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3051A - 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3051A
CN113893051A CN202111290125.9A CN202111290125A CN113893051A CN 113893051 A CN113893051 A CN 113893051A CN 202111290125 A CN202111290125 A CN 202111290125A CN 113893051 A CN113893051 A CN 113893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implant
tube
connec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901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俊
朱添幸
常林
陆友
陈秀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Woodpecker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Woodpecker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Woodpecker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Woodpecker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901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30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3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3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12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e.g. ceramics, surface layer, metal allo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6Produc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8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34Making or working of models, e.g. preliminary castings, trial dentures; Dowel pins [4]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89Implan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93Features of im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的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涉及牙科种植技术领域,通过在内管和外管共同围成的封闭的放电空腔内充填放电气体,在内管的内周面围设内电极,在外管的外周面围设外电极,因此在内电极和外电极通电施加电能时,放电气体受激发而发出紫外线光,放电气体朝内管内侧发出的紫外线光直接穿过内管照射至内管内的种植体,从而进行种植体表面的改性处理,而放电气体朝向外管的外侧发出的紫外线光会经在外管的内周面覆盖的反光结构直接反射至内管内的种植体,光能集中,提高了光的利用率,使得种植体表面改性的时间减短,降低了患者感染风险,同时医疗体验好。

Description

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牙列缺失通常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和种植牙修复。对于活动义齿修复,其适用范围广、价格较便宜,但是患者使用时异物感较强,舒适度较差,而对于种植牙修复,通过在骨组织中植入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种植体,待种植体在牙槽骨内形成骨结合后形成牢固的固位支撑,再通过种植基台的设置进行牙冠的固定连接,可以获得与天然牙的功能、结构及美观效果更为相似的修复效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缺牙患者的首选修复方式。
对于种植体,通常需要利用紫外线灯照射其表面照射进行改性,可以提高种植体表面的亲水性能,促进种植体放置骨组织后的成骨细胞的增值和附着功能,加快患者骨愈合时间。
然而,现有用于对种植体表面改性的装置,对种植体的处理时间长,进而影响到医生手术操作的时间,增加了患者感染风险,患者等待时间长,医疗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种植体的表面改性处理时间短,降低了患者的感染风险,医疗体验好。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包括:
放电容器,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共同围成封闭的放电空腔,所述放电空腔用于充填放电气体,所述内管内用于放置种植体;
外电极,围设于所述外管的外周面;
内电极,围设于所述内管的内周面,所述放电气体能够受所述内电极和所述外电极的激发而产生紫外线光;
反光结构,至少部分覆盖于所述外管的内周面,能够将所述紫外线光反射至所述种植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光结构全部覆盖于所述外管的内周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的内周面的母线为弧线,所述弧线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弧线靠近所述内管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光结构为反光膜或反光涂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为石英玻璃材料制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还包括:
支撑件,用于插入所述种植体的基台连接孔,所述支撑件能够沿所述内管的轴向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内管内,以使所述种植体进入所述内管内或移出所述内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内管转动,以带动所述种植体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放电容器的第一端,且设有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延伸的穿孔,所述支撑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穿孔和所述内管内;
