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9465A - 一种海龟标志及救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龟标志及救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9465A
CN113919465A CN202111079875.1A CN202111079875A CN113919465A CN 113919465 A CN113919465 A CN 113919465A CN 202111079875 A CN202111079875 A CN 202111079875A CN 113919465 A CN113919465 A CN 113919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tle
rescue
submodule
information
turt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98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中荣
胡慧建
虞皓琦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nmao Natural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Huidong Turtl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nmao Natural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Huidong Turtl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nmao Natural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Huidong Turtl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nmao Na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98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9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9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9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龟标志及救助方法,海龟标志包括:用于显示海龟相关信息二维码的ABS塑料片,用于生成海龟相关信息二维码并提供救助服务的公众号,用于为公众号提供后端支持的云服务器,公众号通过接口连接云服务器,救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生成二维码;S2:将ABS塑料片粘贴到海龟背甲上,并对海龟进行放归;S3:发现海龟;S4:通过公众号上报海龟信息;S5:商讨救助方式;S6:提供救助。解决了现有的海龟标记方式成本高、使用寿命短且无法对海龟进行及时有效救助,导致对于海龟的保护成效不佳的问题,具有成本低廉、提高救助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海龟标志及救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海龟标志及救助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上现存海龟共7种,皆是濒危物种。除台湾、香港和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见海龟上岸产卵外,中国沿岸几乎难觅海龟上岸产卵的踪迹。
据悉,在自然条件下,海龟洄游旅程相当漫长,出生地和觅食地往往相距数千甚至上万公里,天敌众多。近年来,由于渔业捕捞、海洋污染等原因,造成产卵地和栖息地遭受破坏,使我国海龟种群遭受到严重破坏。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保护海龟,如设立海龟自然保护区保护海龟重要的栖息地。 201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还专门颁布了《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加强了对海龟的保护力度。
尽管如此,受海洋无序开发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海龟种群恢复速度仍然十分缓慢。广东惠东海龟自然保护区监测数据显示,近10年保护区上岸产卵的海龟仍然在个位数之间徘徊。让海龟在人工条件下生长、繁育并放归无疑成为恢复我国野生海龟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
现实中,受栖息地丧失、渔业滥捕、非法贸易等多方面原因影响,放归野外的海龟较易出现搁浅、被误捕等情况。因此,标志放归的海龟以便对出现意外的海龟进行及时救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海龟标志主要采用PIT电子芯片标志法和钢牌标志法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PIT电子芯片标志使用寿命长,但其扫描仪价格昂贵,沿海地区普及困难。钢牌标志法直观简便、容易操作、成本低廉,但其易脱落、使用寿命较短。因此,亟需发明一种成本低廉、容易操作、使用寿命较长且高效的海龟标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海龟标记方式成本高、使用寿命短且无法对海龟进行及时有效救助,导致对于海龟的保护成效不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龟标志,包括:
用于显示海龟相关信息二维码并贴附在海龟背甲上的ABS塑料片,ABS塑料片正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可通过手机端扫描获取对应海龟信息的二维码,
用于生成海龟相关信息二维码并提供救助服务的公众号,
用于为公众号提供后端支持的云服务器,公众号通过接口连接云服务器,
其中,公众号包括:
用于通过二维码扫描获取海龟详细信息并进行海龟情况基础上报的海龟信息模块,
用于管理员对海龟信息进行管理的管理员模块,管理员模块包括:用于生成二维码的二维码生成子模块,用于管理所有海龟信息的信息管理子模块,用于收到发现者上报信息后通过短信或邮件对管理者进行提示的提示子模块,用于获取发现者信息并对发现者进行联系的发现者联系子模块,用于通过短信、邮件通知调配就近的专业救助人员前往海龟发现地的人员调配子模块,
用于指导发现者对海龟进行初步安置及救助的海龟自主救助指导模块,海龟自主救助指导模块包括:用于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海龟初步安置指导的视频安置子模块,用于通过文字方式进行海龟初步安置指导的文字安置子模块,用于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海龟初步救助的视频救助子模块,用于通过文字方式进行海龟初步初步救助的文字救助子模块,
用于在海龟受伤较为严重且专业救助人员未到达现场时通过视频进行专家诊断救助的专家视频指导模块。
进一步地,公众号还包括:用于在海龟背甲上ABS塑料片受损严重无法识别时,直接获取救助电话的直接求助模块,便于海龟的发现者可直接通过公众号联系到相关部门,从而尽可能缩短海龟等待救助的时间,提高受伤海龟的生存率。
进一步地,海龟信息模块包括:通过手机端扫描获取并显示海龟详细信息的海龟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上报海龟发现经纬度及海龟的其他相关信息的海龟信息上报子模块,用于在上报后查看海龟救助流程的救助流程子模块,使得海龟发现者在发现海龟后能够及时上报,且海龟的救助流程能够公开透明显示,使得海龟的救助得到更好更快的反馈。
进一步地,海龟的其他相关信息包括:发现地点、误捕日期、受伤情况描述、是否受到人为干扰、干扰形式、纬度、经度、访问id、海况、天气、受伤部位照片、发现者联系方式,其中发现地点为通过发现者手机端的GPS芯片获取的经纬度,便于救助人员及时联系到发现者。
进一步地,二维码上方设有海龟的编号,左侧设有海龟的救护电话,下方设有海龟的放生单位,在二维码磨损的情况下,发现者还可以通过二维码旁的信息获取海龟的救助方式。
更进一步地,ABS塑料片背面通过401美甲胶粘贴到海龟背甲上,海龟背甲成份类似指甲,与美甲胶亲合力强,且美甲胶固化时间为30秒,快干、防水又没有异味,粘贴二维码方便快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以上海龟标志的海龟救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管理员登录公众号,通过二维码生成子模块选取海龟对应信息生成二维码;
S2:通过激光将二维码、海龟的编号、救护电话及放生单位蚀刻在ABS塑料片表面上,再通过401美甲胶将ABS塑料片背面粘贴到海龟背甲上,粘贴完成后,对海龟进行放归;
S3:渔民/环保人士发现海龟;
S4:渔民/环保人士通过手机端扫描功能扫描海龟背甲上的二维码,扫描成功后,手机端页面跳转至公众号,在渔民/环保人士授权后进入海龟信息获取子模块展示海龟的基本信息,并提醒渔民/环保人士通过海龟信息上报子模块对海龟现状的详细信息进行上报,上报结束后,渔民/环保人士可通过救助流程子模块查看相关部门对海龟救助的处理流程;
S5:在上报完成后,提示子模块提示管理员开启海龟救助流程,管理员通过发现者联系子模块联系渔民/环保人士并商讨救助方式;
S6:管理员通过人员调配子模块调配调配就近的专业救助人员前往海龟发现地对海龟进行救助。
优选地,步骤S4还包括:渔民/环保人士通过视频安置子模块或文字安置子模块了解海龟的安置方法,并在等待救助的时间内对海龟进行妥善安置;在海龟受伤的情况下,渔民/环保人士通过视频救助子模块或文字救助子模块了解海龟的初步救助方法,并在等待救助的时间内对海龟进行安全的初步救助;在海龟受伤严重时,渔民/环保人士通过专家视频指导模块对海龟进行专家诊断救助。
由于现今普通民众对海龟及其救助方式不了解,错误的救助方式往往容易导致海龟的死亡,且海龟本身携带带致病菌和寄生虫,救助不当对发现者的健康也可能造成威胁,因而,公众号的海龟自主救助指导模块提供了海龟昏迷复苏方法及海龟安置方法,以便于发现者能够对海龟进行有效的安置及救助。
其中,海龟昏迷复苏方法为双侧反应性测试,具体内容为:
轻触海龟的眼睑或眼角检测其是否有眨眼反应,用手指捏海龟两侧的前、后鳍和尾部,检查是否有收缩反应,如果这些测试都未有反应,则表明海龟很可能为昏迷,需要及时复苏救治;复苏时间一般为24小时,如果海龟苏醒,应尽快运送到海龟救助中心救治。如果过了24小时,海龟仍无任何反应,身体僵硬,则可以判断为死亡。
海龟可能携带致病菌和寄生虫,为了自身安全,同时为了避免将病菌带给海龟,请在进行检查和运输、救助过程中尽量全程使用乳胶手套或一次性手套,在操作前和操作完成后,请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洗手;检查和救助中使用的仪器设备,与海龟的体液、伤口或病变处接触后请做消毒处理,如果有多只海龟,请在每一只海龟处理后都做消毒,以避免相互感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ABS塑料薄片作为海龟信息二维码载体,ABS塑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耐热易加工,并可以进行表面喷镀、蚀刻和粘接等二次加工,无毒无异味,不会对海龟健康造成影响;
