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5590B - 可倒坞墩 - Google Patents

可倒坞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5590B
CN113895590B CN202111351534.5A CN202111351534A CN113895590B CN 113895590 B CN113895590 B CN 113895590B CN 202111351534 A CN202111351534 A CN 202111351534A CN 113895590 B CN113895590 B CN 113895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tes
sides
reversible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15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95590A (zh
Inventor
陈国强
秦永辉
刘骥峰
顾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angzi Mitsui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angzi Mitsui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angzi Mitsui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angzi Mitsui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15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55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5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5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95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5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5/00Equipment usable both on slipways and in dry docks
    • B63C5/02Stagings; Scaffolding; Shores or stru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5/00Equipment usable both on slipways and in dry docks
    • B63C5/02Stagings; Scaffolding; Shores or struts
    • B63C2005/022Shores or struts, e.g. individual oblique support elements for stabilizing hulls in dry-d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倒坞墩,包括底座、对称设置于底座上方两侧的可倒立柱、设置于底座上方的辅助撑杆、拉绳;所述可倒立柱与底座销轴连接,两侧的可倒立柱与辅助撑杆之间通过拉绳连接;在需要滚装前,松开两侧的拉绳使得可倒立柱倾倒从而放置呈水平,在完成滚装后,通过拉绳将两侧的可倒立柱拉起并且使得两者呈现共线状态,其中,两侧的可倒立柱通过多组螺栓、螺母连接固定,两侧的可倒立柱底部通过多组螺栓、螺母与底座连接;有益效果是,在船台布墩时,将影响滚装移船的水泥坞墩全部换成本发明的可倒坞墩,在滚装前,通过人工放倒可倒立柱,此可倒立柱不影响下水横梁通过;在滚装移船完成后,再通过人工将可倒立柱合并锁紧,即可完成船台布墩。

Description

可倒坞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安装连接使用技术领域,特别是可倒坞墩。
背景技术
船舶在使用前通常是分段进行安装的,即船艏及船艉在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组装,但是目前使用的安装方式通常是采用在船艏及船艉设置水平船台,水平船台在仅有两路滑道,采用小车顶升滚装至浮船坞的下水工艺方案,在船台布墩时有如下特点:1、由于一般船舶艏、艉部线型均较“瘦”,需要借助工装下水横梁将船舶艏、艉重量挑起;2、货舱区域,在水平船台两路滑道中间仍布置有大量的水泥坞墩承载货舱区重量;3、滑道上有供小车顶升用的专用搁架。
在小车顶升滚装移船时,无论船舶向船艏或船艉方向滚装移动,两路滑道中间的水泥坞墩与下水横梁均存在干涉,影响移船;在滚装移船前,必须将中间的大量水泥坞墩撤除后才能移船,工作量巨大;而且在船舶滚装下水后,仍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布墩,如同条线的半岛船滚装移动至整船建造位置后,两路滑道中间的水泥坞墩又需人工转运至船底进行布墩,影响船舶建造效率。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布墩方式加以改进,使其能够适应现在对船舶滚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由于目前在对船舶进行滚装使用时,其存在较大的缺陷,需要人们不停的布墩拆墩,使用不便,效率比较低,不便于人们长久进行使用,因此我们在现有技术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倒坞墩,无需人们不停的布墩拆墩,在使用时直接将坞墩放下即可,不需要使用时直接将坞墩收起即可,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小,便于人们进行使用。