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7865A - 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7865A
CN113947865A CN202111192233.2A CN202111192233A CN113947865A CN 113947865 A CN113947865 A CN 113947865A CN 202111192233 A CN202111192233 A CN 202111192233A CN 113947865 A CN113947865 A CN 113947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area
target operation
operation area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22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海
张海
文建军
史金奇
王雯
刘天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922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7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7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7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69System arrangements wherein the object is to detect the exact location of child or item using a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e.g. GP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61System arrangements wherein the object is to detect trespassing over a fixed physical boundary, e.g. the end of a garde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72System arrangements wherein the object is to detect exact location of child or item using triangulation other than GP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16Personal emergency signalling and security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后台管控设备,定位基站、用户定位装置和报警器;后台管控设备与定位基站、用户定位装置和报警器通过网络相连;用户定位装置佩戴于作业人员的身体上;用户定位装置,用于通过定位基站,获得佩戴用户定位装置的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将用户位置发送给后台管控设备;后台管控设备,用于通过定位基站确定变电站中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如基于目标位置范围以及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目标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确定出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控制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报警器输出风险警报提醒。本申请可以降低变电检修的作业区域内工作人员误入非工作区域的情况。

Description

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安全管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化变电站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变电站工作区域的智能管控系统将取得长足的发展。
然而,变电检修作业过程中,仍会存在作业误入非工作区域、误操作等情况,而变电站内设备布置复杂,如果工作人员非法跨越进入非工作区域,可能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为了提升了变电站现场安全监督水平,就需要减少作业人员误入非工作区域的事件发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管控方法和系统,以降低变电检修的作业区域内工作人员误入非工作区域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管控系统,包括:
后台管控设备,定位基站、用户定位装置和报警器;
其中,后台管控设备与所述定位基站、用户定位装置和所述报警器通过网络相连;
所述用户定位装置与所述定位基站通过网络相连;
所述用户定位装置佩戴于作业人员的身体上;
所述用户定位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定位基站,获得佩戴所述用户定位装置的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将所述用户位置发送给所述后台管控设备;
所述后台管控设备,用于通过所述定位基站确定变电站中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如基于所述目标位置范围以及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目标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确定出所述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控制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报警器输出风险警报提醒,所述风险警报提醒用于提示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作业区域的风险;
所述报警器用于输出风险警报提醒。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变电站的每个作业区域的区域边界上部署的多个超宽带UWB定位基站,所述变电站包括多个作业区域;
所述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出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之后,向部署于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内的多个UWB定位基站发送启动命令,所述启动命令用于开启所述UWB定位基站;
所述UWB定位基站用于向所述后台管控设备上报所述UWB定位基站的基站位置;
所述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通过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区域边界上多个UWB定位基站的基站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部署在变电站内的至少一套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
所述后台管控设备,通过所述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查询出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
优选的,所述用户定位装置为佩戴于工作人员头部的智能定位安全帽或者是可穿戴定位标签。
优选的,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
所述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出所述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时,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包含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和所述目标作业人员的图像,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图像。
