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2552A - 一种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2552A
CN113892552A CN202110886767.9A CN202110886767A CN113892552A CN 113892552 A CN113892552 A CN 113892552A CN 202110886767 A CN202110886767 A CN 202110886767A CN 113892552 A CN113892552 A CN 113892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tchen waste
feed
fermentation
bacillus subtilis
fermented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67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庆华
任萍萍
蒲一涛
林瑾
黄林丽
王亚杰
汪官曌
曹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8867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2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2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2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2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by fer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e.g. of vegetable material, animal waste material or biom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2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 A23K10/26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from waste material, e.g. feathers, bones or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69Plantar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所述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中含有植物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植物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总菌浓度为5.6×109CFU/g,所述生物发酵饲料的pH值为3.1~3.6。本发明所述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有效抑制了有害微生物滋生,最大程度的简化了技术工艺,保留了餐厨垃圾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保障了发酵饲料的安全性。实现了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具有很好的实际价值。为餐厨垃圾的饲料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厨垃圾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
背景技术
如何实现餐厨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一直是政府和环保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由此可见,解决餐厨垃圾有效处理和利用问题的重要性。
餐厨垃圾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其他微量无机组分,可进一步分解为更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也含有一些微量元素,比如N、K、Fe、Na、Ca和P等,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为了更好的实现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大量的科研工作者针对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和饲料化利用技术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目前,餐厨垃圾的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焚烧、好氧堆肥、厌氧消化、生产燃料乙醇和热化学等处理技术。其中,发酵饲料利用法可以有效地利用营养价值,减少养分损失。通过乳酸菌的作用,得到的发酵饲料中菌体蛋白质含量比发酵前可提高20%~30%,也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一。此外,发酵过程中经过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芳香族化合物,有芳香味,适口性好。同时,乳酸菌对餐厨垃圾进行厌氧发酵,原料中的部分糖转变为乳酸。随着发酵进程乳酸的不断产生和积累,发酵饲料的pH值将下降到4.2以下,餐厨垃圾中的霉菌,腐败菌等其他需氧性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受到抑制,有效延长贮存的时间。这样不仅可以做到餐厨垃圾有计划的周年均衡利用,而且可以作为商业饲料进入流通领域。
针对餐厨垃圾的发酵饲料利用法,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目前主要以固态发酵和单纯生产蛋白质饲料为主,尚存在不能保证生物安全、无法实现餐厨垃圾的全组分利用以及不能长期储藏的问题。
具体来说,现有韩端丹等固态发酵处理餐厨垃圾制备饲料的方法,在滤去新鲜餐厨垃圾中的水分后,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F3作为菌种,最佳发酵温度30℃,初始pH 5.3,NaCl添加浓度2.5%,发酵7天后所得产物粗蛋白质含量为31.53%,与发酵前相比提高22%,能满足蛋白质饲料的蛋白含量要求,发酵产物有酒香味,无霉味。
