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1362A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1362A
CN113931362A CN202111083469.2A CN202111083469A CN113931362A CN 113931362 A CN113931362 A CN 113931362A CN 202111083469 A CN202111083469 A CN 202111083469A CN 113931362 A CN113931362 A CN 113931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late
limiting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wa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34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0834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13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1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13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17Floor structures partly formed in situ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E04B1/6801Filling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88Insulating elements for both heat and sound
    • E04B1/90Insulating elements for both heat and sound slab-shap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包括限位外壳、包被板、插接板和第一同步杆,所述限位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开有第一方形通槽,且限位外壳的底部四周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底板,限位外壳的两端内壁之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横向杆,横向杆的两端外壁均延伸出限位外壳的两端外壁,限位外壳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纵向杆,纵向杆的两侧外壁均延伸出限位外壳的两侧外壁,限位外壳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插接箱。本发明实现了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自动对限位外壳内部生成聚苯乙烯板的效果,减少了施工步骤,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加速聚苯乙烯流体的凝固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比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部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其中较为常见的属于叠合板一类。
目前,现有的预制叠合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仅仅只有相互之间连接并接受混凝土的灌溉浇筑的效果,其它的类似于隔音以及隔热的效果,都需要后续再次进行加工安装,施工步骤繁多,并且叠合板的功能单一,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包括限位外壳、包被板、插接板和第一同步杆,所述限位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开有第一方形通槽,且限位外壳的底部四周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底板,限位外壳的两端内壁之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横向杆,横向杆的两端外壁均延伸出限位外壳的两端外壁,限位外壳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纵向杆,纵向杆的两侧外壁均延伸出限位外壳的两侧外壁,限位外壳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插接箱,插接箱的另一端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插接孔,所述限位外壳的顶部四周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且顶板的顶部外壁与限位外壳的顶部外壁之间留有浇筑预留槽,顶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一加固机构,限位外壳的四周内壁中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内板,内板的顶部外壁与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第二方形通槽,内板的四周内壁之间设置有浇膜机构,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两侧设置有提升机构,且底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二加固机构,顶板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四角均开有第一下料孔。
优选地:所述浇膜机构包括包被板,且包被板与内板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于横向杆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包被板与内板的两侧外壁均与纵向杆的一侧外壁相接触,包被板四周外壁均与内板的四周内壁之间不接触,内板的顶部与底部四周内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包被板的顶部与底部外壁均与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的底部和顶部外壁不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板的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二下料孔,且内板的两侧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第三下料孔,第一密封板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套板,套板的顶部四周内壁均插接有插接板,插接板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破碎齿,套板的四周内壁之间均放置有膨胀聚苯乙烯流袋。
优选地:所述插接板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压板,压板的两侧外壁均与限位外壳的两侧内壁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固机构包括加固顶条,且加固顶条为螺旋状,加固顶条固定连接于顶板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加固顶条的两侧圆周外壁与限位外壳的顶部两侧内壁均不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固机构包括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固定连接于底板的底部外壁,第一支撑板的第二支撑板的顶部相对一侧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固筒,加固筒为空心椭圆形,加固筒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中置板,第一支撑板的相对一侧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杆,且固定杆分别固定连接于限位外壳的两侧顶部两端内壁之间,其中一个固定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一固定连接头,另一个固定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二固定连接头,第一固定连接头和第二固定连接头均相向旋转一定角度并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横向杆的圆周外壁插接于插接箱的另一端内壁,且其中几个横向杆的圆周外壁均放置有第一同步杆,第一同步杆均为“L”形,第一同步杆的底部圆周外壁与横向杆的圆周外壁至今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固定套,第一同步杆的长度为十二倍第一同步杆的直径长度。
