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0093A - 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0093A
CN113910093A CN202111151209.4A CN202111151209A CN113910093A CN 113910093 A CN113910093 A CN 113910093A CN 202111151209 A CN202111151209 A CN 202111151209A CN 113910093 A CN113910093 A CN 113910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earing inner
polishing
inner r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12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0093B (zh
Inventor
王海涛
董安峰
王庆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qing Yulian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qing Yulian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qing Yulian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qing Yulian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512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0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0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0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0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0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9/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ools made of soft or flexibl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or liquid polishing agents
    • B24B29/02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ools made of soft or flexibl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or liquid polishing agen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workpieces
    • B24B29/04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ools made of soft or flexibl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or liquid polishing agen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workpieces for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workpieces, e.g. ball-, cylinder- or cone-shaped workpie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007Movable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076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grinding machin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rind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05Feeding or manipul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grind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2Frames; Beds;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1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 B24B47/1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r electric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涉及轴承内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并排设置在地面上的进料输送机和出料输送机,进料输送机和出料输送机之间设有抛光机,抛光机包括基座,基座设置在地面上,基座的上端面设有撑具、抛光辊、升降杆,撑具与轴承内圈的内侧壁配合,基座设有用于驱动撑具转动的基座驱动件,抛光辊与轴承内圈的外侧壁配合,升降杆的上端设有用于承托轴承内圈的承托板,承托板设有用于与撑具配合的第一避位孔和用于与抛光辊配合的第二避位孔,机架设置在地面上,机架的上端设有用于将承托板上的轴承内圈传送到出料输送机、将进料输送机上的轴承内圈传送到承托板上的传送机构。本发明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内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内圈是轴承中的零部件,轴承内圈通常与轴紧密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轴承内圈的外侧壁直接与滚动体接触。为了减轻轴承内圈的外侧壁与滚动体之间的摩擦,需要对轴承内圈的外侧壁进行抛光,来降低轴承内圈的外侧壁的表面粗糙度,从而来减轻轴承内圈的外侧壁与滚动体的摩擦。