2、本发明通过海龟信息模块完成对海龟二维码的扫描,得到海龟基本信息,并完成对发现海龟的现状进行上报,在上报后可以查看上报后的救助流程,使得海龟发现者在发现海龟后能够及时上报,且海龟的救助流程能够公开透明显示,使得海龟的救助得到更好更快的反馈,进一步提高救助的效率及海龟的生存率;
3、本发明为海龟发现者提供不同情况下海龟的自助救助指导,在海龟未受伤的情况下,可通过视频安置子模块或文字安置子模块了解海龟安置知识,使得发现者能够在等待救助的时间内对海龟进行妥善安置,在海龟受轻伤的情况下,可通过视频救助子模块或文字救助子模块了解海龟的初步救助方法,并在等待救助的时间内对海龟进行安全的初步救助,在海龟受伤严重时,可通过专家视频指导模块对海龟进行视频专家诊断救助,在等待救助的时间段内,为海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提高海龟的生存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实施例2的海龟标志框架图;
图2是实施例1、实施例2的管理员模块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1、实施例2的海龟自主救助指导模块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1、实施例2的海龟信息模块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1、实施例2的ABS塑料片正表面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3、实施例4的海龟标志框架图;
图7是实施例2的海龟救助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海龟标志,包括:
用于显示海龟相关信息二维码并贴附在海龟背甲上的ABS塑料片,ABS塑料片正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可通过手机端扫描获取对应海龟信息的二维码,如图5所示,二维码上方设有海龟的编号,左侧设有海龟的救护电话,下方设有海龟的放生单位,ABS塑料片通过激光蚀刻生成二维码,ABS塑料片背面通过 401美甲胶粘贴到海龟背甲上,
用于生成海龟相关信息二维码并提供救助服务的公众号,
用于为公众号提供后端支持的云服务器,公众号通过接口连接云服务器,
其中,公众号包括:
如图4所示,用于通过二维码扫描获取海龟详细信息并进行海龟情况基础上报的海龟信息模块,海龟信息模块包括:通过手机端扫描获取并显示海龟详细信息的海龟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上报海龟发现经纬度及海龟的其他相关信息的海龟信息上报子模块,用于在上报后查看海龟救助流程的救助流程子模块,
如图2所示,用于管理员对海龟信息进行管理的管理员模块,管理员模块包括:用于生成二维码的二维码生成子模块,用于管理所有海龟信息的信息管理子模块,用于收到发现者上报信息后通过短信或邮件对管理者进行提示的提示子模块,用于获取发现者信息并对发现者进行联系的发现者联系子模块,用于通过短信、邮件通知调配就近的专业救助人员前往海龟发现地的人员调配子模块,
如图3所示,用于指导发现者对海龟进行初步安置及救助的海龟自主救助指导模块,海龟自主救助指导模块包括:用于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海龟初步安置指导的视频安置子模块,用于通过文字方式进行海龟初步安置指导的文字安置子模块,用于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海龟初步救助的视频救助子模块,用于通过文字方式进行海龟初步初步救助的文字救助子模块,
用于在海龟受伤较为严重且专业救助人员未到达现场时通过视频进行专家诊断救助的专家视频指导模块。
海龟的其他相关信息包括:发现地点、误捕日期、受伤情况描述、是否受到人为干扰、干扰形式、纬度、经度、访问id、海况、天气、受伤部位照片、发现者联系方式。
其中,二维码尺寸为2.5cm×2.5cm,ABS塑料片厚度为0.5mm,重量仅为 0.34g,不会对海龟正常活动产生影响,海龟的编号顺序从GK000001- GK100000。
ABS塑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耐热易加工,并可以进行表面喷镀、蚀刻和粘接等二次加工,无毒无异味,不会对海龟健康造成影响。由激光发出的激光经过一系列的处理,经透镜聚焦后将能量高度集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由于ABS塑料对激光的吸收较好,因此ABS塑料薄片被激光照射的区域就会因为吸收了激光的能量而迅速升温。该区域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比如融化、气化、生成氧化物、变色等,形成二维码的图案。利用激光蚀刻形成的二维码图案不会因环境变化(如潮湿、酸性及碱性环境)而消退,有利于在海水环境中长期保存。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为基于实施例1的一种海龟救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管理员登录公众号,通过二维码生成子模块选取海龟对应信息生成二维码;
S2:通过激光将二维码、海龟的编号、救护电话及放生单位蚀刻在ABS塑料片表面上,再通过401美甲胶将ABS塑料片背面粘贴到海龟背甲上,粘贴完成后,对海龟进行放归;
S3:渔民/环保人士发现海龟;
