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7919A - 定子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定子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7919A
CN113937919A CN202111211087.3A CN202111211087A CN113937919A CN 113937919 A CN113937919 A CN 113937919A CN 202111211087 A CN202111211087 A CN 202111211087A CN 113937919 A CN113937919 A CN 113937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cooling
flow channel
cor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10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余生
陈彬
常昆鹏
贾金信
刘健宁
郭长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2110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79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7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7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0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02K1/165Shape, form or location of the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cooling medium between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该定子冷却结构包括定子铁芯(1),定子铁芯(1)包括定子轭(2)和定子齿(3),相邻的定子齿(3)之间形成定子槽(4),定子齿(3)上绕制有定子绕组(5),定子绕组(5)包括位于定子铁芯(1)两端的端部绕组(6),定子轭(2)上设置有冷却流道(7),冷却流道(7)为折弯结构,冷却流道(7)靠近端部绕组(6)的一端开口位于端部绕组(6)的径向外侧,冷却流道(7)远离端部绕组(6)的一端开口与定子槽(4)连通。根据本申请的定子冷却结构,能够保证绕组冷却均匀,避免绕组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电机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定子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子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车领域快速发展,行业内竞争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厂商着力于油冷技术在乘用车主驱电机上的应用,以从技术角度出发提升主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
现阶段各厂家产品,为了减小体积节约成本,采用的方案主要是提高电机转速和改善冷却条件以提高功率密度。提高电机转速受轴承、油封和配套减速器速比等因素限制,往往产生较多的负作用。改善冷却条件方面,水冷冷却效果有限,而采用填充导热材料提高传热效率一般受材料成本,或工艺复杂度等因素制约,不适宜批量生产。因此现阶段,最有效的方案是使用油冷技术,但现有的油冷冷却方案多是油路结构复杂,增加了加工工艺成本,或油路结构不合理,冷却效果有限,尤其对定子的冷却,多存在冷却不均的情况。
当前,新能源汽车主驱电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处于低速大扭矩时,主驱电机的定子及转子会发出大量的热,当前新能源汽车主驱电机的散热方式多为在电机机壳内部开设螺旋水流道,通过水在机壳内的循环流动,进而实现电机的冷却效果,这种冷却方式存在电机绕组、轴承无法得到直接冷却和润滑,主驱电机的主要发热源得不到有效冷却的问题,因此电机热负荷受限,进而导致电机体积受限。
若采用油冷式冷却,冷却油可直接与电机各发热源接触,并在结构上做到针对性冷却,主驱电机各发热源得到有效冷却,在相同性能要求下,油冷电机相比传统的水冷电机,热负荷得到提高,电机体积可以减小,功率密度进而得到提高,冷却油可同时润滑冷却电机轴承,进而电机寿命也得到提高。
当前电机油冷方式是将冷却油直接冷却定子绕组,但现有油冷方式存在绕组冷却不均匀,导致绕组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容易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定子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能够保证绕组冷却均匀,避免绕组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电机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定子轭和定子齿,相邻的定子齿之间形成定子槽,定子齿上绕制有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包括位于定子铁芯两端的端部绕组,定子轭上设置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为折弯结构,冷却流道靠近端部绕组的一端开口位于端部绕组的径向外侧,冷却流道远离端部绕组的一端开口与定子槽连通。
优选地,沿着远离端部绕组的方向,冷却流道向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折弯。
优选地,定子铁芯包括第一铁芯段和第二铁芯段,第一铁芯段采用第一铁芯冲片叠置而成,第二铁芯段采用第二铁芯冲片叠置而成,第一铁芯段上设置有第一流道段,第二铁芯冲片上设置有第二流道段,第一流道段位于端部绕组的径向外侧,第二流道段的一端与第一流道段连通,第二流道段的另一端与定子槽连通。
