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4412A -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4412A
CN113914412A CN202111086552.5A CN202111086552A CN113914412A CN 113914412 A CN113914412 A CN 113914412A CN 202111086552 A CN202111086552 A CN 202111086552A CN 113914412 A CN113914412 A CN 113914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rainage
well
rainwater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65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4412B (zh
Inventor
左启浦
左小凤
杨刚
朱小凤
王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oyu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oyu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oyu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oyu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65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44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4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4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4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44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401Gullies for use in roads or pav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涉及道路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其包括蓄水池,蓄水池内设置自动排水模块,自动排水模块包括排水管道、封板及自浮件,排水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下水总井及蓄水池相连通且排水管道靠近蓄水池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封板与蓄水池内壁转动连接且封盖排水管道的端部开口处,自浮件与封板相连。雨水自下水分井下落,部分雨水直接流至下水总井,另一部分流至导水管内并最终流至蓄水池内,通过自动供水模块实现土壤层的保湿。当蓄水池内雨水较多,漫过自浮件时,自浮件在浮力作用下上浮,带动封板向上转动,使得排水管道的顶部开口打开,从而多余的雨水自排水管道流至下水总井内,完成多余雨水的排出,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排水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背景技术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是一种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利用的道路排水结构。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65128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蓄水结构,其包括地基及位于地基上方的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内部设置有植物种植带及雨水再生利用带,植物种植带包括土壤层,用于种植植被,雨水再生利用带包括蓄水池,蓄水池与土壤层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水管。使用时,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并通过导水管将雨水直接灌溉至土壤层内。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导水管将雨水直接灌溉至植物种植带处的过程中易出现雨水供大于求的情况,此时多余的雨水不便于排出。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多余雨水不便于排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包括地基及位于地基上方的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内部设置有植物种植带及雨水再生利用带,所述植物种植带包括土壤层、支撑板及蓄水池,所述支撑板位于蓄水池顶部,所述土壤层位于支撑板上方,所述蓄水池与土壤层之间设置有自动供水模块;
所述雨水再生利用带包括相连通的下水分井及下水总井,所述下水分井位于下水总井上方,所述下水分井与蓄水池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水管;
所述蓄水池内还设置有自动排水模块,所述自动排水模块包括排水管道、封板及自浮件,所述排水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下水总井及蓄水池相连通且排水管道靠近蓄水池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封板与蓄水池内壁转动连接且封盖排水管道的端部开口处,所述自浮件与封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自下水分井下落,部分雨水直接流至下水总井,另一部分流至导水管内并最终流至蓄水池内,通过自动供水模块实现土壤层的保湿。当蓄水池内雨水较多,漫过自浮件时,自浮件在浮力作用下上浮,从而带动封板向上转动,即可使得排水管道的顶部开口打开,从而多余的雨水可自排水管道流至下水总井内,完成多余雨水的自动排出,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可选的,所述自浮件内部设置有减重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自浮件的自重更低,从而使得带动封板进行上浮的效果更好。
可选的,所述自浮件为圆柱状且外壁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封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杆与安装孔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自浮件与封板的安装,操作方便,且便于更换。
