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7793A - 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7793A
CN113937793A CN202111285004.5A CN202111285004A CN113937793A CN 113937793 A CN113937793 A CN 113937793A CN 202111285004 A CN202111285004 A CN 202111285004A CN 113937793 A CN113937793 A CN 113937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ero point
impedance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50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7793B (zh
Inventor
冯双
王克
杨浩
雷家兴
汤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2850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7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7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7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7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7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02J3/241The oscillation concerning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包括:解析或量测的方式获得系统阻抗‑频率特性,然后计算得到系统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特性。接着将关注的频率区间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子频率区间,在每一个频率区间内用拟合的方法辨识出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特性表达式,利用频率响应特性表达式求解零点,并进行二次辨识、判断辨识误差是否满足要求,从而获得准确的阻抗零点,进而判断系统稳定性。此种稳定性分析方法无需通过解析的方式求解高阶传递函数零点,解决了高阶系统阻抗表达式难以求解零点的问题,降低了阻抗零点的求解难度,扩展了基于阻抗矩阵行列式零点的稳定性判据在大规模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能源革命的发展,传统化石能源正逐步被可再生能源代替,未来新能源发电将成为能源需求的主要来源。同时,大量柔性直流和柔性交流输电工程的建设使电力系统“源—网—荷”各个部分的电力电子化程度逐年提高。然而,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中的多时间尺度控制系统与电网中的设备相互作用,会导致系统宽频带内的振荡不稳定性。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有了大量相关的振荡事件,其中振荡频率从几赫兹到数百赫兹不等。由于这些事故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研究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相互作用会引起几Hz到数千Hz频率范围内的失稳性振荡,分析系统稳定性需要关注较宽的频率范围。理论上,可以通过建立实际系统的阻抗模型并计算其零点得到关注振荡模式的频率和阻尼。然而,实际系统中包含大量动态元件,系统阶数非常高,往往难以建立整个系统阻抗的解析表达式。对于复杂的网络,即使能够得到阻抗的解析表达式,求解阻抗行列式的零点也非常困难。在实际中,通常只能获得系统阻抗的频率响应特性,然后基于频率响应特性求解阻抗零点判断系统稳定性。而全频段范围内利用阻抗频率响应辨识其表达式的结果易受系统阶数选取而产生误差。因此亟需研究一种针对高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将需要关注的频率区间划分成小的子频率区间,实现阻抗模型的降阶,从而降低阻抗零点的求解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解决了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由于模型复杂,稳定性难以判别的问题,对于各种阻尼大小的振荡模态均可准确求解,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基于三相交流系统,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解析或量测的方式获得系统阻抗,然后计算得到系统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即H(jω),其中ω为频率;
S2:划分频率区间,在每个频率区间内对阻抗幅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S3:在频率区间的一个子频率区间[fLi,fUi]内,用拟合的方法辨识出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特性表达式;
S4:根据辨识得到的表达式求解阻抗零点;若存在零点,则进行二次辨识;若不存在零点,则选取下一个频率区间重新求解;
S5:二次辨识时重新选取频率区间,保持区间宽度与S2一致,并使上一步中求得的零点在频率区间的中点,再次求解阻抗零点;
S6:计算辨识误差,判断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该零点为所求零点;若不满足要求,则将频率区间二分,再次求解阻抗零点,直至满足要求;
S7:根据求解得到的所有零点计算每个振荡模态的频率和阻尼,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S1中计算系统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于三相交流系统,无论是在dq坐标系下还是在正负序坐标系下,Ztotal(s)和Ytotal(s)均为二阶矩阵,Ztotal(s)和Ytotal(s)写为:
Figure BDA0003332685310000031
Figure BDA0003332685310000032
其中,Z11(s)、Z12(s)、Z21(s)和Z22(s)代表Ztotal(s)中的四个元素;Y11(s)、Y12(s)、Y21(s)和Y22(s)代表Ytotal(s)中的四个元素;
Ztotal(s)和Ytotal(s)的具体表达式或频率特性通过解析推导或测量的方式得到;
S1.2:计算Ztotal(s)和Ytotal(s)行列式的零点,即det(Ztotal(s))和det(Ytotal(s))的零点,用于稳定性分析;行列式由下式给出:
det(Ztotal(s))=Z11Z22-Z12Z21
det(Ytotal(s))=Y11Y22-Y12Y21 (2)
由det(Ztotal(s))和det(Ytotal(s))得到系统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即H(jω);
H(jω)=det(Ztotal(s))或det(Ytotal(s))。