优选地,定子铁芯还包括第三铁芯段,第三铁芯段设置在第一铁芯段和第二铁芯段之间,第三铁芯段采用第三铁芯冲片叠置而成,第三铁芯段上设置有第三流道段,第三流道段的一部分与第一流道段的至少部分重合,第三流道段的另一部分与第二流道段的部分重合,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通过第三流道段连通。
优选地,定子槽的两侧侧壁上相向设置有隔断凸起,隔断凸起将定子槽分割为线槽部和介质流通部,隔断凸起之间形成连通线槽部和介质流通部的连通通道,介质流通部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延伸,冷却流道与介质流通部连通。
优选地,介质流通部沿轴向贯穿定子铁芯。
优选地,连通通道内设置有导热板。
优选地,介质流通部的截面为弧形或矩形。
优选地,定子铁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流道。
优选地,第二流道段的宽度小于定子槽的宽度。
优选地,定子冷却结构还包括机壳,机壳套设在定子铁芯外,机壳内设置有冷却水路和/或轴向油路,冷却水路和轴向油路互不相通。
优选地,定子冷却结构还包括进油口、三通管和喷油环,三通管的第一个接口与进油口连通,三通管的第二个接口与轴向油路连通,三通管的第三个接口与喷油环连通,喷油环套设在端部绕组的外周侧,喷油环上对应冷却流道的进口设置有喷油孔。
优选地,喷油环包括环形腔,喷油孔与环形腔连通,三通管与环形腔连通。
优选地,每个定子槽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冷却流道,每个冷却流道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油孔。
优选地,喷油环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喷油孔。
优选地,第一流道段的截面为圆形,第二流道段的截面为矩形,第三流道段的截面为圆形和矩形的组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包括定子冷却结构,该定子冷却结构为上述的定子冷却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上述的定子冷却结构或上述的驱动电机。
本申请提供的定子冷却结构,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定子轭和定子齿,相邻的定子齿之间形成定子槽,定子齿上绕制有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包括位于定子铁芯两端的端部绕组,定子轭上设置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为折弯结构,冷却流道靠近端部绕组的一端开口位于端部绕组的径向外侧,冷却流道远离端部绕组的一端开口与定子槽连通。该定子冷却结构的冷却流道采用弯折结构,使得进口位置能够位于端部绕组的径向外侧,从而避免端部绕组对冷却油的进入造成阻碍,使得冷却油能够顺利经由外部进入到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的出口与定子槽连通,因此冷却油能够通过冷却流道进入到定子槽内,并沿着定子槽流经端部绕组,对位于定子槽内的定子绕组进行有效冷却,可以解决现有油冷方式存在绕组冷却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减小电机内部热岛效应,从而提高电机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还可以增强电机内部主要的发热源的散热性能,提升电机功率密度,增强性能,同时简化现有传统油冷样机复杂的外部冷却结构,节约成本,实现主驱电机系统的轻量化,集成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驱动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驱动电机的第一铁芯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驱动电机的第一铁芯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驱动电机的第一铁芯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驱动电机的第一铁芯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驱动电机的第一铁芯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电机的定子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电机的三通管的剖视结构图;
图1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电机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电机的定子铁芯的冷却流道结构图;
图1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电机的喷油环的立体结构图;
图1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电机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电机的定子铁芯的冷却流道结构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定子铁芯;2、定子轭;3、定子齿;4、定子槽;5、定子绕组;6、端部绕组;7、冷却流道;8、第一铁芯段;9、第二铁芯段;10、第三铁芯段;11、第一流道段;12、第二流道段;13、第三流道段;14、隔断凸起;15、线槽部;16、介质流通部;17、导热板;18、机壳;19、冷却水路;20、轴向油路;21、进油口;22、三通管;23、喷油环;24、喷油孔;25、环形腔;26、电机主轴;27、后端盖;28、电机转子;29、前端盖;30、转子挡板;31、轴承挡板;32、轴承;33、焊接环;34、槽绝缘纸;35、第四铁芯段。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18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定子冷却结构包括定子铁芯1,定子铁芯1包括定子轭2和定子齿3,相邻的定子齿3之间形成定子槽4,定子齿3上绕制有定子绕组5,定子绕组5包括位于定子铁芯1两端的端部绕组6,定子轭2上设置有冷却流道7,冷却流道7为折弯结构,冷却流道7靠近端部绕组6的一端开口位于端部绕组6的径向外侧,冷却流道7远离端部绕组6的一端开口与定子槽4连通。
