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2249A - 用于数据调制中的伪序列插入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数据调制中的伪序列插入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2249A
CN113892249A CN201980096561.7A CN201980096561A CN113892249A CN 113892249 A CN113892249 A CN 113892249A CN 201980096561 A CN201980096561 A CN 201980096561A CN 113892249 A CN113892249 A CN 113892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dummy sequence
data
data block
sequen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65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雨
徐俊
暴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892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2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04L1/0008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by supplementing frame payload, e.g. with padding b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42Form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根据信道状态和链路状态等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调制期间插入伪序列的方法和装置。在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由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节点进行数据调制的方法,包括:插入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到第一数据块中的第一数据序列;并且插入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到第二数据块中的第二数据序列;其中,第一伪序列的第一长度不同于第二伪序列的第二长度,并且其中,第二伪序列包括第一伪序列或被包括在第一伪序列中。

Description

用于数据调制中的伪序列插入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根据信道状态和链路状态等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调制期间插入伪序列(dummy sequence)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4G LTE(第四代长期演进)采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技术,并且由子载波和OFDM符号组成的时频域中的资源形成了时频域中的LTE系统的无线资源。循环前缀(CP)被使用在OFDM中以抵抗多路径延迟。然而,因为CP不携带任何有用的数据,所以CP的添加增加了无线资源开销。由于对子载波间距的需求增加和符号长度减小,由CP所造成的该资源开销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尤其是当频带在高频范围(例如,≥24.25GHz)内操作时。此外,当频带在高频范围内操作时,CP-OFDM频谱泄露和峰均比两者都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旨在解决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相关的问题,以及提供附加特征,当结合附图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说明书,这些附加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根据各种实施例,本文公开了示例系统、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是通过示例方式而非限制性的方式呈现的,并且对于阅读本公开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同时,可以对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
OFDM技术使用CP以解决多路径延迟问题,并且将频率选择信道划分为平行的平坦衰落信道(flat fading channel)的集合,这简化了信道估计方法。DFT-s-OFDM(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技术基于CP-OFDM,并且在子载波映射之前添加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这解决了CP-OFDM中的高PARP(峰均功率比)问题。基于CP-OFDM的波形不断被使用在5G NR(第五代新空口)中。虽然CP可以抵抗多路径延迟,但是CP并不携带任何有用的数据,这增加了无线资源开销。由于对子载波间距的需求增加和符号长度减小,由CP所造成的该资源开销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尤其是当频带在高频范围(例如,≥24.25GHz)内操作时。此外,基于CP-OFDM的频谱波形泄露也相对较大。5G NR支持不同参数集合(例如数字命理学)的混合使用,即支持邻近子带之间的不同的子载波间距,并且因此,在邻近子带之间会发生特定的干扰。虽然子带之间的干扰和频谱泄露可以通过一些实施技术(诸如使用软CP或滤波方法)来稍微减少,但是不同的子载波间距的子带之间仍然需要特定的保护间隔。这会降低频谱效率。对于高频场景,当前IEEE 802.11ad协议使用具有低PAPR的单载波(SC)技术。GI(保护间隔)具有支持信道估计、时间/频率跟踪和相位噪声补偿的优点。然而,GI的长度是固定的并且不能灵活地适应无线信道环境中的变化,从而降低了频谱效率。因此,存在开发一种方法和装置的需要,以减少由固定的CP/GI所造成的资源开销,并且还可以很好地抑制带外泄露,保持低PAPR和高信道估计精度。
在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由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节点进行数据调制的方法,包括:插入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到第一数据块中的第一数据序列;并且插入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到第二数据块中的第二数据序列;其中第一伪序列的第一长度不同于第二伪序列的第二长度,并且其中第二伪序列包括第一伪序列或被包括在第一伪序列中。
在又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由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数据调制的方法,包括:从无线通信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并且从无线通信节点接收第二数据块,其中第二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其中第一伪序列的第一长度不同于第二伪序列的第二长度,并且其中第二伪序列包括第一伪序列或被包括在第一伪序列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由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数据调制的方法,包括:插入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到第一数据块中的第一数据序列;并且插入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到第二数据块中的第二数据序列;其中第一伪序列的第一长度不同于第二伪序列的第二长度,并且其中第二伪序列包括第一伪序列或被包括在第一伪序列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由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节点进行数据调制的方法,包括: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并且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块,其中第二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其中第一伪序列的第一长度不同于第二伪序列的第二长度,并且其中第二伪序列包括第一伪序列或被包括在第一伪序列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耦合到处理器的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该方法。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附图说明