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放电容器的第二端,所述内电极被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压紧,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用于排出所述内管内的气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电容器的第一端形成有环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一配合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配合段的外径,所述穿孔呈轴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一配合段,所述第一配合段容置于所述内管内,所述内电极部分被挤压于所述第一配合段的外周面与所述内管的内周面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段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贴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电容器的第二端形成有环形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二配合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配合段的外径,所述气孔呈轴向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二配合段,所述第二配合段容置于所述内管内,所述内电极被挤压于所述第二配合段的外周面与所述内管的内周面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贴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通过在内管和外管共同围成的封闭的放电空腔内充填放电气体,在内管的内周面围设内电极,在外管的外周面围设外电极,因此在内电极和外电极通电施加电能时,放电气体受激发而发出紫外线光,放电气体朝内管内侧发出的紫外线光直接穿过内管照射至内管内的种植体,从而进行种植体表面的改性处理,而放电气体朝向外管的外侧发出的紫外线光会经在外管的内周面覆盖的反光结构直接反射至内管内的种植体,光能集中,提高了光的利用率,使得种植体表面改性的时间减短,降低了患者感染风险,同时医疗体验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在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放电容器的透视图。
图标:1-放电容器;10-内管;12-外管;14-第一连接面;16-第二连接面;18-放电空腔;2-内电极;3-外电极;4-反光结构;5-种植体;6-第一连接件;60-第一连接段;601-第一连接孔;62-第一配合段;64-穿孔;7-第二连接件;70-第二连接段;702-第二连接孔;72-第二配合段;74-气孔;8-支撑件;80-连接座;8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种植体5表面改性装置,包括放电容器1、外电极3、内电极2和反光结构4,放电容器1包括内管10和外管12,内管10和外管12共同围成封闭的放电空腔18,放电空腔18用于充填放电气体,内管10内用于放置种植体5。外电极3围设于外管12的外周面。内电极2围设于内管10的内周面,放电气体能够受内电极2和外电极3的激发而产生紫外线光。反光结构4,至少部分覆盖于外管12的内周面,能够将紫外线光反射至种植体5。
由此,通过在内管10和外管12共同围成的封闭的放电空腔18内充填放电气体,在内管10的内周面围设内电极2,在外管12的外周面围设外电极3,因此在内电极2和外电极3通电施加电能时,放电气体受激发而发出紫外线光,放电气体朝内管10内侧发出的紫外线光直接穿过内管10的管壁照射至内管10内的种植体5,从而进行种植体5表面的改性处理,而放电气体朝向外管12的外侧发出的紫外线光会经在外管12的内周面覆盖的反光结构4直接反射,穿过内管10的管壁照射至种植体5,光能集中,提高了光的利用率,使得种植体5表面改性的时间减短,降低了患者感染风险,同时医疗体验好。
具体而言,放电气体可以是任何能够产生准分子紫外线光的气体,例如Xe、ArF、KrCL等。放电气体通过内电极2和外电极3形成的电力而放电,从而形成受激分子(激发态的分子),在受激分子转变为基态时,发射紫外线。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种植体5的表面可以通过从放电气体受激发所产生的紫外线改性为亲水性,利于种植后骨组织的成骨细胞的附着。而且,紫外线还能够分解除去残留在种植体5的表面上的有机物以实现灭菌和清洗作用。
放电容器1为透光率高的透明材料制成,例如内管10由石英玻璃材料制成,从而减少紫外线光穿透内管10时的衰减,进而保证照射至种植体5的紫外线光有足够的强度。由于紫外线光根本不需要射出外管12,因此的材料具体不做限定,可以采用与内管10一致的石英玻璃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成本较低廉的材料制成,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内管10和外管12同轴,两者之间围成的封闭的放电空腔18呈环形,反光结构4全部覆盖于外管12的内周面,另外放电空腔18内为真空压力环境,从而在放电气体发出紫外线光在放电空腔18内传递时的衰减程度减小,以使种植体5的整个外表面能够被紫外线光所照射而快速改性。反光结构4可以是反光膜,通过镀膜工艺形成在外管12的内周面,其中可以采用真空镀介子、真空镀铝、阳极氧化等,镀膜工艺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反光膜的反光率,例如真空镀介子>真空镀铝>阳极氧化或反光涂层。当然反光结构4还可以是形成于外管12的内侧面的反光涂层,通过喷涂、浸涂等工艺形成。
由于种植体5的轴向长度小于内管10的长度,因此将外管12的内周面设置为曲面,即外管12的内周面的母线为弧线,弧线的曲率中心位于弧线靠近内管10的一侧,从而反光结构4能够起到聚光作用,放电气体向外射出的紫外线光被反光结构4反射后能够聚焦于种植体5,以提高光的利用率,且提高种植体5的表面改性效率。
种植体5表面改性装置还包括支撑件8,支撑件8用于插入种植体5的基台连接孔,支撑件8能够沿内管10的轴向移动地穿设于内管10内,以使种植体5进入内管10内或移出内管10。即需要进行种植体5表面改性时,将支撑件8从内管10内移出,再将种植体5的基台连接孔套在支撑件8外,然后再使支撑件8带动种植体5进入内管10内,内电极2以及外电极3通电即可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改性完成后,再通过支撑件8移出内管10,取下种植体5即可使用。
为了保证种植体5的表面受紫外线光照射均匀,因此将支撑件8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内管10转动,以带动种植体5转动。
外电极3至少部分覆盖外管12的外周面,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为外电极3全部覆盖外管12的外周面。内电极2为能够透射光线的结构,例如网状、螺旋状等等,从而尽量减少遮挡紫外线光。内电极2至少部分覆盖内管10的内周面,即内电极2可以是全部覆盖内管10的内周面,从而支撑件8实际是穿设于内电极2内,种植体5位于内电极2内,而由于内电极2和外电极3的相对面积最大化,因此放电气体受激发所产生的紫外线光的强度也最大,进一步减少种植体5表面改性的处理时间,提高效率。其中,内电极2紧贴内管10的内周面以及外电极3紧贴外管12的外管12面也能提高放电气体的激发程度,继而产生更强的紫外线光。
