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5910B -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5910B
CN113915910B CN202111166203.4A CN202111166203A CN113915910B CN 113915910 B CN113915910 B CN 113915910B CN 202111166203 A CN202111166203 A CN 202111166203A CN 113915910 B CN113915910 B CN 113915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ycle system
refrigeration cycle
refrigeration
refrig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62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5910A (zh
Inventor
王国庆
赵兴
段跃斌
鲍雨锋
王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62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5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5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5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5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5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25D11/02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ith two or more 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8Optimization, e.g. high integration of refrigeration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4Temperatures of an indoor room or compar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1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700/00Means for sensing or measuring; Sensors therefor
    • F25D2700/14Sensors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utside the refrigerator or freez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及其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控制方法。所述冰箱包括冷藏室、冷冻室和制冷循环系统。通过设置流量调节阀,来实现对流经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冷藏室蒸发器或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大小的控制,能够有效避免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是恒定不变的,导致制冷效率较差的问题。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系统,来实时检测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不同的制冷模式下的相关温度参数,进而,根据所述温度参数,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从而精准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不同制冷模式下的压缩机排气流量,优化了压缩机排气流量大小的调控策略,有效提高了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冰箱主要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制冷循环系统,来实现对食品本身温度的降低,延缓食物变质,从而达到长期储藏的效果。
现有的冰箱多设置有冷藏室和冷冻室,在双制冷循环系统中,通过电磁阀的切换来控制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或冷冻制冷模式。冰箱上电后,首先进入冷藏制冷模式,压缩机排气依次经过冷藏室蒸发器和冷冻室蒸发器,为冷藏室和冷冻室同时制冷。直到冷藏室温度达到冷藏设定温度,切换电磁阀进入冷冻制冷模式下,压缩机排气仅经过冷冻室蒸发器,为冷冻室制冷。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不同制冷模式下,压缩机的排气流量均是恒定不变的,无法最优化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控制方法,其能够根据制冷系统的不同制冷模式调节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以调整流经冷藏室蒸发器或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优化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冰箱本体,设有冷藏室和冷冻室;
制冷循环系统,设于所述冰箱本体中,包括冷藏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流量调节阀;其中,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所述冷冻室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流量调节阀通过管道依次循环连接;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用于在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制冷;或在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冻室制冷;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
温度传感器系统,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预设的温度参数;所述预设的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和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连接,用于: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冷藏室蒸发器上,用于检测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上,用于检测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和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
则,所述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具体包括: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一温度差;
根据预设的第一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一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差越小,所述第一开度调整值越大;
根据所述第一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还包括三温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上,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冰箱本体外部,用于检测所述冰箱所在的环境温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
则,所述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具体包括: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二温度差;
根据预设的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二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二温度差越小,所述第二开度调整值越大;
根据所述第二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所述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二温度差之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判断所述第二温度差是否满足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
若所述第二温度差满足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执行第三开度调整策略:计算预设的冷冻室目标温度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三温度差;根据预设的第三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三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三温度差越大,所述第三开度调整值越大;根据所述第三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若所述第二温度差不满足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执行第二开度调整策略:根据预设的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二开度调整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电磁阀,所述流量调节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磁阀用于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导通时,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为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制冷;
或,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时,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为所述冷冻室制冷。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冰箱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
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冷藏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流量调节阀、温度传感器系统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所述冷冻室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流量调节阀通过管道依次循环连接;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用于在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制冷;或在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冻室制冷;
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用于获取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预设的温度参数;所述预设的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和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和所述流量调节阀连接,用于: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所述冰箱包括冷藏室、冷冻室和制冷循环系统;
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冷藏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流量调节阀和温度传感器系统;其中,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所述冷冻室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流量调节阀通过管道依次循环连接;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用于在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制冷;或在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冻室制冷;
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用于获取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预设的温度参数;所述预设的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和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