当与附图一起阅读时,从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各方面。注意,各种特征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实际上,为了讨论的清楚起见,可以任意增加或减小各种特征的尺寸和几何形状。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网络。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调制期间插入伪序列的方法。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块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块的示意图。
图3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块的示意图。
图3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块的示意图。
图3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两个相邻帧中的多个数据块。
图3F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两个相邻帧中的多个数据块。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数据准备的数据调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调制期间插入伪序列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以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在阅读本公开之后,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文描述的示例进行各种改变或修改。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本文描述或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应用。另外,本文公开的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仅仅是示例性方法。基于设计偏好,在保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同时,可以重新布置所公开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公开的方法和技术以样本顺序呈现各种步骤或动作,并且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本发明不限于所呈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尽管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但是它们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定。本领域公知的构造或过程的详细描述可以省略,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主题。此外,术语是考虑到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功能来定义,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图、用法等来改变。因此,应当基于本说明书的整体内容来进行定义。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网络100。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侧无线通信节点或基站(BS)可以是节点B、E-utran节点B(也称为演进型节点B、eNodeB或eNB)、微微站、毫微微站或诸如此类。终端侧节点或用户设备(UE)可以是远程通信系统,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短程通信系统,诸如例如可穿戴设备、具有车辆通信系统的车辆和诸如此类。网络和终端侧通信节点分别由BS 102和UE 104表示,其在下文中的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中通常被称为“通信节点”。这样的通信节点可以能够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无线和/或有线通信。注意,所有实施例仅是优选示例,并且不意图限制本公开。因此,应当理解,在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同时,该系统可以包括任何期望的UE和BS组合。
参考图1A,无线通信网络100包括BS 102以及UE 104a和UE 104b(在本文中统称为UE 104)。BS 102和UE 104被包含在小区101的地理边界内。从UE 104的发射天线到BS 102的接收天线的无线传输被称为上行链路传输,并且从BS 102的发射天线到UE 104的接收天线的无线传输被称为下行链路传输。虽然仅两个UE 104被示出在图1A中,但是应当注意,任何数量的UE 104都可以被包括在小区101中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链路通信105b的覆盖大于上行链路通信105a的覆盖,分别如虚线圆112和110所示。BS 102位于覆盖区域110和112的截距区域处,以便用于BS 102在小区101中执行与UE 104a和UE104b的上行链路通信。
UE 104与BS 102之间的直接通信信道105/103可以通过诸如Uu接口的接口,其也被称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空中接口。UE之间的直接通信信道(边链路传输)106可以通过PC5接口,其被引入以解决高移动速度和高密度应用,诸如车对车(V2V)通信。BS 102通过例如Iu接口的外部接口107连接到核心网(CN)108。
UE 104a和104b从BS 102获得其同步定时,BS 102通过互联网授时,诸如公共时间NTP(网络时间协议)服务器或RNC(射频仿真系统网络控制器)服务器,来从核心网108获得其自身的同步定时。这被称为基于网络的同步。可替选地,BS 102还可以通过卫星信号106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未示出)获得同步定时,特别是对于具有到天空的直接视线的大型小区中的大型BS,这被称为基于卫星的同步。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150的框图。系统15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支持本文不需要详细描述的已知或常规操作特征的组件和元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系统150可以用于在诸如图1A的无线通信网络100的无线通信环境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符号,如上面描述的那样。
系统150总体上包括BS 102以及两个UE 104a和104b,为了便于讨论,在下文中统称为UE 104。BS 102包括BS收发器模块152、BS天线阵列154、BS存储器模块156、BS处理器模块158和网络接口160,每个模块根据需要经由数据通信总线180彼此耦合和互连。UE 104包括UE收发器模块162、UE天线164、UE存储器模块166、UE处理器模块168和输入/输出(I/O)接口169,每个模块根据需要经由数据通信总线190彼此耦合和互连。BS 102经由通信信道192与UE 104通信,该通信信道192可以是任何无线信道或适合于如本文描述的数据传输的本领域已知的其它介质。