种植体5表面改性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第一连接件6设置于放电容器1的第一端,且设有沿内管10的轴向延伸的穿孔64,支撑件8可移动地穿设于穿孔64和内管10内。第二连接件7设置于放电容器1的第二端,内电极2被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压紧,从而限制内电极2相对于内管10的活动。其中,第二连接件7设有气孔74,气孔74用于排出内管10内的气体,从而在内管10中形成真空压力环境,使得紫外线光在内管10内的衰减被最小化,进一步提高照射至种植体5的紫外线光照强度。其中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均为绝缘材料制成,以避免被内电极2和外电极3之间被高压击穿。具体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可以是耐高温的绝缘高分子材料,例如PEEK等。
请参考图1至图3,放电容器1的第一端形成有环形的第一连接面14,即内管10的第一端和外管12的第一端之间的表面具有环形的第一连接面14,第一连接件6与内管10同轴,该第一连接件6呈圆形法兰状,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连接段60和第一配合段62,第一连接段60的外径大于第一配合段62的外径,第一连接段60相对于第一配合段62远离第二连接件7。穿孔64呈轴向贯穿第一连接段60和第一配合段62。第一配合段62容置于内管10内,内电极2部分被挤压于第一配合段62的外周面与内管10的内周面之间,从而保证内电极2的一端与内管10紧密贴合。第一连接段60靠近第二连接件7的端面与第一连接面14贴合,从而在保证内管10内的真空密封性。具体的,第一连接段60开设有至少个呈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601,可以利用螺钉等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601旋入第一连接面14内,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6与放电容器1的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段60靠近第二连接件7的端面与第一连接面14之间可以设置由弹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垫片加强密封性,防止空气进入内管10内部,保证内管10内部的真空环境。
支撑件8包括连接座80以及连接于该连接座80的支撑杆82,支撑杆82用于插入种植体5的基台连接孔,连接座80设有支撑杆82的一面用于与第一连接件6(第一连接段60)远离第二连接件7的端面贴合,在连接座80与第一连接件6贴合时,支撑杆82穿设于穿孔64和内管10内,从而支撑杆82上插设的种植体5被置于内管10内,以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另外,连接座80与第一连接件6贴合时,连接座80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件6转动,从而支撑杆82上插设的种植体5相对于内管10转动,以保证种植体5的表面的光照均匀。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8与第一连接件6之间可以采用由柔性材料或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垫片密封,从而防止空气从支撑件8与第一连接件6之间的间隙进入内管10内。例如,在连接座80设有支撑杆82的表面与第一连接段60背离第二连接件7的表面之间设置密封垫片实现密封,或者在支撑杆82的外周面与穿孔64的内周面设置环形的密封垫片实现密封。
放电容器1的第二端形成有环形的第二连接面16,即内管10的第二端和外管12的第二端之间的表面具有环形的第二连接面16,第二连接件7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二连接段70和第二配合段72,第二连接段70的外径大于第二配合段72的外径,气孔74呈轴向贯穿第二连接段70和第二配合段72,第二配合段72容置于内管10内,内电极2被挤压于第二配合段72的外周面与内管10的内周面之间,从而保证内电极2的另一端与内管10的紧密贴合,进而与第一连接件6共同保证整个内电极2的外周面与内管10的内周面之间紧密贴合。第二连接段70靠近第二连接件7的端面与第二连接面16贴合,从而在保证内管10内的真空密封性。具体的,第二连接段70开设有至少个呈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二连接孔702,可以利用螺钉等紧固件穿过第二连接孔702旋入第二连接面16内,从而实现第二连接件7与放电容器1的连接,其中,第二连接段70靠近第一连接件6的端面与第二连接面16之间可以设置由弹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垫片加强密封性,保证内管10内部的真空环境。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种植体5表面改性装置,通过在内管10和外管12共同围成的封闭的放电空腔18内充填放电气体,在内管10的内周面围设内电极2,在外管12的外周面围设外电极3,因此在内电极2和外电极3通电施加电能时,放电气体受激发而发出紫外线光,放电气体朝内管10内侧发出的紫外线光直接穿过内管10的管壁照射至内管10内的种植体5,从而进行种植体5表面的改性处理,而放电气体朝向外管12的外侧发出的紫外线光会经在外管12的内周面覆盖的反光结构4直接反射,穿过内管10的管壁照射至种植体5,光能集中,提高了光的利用率,使得种植体5表面改性的时间减短,降低了患者感染风险,同时医疗体验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电容器,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共同围成封闭的放电空腔,所述放电空腔用于充填放电气体,所述内管内用于放置种植体;
外电极,围设于所述外管的外周面;
内电极,围设于所述内管的内周面,所述放电气体能够受所述内电极和所述外电极的激发而产生紫外线光;
反光结构,至少部分覆盖于所述外管的内周面,能够将所述紫外线光反射至所述种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全部覆盖于所述外管的内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周面的母线为弧线,所述弧线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弧线靠近所述内管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为反光膜或反光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为石英玻璃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还包括:
支撑件,用于插入所述种植体的基台连接孔,所述支撑件能够沿所述内管的轴向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内管内,以使所述种植体进入所述内管内或移出所述内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内管转动,以带动所述种植体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放电容器的第一端,且设有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延伸的穿孔,所述支撑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穿孔和所述内管内;