进一步的,所述S2中划分频率区间并幅值归一化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子频率区间可以用线性等宽或对数等宽的方式划分;
S2.2:在每个频率区间内对阻抗幅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用阻抗频率特性除以幅值最大的点,即:
H(jω)=H(jω)/max(abs(H(jω))) (3)。
进一步的,所述S3中辨识出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特性表达式的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个子频率区间
Figure BDA0003332685310000033
内,det(Ztotal(s))和det(Ytotal(s))的频率响应特性,即H(jω),简化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32685310000034
H(jω)中的8个参数通过曲线拟合方法得到,即求解如下优化问题:
Figure BDA0003332685310000041
式中,Hmea(jω)为H(jω)的测量值;ω1、ω2分别为辨识频率区间的上下限;
通过求解以上问题获得系统在当前子频率区间内的频率响应表达式。
进一步的,所述S4中求解阻抗零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根据H(jω)判断阻抗零点;若a2i≠0,则存在两个零点;若a2i=0,a1i≠0,则存在一个零点;若a2i=0,a1i=0,则没有零点;
S4.2:如果该频率区间内存在零点,则进行二次辨识;如果不存在零点或计算得到的零点不在该频率区间内,该频率区间无有效零点,对系统稳定性无影响,则取下一频率区间进行辨识,直到遍历所有区间。
进一步的,所述S5中二次辨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重新选取频率区间,保持区间宽度与S2一致,并使上一步中求得的零点在频率区间的中点,在频率区间内再次求解上述优化问题,进一步辨识阻抗零点。
进一步的,所述S6中判断辨识误差是否满足要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定义辨识误差为:
Figure BDA0003332685310000042
式中,n为求解优化问题采用的数据点数;
取辨识误差的阈值为1%或5%;当辨识误差小于阈值时,则该零点为所求零点;当辨识误差超过阈值时,则对所选频率区间进行二分,在两个子区间内分别重新辨识,在存在零点的子区间内重复S5和S6,直至辨识误差在阈值以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分析方法无需通过解析的方式求解高阶传递函数零点,降低了阻抗零点的求解难度,扩展了基于阻抗矩阵行列式零点的稳定性判据在大规模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2、本发明分析方法即使系统参数未知,也能通过测量得到的系统阻抗频率响应特性实现零点辨识;
3、本发明分析方法在不预先知道其具体振荡频率的情况下,准确地获得具有各种阻尼的振荡模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直驱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等效模型图;
图2是本发明阻抗零点分频段辨识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单机系统串联阻抗行列式的实部和虚部图;
图4是本发明线性等宽划分子频率区间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单机系统频谱分析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基于三相交流系统,具体以直驱风机单机并网系统为例,单机并网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风力机、永磁同步发电机、机侧变流器、网侧变流器和等值电网。下面将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该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
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解析或量测的方式获得系统阻抗,然后计算得到系统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即H(jω),其中ω为频率;
所述计算系统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于该直驱风机单机并网系统,Ztotal(s)写为:
Figure BDA0003332685310000061
其中,Zdd(s)、Zdq(s)、Zqd(s)和Zqq(s)代表Ztotal(s)中的四个元素。
S1.2:计算Ztotal(s)行列式的零点,即det(Ztotal(s))的零点,用于稳定性分析。行列式由下式给出:
det(Ztotal(s))=ZddZqq-ZdqZqd (2)
由det(Ztotal(s))得到系统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即H(jω);如附图3所示。
S2:划分频率区间,在每个频率区间内对阻抗幅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所述划分频率区间并幅值归一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根据得到的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关注的频率区间为1-200Hz,以0.1Hz的步长对det(Ztotal(s))进行取值用于零点辨识。在该例中,子频率区间以线性等宽的方式划分,如附图4所示,以20Hz的宽度将所选频段划分为10个子频率区间。
S2.2:在每个频率区间内对阻抗幅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用阻抗频率特性除以幅值最大的点,即:
H(jω)=H(jω)/max(abs(H(jω))) (3)
S3:在一个子频率区间
Figure BDA0003332685310000062
内,用拟合的方法辨识出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特性表达式;
所述辨识出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特性表达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个子频率区间
Figure BDA0003332685310000071
内,det(Ztotal(s))和det(Ytotal(s))的频率响应特性,即H(jω),简化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32685310000072
H(jω)中的8个参数通过曲线拟合方法得到,即求解如下优化问题:
Figure BDA0003332685310000073
式中,Hmea(jω)为H(jω)的测量值;ω1、ω2分别为辨识频率区间的上下限。
通过求解以上问题获得系统在当前子频率区间内的频率响应表达式。
S4:根据辨识得到的表达式求解阻抗零点。若存在零点,则进行二次辨识;若不存在零点,则选取下一个频率区间重新求解;
求解阻抗零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根据H(jω)判断阻抗零点。若a2i≠0,则存在两个零点;若a2i=0,a1i≠0,则存在一个零点;若a2i=0,a1i=0,则没有零点。