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除了图1B中示出的那些之外,系统150还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块、模块、电路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块、模块、电路和处理逻辑可以以硬件、计算机可读软件、固件或其任何实际组合来实施。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固件和软件的这种互换性和兼容性,各种说明性的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大体上根据其功能来描述。将这种功能实施为硬件、固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施加在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熟悉本文描述的概念的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合适的方式实施这种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从UE 104的发射天线到BS 102的接收天线的无线传输被称为上行链路传输,并且从BS 102的发射天线到UE 104的接收天线的无线传输被称为下行链路传输。根据一些实施例,UE收发器162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上行链路”收发器162,其包括每个耦合到UE天线164的RF发射器和接收器电路。双工开关(未示出)可以可替选地将上行链路发射器或接收器以时间双工的方式耦合到上行链路天线。类似地,根据一些实施例,BS收发器152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收发器152,其包括每个耦合到天线阵列154的RF发射器和接收器电路。下行链路双工开关可以可替选地将下行链路发射器或接收器以时分双工的方式耦合到下行链路天线阵列154。两个收发器152和162的操作在时间上是协调的,使得上行链路接收器耦合到上行链路UE天线164,以在下行链路发射器耦合到下行链路天线阵列154的同时,接收通过无线通信信道193的传输。优选地,存在着仅具有在双工方向上的改变之间的最小保护时间的紧密同步定时。UE收发器162经由无线通信信道192与BS 102通过UE天线164通信,或者经由无线通信信道193与其它UE通过UE天线164通信。无线通信信道193可以是适合于如上面描述的数据的边链路传输的任何无线信道或本领域已知的其它介质。
UE收发器162和BS收发器152被配置为经由无线数据通信信道192进行通信,并且与可以支持特定的无线通信协议和调制方案的适当配置的RF天线布置154/164协作。在一些实施例中,BS收发器152被配置为向UE收发器162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所配置的时隙结构相关信息(SFI)条目集合。在一些实施例中,UE收发器162被配置为从BS收发器152接收包含至少一个SFI字段的PDCCH。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UE收发器162和BS收发器152被配置为支持诸如长期演进(LTE)和新兴的5G标准和诸如此类的行业标准。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在应用上不必限于特定的标准以及相关联的协议。相反,UE收发器162和BS收发器152可以被配置为支持替代的或附加的无线数据通信协议,包括未来的标准或其变型。
BS处理器模块158和UE处理器模块168利用通用处理器、内容可寻址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任何合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其任意组合(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来实施或实现。以这种方式,处理器可以被实现为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或诸如此类。处理器还可以被实施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核心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这样的配置。
然后,UE处理器模块168检测UE收发器模块162上的PHR触发消息,UE处理器模块168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至少一个预定义的算法和接收到的由BS 102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SFI条目集合,来确定至少一个第二SFI条目集合,其中至少一个预定义的算法基于所计算的其它参数或接收到的信息而被选择。UE处理器模块168被进一步配置为生成至少一个第二SFI条目集合,并且监测在UE收发器模块162上接收到的PDCCH,以进一步接收至少一个SFI字段。如本文所使用的,“SFI条目集合”意味着SFI表或多个SFI条目。
此外,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在硬件、固件、分别由处理器模块158和168执行的软件模块或其任何实际组合中。存储器模块156和166可以被实现为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在这方面,存储器模块156和166可以分别耦合至处理器模块158和168,使得处理器模块158和168可以分别从存储器模块156和166读取信息以及向存储器模块156和166写入信息。存储器模块156和166也可以集成到它们相应的处理器模块158和168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模块156和166可以每个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用于在分别由处理器模块158和168执行的指令执行期间存储临时变量或其它中间信息。存储器模块156和166也可以每个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分别由处理器模块158和168执行的指令。
网络接口160通常表示基站102的硬件、软件、固件、处理逻辑和/或其它组件,其使得在BS收发器152与被配置为与BS 102通信的通信节点和其它网络组件之间能够进行双向通信。例如,网络接口160可以被配置为支持互联网或WiMAX流量。在典型部署中,在不限制的情况下,网络接口160提供802.3以太网接口,使得BS收发器152可以与基于常规以太网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以这种方式,网络接口16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例如,移动交换中心(MSC))的物理接口。如本文关于特定操作或功能所使用的术语“被配置用于”或“被配置为”是指被物理构造为、编程为、格式化为和/或布置为执行指定的操作或功能的设备、组件、电路、结构、机器、信号等。网络接口160可以允许BS 102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与其它BS或核心网通信。
再次参考图1A,如上面提到的,BS 102向一个或多个UE(例如,104)重复广播与BS102相关联的系统信息,以便允许UE 104接入BS 102所位于的小区101内的网络,并且通常在小区101内正常操作。多个信息,诸如例如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小区带宽、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配置、用于随机接入的配置等可以被包括在系统信息中,其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典型地,BS 102通过PBCH(物理广播信道)广播承载了一些主要系统信息(例如,小区101的配置)的第一信号。为了说明的清楚起见,这种被广播的第一信号在本文中被称为“第一广播信号”。注意,BS 102可以随后通过相应的信道(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广播承载了一些其它系统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号,这在本文中被称为“第二广播信号”、“第三广播信号”等等。