现有杨丹丹等和盘冬梅等处理餐厨垃圾的方法,收集新鲜餐厨垃圾,添加10%麸皮、 4%豆粕、125%水,121℃灭菌20分钟,按照2%或5%比例接种乳酸菌,密封发酵2天。餐厨垃圾成分为粗蛋白质19.22%、粗脂肪21.36%、粗纤维2.13%、粗灰分0.27%;发酵餐厨垃圾2天的成分检测结果为粗蛋白质20.25%、粗脂肪20.69%、粗纤维2.07%、粗灰分0.24%、乳酸菌2.48×108CFU/g或者2.48×109CFU/g。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30%餐厨垃圾发酵饲料,饲喂25kg的中大猪,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9.38%,料肉比降低了9.12%(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粪便中乳酸茵含量增加,大肠杆菌的含量降低。试验表明食用添加发酵餐厨垃圾生产的生物饲料的猪生产性能提高,且肠道环境得到改善。
现有黄林丽等处理餐厨垃圾的方法,收集新鲜餐厨垃圾,在滤去餐厨垃圾中的水分后,粉碎餐厨垃圾并搅拌均匀,使用电磁炉加热进行煮沸灭菌,沸腾时间为5分钟,之后加入原始餐厨垃圾混合菌种或者泡菜水混合菌种进行发酵保鲜。结果表明,接种发酵的第48小时,未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证明接种预发酵后的餐厨垃圾在发酵两天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已经基本失活。
现有肖云采用复合菌剂(黑曲霉: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1:1:1)为发酵菌株,发酵工艺条件为:以添加1.5%的尿素为氮源,含水量为60%,初始pH为6的餐厨垃圾为基质进行发酵,混合菌种接种量为1.5%,34℃发酵48h后,所得生物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为28.35%,发酵产物有酒香味。
现有蔡静等以餐厨垃圾为原料,采用酵母茵、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混合发酵菌剂进行固态发酵,结合正交试验,建立并优化了餐厨垃圾转化为生物活性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最佳发酵工艺为以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1:1:2)为混合菌剂,接种量1.0%,尿素添加量1.0%,30℃发酵48h,含水量60%,在此发酵条件下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含量提高了58.7%;粗纤维、粗淀粉和粗灰分含量均显示下降;氨基酸总含量增加了1.08 倍,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了95.9%;维生素B1和B2的含量也有显著提高;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GB/T 5009.23-2006)。
现有蔡静等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定菌种组合为解淀粉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热带假丝酵母和解脂假丝酵母为2:2:1:1。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餐厨垃圾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发酵工艺,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餐厨垃圾和麸皮添加质量为80:20,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36℃,发酵时间为72h。在此条件下发酵饲料中真蛋白含量为23.8%,较发酵前提高41.7%。
现有蔡静等以餐厨垃圾和棉籽饼粉为原料,利用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啤酒酵母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采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了Plackett-Burman 筛选试验,从影响发酵效果的6个因素中筛选出3个显著因素分别为接种量、餐厨垃圾/ 棉籽饼粉添加质量比和尿素添加量,再通过爬坡试验和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对所选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适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餐厨垃圾和棉籽饼粉添加质量比为68∶ 32,接种量为16.50%,尿素添加量为2.88%,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为34.30%。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没有进行灭菌处理或者采取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措施,导致有害微生物滋生的缺点;采用高压釜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时灭菌不彻底、搅拌混合困难、耗时、能耗成本高、硬件投资大等缺点;采用煮沸方式对餐厨垃圾进行灭菌处理,存在灭菌不彻底、搅拌混合困难、耗时、能耗成本高、硬件投资大等缺点。
综上,包括复合菌株发酵法、固体发酵法等在内的现有技术,由于没有采取有害微生物控制措施存在有害微生物滋生的问题,还有高温和蒸煮灭菌法,则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消耗,成本高,且无法大规模推广。因此,餐厨垃圾的发酵饲料利用技术需要在保证生物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餐厨垃圾全组分利用和长时间储藏,这就需要对发酵技术和储藏技术进行结合,找到优化的组合方法,进而形成适合于餐厨垃圾的发酵饲料化利用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中含有植物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植物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总菌浓度≥5.6×109CFU/g,优选为5.6×109CFU/g,所述生物发酵饲料的pH值为3.1~3.6。
