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6787B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6787B
CN113906787B CN201980097027.8A CN201980097027A CN113906787B CN 113906787 B CN113906787 B CN 113906787B CN 201980097027 A CN201980097027 A CN 201980097027A CN 113906787 B CN113906787 B CN 113906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b
source
access network
terminal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70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06787A (zh
Inventor
彭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06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6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06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6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在执行切换流程之前先触发主辅站之间的修改流程,整个切换过程所需时间过长,导致切换的性能受损的问题。具体方案为: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其中,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第一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源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于目标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源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工作在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模式下时,UE可以同时通过主节点(Master Node,MN)和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进行数据传输。在双连接网络中,终结在SN的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配置是由SN生成的,SN可以基于实现更改UE的终结在SN的承载的PDCP配置,因此MN是没有SN为UE生成的最新配置。
在进行站间切换时,为了能够使目标基站(例如,目标MN或目标SN)为UE生成增量配置,源MN在发起切换之前,可以先通过修改流程向源SN请求当前最新配置,然后再触发切换。但是由于需要在执行切换流程之前先触发主辅站之间的修改流程,整个切换过程所需时间过长,导致切换的性能受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可以保证切换性能的情况下,避免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配置不一致,导致的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其中,该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该第一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该源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于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该源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该配置信息。基于本方案,通过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该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配置,接收目标接入网设备指示终端删除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的第一指示信息,从而使得终端将目标接入网设备不知道的建立在源SN上的PDCP实体删除,以避免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配置不一致,导致的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终端增加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基于本方案,通过目标接入网设备指示终端增加其为终端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从而使得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配置一致,避免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提升了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DRB和上述第二DRB对应同一个无线接入承载E-RAB。基于本方案,第一DRB和第二DRB分别对应同一个E-RAB,即删除一个E-RAB对应的第一DRB时,相应的,为该E-RAB增加一个新的第二DRB,该第一DRB和第二DRB的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源接入网设备为上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源主节点MN。基于本方案,站间切换前,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可选的,站间切换前,终端也可以工作在单连接模式下。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DRB为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的DRB。基于本方案,站间切换前,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时,上述第一DRB为建立在源SN上的DRB。故上述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第一DRB的PDCP配置,可以是指,在发起切换流程之前,源MN并未向源SN发起修改流程,即源MN并未获取到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配置。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源MN接收来自于源SN的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基于本方案,源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可以是源SN发送给源MN的。例如,在MR-DC网络中,源MN可以给源SN分配一个可用的DRB ID的范围,具体源SN用了哪些DRB ID,源MN并不知道,因此可以通过源SN向源MN发送至少一个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上述方法包括: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于源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其中,该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该第一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获取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向上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该配置信息。基于本方案,通过目标接收入网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确定该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且未获取到该第一DRB的配置,因此目标接入网设备指示终端删除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从而使得终端将目标接入网设备不知道的建立在源SN上的PDCP实体删除,以避免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配置不一致,导致的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终端增加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基于本方案,通过目标接入网设备指示终端增加其为终端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从而使得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配置一致,避免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提升了用户体验。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DRB和上述第二DRB对应同一个无线接入承载E-RAB。基于本方案,第一DRB和第二DRB对应同一个E-RAB,即删除一个E-RAB对应的第一DRB时,相应的,为该E-RAB增加一个新的第二DRB,该第一DRB和第二DRB的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源接入网设备为上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源主节点MN。基于本方案,站间切换前,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可选的,站间切换前,终端也可以工作在单连接模式下。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DRB为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的DRB。基于本方案,站间切换前,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时,上述第一DRB为建立在源SN上的DRB。故上述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第一DRB的PDCP配置,可以是指,在发起切换流程之前,源MN并未向源SN发起修改流程,即源MN并未获取到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配置。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为上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目标MN,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部分或全部上述第一DRB的标识。基于本方案,在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配置DC的情况下,目标MN可以向目标SN发送建立在源SN上的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标识,以使得目标SN生成删除该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PDCP实体的指示。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获取配置信息,包括:该目标MN接收来自于目标SN的第三指示,第三指示用于指示上述终端删除所述部分或全部上述第一DRB的PDCP实体。基于本方案,在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配置DC的情况下,目标SN可以生成指示终端删除部分或全部第二DRB的PDCP实体的第三指示,并向目标MN发送该第三指示。可以理解的,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三指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上述方法包括:终端接收来自于源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终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数据无线承载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其中,该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该第一DRB的PDCP配置;上述终端根据该配置信息,删除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基于本方案,在执行切换流程之前,源接入网设备未发起修改流程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接收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指示,将目标接入网设备不知道的建立在源SN上的PDCP实体删除,以避免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配置不一致,导致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终端增加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基于本方案,终端通过增加目标接入网设备为该终端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从而使得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配置一致,避免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提升了用户体验。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DRB和上述第二DRB对应同一个无线接入承载E-RAB。基于本方案,第一DRB和第二DRB分别对应同一个E-RAB,即删除一个E-RAB对应的第一DRB时,相应的,为该E-RAB增加一个新的第二DRB,该第一DRB和第二DRB的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源接入网设备为上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源主节点MN。基于本方案,站间切换前,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可选的,站间切换前,终端也可以工作在单连接模式下。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DRB为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的DRB。基于本方案,站间切换前,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时,上述第一DRB为建立在源SN上的DRB。故上述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第一DRB的PDCP配置,可以是指,在发起切换流程之前,源MN并未向源SN发起修改流程,即源MN并未获取到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上述方法包括:源主节点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数据无线承载DRB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其中,该源MN未获取到该至少一个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该源MN接收来自于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建立在上述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该源MN向上述终端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基于本方案,通过源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指示至少一个DRB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的第一信息,并接收目标接入网设备指示终端删除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的第一指示信息,从而使得终端将目标接入网设备不知道的建立在源SN上的PDCP实体删除,以避免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配置不一致,导致的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信息包括上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基于本方案,上述第一信息可以以DRB列表的形式下发。可选的,上述第一信息也可以是一个1比特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源MN接收来自于上述源SN的上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基于本方案,源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可以是源SN发送给源MN的。例如,在MR-DC网络中,源MN可以给源SN分配一个可用的DRB ID的范围,具体源SN用了哪些DRBID,源MN并不知道,因此可以通过源SN向源MN发送至少一个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为上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目标MN,上述第二信息还包括上述目标MN和/或目标SN为上述终端配置的全量PDCP配置。基于本方案,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配置DC,在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配置DC的情况下,目标MN和目标SN可以共同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也可以由目标MN或目标SN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上述方法包括:目标接入网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数据无线承载DRB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其中,源主节点MN未获取到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向上述源MN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建立在上述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基于本方案,通过目标接入网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目标接入网设备指示终端删除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即终端可以根据指示将目标接入网设备不知道的建立在源SN上的PDCP实体删除,从而避免了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无线承载的配置不一致,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上述源MN发送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上述源SN上。