再次参考图1B,在一些实施例中,由第一广播信号承载的主要系统信息可以由BS102经由通信信道192以符号格式发送。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将主要系统信息的原始形式呈现为数字位的一个或多个序列,并且可以通过多个步骤(例如,编码、加扰、调制、映射步骤等)来处理该数字位的一个或多个序列,所有这些步骤都可以由BS处理器模块158进行处理,以成为第一广播信号。类似地,根据一些实施例,当UE 104使用UE收发器162接收第一广播信号(以符号格式)时,UE处理器模块168可以执行多个步骤(解映射、解调、解码步骤等),以估计主要系统信息,诸如例如主要系统信息的位的位位置、位数等。UE处理器模块168还耦合到I/O接口169,其向UE 104提供连接到诸如计算机的其它设备的能力。I/O接口169是这些附件与UE处理器模块168之间的通信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UE 104可以在混合通信网络中操作,其中UE与BS 102通信,并且与其它UE通信(例如,在104a与104b之间)。如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UE 104支持与其它UE进行边链路通信,以及BS 102与UE 104之间进行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通信。如上面讨论的,边链路通信在不需要BS 102在UE之间中继数据的情况下,允许UE 104a和104b建立彼此直接通信链路或与来自不同小区的其它UE建立直接通信链路。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调制期间插入伪序列的方法200。应当理解,可以在图2的方法200之前、期间和之后提供附加的操作,并且可以省略或重新排序一些操作。所示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包括BS 102和UE 104。在所示实施例中,UE 104在由BS 102所覆盖的至少一个服务小区中的一个内,即UE 104与BS 102相连接。在实施例中,BS 102是无线接入点或无线通信节点。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UE 104是无线站或无线通信设备。应当注意,任何数量的BS 102或UE 104可以被使用,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方法200开始于操作202,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下载(DL)数据由BS 102准备。在一些实施例中,BS 102在向UE 104传输DL数据之前由其执行的数据准备包括以下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将DL数据划分为具有第一长度的多个第一数据序列,插入至少一个伪序列到多个第一数据序列,执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执行频域中的子载波映射,插入至少一个保护子载波,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对多个第一块进行滤波,以及对多个第一块进行数模转换,该多个第一块然后通过BS 102的发射天线被发送到UE 104的接收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入至少一个伪序列出于以下至少一个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循环前缀、协助的相位跟踪、协助的信道估计,和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还可以被命名为参考序列。操作202中的由BS 102执行的准备还在图4中进行详细讨论。
方法200继续操作204,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多个第一块从BS 102被发送到UE10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块中的每个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第一数据块、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块和至少一个同步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数据块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一伪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伪序列由BS 102从伪序列集合中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多个伪序列。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由系统预先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多个伪序列(即,第一数量A个的伪序列),其中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包括M个元素,即伪序列的长度M,其中M是正整数并且M小于块的长度,并且其中A是正整数。在一些实施例中,M个元素中的每个是具有恒定模数值的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基序列,并且伪序列集合中的第二数量的伪序列(例如,P个)在末尾处包括至少一个基序列,其中P是正整数并且P≤A,例如,第二伪序列308在末尾处包括第一伪序列306。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可以具有相同数量的不同数值的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具有序列索引编号。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伪序列从以下之一中被截取(cut out):Zadoff-Chu(ZC)序列、格雷互补序列(Golay complementary sequence)和最大长度(M)序列。
方法200继续操作206,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由UE 104处理多个第一块并且监测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多个第一块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对多个第一数据块执行DFT变换到频域,执行频域均衡,使用IFFT变换到时域,移除至少一个参考块,以及执行解码和解调。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第一块中的至少一个参考块,执行信道的监测以便获得信道状态。
方法200继续操作208,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消息从UE 104被发送到BS 10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包括由UE 104根据从BS 102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考块而确定的信道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状态包括多路径延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中发送。
方法200继续操作210,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进一步准备DL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伪序列从伪序列集合根据第一消息中接收到的信道状态而被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BS 102向UE 104发送DL数据之前由其所执行的数据准备包括以下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将DL数据划分为多个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二数据序列,插入至少一个伪序列到多个第二数据序列,执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执行频域中的子载波映射,插入至少一个保护子载波,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对多个第二块进行滤波,以及对多个第二块进行数模转换,其然后通过BS 102的发射天线被发送到UE 104的接收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块中的每个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第二数据块、至少一个参考块和至少一个同步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数据块中的每个包括第二数据序列和第二伪序列。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二伪序列从以下之一中被截取:Zadoff-Chu(ZC)序列、格雷互补序列和最大长度(M)序列。