S4:渔民/环保人士通过手机端扫描功能扫描海龟背甲上的二维码,扫描成功后,手机端页面跳转至公众号,在渔民/环保人士授权后进入海龟信息获取子模块展示海龟的基本信息,并提醒渔民/环保人士通过海龟信息上报子模块对海龟现状的详细信息进行上报,上报结束后,渔民/环保人士可通过救助流程子模块查看相关部门对海龟救助的处理流程;
S5:在上报完成后,提示子模块提示管理员开启海龟救助流程,管理员通过发现者联系子模块联系渔民/环保人士并商讨救助方式;
S6:管理员通过人员调配子模块调配调配就近的专业救助人员前往海龟发现地对海龟进行救助。
其中,步骤S4还包括:渔民/环保人士通过视频安置子模块或文字安置子模块了解海龟的安置方法,并在等待救助的时间内对海龟进行妥善安置;在海龟受伤的情况下,渔民/环保人士通过视频救助子模块或文字救助子模块了解海龟的初步救助方法,并在等待救助的时间内对海龟进行安全的初步救助;在海龟受伤严重时,渔民/环保人士通过专家视频指导模块对海龟进行专家诊断救助。
由于现今普通民众对海龟及其救助方式不了解,错误的救助方式往往容易导致海龟的死亡,且海龟本身携带带致病菌和寄生虫,救助不当对发现者的健康也可能造成威胁,因而,公众号的海龟自主救助指导模块提供了海龟昏迷复苏方法及海龟安置方法,以便于发现者能够对海龟进行有效的安置及救助。
其中,海龟昏迷复苏方法为双侧反应性测试,具体内容为:
轻触海龟的眼睑或眼角检测其是否有眨眼反应,用手指捏海龟两侧的前、后鳍和尾部,检查是否有收缩反应,如果这些测试都未有反应,则表明海龟很可能为昏迷,需要及时复苏救治;复苏时间一般为24小时,如果海龟苏醒,应尽快运送到海龟救助中心救治。如果过了24小时,海龟仍无任何反应,身体僵硬,则可以判断为死亡。
海龟可能携带致病菌和寄生虫,为了自身安全,同时为了避免将病菌带给海龟,请在进行检查和运输、救助过程中尽量全程使用乳胶手套或一次性手套,在操作前和操作完成后,请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洗手;检查和救助中使用的仪器设备,与海龟的体液、伤口或病变处接触后请做消毒处理,如果有多只海龟,请在每一只海龟处理后都做消毒,以避免相互感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如图6所示,公众号还包括:用于在海龟背甲上ABS塑料片受损严重无法识别时,直接获取救助电话的直接求助模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基于实施例3的一种海龟救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管理员登录公众号,通过二维码生成子模块选取海龟对应信息生成二维码;
S2:通过激光将二维码、海龟的编号、救护电话及放生单位蚀刻在ABS塑料片表面上,再通过401美甲胶将ABS塑料片背面粘贴到海龟背甲上,粘贴完成后,对海龟进行放归;
S3:渔民/环保人士发现海龟;
S4:渔民/环保人士通过在支付宝或微信搜索公众号,直接进入直接求助模块,获取救助电话,并在拨打电话后,通过海龟信息上报子模块对海龟现状的详细信息进行上报,上报结束后,渔民/环保人士可通过救助流程子模块查看相关部门对海龟救助的处理流程;
S5:在上报完成后,提示子模块提示管理员开启海龟救助流程,管理员通过发现者联系子模块联系渔民/环保人士并商讨救助方式;
S6:管理员通过人员调配子模块调配调配就近的专业救助人员前往海龟发现地对海龟进行救助。
其中,步骤S4还包括:渔民/环保人士通过视频安置子模块或文字安置子模块了解海龟的安置方法,并在等待救助的时间内对海龟进行妥善安置;在海龟受伤的情况下,渔民/环保人士通过视频救助子模块或文字救助子模块了解海龟的初步救助方法,并在等待救助的时间内对海龟进行安全的初步救助;在海龟受伤严重时,渔民/环保人士通过专家视频指导模块对海龟进行专家诊断救助。

Claims (9)

1.一种海龟标志,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显示海龟相关信息二维码并贴附在海龟背甲上的ABS塑料片,所述ABS塑料片正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可通过手机端扫描获取对应海龟信息的二维码,
用于生成海龟相关信息二维码并提供救助服务的公众号,
用于为所述公众号提供后端支持的云服务器,公众号通过接口连接所述云服务器,
其中,所述公众号包括:
用于通过二维码扫描获取海龟详细信息并进行海龟情况基础上报的海龟信息模块,
用于管理员对海龟信息进行管理的管理员模块,所述管理员模块包括:用于生成二维码的二维码生成子模块,用于管理所有海龟信息的信息管理子模块,用于收到发现者上报信息后通过短信或邮件对管理者进行提示的提示子模块,用于获取发现者信息并对发现者进行联系的发现者联系子模块,用于通过短信、邮件通知调配就近的专业救助人员前往海龟发现地的人员调配子模块,
用于指导发现者对海龟进行初步安置及救助的海龟自主救助指导模块,所述海龟自主救助指导模块包括:用于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海龟初步安置指导的视频安置子模块,用于通过文字方式进行海龟初步安置指导的文字安置子模块,用于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海龟初步救助的视频救助子模块,用于通过文字方式进行海龟初步初步救助的文字救助子模块,