在对轴承内圈的外侧壁进行抛光时,需要使用到抛光机。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180976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工作台01、中心柱02、抛光板03,工作台01上设置有中心柱02和抛光板03。在使用该装置对轴承内圈的外侧壁抛光时,需要工作人员凭人力将轴承内圈搬套在中心柱02上,再使用抛光板03给轴承内圈的外侧壁抛光;在抛光之后,还需工作人员凭人力将轴承内圈从中心柱02上搬下来。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现有的抛光机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以人力将轴承内圈搬到抛光机上,还需要工作人员以人力将轴承内圈搬离抛光机,所以增加了人力的消耗,也就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故而,如何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本发明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包括进料输送机、出料输送机、抛光机、机架、传送机构,进料输送机和出料输送机并排设置在地面上,进料输送机和出料输送机之间设有抛光机,抛光机包括基座、撑具、升降杆、抛光辊、基座驱动件、承托板,基座设置在地面上,基座的上端面设有撑具、抛光辊、升降杆,撑具与轴承内圈的内侧壁配合,基座设有用于驱动撑具转动的基座驱动件,抛光辊与轴承内圈的外侧壁配合,升降杆的上端设有用于承托轴承内圈的承托板,承托板设有用于与撑具配合的第一避位孔和用于与抛光辊配合的第二避位孔,机架设置在地面上,机架的上端设有用于将承托板上的轴承内圈传送到出料输送机、将进料输送机上的轴承内圈传送到承托板上的传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主转杆、副转杆、传送驱动件、支撑竖杆、支撑横杆、拨动杆,主转杆和副转杆并排设置,主转杆的上端和副转杆的上端都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主转杆转动的传送驱动件,主转杆的下端和副转杆的下端都与支撑竖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支撑竖杆的下端与支撑横杆连接,支撑横杆上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拨动杆,在主转杆转动一圈时,所述承托板上的轴承内圈被拨动杆拨到所述出料输送机上,所述进料输送机上的轴承内圈被拨动杆拨到承托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拨动杆的下端设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凹面与轴承内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撑具包括撑具座、撑具柱、压杆、压杆弹性件、联动组件、撑杆,撑具座的下端面设有空腔和用于遮挡空腔的盖板,盖板与所述基座驱动件连接,撑具座上设有撑具柱,压杆与设于撑具座上端面的压杆滑孔竖直滑动配合,压杆滑孔与空腔连通,压杆的上端通过压杆弹性件与撑具座连接,压杆的下端通过联动组件与多个撑杆连接,撑杆与设于撑具柱上的撑杆滑孔水平滑动配合,在压杆从压杆滑孔向上伸出时,撑杆在联动组件的带动下缩入撑杆滑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主绳、第一子绳、撑杆弹性件、第二子绳,主绳的上端设有多个第一子绳,所述撑具柱设有用于容纳主绳和第一子绳的绳腔,所述撑杆滑孔和所述空腔均与绳腔连通,第一子绳与所述撑杆连接,撑杆通过撑杆弹性件与所述绳腔的腔壁连接,主绳的下端设有多个第二子绳,第二子绳与所述压杆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连接横杆、连接竖杆、连接调杆,所述压杆的下端设有连接横杆,连接横杆设于所述空腔内,连接横杆上设有连接竖杆,连接竖杆与设于撑具柱上的连杆滑腔竖直滑动配合,所述撑杆滑孔和空腔均与连杆滑腔连通,连接竖杆的上端与多个连接调杆的上端铰接,连接调杆的下端与所述撑杆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辊包括抛光辊座、辊座电机、抛光辊柱、抛光布,抛光辊座与所述基座连接,抛光辊座的上端设有辊座电机,辊座电机的输出轴与抛光辊柱连接,抛光辊柱上设有抛光布。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辊柱的下端面设有容纳腔,所述辊座电机设于容纳腔内,辊座电机的输出轴与容纳腔的腔底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能够利用传送机构将抛光机承托板上的轴承内圈传送至出料输送机上、将进料输送机上的轴承内圈传送至抛光机的承托板上,并且,本发明中的抛光机的结构不会妨碍传送机构对轴承内圈的传送,只需工作人员启停传送机构和抛光机中的升降杆和基座驱动件即可,无需工作人员以人力将轴承内圈搬到抛光机上,也无需工作人员以人力将轴承内圈搬离抛光机,所以减少人力的消耗,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并且,因为无需工作人员以人力搬动轴承内圈,所以还能避免因为工作人员没有拿稳而摔在地上,降低工作人员被砸伤的几率,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还有利于节省医疗成本。