方法200继续操作212,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消息从BS 102被发送到UE 10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消息包括:与第二数据序列一起使用以构造第二数据块的第二伪序列的伪序列索引。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二伪序列的伪序列索引可以从BS 102被隐式地发送到UE 104,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操作212。
方法200继续操作214,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多个第二块从BS 102被发送到UE104。
方法200继续操作216,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由UE 104处理多个第二块并且监测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多个第二块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对多个第二数据块执行DFT变换到频域,执行频域均衡,使用IFFT变换到时域,移除至少一个参考块,以及执行解码和解调。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第二块中的至少一个参考块,执行信道的监测以便获得信道状态。
应当注意,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UE 104,即BS 102的服务小区中的多个UE。在这种情况下,时分多路复用可用于通过不同的数据块302从BS 102向多个UE中的每个发送DL数据。用于不同UE的不同数据块3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伪序列,其根据多个UE中的每个与BS102之间的信道状态而被确定出,例如,不同的伪序列用于具有不同信道状态的不同UE。当信道状态(例如多路径延迟)发生变化时,BS 102可以改变用于不同UE的伪序列。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块的示意图300。在所示实施例中,示意图300包括2个数据块,即第一数据块302-1和第二数据块302-2。应当注意,在所示实施例中,出于讨论的目的,仅示出了来自DL或上行链路(UL)数据中的2个相邻数据块,并且DL/UL数据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数据块。例如,在第一数据块302-1之前可以有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块,或者在第二数据块302-2之后可以有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块。还应当注意,第一数据块302-1和第二数据块302-2还可以被至少一个其它块分开,其中,至少一个其它块可以是以下至少之一:参考块和同步块,这在下面的图3E-3F中进一步进行详细讨论。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块302-1包括第一数据序列304-1,并且第二数据块包括第二数据序列304-2。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序列304-1比第二数据序列304-2更长,即第一数据序列304-1比第二数据序列304-2包括更多的数据或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序列304-1和第二数据序列304-2两者都比对应的数据块(例如,302-1和302-2)的尺寸更小。
此外,第一数据块302-1包括第一伪序列306-1,其中第一伪序列306直接插入在第一数据序列304-1的末尾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块302-1的长度是第一数据序列304-1的长度和第一伪序列306的长度的总和。类似地,第二数据块302-2包括第二伪序列308,其中第二伪序列308直接插入在第二数据序列304-2的末尾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块302-2的长度是第二数据序列304-2的长度和第二伪序列308的长度的总和。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伪序列308比第一伪序列306更长。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伪序列308包括序列310和第一伪序列306。通过使用该方法,如果两个数据块302-1和302-2是针对相同的UE104,则当在数据传输期间检测到增加的多路径延迟时,可以动态地构造更长的伪序列和更短的数据序列,以便增加对多路径干扰的抵抗力。通过使用该方法,如果两个数据块302来自两个不同的UE,例如,第一数据块302-1来自第一UE并且第二数据块302-2来自第二UE,则第二UE可以比第一UE抵抗更大的多路径延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伪序列306和第二伪序列308根据信道状态从伪序列集合中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由系统预先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多个伪序列(即,第一数量A个的伪序列),其中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包括M个元素,即伪序列的长度M,其中M是正整数并且M小于块的长度,并且其中A是正整数。在一些实施例中,M个元素中的每个是具有恒定模数值的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基序列,并且伪序列集合中的第二数量的伪序列(例如,P个)在末尾处包括至少一个基序列,其中P是正整数并且P≤A,例如,第二伪序列308在末尾处包括第一伪序列306。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可以具有相同数量的不同数值的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具有序列索引编号。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伪序列306和第二伪序列308从以下之一中被截取:Zadoff-Chu(ZC)序列、格雷互补序列和最大长度(M)序列。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块的示意图300。在所示实施例中,示意图300包括2个数据块,即第一数据块302-1和第二数据块302-2。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块302-1和第二数据块302-2各自具有用于FFT处理的窗口大小。应当注意,在所示实施例中,出于讨论的目的,仅示出了来自DL或UL数据中的2个相邻数据块,并且DL/UL数据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数据块。例如,在第一数据块302-1之前可以有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块,或者在第二数据块302-2之后可以有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块。还应当注意,第一数据块302-1和第二数据块302-2还可以被至少一个其它块分隔开,其中,至少一个其它块可以是以下至少之一:参考块和同步块,这在下面的图3E-3F中进一步进行详细讨论。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块302-1包括第一数据序列304-1,并且第二数据块包括第二数据序列304-2。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序列304-1比第二数据序列304-2更长,即第一数据序列304-1比第二数据序列304-2包括更多的数据或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序列304-1和第二数据序列304-2两者都比对应的数据块(例如,302-1和302-2)的尺寸更小。