优选的,所述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出所述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时,存储风险记录信息,所述风险记录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信息以及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时所处的用户位置。
优选的,还包括:手持终端;
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后台管控设备通过网络相连;
所述手持终端,用于采集目标作业区域对应的目标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将所述人脸信息发送给所述后台管控设备,将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负责人输入的签名信息发送给所述后台管控设备,所述签名信息用于表征所述负责人已经确认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内部署的设备以及目标作业区域对应的目标工作人员的安全措施符合要求;
所述后台管控设备,在基于目标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作业人员为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合法作业人员,且接收到所述签名信息,向所述手持终端发送作业允许通知,所述作业允许通知指示所述目标作业人员进入所述目标作业区域进行变电作业。
优选的,所述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获得用户输入的电子工作票,所述电子工作票中记录有需要变电操作的目标工作区域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工作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电子工作票中记录的目标工作区域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确定待监控的目标工作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工作区域内的目标工作人员。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安全管控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安全管控系统中的后台管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变电站中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以及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至少一个目标作业人员;
通过定位基站获得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作业范围;
获取所述目标作业人员佩戴的用户定位装置上报的所述目标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
如基于所述目标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以及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作业范围确定出所述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向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报警器输出风险警报提醒,所述风险警报提醒用于提示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作业区域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确定变电站中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以及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至少一个目标作业人员,包括:
获得用户输入的电子工作票,所述电子工作票中记录有需要变电操作的目标工作区域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工作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电子工作票中记录的目标工作区域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确定待监控的目标工作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工作区域内的目标工作人员。
由以上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中后台管控设备可以通过定位基站确定出该需要变电检修的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而且,目标作业区域对应的目标工作人员均佩戴有用户定位装置,用户定位装置可以检测并向后台管控设备上报目标工作人员的用户位置。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目标工作人员的用户位置及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作业范围,监控目标工作人员是否存在跨出该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并在目标工作人员存在跨出该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时,控制报警器输出风险警报提醒,从而可以及时提醒目标工作人员避免跨出目标作业区域,减少了目标工作人员误入非工作区域的情况,进而减少了由于工作人员误入非工作区域而导致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管控系统的一种组成架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管控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对于变电站的变电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监控,以及时和有效减少作业区域内作业人员在变电作业过程中的误入非作业区域的风险。
其中,变电站可以划分为多个作业区域,不同时刻需要进行变电检修的作业区域会有所不同。针对每个作业区域而言,需要在该作业区域内进行变电检测等相关作业的人员为该作业区域关联的作业人员。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安全管控系统的一种组成架构示意图。
由图1可以看出,该系统可以包括:后台管控设备101,定位基站102、用户定位装置103和报警器104。
其中,后台管控设备101与定位基站102、用户定位装置103和报警器104通过网络相连。
该用户定位装置与定位基站通过网络相连;
所述用户定位装置佩戴于作业人员的身体上,如,在需要在变电站的某个作业区域进行变电检测,则需要在该作业区域的作业人员身体上佩戴用户定位装置。
该用户定位装置,用于通过定位基站,获得佩戴该用户定位装置的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将该用户位置发送给后台管控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定位装置获取到该用户定位装置的位置实际上就是佩戴该用户定位装置的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
其中,用户定位装置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可能,如,用户定位装置为佩戴于工作人员头部的智能定位安全帽,或者是佩戴于用户身体上的可穿戴定位标签。当然,该用户定位装置还可以有其他可能,对此不加限制。
类似的,本申请中定位基站用于辅助用户定位装置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作业区域的位置范围。本申请中,该定位基站同样可以有多种可能,本申请对此不加限制,后续会结合几种可能情况进行介绍。
在本申请中,该后台管控设备可以有一台,也可以多台。在后台管控设备有多台的情况下,该多台后台管控设备可以构成一个后台管控集群。
后台管控设备101,用于通过该定位基站确定变电站中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如基于该目标位置范围以及该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目标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确定出该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该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控制该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报警器输出风险警报提醒,该风险警报提醒用于提示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作业区域的风险。