基于本方案,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源MN发送的第一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上述源SN上。可选的,目标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根据E-RAB与DRB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上述源SN上。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信息包括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基于本方案,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源MN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确定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上述源SN上。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为上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目标MN,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上述目标MN接收来自于上述目标SN的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上述目标SN为上述终端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基于本方案,在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配置DC的情况下,目标MN可以向目标S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以请求目标SN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DRB和上述第二DRB对应同一个无线接入承载E-RAB。基于本方案,第一DRB和第二DRB分别对应同一个E-RAB,即删除一个E-RAB对应的第一DRB时,相应的,为该E-RAB增加一个新的第二DRB,该第一DRB和第二DRB的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来自于源主节点MN发送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其中,该源MN未获取到上述至少一个DRB的PDCP配置;上述终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删除建立在上述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基于本方案,终端可以将目标接入网设备不知道的建立在源SN上的PDCP实体删除,以避免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配置不一致,导致的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终端根据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删除上述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包括:上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识别建立在上述源SN上的DRB;上述终端删除识别出的建立在上述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基于本方案,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识别哪些DRB是建立在源SN上的,并将识别出的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删除,从而避免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配置不一致,导致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MN和/或目标SN为上述终端配置的全量PDCP配置。基于本方案,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配置DC,在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配置DC的情况下,目标MN和目标SN可以共同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也可以由目标MN或目标SN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上述方法包括:主节点MN向辅节点SN发送SN修改请求消息;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该MN接收来自于上述SN的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上述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辅站修改流程中携带可以识别出SN修改流程的第一标识,从而避免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MN接收来自于上述SN的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SN发送的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从而能够识别出该修改流程为S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那么MN可以根据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向SN发送与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的SN修改请求消息。从而SN收到该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的SN修改请求消息后,可以确定该SN修改请求是响应其发送的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的请求消息,而不是MN主动发起修改流程的SN修改请求消息,从而避免了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MN向上述S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该SN修改确认消息中携带与上述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一个SN修改流程中携带相同的标识,从而能够避免了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MN接收来自于上述SN的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该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上述MN向上述SN发送SN修改拒绝消息,该SN修改拒绝消息中携带与上述第二标识相同的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不同网络设备发起的SN修改流程中携带不同的标识,从而能够区分M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和S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避免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上述方法包括:辅节点SN接收来自于主节点MN的SN修改请求消息,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上述SN向上述MN发送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上述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辅站修改流程中携带可以识别出SN修改流程的第一标识,从而避免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结合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SN向上述MN发送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SN发送的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从而能够识别出该修改流程为S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那么MN可以根据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向SN发送与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的SN修改请求消息。从而SN收到该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的SN修改请求消息后,可以确定该SN修改请求是响应其发送的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的请求消息,而不是MN主动发起修改流程的SN修改请求消息,从而避免了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SN接收来自于上述M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上述SN修改确认消息中携带与上述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一个SN修改流程中携带相同的标识,从而能够避免了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SN向上述MN发送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该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上述SN接收来自于上述MN发送SN修改拒绝消息,该SN修改拒绝消息中携带与上述第二标识相同的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不同网络设备发起的SN修改流程中携带不同的标识,从而能够区分M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和S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避免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上述方法包括:主节点MN接收来自于辅节点SN的SN修改申请消息;该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上述MN向上述SN发送SN修改请求消息,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与所述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SN修改申请消息和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能够识别出SN修改流程的第一标识,从而能够对SN发起的修改流程中的SN修改请求消息,与MN发起的修改流程中的SN修改请求消息进行区分,SN不会将MN主动发起的SN修改请求消息,误认为是响应于SN发起的SN修改申请消息的SN修改请求消息,避免了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结合第九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MN接收来自于上述SN的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上述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一个SN修改流程中携带相同的标识,从而能够避免了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上述MN向上述SN发送SN修改确定消息,该SN修改确定消息中携带与上述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一个SN修改流程中携带相同的标识,从而能够避免了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上述方法包括:辅节点SN向主节点MN发送SN修改申请消息;该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该SN接收来自于上述MN的SN修改请求消息,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与上述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SN修改申请消息和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能够识别出SN修改流程的第一标识,从而能够对SN发起的修改流程中的SN修改请求消息,与MN发起的修改流程中的SN修改请求消息进行区分,SN不会将MN主动发起的SN修改请求消息,误认为是响应于SN发起的SN修改申请消息的SN修改请求消息,避免了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结合第十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SN向上述MN发送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上述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一个SN修改流程中携带相同的标识,从而能够避免了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SN接收来自于上述MN的SN修改确定消息,该SN修改确定消息中携带与上述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基于本方案,通过在一个SN修改流程中携带相同的标识,从而能够避免了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以上方面所示通信方法中终端的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手段(mean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装置执行以上所示通信方法中终端的相应功能。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装置与中继设备、接入网设备等网元之间的通信。其中,所述收发器可以为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或者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或者可用于终端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电路。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以上方面所示通信方法中接入网设备(例如源接入网设备、目标接入网设备、主节点或辅节点)的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手段(mean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装置执行以上所示通信方法中接入网设备的相应功能。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或者可用于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电路。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可以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和/或与其他网元间的通信,向终端/其他网络发送上述通信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所述收发器可以为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或者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也可以是设备间的通信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储存有上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述方案的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存储器,收发器,用于收发信息,或者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该网络设备包括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支持终端设备或者通信设备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处理器用于通过接收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源接入网设备和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源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源主节点和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源主节点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主节点和辅节点,所述主节点用于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辅节点用于执行上述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主节点和辅节点,所述主节点用于执行上述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辅节点用于执行上述第十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N-DC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和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定义接入网到终端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下行链路,在下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下行数据,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下行方向;而终端到接入网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上行链路,在上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上行数据,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上行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资源也可以称为传输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道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用于在上行通信过程或者下行通信过程中承载数据或信令。