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放电容器的第二端,所述内电极被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压紧,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用于排出所述内管内的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容器的第一端形成有环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一配合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配合段的外径,所述穿孔呈轴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一配合段,所述第一配合段容置于所述内管内,所述内电极部分被挤压于所述第一配合段的外周面与所述内管的内周面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段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容器的第二端形成有环形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二配合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配合段的外径,所述气孔呈轴向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二配合段,所述第二配合段容置于所述内管内,所述内电极被挤压于所述第二配合段的外周面与所述内管的内周面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贴合。
CN202111290125.9A 2021-11-02 2021-11-02 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Pending CN1138930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0125.9A CN113893051A (zh) 2021-11-02 2021-11-02 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0125.9A CN113893051A (zh) 2021-11-02 2021-11-02 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3051A true CN113893051A (zh) 2022-01-07

Family

ID=79027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90125.9A Pending CN113893051A (zh) 2021-11-02 2021-11-02 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305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3894A (zh) * 2022-02-17 2022-04-15 北京冠美口腔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牙科种植体骨结合率加速器
WO2024103439A1 (zh) * 2022-11-16 2024-05-23 广明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植入物表面改性的照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3894A (zh) * 2022-02-17 2022-04-15 北京冠美口腔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牙科种植体骨结合率加速器
WO2024103439A1 (zh) * 2022-11-16 2024-05-23 广明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植入物表面改性的照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93051A (zh) 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KR101445819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표면노화 회복을 위한 자외선 조사 시스템
CN207060875U (zh) 种植体包装容器
CN102188294B (zh) 一种牙科咬嘴及其用于实现口腔治疗的方法
KR101904017B1 (ko) 치아 임플란트의 표면처리용 자외선 조사장치
KR102116867B1 (ko) 임플란트 표면개질 처리장치
US7040892B2 (en) Laser instrument for endodontic treatment
US6301328B1 (en) Apparatus for local radiation therapy
CN216221749U (zh) 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JP2021176561A (ja) 組織照射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方法およびキット
KR101991785B1 (ko) 치아 임플란트의 표면처리용 자외선 조사장치
CN108309478B (zh) 一种发光口腔植入体
CN113893050A (zh) 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KR102590340B1 (ko) 임플란트의 표면처리용 자외선 조사장치
KR102064951B1 (ko) 치아 임플란트의 표면처리용 자외선 조사장치
CN216652507U (zh) 一种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CN216221748U (zh) 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CN216455397U (zh) 种植体表面改性装置
US20180280722A1 (en) Device for sterilizing treatments, equipment comprising the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CN114668536A (zh) 可降解支架
KR102232498B1 (ko) 구강용 광음향 자극 장치
KR20200083194A (ko) 임플란트용 자외선 살균장치
KR20190088762A (ko) 치아 임플란트의 표면처리용 자외선 조사장치
CN218160275U (zh) 一种紫外线灯及紫外光活化装置
CN213212107U (zh) 一种准分子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