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可倒坞墩,包括底座、对称设置于底座上方两侧的可倒立柱、设置于底座上方的辅助撑杆、拉绳;所述可倒立柱与底座销轴连接,两侧的可倒立柱与辅助撑杆之间通过拉绳连接;在需要滚装前,松开两侧的拉绳使得可倒立柱倾倒从而放置呈水平,在完成滚装后,通过拉绳将两侧的可倒立柱拉起并且使得两者呈现共线状态,其中,两侧的可倒立柱通过多组螺栓、螺母连接固定,两侧的可倒立柱底部通过多组螺栓、螺母与底座连接。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板、对称设置于第一底板上方两侧的第一侧板、横向设置于两侧的第一侧板之间且左右对称设置的端立板、横向设置于两侧的第一侧板上方且左右对称设置的斜封板、纵向设置于两侧的第一侧板上且前后对称设置的多个第一肘板、设置于多个第一肘板上的第一斜板、设置于第一侧板上方的第一顶板、设置于第一顶板下方左右两侧的连接轴,所述斜封板设置于端立板上方,所述第一顶板设置于第一肘板、第一斜板、斜封板上方,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斜封板上方;其中,所述第一顶板上方四周设有第一安装孔。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底座由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端立板、斜封板、第一肘板、第一斜板、第一顶板、连接轴焊接而成。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顶板上位于四周的第一安装孔内还设有四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螺栓,其上还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与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卡板截面呈“7”字形,其一侧为内安装有螺纹套的圆柱体,另一侧为不规则的多面体,其为多面体的一侧与卡板焊接。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辅助撑杆包括第二底板、设置于第二底板上方两侧的立杆、设置于两侧立杆上方的第二顶板、设置于第二顶板上方两侧的第一耳板、设置于两侧的第一耳板之间的两个第一滑轮、设置于两个第一滑轮之间的第一轴套;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底板与顶板通过顶板上的螺栓穿过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卡板为圆柱体的一端顶靠在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一滑轮、与第一耳板、第一轴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通过螺母固定。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两侧的立杆之间从下至上还设有第一筋板、横杆,所述第一筋板的底部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第一筋板的两端与立杆固定连接。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可倒立柱包括支撑柱、设置于支撑柱下方的第三底板、对称设置于支撑柱前后两侧的第二耳板、对称设置于第三底板上方前后两侧的多个第二筋板、设置于支撑柱上的圆管、设置于支撑柱上方的顶部底板、设置于顶部底板上方前后两侧的第二侧板、设置于顶部底板上方左侧的侧封板、设置于顶部底板右侧的安装立板、对称设置于顶部底板下方前后两侧的滑轮耳板、设置于滑轮耳板之间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通过螺栓与两侧的滑轮耳板连接且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安装立板上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四安装孔供螺栓穿过从而将两侧的可倒立柱连接固定。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支撑柱靠近安装立板的一侧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侧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立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安装在两侧的滑轮耳板之间且位于滑轮组上方。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滑轮组包括第二滑轮、设置于第二滑轮两侧的支承板、设置于两侧的支承板之间的第二轴套;所述第二滑轮与支承板之间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轴套与两侧的支承板内表面固定连接。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左侧的可倒立柱上安装有一个滑轮组,右侧的可倒立柱上安装有两只滑轮组,两只滑轮组之间通过第三轴套隔开且通过螺栓、螺母与滑轮耳板连接固定。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船台布墩时,将影响滚装移船的水泥坞墩全部换成本发明的可倒坞墩,在滚装前,通过人工放倒可倒立柱,此可倒立柱不影响下水横梁通过;在滚装移船完成后,再通过人工将可倒立柱合并锁紧,即可完成船台布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需要滚装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滚装完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左侧的可倒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右侧的可倒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6是辅助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第一底板;12、第一