相应的,该报警器104,用于输出风险警报提醒。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区分,将待监控的作业区域称为目标作业区域,该目标作业区域属于该变电站下的多个作业区域。
相应的,为了便于区分,将该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作业人员称为目标作业人员,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作业人员为预先设定的,需要在该目标作业区域内进行变电检修的作业人员。
其中,确定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该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可能。如,在检测到目标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距离该目标作业区域的边界距离小于设定距离,或者是,在检测到目标作业人员处于该目标作业区域的边界,或者是,检测到目标作业人员的位置处于目标作业区域之外,则确定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该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等,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该报警器的具体形式也可以有多种可能,如报警器可以是语音报警器,通过语音报警器输出用于提醒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作业区域的语音提醒。又如,该报警器还可以为声光报警器,该声光报警器响应于风险警报提醒输出语音或者铃声报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闪光等形式来引起用户注意。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能够使得作业区域的作业人员能够听到报警器输出的风险警报提醒,本申请可以在每个作业区域内均设置一个报警器,也可以是在两个作业区域之间设置一个报警器,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对此不加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作业人员在其需要执行变电检测的作业区域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作业人员不小心跨界进入到其他作业区域或者作业区域之外的区域,则可能由于该作业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存在的设备风险,而使得该作业人员存在人身安全或者导致其他风险,因此,通过及时输出风险警报提醒,可以减少作业人员的跨界。
由以上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中后台管控设备可以通过定位基站确定出该需要变电检修的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而且,目标作业区域对应的目标工作人员均佩戴有用户定位装置,用户定位装置可以检测并向后台管控设备上报目标工作人员的用户位置。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目标工作人员的用户位置及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作业范围,监控目标工作人员是否存在跨出该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并在目标工作人员存在跨出该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时,控制报警器输出风险警报提醒,从而可以及时提醒目标工作人员避免跨出目标作业区域,减少了目标工作人员误入非工作区域的情况,进而减少了由于工作人员误入非工作区域而导致的安全风险。
同时,相对于在每个作业区域布设物理围栏而言,通过本申请的方案,利用定位装置和后台管控设备相当于为每个作业区域设定了一个电子围栏,从而降低了人工手动布设物理围栏而导致的复杂度;且,相对物理围栏而言,能够更为有效监督作业人员跨越作业区域的行为。
另外,相对在作业区域通过红外对射部署电子光栅来形成的虚拟电子围栏而言,本申请的方案不容易受到地形和环境等影响,可以减少由于地形和环境等因素而导致的作业区域越界报警失效的情况。
在本申请中后台管控设备确定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可能,如,后台管控设备可以由用户预先设定需要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还可以向后台管控设备输入电子工作票,电子工作票中记录有需要变电操作的目标工作区域的标识信息以及目标工作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
相应的,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获得用户输入的电子工作票;基于所述电子工作票中记录的目标工作区域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确定待监控的目标工作区域以及该目标工作区域内的目标工作人员。
可以理解的是,在定位装置为UWB定位基站的情况下,后台管控设备基于电子工作票自动确定出目标作业工作区域之后,后台管控设备会启动该目标作业区域对应的UWB定位基站,从而自动确定出目标作业工作区域对应的虚拟电子围栏。
下面结合本申请中定位装置的可能情况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本申请中,该定位装置可以包括:变电站的每个作业区域的区域边界上部署的多个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定位基站。
其中,UWB技术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UWB技术具有系统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截获能力低,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因此,UWB定位基站可以提升定位的精准度。
其中,变电站包括多个作业区域。针对每个作业区域均可以在该边界上设置多个UWB定位基站,通过多个UWB定位基站的位置可以定位出该作业区域的位置范围。
如,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在作业区域为方形的情况下,可以在作业区域的四个顶角分别设置一个UWB定位基站,在此基础上,这四个UWB定位基站的连线所形成的区域就是该作业区域的位置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作业区域设置的多个UWB定位基站可以形成该作业区域对应的虚拟电子围栏。
在该种可能的情况中,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出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之后,向部署于该目标作业区域内的多个UWB定位基站发送启动命令,启动命令用于开启UWB定位基站。
相应的,UWB定位基站用于向后台管控设备上报UWB定位基站的基站位置。如,UWB定位基站启动后,则UWB定位基站确定自身位置并发送给后台管控设备。
在此基础上,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通过目标作业区域的区域边界上多个UWB定位基站的基站位置,确定该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
如,后台管控设备确定出属于该目标作业区域部署的多个UWB定位基站上报的基站位置之后,可以将这多个UWB定位基站的基站位置的连钱所围成的区域确定为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
在又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该安全管控系统的定位装置包括:部署在变电站内的至少一套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该北斗CORS站可以基于北斗技术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结合北斗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和高可靠定位、导航等服务。