优选地,所述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是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向收集并初步处理后的餐厨垃圾中加入菌种子液,调整餐厨垃圾的初始pH值≤5.5,再将加有菌种子液的餐厨垃圾粉碎并混匀后于25~35℃密封发酵1~14天,即得生物发酵饲料;其中,所述菌种子液与餐厨垃圾的重量比为1~2%,所述菌种子液为植物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种子液。
优选地,所述菌种子液中植物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均为1×1010CFU/g。
优选地,调整餐厨垃圾的初始pH值为4.0~5.5。
更优选地,调整餐厨垃圾的初始pH值为5.0。
更优选地,所述发酵温度为30℃。
更优选地,所述发酵的时间为7天。
优选地,所述餐厨垃圾的初步处理是剔除餐厨垃圾中塑料袋、骨头以及其他难以粉碎的物质。
优选地,采用1M盐酸调整餐厨垃圾的初始pH值。
使用本发明所述生物发酵饲料时,用法和用量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本发明所述生物发酵饲料,生物发酵饲料在基础饲料中的添加量≤30%(重量百分比含量)。所述基础饲料为市售的常规基础饲料。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收集新鲜的餐厨垃圾,经过剔除餐厨垃圾中塑料袋、骨头以及其他难以粉碎的物质的初步处理后。称量初步处理的餐厨垃圾1kg,按照2%重量比加入复合菌种子液 (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1:1),浓度均为1×1010CFU/g),使用1M盐酸调整餐厨垃圾pH值至≤5.5,在粉碎机中充分粉碎和混匀后,装入发酵袋中密封,使用封口机密封后发酵即得生物发酵饲料。经过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所得生物发酵饲料气味芳香、乳酸含量达到1.5%,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浓度达5.6×109CFU/g,pH值为3.1~3.6。
总之,本发明以调整初始pH值为控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措施,采用高浓度复合菌种快速发酵处理,所得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有效抑制了有害微生物滋生,最大程度的简化了技术工艺,保留了餐厨垃圾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保障了发酵饲料的安全性。实现了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具有很好的实际价值。为餐厨垃圾的饲料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餐厨垃圾在不同初始pH值条件下发酵贮藏时pH值的变化;
图2为不同发酵时间乳酸浓度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1.实验方法
1.1餐厨垃圾
原料来源于深圳大学教工餐厅,主要物料为中午的餐厨垃圾,主要成为米饭、肉、蔬菜和汤汁等。取样时,滤去餐厨垃圾中的水分,装入塑料桶中。取回实验室后对样品进行初步筛选,将原料中的塑料袋、骨头以及其他难以粉碎的物质剔除。然后将剔除过后的样品放入粉碎机内打碎,然后充分搅拌打碎后的样品。
1.2实验试剂
植物乳杆菌(GDMCC 1.191)和枯草芽孢杆菌(BS1),购自广东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他试剂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实验设备与材料
塑料薄膜封口机(逸飞SF-400),浙江江南实业有限公司;料理机(HR2166/00),飞利浦家电有限公司;分析天平(Sartorius BS110S),德国Sartorius公司;微量加样器,美国Thermo公司;酸度计(HANNA pH 211型),意大利HANNA公司;漩涡振荡器 (SI-Vortex-Genie2型),美国Scientific Industries公司;低温冷冻大容量离心机(Anke DL-4000B型),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恒温恒湿箱,上海精宏HWS-250,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发酵袋(50cm×90cm)购于南华千牧有限公司。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BT206)、沙门氏菌测试片(BS205)和大肠杆菌大肠菌群测试片(BE203)购于广州绿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1.4植物乳杆菌的活化与种子液制备
1.4.1菌种的活化
用浸过75%酒精的脱脂棉擦净菌种管,在火焰上加热菌种管顶端,将无菌水滴到加热过的菌种管顶端,使玻璃开裂,再用镊子敲下已开裂的菌种管的顶端。
用无菌移液枪吸取0.3~0.4mL MRS液体培养基,滴入菌种管内,轻轻振荡,使冻干菌体溶解成悬浮状液体。
取约0.2mL菌悬液,转接于MRS液体培养基内,在30℃温度下静置培养。根据生长状况,取第四代菌种做实验菌种。
1.4.2种子液制备
用无菌接种针取斜面菌种一环,接入含有50mL液体MRS培养基锥形瓶中,用保鲜膜密封锥形瓶,在30℃静置培养24h。根据生物量分别稀释植物乳杆菌(GDMCC 1.191) 和枯草芽孢杆菌(BS1)菌种的浓度不低于2×1010CFU/g,并按照1:1混合所得菌液即为种子液。
1.5本发明用到的实验测定方法
1.5.1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的测定
培养结束后摇匀取样,采用平板梯度稀释涂布法对发酵液进行梯度稀释,取10-6~10-8三个梯度进行平板涂布,30℃培养48h,检测种子液或者发酵餐厨垃圾中的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
1.5.2pH值测定
用两份已精确确认pH的标准缓冲溶液并使用双定位法校正pH计(校正斜率所用缓冲溶液pH应与样本pH相近。
取适量能够浸没电极的试样,将参比电极插入试样中,将pH计的温度补偿调节至试样温度。待读数显示稳定后,读3个数据,精确到0.01。然后用被乙醇浸润的脱脂棉擦拭电极,随后用纯净水冲洗电极,按上述步骤,测量其他样品。待所有测试完成后,按pH 计所规定保存方式保存电极。