优选地:将所述第一同步杆替换为第二同步杆,且第二同步杆为“V”形,第二同步杆的长度为六倍第二同步杆的直径长度,第二同步杆的弯曲弧度为三十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此装置时,可以将限位外壳一端的横向杆插接进另一个限位外壳另一端的插接箱中,即可实现对相邻的限位外壳的连接效果,并且当限位外壳在安装完成后,在对顶板以及限位外壳顶部进行浇灌混凝土时,混凝土会通过第一下料孔进入到限位外壳内部并落在压板上,压板在混凝土的压力以及重力作用下会压缩插接板,带动插接板和破碎齿下移,并将位于套板内的膨胀聚苯乙烯流袋挤压破裂,此时聚苯乙烯流体会通过第二下料孔落进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之间,并将包被板包裹住,并以包被板为中心材料形成聚苯乙烯板,实现了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自动对限位外壳内部生成聚苯乙烯板的效果,聚苯乙烯包裹住包被板并将内板内壁填充完全后,可以形成对装置整体的保温以及隔音效果,相较于一般的后加装型的保温隔音板,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自动包被形成的聚苯乙烯板更具有使用快捷以及保温隔音好的效果,减少了施工步骤,并且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会散发热量,热量会顺着横向杆以及纵向杆传递至内板以及包被板表面,加速了聚苯乙烯流体的凝固速度,当相邻的两个限位外壳连接时,通过固定套将多个第一同步杆分别固定在横向杆的外壁,此时再进行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凝固在第一同步杆表面,从而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固性以及整体性,当混凝土在灌入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时,连接板以及加固筒所形成的空隙会再次增大混凝土与装置之间的连接整体性。
2.本发明中,当将第一同步杆替换为第二同步杆时,由于第二同步杆均为弯曲三十度的“V”形,因此此时第二同步杆的弯曲部分长度最低长度为不小于六倍第二同步杆直径长度即可,相较于直角状的第一同步杆,第二同步杆在加工过程中稍加改装即可实现节省材料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的包被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的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的加固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的两个限位外壳相连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的第二同步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限位外壳、2插接箱、3横向杆、4顶板、5固定杆、6第一焊接头、7第二焊接头、8第一下料孔、9加固顶条、10纵向杆、11内板、12底板、13包被板、14膨胀聚苯乙烯流袋、15第二下料孔、16破碎齿、17套板、18压板、19第三下料孔、20插接板、21连接杆、22第一支撑板、23加固筒、24连接板、25第二支撑板、26中置板、27第一同步杆、28固定套、29第二同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5,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包括限位外壳1、包被板13、插接板20和第一同步杆27,限位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开有第一方形通槽,且限位外壳1的底部四周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底板12,限位外壳1的两端内壁之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横向杆3,横向杆3的两端外壁均延伸出限位外壳1的两端外壁,限位外壳1的两侧内壁之间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纵向杆10,纵向杆10的两侧外壁均延伸出限位外壳1的两侧外壁,限位外壳1的一端外壁焊接有插接箱2,插接箱2的另一端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插接孔,限位外壳1的顶部四周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4,且顶板4的顶部外壁与限位外壳1的顶部外壁之间留有浇筑预留槽,顶板4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一加固机构,限位外壳1的四周内壁中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内板11,内板11的顶部外壁与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第二方形通槽,内板11的四周内壁之间设置有浇膜机构,顶板4的顶部外壁两侧设置有提升机构,且底板12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二加固机构,顶板4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四角均开有第一下料孔8。
进一步地,浇膜机构包括包被板13,且包被板13与内板11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于横向杆3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包被板13与内板11的两侧外壁均与纵向杆10的一侧外壁相接触,包被板13四周外壁均与内板11的四周内壁之间不接触,内板11的顶部与底部四周内壁之间分别焊接有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包被板13的顶部与底部外壁均与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的底部和顶部外壁不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板的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二下料孔15,且内板11的两侧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第三下料孔19,第一密封板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套板17,套板17的顶部四周内壁均插接有插接板20,插接板20的底部外壁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破碎齿16,套板17的四周内壁之间均放置有膨胀聚苯乙烯流袋14。
进一步地,插接板20的顶部外壁均焊接有连接杆21,且连接杆21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压板18,压板18的两侧外壁均与限位外壳1的两侧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加固机构包括加固顶条9,且加固顶条9为螺旋状,加固顶条9焊接于顶板4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加固顶条9的两侧圆周外壁与限位外壳1的顶部两侧内壁均不接触。