2、本发明的传送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安装,有利于提高本发明的安装效率,且有利于提高本发明的维护效率。
3、本发明通过在拨动杆的下端设置弧形板,能够利用弧形板去拨动轴承内圈,因为弧形板更易贴合圆环形状的轴承内圈,从而能增大弧形板与轴承内圈的接触面积,以便于提高拨动轴承内圈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因为如果直接用拨动杆拨动轴承内圈,还可能存在拨不到轴承内圈的几率,对此就需要使用传送机构继续拨动轴承内圈,降低了拨动轴承内圈的效率,从而利用弧形板能够提高拨动轴承内圈的效率。
4、在本发明的抛光机中,在使用撑具撑住轴承内圈时,在升降杆带动承托板上的轴承内圈下降时,轴承内圈能够利用自身的重力下压撑具中的压杆,下移的压杆通过联动组件将撑具中的撑杆撑住轴承内圈,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去操作调试,使用方便,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本发明提供的包括主绳、第一子绳、第二子绳、撑杆弹性件的联动组件能够实现压杆和撑杆的联动,在压杆下移时,撑杆能够从撑杆滑孔中伸出,在压杆上移时,撑杆能够回缩入撑杆滑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安装效率。
6、在本发明中,因为包括连接横杆、连接竖杆、连接调杆的联动组件使用的都是杆状结构,杆状结构比绳类结构的强度更高,所以本发明提供的联动组件能够在使用时更为稳定牢靠,有利于提高撑具撑起轴承内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便于在对轴承内圈进行抛光时更稳定,以便于提高对轴承内圈的抛光效果。
7、本发明提供的抛光辊能够自转,从而让抛光辊的侧面都能够对轴承内圈进行抛光,避免出现仅有抛光辊的局部位置进行抛光的情况,从而避免出现抛光辊局部损耗的情况,让抛光辊得以均匀使用,继而有利于延长了抛光辊的使用寿命,避免频繁停机更换抛光辊,提高了给轴承内圈抛光的效率。
8、本发明通过在抛光辊柱的下端面设置用于容纳辊座电机的容纳腔,能够利用容纳腔罩住抛光辊柱,从而避免工作人员的裤脚剐蹭到辊座电机,有利于工作人员保持个人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实施例1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实施例1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5为实施例1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的状态示意图二;
图6为实施例1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的状态示意图三;
图7为实施例1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的状态示意图四;
图8为实施例1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的状态示意图五;
图9为实施例1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的状态示意图六;
图10为实施例1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的状态示意图七;
图11为实施例1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的状态示意图八;
图12为实施例1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A向视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B-B处的剖视图;
图16为实施例1撑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1抛光机的状态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2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2撑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2抛光机的状态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3抛光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01-工作台,02-中心柱,03-抛光板,
1-进料输送机,
2-出料输送机,
3-轴承内圈,
4-抛光机,
41-基座,411-电机腔,
42-撑具,421-撑具座,4211-压杆滑孔,4212-空腔,4213-盖板,422-撑具柱,4221-撑杆滑孔,4222-绳腔,4223-连杆滑腔,423-压杆,424-压杆弹性件,425-联动组件,4251-主绳,4252-第一子绳,4253-撑杆弹性件,4254-第二子绳,4255-连接横杆,4256-连接竖杆,4257-连接调杆,426-撑杆,
43-升降杆,
44-抛光辊,441-抛光辊座,442-辊座电机,443-抛光辊柱,4431-容纳腔,444-抛光布,
45-基座驱动件,
46-承托板,461-第一避位孔,462-第二避位孔,
5-机架,
6-传送机构,
61-主转杆,
62-副转杆,621-连接轴,
63-传送驱动件,
64-支撑竖杆,
65-支撑横杆,
66-拨动杆,661-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17所示,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包括进料输送机1、出料输送机2、抛光机4、机架5、传送机构6。