1.5.3有害微生物数量测定
采用测试片测定微生物的菌落数。取发酵样品10.0g,与90.0mL灭菌的生理盐水混合后,调节溶液pH值至6.6~7.2,即得稀释度为10-1的样品溶液,并梯度稀释制备稀释度为10-2、10-3、10-4和10-5的样品溶液。精确移取1.000mL各稀释度的样品溶液,均匀滴加到测试片中,静置1min后于培养箱内培养。选取菌落数在15~150的测试片进行菌落数测定,每个稀释梯度设置2~3个重复,取其平均值。
1.5.4乳酸含量测定
试验采用EDTA定钙法测定样品的乳酸含量。取20g样品装入50mL离心管中,5000r/min离心10min,然后加入0.1g碳酸钙,以达到与样品中乳酸充分反应成乳酸钙的目的。静置2分钟后,5000r/min离心10min,以去除碳酸钙。吸取全部上清液置于锥形瓶中,加50mL纯净水,并用1mol/L氢氧化钠调节样品溶液pH至12以上。随后加入钙黄绿素与茜素的混合指示剂,钙黄绿素精确称量0.02g,钙黄绿素与茜素的质量比为1∶ 0.275至1∶0.3。加入混合指示剂后,样品溶液呈现紫色与黄绿色荧光并存的颜色。然后缓慢滴加0.05mol/L EDTA·Na2至黄绿色荧光消失呈现颜色对比明显的红色,静置30秒后,颜色不变,则记录所使用的EDTA·Na2的量。乳酸含量计算见式2.1。
乳酸含量=(2×90×C×V)/(1000×m)×100% (1.1)
V:滴定所消耗的EDTA·Na2的量;C:滴定所用的EDTA·Na2的浓度;m:测量所用样品质量。
1.5.5淀粉含量测定
采用酸水解法测定样品的淀粉含量,参照GB5009.9-2016《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测定。
1.5.6脂肪含量测定
脂肪使用脂肪测定仪SOX500测定,参照GB/T 5009.6-2016《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测定。
1.5.7蛋白质含量测定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参照GB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测定。
1.5.8粗纤维含量测定
粗纤维测定采用减重法,参照GB/T 6434-2006《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方法测定。
1.6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如下:
收集新鲜的餐厨垃圾,经过剔除餐厨垃圾中塑料袋、骨头以及其他难以粉碎的物质的初步处理后。称量初步处理的餐厨垃圾1kg,按照2%重量比加入复合菌种子液(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1:1),浓度均为1×1010CFU/g),使用1M盐酸调整餐厨垃圾pH 值至5.0,在粉碎机中充分粉碎和混匀后,装入发酵袋中密封,使用封口机密封后,30℃发酵7天。
1.7处理工艺对对餐厨垃圾中有害微生物的抑制效果评价
1.7.1初始pH值的设定对发酵过程中pH值的影响
餐厨垃圾pH值在发酵过程迅速下降到4.2以下,是发酵饲料化利用的一个关键指标。主要原因是餐厨垃圾的pH值将下降到4.2以下,餐厨垃圾中的霉菌,腐败菌等其他需氧性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受到抑制,避免餐厨垃圾腐败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有效延长储藏时间。这样不仅可以做到餐厨垃圾有计划的周年均衡利用,而且可以作为商业饲料直接进入流通领域。
餐厨垃圾按照2%种子液接种乳杆菌之后,调节初始pH值分别为4.0、4.5、5.0和5.5,密封,30℃培养14天的pH值变化见图1所示,4.0、4.5和5.0的初始pH值组在24 小时后迅速下降到4.2以下,5.5的初始pH值组在72小时后才下降到4.2以下。7天以后各组的pH值在3.1~3.6之间,说明发酵过程已经完成趋于稳定。
因此,以pH值下降到4.2以下为考察指标,本方法中所述的初始pH值为4.0~5.5,更优选初始pH值5.0。
1.7.2不同发酵菌株对餐厨垃圾中有害微生物的抑制效果评价
在餐厨垃圾样品中,分别按照2%重量比加入植物乳杆菌(浓度为2×1010CFU/g)、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1:1,浓度均为1×1010CFU/g)和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2×1010CFU/g),使用1M盐酸调整餐厨垃圾pH值至≤5.5,分别在粉碎机中充分粉碎和混匀后,装入密封袋中,使用封口机密封,30℃培养14天,测定有害微生物的含量,有害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组在14天时,未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但可检测到大肠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 (1:1)在第7天和14天均未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菌组在第14天未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但可检测到大肠杆菌。
因此,本方法中所述的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1:1)和枯草芽孢杆菌,优选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1:1),发酵时间为7~14天,更优选7天。
表1餐厨垃圾中添加不同菌种发酵后有害微生物变化
Figure BDA0003194441070000081
注:ND表示未检出,下同。
1.8处理工艺对餐厨垃圾中营养成分的影响评价
1.8.1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含量
在餐厨垃圾样品中,按照2%重量比加入乳杆菌和枯草芽孢复合菌(1:1),之后调整初始pH值≤5.5,在粉碎机中充分粉碎和混匀后,装入密封袋中,使用封口机密封, 30℃培养14天,测定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含量,测定结果如下表2所示,结果表明,在发酵的第3天后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总数趋于稳定,第3天达到最高。本方案中菌种的接种量大,是为了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快速繁殖以迅速获得优势菌群的地位,从而缩短发酵时间,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因此,本方法中所述的发酵时间为1~14天,更优选7天。