如,在本申请中,可以在一个变电站中建筑物的最高处设置一套北斗CORS,以接收并放大北斗信号,有利于精准定位人员位置。
相应的,后台管控设备,通过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查询出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如,通过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可以定位目标作业区域所覆盖的目标位置范围。
在此基础上,用户定位装置(如智能定位安全帽或者可穿戴定位标签)通过与北斗CORS进行交互,从该北斗CORS获取该用户定位装置的位置,并将该用户定位装置的位置上报给后台管控设备,而该用户定位装置的位置实际上就是佩戴该用户定位装置的工作人员的用户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以上任意一个装置的实施例中,该安全管控系统还可以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如图1所示,该图像采集装置105与后台管控设备相连,如通过物理线路或者无线网络等实现连接。
该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摄像头等具备图像采集功能的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一般情况下,在变电站内可以设置有多个图像采集装置,这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可以采集变电站的不同区域。如,可以针对每个作业区域设置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或者是,根据图像采集装置的摄像范围,两个或者多个作业区域可以共用一个或者多个图像采集装置。
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出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该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时,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包含该目标作业区域和该目标作业人员的图像,存储该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后台管控设备可以控制摄像范围覆盖该目标作业区域的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图像采集,从而可以采集到目标作业区域对应的变电检修现场图,在此基础上,基于变电检修现场图可以确定出存在跨界风险时,目标作业人员相对目标作业区域的位置等信息,以便后续基于该变电检修现场图进行风险分析或者数据溯源。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后续查询目标作业人员可能存在的跨界风险的具体原因以及相关数据的溯源,本申请中该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出该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该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时,存储风险记录信息。
其中,该风险记录信息至少包括目标作业区域的信息以及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时所处的用户位置。目标作业区域的信息可以为目标作业区域的标识或者目标作业区域内部署的相关设备等信息。
当然,该风险记录信息还可以包括目标作业区域相连的其他作业区域等的信息,对此不加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后台管控设备能够更为合理的监控目标作业人员,后台管控设备需要了解目标作业区域开始作业的时间或者条件,以及目标作业人员是否为合法或者说真实的作业人员。基于此,在本申请以上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手持终端,该手持终端可以为任意类型的移动终端,本申请对此不加限制。
其中,该手持终端与后台管控设备通过网络相连。
在本申请中,该手持终端,用于采集目标作业区域对应的目标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将人脸信息发送给后台管控设备。
相应的,后台管控设备,基于目标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检测目标作业人员为目标作业区域预先设定的的合法作业人员,如果目标作业人员不属于合法作业人员,则后台管控设备可以记录非法人员信息,该非法人员信息可以包括不属于合法作业人员的人脸图像以及获得人脸图像的时间等。
其中,通过手持终端将目标工作人员的人脸图像发送到后台管控设备进行验证,即可以保证目标工作人员的合法性,也可以实现工作人员的远程签到的作用。
进一步的,手持终端还可以将目标作业区域的负责人输入的签名信息发送给后台管控设备,所述签名信息用于表征负责人已经确认目标作业区域内部署的设备以及目标作业区域对应的目标工作人员的安全措施符合要求。
其中,目标作业区域的负责人可以包括检修操作的负责人员和安保措施的维护人员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对此不加限制。
在手持终端中可以显示有需要作业区域的至少一个相关负责人确认的信息项,如,信息项可以为安全措施是否合格等,而各个相关负责人在确认相关信息合格后,可以对相关信息项进行签名确认。
在以上基础上,后台管控设备可以在基于目标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作业人员为目标作业区域的合法作业人员,且接收以上的签名信息,向该手持终端发送作业允许通知。其中,作业允许通知指示所述目标作业人员进入目标作业区域进行变电作业。
当然,在后台管控设备控制启动目标作业区域内的UWB定位基站的情况下,后台管控设备也可以是在基于目标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确定目标作业人员为目标作业区域的合法作业人员,且接收到签名信息时,控制启动目标作业区域对应的UWB定位基站。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安全管控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如上安全管控系统中的后台管控设备。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安全管控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201,确定变电站中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以及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至少一个目标作业人员。
如,可以由用户向后台管控设备输入目标作业区域和目标作业人员的信息。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为了能够更为便捷灵活的控制目标作业区域的监管,获得用户输入的电子工作票,该电子工作票中记录有需要变电操作的目标工作区域的标识信息以及目标工作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相应的,可以基于电子工作票中记录的目标工作区域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确定待监控的目标工作区域以及目标工作区域内的目标工作人员。
S202,通过定位基站获得该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作业范围。
S203,获取该目标作业人员佩戴的用户定位装置上报的该目标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
S204,如基于该目标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以及该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作业范围确定出该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该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向该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报警器输出风险警报提醒。
该风险警报提醒用于提示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作业区域的风险。
后台管控设备执行以上步骤S203到S205的相关操作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见前面实施例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同时,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台管控设备,定位基站、用户定位装置和报警器;