该定子冷却结构的冷却流道7采用弯折结构,使得进口位置能够位于端部绕组6的径向外侧,从而避免端部绕组6对冷却油的进入造成阻碍,使得冷却油能够顺利经由外部进入到冷却流道7,冷却流道7的出口与定子槽4连通,因此冷却油能够通过冷却流道7进入到定子槽4内,并沿着定子槽4流经端部绕组6,对位于定子槽4内的定子绕组5进行有效冷却,可以解决现有油冷方式存在绕组冷却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减小电机内部热岛效应,从而提高电机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还可以增强电机内部主要的发热源的散热性能,提升电机功率密度,增强性能,同时简化现有传统油冷样机复杂的外部冷却结构,节约成本,实现主驱电机系统的轻量化,集成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着远离端部绕组6的方向,冷却流道7向定子铁芯1的径向内侧折弯。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流道7在靠近端部绕组6的位置,设置在定子铁芯1的靠近外周壁的位置,从而使得冷却流道7的进口能够位于端部绕组6的外周侧,不会受到端部绕组6的遮挡,能够方便引入冷却油,使得冷却油可以进入到定子铁芯1的内部,对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率和冷却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铁芯1包括第一铁芯段8和第二铁芯段9,第一铁芯段8采用第一铁芯冲片叠置而成,第二铁芯段9采用第二铁芯冲片叠置而成,第一铁芯段8上设置有第一流道段11,第二铁芯冲片上设置有第二流道段12,第一流道段11位于端部绕组6的径向外侧,第二流道段12的一端与第一流道段11连通,第二流道段12的另一端与定子槽4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结构的定子冲片进行定子铁芯1的设计,利用不同定子冲片上的不同流道形成组合的流道结构,实现冷却流道7的弯折设计。这种定子铁芯1的成型方式,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方便形成具有弯折的冷却流道7的定子铁芯,使得冷却油能够绕开过高的端部绕组6进入定子铁芯1的内部,可有效冷却定子铁芯1或定子槽4内的线包和端部线包,从而降低电机内部温度。
由于本申请的定子铁芯1的冷却流道7采用不同的定子冲片组合而成,因此结构更加巧妙,装配更加方便,无需增加其他零件,能够节约加工、组装成本,并且可以大幅提高冷却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铁芯1还包括第三铁芯段10,第三铁芯段10设置在第一铁芯段8和第二铁芯段9之间,第三铁芯段10采用第三铁芯冲片叠置而成,第三铁芯段10上设置有第三流道段13,第三流道段13的一部分与第一流道段11的至少部分重合,第三流道段13的另一部分与第二流道段12的部分重合,第一流道段11和第二流道段12通过第三流道段1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铁芯段8和第二铁芯段9之间增加第三铁芯段10,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定子铁芯冲片,形成不同的定子铁芯结构,使得冷却流道7的弯折幅度能够大幅度降低,减小流动损失,同时还可以更加合理地设计冷却流道7的结构,使得冷却流道7的结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定子铁芯1的内部散热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铁芯1还包括第四铁芯段35,第四铁芯段35采用第四铁芯冲片叠置而成,该第四铁芯段35上不设置冷却流道7,通过其上的定子槽4与第二铁芯段9上的定子槽4连通,实现冷却油的流动。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铁芯段35为常规铁芯段,占有较大的轴向长度,第一铁芯段8、第二铁芯段9和第三铁芯段10是为了形成弯折的冷却流道7所特殊设计的铁芯段,因此具有独特的结构,且轴向长度相对较短,只需要满足将外部的冷却油经冷却流道7顺利引入到定子铁芯1内部,使得冷却油能够沿着定子铁芯1内部的定子槽4轴向流动,从而对定子槽4内的定子绕组5进行有效冷却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槽4的两侧侧壁上相向设置有隔断凸起14,隔断凸起14将定子槽4分割为线槽部15和介质流通部16,隔断凸起14之间形成连通线槽部15和介质流通部16的连通通道,介质流通部16沿定子铁芯1的轴向延伸,冷却流道7与介质流通部16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隔断凸起14对线槽部15和介质流通部16进行隔断,使得定子绕组5能够保持在线槽部15内,而不会进入到介质流通部16内,从而使得介质流通部16能够保持畅通,冷却油可以在介质流通部16内顺畅流动,对定子铁芯1的内部以及定子绕组5均进行有效的冷却,有效降低定子铁芯1的温度,降低电机温度。
线槽部15内设置有槽绝缘纸34,在进行定子绕组5的绕制时,先在定子槽4内放槽绝缘纸34,后下漆包铜线,实现定子绕组5与定子铁芯1之间的绝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介质流通部16沿轴向贯穿定子铁芯1。通过在定子铁芯1和电机转子之间形成轴向贯通的介质流通部16,既能够利用介质流通部16使得冷却油能够沿轴向流动至定子铁芯1的各个位置,对各个位置的定子绕组5以及定子铁芯1均进行更加有效的冷却,而且可以利用各个铁芯段上的冲片槽形成的空腔,形成隔音空间,更加有效地降低电机噪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通通道内设置有导热板17。导热板17设置在线槽部15和介质流通部16之间,能够对线槽部15和介质流通部16进行阻隔,从而有效防止定子绕组5经连通通道进入到介质流通部16内,对冷却油的流动形成阻碍,保证冷却油在介质流通部16内的流动效率,进而保证冷却油对定子铁芯1以及定子绕组5的冷却效果。此外,导热板17可以采用铜、铝等金属材料,从而能够将定子绕组5所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至冷却油,并由冷却油带走,对定子绕组5进行有效降温。为了保证导热板17的散热效果,导热板17优选采用导热系数比铜更高的材料制成。