进一步地,第二加固机构包括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5,且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5均焊接于底板12的底部外壁,第一支撑板22的第二支撑板25的顶部相对一侧外壁之间均焊接有加固筒23,加固筒23为空心椭圆形,加固筒23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均焊接有中置板26,第一支撑板22的相对一侧外壁之间均焊接有连接板24。
进一步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杆5,且固定杆5分别焊接于限位外壳1的两侧顶部两端内壁之间,其中一个固定杆5的顶部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一焊接头6,另一个固定杆5的顶部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二焊接头7,第一焊接头6和第二焊接头7均相向旋转一定角度并相接触。
进一步地,横向杆3的圆周外壁插接于插接箱2的另一端内壁,且其中几个横向杆3的圆周外壁均放置有第一同步杆27,第一同步杆27均为“L”形,第一同步杆27的底部圆周外壁与横向杆3的圆周外壁至今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固定套28,第一同步杆27的长度为十二倍第一同步杆27的直径长度。
工作原理: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此装置时,可以将限位外壳1一端的横向杆3插接进另一个限位外壳1另一端的插接箱2中,即可实现对相邻的限位外壳1的连接效果,并且当限位外壳1在安装完成后,在对顶板4以及限位外壳1顶部进行浇灌混凝土时,混凝土会通过第一下料孔8进入到限位外壳1内部并落在压板18上,压板18在混凝土的压力以及重力作用下会压缩插接板20,带动插接板20和破碎齿16下移,并将位于套板17内的膨胀聚苯乙烯流袋14挤压破裂,此时聚苯乙烯流体会通过第二下料孔15落进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之间,并将包被板13包裹住,并以包被板13为中心材料形成聚苯乙烯板,实现了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自动对限位外壳1内部生成聚苯乙烯板的效果,聚苯乙烯包裹住包被板13并将内板11内壁填充完全后,可以形成对装置整体的保温以及隔音效果,相较于一般的后加装型的保温隔音板,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自动包被形成的聚苯乙烯板更具有使用快捷以及保温隔音好的效果,减少了施工步骤,并且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会散发热量,热量会顺着横向杆3以及纵向杆10传递至内板11以及包被板13表面,加速了聚苯乙烯流体的凝固速度,当相邻的两个限位外壳1连接时,通过固定套28将多个第一同步杆27分别固定在横向杆3的外壁,此时再进行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凝固在第一同步杆27表面,从而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固性以及整体性,当混凝土在灌入到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5之间时,连接板24以及加固筒23所形成的空隙会再次增大混凝土与装置之间的连接整体性。
实施例2
参照图6,一种数控车床加工固定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将第一同步杆27替换为第二同步杆29,且第二同步杆29为“V”形,第二同步杆29的长度为六倍第二同步杆29的直径长度,第二同步杆29的弯曲弧度为三十度。
工作原理:当将第一同步杆27替换为第二同步杆29时,由于第二同步杆29均为弯曲三十度的“V”形,因此此时第二同步杆29的弯曲部分长度最低长度为不小于六倍第二同步杆29直径长度即可,相较于直角状的第一同步杆27,第二同步杆29在加工过程中稍加改装即可实现节省材料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包括限位外壳(1)、包被板(13)、插接板(20)和第一同步杆(27),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开有第一方形通槽,且限位外壳(1)的底部四周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底板(12),限位外壳(1)的两端内壁之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横向杆(3),横向杆(3)的两端外壁均延伸出限位外壳(1)的两端外壁,限位外壳(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纵向杆(10),纵向杆(10)的两侧外壁均延伸出限位外壳(1)的两侧外壁,限位外壳(1)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插接箱(2),插接箱(2)的另一端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插接孔,所述限位外壳(1)的顶部四周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4),且顶板(4)的顶部外壁与限位外壳(1)的顶部外壁之间留有浇筑预留槽,顶板(4)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一加固机构,限位外壳(1)的四周内壁中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内板(11),内板(11)的顶部外壁与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第二方形通槽,内板(11)的四周内壁之间设置有浇膜机构,所述顶板(4)的顶部外壁两侧设置有提升机构,且底板(12)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二加固机构,顶板(4)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四角均开有第一下料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浇膜机构包括包被板(13),且包被板(13)与内板(11)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于横向杆(3)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包被板(13)与内板(11)的两侧外壁均与纵向杆(10)的一侧外壁相接触,包被板(13)四周外壁均与内板(11)的四周内壁之间不接触,内板(11)的顶部与底部四周内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包被板(13)的顶部与底部外壁均与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的底部和顶部外壁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的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二下料孔(15),且内板(11)的两侧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第三下料孔(19),第一密封板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套板(17),套板(17)的顶部四周内壁均插接有插接板(20),插接板(20)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破碎齿(16),套板(17)的四周内壁之间均放置有膨胀聚苯乙烯流袋(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20)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且连接杆(21)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压板(18),压板(18)的两侧外壁均与限位外壳(1)的两侧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机构包括加固顶条(9),且加固顶条(9)为螺旋状,加固顶条(9)固定连接于顶板(4)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加固顶条(9)的两侧圆周外壁与限位外壳(1)的顶部两侧内壁均不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