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5268A -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5268A
CN113895268A CN202111302486.0A CN202111302486A CN113895268A CN 113895268 A CN113895268 A CN 113895268A CN 202111302486 A CN202111302486 A CN 202111302486A CN 113895268 A CN113895268 A CN 113895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harging pile
fixing column
electric vehicle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24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3024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52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5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52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装置整体、顶固定柱和底固定柱,装置整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充电桩,充电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固定柱,充电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固定柱,充电桩的右侧嵌入连接有充电头,底固定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气弹簧,气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底挡板,底挡板、顶挡板和升降杆的数量一致,都设有八个,所以在不同方位所受到的碰撞,都只会由相应的气弹簧进行回弹抵消,避免导致装置整体的其他方向产生晃动,而且升降板可通过开关进行伸缩的效果,方便在不使用时将充电桩外围包围保护,也方便在使用时不会受到升降板遮挡而导致操作不便的情况,所以防护机构在提高装置整体的防护效果下还不会影响正常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桩都只能对底部进行防护,所以在电动汽车失控时,还是会对电动汽车充电桩外壁碰撞至损坏,所以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防护性不佳,而且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桩都是需要电网接线才进行供电,本身无法产生电能,所以导致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桩使用时成本过大,而且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本身不能进行移动,所以导致搬运时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防护性不佳,成本过大,不能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装置整体、顶固定柱和底固定柱,所述装置整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固定柱,所述充电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固定柱,所述充电桩的右侧嵌入连接有充电头,其中,
所述底固定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底挡板,所述底挡板的中间嵌入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嵌套连接有顶挡板,所述顶挡板的顶部右侧嵌入连接有开关,所述顶挡板的内部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贯穿连接有固定孔,所述顶挡板的内部右侧中间嵌入连接有固定槽;
所述顶固定柱的内部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右端搭接相连有定时器,所述顶固定柱的两侧顶部嵌入连接有光电传感器,所述顶固定柱的顶部中间嵌入连接有收纳槽,所述顶固定柱的顶端搭接相连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顶部外围固定连接有太阳能薄膜电池,所述顶盖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杆;
所述充电桩的前面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触控屏,所述底固定柱的底部中间嵌入连接有中槽,所述底固定柱的两侧嵌入连接有边槽,所述底固定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斜坡,所述边槽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搭接环,所述边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柱,所述边槽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嵌入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相接架,所述相接架的底部贯穿连接有滚轮,所述搭接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右侧活动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右侧贯穿连接有螺纹孔二,所述固定环的右侧前面贯穿连接有螺纹孔一,所述固定环的右侧后面嵌入连接有螺纹槽,所述固定环的前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底挡板、顶挡板和升降杆各设有八个,且呈圆形排列,所述顶挡板和顶固定柱通过气弹簧连接,所述固定孔的长度和固定槽的长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顶盖和顶固定柱通过升降杆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和升降杆与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的俯视截面为圆环形。