S4.2:如果该频率区间内存在零点,则进行二次辨识;如果不存在零点或计算得到的零点不在该频率区间内,可认为该频率区间无有效零点,对系统稳定性无影响,则取下一频率区间进行辨识,直到遍历所有区间。经过辨识得到系统在1-200Hz内有两个频率区间内存在振荡模态,分别为1-20Hz和100-120Hz。
S5:二次辨识时重新选取频率区间,保持区间宽度与S2一致,并使上一步中求得的零点在频率区间的中点,再次求解阻抗零点;
二次辨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重新选取频率区间,保持区间宽度与S2一致,并使上一步中求得的零点在频率区间的中点,在频率区间内再次求解上述优化问题,进一步辨识阻抗零点。
S6:计算辨识误差,判断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该零点为所求零点;若不满足要求,则将频率区间二分,再次求解阻抗零点,直至满足要求;
判断辨识误差是否满足要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定义辨识误差为:
Figure BDA0003332685310000081
式中,n为求解优化问题采用的数据点数。
取辨识误差的阈值为1%或5%。当辨识误差小于阈值时,则该零点为所求零点;当辨识误差超过阈值时,则对所选频率区间进行二分,在两个子区间内分别重新辨识,在存在零点的子区间内重复S5和S6,直至辨识误差在阈值以内。
S7:根据求解得到的所有零点计算每个振荡模态的频率和阻尼,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
经过辨识得到系统在1-200Hz内存在两个振荡模态:模态1的振荡频率为13.58Hz,阻尼为0.056;模态2的振荡频率为118.75Hz,阻尼为0.655。
利用时域仿真法对辨识结果进行验证,对系统有功功率的响应曲线进行频谱分析,提取其中的振荡分量。频谱分析结果如附图5所示,系统有功功率响应曲线中主要含有13.64Hz和119.54Hz的振荡分量,时域仿真分析结果与零点辨识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本发明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基于三相交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解析或量测的方式获得系统阻抗,然后计算得到系统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即H(jω),其中ω为频率;
S2:划分频率区间,在每个频率区间内对阻抗幅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S3:在频率区间的一个子频率区间[fLi,fUi]内,用拟合的方法辨识出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特性表达式;
S4:根据辨识得到的表达式求解阻抗零点;若存在零点,则进行二次辨识;若不存在零点,则选取下一个频率区间重新求解;
S5:二次辨识时重新选取频率区间,保持区间宽度与S2一致,并使上一步中求得的零点在频率区间的中点,再次求解阻抗零点;
S6:计算辨识误差,判断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该零点为所求零点;若不满足要求,则将频率区间二分,再次求解阻抗零点,直至满足要求;
S7:根据求解得到的所有零点计算每个振荡模态的频率和阻尼,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计算系统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于三相交流系统,无论是在dq坐标系下还是在正负序坐标系下,Ztotal(s)和Ytotal(s)均为二阶矩阵,Ztotal(s)和Ytotal(s)写为:
Figure FDA0003332685300000021
其中,Z11(s)、Z12(s)、Z21(s)和Z22(s)代表Ztotal(s)中的四个元素;Y11(s)、Y12(s)、Y21(s)和Y22(s)代表Ytotal(s)中的四个元素;
Ztotal(s)和Ytotal(s)的具体表达式或频率特性通过解析推导或测量的方式得到;
S1.2:计算Ztotal(s)和Ytotal(s)行列式的零点,即det(Ztotal(s))和det(Ytotal(s))的零点,用于稳定性分析;行列式由下式给出:
Figure FDA0003332685300000022
由det(Ztotal(s))和det(Ytotal(s))得到系统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即H(jω);
H(jω)=det(Ztotal(s))或det(Ytotal(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划分频率区间并幅值归一化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子频率区间可以用线性等宽或对数等宽的方式划分;
S2.2:在每个频率区间内对阻抗幅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用阻抗频率特性除以幅值最大的点,即:
H(jω)=H(jω)/max(abs(H(jω))) (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辨识出阻抗行列式的频率响应特性表达式的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个子频率区间[fLi,fUi]内,det(Ztotal(s))和det(Ytotal(s))的频率响应特性,即H(jω),简化表示为:
Figure FDA0003332685300000031
H(jω)中的8个参数通过曲线拟合方法得到,即求解如下优化问题:
Figure FDA0003332685300000032
式中,Hmea(jω)为H(jω)的测量值;ω1、ω2分别为辨识频率区间的上下限;
通过求解以上问题获得系统在当前子频率区间内的频率响应表达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求解阻抗零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根据H(jω)判断阻抗零点;若a2i≠0,则存在两个零点;若a2i=0,a1i≠0,则存在一个零点;若a2i=0,a1i=0,则没有零点;
S4.2:如果该频率区间内存在零点,则进行二次辨识;如果不存在零点或计算得到的零点不在该频率区间内,该频率区间无有效零点,对系统稳定性无影响,则取下一频率区间进行辨识,直到遍历所有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二次辨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重新选取频率区间,保持区间宽度与S2一致,并使上一步中求得的零点在频率区间的中点,在频率区间内再次求解上述优化问题,进一步辨识阻抗零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判断辨识误差是否满足要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定义辨识误差为:
Figure FDA0003332685300000041
式中,n为求解优化问题采用的数据点数;
取辨识误差的阈值为1%或5%;当辨识误差小于阈值时,则该零点为所求零点;当辨识误差超过阈值时,则对所选频率区间进行二分,在两个子区间内分别重新辨识,在存在零点的子区间内重复S5和S6,直至辨识误差在阈值以内。