可选的,所述封板外壁设置有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远离封板的一侧开设有止转槽,所述自浮件外壁与止转槽内壁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浮件安装过程中可转动并对弹性垫片进行挤压,使得自浮件外壁与止转槽内壁抵紧,此后即可使得自浮件不易发生转动,提升安装完毕后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道内部设置有止回板,所述止回板的顶部与排水管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止回板的底部朝向远离蓄水池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回板可使得下水总管内的雨水不易返流至蓄水池内。
可选的,所述导水管内部靠近下水分井的一端设置有接水槽体,所述接水槽体的开口向上,所述接水槽体的端部伸出导水管并伸至下水分井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水槽体可更好的对下水分井内下落的雨水进行收集并使得雨水流至导水管内。
可选的,所述接水槽体与下水分井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筒、插杆及弹性件,所述套筒与下水分井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杆插设至套筒内并可沿套筒轴向滑动,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插杆与下水分井内壁之间以将插杆朝向接水槽体处推动,所述接水槽体底壁设置有若干可供插杆插设的插孔,若干所述插孔沿接水槽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调节接水槽体伸至下水分井内的长度,从而调节进入导水管内的雨水量。
可选的,所述下水分井顶部开口处设置有滤渣网箱,所述滤渣网箱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栅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滤渣网箱对杂物进行过滤,维持下水总井及蓄水池内的洁净。
可选的,所述自动供水模块包括主吸水带及副吸水带,所述支撑板贯穿设置有让位孔,所述主吸水带的底部位于蓄水池内、中部穿过让位孔且顶部位于土壤层内部,所述副吸水带与主吸水带的侧壁相连且亦位于土壤层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浸湿主吸水带,此后通过虹吸作用可逐渐浸湿若干副吸水带,从而实现土壤层的保湿。该种供水方式,使得土壤层与蓄水池内的雨水不直接接触,因此不易造成土壤层湿度过大的问题,此外,蓄水池内可存留适量雨水,即使几天不下雨易不会出现土壤层过度干燥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主吸水带及副吸水带均设置有若干根系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主吸水带及副吸水带对植物根系的影响较小,便于植物根系伸展。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在蓄水池内设置自动排水模块,自动排水模块包括排水管道、封板及自浮件,排水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下水总井及蓄水池相连通且排水管道靠近蓄水池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封板与蓄水池内壁转动连接且封盖排水管道的端部开口处,自浮件与封板相连。雨水自下水分井下落,部分雨水直接流至下水总井,另一部分流至导水管内并最终流至蓄水池内,通过自动供水模块实现土壤层的保湿。当蓄水池内雨水较多,漫过自浮件时,自浮件在浮力作用下上浮,从而带动封板向上转动,即可使得排水管道的顶部开口打开,从而多余的雨水可自排水管道流至下水总井内,完成多余雨水的自动排出,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2、在蓄水池内设置自动供水模块,自动供水模块包括主吸水带及副吸水带,支撑板贯穿设置有让位孔,主吸水带的底部位于蓄水池内、中部穿过让位孔且顶部位于土壤层内部,副吸水带与主吸水带的侧壁相连且亦位于土壤层内部。雨水浸湿主吸水带,此后通过虹吸作用可逐渐浸湿若干副吸水带,从而实现土壤层的保湿。该种供水方式,使得土壤层与蓄水池内的雨水不直接接触,因此不易造成土壤层湿度过大的问题,此外,蓄水池内可存留适量雨水,即使几天不下雨易不会出现土壤层过度干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接水槽体与导水管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封板与蓄水池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封板与自浮件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基;11、混凝土层;12、导水管;13、接水槽体;
2、植物种植带;21、蓄水池;22、支撑板;220、让位孔;23、土壤层;
3、雨水再生利用带;31、下水分井;32、下水总井;33、滤渣网箱;34、支撑栅栏;
4、自动供水模块;40、根系通道;41、主吸水带;42、副吸水带;
5、调节机构;51、套筒;52、插杆;520、插孔;53、弹性件;
6、自动排水模块;61、排水管道;62、封板;63、自浮件;630、减重空腔;64、弹性垫片;640、止转槽;65、安装杆;650、安装孔;66、止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参照图1,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包括地基1及混凝土层11,混凝土层11浇铸固定在地基1上方。混凝土层11内部设置有植物种植带2及雨水再生利用带3。
参照图1,植物种植带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蓄水池21、支撑板22及土壤层23,蓄水池21位于混凝土层11内部,且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支撑板22通过螺栓固定在蓄水池21顶部开口处,土壤层23位于支撑板22上方以种植植被。蓄水池21与土壤层23之间设置有自动供水模块4,自动供水模块4包括主吸水带41及若干副吸水带42,主吸水带41及副吸水带42均为棉布制成的带状结构。支撑板22贯穿设置有让位孔220,主吸水带41的底部位于蓄水池21内并与蓄水池21底壁相贴合,主吸水带41的中部穿过让位孔220且顶部位于土壤层23内部,若干副吸水带42通过缝制固定自主吸水带41的两侧,且若干副吸水带42均位于土壤层23内部,以实现土壤层23的保湿。主吸水带41及副吸水带42均贯穿开设有若干根系通道40,以供植被的根系穿过。
参照图1,雨水再生利用带3包括下水分井31及下水总井32,下水分井31竖直设置且顶部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有滤渣网箱33,以过滤杂物。滤渣网箱33内壁的顶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栅栏34,以实现支撑。下水总井32水平设置且位于下水分井31下方,下水分井31的底部与下水总井32相连通,以收集各个下水分井31的雨水并汇流至城市地下水库中。