优选的,所述阻尼器和底固定柱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转盘的正截面为“T”字形,所述螺纹杆的外径与螺纹孔二的内径、螺纹孔一的内径和螺纹槽的内径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当使用者不使用充电桩时,使用者可按下开关,按下后,控制电路板就会控制升降板向上升起,同时控制电路板还会将定时器启动,而升降板嵌入到顶挡板相应的槽中时,定时器也就结束了倒计时,相应的控制电路板也会控制伸缩板伸出,使得伸缩板贯穿升降板的固定孔嵌入到固定槽中,所以顶固定柱和底固定柱就会在升降板和伸缩板的作用下搭接一起,而且因底挡板和顶挡板都与气弹簧连接,所以当底挡板(顶挡板或升降杆)被碰撞时,就会向气弹簧传输碰撞力,然后由气弹簧本身有回弹性将底挡板(顶挡板或升降杆)弹回来原处,而且因底挡板、顶挡板和升降杆的数量一致,都设有八个,所以在不同方位所受到的碰撞,都只会由相应的气弹簧进行回弹抵消,避免导致装置整体的其他方向产生晃动,而且升降板可通过开关进行伸缩的效果,方便在不使用时将充电桩外围包围保护,也方便在使用时不会受到升降板遮挡而导致操作不便的情况,所以防护机构在提高装置整体的防护效果下还不会影响正常操作;
(2)、该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辅助机构,当装置整体顶部设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就会外部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就会将所接收到的电信号数据和内部设定的数据进行对比,当大于内部设定的数据时,控制电路板将定时器启动,同时会控制升降杆将顶盖从收纳槽内部向上伸出,而与顶盖所固定的支撑筒和太阳能薄膜电池也会向上移动,但因支撑筒底部的外径大于收纳槽顶部的内径,所以支撑筒移动到一定高度就也无法继续移动,而当支撑筒移动相应高度时定时器的倒计时也会结束,然后控制电路板就会控制升降杆停止升降,而太阳能薄膜电池从收纳槽移出后,太阳能薄膜电池就会进行光电转化,并将所转化出的电能一部分传输给装置整体进行自用,一部分传输到充电桩内部的蓄电池中,而这样通过太阳能薄膜电池产生电能,大大减少了电能的成本,而且可升降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和光电传感器设置,方便在太阳不好时自动将太阳能薄膜电池收起,也避免在下雨时使用太阳能薄膜电池而被风中杂物损坏;
(3)、该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移动机构,使用者要将装置整体进行移动时,可以可通过触控屏将升降柱启动,使得升降柱向下伸出,而在升降柱伸出时会对连接板顶端产生挤压,以致连接板在升降柱的挤压而向下伸出,使得滚轮与地面贴合,贴合后升降柱还继续伸出,就导致装置整体在反作用下向上抬起,然后就能将装置整体通过滚轮进行移动,而且因滚轮通过相接架与转盘连接,所以在滚轮可水平旋转,以便使用者更好的将装置整体向不同方位进行移动,而当不移动时,使用者只要控制升降柱收回,连接板就会因支撑板顶部的阻尼器而向进行回弹,相应的与连接板搭接的滚轮也会收入到中槽内部,而当滚轮不再与地面贴合时,装置整体就不便进行移动,相应的也更好将装置整体在原处进行放置使用,而当使用者要在移动时要将两个以上装置整体进行连接时,使用者先将两个装置整体相近位置的斜坡沿着顶部的合页柱向上旋转打开,打开后再通过两个装置整体的触控屏控制相近处的伸缩杆将搭接环伸出,因为装置整体右侧的搭接环为横放,左侧的搭接环为竖放,所以相近所伸出的搭接环可相互固定,固定时要先将一个搭接环的螺纹杆逆时针旋出,然后将活动环通过合页柱沿着固定环向下旋转,再将固定环嵌套在另一个装置整体的搭接环上,最后将活动环向上旋转,使得活动环的螺纹孔二与固定环的螺纹孔一和螺纹槽前后对齐,并顺时针旋入螺纹杆进行螺纹固定,这样就能将两个搭接环相互固定的一起,相应的两个装置整体也会左右固定的一起,固定后使用者就能同时带动多个装置整体进行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移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挡板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顶盖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底固定柱部分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搭接环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整体;2、充电桩;3、触控屏;4、控制电路板;5、定时器;6、底挡板;7、升降板;8、充电头;9、顶挡板;10、开关;11、顶固定柱;12、顶盖;13、光电传感器;14、底固定柱;15、气弹簧;16、收纳槽;17、支撑筒;18、升降杆;19、太阳能薄膜电池;20、固定孔;21、伸缩板;22、固定槽;23、升降柱;24、连接板;25、阻尼器;26、转盘;27、相接架;28、滚轮;29、支撑板;30、斜坡;31、伸缩杆;32、搭接环;321、固定环;322、活动环;323、螺纹孔二;324、螺纹孔一;325、螺纹槽;326、螺纹杆;33、边槽;34、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1、装置整体;2、充电桩;3、触控屏;4、控制电路板;5、定时器;6、底挡板;7、升降板;8、充电头;9、顶挡板;10、开关