所述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冰箱及其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控制方法。所述冰箱包括冷藏室、冷冻室和制冷循环系统。通过设置流量调节阀,来实现对流经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冷藏室蒸发器或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大小的控制,能够有效避免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是恒定不变的,导致制冷效率较差的问题。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系统,来实时检测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不同的制冷模式下的相关温度参数,进而,根据所述温度参数,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从而精准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不同制冷模式下的压缩机排气流量,优化了压缩机排气流量大小的调控策略,有效提高了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的控制装置执行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与温度传感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10,包括:冰箱本体11、制冷循环系统12、温度传感器系统13和控制装置14。
其中,在所述冰箱本体11内部设有冷藏室111和冷冻室112。
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2,设于所述冰箱本体中,包括冷藏室蒸发器121、冷冻室蒸发器122、压缩机123、冷凝器124和流量调节阀125;其中,所述冷藏室蒸发器121、所述冷冻室蒸发器122、所述压缩机123、所述冷凝器124和所述流量调节阀125通过管道依次循环连接。
也即,所述冷藏室蒸发器121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1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冻室蒸发器122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12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123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器12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器124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12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流量调节阀125的输出端与所述冷藏室蒸发器121的输入端连接,以此构成一个冷藏制冷循环系统。并且,所述流量调节阀125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122的输入端连接,以此构成一个冷冻制冷循环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2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构成所述冷藏制冷循环系统,同时为所述冷藏室111和所述冷冻室112制冷。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2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构成所述冷冻制冷循环系统,为所述冷冻室112制冷。
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2的工作原理为:冰箱上电后,首先进入冷藏制冷模式,压缩机排气依次经过冷藏室蒸发器和冷冻室蒸发器,为冷藏室和冷冻室同时制冷。当冷藏室温度达到冷藏目标温度时,进入冷冻制冷模式,压缩机排气经过冷冻室蒸发器,为冷冻室制冷。冷冻室温度达到冷冻目标温度时,若冷藏室温度没有到达开机点,则压缩机停机,待检测到冷藏或冷冻室温度达到开机点时,均是进入冷藏制冷模式,为冷藏室和冷冻室同时制冷,这样交替进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2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或冷冻制冷模式的方式,可以通过一个电磁阀进行管道的换向调节来实现。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2还包括电磁阀126,所述流量调节阀125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12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126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冷藏室蒸发器1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126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12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磁阀126能够实现其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的导通,或其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的导通。当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导通时,构成所述冷藏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同时为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制冷;当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时,构成所述冷冻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为所述冷冻室制冷。
所述流量调节阀125用于调节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121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122的压缩机排气流量。通过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125的开度大小,能够调节所述压缩机排气流量大小,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越大,排气流量越大。
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13,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2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2的预设的温度参数。所述预设的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和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
所述控制装置14,分别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2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13连接,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的控制装置执行的工作流程示意图,所述控制装置14用于实现对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的控制策略,具体包括步骤S11至S12:
S11、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S12、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通过设置流量调节阀,来实现对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大小的控制,能够有效避免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是恒定不变的,导致制冷效率较差的问题。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系统,来实时检测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不同的制冷模式下的相关温度参数,进而,根据所述温度参数,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从而精准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不同制冷模式下的压缩机排气流量,优化了压缩机排气流量大小的调控策略,有效提高了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与温度传感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13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3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2。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31,设于所述冷藏室蒸发器121上,用于检测所述冷藏室蒸发器121的温度T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2,设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122上,用于检测所述冷冻室蒸发器122的温度T2。
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T1和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T2。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温度参数指的是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31实时检测到的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T1,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2实时检测到的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T2。
则步骤S11具体通过步骤S111至S113执行:
S111、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一温度差;
S112、根据预设的第一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一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差越小,所述第一开度调整值越大;
S113、根据所述第一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31实时检测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T1,并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2实时检测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T2。所述控制装置14在获取到这两个温度T1和T2之后,计算差值ΔT1=T1-T2,作为第一温度差,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ΔT1实现对所述流量调节阀125的开度大小的控制。
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14内部预先设置并存储有第一温度差ΔT1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Δ1%的对应关系,便于调用和查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是预先试验测试得到的。作为举例,所述第一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ΔT1/℃ 开度调整值/Δ1% ΔT1/℃ 开度调整值/Δ1%
-1<T≤1 0% 1<T≤2 -1%
-2<T≤-1 +1% 2<T≤3 -2%
-3<T≤-2 +2% 3<T≤4 -3%
-4<T≤-3 +3% 4<T≤5 -4%
-5<T≤-4 +4% T≥5 -5%
T≤-5 +5% / /
所述控制装置14根据当前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一温度差ΔT1的大小,查询表1得到对应的开度调整值,并根据所述开度调整值,对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进行增加或减少,从而实现对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的调整。
作为举例,当所述控制装置14计算得到当前第一温度差ΔT1=-3℃时,查询得到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为+3%,假设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初始开度大小为70%,则调整后的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为70%+3%=73%。假设随着温度T1和T2的变化,所述控制装置14又计算得到当前第一温度差ΔT1=2℃,查询得到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为-1%,则在原来的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的基础上再次调整,调整后的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为73%-1%=72%。