表2餐厨垃圾发酵不同时间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浓度(CFU/g)
Figure BDA0003194441070000082
Figure BDA0003194441070000091
1.8.2乳酸浓度
在餐厨垃圾样品中,按照2%重量比加入乳杆菌和枯草芽孢复合菌(1:1),之后调整初始pH值≤5.0,在粉碎机中充分粉碎和混匀后,装入密封袋中,使用封口机密封, 30℃培养14天,测定乳酸的含量。乳酸的测定结果如下图2所示,结果表明,在发酵的第3天乳酸浓度为1.53%,比第1天的0.50%。增加了3倍,之后乳酸浓度增加较为缓慢。
因此,本方法中所述的发酵时间为1~14天,更优选7天。
1.8.3营养成分
在餐厨垃圾样品中,按照2%重量比加入乳杆菌和枯草芽孢复合菌(1:1),之后调整初始pH值≤5.0,在粉碎机中充分粉碎和混匀后,装入密封袋中,使用封口机密封, 30℃培养14天,测定营养成分含量,营养成分测定结果如下表3所示,结果表明,与原始的餐厨垃圾相比,发酵7天和14天的发酵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升高,而淀粉和脂肪含量下降,粗纤维没有明显变化。实际上,统计分析表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粗纤维的含量变化并不显著(P>0.05),这说明采用本方法的发酵工艺可以减少营养流失,有效实现公共餐厨垃圾的饲料化利用。
因此,本方法中所述的发酵时间为7~14天,更优选7天。
表3餐厨垃圾发酵不同时间的主要营养成分变化(88%DM)
Figure BDA0003194441070000092
1.9餐厨垃圾发酵饲料的动物实验评价
实验样品制备:在餐厨垃圾样品中,按照2%重量比加入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复合菌(1:1,浓度均为1×1010CFU/g),之后调整初始pH值≤5.0,在粉碎机中充分粉碎和混匀后,装入密封袋中,使用封口机密封,30℃培养7天。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餐厨垃圾发酵饲料100kg用于后续生长猪的饲养实验。
动物实验设计:动物实验选用60头平均体重2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实验组饲粮按照添加30%发酵餐厨垃圾生产的发酵饲料替代部分基础饲料配制的试验粮。实验于2020年9月10日~10月10日在比利美英伟公司恩平实验猪场进行。基础饲粮为市场销售小猪料配方。实验过程中按照猪场日常饲养管理程序进行,自由饮水,饲喂干湿料,饲粮饲喂时与水按照1:1混合。
表4市场销售小猪料配方(88%DM)
Figure BDA0003194441070000101
生长性能测定:分别于实验第1天和第30天上午8:00空腹称量对照组和实验组猪只的重量,根据称重结果计算平均日增重,每天记录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生长性能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对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6%(P<0.05),料重比分降低了6.8%(P<0.05)。可见,餐厨垃圾发酵饲料可显著改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表5餐厨垃圾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Figure BDA0003194441070000102
*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中含有植物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植物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总菌浓度≥5.6×109CFU/g ,所述生物发酵饲料的pH值为3.1~3.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总菌浓度=5.6×109CFU/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是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向收集并初步处理后的餐厨垃圾中加入菌种子液,调整餐厨垃圾的初始pH值≤5.5,再将加有菌种子液的餐厨垃圾粉碎并混匀后于25~35℃密封发酵1~14天,即得生物发酵饲料;其中,所述菌种子液与餐厨垃圾的质量比为1~2%,所述菌种子液为植物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种子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子液中植物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均为1×1010CFU/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调整餐厨垃圾的初始pH值为4.0~5.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调整餐厨垃圾的初始pH值为5.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温度为3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时间为7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厨垃圾的初步处理是剔除餐厨垃圾中塑料袋、骨头以及其他难以粉碎的物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采用1 M盐酸调整餐厨垃圾的初始pH值。
CN202110886767.9A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 Pending CN113892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6767.9A CN113892552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6767.9A CN113892552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2552A true CN113892552A (zh) 2022-01-07

Family