侧板;13、端立板;14、斜封板;15、第一肘板;16、第一斜板;17、第一顶板;171、第一安装孔;172、第二安装孔;18、连接轴;19、卡板;2、可倒立柱;21、支撑柱;22、第三底板;23、第二耳板;24、第二筋板;25、圆管;26、顶部底板;27、第二侧板;28、侧封板;29、安装立板;291、第四安装孔;20、滑轮耳板;201、滑轮组;2011、第二滑轮;2012、支承板;2013、第二轴套;2014、第三轴套;202、加强筋;3、辅助撑杆;31、第二底板;311、第三安装孔;32、立杆;33、第二顶板;34、第一耳板;35、第一滑轮;36、第一轴套;37、第一筋板;38、横杆;4、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目前在对船舶进行滚装使用时,其存在较大的缺陷,需要人们不停的布墩拆墩,使用不便,效率比较低,不便于人们长久进行使用,因此我们在现有技术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倒坞墩,无需人们不停的布墩拆墩,在使用时直接将坞墩放下即可,不需要使用时直接将坞墩收起即可,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小,便于人们进行使用。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1-7详细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可倒坞墩,包括底座1、对称设置于底座1上方两侧的可倒立柱2、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辅助撑杆3、拉绳4;所述可倒立柱2与底座1销轴连接,两侧的可倒立柱2与辅助撑杆3之间通过拉绳4连接;在需要滚装前,松开两侧的拉绳4使得可倒立柱2倾倒从而放置呈水平,在完成滚装后,通过拉绳4将两侧的可倒立柱2拉起并且使得两者呈现共线状态,其中,两侧的可倒立柱2通过多组螺栓、螺母连接固定,两侧的可倒立柱2底部通过多组螺栓、螺母与底座1连接;使用方便,并且安装拆卸方便,可以循坏进行使用。
本技术方案对底座1做了相关设计,起到支撑及固定的作用,详细地,其包括第一底板11、对称设置于第一底板11上方两侧的第一侧板12、横向设置于两侧的第一侧板12之间且左右对称设置的端立板13、横向设置于两侧的第一侧板12上方且左右对称设置的斜封板14、纵向设置于两侧的第一侧板12上且前后对称设置的多个第一肘板15、设置于多个第一肘板15上的第一斜板16、设置于第一侧板12上方的第一顶板17、设置于第一顶板17下方左右两侧的连接轴18,所述斜封板14设置于端立板13上方,所述第一顶板17设置于第一肘板15、第一斜板16、斜封板14上方,所述连接轴18设置于斜封板14上方;其中,所述第一顶板17上方四周设有第一安装孔171;第一安装孔171的作用是为了方便将可倒立柱2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第一顶板17上;其中,更详细地,所述底座1由第一底板11、第一侧板12、端立板13、斜封板14、第一肘板15、第一斜板16、第一顶板17、连接轴18焊接而成。
由于在使用时,辅助撑杆3需要安装在底座1上,如果直接焊接的话,占地空间也比较大,搬运也比较不便,因此我们设计了方便拆卸的结构,用于安装辅助撑杆3和底座1,详细地,所述第一顶板17上位于四周的第一安装孔171内还设有四个第二安装孔172,所述第二安装孔172内安装有螺栓,其上还设有卡板19,所述卡板19与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卡板19截面呈“7”字形,其一侧为内安装有螺纹套的圆柱体,另一侧为不规则的多面体,其为多面体的一侧与卡板19焊接。
为了使得可倒立柱2被更好地拉起及固定,专门对辅助撑杆3进行了设计,详细地,其包括第二底板31、设置于第二底板31上方两侧的立杆32、设置于两侧立杆32上方的第二顶板33、设置于第二顶板33上方两侧的第一耳板34、设置于两侧的第一耳板34之间的两个第一滑轮35、设置于两个第一滑轮35之间的第一轴套36;所述第二底板31上设有与第二安装孔172对应的第三安装孔311,所述第二底板31与顶板通过顶板上的螺栓穿过第三安装孔311、第二安装孔172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卡板19为圆柱体的一端顶靠在第二底板31上;所述第一滑轮35、与第一耳板34、第一轴套36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通过螺母固定;为了对立杆32起到加强支撑及固定的作用,两侧的立杆32之间从下至上还设有第一筋板37、横杆38,所述第一筋板37的底部与第二底板31固定连接;所述横杆38、第一筋板37的两端与立杆32固定连接。
其中,可倒立柱2包括支撑柱21、设置于支撑柱21下方的第三底板22、对称设置于支撑柱21前后两侧的第二耳板23、对称设置于第三底板22上方前后两侧的多个第二筋板24、设置于支撑柱21上的圆管25、设置于支撑柱21上方的顶部底板26、设置于顶部底板26上方前后两侧的第二侧板27、设置于顶部底板26上方左侧的侧封板28、设置于顶部底板26右侧的安装立板29、对称设置于顶部底板26下方前后两侧的滑轮耳板20、设置于滑轮耳板20之间的滑轮组201;所述滑轮组201通过螺栓与两侧的滑轮耳板20连接且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安装立板29上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四安装孔291供螺栓穿过从而将两侧的可倒立柱2连接固定;在使用时,两侧的第二耳板23与底座1通过连接轴18连接限位并围绕其旋转,其中拉绳4是先穿过滑轮组201,然后穿过第一滑轮35,即人们需要将可倒立柱2拉起放平时,只需要在第一滑轮35位置处拉动拉绳4,即可使得可倒立柱2被拉起,更佳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将可倒立柱2拉起时通常安排两个人分别在辅助撑杆3的两侧分别拉动拉绳4的两端,这样可以更省力。
为了提高安装立板29的安装强度,所述支撑柱21靠近安装立板29的一侧还设有加强筋202,所述加强筋202的一侧与支撑柱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立板29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202安装在两侧的滑轮耳板20之间且位于滑轮组201上方。