此外,第一数据块302-1包括第一伪序列306-1和第三伪序列312,其中第一伪序列306直接插入在第一数据序列304-1的末尾处,并且第三伪序列312直接插入在第一数据序列304-1的开头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块302-1的长度是第一数据序列304-1的长度、第一伪序列306的长度和第三伪序列312的长度的总和。类似地,第二数据块302-2包括第二伪序列308和第三伪序列,其中第二伪序列308直接插入在第二数据序列306-2的末尾处,并且第三伪序列312直接插入在第二数据序列304-2的开头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块302-2的长度是第二数据序列304-2的长度、第二伪序列308的长度和第三伪序列312的长度的总和。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伪序列308比第一伪序列306更长。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伪序列308包括序列310和第一伪序列306。
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三伪序列312还可以插入到第一伪序列306的末尾处和第二伪序列308的末尾处。在这种情况下,用于FFT处理的时间窗口被限定在第三伪序列312的开头与紧接着的第三伪序列312的开头之间。使用该方法,当在数据传输期间检测到增加的多路径延迟时,可以动态地构造更长的伪序列和更短的数据序列,以便增加对多路径干扰的抵抗力。额外的第三伪序列312可以减少由多路径延迟造成的块之间的干扰,并且还减少了带外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伪序列306、第二伪序列308和第三伪序列312根据信道状态从伪序列集合中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由系统预先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多个伪序列(即,第一数量A个的伪序列),其中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包括M个元素,即伪序列的长度M,其中M是正整数并且M小于块的长度,并且其中A是正整数。在一些实施例中,M个元素中的每个是具有恒定模数值的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基序列,并且伪序列集合中的第二数量的伪序列(例如,P个)在末尾处包括至少一个基序列,其中P是正整数并且P≤A,例如,第二伪序列308在末尾处包括第一伪序列306。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可以具有相同数量的不同数值的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具有序列索引编号。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伪序列306、第二伪序列308和第三伪序列312从以下之一中被截取:Zadoff-Chu(ZC)序列、格雷互补序列和最大长度(M)序列。
图3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块的示意图300。在所示实施例中,示意图300包括2个数据块,即第一数据块302-1和第二数据块302-2。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块302-1和第二数据块302-2各自具有用于FFT处理的窗口大小。应当注意,在所示实施例中,出于讨论的目的,仅示出了来自DL或UL数据中的2个相邻数据块,并且DL/UL数据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数据块。例如,在第一数据块302-1之前可以有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块,或者在第二数据块302-2之后可以有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块。还应当注意,第一数据块302-1和第二数据块302-2还可以被至少一个其它块分隔开,其中,至少一个其它块可以是以下至少之一:参考块和同步块,这在下面的图3E-3F中进一步进行详细讨论。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块302-1包括第一数据序列304-1,并且第二数据块包括第二数据序列304-2。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序列304-1比第二数据序列304-2更短,即第一数据序列304-1比第二数据序列304-2包括更少的数据和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序列304-1和第二数据序列304-2两者都比对应的数据块(例如,302-1和302-2)的尺寸更小。
此外,第二数据块302-2包括第一伪序列306和第三伪序列312,其中第一伪序列306直接插入在第二数据序列304-2的末尾处,并且第三伪序列312直接插入在第二数据序列304-2的开头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块302-2的长度是第二数据序列304-2的长度、第一伪序列306的长度和第三伪序列312的长度的总和。类似地,第一数据块302-1包括第二伪序列308和第三伪序列312,其中第二伪序列308直接插入在第一数据序列304-1的末尾处,并且第三伪序列312直接插入在第一数据序列304-1的开头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块302-1的长度是第一数据序列304-1的长度、第二伪序列308的长度和第三伪序列312的长度的总和。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伪序列308比第一伪序列306更长。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伪序列308包括序列310和第一伪序列306。
使用该方法,当在数据传输期间检测到减少的多路径延迟时,可以动态地构造更短的伪序列和更长的数据序列,以便提高频率效率。插入额外的第三伪序列312以减少由多路径延迟造成的块之间的干扰,并且还减少了带外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伪序列306、第二伪序列308和第三伪序列312根据信道状态从伪序列集合中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由系统预先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多个伪序列(即,第一数量A个的伪序列),其中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包括M个元素,即伪序列的长度M,其中M是正整数并且M小于块的长度,并且其中A是正整数。在一些实施例中,M个元素中的每个是具有恒定模数值的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基序列,并且伪序列集合中的第二数量的伪序列(例如,P个)在末尾处包括至少一个基序列,其中P是正整数并且P≤A,例如,第二伪序列308在末尾处包括第一伪序列306。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可以具有相同数量的不同数值的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具有序列索引编号。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伪序列306、第二伪序列308和第三伪序列312从以下之一中被截取:Zadoff-Chu(ZC)序列、格雷互补序列和最大长度(M)序列。
图3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块的示意图300。在所示实施例中,示意图300包括2个数据块,即第一数据块302-1和第二数据块302-2。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块302-1和第二数据块302-2各自具有用于FFT处理的窗口大小。应当注意,在所示实施例中,出于讨论的目的,仅示出了来自DL或UL数据中的2个相邻数据块,并且DL/UL数据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数据块。例如,在第一数据块302-1之前可以有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块,或者在第二数据块302-2之后可以有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块。还应当注意,第一数据块302-1和第二数据块302-2还可以被至少一个其它块分隔开,其中,至少一个其它块可以是以下至少之一:参考块和同步块,这在下面的图3E-3F中进一步进行详细讨论。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块302-1包括第一数据序列304-1,并且第二数据块包括第二数据序列304-2。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序列304-1比第二数据序列304-2更短,即第一数据序列304-1比第二数据序列304-2包括更少的数据和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序列304-1和第二数据序列304-2两者都比对应的数据块(例如,302-1和302-2)的尺寸更小。