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A对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传输”(transmit/transmission)如无特别说明,是指双向传输,包含发送和/或接收的动作。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传输”包含数据的发送,数据的接收,或者数据的发送和数据的接收。或者说,这里的数据传输包括上行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数据可以包括信道和/或信号,上行数据传输即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传输,下行数据传输即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网络”与“系统”表达的是同一概念,通信系统即为通信网络。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和/或基站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终端支持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主节点(Master Node,MN)和辅节点(secondarynode,SN)共同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服务。MN与核心网(Core Network,CN)之间通过S1/NG接口连接。MN与核心网之间至少包括控制面连接,还可以有用户面连接,该S1接口包括S1-U/NG-U和S1-C/NG-C。其中,S1-U/NG-U代表用户面连接,S1-C/NG-C代表控制面连接。SN与核心网之间可以具有用户面连接,也可以不具有用户面连接。当SN与核心网之间不具有用户面连接时,终端的数据可以由MN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分流给SN。该MN又可被称为主基站或主接入网设备,SN又可被称为辅基站或辅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中的通信系统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通信系统,或者是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等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还可以是其他其他下一代(next generation,NG)通信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上述MN和SN可以为LTE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所定义的基站。例如,可以是LTE系统中的基站设备,即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eNodeB);还可以是NR系统中的接入网侧设备,包括gNB、传输点(tra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等。
示例性的,上述MN和SN可以是由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组成的,采用CU-DU的结构可以将基站的协议层拆分开,部分协议层的功能放在CU集中控制,剩下部分或全部协议层的功能分布在DU中,由CU集中控制DU,从而能够节省成本,易于网络扩展。示例性的,MN和SN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U,以及一个或多个DU。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上述MN和SN的具体架构并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双连接可以在不同制式的接入网设备之间实现,如图2所示,为LTE-NR双连接(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EN-DC)网络的示意图。EN-DC网络是4G无线接入网与5G NR的双连接,LTE基站(LTE eNB)作为MN,NR基站(NR gNB)作为SN,LTE基站和NR基站之间存在X2接口。如图2中的(a)所示,LTE eNB与LTE系统的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Packet Core,EPC)之间存在S1接口,至少有控制面连接,可以还有用户面连接。如图2中的(b)所示,NR gNB和EPC之间存在S1-U接口,即只可以有用户面连接。LTE基站可以通过至少一个LTE小区为UE提供空口资源,此时至少一个LTE小区称为主小区组(Master CellGroup,MCG)。NR基站可以通过至少一个NR小区为UE提供空口资源,此时至少一个NR小区称为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
如图3所示,为NR-LTE双连接(NR-E-UTRA Dual Connectivity,NE-DC)网络的示意图。NE-DC网络是5G核心网下的4G无线接入网与5G NR的双连接,NR基站(gNB)作为MN,LTE基站(ng-eNB)作为SN,且MN和SN都连接5G核心网(5th Generation Core Network,5GC),NR基站和LTE基站之间存在Xn接口。如图3中的(a)所示,gNB与5GC之间存在NG接口,至少有控制面连接,可以还有用户面连接,ng-eNB通过gNB向5GC发送用户面数据。如图3中的(b)所示,ng-eNB与5GC之间存在NG-U接口,仅为终端建立用户面连接,ng-eNB直接向5GC发送用户面数据。NR基站可以通过至少一个NR小区为UE提供空口资源,此时至少一个NR小区称为MCG。LTE基站可以通过至少一个LTE小区为UE提供空口资源,此时至少一个LTE小区称为SCG。
如图4所示,为5G核心网LTE-NR双连接(Next Generation E-UTRA-NR DualConnectivity,NGEN-DC)网络的示意图。NGEN-DC网络是5G核心网下的4G无线接入网与5GNR的双连接,LTE基站(ng-eNB)作为MN,NR基站(gNB)作为SN,且MN和SN都连接5GC,LTE基站和NR基站之间存在Xn接口。如图4中的(a)所示,ng-eNB与5GC之间存在NG接口,至少有控制面连接,可以还有用户面连接,gNB通过ng-eNB向5GC发送用户面数据。如图4中的(b)所示,gNB与5GC之间存在NG-U接口,仅为终端建立用户面连接,gNB直接向5GC发送用户面数据。LTE基站可以通过至少一个LTE小区为UE提供空口资源,此时至少一个LTE小区称为MCG。NR基站可以通过至少一个NR小区为UE提供空口资源,此时至少一个NR小区称为SCG。
如图5所示,为5G核心网NR-NR双连接(NR-NR Dual Connectivity,NR-DC)网络的示意图。NR-DC网络中,MN和SN都是NR基站,NR主基站和NR辅基站之间存在Xn接口。如图5中的(a)所示,NR主基站与5GC之间存在NG接口,至少有控制面连接,可以还有用户面连接。如图5中的(b)所示,NR辅基站与5GC之间存在NG-U接口,仅为终端建立用户面连接。NR主基站可以通过至少一个NR小区为UE提供空口资源,此时至少一个NR小区称为MCG。NR辅基站可以通过至少一个NR小区为UE提供空口资源,此时至少一个NR小区称为SCG。
在图2至图5的双连接网络中,SN和核心网之间也可以不建立用户面连接,而是经由MN传递数据,例如,在下行方向上,终端的数据先到达MN,MN在PDCP层将终端的数据分流给SN,其中分流的数据的形式例如为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传统LTE的双连接网络(例如,EN-DC网络),也可以应用于多空口双连接(Multiple Radios Dual Connectivity,MR-DC)网络,该MR-DC网络可以为5G系统的NE-DC网络,NGEN-DC网络或NR-DC网络,以及未来的其他DC架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通信方法适应的双连接网络的具体架构并不进行限定,在此仅是以图2-图5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双连接中,终端与接入网侧建立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可以由MN或者SN独立提供,也可由MN和SN同时提供。由MN提供的承载称为MCG承载,其中,MCG包含用于为终端提供空口资源的至少一个MN管理的小区;由SN提供的承载称为SCG承载,其中,SCG包含用于为终端提供空口资源的至少一个SN管理的小区。此外,同时由MN和SN提供空口资源的承载称为分离承载(split Bearer)。
当MCG中仅有一个小区时,该小区为终端的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当SCG中仅一个小区时,该小区为终端的主辅小区(Primary Secondary Cell,PSCell)。PCell和PSCell可以统称为特别小区(Special Cell,SpCell)。当MCG或SCG中各有多个小区时,除了SpCell的小区都可以称为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此时各个小区组中的SCell与SpCell进行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共同为终端提供传输资源。其中,PSCell属于SCG的小区中,UE被指示进行随机接入或者初始PUSCH传输的小区。SCell是工作在辅载波上的小区,一旦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建立,SCell就可能被配置以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
下面以EN-DC网络为例,对EN-DC网络架构中用户面架构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6所示,在该EN-DC网络中,数据面无线承载可以由MN或者SN独立服务,也可由MN和SN同时服务。当承载仅由MN提供,即数据流仅由核心网流向MN时,该承载为MCG承载(Bearer)。当承载仅由SN提供,即数据流仅由核心网流向SN时,该承载为SCG承载。当承载同时由MN和SN提供,即数据流在MN或SN分流时,该承载为分离承载(split Bearer)。
示例性的,结合图6所示,每一种承载类型都有相应的PDCP层处理和RLC层处理。对于通过MCG空口资源传输的RLC Bearer称为MCG RLC Bearer,通过SCG空口资源传输的RLCBearer称为SCGRLC Bearer。图6中,PDCP实体可以终结在MN,也可以终结在SN。对于PDCP终结在MN上的承载,称为MN terminated Bearer,即下行数据从核心网直接到达MN,经由MN的PDCP处理后再经过RLC Bearer发送给终端。类似的,对于PDCP终结在SN上的承载,称为SNterminated Bearer,即下行数据从核心网直接到达SN,经由SN的PDCP处理后再经过RLCBearer发送给终端。
示例性的,根据PDCP实体建立在MN还是SN,DC中的承载又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包括:终结在MN的MCG承载(MN terminated MCG Bearer),终结在MN的SCG承载(MNterminated SCG Bearer),终结在MN的split承载(MN terminated split Bearer),终结在SN的MCG承载(SN terminated MCG Bearer),终结在SN的SCG承载(SN terminated SCGBearer),终结在SN的split承载(SN terminated split Bearer)。其中,对于终结在MN的承载,PDCP实体建立在MN,与核心网的用户面连接终结在MN,即以MN为锚点(anchor);对于终结在SN的承载,PDCP实体建立在SN,与核心网的用户面连接终结在SN,即以SN为锚点。可以理解,承载终结在MN还是SN表示与核心网的数据传输通过MN进行还是SN进行,至于空口传输资源则由MCG或者SCG提供。例如,若采用MN terminated SCG bearer,则核心网下发的下行数据通过MN的PDCP层处理后全部转到SN的RLC层、MAC层进一步处理并通过SCG发送给终端;对应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通过SN的MAC层、RLC层处理后全部转到MN的PDCP层处理并通过MN与核心网的接口发送给核心网设备。若采用MN terminated split bearer,则核心网下发的下行数据通过MN的PDCP层处理后一部分数据转到SN,通过SCG发送给终端,其余部分仍由MN通过MCG发送给终端;对应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一部分通过MCG发送到MN,另一部分通过SCG发送到SN,两部分数据汇聚到MN的PDCP层处理并通过MN与核心网的接口发送给核心网设备。
在DC网络中,终结在SN的承载的PDCP配置是由SN生成的,SN可以基于实现更改终端的终结在SN的承载的PDCP配置,因此MN是没有SN为终端生成的最新配置的。在进行站间切换时,为了能够使目标基站(例如,目标MN或目标SN)为终端生成增量配置,源MN在发起切换之前,可以先通过修改流程向源SN请求当前最新配置,然后再触发切换。但是由于需要在执行切换流程之前,先触发主辅站之间的修改流程,整个切换过程所需时间过长,将导致切换的性能受损。为了避免先触发修改流程造成的切换性能受损的问题,可以在切换流程之前不执行修改流程,即源MN不会获取到承载在源SN侧的配置,那么目标基站将不会收到承载在源SN侧的配置。因此,目标基站将会为UE提供完整的PDCP配置,而不是进行增量配置。而在该完整的PDCP配置中,存在某些信元(例如上行和下行PDCP序列号长度)是只允许在数据无线承载DRB建立的时候为UE配置。而此时目标基站以为是DRB初始建立,而在UE侧DRB是已经建立的,因此UE侧的配置和目标基站侧的配置不一致,UE会认为配置失败,导致UE的业务出现中断,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在触发切换流程之前,不执行修改流程时,造成的UE侧和网络侧的配置不一致,导致UE的业务出现中断,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能够解决UE侧和网络侧的配置不一致的问题,避免了UE的业务出现中断,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具体实现时,本申请实施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图1所示的终端可以采用图7所示的组成结构,或者包括图7所示的部件。
示例性的,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700的组成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收发器703以及通信总线704。
下面结合图7对该通信装置7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701是通信装置70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701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其中,处理器7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2内的数据,执行通信设备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7中所示的处理器701和处理器7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7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通信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通信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通信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7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704与处理器701相连接。存储器702也可以和处理器701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702用于存储执行本发明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
收发器703,用于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当然,收发器703还可以用于与通信网络通信,通信网络例如为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收发器70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实现接收功能,以及发送单元实现发送功能。
通信总线7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通信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7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嵌入式设备、芯片系统或有图7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此外,图7中示出的组成结构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装置的限定,除图7所示部件之外,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结合图1-图7,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S801、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
其中,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第一DRB的PDCP配置。
示例性的,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例如,第一DRB ID)可以携带在切换请求消息(Handover Request)中。可选的,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可以以列表的形式发送。例如,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DRB ID列表,该第一DRB ID列表中包括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ID。