;11、顶固定柱;12、顶盖;13、光电传感器;14、底固定柱;15、气弹簧;16、收纳槽;17、支撑筒;18、升降杆;19、太阳能薄膜电池;20、固定孔;21、伸缩板;22、固定槽;23、升降柱;24、连接板;25、阻尼器;26、转盘;27、相接架;28、滚轮;29、支撑板;30、斜坡;31、伸缩杆;32、搭接环;321、固定环;322、活动环;323、螺纹孔二;324、螺纹孔一;325、螺纹槽;326、螺纹杆;33、边槽;34、中槽,所述装置整体1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充电桩2,所述充电桩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固定柱11,所述充电桩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固定柱14,所述充电桩2的右侧嵌入连接有充电头8,其中,
所述底挡板6、顶挡板9和升降杆18各设有八个,且呈圆形排列,所述顶挡板9和顶固定柱11通过气弹簧15连接,所述固定孔20的长度和固定槽22的长度一致,由底挡板6、升降板7、顶挡板9、顶固定柱11、底固定柱14气弹簧15、固定孔20、伸缩板21和固定槽22共同组成防护机构,当使用者不使用充电桩2时,使用者可按下开关10,按下后,控制电路板4就会控制升降板7向上升起,同时控制电路板4还会将定时器5启动,而升降板7嵌入到顶挡板9相应的槽中时,定时器5也就结束了倒计时,相应的控制电路板4也会控制伸缩板21伸出,使得伸缩板21贯穿升降板7的固定孔20嵌入到固定槽22中,所以顶固定柱11和底固定柱14就会在升降板7和伸缩板21的作用下搭接一起,而且因底挡板6和顶挡板9都与气弹簧15连接,所以当底挡板6(顶挡板9或升降杆18)被碰撞时,就会向气弹簧15传输碰撞力,然后由气弹簧15本身有回弹性将底挡板6(顶挡板9或升降杆18)弹回来原处,而且因底挡板6、顶挡板9和升降杆18的数量一致,都设有八个,所以在不同方位所受到的碰撞,都只会由相应的气弹簧15进行回弹抵消,避免导致装置整体1的其他方向产生晃动,而且升降板7可通过开关10进行伸缩的效果,方便在不使用时将充电桩2外围包围保护,也方便在使用时不会受到升降板7遮挡而导致操作不便的情况,所以防护机构在提高装置整体1的防护效果下还不会影响正常操作。
所述顶盖12和顶固定柱11通过升降杆18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13和升降杆18与控制电路板4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19的俯视截面为圆环形,由顶盖12、光电传感器13、收纳槽16、支撑筒17、升降杆18和太阳能薄膜电池19共同组成辅助机构,当装置整体1顶部设有光电传感器13,光电传感器13就会外部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板4,控制电路板4就会将所接收到的电信号数据和内部设定的数据进行对比,当大于内部设定的数据时,控制电路板4将定时器5启动,同时会控制升降杆18将顶盖12从收纳槽16内部向上伸出,而与顶盖12所固定的支撑筒17和太阳能薄膜电池19也会向上移动,但因支撑筒17底部的外径大于收纳槽16顶部的内径,所以支撑筒17移动到一定高度就也无法继续移动,而当支撑筒17移动相应高度时定时器5的倒计时也会结束,然后控制电路板4就会控制升降杆18停止升降,而太阳能薄膜电池19从收纳槽16移出后,太阳能薄膜电池19就会进行光电转化,并将所转化出的电能一部分传输给装置整体1进行自用,一部分传输到充电桩2内部的蓄电池中,而这样通过太阳能薄膜电池19产生电能,大大减少了电能的成本,而且可升降的太阳能薄膜电池19和光电传感器13设置,方便在太阳不好时自动将太阳能薄膜电池19收起,也避免在下雨时使用太阳能薄膜电池19而被风中杂物损坏。
所述阻尼器25和底固定柱14通过支撑板29连接,所述转盘26的正截面为“T”字形,所述螺纹杆326的外径与螺纹孔二323的内径、螺纹孔一324的内径和螺纹槽325的内径相吻合,由升降柱23、连接板24、阻尼器25、转盘26、相接架27、滚轮28、支撑板29、斜坡30、伸缩杆31和搭接环32共同组成移动机构,使用者要将装置整体1进行移动时,可以可通过触控屏3将升降柱23启动,使得升降柱23向下伸出,而在升降柱23伸出时会对连接板24顶端产生挤压,以致连接板24在升降柱23的挤压而向下伸出,使得滚轮28与地面贴合,贴合后升降柱23还继续伸出,就导致装置整体1在反作用下向上抬起,然后就能将装置整体1通过滚轮28进行移动,而且因滚轮28通过相接架27与转盘26连接,所以在滚轮28可水平旋转,以便使用者更好的将装置整体1向不同方位进行移动,而当不移动时,使用者只要控制升降柱23收回,连接板24就会因支撑板29顶部的阻尼器25而向进行回弹,相应的与连接板24搭接的滚轮28也会收入到中槽34内部,而当滚轮28不再与地面贴合时,装置整体1就不便进行移动,相应的也更好将装置整体1在原处进行放置使用,而当使用者要在移动时要将两个以上装置整体1进行连接时,使用者先将两个装置整体1相近位置的斜坡30沿着顶部的合页柱向上旋转打开,打开后再通过两个装置整体1的触控屏3控制相近处的伸缩杆31将搭接环32伸出,因为装置整体1右侧的搭接环32为横放,左侧的搭接环32为竖放,所以相近所伸出的搭接环32可相互固定,固定时要先将一个搭接环32的螺纹杆326逆时针旋出,然后将活动环322通过合页柱沿着固定环321向下旋转,再将固定环321嵌套在另一个装置整体1的搭接环32上,最后将活动环322向上旋转,使得活动环322的螺纹孔二323与固定环321的螺纹孔一324和螺纹槽325前后对齐,并顺时针旋入螺纹杆326进行螺纹固定,这样就能将两个搭接环32相互固定的一起,相应的两个装置整体1也会左右固定的一起,固定后使用者就能同时带动多个装置整体1进行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装置整体1的移动性。