用于在海龟受伤较为严重且专业救助人员未到达现场时通过视频进行专家诊断救助的专家视频指导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龟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众号还包括:用于在海龟背甲上ABS塑料片受损严重无法识别时,直接获取救助电话的直接求助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龟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龟信息模块包括:通过手机端扫描获取并显示海龟详细信息的海龟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上报海龟发现经纬度及海龟的其他相关信息的海龟信息上报子模块,用于在上报后查看海龟救助流程的救助流程子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龟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龟的其他相关信息包括:发现地点、误捕日期、受伤情况描述、是否受到人为干扰、干扰形式、纬度、经度、访问id、海况、天气、受伤部位照片、发现者联系方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龟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上方设有海龟的编号,左侧设有海龟的救护电话,下方设有海龟的放生单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龟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ABS塑料片通过激光蚀刻生成二维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龟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ABS塑料片背面通过401美甲胶粘贴到海龟背甲上。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种海龟标志的海龟救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管理员登录公众号,通过二维码生成子模块选取海龟对应信息生成二维码;
S2:通过激光将二维码、海龟的编号、救护电话及放生单位蚀刻在ABS塑料片表面上,再通过401美甲胶将ABS塑料片背面粘贴到海龟背甲上,粘贴完成后,对海龟进行放归;
S3:渔民/环保人士发现海龟;
S4:渔民/环保人士通过手机端扫描功能扫描海龟背甲上的二维码,扫描成功后,手机端页面跳转至公众号,在渔民/环保人士授权后进入海龟信息获取子模块展示海龟的基本信息,并提醒渔民/环保人士通过海龟信息上报子模块对海龟现状的详细信息进行上报,上报结束后,渔民/环保人士可通过救助流程子模块查看相关部门对海龟救助的处理流程;
S5:在上报完成后,提示子模块提示管理员开启海龟救助流程,管理员通过发现者联系子模块联系渔民/环保人士并商讨救助方式;
S6:管理员通过人员调配子模块调配调配就近的专业救助人员前往海龟发现地对海龟进行救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海龟救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还包括:渔民/环保人士通过视频安置子模块或文字安置子模块了解海龟的安置方法,并在等待救助的时间内对海龟进行妥善安置;在海龟受伤的情况下,渔民/环保人士通过视频救助子模块或文字救助子模块了解海龟的初步救助方法,并在等待救助的时间内对海龟进行安全的初步救助;在海龟受伤严重时,渔民/环保人士通过专家视频指导模块对海龟进行专家诊断救助。
CN202111079875.1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海龟标志及救助方法 Pending CN113919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9875.1A CN113919465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海龟标志及救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9875.1A CN113919465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海龟标志及救助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9465A true CN113919465A (zh) 2022-01-11

Family

ID=79234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9875.1A Pending CN113919465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海龟标志及救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946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2275A (zh) * 2017-08-14 2017-11-24 湖南拾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信二维码的失物招领方法
CN108960386A (zh) * 2018-06-29 2018-12-07 陈国清 一种用于产地追溯的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及其识别系统
CN109615033A (zh) * 2018-11-16 2019-04-12 广州华工弈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电源二维码的寻人寻物系统
CN111972351A (zh) * 2020-09-08 2020-11-2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基于pit标记的龟类产卵量及受精率的定量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2275A (zh) * 2017-08-14 2017-11-24 湖南拾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信二维码的失物招领方法