可以理解地,上述场景仅作为举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实时获取到的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T1和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T2,进行第一温度差的计算和对应的开度调整值的查询,实现对流量调节阀的实时调整。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通过实时检测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和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来实现对所述流量阀开度大小的调整,从而精准地控制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和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优化了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5,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13还包括三温度传感器133和环境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33,设于所述压缩机123的回气管上,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123的回气管温度T3;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冰箱本体11外部,用于检测所述冰箱所在的环境温度T4。
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T3和所述环境温度T4。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二温度参数指的是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33实时检测到的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T3,以及通过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所述环境温度T4。
则步骤S12具体通过步骤S121至S123执行:
S121、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二温度差;
S122、根据预设的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二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二温度差越小,所述第二开度调整值越大;
S123、根据所述第二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33实时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T3,并通过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环境温度T4。所述控制装置14在获取到这两个温度T3和T4之后,计算差值ΔT2=T3-T4,作为第二温度差,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差ΔT2实现对所述流量调节阀125的开度大小的控制。
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14内部预先设置并存储有第二温度差ΔT2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Δ2%的对应关系,便于调用和查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是预先试验测试得到的。作为举例,所述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ΔT2/℃ 开度调整值/Δ2% ΔT2/℃ 开度调整值/Δ2%
-1<T<0 +1% 0≤T≤2 Δ3%
-2<T≤-1 +2% 2<T≤3 -2%
-3<T≤-2 +3% 3<≤T≤4 -3%
-4<T≤-3 +4% 4<T≤5 -4%
-5<T≤-4 +5% T≥5 -5%
T≤-5 +6% / /
所述控制装置14根据当前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二温度差ΔT2的大小,查询表2得到对应的开度调整值,并根据所述开度调整值,对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进行增加或减少,从而实现对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的调整。
作为举例,当所述控制装置14计算得到当前第二温度差ΔT1=-3℃时,查询得到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为+4%,假设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初始开度大小为70%,则调整后的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为70%+4%=74%。
可以理解地,上述场景仅作为举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实时获取到的所述压缩机的回气温度T3和所述环境温度T4,进行第二温度差的计算和对应的开度调整值的查询,实现对流量调节阀的实时调整。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通过实时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回气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来实现对所述流量阀开度大小的调整,从而精准地控制流经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优化了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效率。
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121之后,步骤S122之前,所述控制装置14还用于执行步骤S124至S126:
S124、判断所述第二温度差是否满足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
S125、若所述第二温度差满足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执行第三开度调整策略:计算预设的冷冻室目标温度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三温度差;根据预设的第三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三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三温度差越大,所述第三开度调整值越大;根据所述第三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具体地,所述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为[0,2]℃。
在计算得到所述第二温度差ΔT2之后,如果满足0≤ΔT2≤2,则需要进一步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2检测当前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T2,并根据所述预设的冷冻室目标温度Tset,计算差值ΔT3=Tset-T2,作为第三温度差,并根据所述第三温度差ΔT3实现对所述流量调节阀125的开度大小的控制。
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14内部预先设置并存储有第三温度差ΔT2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Δ3%的对应关系,便于调用和查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是预先试验测试得到的。作为举例,所述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当满足0≤ΔT2≤2时,所述控制装置14根据当前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三温度差ΔT3的大小,查询表3得到对应的开度调整值,并根据所述开度调整值,对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进行增加或减少,从而实现对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的调整。
作为举例,当0≤ΔT2≤2,所述控制装置14计算得到当前第三温度差ΔT1=3℃时,查询得到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为-3%,假设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初始开度大小为70%,则调整后的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为70%-3%=67%。
S126、若所述第二温度差不满足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执行第二开度调整策略,也即跳转至所述步骤S122:根据预设的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二开度调整。
如果满足0≤ΔT2≤2,则直接执行步骤S121和S122,根据第二温度差的大小查询表2得到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以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如果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的差值处于0至2℃的区间时,通过实时检测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结合冷冻室目标温度来实现对所述流量阀开度大小的调整,从而精准地控制流经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优化了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效率。
优选地,参见图3,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2还包括过滤器127。所述冷凝器124通过所述过滤器127和所述流量调节阀125连接,也即,所述冷凝器124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滤器12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滤器127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125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过滤器127用于对压缩机排气进行干燥。
具体地,所述冷凝器124包括左冷凝器和右冷凝器,所述左冷凝器通过冷冻室防凝管与所述右冷凝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2还包括冷藏毛细管和冷冻毛细管;所述电磁阀126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冷藏毛细管与所述冷藏室蒸发器1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126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冷冻毛细管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122的输入端连接。
采用本发明的制冷循环系统,当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压缩机排气经过冷凝器124、过滤器127和流量调节阀125后,进入电磁阀126,电磁阀126的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连接,切换到冷藏毛细管,压缩机排气到达冷藏室蒸发器121、冷冻室蒸发器122,在通过回气管回到压缩机123;
当冷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压缩机排气经过冷凝器124、过滤器127和流量调节125后,进入电磁阀126,电磁阀126的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切换到冷冻毛细管,压缩机排气到达冷冻室蒸发器122,通过回气管回到压缩机123。
参见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20,所述冰箱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