机构包括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5),且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5)均固定连接于底板(12)的底部外壁,第一支撑板(22)的第二支撑板(25)的顶部相对一侧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固筒(23),加固筒(23)为空心椭圆形,加固筒(23)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中置板(26),第一支撑板(22)的相对一侧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杆(5),且固定杆(5)分别固定连接于限位外壳(1)的两侧顶部两端内壁之间,其中一个固定杆(5)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一固定连接头(6),另一个固定杆(5)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第二固定连接头(7),第一固定连接头(6)和第二固定连接头(7)均相向旋转一定角度并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3)的圆周外壁插接于插接箱(2)的另一端内壁,且其中几个横向杆(3)的圆周外壁均放置有第一同步杆(27),第一同步杆(27)均为“L”形,第一同步杆(27)的底部圆周外壁与横向杆(3)的圆周外壁至今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固定套(28),第一同步杆(27)的长度为十二倍第一同步杆(27)的直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同步杆(27)替换为第二同步杆(29),且第二同步杆(29)为“V”形,第二同步杆(29)的长度为六倍第二同步杆(29)的直径长度,第二同步杆(29)的弯曲弧度为三十度。
CN202111083469.2A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Pending CN1139313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3469.2A CN113931362A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3469.2A CN113931362A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1362A true CN113931362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76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3469.2A Pending CN113931362A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136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18446A1 (en) * 2006-05-18 2010-09-02 Ping Qu Structure system of concrete building for self-heat insulation
CN209261006U (zh) * 2018-12-11 2019-08-16 宁波蛟川构件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叠合板
CN210369494U (zh) * 2019-07-29 2020-04-21 山东广发建材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空心叠合板
CN111646356A (zh) * 2020-05-25 2020-09-11 胡勇强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组装用吊运装置
CN213741663U (zh) * 2020-11-05 2021-07-20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密封防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18446A1 (en) * 2006-05-18 2010-09-02 Ping Qu Structure system of concrete building for self-heat insulation
CN209261006U (zh) * 2018-12-11 2019-08-16 宁波蛟川构件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叠合板
CN210369494U (zh) * 2019-07-29 2020-04-21 山东广发建材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空心叠合板
CN111646356A (zh) * 2020-05-25 2020-09-11 胡勇强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组装用吊运装置
CN213741663U (zh) * 2020-11-05 2021-07-20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密封防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86084B2 (en)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eam-column nod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0107016A (zh) 拼装式预制墙板以及干湿工艺结合的墙体建造方法
CN110453810A (zh) 保温结构一体化叠合墙板
CN209817172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干连接水平接缝单元
CN216920792U (zh) 预制墙板、一字形剪力墙组件及建筑结构
CN113931362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CN111502063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转角墙
CN113152669A (zh)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与柱拼接结构及方法
CN211973557U (zh) 一种外露式刚接柱脚节点
CN100537980C (zh)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CN215290094U (zh) 一种支护桩及生产其的模具
CN111980300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立柱模块
CN212773133U (zh) 一种保温预制墙板
CN212453091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转角墙的转角墙连接件
CN110761399A (zh) 预制墙板的竖向拼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09817171U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竖向接缝单元
CN211421599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快速连接结构
CN217517804U (zh) 一种装配式楼盖梁连接结构
CN211817219U (zh) 一种灌浆墙板
CN210421069U (zh) 一种c型钢装配的地下连续墙体连接装置
CN217631203U (zh) 一种外脚手架连墙件
CN217734510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叠合板拼缝结构
CN211257075U (zh) 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叠合墙结构
CN212452687U (zh) 一种砼管支撑与冠梁连接的接头
CN221095493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组合围护墙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