工作原理:当使用者要将多个装置整体1移动到要安装的位置上使用时,可先通过伸缩杆31和搭接环32将多个装置整体1左右搭接固定,然后将多个装置整体1的滚轮28都向下移出,然后就能将多个装置整体1依次移动到安装的位置,移动到后,使用者再按下开关10,使得升降板7向上伸出固定,以便通过防护机构对充电桩2进行时防护,而当使用者要充电时,只要再按下开关10,升降板7就向下收回,而使用者就能对充电桩2进行使用,并且在装置整体1设有太阳能薄膜电池19,所以辅助机构也会根据情况通过太阳能薄膜电池19将光能转化电能进行使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装置整体(1)、顶固定柱(11)和底固定柱(1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整体(1)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充电桩(2),所述充电桩(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固定柱(11),所述充电桩(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固定柱(14),所述充电桩(2)的右侧嵌入连接有充电头(8),其中,
所述底固定柱(1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气弹簧(15),所述气弹簧(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底挡板(6),所述底挡板(6)的中间嵌入连接有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的顶部嵌套连接有顶挡板(9),所述顶挡板(9)的顶部右侧嵌入连接有开关(10),所述顶挡板(9)的内部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板(21),所述升降板(7)的顶部贯穿连接有固定孔(20),所述顶挡板(9)的内部右侧中间嵌入连接有固定槽(22);
所述顶固定柱(11)的内部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电路板(4),所述控制电路板(4)的右端搭接相连有定时器(5),所述顶固定柱(11)的两侧顶部嵌入连接有光电传感器(13),所述顶固定柱(11)的顶部中间嵌入连接有收纳槽(16),所述顶固定柱(11)的顶端搭接相连有顶盖(12),所述顶盖(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17),所述支撑筒(17)的顶部外围固定连接有太阳能薄膜电池(19),所述顶盖(12)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杆(18);
所述充电桩(2)的前面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触控屏(3),所述底固定柱(14)的底部中间嵌入连接有中槽(34),所述底固定柱(14)的两侧嵌入连接有边槽(33),所述底固定柱(1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斜坡(30),所述边槽(3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1),所述伸缩杆(3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搭接环(32),所述边槽(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柱(23),所述边槽(33)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9),所述支撑板(2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25),所述阻尼器(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所述连接板(24)的两侧嵌入连接有转盘(26),所述转盘(2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相接架(27),所述相接架(27)的底部贯穿连接有滚轮(28),所述搭接环(3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21),所述固定环(321)的底部右侧活动连接有活动环(322),所述活动环(322)的右侧贯穿连接有螺纹孔二(323),所述固定环(321)的右侧前面贯穿连接有螺纹孔一(324),所述固定环(321)的右侧后面嵌入连接有螺纹槽(325),所述固定环(321)的前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3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挡板(6)、顶挡板(9)和升降杆(18)各设有八个,且呈圆形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挡板(9)和顶固定柱(11)通过气弹簧(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20)的长度和固定槽(22)的长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2)和顶固定柱(11)通过升降杆(1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13)和升降杆(18)与控制电路板(4)通过导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19)的俯视截面为圆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5)和底固定柱(14)通过支撑板(2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6)的正截面为“T”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326)的外径与螺纹孔二(323)的内径、螺纹孔一(324)的内径和螺纹槽(325)的内径相吻合。
CN202111302486.0A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Pending CN1138952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2486.0A CN113895268A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2486.0A CN113895268A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5268A true CN113895268A (zh) 2022-01-07