介质流通部16的截面为弧形或矩形。介质流通部16可以直接由定子槽4自身分割形成,也可以在定子槽4的底部开设凹槽,使得整个定子槽4内充满定子绕组5,利用定子槽4底部的凹槽形成介质流通部16,对定子铁芯1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铁芯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流道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的一个冷却流道7对应于一个介质流通部16连通,第二端的一个冷却流道7对应与第一端的冷却流道7所连通的介质流通部16相邻的另一个介质流通部16连通,从而能够使得相邻两个定子槽4内的冷却流道的冷却油交叉流动,即一正向、一反向,定子槽4的数量为偶数个,即冷却流道7的数量也为偶数个,一半位于定子铁芯1的第一端,形成正向冷却,一半位于定子铁芯1的第二端,形成反向冷却。这种交错式冷却可以使定子铁芯1的冷却更加均匀,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流道段12的宽度小于定子槽4的宽度,通过使得冷却流道7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流道横截面积的突然变化,迫使冷却油流速增大,从而能够更加快速地将冷却油引流到冷却流道7内,实现冷却油的流动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冷却结构还包括机壳18,机壳18套设在定子铁芯1外,机壳18内设置有冷却水路19和/或轴向油路20,冷却水路19和轴向油路20互不相通。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8为水冷机壳,电机内部采用冷却油冷却,冷却油进入电机内部后,通过具有折弯结构的冷却流道7进入到定子铁芯1内部,冷却油沿定子上的冷却流道7和定子槽4流经定子轴向方向,冷却定子槽4内的线包,最终冷却油从定子铁芯1的端部流出,冷却端部绕组6。
本申请中,电机的冷却采用油水混合冷却系统,机壳18上同时设置冷却水路19和轴向油路20,且冷却油和冷却水相互隔开,不连通,冷却油可以进入电机内部冷却定子绕组5的线包、转子以及润滑轴承,冷却水可以间接冷却定转子铁芯,从而进一步提高定子冷却结构的冷却降温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冷却结构还包括进油口21、三通管22和喷油环23,三通管22的第一个接口与进油口21连通,三通管22的第二个接口与轴向油路20连通,三通管22的第三个接口与喷油环23连通,喷油环23套设在端部绕组6的外周侧,喷油环23上对应冷却流道7的进口设置有喷油孔24。
在一个实施例中,喷油环23包括环形腔25,喷油孔24与环形腔25连通,三通管22与环形腔25连通。通过设置环形腔25,能够使得各个喷油孔24均与环形腔25连通,在喷油环2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三通管22连接的进油孔,冷却油从三通管22经进油孔进入到喷油环23内,先通过喷油环23的环形腔25流动至喷油环23的各个位置,然后从各个喷油孔24处喷出,对冷却流道7进行供油。
当冷却流道7在定子铁芯1的两端沿周向交替排布时,此时喷油环23上的喷油孔24的结构也做相应调整,即第一端的喷油环23上的喷油孔24对应编号为奇数的一组冷却流道7设置,第二端的喷油环23上的喷油孔24对应编号为偶数的一组冷却流道7设置。冷却流道7的编号可以随意设置,只需要能够保证奇数编号的冷却流道7与偶数编号的冷却流道7沿周向交替排布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定子槽4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冷却流道7,每个冷却流道7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油孔24。
在一个实施例中,喷油环23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喷油孔24,使得喷油环23在对冷却流道7进行供油的同时,也能够对端部绕组6进行供油,利用喷油环23直接对端部绕组6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端部绕组6的冷却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流道段11的截面为圆形,第二流道段12的截面为矩形,第三流道段13的截面为圆形和矩形的组合。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个流道段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其它的形状,或者是形状的组合,只要能够满足冷却流道7的折弯设计,从而顺利将冷却油从定子铁芯1的外部引入到定子铁芯1的内部即可。
冷却流道的油路循环过程如下:
冷却油从外部油路通过进油口21进入电机内部,首先流经后端的三通管22的轴向流道,然后分为两路,一路流入该三通管的径向流道,进入后端的喷油环23,冷却油通过喷油环23上的轴向设置的喷油孔24进入定子铁芯1的冷却流道7内,冷却定子铁芯1和电机转子28,然后流回外部油路;另一路通过轴向油路20流入前端的三通管22的轴向流道,然后通过前端的三通管22的径向流道流入前端的喷油环23,冷却油通过前端的喷油环23的喷油孔24进入定子铁芯1的冷却流道7内,冷却定子铁芯1和电机转子28,然后流回外部油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定子冷却结构,采用混合冷却方式,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水冷式驱动电机定子绕组无法得到冷却的难题,而且可以解决现有油冷方式存在绕组冷却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减小电机内部热岛效应,从而提高电机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还可以增强电机内部主要的发热源的散热性能,提升电机功率密度,增强性能,同时简化现有传统油冷样机复杂的外部冷却结构,节约成本,实现主驱电机系统的轻量化,集成化。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驱动电机包括定子冷却结构,该定子冷却结构为上述的定子冷却结构。