所述制冷循环系统20,包括冷藏室蒸发器21、冷冻室蒸发器22、压缩机23、冷凝器24、流量调节阀25、温度传感器系统26和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冷藏室蒸发器21、所述冷冻室蒸发器22、所述压缩机23、所述冷凝器24和所述流量调节阀25通过管道依次循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20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构成所述冷藏制冷循环系统,同时为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制冷。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20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构成所述冷冻制冷循环系统,为所述冷冻室制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2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或冷冻制冷模式的方式,可以通过一个电磁阀进行管道的换向调节来实现。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循环系统20还包括电磁阀27,所述流量调节阀25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2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27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冷藏室蒸发器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27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2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磁阀27能够实现其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的导通,或其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的导通。当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导通时,构成所述冷藏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同时为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制冷;当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时,构成所述冷冻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为所述冷冻室制冷。
所述流量调节阀25用于调节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
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26,用于获取所述制冷循环系统20的预设的温度参数;所述预设的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制冷循环系统20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和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26和所述流量调节阀25连接,用于执行步骤S21至S22:
S21、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S22、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通过设置流量调节阀,来实现对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大小的控制,能够有效避免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是恒定不变的,导致制冷效率较差的问题。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系统,来实时检测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不同的制冷模式下的相关温度参数,进而,根据所述温度参数,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从而精准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不同制冷模式下的压缩机排气流量,优化了压缩机排气流量大小的调控策略,有效提高了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26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26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62;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61,设于所述冷藏室蒸发器21上,用于检测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62,设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22上,用于检测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
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和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则,步骤S21具体包括:
S211、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一温度差;
S212、根据预设的第一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一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差越小,所述第一开度调整值越大;
S213、根据所述第一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26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263和环境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63,设于所述压缩机23的回气管上,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冰箱所在的环境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则步骤S22,具体包括:
S221、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二温度差;
S222、根据预设的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二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二温度差越小,所述第二开度调整值越大;
S223、根据所述第二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优选地,在步骤S221之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执行步骤S224至S226:
S224、判断所述第二温度差是否满足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
S225、若所述第二温度差满足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执行第三开度调整策略:计算预设的冷冻室目标温度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三温度差;根据预设的第三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三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三温度差越大,所述第三开度调整值越大;根据所述第三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S226、若所述第二温度差不满足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执行第二开度调整策略,也即跳转至步骤S222:根据预设的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二开度调整值。
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所述冰箱包括冷藏室、冷冻室和制冷循环系统;
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冷藏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压缩机、流量调节阀和温度传感器系统;其中,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所述冷冻室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流量调节阀通过管道依次循环连接;所述用于制冷循环系统在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制冷;或在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冻室制冷;
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用于获取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预设的温度参数;所述预设的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和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
所述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31至S32:
S31、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S32、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中,所述冰箱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10的结构相同,所述制冷控制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冰箱中的控制装置14所执行的所有流程步骤相同,两者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一一对应,因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冰箱本体,设有冷藏室和冷冻室;
制冷循环系统,设于所述冰箱本体中,包括冷藏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流量调节阀;其中,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所述冷冻室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流量调节阀通过管道依次循环连接;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用于在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制冷;或在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冻室制冷;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
温度传感器系统,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预设的温度参数;所述预设的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和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连接,用于: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上,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冰箱本体外部,用于检测所述冰箱所在的环境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
则,所述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具体包括: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二温度差;
根据预设的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二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二温度差越小,所述第二开度调整值越大;
根据所述第二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冷藏室蒸发器上,用于检测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上,用于检测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和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
则,所述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具体包括: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温度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一温度差;
根据预设的第一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一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差越小,所述第一开度调整值越大;
根据所述第一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二温度差之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判断所述第二温度差是否满足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