如图2所示,进料输送机1和出料输送机2并排放置在地面上。进料输送机1和出料输送机2都用于输送轴承内圈3。在本实施例1中,进料输送机1和出料输送机2都采用皮带输送机。
如图2所示,抛光机4放置在地面上,且,抛光机4设置于进料输送机1和出料输送机2之间。
如图12-16所示,抛光机4包括基座41、基座驱动件45、撑具42、升降杆43、承托板46、抛光辊44。
如图15所示,基座41放置在地面上。基座41的上端面设有电机腔411,电机腔411内设有基座驱动件45,基座驱动件45采用基座电机,基座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上设置,基座电机的机箱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腔411的腔底。
如图15所示,撑具42设于基座41的上方,撑具42用于撑住轴承内圈3的内侧壁,且,撑具42能够在基座驱动件45的驱动下转动。
如图16所示,撑具42包括撑具座421、撑具柱422、压杆423、压杆弹性件424、联动组件425、撑杆426。
如图16所示,撑具座421的下端面设有空腔4212和用于遮挡空腔4212的盖板4213,盖板4213与撑具座421的下端面焊接固定。如图15所示,撑具座421设于基座电机的上方,且,撑具座421下端面的盖板4213与基座电机的输出轴焊接固定。
如图16所示,撑具座421上设有四个压杆滑孔4211,压杆滑孔4211与空腔4212连通,压杆423插在压杆滑孔4211内,压杆423能够在压杆滑孔4211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在本实施例1中,压杆弹性件424采用弹簧,压杆弹性件424的上端与压杆423的上端焊接固定,压杆弹性件424的下端焊接固定在撑具座421的上端面,在压杆弹性件424的弹性力的向上推动下,压杆423能够从压杆滑孔4211中向上伸出。
如图16所示,撑具座421的上端面焊接有撑具柱422;撑具柱422上设有多个撑杆滑孔4221,所有的撑杆滑孔4221以撑具柱422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在本实施例1中,撑具柱422上设置有四个撑杆滑孔4221。撑杆426插在撑杆滑孔4221内,撑杆426能够在撑杆滑孔4221内沿水平方向滑动。
压杆423的下端通过联动组件425与四个撑杆426连接,当压杆423下移时,在联动组件425的带动下,这四个撑杆426能够从撑杆滑孔4221中伸出,当压杆423上升时,在联动组件425的带动下,这四个撑杆426能够缩回撑杆滑孔4221。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1中,联动组件425包括主绳4251、第一子绳4252、撑杆弹性件4253、第二子绳4254。主绳4251和第一子绳4252还有第二子绳4254均采用钢丝绳。主绳4251的上端焊接有四个第一子绳4252,主绳4251的下端焊接有四个第二子绳4254。撑具柱422设有绳腔4222,绳腔4222不仅与四个撑杆滑孔4221连通,绳腔4222还与空腔4212连通,绳腔4222用于容纳主绳4251和第一子绳4252。每一个第一子绳4252都与一个撑杆426焊接固定,第二子绳4254与压杆423的下端焊接固定。撑杆弹性件4253采用弹簧,每个撑杆426都与一个撑杆弹性件4253焊接固定,撑杆弹性件4253在远离撑杆426的一端与绳腔4222的腔壁焊接固定,在撑杆弹性件4253的推动下,撑杆426有从撑杆滑孔4221伸出的趋势。
如图16所示,当压杆423在压杆弹性件424的弹性力的推动下从压杆滑孔4211中向上伸出时,压杆423能够依次拉拽第二子绳4254、主绳4251、第一子绳4252,使撑杆426克服撑杆弹性件4253的弹性力而缩在撑杆滑孔4221中。
如图15所示,抛光辊44安装于基座41上端面的边沿,抛光辊44用于抛光轴承内圈3的外侧壁。
如图15所示,升降杆43采用电动推杆,升降杆43的下端通过螺钉钉在基座41的上端面,升降杆43的上端通过螺钉与承托板46固定在一起。如图13所示,承托板46设有第一避位孔461和第二避位孔462,第一避位孔461用于避开撑具柱422,第二避位孔462用于避开抛光辊44.
如图2所示,机架5放置在地面上,为了提高机架5放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使用螺栓将机架5钉在地面上。
如图2所示,传送机构6位于抛光机4、进料输送机1、出料输送机2的上方。传送机构6用于将抛光机4上的轴承内圈3传送到出料输送机2上,将进料输送机1上的轴承内圈3传送到抛光机4上。
如图2所示,传送机构6包括主转杆61、副转杆62、传送驱动件63、支撑竖杆64、支撑横杆65、拨动杆66。传送驱动件63采用传送电机,传送电机的机箱通过螺钉固定在机架5上,传送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转杆61的上端焊接固定,传送电机的输出轴每转动一圈,主转杆61就能随着传送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一圈。副转杆62与主转杆61并排设置,副转杆62的上端焊接有连接轴621,连接轴621在远离副转杆6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机架5转动连接。主转杆61的下端和副转杆62的下端均设置有一个支撑竖杆64,使得支撑竖杆64一共有两个,主转杆61的下端通过销轴与支撑竖杆64的上端转动连接,副转杆62的下端也通过销轴与支撑竖杆64的上端转动连接。两个支撑竖杆64的下端与同一个支撑横杆65焊接固定。支撑横杆65上焊接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拨动杆66。
如图4-11所示的状态变化,在传送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一圈时,主转杆61和副转杆62都转动一圈,支撑横杆65则在支撑竖杆64的带动下,出现向右推送、向左复位一次,在支撑横杆65向右推动时,支撑横杆65上的拨动杆66将抛光机4上的轴承内圈3传送到出料输送机2上、将进料输送机1上的轴承内圈3传送到抛光机4上。