可选的,上述步骤S801中源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配置,并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配置不是最新的配置。示例性的,源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配置,并指示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配置为初始配置。可以理解的,在源接入网设备为源MN的情况下,由于源MN中有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初始配置,而源SN可以在实现中可以更改配置,故源MN是没有源SN为终端生成的最新配置的,因此,源MN可以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初始配置和一个指示,指示该配置为初始配置。在该实现方式中,该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PDCP配置中携带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
示例性的,上述源接入网设备为站间切换前,终端连接的接入网设备。站间切换前,终端可以工作在单连接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终端的具体工作模式并不进行限定。下述实施例中仅以站间切换前,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为例进行说明。例如,站间切换之前,终端工作在双连接通信模式,上述源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源MN。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DRB可以为建立在源SN上的DRB,对应地,源MN未获取到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PDCP配置。
示例性的,上述源MN未获取到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PDCP配置,可以是该源MN在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未发起SN修改流程,即源MN未从源SN获取源SN当前为UE生成的源配置,故源MN未获取到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PDCP配置。可以理解的,源MN可以通过发起SN修改流程,从源SN获取源SN上的DRB的源配置,但是在执行切换流程之前,先发起SN修改流程,将造成整个切换过程所需时间过长,导致切换的性能受损。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源MN在执行切换流程之前,并未发起SN修改流程,故源MN未获取到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配置。
示例性的,上述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第一DRB的PDCP配置,可以认为是:在源MN未获取到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PDCP配置时,源MN不会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DRB的PDCP配置。
示例性的,在源MN获取到至少一个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PDCP配置时,源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至少一个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PDCP配置,否则,源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即源MN在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时,该源MN未获取到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配置。也就是说,源MN只有在不携带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配置时,才会携带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
示例性的,上述源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可以是源MN自己确定的,也可以是源SN发送给源MN的。
例如,在EN-DC网络中,一个E-UTRAN无线接入承载(E-UTRAN RadioAccessBearer,E-RAB)下可以建立有一个DRB。E-RAB与DRB ID之间的映射关系是源MN确定的。故源MN可以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ID,所述一个第一DRB对应于一个E-RAB。
再例如,在MR-DC网络中,源MN可以给源SN分配一个DRB ID的范围,具体源SN用了哪些DRB ID,源MN并不知道。那么,一种实现方式中,源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源MN为源SN分配的全部DRB ID,即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为源MN为源SN分配的全部DRB的标识。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上述步骤S801之前,源MN可以接收源SN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再通过步骤S801将源SN发送的至少一个DRB的标识发给目标接入网设备。
S802、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
示例性的,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
示例性的,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可以确定该至少一个第一DRB为建立在源SN上的DRB,且目标接入网设备没有该第一DRB的PDCP配置。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S801中源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配置,并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配置不是最新的配置的情况下,步骤S802中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其并未获得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最新配置。
S803、目标接入网设备获取配置信息。
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即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指示终端删除至少一个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PDCP实体,从而使得终端将目标接入网设备不知道的配置删除,避免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配置不一致,导致的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
示例性的,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列表。例如,删除列表(drb-ToReleaseList),该删除列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该删除列表用于指示终端删除该列表指示的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
可选的,上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增加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示例性的,该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是一个列表。例如,增加列表(drb-ToAddmodList),该增加列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DRB的标识和每个第二DRB的标识对应的PDCP配置,该增加列表用于指示终端增加该列表指示的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
示例性的,上述至少一个第二DRB的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性的,至少一个第二DRB的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相同是指,至少一个第二DRB的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完全相同。至少一个第二DRB的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不同是指,至少一个第二DRB的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可以部分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
例如,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可以为DRB1、DRB2和DRB3,上述至少一个第二DRB的标识也可以为DRB1、DRB2和DRB3。上述至少一个第二DRB的标识也可以为DRB1、DRB2和DRB4。上述至少一个第二DRB的标识也可以为DRB4、DRB5和DRB6。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DRB和第二DRB对应同一个E-RAB。可以理解的,删除一个第一DRB时,可以相应的增加一个第二DRB,该第一DRB和其对应的第二DRB对应同一个E-RAB。该第一DRB的标识和其对应的第二DRB的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为DRB1、DRB2和DRB3,至少一个第二DRB的标识为DRB1、DRB2和DRB4时,第一DRB的标识DRB1、DRB2和DRB3分别对应E-RAB1、E-RAB2和E-RAB3。第二DRB的标识DRB1、DRB2和DRB4也分别对应E-RAB1、E-RAB2和E-RAB3。即删除一个E-RAB对应的第一DRB时,会为该E-RAB新建一个新的第二DRB,删除的第一DRB和新建的第二DRB的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删除的一个第一DRB和新建的一个第二DRB对应同一个E-RAB,或者说,根据删除的第一DRB的标识以及新建的第二DRB的标识可以映射到同一个E-RAB。
示例性的,在上述配置信息既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又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的情况下,由于一个第一DRB对应一个第二DRB,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使得终端先删除该第一DRB的源配置,再增加该第一DRB对应的第二DRB的新配置。
示例性的,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配置DC,也可以不配置DC。在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配置DC的场景下,上述步骤S803中的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目标MN。在目标接入网设备不为终端配置DC的场景下,上述步骤S803中的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目标基站,即终端与该目标基站之间为单连接。
示例性的,在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配置DC的场景下,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获取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目标MN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目标MN接收目标SN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包括目标MN接收目标SN发送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目标MN和目标SN共同确定配置信息。在目标接入网设备不为终端配置DC的场景下,上述目标基站获取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目标基站确定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在目标MN为终端配置DC的情况下,上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由目标MN确定的,也可以是由目标SN确定的,还可以是由目标MN和目标SN共同确定的。例如,目标MN可以为终端配置至少一个第二DRB中的一部分第二DRB的PDCP配置,目标SN可以为终端配置至少一个第二DRB中的另一部分第二DRB的PDCP配置。再例如,目标SN可以为终端配置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并将该第二DRB的PDCP配置发送给目标MN。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目标MN为终端配置DC的场景下,上述至少一个第二DRB具体的配置方式并不进行限定。
S804、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该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切换请求确认消息(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中。
示例性的,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向源MN发送携带配置信息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S805、源接入网设备接收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源MN接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获取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S806、源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该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RRC Reconfiguration)中。
S807、终端接收来自于源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终端接收RRC重配置消息,获取源MN发送的配置信息。
S808、终端根据配置信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
示例性的,终端可以根据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即终端可以将建立在源SN上的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删除。也就是说通过终端删除目标接入网设备不知道的建立在源SN上的PDCP实体,从而避免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配置不一致,导致的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
在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的情况下,上述步骤S808还包括:终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增加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即终端在删除建立在源SN上的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后,可以增加目标基站为其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从而使得终端和目标基站侧的无线承载配置一致。
本实施例通过源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其中,该源MN未获取到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配置,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后,指示终端删除该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从而使得终端删除目标接入网设备不知道的建立在源SN上的PDCP实体,以避免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无线承载的配置不一致,导致的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9所示,在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配置DC的场景下,上述步骤S801-S808中的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目标MN,该方法在上述步骤S802之后步骤S803之前,还可以包括S809-S813。
S809、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标识。
示例性的,该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标识可以携带在SN添加请求消息中(SNAddition Request)。可选的,上述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标识可以以列表的形式发送。例如,SN添加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DRB ID列表,该第二DRB ID列表中包括上述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ID。
示例性的,在目标MN为终端配置DC的的情况下,目标MN可以向目标SN发送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标识。
例如,以步骤S80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标识包括DRB1、DRB2和DRB3为例。步骤S809中目标MN可以向目标SN发送DRB1、DRB2和DRB3中的一个或多个DRB ID。例如,目标MN可以向目标SN发送DRB1和DRB2。再例如,目标MN可以向目标SN发送DRB1、DRB2和DRB3。