ID=79187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6767.9A Pending CN113892552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25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0538A (zh) * 2022-01-29 2022-04-29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养殖户的微生态菌剂固态发酵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3564A (zh) * 2010-07-19 2011-01-05 福建科佳奇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红薯皮渣的生物保鲜储藏法
CN106490359A (zh) * 2016-10-21 2017-03-15 周荣 一种提高仔猪采食量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7095061A (zh) * 2017-06-02 2017-08-29 石家庄市畜牧兽医服务公司畜禽疫病防治医院 提高育肥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发酵饲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013210A (zh) * 2017-12-20 2018-05-11 季瑶忆 一种餐厨垃圾制备的脱黄曲霉毒素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3564A (zh) * 2010-07-19 2011-01-05 福建科佳奇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红薯皮渣的生物保鲜储藏法
CN106490359A (zh) * 2016-10-21 2017-03-15 周荣 一种提高仔猪采食量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7095061A (zh) * 2017-06-02 2017-08-29 石家庄市畜牧兽医服务公司畜禽疫病防治医院 提高育肥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发酵饲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013210A (zh) * 2017-12-20 2018-05-11 季瑶忆 一种餐厨垃圾制备的脱黄曲霉毒素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0538A (zh) * 2022-01-29 2022-04-29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养殖户的微生态菌剂固态发酵方法及其应用
CN114410538B (zh) * 2022-01-29 2024-03-26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养殖户的微生态菌剂固态发酵方法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1335B (zh) 一种利用餐厨垃圾生产微生态制剂的方法
CN103798503B (zh) 复合发酵菌液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以及制作方法
CN106260540B (zh) 一种用于教槽料的生物饲料及教槽料
CN104212746B (zh) 一种耐盐的餐厨垃圾处理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65718B (zh) 巨大芽孢杆菌myb3及其在秸秆发酵饲料中的应用
CN111363684B (zh) 一种木质纤维高效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
CN104017739B (zh) 复合微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生产高蛋白薯渣饲料中的应用
CN113481118B (zh) 一株耐酸、耐盐、耐热、降解有机物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餐厨垃圾资源化中的应用
CN104450566A (zh) 一种秸秆处理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47765A (zh) 一种利用白酒糟制备纳豆芽孢杆菌培养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3604404B (zh) 一种凝结芽孢杆菌ysf17及其用途
CN106173225A (zh) 一种固态发酵植物性蛋白饲料制备蛋白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04762250A (zh) 一种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生产益生菌的方法
CN109043122A (zh) 用于发酵木薯渣饲料的液体菌液及其淀粉木薯渣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13115858B (zh) 玉米皮菌体蛋白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2164B (zh) 一株高蛋白酿酒酵母及其应用
Yin et al. Economic production of probiotics from kitchen waste
CN113892552A (zh) 一种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饲料
CN103642695B (zh) 一株米曲霉及其在微生物发酵制备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CN109170364A (zh) 一种淡水鱼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23466A (zh) 一种复合发酵菌剂及其应用
CN103045493A (zh) 一种毕赤酵母菌及其在饲料发酵中的应用
CN103060206B (zh) 一种发酵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87058A (zh) 一种采用移动式发酵和高能原料生产高效生物饲料的方法
CN104911131A (zh) 一株蒙氏肠球菌及其在低温青贮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