详细地,所述滑轮组201包括第二滑轮2011、设置于第二滑轮2011两侧的支承板2012、设置于两侧的支承板2012之间的第二轴套2013;所述第二滑轮2011与支承板2012之间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轴套2013与两侧的支承板2012内表面固定连接。
更佳地,左侧的可倒立柱2上安装有一个滑轮组201,右侧的可倒立柱2上安装有两只滑轮组201,两只滑轮组201之间通过第三轴套2014隔开且通过螺栓、螺母与滑轮耳板20连接固定。
下面将系统的说明本发明的整体工作原理:首先在需要滚装前,经两侧的可倒立柱2放倒,此时可倒立柱2不影响下水横梁通过,在此过程中,可以将辅助撑杆3拆除,防止其影响使用;在滚装移船完成后,安装辅助撑杆3,然后将拉绳4依次穿过两侧的可倒立柱2与辅助撑杆3,然后通过人工握住拉绳4,先将一侧的可倒立柱2拉起扶正后,利用螺栓、螺母将可倒立柱2安装固定在第一顶板17上,然后在拉紧拉绳4将另一侧的可倒立柱2拉起,同样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第一顶板17上,然后在两侧可倒立柱2安装立板29上的第四安装孔291安装螺栓、螺母从而将两侧的可倒立柱2锁紧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可倒坞墩,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对称设置于底座(1)上方两侧的可倒立柱(2)、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辅助撑杆(3)、拉绳(4);所述可倒立柱(2)与底座(1)销轴连接,两侧的可倒立柱(2)与辅助撑杆(3)之间通过拉绳(4)连接;在需要滚装前,松开两侧的拉绳(4)使得可倒立柱(2)倾倒从而放置呈水平,在完成滚装后,通过拉绳(4)将两侧的可倒立柱(2)拉起并且使得两者呈现共线状态,其中,两侧的可倒立柱(2)通过多组螺栓、螺母连接固定,两侧的可倒立柱(2)底部通过多组螺栓、螺母与底座(1)连接;
所述底座(1)包括第一底板(11)、对称设置于第一底板(11)上方两侧的第一侧板(12)、横向设置于两侧的第一侧板(12)之间且左右对称设置的端立板(13)、横向设置于两侧的第一侧板(12)上方且左右对称设置的斜封板(14)、纵向设置于两侧的第一侧板(12)上且前后对称设置的多个第一肘板(15)、设置于多个第一肘板(15)上的第一斜板(16)、设置于第一侧板(12)上方的第一顶板(17)、设置于第一顶板(17)下方左右两侧的连接轴(18),所述斜封板(14)设置于端立板(13)上方,所述第一顶板(17)设置于第一肘板(15)、第一斜板(16)、斜封板(14)上方,所述连接轴(18)设置于斜封板(14)上方;其中,所述第一顶板(17)上方四周设有第一安装孔(171);
所述底座(1)由第一底板(11)、第一侧板(12)、端立板(13)、斜封板(14)、第一肘板(15)、第一斜板(16)、第一顶板(17)、连接轴(18)焊接而成;
所述第一顶板(17)上位于四周的第一安装孔(171)内还设有四个第二安装孔(172),所述第二安装孔(172)内安装有螺栓,其上还设有卡板(19),所述卡板(19)与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卡板(19)截面呈“7”字形,其一侧为内安装有螺纹套的圆柱体,另一侧为不规则的多面体,其为多面体的一侧与第一顶板(17)焊接;
所述辅助撑杆(3)包括第二底板(31)、设置于第二底板(31)上方两侧的立杆(32)、设置于两侧立杆(32)上方的第二顶板(33)、设置于第二顶板(33)上方两侧的第一耳板(34)、设置于两侧的第一耳板(34)之间的两个第一滑轮(35)、设置于两个第一滑轮(35)之间的第一轴套(36);所述第二底板(31)上设有与第二安装孔(172)对应的第三安装孔(311),所述第二底板(31)与第一顶板(17)通过第一顶板(17)上的螺栓穿过第三安装孔(311)、第二安装孔(172)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卡板(19)为圆柱体的一端顶靠在第二底板(31)上;所述第一滑轮(35)、与第一耳板(34)、第一轴套(36)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通过螺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倒坞墩,其特征在于,两侧的立杆(32)之间从下至上还设有第一筋板(37)、横杆(38),所述第一筋板(37)的底部与第二底板(31)固定连接;所述横杆(38)、第一筋板(37)的两端与立杆(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倒坞墩,其特征在于,可倒立柱(2)包括支撑柱(21)、设置于支撑柱(21)下方的第三底板(22)、对称设置于支撑柱(21)前后两侧的第二耳板(23)、对称设置于第三底板(22)上方前后两侧的多个第二筋板(24)、设置于支撑柱(21)上的圆管(25)、设置于支撑柱(21)上方的顶部底板(26)、设置于顶部底板(26)上方前后两侧的第二侧板(27)、设置于顶部底板(26)上方左侧的侧封板(28)、设置于顶部底板(26)右侧的安装立板(29)、对称设置于顶部底板(26)下方前后两侧的滑轮耳板(20)、设置于滑轮耳板(20)之间的滑轮组(201);所述滑轮组(201)通过螺栓与两侧的滑轮耳板(20)连接且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安装立板(29)上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四安装孔(291)供螺栓穿过从而将两侧的可倒立柱(2)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倒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1)靠近安装立板(29)的一侧还设有加强筋(202),所述加强筋(202)的一侧与支撑柱(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立板(29)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