S810、目标SN接收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标识。
S811、目标SN确定第三指示。
示例性的,当目标SN接收目标SN发送的部分第一DRB的标识时,目标SN确定第三指示,该第三指示用于指示终端删除该部分第一DRB的PDCP实体。在该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803中目标MN确定第四指示,该第四指示用于指示终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DRB中除上述部分第一DRB以外的DRB。即步骤S803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三指示和第四指示。
例如,以步骤S80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标识包括DRB1、DRB2和DRB3,目标SN接收目标SN发送的DRB1和DRB2为例。目标SN可以确定第三指示,该第三指示用于指示终端删除DRB1和DRB2的PDCP实体。即前述步骤S803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由目标MN和目标SN共同确定的。
示例性的,当目标SN接收目标SN发送的全部第一DRB的标识时,目标SN确定第三指示,该第三指示用于指示终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
例如,以步骤S80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标识包括DRB1、DRB2和DRB3,目标SN接收目标SN发送的DRB1、DRB2和DRB3为例。目标SN可以确定第三指示,该第三指示用于指示终端删除DRB1、DRB2和DRB3的PDCP实体。即前述步骤S803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由目标SN确定的。
可选的,上述步骤S809中目标MN在向目标SN发送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标识时,还可以向目标SN发送该部分或全部第一DRB对应的E-RAB的标识。步骤S810中目标SN接收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标识,以及该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标识对应的E-RAB的标识。从而步骤S811中目标SN还可以确定一个用于指示终端增加第二DRB的PDCP配置的指示。在该实现方式中,目标SN可以在为该部分或全部第一DRB对应的第二DRB生成新的PDCP配置的同时,生成该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删除配置。故终端收到目标SN为终端生成的配置后,会先删除第一DRB的PDCP实体,再增加新的第二DRB的配置。
S812、目标SN向目标MN发送第三指示。
该第三指示可以携带在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SN Addition RequestAcknowledge)中。
S813、目标MN接收第三指示。
示例性的,目标MN接收来自于目标SN的携带第三指示的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可以理解的,当第三指示用于指示终端删除该部分第一DRB的PDCP实体时,上述步骤S803中目标接入网设备获取的第一指示信息,既包括目标SN发送的第三指示,又包括目标MN确定的第四指示。当第三指示用于指示终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时,上述步骤S803中目标接入网设备获取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目标MN接收来自于目标SN发送的第三指示,以及,目标MN确定第四指示。
本实施例,通过源MN向目标SN发送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标识,目标SN接收部分或全部第一DRB的标识后,生成第三指示并向目标MN发送该第三指示,通过目标MN接收目标SN发送的第三指示,从而指示终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使得终端删除目标接入网设备不知道的建立在源SN上的PDCP实体,以避免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无线承载的配置不一致,导致的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0所示,在站间切换前,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终端可以通过源MN和源SN共同传输数据,该方法包括S1001-S1008。
S1001、源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源MN未获取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配置。
可选的,上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可以是一个1比特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也可以是至少一个第一DRB的ID。即源MN可以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DRB的ID,以告知目标接入网设备存在DRB建立在源SN上,且未获得该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配置。
S1002、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切换请求消息。
S1003、目标接入网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
示例性的,在切换请求消息中不携带上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上述步骤S1003中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自己确定是否存在DRB建立在源SN上,但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未携带该DRB的PDCP配置。具体的,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比较切换请求消息中的E-RAB ID与携带的源配置,确定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E-RAB与DRB之间是一一对应的,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E-RAB与DRB的对应关系确定存在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
例如,源主节点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了3个E-RAB ID,分别为E-RAB1、E-RAB2和E-RAB3,携带了两个E-RAB ID对应的DRB配置,分别为DRB1和DRB2的配置,那么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还有一个DRB在源站侧建立了,但没有携带该DRB的源配置。因此,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有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
示例性的,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信息的情况下,上述步骤S1003中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例如,第一信息为1比特的指示时,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指示确定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再例如,第一信息为至少一个第一DRB的ID时,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该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目标接入网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的具体确定方法并不进行限定,在此仅是示例性说明。
S1004、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源MN发送第五指示,第五指示用于指示终端删除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
示例性的,目标接入网设备确定存在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源SN上后,可以指示终端删除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
示例性的,该第五指示可以携带在切换请求确认消息(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中。示例性的,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配置的全量PDCP配置。该全量PDCP配置包括目标接入网设备配置的用于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完整配置。
例如,目标接入网设备确定不为终端配置DC时,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配置全量PDCP配置,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配置的全量PDCP配置。再例如,目标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终端配置DC时,该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目标MN时,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目标MN和/或目标SN为终端配置的全量PDCP配置。
可以理解的,与图8或图9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图8或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目标接入网设备指示终端删除源配置时,会告诉终端具体删除的是哪些DRB的配置。而本实施例中,目标接入网设备指示终端删除源配置时,不会告诉终端具体删除的是哪些DRB的配置,只会指示终端删除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配置,因此,本实施例中,终端自己识别哪些DRB是建立在源SN上的,进而删除识别出的建立在源SN上的DRB。
可选的,上述步骤S1004中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源MN发送的第五指示,还可以指示终端删除至少一个DRB的PDCP实体。该第五指示可以是一个DRB删除列表,该DRB删除列表中包括上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用于指示终端删除该DRB删除列表指示的至少一个DRB的PDCP实体。其中,该至少一个DRB的标识为除了源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携带的源配置中的DRB标识之外的所有其他DRB标识。例如,以DRB标识的最大取值为N为例,源MN向目标接入网发送的切换请求中携带了源配置,该源配置包括DRB1的PDCP源配置,因此,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该源配置确定DRB删除列表中包含的DRB标识的值为2~N。
S1005、源MN接收第五指示。
示例性的,源MN可以接收来自于目标接入网设备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获取第五指示。
示例性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目标接入网设备(目标MN和/或目标SN)为终端配置的全量PDCP配置时,源MN可以获取该全量PDCP配置。
S1006、源MN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五指示。
示例性的,该第二信息还可以包括目标MN和/或目标SN为终端配置的全量PDCP配置。
示例性的,上述第二信息可以包含在一个消息中,也可以包含在多个消息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例如,上述第五指示和全量PDCP配置可以包含在RRC重配置消息中。再例如,上述第五指示和全量PDCP配置也可以包含在不同的消息中。
S1007、终端接收第二信息。
示例性的,终端接收来自于源MN的RRC重配置消息,获取第五指示。
示例性的,第二信息还包括目标MN和/或目标SN为终端配置的全量PDCP配置时,终端可以接收来自于源MN的RRC重配置消息,获取全量PDCP配置。
S1008、终端根据第五指示,删除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PDCP实体。
示例性的,上述终端根据第五指示,删除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PDCP实体,包括:终端根据第五指示,识别建立在源SN上的DRB;终端删除识别出的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
可以理解的,终端在接收第五指示后,可以根据该第五指示,识别哪些DRB是建立在源SN上的DRB,再将识别出的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删除。即终端删除了目标接入网设备不知道的建立在源SN上的PDCP实体,从而避免终端侧和目标接入网设备侧的无线承载的配置不一致,导致的终端的业务出现中断的问题。
可选的,终端删除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后,还可以根据第二信息中的全量PDCP配置,在终端侧增加目标接入网设备为其分配的全量PDCP配置,从而使得终端和目标接入网侧的配置一致,以保证终端业务的连续性,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还提供一实施例,如图11所示,在上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配置DC的场景下,上述步骤S1001-S1008中的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目标MN,该方法在上述步骤S1003之后步骤S1004之前,还可以包括S1009-S1012。
S1009、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
该SN添加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目标SN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S1010、目标SN接收SN添加请求消息。
S1011、目标SN向目标MN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示例性的,目标SN可以接受目标MN发送的资源请求时,目标SN向目标MN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示例性的,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可以包括目标SN为终端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该至少一个第二DRB和上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该第二DRB和上述第一DRB对应同一个E-RAB。具体可以参考步骤S803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1012、目标MN接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示例性的,目标MN接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可以获取目标SN为终端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
可选的,目标MN发送给终端的全量PDCP配置,可以是目标MN和目标SN共同为终端配置的。例如,全量PDCP配置中的一部分配置可以是目标MN配置的,另一部分配置是目标SN配置的。目标MN发送给终端的全量PDCP配置,也可以全部是由目标SN为终端配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目标SN接收SN添加请求消息后,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终端接收目标MN发送的第五指示和全量PDCP配置后,可以删除建立在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并增加目标接入网设备为其分配的全量PDCP配置,从而使得终端和目标接入网侧的配置一致,以保证终端业务的连续性,提升用户体验。
在DC网络中,SN触发修改流程的同时,MN也可能会触发修改流程,此时就可能会出现SN误将MN发送的SN修改请求消息,认为是响应其发送的SN修改申请消息的SN修改请求消息,进而回复了响应消息,从而导致MN和SN产生误解导致交互失败。例如,如图12所示,MN和SN几乎同时发起了辅站修改流程。MN在t1时刻向SN发送SN修改请求(SN 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SN在t2时刻向MN发送了SN修改申请(SN Modification Required)消息。MN在t4时刻收到SN修改申请消息后,按照现有方案会决绝该申请,进而在t6时刻给SN回复修改请求拒绝(SN Modification Refuse)消息。而SN在t2时刻发送SN修改申请消息后,在t3时刻收到MN发送的SN修改请求消息,会以为该SN修改请求消息是响应其在t2时刻发送的SN修改申请消息的,进而回复了SN修改请求响应(SN Modification Request ACK)消息。但其实该SN修改请求消息并不是回复SN修改申请消息的,而是MN主动发起的修改请求,从而造成MN和SN产生误解,交互失败。
为了解决MN触发的修改流程和SN触发的修改流程同时触发时,导致MN和SN产生误解,造成交互失败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301-S1304。
S1301、MN向SN发送SN修改请求消息。
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可以用于识别一个SN修改流程,该SN修改流程可以是MN触发的修改流程,也可以是SN触发的修改流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该第一标识可以为事务标识transaction ID。
例如,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的取值为3为例,该第一标识可以识别SN修改流程。可以理解的,在此仅以第一标识的取值为3进行示例性说,实际应用中,该第一标识的取值可以为0-255中的任一自然数。
S1302、SN接收SN修改请求消息。
示例性的,SN接收来自于MN的SN修改请求消息,并根据该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可以识别SN修改流程。