在使用本实施例1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去给轴承内圈3的外侧壁抛光时,需要进行如下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1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的初始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进料输送机1上输送着等待抛光的轴承内圈3,传送机构6中的主转杆61和支撑竖杆64重合且竖直向上设置,传送机构6中的副转杆62和支撑竖杆64重合且竖直向上设置,抛光机4中撑具42上的压杆423从压杆滑孔4211中向上伸出,撑杆426缩在撑杆滑孔4221中,承托板46在升降杆43的支撑下与进料输送机1还有出料输送机2平齐,承托板46上还承托着已经抛光完的轴承内圈3。
(1)工作人员启动传送机构6中的作为传送驱动件63的传送电机,传送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转杆61逆时针转动,因为主转杆61的下端与支撑竖杆64的上端转动连接,所以支撑竖杆64也保持竖直的状态以传送电机的输出轴为回转中心逆时针转动,因为主转杆61下端的支撑竖杆64和副转杆62下端的支撑竖杆64都连接着支撑横杆65,所以支撑横杆65保持水平的状态逆时针转动,并且,在支撑横杆65的带动下,副转杆62下端的支撑竖杆64以连接轴621为回转中心逆时针转动,副转杆62也以连接轴621为回转中心逆时针转动,还有,位于支撑横杆65上的拨动杆66也随着支撑横杆65一起逆时针转动。
当主转杆61转动一圈时,如图4-11所示,拨动杆66能够依次完成以下动作:逆时针转动的主转杆61在转动0-90°时,如图4-6所示,拨动杆66不仅下移,还向左移动。主转杆61在转动90-180°时,如图6-8所示,拨动杆66不仅继续下移,还开始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下移的拨动杆66与轴承内圈3的外侧壁接触,并且拨动杆66将轴承内圈3向右推动。主转杆61在转动180-270°时,如图8-10所示,拨动杆66不仅开始上移,还继续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开始上移的拨动杆66还会继续向右推动轴承内圈3,使得承托板46上的轴承内圈3被拨动杆66拨到出料输送机2上,进料输送机1上的轴承内圈3被拨动杆66拨到承托板46上。如图10-11所示,主转杆61在转动290-360°时,拨动杆66不仅继续上移,还开始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上移的拨动杆66与轴承内圈3分开,且,拨动杆66左移回到如图4所示的初始位置。通过上述过程,则完成轴承内圈3的传送。在主转杆61主动一圈之后,关停传送电机。
(2)工作人员启动抛光机4中的作为升降杆43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缩短,缩短的电动推杆带动承托板46下移,使得位于承托板46上的轴承内圈3下移,使得轴承内圈3的下端面逐渐下压压杆423,使得压杆423逐渐被压入压杆滑孔4211中,压杆弹性件424也逐渐被压缩,使得位于绳腔4222内的主绳4251能够更放松,以便于让第一子绳4252更放松,以便于能够让撑杆426在撑杆弹性件4253的推动下从撑杆滑孔4221中向外伸出,向外伸出的撑杆426将顶紧轴承内圈3的内侧壁,在撑杆426顶紧轴承内圈3的内侧壁之后,关停作为升降杆43的电动推杆,此时状态如图17所示。
(3)工作人员启动抛光机4中的作为基座驱动件45的基座电机,基座电机带动撑具42整体转动,因为撑具42中的撑杆426将轴承内圈3顶紧,且撑具42中的压杆423能够支撑轴承内圈3的下端面,所以随着撑具42的转动,撑具42上的轴承内圈3一起转动,使得轴承内圈3与基座41边沿的抛光辊44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轴承内圈3的完全得到抛光辊44的抛光,抛光完成后,关停作为基座驱动件45的基座电机。
(4)工作人员启动抛光机4中的作为升降杆43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长,伸长的电动推杆带动承托板46上移,使得承托板46将抬起落在压杆423上的轴承内圈3,使得轴承内圈3的下端面离开压杆423,使得压杆423在压杆弹性件424的推动下重新冲压杆滑孔4211中向上伸出,使得位于绳腔4222内的主绳4251被下拽,使得第一子绳4252被下拽,以便于让撑杆426克服撑杆弹性件4253的弹性力回缩入撑杆滑孔4221中,回缩的撑杆426将离开轴承内圈3的内侧壁,当承托板46上升至与进料输送机1和出料输送机2平齐后,关停作为升降杆43的电动推杆。
(5)当需要继续对轴承内圈3进行抛光时,只需重复步骤(1)-(4)即可。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能够利用传送机构6将抛光机4承托板46上的轴承内圈3传送至出料输送机2上、将进料输送机1上的轴承内圈3传送至抛光机4的承托板46上,并且,本实施例1中的抛光机4的结构不会妨碍传送机构6对轴承内圈3的传送,只需工作人员启停传送机构6中的传送驱动件63和抛光机4中的升降杆43和基座驱动件45即可,无需工作人员以人力将轴承内圈3搬到抛光机4上,也无需工作人员以人力将轴承内圈3搬离抛光机4,所以减少了人力的消耗,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并且,因为无需工作人员以人力搬动轴承内圈3,所以还能避免因为工作人员没有拿稳而摔在地上,降低工作人员被砸伤的几率,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还有利于节省医疗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例1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的抛光机4中,在使用撑具42撑住轴承内圈3时,在升降杆43带动承托板46上的轴承内圈3下降时,轴承内圈3能够利用自身的重力下压撑具42中的压杆423,下移的压杆423通过联动组件425将撑具42中的撑杆426撑住轴承内圈3,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去操作调试,使用方便,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拨动杆66的下端焊接有弧形板661,弧形板661的凹面与轴承内圈3配合。