参照图2,下水分井31和蓄水池21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水管12,导水管12靠近蓄水池21的一端低于另一端。导水管12内还插设有接水槽体13且接水槽体13可沿导水管12的轴向滑动,接水槽体13的端部伸至下水分井31内部且开口向上以用于承接自下水分井31处滴落的雨水。
参照图2,接水槽体13与下水分井31之间还连接有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包括套筒51、插杆52及弹性件53,套筒51与下水分井31内侧壁通过焊接固定,插杆52适配插设至套筒51内并可沿套筒51轴向滑动,弹性件53为弹簧且弹性件53的两端分别与插杆52底壁及下水分井31内侧壁焊接固定,弹性件53位于插杆52远离接水槽体13的一侧以将插杆52朝向接水槽体13推动。接水槽体13的底壁开设有若干插孔520,若干插孔520沿接水槽体1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将插杆52的顶部插设至不同位置的插孔520内可调节接水槽体13端部伸出导水管12的长度,从而调节接水量。
参照图3,蓄水池21内还设置有自动排水模块6,自动排水模块6包括排水管道61、封板62及自浮件63,排水管道61与下水总井32及蓄水池21相连通,且排水管道61靠近蓄水池21的端部高于另一端。封板62与蓄水池21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自浮件63为圆柱状的泡沫且与封板62远离蓄水池21内壁的一端相连,当蓄水池21内雨水漫过自浮件63时,自浮件63上浮并带动封板62翻转,从而使得多余雨水排至下水总井32。排水管道61内部还设置有止回板66,止回板66顶部通过转轴与排水管道61内壁转动连接,止回板66底部朝向下水总井32所在的一侧倾斜设置,以使得下水总井32内的雨水不易回流至蓄水池21内。
参照图4,封板62远离其与蓄水池21内壁相连的一端通过胶粘固定有弹性垫片64,弹性垫片64为橡胶材质且其远离封板62的端面开设有止转槽640。弹性垫片64与封板62共同开设有安装孔650,自浮件63内部具有减重空腔630且外壁通过胶粘固定有安装杆65,安装杆65的长度方向沿自浮件63径向设置,安装杆65与安装孔650螺纹连接,且自浮件63外侧壁与止转槽640槽底适配地相贴合,以限制自浮件63安装完毕后发生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的实施原理为:雨水自下水分井31下落,部分雨水直接流至下水总井32,另一部分流至接水槽体13及导水管12内并最终流至蓄水池21内,且雨水浸湿主吸水带41,此后通过虹吸作用可逐渐浸湿若干副吸水带42,从而实现土壤层23的保湿。当蓄水池21内雨水较多,漫过自浮件63时,自浮件63在浮力作用下上浮,从而带动封板62向上转动,即可使得排水管道61的顶部开口打开,从而多余的雨水可自排水管道61流至下水总井32内,完成多余雨水的自动排出,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包括地基(1)及位于地基(1)上方的混凝土层(11),混凝土层(11)内部设置有植物种植带(2)及雨水再生利用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种植带(2)包括土壤层(23)、支撑板(22)及蓄水池(21),所述支撑板(22)位于蓄水池(21)顶部,所述土壤层(23)位于支撑板(22)上方,所述蓄水池(21)与土壤层(23)之间设置有自动供水模块(4);
所述雨水再生利用带(3)包括相连通的下水分井(31)及下水总井(32),所述下水分井(31)位于下水总井(32)上方,所述下水分井(31)与蓄水池(21)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水管(12);
所述蓄水池(21)内还设置有自动排水模块(6),所述自动排水模块(6)包括排水管道(61)、封板(62)及自浮件(63),所述排水管道(61)的两端分别与下水总井(32)及蓄水池(21)相连通且排水管道(61)靠近蓄水池(21)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封板(62)与蓄水池(21)内壁转动连接且封盖排水管道(61)的端部开口处,所述自浮件(63)与封板(6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浮件(63)内部设置有减重空腔(6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浮件(63)为圆柱状且外壁设置有安装杆(65),所述封板(62)开设有安装孔(650),所述安装杆(65)与安装孔(650)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62)外壁设置有弹性垫片(64),所述弹性垫片(64)远离封板(62)的一侧开设有止转槽(640),所述自浮件(63)外壁与止转槽(640)内壁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61)内部设置有止回板(66),所述止回板(66)的顶部与排水管道(6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止回板(66)的底部朝向远离蓄水池(21)的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12)内部靠近下水分井(31)的一端设置有接水槽体(13),所述接水槽体(13)的开口向上,所述接水槽体(13)的端部伸出导水管(12)并伸至下水分井(31)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体(13)与下水分井(31)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套筒(51)、插杆(52)及弹性件(53),所述套筒(51)与下水分井(3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杆(52)插设至套筒(51)内并可沿套筒(51)轴向滑动,所述弹性件(53)连接在插杆(52)与下水分井(31)内壁之间以将插杆(52)朝向接水槽体(13)处推动,所述接水槽体(13)底壁设置有若干可供插杆(52)插设的插孔(520),若干所述插孔(520)沿接水槽体(13)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分井(31)顶部开口处设置有滤渣网箱(33),所述滤渣网箱(33)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栅栏(3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水模块(4)包括主吸水带(41)及副吸水带(42),所述支撑板(22)贯穿设置有让位孔(220),所述主吸水带(41)的底部位于蓄水池(21)内、中部穿过让位孔(220)且顶部位于土壤层(23)内部,所述副吸水带(42)与主吸水带(41)的侧壁相连且亦位于土壤层(23)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水带(41)及副吸水带(42)均设置有若干根系通道(40)。