S1303、SN向MN发送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
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示例性的,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可以理解为,SN在向MN发送的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也携带一个标识,该标识的取值与SN从MN接收的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的取值一样。示例性的,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也可以理解为,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该第一标识。例如,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的transactionID的取值也为3。
示例性的,在同一个修改流程中,响应于SN修改请求消息,SN可以在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从而根据该标识,MN可以确定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与SN修改请求消息为同一个修改流程中的消息。
S1304、MN接收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
示例性的,MN接收来自于SN的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并根据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可以识别SN修改流程。由于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与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标识相同,MN可以确定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是响应于MN发送的SN修改请求消息的消息。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通过在SN修改流程中携带可以识别SN修改流程的第一标识,网络设备可以确定携带相同标识的消息为同一个SN修改流程中的消息,从而避免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4所示,在步骤S1301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S1305-S1306。
S1305、SN向MN发送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
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
示例性的,该携带第一标识的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属于SN主动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中的消息。
可以理解的,上述步骤S1301中携带第一标识的SN修改请求消息为响应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的请求消息,故步骤S1302中SN接收携带第一标识的SN修改请求消息后,可以确定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为响应步骤S1305中的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的SN修改请求消息,而不是MN主动发起修改流程的SN修改请求消息。即SN可以根据该第一标识识别出该修改流程为S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
S1306、MN接收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
示例性的,MN接收携带第一标识的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后,确定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为S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中的消息。如果此时MN没有发起辅站修改流程,那么MN通过步骤S1301向SN发送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的SN修改请求消息。
可以理解的,步骤S1306中MN接收携带第一标识的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步骤S1301中MN向SN发送携带第一标识的SN修改请求消息,在该流程中,步骤S1301中的SN修改请求消息是响应于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的。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与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为一个辅站修改流程中的消息,所以携带相同取值的标识。
本实施通过在SN发送的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从而能够识别出该修改流程为S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那么MN可以根据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向SN发送与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的SN修改请求消息。从而SN收到该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的SN修改请求消息后,可以确定该SN修改请求是响应其发送的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的请求消息,而不是MN主动发起修改流程的SN修改请求消息,从而避免了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5所示,在步骤S1304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1307-S1308。
S1307、MN向SN发送SN修改确认(SN Modification Confirm)消息。
可选的,该SN修改确认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示例性的,该SN修改确认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可以理解为,MN在向SN发送的SN修改确认消息中也携带一个标识,该标识的取值与MN从SN接收的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标识的取值一样。示例性的,该SN修改确认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也可以理解为,SN修改确认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即该SN修改确认消息是响应于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的。
S1308、SN接收SN修改确认消息。
示例性的,SN接收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的SN修改确认消息后,获知该SN修改确认消息为S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中的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过SN向MN发送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该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MN接收第一SN修改申请消息;MN向SN发送SN修改请求消息,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SN接收SN修改请求消息;SN向MN发送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MN接收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MN向SN发送SN修改确认消息;SN接收SN修改确认消息。本实施例通过在SN修改流程中携带可以识别出SN修改流程的标识,从而避免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6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309-S1312。
S1309、SN向MN发送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
该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第二标识。该第二标识与步骤S1301中的第一标识不同,不同的标识用于识别不同的SN修改流程。例如,在步骤S1301中的第一标识识别的SN修改流程为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的情况下,该步骤S1309中的第二标识识别的SN修改流程为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
可以理解的,由于步骤S1301中的SN修改请求消息与步骤S1309中的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携带的标识不同,因此,步骤S1301中的SN修改请求消息为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中的SN修改请求消息,而不是响应于SN发送的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的SN修改请求消息。
S1310、MN接收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
示例性的,MN接收来自于SN的携带第二标识的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可以确定该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是S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
示例性的,上述步骤S1309-S1310在步骤S1301之后执行。可以理解的,上述步骤S1309-S1310也可以独立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301-S1308。
可选的,由于在步骤S1310之前,MN已经向SN发送了携带第一标识的SN修改请求消息,故在步骤S1310MN接收携带第二标识的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后,可以确定该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和步骤S1301中的SN修改请求消息为不同修改流程中的消息,确定其接收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与步骤S1301中的SN修改请求消息冲突,故MN会决绝该第二SN修改申请消息,执行步骤S1311-S1312。即MN拒绝SN主动发起辅站修改流程。
S1311、MN向SN发起SN修改拒绝消息。
可选的,该SN修改拒绝消息中携带与第二标识相同的标识。
S1312、SN接收SN修改拒绝消息。
示例性的,SN接收来自于MN的携带与第二标识相同的标识的SN修改拒绝消息后,可以确定MN拒绝了S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M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中各消息携带的标识,与S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中各消息携带的标识不同,从而可以将MN发起的修改流程与SN发起的修改流程区分开,避免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为了解决MN触发的修改流程和SN触发的修改流程同时触发时,导致MN和SN产生误解,造成交互失败的问题,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仅在SN修改申请消息和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能够识别出SN修改流程的第一标识。如图17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701-S1708。
S1701、SN向MN发送SN修改申请消息,该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
示例性的,该第一标识用于识别辅站修改流程。例如,该携带第一标识的SN修改申请消息为SN发起的辅站修改流程中的消息。
S1702、MN接收SN修改申请消息。
S1703、MN向SN发送SN修改请求消息。
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示例性的,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可以理解为,MN在向SN发送SN修改请求消息中也携带一个标识,该标识的取值与MN从SN接收的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的取值一样。示例性的,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也可以理解为,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即该SN修改请求消息是响应于SN修改申请消息的。
示例性的,如果MN在接收携带第一标识的SN修改申请消息前,未主动发起辅站修改流程,那么,MN接收携带第一标识的SN修改申请消息后,响应该消息,向SN发送SN修改请求消息,且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以使得SN能够识别出该SN修改请求消息是响应于SN发送的SN修改申请消息的请求消息。
S1704、SN接收SN修改请求消息。
示例性的,SN接收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的SN修改请求消息后,可以确定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为响应其发送的SN修改申请消息的请求消息。
S1705、SN向MN发送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
可选的,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示例性的,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可以理解为,SN在向MN发送的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也携带一个标识,该标识的取值与SN从MN接收的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的取值一样。示例性的,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也可以理解为,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即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是响应于SN修改请求消息的。
S1706、MN接收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
S1707、MN向SN发送SN修改请求确认消息。
可选的,该SN修改请求确认消息中可以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示例性的,该SN修改确认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可以理解为,MN在向SN发送的SN修改确认消息中也携带一个标识,该标识的取值与MN从SN接收的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标识的取值一样。示例性的,该SN修改确认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也可以理解为,SN修改确认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即该SN修改确认消息是响应于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的。
S1708、SN接收SN修改请求确认消息。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可以仅在SN修改申请消息和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能够识别出SN修改流程的第一标识,从而能够对SN发起的修改流程中的SN修改请求消息,与MN发起的修改流程中的SN修改请求消息进行区分,SN不会将MN主动发起的SN修改请求消息,误认为是响应于SN发起的SN修改申请消息的SN修改请求消息,避免了M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与SN触发的辅站修改流程之间的混淆导致配置失败的问题。
上述主要从方法步骤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计算机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8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800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18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1800可以是芯片、接入网设备或者其它无线通信设备等。
通信装置1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1,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1可支持通信装置18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由源接入网设备或源MN,例如图8-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由源接入网设备或源MN执行的方法;或者,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1可支持通信装置18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MN或SN执行的方法,例如图13-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MN或SN执行的方法。