Family

ID=79193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2486.0A Pending CN113895268A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526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7413A (zh) * 2018-10-18 2019-02-15 苏州沪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展开式光伏储能集成装置
KR101961668B1 (ko) * 2017-11-06 2019-03-26 대한민국 드론 보관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CN110525254A (zh) * 2019-08-29 2019-12-03 南京安润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电动汽车用充电设备
WO2019228677A1 (de) * 2018-05-30 2019-12-05 Innogy Se Ladesäule für elektrofahrzeuge
CN211391008U (zh) * 2020-01-06 2020-09-01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一种电动汽车用防护型充电桩
CN111660858A (zh) * 2020-07-17 2020-09-15 西南民族大学 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3594114U (zh) * 2020-10-30 2021-07-02 河南亿科新能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61668B1 (ko) * 2017-11-06 2019-03-26 대한민국 드론 보관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WO2019228677A1 (de) * 2018-05-30 2019-12-05 Innogy Se Ladesäule für elektrofahrzeuge
CN109347413A (zh) * 2018-10-18 2019-02-15 苏州沪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展开式光伏储能集成装置
CN110525254A (zh) * 2019-08-29 2019-12-03 南京安润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电动汽车用充电设备
CN211391008U (zh) * 2020-01-06 2020-09-01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一种电动汽车用防护型充电桩
CN111660858A (zh) * 2020-07-17 2020-09-15 西南民族大学 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3594114U (zh) * 2020-10-30 2021-07-02 河南亿科新能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7086A (zh) 一种太阳能防潮充电桩
CN113895268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9194261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的太阳能光伏板支撑装置
CN211508995U (zh) 一种菌类种植棚顶式光伏发电板
CN108418294A (zh) 一种户外太阳能手机充电桩
CN209748473U (zh) 一种跟随式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支架
CN217848989U (zh) 一种光伏电站光储一体式充电桩
CN215883351U (zh) 一种带有风能和光能储存的汽车充电桩设备
CN211239754U (zh) 一种光伏支架
CN212604601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3629734U (zh) 一种节能充电桩监控设备
CN214189344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桩
CN11289594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联网充电装置
CN109436175B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的平衡车
CN113411037A (zh) 一种高层楼宇智能环保发电系统
CN110341533A (zh) 一种新能源移动充电装置
CN109823217A (zh) 一种防暴晒的太阳能充电桩
CN21341354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太阳能充电桩
CN214355594U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充电桩
CN210283953U (zh) 一种应急太阳能充电桩
CN220522153U (zh) 一种钢结构存车棚
CN214028249U (zh) 一种自动调整角度的电动车太阳能充电棚
CN216530671U (zh) 基于并网式光储充一体化的移动式充电站
CN208158183U (zh) 一种太阳能防潮充电桩
CN216300824U (zh) 一种占用空间小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