此外,第一数据块302-1包括第一伪序列306和第三伪序列312,其中第一伪序列306直接插入在第一数据序列304-1的末尾处,并且第三伪序列312直接插入在第一伪序列306的末尾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块302-1的长度是第一数据序列304-1的长度、第一伪序列306的长度和第三伪序列312的长度的总和。类似地,第二数据块302-2包括第二伪序列308和第三伪序列312,其中第二伪序列308直接插入在第二数据序列306-2的末尾处,并且第三伪序列312直接插入在第二伪序列308的末尾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块302-2的长度是第二数据序列304-2的长度、第二伪序列308的长度和第三伪序列312的长度的总和。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伪序列308比第一伪序列306更长。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伪序列308包括序列310和第一伪序列306。
使用该方法,当在数据传输期间检测到增加的多路径延迟时,可以动态地构造更长的伪序列和更短的数据序列,以便提高对多路径干扰的抵抗力。插入额外的第三伪序列312以减少由多路径延迟造成的块之间的干扰,并且还减少了带外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伪序列306、第二伪序列308和第三伪序列312根据信道状态从伪序列集合中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由系统预先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多个伪序列(即,第一数量A个的伪序列),其中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包括M个元素,即伪序列的长度M,其中M是正整数并且M小于块的长度,并且其中A是正整数。在一些实施例中,M个元素中的每个是具有恒定模数值的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基序列,并且伪序列集合中的第二数量的伪序列(例如,P个)在末尾处包括至少一个基序列,其中P是正整数并且P≤A,例如,第二伪序列308在末尾处包括第一伪序列306。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可以具有相同数量的不同数值的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具有序列索引编号。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伪序列306、第二伪序列308和第三伪序列312从以下之一中被截取:Zadoff-Chu(ZC)序列、格雷互补序列和最大长度(M)序列。
图3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两个相邻帧320中的多个数据块的示意图300。在所示实施例中,示意图300包括2帧,即第一帧320-1和第二帧320-2。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帧320-1包括6个第一数据块,即302-1a、302-1b、302-1c、302-1d、302-1e和302-1f;并且第二帧320-2包括6个第二数据块,即302-2a、302-2b、302-2c、302-2d、302-2e和302-2f。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帧320-1中的6个第一数据块302-1彼此直接串联地耦合在一起;并且第二帧320-2中的6个第二数据块302-2也彼此直接串联地耦合在一起。
此外,第一帧320-1中的6个第一数据块302-1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一伪序列,其中第一伪序列插入到第一数据块中的第一数据序列的末尾处,如图3A所讨论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帧320-2中的6个第二数据块302-2中的每个包括第二数据序列和第二伪序列,其中第二伪序列插入到第二数据块中的第二数据序列的末尾处,如图3B所讨论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帧320-1和第二帧320-2分别在第一个第一数据块302-1a和第一个第二数据块302-2a之前各自包括参考块322-1和322-2。因此,第六个第一数据块302-1f和第一个第二数据块302-2a被第二参考块322-2分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即使在第一帧320-1内检测到信道状态的变化,例如减少的多路径延迟,也能在下一帧例如第二帧320-2中实施伪序列的改变。
图3F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两个相邻帧320中的多个数据块的示意图300。在所示实施例中,示意图300包括2帧,即第一帧320-1和第二帧320-2。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帧320-1包括4个第一数据块,即302-1a、302-1b、302-1c和302-1d,以及2个第二数据块302-2a和302-2b;并且第二帧320-2包括6个第二数据块,即302-2c、302-2d、302-2e、302-2f、302-2g和302-2h。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帧320-1中的4个第一数据块302-1和2个第二数据块302-2彼此直接串联地耦合在一起;并且第二帧320-2中的6个第二数据块302-2也彼此直接串联地耦合在一起。
此外,第一帧320-1中的4个第一数据块302-1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一伪序列,其中第一伪序列插入到第一数据块中的第一数据序列的末尾处,如图3A所讨论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帧320-2中的2个第二数据块302-2中的每个包括第二数据序列和第二伪序列,其中第二伪序列插入到第二数据块中的第二数据序列的末尾处,如图3B所讨论的。类似地,第二帧320-2中的6个第二数据块302-2中的每个包括第二数据序列和第二伪序列,其中第二伪序列插入到第二数据块中的第二数据序列的末尾处,如图3B所讨论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帧320-1和第二帧320-2分别在第一个第一数据块302-1a和第三个第二数据块302-2c之前各自包括参考块322-1和322-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第一帧320-1内检测到信道状态的变化,例如减少的多路径延迟时,可以在相同的帧(例如在第四个第一数据块302-1d之后的第一帧320-2)中实施伪序列的改变。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数据准备的数据调制系统400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调制系统400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单元402、子载波映射单元404、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单元406、实虚部拆分单元408、第一脉冲整形和数模转换单元410、第一混合模块414-1、第二混合模块414-2和添加模块414-3。在所示实施例中,DFT单元402在输入426处接收第一伪序列306,在输入424处接收序列310,在输入422处接收数据序列(例如,第一数据序列304-1或第二数据序列304-2)并且在输入420处接收第三伪序列312。在一些实施例中,DFT单元402包括M个输入,其中M是数据块(例如,第一数据块302-1或第二数据块302-2)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IFFT单元406包括N个输入,其中N是整数,并且由于子载波映射单元404处的过采样,N大于M。