该处理器1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8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或基带处理器。其中,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处理通信数据(例如,上文所述第一消息),CPU可以用于实现相应的控制和处理功能,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801也可以包括指令1803,所述指令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8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进一步的,通信装置1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805,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
例如,通信装置1800可以是芯片,收发单元1805可以是该芯片的输入和/或输出电路,或者,收发单元1805可以是该芯片的接口电路,该芯片可以作为基站或其它无线通信设备的组成部分。
又例如,通信装置1800可以为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收发单元1805可以包括收发器或射频芯片。收发单元1805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
可选地,通信装置1800还可以包括天线1806,可以用于支持收发单元1805实现通信装置1800的收发功能。
可选地,通信装置18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802,其上存有程序(也可以是指令或者代码)1804,程序1804可被处理器1801运行,使得处理器180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地,存储器18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801还可以读取存储器1802中存储的数据(例如,预定义的信息),该数据可以与程序1804存储在相同的存储地址,该数据也可以与程序1804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地址。
处理器1801和存储器1802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例如,集成在单板或者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800是接入网设备或者可用于接入网设备的芯片,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作为DC通信中的主节点或辅节点,所述主节点管理主小区组,所述辅节点管理所述辅小区组,所述主小区组和/或辅小区组用于所述终端的数据通信。
关于通信装置1800在上述各种可能的设计中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主节点/辅节点)的行为,例如图8-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不做赘述。
应理解,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801中的硬件形式的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1801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例如,分立门、晶体管逻辑器件或分立硬件组件。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9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的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用于接入网设备的芯片,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源接入网设备或者源MN的操作。该通信装置1900包括:处理单元1901、第一收发单元1902和第二收发单元1903。该第一收发单元1902可以为基站和基站间的收发单元,该第一收发单元1902可以由第一收发器实现。该第一收发器可以为通信接口,用于通信装置1900与其他网络设备之间通信。第二收发单元1903可以为基站和终端间的收发单元,该第二收发单元1903可以由第二收发器实现。该第二收发器可以包括和收发机和天线,用于通信装置1900与终端之间通信。
其中,处理单元1901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19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控制第一收发单元1902的操作。
第一收发单元1902可以用于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其中,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第一DRB的PDCP配置。该第一DRB可以为建立在源SN上的DRB,即源MN未获取到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PDCP配置。
第一收发单元1902还可以用于接收来自于目标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可选的,该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增加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
第二收发单元1903可以用于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的,第一收发单元1902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源SN的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收发单元1902还可以用于执行例如图10中的步骤S1005,或,图11中的S1001和S1005,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上述第二收发单元1903还可以用于执行例如图10或图11中的步骤S1006,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硬件实现上,可以由一个处理器执行处理单元1901的功能,可以由通信接口执行第一收发单元1902的功能,由收发器(发送器/接收器)执行第二收发单元1903的功能。其中,处理单元1901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基站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功能单元对应的操作。该通信装置1900的硬件结构如图18所示,上述图18涉及的各部件的所有相关内容的描述均可以援引到该通信设备1900对应部件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0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的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用于接入网设备的芯片,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执行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目标接入网设备(例如,目标MN)的操作。该通信装置2000包括:处理单元2001、收发单元2002。
其中,收发单元2002可以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其中,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第一DRB的PDCP配置。该第一DRB可以为建立在源SN上的DRB,即源MN未获取到建立在源SN上的第一DRB的PDCP配置。
处理单元2001,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20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控制收发单元2002的操作。例如,处理单元2001,可以用于用于获取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可选的,该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增加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
上述收发单元2002,还可以用于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处理单元2001还可以用于执行图10中的步骤S1003,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上述收发单元2002还可以用于执行例如图9中的步骤S802、S804、S809和S813,或,图10中的S1002和S1004,或,图11中的S1002、S1004、S1009和S101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硬件实现上,可以由一个处理器执行处理单元2001的功能,可以由收发器(发送器/接收器)和/或通信接口执行收发单元2002的功能,其中,处理单元2001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2000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通信装置2000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功能单元对应的操作。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1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的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或者用于终端的装置,例如芯片。该通信装置2100包括:处理单元2101、收发单元2102。
收发单元2102,用于接收来自于源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可选的,该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增加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
处理单元2101,用于根据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可选的,处理单元2101还用于根据配置信息中的第二指示信息,增加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
示例性的,上述处理单元2101还可以用于执行例如图10中的步骤S1008,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单元2102还可以用于执行例如图10中的步骤S1007,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硬件实现上,可以由一个处理器执行处理单元2101的功能,可以由收发器(发送器/接收器)和/或通信接口执行收发单元2102的功能,其中,处理单元2101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2100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通信装置2100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功能单元对应的操作。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2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的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基站或用于基站的芯片,可以执行如上述图13至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主节点MN的操作。该通信装置2200包括:处理单元2201、收发单元2202。
收发单元2202,用于向SN发送SN修改请求消息。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可以用于识别一个SN修改流程,该SN修改流程可以是MN触发的修改流程,也可以是SN触发的修改流程。
收发单元2202,还用于接收来自于SN的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
处理单元2201,用于根据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标识,可以确定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是响应收发单元2202发送的SN修改请求消息的。
示例性的,上述处理单元2201还可以用于根据各个消息中携带的标识,区分不同的辅站修改流程,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单元2202还可以用于执行例如图14中的步骤S1306、S1301和S1304,或,图15中的S1301、S1304、S1306和S1307,或,图16中的S1301、S1310和S1311,或,图17中的S1702、S1703、S1706和S1707,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硬件实现上,可以由一个处理器执行处理单元2201的功能,可以由收发器(发送器/接收器)和/或通信接口执行收发单元2202的功能,其中,处理单元2201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2200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通信装置2200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功能单元对应的操作。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3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的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基站或用于基站的芯片,可以执行如上述图13至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辅节点SN的操作。该通信装置2300包括:处理单元2301、收发单元2302。
收发单元2302,用于接收来自于MN的SN修改请求消息。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可以用于识别一个SN修改流程,该SN修改流程可以是MN触发的修改流程,也可以是SN触发的修改流程。
收发单元2302,还用于向MN发送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该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
处理单元2301,用于响应于SN修改请求消息,在SN修改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第一标识相同的标识。
示例性的,上述处理单元2301还可以用于根据各个消息中携带的标识,区分不同的辅站修改流程,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单元2302还可以用于执行例如图14中的步骤S1305、S1302和S1303,或,图15中的S1305、S1302、S1303和S1308,或,图16中的S1309和S1312,或,图17中的S1701、S1704、S1705和S1708,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硬件实现上,可以由一个处理器执行处理单元2301的功能,可以由收发器(发送器/接收器)和/或通信接口执行收发单元2302的功能,其中,处理单元2301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2300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通信装置2300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功能单元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存储器,收发器,用于收发信息,或者用于与其他网元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支持终端设备现图8至图11、或图13至图17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存储器,收发器,用于收发信息,或者用于与其他网元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支持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实现图8至图11、或图13至图17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上述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代码时,电子设备执行图6至图11、或图13至图17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6至图11、或图13至图17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处理器用于通过接收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图6至图11、或图13至图17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源接入网设备和目标接入网设备,该源接入网设备和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图6至图11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主节点和辅节点,该主节点和辅节点可以执行上述图13至图17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其中,所述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所述第一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
所述源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增加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所述第一DRB和所述第二DRB对应同一个无线接入承载E-RAB;
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源主节点M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RB为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的DRB。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MN接收来自于源SN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