通过在拨动杆66的下端设置弧形板661,能够利用弧形板661去拨动轴承内圈3,因为弧形板661更易贴合圆环形状的轴承内圈3,从而能增大弧形板661与轴承内圈3的接触面积,以便于提高拨动轴承内圈3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因为如果直接用拨动杆66拨动轴承内圈3,还可能存在拨不到轴承内圈3的几率,对此就需要使用传送机构6继续拨动轴承内圈3,降低了拨动轴承内圈3的效率,从而利用弧形板661能够提高拨动轴承内圈3的效率。
此外,为了提高主转杆61和副转杆62转动的同步性,可在作为传送驱动件63的传送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主皮带轮,在连接轴621上安装副皮带轮,主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副皮带轮连接,从而在传送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转杆61转动时,通过皮带的传动,副转杆62与主转杆61一起转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8-20所示,在本实施例2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中,使用与实施例1不同的联动组件425。本实施例2使用的联动组件425包括连接横杆4255、连接竖杆4256、连接调杆4257。撑具柱422上设有连杆滑腔4223,连杆滑腔4223不仅与撑杆滑孔4221连通,连杆滑腔4223还与空腔4212连通。压杆423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横杆4255,连接横杆4255位于空腔4212内,连接横杆4255上焊接有连接竖杆4256,连接竖杆4256插在连杆滑腔4223内,连接竖杆4256能够在连杆滑腔4223内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连接竖杆4256的上端与四个连接调杆4257的上端铰接,每个连接调杆4257的下端都与一个撑杆426铰接。
在使用本实施例2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去给轴承内圈3的外侧壁抛光时,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的操作步骤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和步骤(4)中的联动组件425的动作与实施例1不同。
具体的,对于步骤(2),工作人员启动抛光机4中的作为升降杆43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缩短,缩短的电动推杆带动承托板46下移,使得位于承托板46上的轴承内圈3下移,使得轴承内圈3的下端面逐渐下压压杆423,使得压杆423逐渐被压入压杆滑孔4211中,压杆弹性件424也逐渐被压缩,随着压杆423的下移,压杆423下推连接横杆4255,连接横杆4255带动连接竖杆4256一起下移,连接竖杆4256下拽连接调杆4257,使得连接调杆4257向外推动撑杆426,使得撑杆426从撑杆滑孔4221伸出并顶紧轴承内圈3的内侧壁,在撑杆426顶紧轴承内圈3的内侧壁之后,关停作为升降杆43的电动推杆,此时状态如图20所示。
对于步骤(4),工作人员启动抛光机4中的作为升降杆43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长,伸长的电动推杆带动承托板46上移,使得承托板46将抬起落在压杆423上的轴承内圈3,使得轴承内圈3的下端面离开压杆423,使得压杆423在压杆弹性件424的推动下重新从压杆滑孔4211中向上伸出,上移的压杆423带着连接横杆4255一起上移,连接横杆4255带动连接竖杆4256上移,连接竖杆4256上推连接调杆4257,使得连接调杆4257回拽撑杆426,使得撑杆426回缩入撑杆滑孔4221中,回缩的撑杆426将离开轴承内圈3的内侧壁,当承托板46上升至与进料输送机1和出料输送机2平齐后,关停作为升降杆43的电动推杆。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在本实施例2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中,因为本实施例2提供的联动组件425使用的都是杆状结构,而实施例1提供的联动组件425使用的是绳类结构,杆状结构比绳类结构的强度更高,所以本实施例2提供的联动组件425能够比实施例1提供的联动组件425在使用时更为稳定牢靠,有利于提高撑具42撑起轴承内圈3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便于在对轴承内圈3进行抛光时更稳定,以便于提高对轴承内圈3的抛光效果。
实施例3
无论是实施例1还是实施例2,在利用抛光辊44给轴承内圈3的外侧壁抛光时,因为抛光辊44是固定不动的,所以抛光辊44只有与轴承内圈3接触的位置能够实现抛光作用,而抛光辊44没有与轴承内圈3接触的部位没有得到使用,从而使抛光辊44与轴承内圈3接触的局部位置的损耗增大,缩短了抛光辊44的使用寿命,继而需要频繁停机更换抛光辊44,降低了给轴承内圈3抛光的效率。
对此,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例3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中,抛光辊44包括抛光辊座441、辊座电机442、抛光辊柱443、抛光布444。抛光辊座441焊接固定于基座41上端面的边沿位置,辊座电机442的机箱通过螺钉固定在抛光辊座441上,辊座电机442的输出轴竖直朝上设置,抛光辊柱443的下端与辊座电机442的输出轴焊接固定,抛光辊柱443上缠绕有抛光布444。