驱动电机还包括电机主轴26、后端盖27、电机转子28、前端盖29、转子挡板30、轴承挡板31、轴承32和焊接环33。上述的各个零部件通过装配组合,形成上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对电机进行有效冷却。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新能源汽车包括上述的定子冷却结构或上述的驱动电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1),所述定子铁芯(1)包括定子轭(2)和定子齿(3),相邻的所述定子齿(3)之间形成定子槽(4),所述定子齿(3)上绕制有定子绕组(5),所述定子绕组(5)包括位于所述定子铁芯(1)两端的端部绕组(6),所述定子轭(2)上设置有冷却流道(7),所述冷却流道(7)为折弯结构,所述冷却流道(7)靠近所述端部绕组(6)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端部绕组(6)的径向外侧,所述冷却流道(7)远离所述端部绕组(6)的一端开口与所述定子槽(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远离所述端部绕组(6)的方向,所述冷却流道(7)向所述定子铁芯(1)的径向内侧折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1)包括第一铁芯段(8)和第二铁芯段(9),所述第一铁芯段(8)采用第一铁芯冲片叠置而成,所述第二铁芯段(9)采用第二铁芯冲片叠置而成,所述第一铁芯段(8)上设置有第一流道段(11),所述第二铁芯冲片上设置有第二流道段(12),所述第一流道段(11)位于所述端部绕组(6)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二流道段(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段(11)连通,所述第二流道段(12)的另一端与所述定子槽(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1)还包括第三铁芯段(10),所述第三铁芯段(10)设置在所述第一铁芯段(8)和所述第二铁芯段(9)之间,所述第三铁芯段(10)采用第三铁芯冲片叠置而成,所述第三铁芯段(10)上设置有第三流道段(13),所述第三流道段(13)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流道段(11)的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三流道段(13)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流道段(12)的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流道段(11)和所述第二流道段(12)通过所述第三流道段(1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槽(4)的两侧侧壁上相向设置有隔断凸起(14),所述隔断凸起(14)将所述定子槽(4)分割为线槽部(15)和介质流通部(16),所述隔断凸起(14)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线槽部(15)和所述介质流通部(16)的连通通道,所述介质流通部(16)沿所述定子铁芯(1)的轴向延伸,所述冷却流道(7)与所述介质流通部(1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流通部(16)沿轴向贯穿所述定子铁芯(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内设置有导热板(1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流通部(16)的截面为弧形或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冷却流道(7)。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段(12)的宽度小于所述定子槽(4)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冷却结构还包括机壳(18),所述机壳(18)套设在所述定子铁芯(1)外,所述机壳(18)内设置有冷却水路(19)和/或轴向油路(20),所述冷却水路(19)和所述轴向油路(20)互不相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冷却结构还包括进油口(21)、三通管(22)和喷油环(23),所述三通管(22)的第一个接口与所述进油口(21)连通,所述三通管(22)的第二个接口与所述轴向油路(20)连通,所述三通管(22)的第三个接口与所述喷油环(23)连通,所述喷油环(23)套设在所述端部绕组(6)的外周侧,所述喷油环(23)上对应所述冷却流道(7)的进口设置有喷油孔(2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环(23)包括环形腔(25),所述喷油孔(24)与所述环形腔(25)连通,所述三通管(22)与所述环形腔(25)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子槽(4)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冷却流道(7),每个所述冷却流道(7)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喷油孔(24)。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环(23)的内周壁上设置有所述喷油孔(24)。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段(11)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流道段(12)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三流道段(13)的截面为圆形和矩形的组合。