其中,后台管控设备与所述定位基站、用户定位装置和所述报警器通过网络相连;
所述用户定位装置与所述定位基站通过网络相连;
所述用户定位装置佩戴于作业人员的身体上;
所述用户定位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定位基站,获得佩戴所述用户定位装置的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将所述用户位置发送给所述后台管控设备;
所述后台管控设备,用于通过所述定位基站确定变电站中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如基于所述目标位置范围以及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目标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确定出所述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控制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报警器输出风险警报提醒,所述风险警报提醒用于提示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作业区域的风险;
所述报警器用于输出风险警报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变电站的每个作业区域的区域边界上部署的多个超宽带UWB定位基站,所述变电站包括多个作业区域;
所述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出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之后,向部署于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内的多个UWB定位基站发送启动命令,所述启动命令用于开启所述UWB定位基站;
所述UWB定位基站用于向所述后台管控设备上报所述UWB定位基站的基站位置;
所述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通过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区域边界上多个UWB定位基站的基站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部署在变电站内的至少一套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
所述后台管控设备,通过所述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查询出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位置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定位装置为佩戴于工作人员头部的智能定位安全帽或者是可穿戴定位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
所述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出所述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时,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包含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和所述目标作业人员的图像,存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出所述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时,存储风险记录信息,所述风险记录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信息以及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时所处的用户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持终端;
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后台管控设备通过网络相连;
所述手持终端,用于采集目标作业区域对应的目标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将所述人脸信息发送给所述后台管控设备,将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负责人输入的签名信息发送给所述后台管控设备,所述签名信息用于表征所述负责人已经确认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内部署的设备以及目标作业区域对应的目标工作人员的安全措施符合要求;
所述后台管控设备,在基于目标作业人员的人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作业人员为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合法作业人员,且接收到所述签名信息,向所述手持终端发送作业允许通知,所述作业允许通知指示所述目标作业人员进入所述目标作业区域进行变电作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管控设备,还用于获得用户输入的电子工作票,所述电子工作票中记录有需要变电操作的目标工作区域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工作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电子工作票中记录的目标工作区域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确定待监控的目标工作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工作区域内的目标工作人员。
9.一种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管控系统中的后台管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变电站中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以及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至少一个目标作业人员;
通过定位基站获得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作业范围;
获取所述目标作业人员佩戴的用户定位装置上报的所述目标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
如基于所述目标作业人员的用户位置以及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目标作业范围确定出所述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风险,向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报警器输出风险警报提醒,所述风险警报提醒用于提示目标作业人员存在跨出作业区域的风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变电站中待监控的目标作业区域以及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关联的至少一个目标作业人员,包括:
获得用户输入的电子工作票,所述电子工作票中记录有需要变电操作的目标工作区域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工作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电子工作票中记录的目标工作区域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工作人员的标识信息,确定待监控的目标工作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工作区域内的目标工作人员。
CN202111192233.2A 2021-10-13 2021-10-13 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3947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2233.2A CN113947865A (zh) 2021-10-13 2021-10-13 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2233.2A CN113947865A (zh) 2021-10-13 2021-10-13 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7865A true CN113947865A (zh) 2022-01-18