CN202111285004.5A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Active CN113937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5004.5A CN113937793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5004.5A CN113937793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7793A true CN113937793A (zh) 2022-01-14
CN113937793B CN113937793B (zh) 2023-08-08

Family

ID=7928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5004.5A Active CN113937793B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779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9980A (zh) * 2022-08-18 2022-10-28 上海交通大学 数据和知识联合驱动的新能源场站阻抗辨识方法及系统
CN116305805A (zh) * 2023-01-31 2023-06-23 四川大学 消除大规模换流器稳定性降阶分析误差的模型构建方法
CN117674116A (zh) * 2023-12-06 2024-03-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宽频振荡风险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048A (zh) * 2018-05-31 2018-10-16 清华大学 新能源并网系统振荡稳定性的频域判稳方法及装置
CN109672217A (zh) * 2018-12-13 2019-04-23 华北电力大学 风电机组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稳定性量化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048A (zh) * 2018-05-31 2018-10-16 清华大学 新能源并网系统振荡稳定性的频域判稳方法及装置
CN109672217A (zh) * 2018-12-13 2019-04-23 华北电力大学 风电机组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稳定性量化分析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9980A (zh) * 2022-08-18 2022-10-28 上海交通大学 数据和知识联合驱动的新能源场站阻抗辨识方法及系统
CN115249980B (zh) * 2022-08-18 2024-04-19 上海交通大学 数据和知识联合驱动的新能源场站阻抗辨识方法及系统
CN116305805A (zh) * 2023-01-31 2023-06-23 四川大学 消除大规模换流器稳定性降阶分析误差的模型构建方法
CN116305805B (zh) * 2023-01-31 2023-12-19 四川大学 消除大规模换流器稳定性降阶分析误差的模型构建方法
CN117674116A (zh) * 2023-12-06 2024-03-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宽频振荡风险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7793B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37793B (zh) 一种基于阻抗分段降阶模型零点辨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WO2022127172A1 (zh) 一种评估海上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谐振稳定性的方法
CN103887815A (zh) 基于运行数据的风电场参数辨识及动态等值方法
CN104156892A (zh) 一种有源配电网电压跌落仿真与评估方法
WO2017016020A1 (zh)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在线分析的分区合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06548410B (zh)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电压不平衡概率评估方法
Jin et al. Method for assessing grid frequency deviation due to wind power fluctuation based on “time-frequency transformation”
CN106786608B (zh) 一种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不确定谐波潮流计算方法
CN108599239A (zh) 一种下垂控制型孤岛微电网电压质量概率评估方法
Jiang et al. A set-theoretic framework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variable generation on the power flow
CN109583069A (zh) 基于时间相关性的风速建模方法
CN105825002A (zh) 一种基于动态灰关联分析法的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
CN109921426A (zh) 基于cv-kde的风电并网系统概率潮流计算方法
CN111311021A (zh) 一种风电场理论功率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526347A (zh) 一种基于数模混合仿真的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评估方法
CN110061521A (zh) 一种考虑频率累积作用的最大风电渗透率快速评估方法
CN105989206B (zh) 基于快速反应发电机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模型验证方法
CN108418242A (zh) 一种基于相似度同调的双馈风电机动态等值方法
CN105262146A (zh) 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04617578A (zh) 一种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可用输电能力的获取方法
Kaplan et al. The analysis of wind speed potential and energy density in Ankara
Han et al. A study of the reduction of the regional aggregated wind power forecast error by spatial smoothing effects in the Maritimes Canada
CN113177325A (zh) 复杂地形下校正标准k-ε模型可调参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258725A (zh) 一种基于等效功角同调的双馈风电机动态等值方法
Rudion et al. MaWind-tool for the aggregation of wind farm mod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