CN202111086552.5A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Active CN1139144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6552.5A CN113914412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6552.5A CN113914412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4412A true CN113914412A (zh) 2022-01-11
CN113914412B CN113914412B (zh) 2022-08-26

Family

ID=79235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6552.5A Active CN113914412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44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3882A (zh) * 2022-09-21 2022-12-09 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一种农业灌溉蓄水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06643B1 (ko) * 2006-09-25 2007-04-13 (주)피엔알시스템 도로의 가변에 설치되는 배수박스구조
CN207484563U (zh) * 2017-11-02 2018-06-12 宁波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新型蓄水城市绿化带
CN209323296U (zh) * 2018-10-11 2019-08-30 安徽正奇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雨水回渗的路面排水结构
CN209353440U (zh) * 2018-11-13 2019-09-06 中交和美环境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CN211948791U (zh) * 2020-03-10 2020-11-17 中铁建设集团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排水分流井
CN112227492A (zh) * 2020-10-15 2021-01-15 无锡市瑞景资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112302098A (zh) * 2020-11-10 2021-02-02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自动调蓄、灌溉功能的绿化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06643B1 (ko) * 2006-09-25 2007-04-13 (주)피엔알시스템 도로의 가변에 설치되는 배수박스구조
CN207484563U (zh) * 2017-11-02 2018-06-12 宁波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新型蓄水城市绿化带
CN209323296U (zh) * 2018-10-11 2019-08-30 安徽正奇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雨水回渗的路面排水结构
CN209353440U (zh) * 2018-11-13 2019-09-06 中交和美环境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CN211948791U (zh) * 2020-03-10 2020-11-17 中铁建设集团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排水分流井
CN112227492A (zh) * 2020-10-15 2021-01-15 无锡市瑞景资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112302098A (zh) * 2020-11-10 2021-02-02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自动调蓄、灌溉功能的绿化带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3882A (zh) * 2022-09-21 2022-12-09 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一种农业灌溉蓄水池
CN115443882B (zh) * 2022-09-21 2024-03-12 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一种农业灌溉蓄水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4412B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14412B (zh)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CN112790093A (zh) 一种节水环保型的高效灌溉设备
CN210470556U (zh) 一种多功能雨水生态利用装置
CN207331921U (zh) 一种生态型道路雨水径流处理装置
CN207083577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CN211353410U (zh) 坡地茶园渗管取水集水滴灌系统
CN211558160U (zh) 一种市政树池
CN216358132U (zh) 一种植被抗旱保水栽植系统
CN211256553U (zh) 城市生态园林道路自动蓄水灌溉结构
CN214460930U (zh) 环保型海绵城市的雨水循环系统
CN214272681U (zh) 新型种植屋面给排及浇灌系统
CN210263232U (zh) 一种用于园林节水的智能集雨器
CN213427531U (zh) 雨水收集毛细渗透灌溉系统
CN212026545U (zh) 用于海绵城市植被绿化导水系统
CN110192520B (zh) 一种山地果树节水保墒装置
CN113136763A (zh) 一种便于蓄水排污的绿化带
CN220538833U (zh) 一种填埋式雨水收集结构
CN111123998A (zh) 一种利用雨洪资源的农业回灌装置
CN210797790U (zh) 一种景观雨水收集系统
CN210508086U (zh) 一种绿色屋顶
CN218921218U (zh) 一种保湿性好的生态滞留带
CN216587381U (zh) 一种零碳自动蓄补水种植屋面
CN216586765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施工结构
CN216999479U (zh) 一种市政道路降噪绿化隔离带
CN116752484B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河道堤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