CN108960386A (zh) * 2018-06-29 2018-12-07 陈国清 一种用于产地追溯的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及其识别系统
CN109615033A (zh) * 2018-11-16 2019-04-12 广州华工弈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电源二维码的寻人寻物系统
CN111972351A (zh) * 2020-09-08 2020-11-2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基于pit标记的龟类产卵量及受精率的定量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NDIVING: "海龟救助简易指南、海龟昏迷复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HTTPS://WWW.SOHU.COM/A/259828131_228644》 *
周智聪、俞国中、王建桥;: "中国惟一海龟产床的使命", 《HTTP://WWW.HUIDONG.GOV.CN/HDXWZ/ZWGK/ZWDT/ZWYW/CONTENT/MPOST_4366887.HTML》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lland et al. CRC handbook of marine mammal medicine
Mann et al. Lethal tiger shark (Galeocerdo cuvier) attack on bottlenose dolphin (Tursiops sp.) calf: Defense and reactions by the mother
Carstensen et al. Using doe behavior and vaginal-implant transmitters to capture neonate white-tailed deer in north-central Minnesota
US1171536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tential drowning incident detection
Caldicott et al. The anatomy of a shark attack: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N103745572B (zh) 一种便携式救生装置、救生管理系统及救生方法
CN1162364A (zh) 自定位的遥控监视系统
CN104183086B (zh) 一种人身安全防护方式及系统
Kuperman et al. Massive infestation by Amyloodinium ocellatum (Dinoflagellida) of fish in a highly saline lake, Salton Sea, California, USA
KR101782990B1 (ko) IoT 기반 스마트 해녀 안전 시스템
JP6130540B1 (ja) IoT基盤のスマート海女安全システム
CN108053617B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涉水报警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9866892A (zh) 一种智能救生衣
CN107316440A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海上报警系统及报警处理方法
Hannah et al. Use of a novel cage system to measure postrecompression survival of Northeast Pacific rockfish
CN113919465A (zh) 一种海龟标志及救助方法
JPH11263292A (ja) 遭難救助支援システム
Argüelles et al. Diving behavior of southern right whales (Eubalaena australis) in a maritime traffic area in Patagonia, Argentina
Simeone et al. Stranding response
CN206594831U (zh) 小型船舶防越界预警系统
Madigan et al. Combining telemetry and fisheries data to quantify species overlap and evaluate bycatch mitigation strategies in an emergent Canadian Arctic fishery
Visser et al. Stranding, resighting, and boat strike of a killer whale (Orcinus orca)
Carretta et al. US Pacific draft marine mammal stock assessments: 2015
CN215576642U (zh) 一种用于海龟识别及救助的二维码展示装置
JP6789527B2 (ja) 遭難者捜索救助支援システム、遭難者捜索救助支援方法、救難タグ、救命具、遠隔管理システム、遠隔管理方法および管理タ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