202)安装在两侧的滑轮耳板(20)之间且位于滑轮组(201)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倒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201)包括第二滑轮(2011)、设置于第二滑轮(2011)两侧的支承板(2012)、设置于两侧的支承板(2012)之间的第二轴套(2013);所述第二滑轮(2011)与支承板(2012)之间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轴套(2013)与两侧的支承板(2012)内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倒坞墩,其特征在于,左侧的可倒立柱(2)上安装有一个滑轮组(201),右侧的可倒立柱(2)上安装有两只滑轮组(201),两只滑轮组(201)之间通过第三轴套(2014)隔开且通过螺栓、螺母与滑轮耳板(20)连接固定。
CN202111351534.5A 2021-11-16 2021-11-16 可倒坞墩 Active CN113895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534.5A CN113895590B (zh) 2021-11-16 2021-11-16 可倒坞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534.5A CN113895590B (zh) 2021-11-16 2021-11-16 可倒坞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5590A CN113895590A (zh) 2022-01-07
CN113895590B true CN113895590B (zh) 2022-05-27

Family

ID=79194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1534.5A Active CN113895590B (zh) 2021-11-16 2021-11-16 可倒坞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559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07411A (ko) * 2014-03-14 2015-09-23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반목 장치
CN106628055B (zh) * 2016-12-15 2018-11-02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水下自动倾倒坞墩及其使用方法
CN108001641A (zh) * 2017-12-29 2018-05-08 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卡紧坞墩
CN208544400U (zh) * 2017-12-31 2019-02-26 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 钢质活络墩
CN109625212A (zh) * 2018-12-05 2019-04-16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用于浮船坞内承载船舶的可调式坞墩
CN211308920U (zh) * 2019-12-13 2020-08-21 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坞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5590A (zh)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30642Y (zh) 煤矿工作面轨道顺槽超前横向可伸缩式液压支架支护系统
CN111137204B (zh) 一种t型长梁短程运输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NO150612B (no) Fremgangsmaate for tilveiebringelse av en off-shore-konstruksjon
CN107419746A (zh) 一种移动模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95590B (zh) 可倒坞墩
CN109466706B (zh) 一种组合式浮台
CN201235910Y (zh) 艉轴搁架
CN209175191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筒前后锥翻转装置
CN111749270A (zh) 一种混凝土管廊内模就位及脱模方法
CN113373824B (zh) 一种跨河桥梁施工用移动支撑装置
CN115961772A (zh) 一种基于钢箱梁临时支架的施工安全作业平台
CN112392022B (zh) 一种升船机船厢门止水橡皮维护用快速检修平台
CN113431052B (zh) 一种基坑预应力钢支撑系统
CN213626791U (zh) 一种楼面支撑钢梁的加固构造
CN215290088U (zh) 冲击成孔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结构
CN211618017U (zh) 水上光伏支架
CN212000638U (zh) 高架盖梁型钢支撑结构
CN210561782U (zh) 一种桥墩支座更换用辅助施工装置
CN110438906B (zh) 一种上承式箱型拱桥拱肋施工方法
CN109680620B (zh) 一种桥梁桥架的安装系统
CN210134955U (zh) 一种导坑支护拱架快速安装系统
CN211314255U (zh) 掘进面超前自移支架
CN108100898B (zh) 一种海上平台起重机a字架拆装装置和拆装方法
CN208135770U (zh) 一种海上平台起重机a字架拆装装置
CN219382297U (zh) 一种挂车用可拆卸篷布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