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于源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其中,所述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所述第一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
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增加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所述第一DRB和所述第二DRB对应同一个无线接入承载E-RAB;
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源主节点M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RB为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的DRB。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目标MN,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一DRB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获取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目标MN接收来自于目标SN的第三指示,所述第三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删除所述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一DRB的PDCP实体。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于源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删除至少一个第一数据无线承载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其中,所述源接入网设备未获取到所述第一DRB的PDCP配置;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增加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所述第一DRB和所述第二DRB对应同一个无线接入承载E-RAB;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删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PDCP实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源主节点MN。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RB为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的DRB。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源主节点MN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数据无线承载DRB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其中,所述源MN未获取到所述至少一个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
所述源MN接收来自于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建立在所述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
所述源MN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MN接收来自于所述源SN的所述至少一个DRB的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目标MN,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所述目标MN和/或目标SN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全量PDCP配置。
1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接入网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数据无线承载DRB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其中,源主节点MN未获取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
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源MN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建立在所述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源MN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RB建立在所述源SN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RB的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目标MN,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
所述目标MN接收来自于所述目标SN的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所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所述目标SN为所述终端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二DRB的PDCP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RB和所述第二DRB对应同一个无线接入承载E-RAB。
2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于源主节点MN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删除建立在源辅节点SN上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其中,所述源MN未获取到至少一个DRB的PDCP配置;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删除所述建立在所述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删除所述建立在所述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识别建立在所述源SN上的DRB;
所述终端删除识别出的建立在所述源SN上的DRB的PDCP实体。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MN和/或目标SN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全量PDCP配置。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收发单元,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通信;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具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单元或手段。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单元或手段。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单元或手段。
3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单元或手段。
3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2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单元或手段。
3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单元或手段。
3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接入网设备和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源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主节点和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源主节点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2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980097027.8A 2019-09-30 2019-09-30 通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9067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09545 WO2021062676A1 (zh) 2019-09-30 2019-09-30 通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6787A CN113906787A (zh) 2022-01-07
CN113906787B true CN113906787B (zh) 2023-03-28

Family

ID=75336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7027.8A Active CN113906787B (zh) 2019-09-30 2019-09-30 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25194A1 (zh)
EP (1) EP4030827A4 (zh)
CN (1) CN113906787B (zh)
WO (1) WO2021062676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6400A (zh) * 2011-10-28 2013-05-0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系统中的切换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9911B (zh) * 2011-11-25 2016-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3168850A1 (ko) * 2012-05-09 2013-1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889009A (zh) * 2012-12-21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设备
WO2015108389A1 (en) * 2014-01-17 2015-07-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ual connectivity mode of oper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GB2528913B (en) * 2014-08-04 2017-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ling in dual connectivity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101954495B1 (ko) * 2015-09-23 2019-03-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단말의 이동성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6993313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承载切换的方法及终端和基站
CN108307538B (zh) * 2016-09-30 2023-05-02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建立/重配置数据承载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85642B (zh) * 2016-11-02 2022-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装置
GB201621072D0 (en) * 2016-12-12 2017-01-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R QOS handling
EP3567919B1 (en) * 2017-01-05 2022-04-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ule for qos flow to drb mapping
CN109429288A (zh) * 2017-06-28 2019-03-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E-rab建立过程和跨基站切换过程并发的场景的处理方法
WO2019070635A1 (en) * 2017-10-02 2019-04-1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FOR RECOVERING DATA WITH UPLINK SWITCHING
US10917939B2 (en) * 2018-02-16 2021-02-09 Intel Corporation Data radio bearer (DRB) identifier assignment for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ual connectivity (MR-DC)
CN113891353A (zh) * 2018-03-01 2022-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6400A (zh) * 2011-10-28 2013-05-0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系统中的切换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3-185418 "Baseline CR for TS 37.340";ZTE Corporation;《3GPP tsg_ran\wg3_iu》;2018092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30827A1 (en) 2022-07-20
CN113906787A (zh) 2022-01-07
WO2021062676A1 (zh) 2021-04-08
EP4030827A4 (en) 2022-08-31
US20220225194A1 (en) 2022-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45179B2 (en)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JP6904419B2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無線端末並びにこれらの方法
US1078582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093362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246793B (zh) 多链接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6553635B2 (ja) D2d関連情報の指示及びd2d伝送リソースの決め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1902970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装置
WO2017054538A1 (zh) 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US11924695B2 (e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method including switching between radio resources based on measured signal properties
KR102337091B1 (ko) 다중 접속 통신 방법, 장치 및 단말
US119249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of multi-connectivity
JP6920550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
CN110831248A (zh) 一种通知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4600508A (zh) Iab节点双连接建立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199575A1 (en) Node handover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WO2016197845A1 (zh) 辅基站SeNB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063401A1 (zh)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数据流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10972215B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基站
EP4140191A1 (en) Secondary f1-c interface for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 node
WO2020164620A1 (zh) 一种终端信息的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3906787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EP428068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55520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for terminal by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16325930A (zh) 用于拓扑冗余的设备、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24856B (zh)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