17.一种驱动电机,包括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冷却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
18.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电机。
CN202111211087.3A 2021-10-18 2021-10-18 定子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 Pending CN1139379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1087.3A CN113937919A (zh) 2021-10-18 2021-10-18 定子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1087.3A CN113937919A (zh) 2021-10-18 2021-10-18 定子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7919A true CN113937919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80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1087.3A Pending CN113937919A (zh) 2021-10-18 2021-10-18 定子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791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8051A (zh) * 2022-03-02 2022-06-07 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机及车辆
CN115459501A (zh) * 2022-08-30 2022-12-09 浙江大学 一种半密封混合冷却高速永磁电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8051A (zh) * 2022-03-02 2022-06-07 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机及车辆
CN114598051B (zh) * 2022-03-02 2024-02-27 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机及车辆
CN115459501A (zh) * 2022-08-30 2022-12-09 浙江大学 一种半密封混合冷却高速永磁电机
CN115459501B (zh) * 2022-08-30 2023-05-12 浙江大学 一种半密封混合冷却高速永磁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8263B2 (en) Motor cooling system utilizing axial cooling channels
CN113937919A (zh) 定子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
US10128701B2 (en) Motor cooling system utilizing axial cooling channels
CN111769674A (zh) 一种转子、电机、动力总成及车辆
US20180054094A1 (en) Motor Cooling System Utilizing Axial Cooling Channels
US11535097B2 (en) Motor cooling system utilizing axial coolant channels
CN207939353U (zh) 一种电机和车辆
US20180054095A1 (en) Motor Cooling System Utilizing Axial Cooling Channels
US10903701B2 (en) Motor cooling system utilizing axial cooling channels
CN112636499A (zh) 油冷定子、电机、电驱动桥和汽车
CN216056519U (zh) 定子冷却结构、驱动电机和新能源汽车
US20210351641A1 (en) Motor Cooling System Utilizing Axial Coolant Channels
CN111725909A (zh) 一种定子组件以及轴向磁场电机
CN111725939A (zh) 一种冷却系统、定子组件以及轴向磁场电机
US11462958B2 (en) Stator-integrated manifold assembly to supply coolant to axial coolant channels
CN115021437A (zh) 定子组件、电机以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16014928A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CN213879402U (zh) 油冷定子、电机、电驱动桥和汽车
CN217486246U (zh) 定子组件、电机以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9812015U (zh) 油冷电机
CN220273396U (zh)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电机及汽车
CN110690773A (zh) 电机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6872951U (zh) 一种扁线绕组、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CN218352277U (zh) 一种油冷驱动电机
CN220556691U (zh) 一种定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