Family

ID=79330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2233.2A Pending CN113947865A (zh) 2021-10-13 2021-10-13 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78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8488A (zh) * 2022-07-13 2022-08-12 南京智铁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动车检修库安全保障的监控系统
CN115932928A (zh) * 2023-02-23 2023-04-07 国网瑞嘉(天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基于变电场所的定位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8331A1 (ko) * 2012-12-05 2014-06-12 서울과학기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스마트 헬멧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헬멧 영상 처리 시스템
CN206559654U (zh) * 2017-03-08 2017-10-13 北京智物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wb定位的变电站管理系统
CN109147272A (zh) * 2018-09-03 2019-01-04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基于超宽带uwb定位的变电站违规越线提示方法
CN111491257A (zh) * 2020-03-16 2020-08-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电站三维可视化作业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01310A (zh) * 2020-08-24 2020-11-2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基于视觉感知与空间定位的变电站作业现场安全管控系统
CN213844229U (zh) * 2020-10-21 2021-07-30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作业管控装置
CN113225683A (zh) * 2021-03-31 2021-08-06 通辽霍林河坑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人员定位的电厂作业安全自动管控系统及管控方法
US20210278525A1 (en) * 2017-02-17 2021-09-09 Kyoung Jin PARK System for survival detection in dangerous spac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8331A1 (ko) * 2012-12-05 2014-06-12 서울과학기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스마트 헬멧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헬멧 영상 처리 시스템
US20210278525A1 (en) * 2017-02-17 2021-09-09 Kyoung Jin PARK System for survival detection in dangerous space
CN206559654U (zh) * 2017-03-08 2017-10-13 北京智物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wb定位的变电站管理系统
CN109147272A (zh) * 2018-09-03 2019-01-04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基于超宽带uwb定位的变电站违规越线提示方法
CN111491257A (zh) * 2020-03-16 2020-08-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电站三维可视化作业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01310A (zh) * 2020-08-24 2020-11-2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基于视觉感知与空间定位的变电站作业现场安全管控系统
CN213844229U (zh) * 2020-10-21 2021-07-30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作业管控装置
CN113225683A (zh) * 2021-03-31 2021-08-06 通辽霍林河坑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人员定位的电厂作业安全自动管控系统及管控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8488A (zh) * 2022-07-13 2022-08-12 南京智铁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动车检修库安全保障的监控系统
CN114898488B (zh) * 2022-07-13 2022-10-14 南京智铁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动车检修库安全保障的监控系统
CN115932928A (zh) * 2023-02-23 2023-04-07 国网瑞嘉(天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基于变电场所的定位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3636B (zh) 无线巡检系统及巡检管理方法
CN113947865A (zh) 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4691582B (zh) 基于智能手环的铁路工务防护系统及方法
CN205230242U (zh) 一种智能小区安防系统
KR20110060342A (ko) 위치기반 서비스를 이용한 cctv 카메라 장치와 안전관제 센터 서버, 그를 포함한 지능형 보안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204965565U (zh) 变电站门禁管理系统
CN105814616A (zh) 用于操作紧急呼救系统的方法、紧急呼救系统
CN208875459U (zh) 一种智能安全帽
CN107404635B (zh) 一种报警信息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4153343A (zh) 一种健康码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888435A (zh) 一种手机管控系统
CN111148029A (zh) 一种人员定位识别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700464A (zh) 一种核事故中人员的应急清点方法及系统
EP2602985A1 (en)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WO2008041391A1 (fr) Système de surveillance de la position d'un objet mobile
CN207503396U (zh) 一种输电线路防护监测终端
CN110062207A (zh) 楼宇智能综合可视管理系统
CN213303242U (zh) 人员异常行为报警系统
CN109473186B (zh) 用于核电站的机器人监控系统
CN107972699A (zh) 一种既有线路施工中来车预警系统
CN205427969U (zh) 无线巡检系统
CN105551169A (zh) 利用光伏供电的多功能森林防火警示装置
CN205177118U (zh) 危险分子定点监管系统
CN116866829A (zh) 一种智能电厂管理系统及携带式uwb定位装置
CN114554141A (zh) 一种智慧园区安防系统及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