在使用本实施例3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去给轴承内圈3抛光时,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有改变。
具体的,对于步骤(3),工作人员启动抛光机4中的作为基座驱动件45的基座电机和抛光辊44中的辊座电机442,一方面,基座电机带动撑具42整体转动,因为撑具42中的撑杆426将轴承内圈3顶紧,且撑具42中的压杆423能够支撑轴承内圈3的下端面,所以随着撑具42的转动,撑具42上的轴承内圈3一起转动,另一方面,辊座电机442的输出轴带动抛光辊柱443一起转动。从而在撑具42带动轴承内圈3转动时,与轴承内圈3的外侧壁接触的抛光辊44中的抛光辊柱443带着抛光布444自转,从而使得抛光辊44的侧面都能够对轴承内圈3进行抛光。抛光完成后,关停作为基座驱动件45的基座电机和辊座电机442。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在本实施例3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中,能够让抛光辊44自转,从而让抛光辊44的侧面都能够对轴承内圈3进行抛光,避免出现仅有抛光辊44的局部位置进行抛光的情况,从而避免出现抛光辊44局部损耗的情况,让抛光辊44得以均匀使用,继而有利于延长了抛光辊44的使用寿命,避免频繁停机更换抛光辊44,提高了给轴承内圈3抛光的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21所示,抛光辊柱443的下端面设有容纳腔4431,辊座电机442设于容纳腔4431内,辊座电机442的输出轴与容纳腔4431的腔底焊接固定。通过在抛光辊柱443的下端面设置用于容纳辊座电机442的容纳腔4431,能够利用容纳腔4431罩住抛光辊柱443,从而避免工作人员的裤脚剐蹭到辊座电机442,有利于工作人员保持个人卫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输送机、出料输送机、机架、传送机构,进料输送机和出料输送机并排设置在地面上,进料输送机和出料输送机之间设有所述抛光机,抛光机包括基座、撑具、升降杆、抛光辊、基座驱动件、承托板,基座设置在地面上,基座的上端面设有撑具、抛光辊、升降杆,撑具与轴承内圈的内侧壁配合,基座设有用于驱动撑具转动的基座驱动件,抛光辊与轴承内圈的外侧壁配合,升降杆的上端设有用于承托轴承内圈的承托板,承托板设有用于与撑具配合的第一避位孔和用于与抛光辊配合的第二避位孔,机架设置在地面上,机架的上端设有用于将承托板上的轴承内圈传送到出料输送机、将进料输送机上的轴承内圈传送到承托板上的传送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主转杆、副转杆、传送驱动件、支撑竖杆、支撑横杆、拨动杆,主转杆和副转杆并排设置,主转杆的上端和副转杆的上端都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主转杆转动的传送驱动件,主转杆的下端和副转杆的下端都与支撑竖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支撑竖杆的下端与支撑横杆连接,支撑横杆上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拨动杆,在主转杆转动一圈时,所述承托板上的轴承内圈被拨动杆拨到所述出料输送机上,所述进料输送机上的轴承内圈被拨动杆拨到承托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杆的下端设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凹面与轴承内圈配合。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具包括撑具座、撑具柱、压杆、压杆弹性件、联动组件、撑杆,撑具座的下端面设有空腔和用于遮挡空腔的盖板,盖板与所述基座驱动件连接,撑具座上设有撑具柱,压杆与设于撑具座上端面的压杆滑孔竖直滑动配合,压杆滑孔与空腔连通,压杆的上端通过压杆弹性件与撑具座连接,压杆的下端通过联动组件与多个撑杆连接,撑杆与设于撑具柱上的撑杆滑孔水平滑动配合,在压杆从压杆滑孔向上伸出时,撑杆在联动组件的带动下缩入撑杆滑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主绳、第一子绳、撑杆弹性件、第二子绳,主绳的上端设有多个第一子绳,所述撑具柱设有用于容纳主绳和第一子绳的绳腔,所述撑杆滑孔和所述空腔均与绳腔连通,第一子绳与所述撑杆连接,撑杆通过撑杆弹性件与所述绳腔的腔壁连接,主绳的下端设有多个第二子绳,第二子绳与所述压杆的下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连接横杆、连接竖杆、连接调杆,所述压杆的下端设有连接横杆,连接横杆设于所述空腔内,连接横杆上设有连接竖杆,连接竖杆与设于撑具柱上的连杆滑腔竖直滑动配合,所述撑杆滑孔和空腔均与连杆滑腔连通,连接竖杆的上端与多个连接调杆的上端铰接,连接调杆的下端与所述撑杆铰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辊包括抛光辊座、辊座电机、抛光辊柱、抛光布,抛光辊座与所述基座连接,抛光辊座的上端设有辊座电机,辊座电机的输出轴与抛光辊柱连接,抛光辊柱上设有抛光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辊柱的下端面设有容纳腔,所述辊座电机设于容纳腔内,辊座电机的输出轴与容纳腔的腔底连接。
CN202111151209.4A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 Active CN113910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1209.4A CN113910093B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1209.4A CN113910093B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0093A true CN113910093A (zh) 2022-01-11