若所述第二温度差满足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执行第三开度调整策略:计算预设的冷冻室目标温度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三温度差;根据预设的第三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三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三温度差越大,所述第三开度调整值越大;根据所述第三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若所述第二温度差不满足预设的温度差阈值区间,执行第二开度调整策略:根据预设的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二开度调整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电磁阀,所述流量调节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磁阀用于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导通时,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为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制冷;
或,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导通时,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为所述冷冻室制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输入端连接。
7.一种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
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冷藏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流量调节阀、温度传感器系统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所述冷冻室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流量调节阀通过管道依次循环连接;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用于在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制冷;或在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冻室制冷;
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用于获取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预设的温度参数;所述预设的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和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和所述流量调节阀连接,用于: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上,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冰箱本体外部,用于检测所述冰箱所在的环境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
则,所述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具体包括: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二温度差;
根据预设的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二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二温度差越小,所述第二开度调整值越大;
根据所述第二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8.一种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冷藏室、冷冻室和制冷循环系统;
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冷藏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流量调节阀和温度传感器系统;其中,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所述冷冻室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流量调节阀通过管道依次循环连接;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用于在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制冷;或在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为所述冷冻室制冷;
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冷藏室蒸发器或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压缩机排气流量;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用于获取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预设的温度参数;所述预设的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和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
所述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藏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藏制冷模式下的第一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所述温度传感器系统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上,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冰箱本体外部,用于检测所述冰箱所在的环境温度;
所述第二温度参数包括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
则,所述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根据当前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在所述冷冻制冷模式下的第二温度参数,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具体包括:
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进入冷冻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管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二温度差;
根据预设的第二温度差与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作为第二开度调整值;其中,所述第二温度差越小,所述第二开度调整值越大;
根据所述第二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CN202111166203.4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915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203.4A CN113915910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203.4A CN113915910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5910A CN113915910A (zh) 2022-01-11
CN113915910B true CN113915910B (zh) 2023-04-25

Family

ID=79238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6203.4A Active CN113915910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59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2026B (zh) * 2021-01-28 2023-03-14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84990B (zh) * 2022-02-07 2024-03-22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及冰箱的静音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8447A (zh) * 2004-08-19 2005-03-2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复立多循环制冷系统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07874B (zh) * 2017-02-28 2019-09-17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电冰箱及其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990579B (zh) * 2017-11-08 2020-02-18 西安交通大学 制冷系统、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10512224U (zh) * 2019-08-05 2020-05-1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循环系统
CN112325494A (zh) * 2019-08-05 2021-02-05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60935A (zh) * 2020-11-30 2021-03-09 广州热之源科技有限公司 热泵烘干机及其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5910A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15910B (zh)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控制方法
CN101408775B (zh) 电冰箱温度控制方法
AU740700B2 (en) Refrigerator
CN103459944B (zh) 级联浮动中间温度热泵系统
CA240953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mpressor speed
CN111140984A (zh) 一种水多联中央空调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8592299B (zh) 化霜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854204B (zh) 一种冷柜设备、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1549736B2 (en) Refrigerator having a cold air supply mean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e
CN1082181A (zh) 具有发酵食品功能的制冷系统
KR101517248B1 (ko) 냉장고의 제어 방법
CN112665301A (zh) 一种冰箱变温室的温度补偿方法、装置、控制器及冰箱
CN108224846B (zh) 一种双阀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440446A (zh) 一种多温区制冷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2928252U (zh) 冷藏室蒸发器面积可自动调节的单循环直冷冰箱
CN203231578U (zh) 冷凝面积可调节的制冷系统及直冷冰箱
CN113915849B (zh) 冰箱节能控制方法
CN114264061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空调系统以及空调器
CN210035991U (zh) 冰箱
CN210861906U (zh) 一种热力膨胀阀交替使用的单库房冷库制冷系统
KR20030012622A (ko) 직냉식 냉장고의 냉동사이클
TW200742824A (en) Flooded chill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nt level thereof
KR102526891B1 (ko) 온도센서를 이용한 제상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한 제상 시스템
CN2549404Y (zh) 电冰箱的并联双电磁阀控制制冷器
CN111174368B (zh) 一种空调自动调节冷媒量的方法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000 Haixin Avenue,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refriger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No. 399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