子裝置
CN110515427B (zh) * 2019-08-29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009967B (zh) * 2021-03-04 2023-04-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屏幕的铰链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450646B (zh) * 2021-03-04 2022-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8008A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0566B2 (en) Foldable mechanism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220261040A1 (en) Rotating Mechanism And Foldable Display Terminal
CN108648624B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折叠机构
TWI637100B (zh) 用於可折疊構件的鉸鏈
JP2023541909A (ja) 折畳み機器及び電子装置
JP2022545900A (ja) 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折り畳みアセンブリ
EP3845996A1 (en) Rotary shaf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tary shaft
US11889645B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oldable display
CN209881839U (zh) 一种可折叠智能终端
CN113345334A (zh) 一种中框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3194167B (zh) 折叠机构、壳体组件以及内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05867533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223369U (zh) 铰链装置及电子装置
US11262793B2 (en) Folding-type electronic device
CN211550435U (zh) 同步转动机构、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US2020000429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transforming method thereof
CN111862819B (zh) 转轴机构与显示装置
WO2023109781A1 (zh) 电子设备
CN113948008B (zh) 折叠显示装置
CN110958338B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装置
CN203912398U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216044966U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US20230156942A1 (en) Hinge for mobile electronic terminal having inward-foldable flexible screen
US20230304530A1 (en) Folding mechanism and 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TWM582291U (zh) 轉軸模組與折疊式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