CN113910093B CN113910093B (zh) 2024-05-03

Family

ID=79237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1209.4A Active CN113910093B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009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3881A (ja) * 1993-06-02 1994-12-20 Akira Takano 縦形精米機の搗精装置
US20100255760A1 (en) * 2009-04-06 2010-10-07 Marshall Jr Oscar Brooks Gemstone flat polisher mechanized
CN209850501U (zh) * 2019-05-18 2019-12-27 临清宇联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外圆磨削工装
CN210081450U (zh) * 2019-05-24 2020-02-18 沈阳亚科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送料装置
CN112108987A (zh) * 2020-10-09 2020-12-22 张友 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
CN112171492A (zh) * 2020-09-29 2021-01-05 蓝山县海运环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竹木板抛光装置
CN212601129U (zh) * 2020-05-29 2021-02-26 洛阳航特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轴的全方位高效抛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3881A (ja) * 1993-06-02 1994-12-20 Akira Takano 縦形精米機の搗精装置
US20100255760A1 (en) * 2009-04-06 2010-10-07 Marshall Jr Oscar Brooks Gemstone flat polisher mechanized
CN209850501U (zh) * 2019-05-18 2019-12-27 临清宇联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外圆磨削工装
CN210081450U (zh) * 2019-05-24 2020-02-18 沈阳亚科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送料装置
CN212601129U (zh) * 2020-05-29 2021-02-26 洛阳航特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轴的全方位高效抛光装置
CN112171492A (zh) * 2020-09-29 2021-01-05 蓝山县海运环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竹木板抛光装置
CN112108987A (zh) * 2020-10-09 2020-12-22 张友 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0093B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7358A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预翻转装载设备
CN113910093A (zh) 一种轴承内圈抛光装置
CN213231399U (zh) 一种可移动无障碍电动升降平台
CN205305234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预翻转装载设备
CN215591768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弹性张紧机构
CN209835531U (zh) 一种带有传送辊的升降机
CN205361794U (zh) 一种具有升降装置的喷涂输送机构
CN113431417B (zh) 一种无线信号传播装置
CN214358457U (zh) 一种移动式可升降皮带输送机
CN210593819U (zh) 皮带顶升装置
CN210819822U (zh) 一种汽车脚垫自动送料装置
CN209291889U (zh) 一种电力设备抬升装置
CN111439712A (zh) 一种墙壁装修用升降台
CN218930807U (zh) 一种送料机构
CN219188188U (zh) 一种盖板件矫直设备下料用的升降台
CN212883341U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涂油装置中料盘送出机构
CN220467440U (zh) 一种机电安装用升降安装架
CN212768417U (zh) 工件输送设备及其排料装置
CN216234524U (zh) 一种sts速滑材料重载输送设备
CN217786721U (zh) 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CN218707149U (zh) 一种玻璃安全输送用防护结构
CN216548516U (zh) 一种中空玻璃输送装置
CN218577806U (zh) 一种包装材料输送装置
CN216334506U (zh) 一种无动力滚筒支架
CN214651723U (zh) 一种物流输送线用往复式升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