在所示实施例中,在实虚部拆分单元408的输入处提供了时域中的包括第三伪序列312、第二数据序列304-2、序列310和第一伪序列306的第二数据块302-2。在所示实施例中,随后在第一混合模块414-1处提供了实虚部拆分单元408的输出的实部430,以与输入434形成射频信号。类似地,随后在第二混合模块414-2处提供了实虚部拆分单元408的输出的虚部432,以与输入436形成射频信号。在所示实施例中,混合模块414-1和混合模块414-2两者的输出随后被提供到添加模块414-3的输入,以提供输出438。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调制期间插入伪序列的方法500。应当理解,可以在图5的方法500之前、期间和之后提供附加的操作,并且可以省略或重新排序一些操作。所示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包括BS 102和UE 104。在所示实施例中,UE 104在由BS 102覆盖的至少一个服务小区中的一个内,即UE 104与BS 102处于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BS 102是无线接入点或无线通信节点。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UE104是无线站或无线通信设备。应当注意,任何数量的BS 102或UE 104可以被使用,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方法500开始于操作502,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上行链路(UL)数据由UE 104准备。在一些实施例中,UE 104在向BS 102传输UL数据之前由其执行的数据准备包括以下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将UL数据划分为多个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数据序列,插入至少一个伪序列到多个第一数据序列,执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执行频域中的子载波映射,插入至少一个保护子载波,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对多个第一块进行滤波,以及对多个第一块进行数模转换,其然后通过UE 104的发射天线被发送到BS 102的接收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入至少一个伪序列出于以下至少一个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循环前缀、协助的相位跟踪、协助的信道估计,和同步。由UE 104执行的准备还在图4中进行了详细讨论。
方法500继续操作504,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多个第一块从UE 104被发送到BS1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块中的每个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第一数据块、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块和至少一个同步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数据块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数据序列和第一伪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伪序列由UE 104从伪序列集合中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多个伪序列。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由系统预先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包括M个元素,即伪序列的长度M,其中M是正整数并且M小于块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M个元素中的每个是具有恒定模数值的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基序列,并且伪序列集合中的伪序列中的每个包括至少一个基序列,即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是至少一个基序列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基序列具有相同数量的元素。在一些实施例中,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具有序列索引编号。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伪序列从以下之一中被截取:Zadoff-Chu(ZC)序列、格雷互补序列和最大长度(M)序列。
方法500继续操作506,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由BS 102处理多个第一块并且监测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多个第一块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对多个第一数据块执行DFT变换到频域,执行频域均衡,使用IFFT变换到时域,移除至少一个参考块,以及执行解码和解调。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第一块中的至少一个参考块,执行信道的监测以便获得信道状态。
方法500继续操作508,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消息从BS 102被发送到UE 10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包括:由BS 102根据从UE 104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考块而确定的伪序列集合中的第二伪序列的伪序列索引。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中发送。
方法500继续操作510,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UL数据由UE 104进一步准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伪序列根据在第一消息中接收到的伪序列索引而被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向UE 104传输UL数据之前由UE 104所执行的数据准备包括以下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将DL数据划分为多个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二数据序列,插入至少一个伪序列到多个第二数据序列,执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执行频域中的子载波映射,插入至少一个保护子载波,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对多个第二块进行滤波,以及对多个第二块进行数模转换,其然后通过UE 104的发射天线被发送到BS 102的接收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块中的每个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多个第二数据块、至少一个参考块和至少一个同步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数据块中的每个包括第二数据序列和第二伪序列。
方法500继续操作512,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多个第二块从UE 104被发送到BS102。
方法500继续操作514,其中根据一些实施例,由BS 102处理多个第二块并且监测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多个第二块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对多个第二数据块执行DFT变换到频域,执行频域均衡,使用IFFT变换到时域,移除至少一个参考块,以及执行解码和解调。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第二块中的至少一个参考块,执行信道的监测以便获得信道状态。
应当注意,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UE 104,即BS 102的服务小区中的多个UE。在这种情况下,频分多路复用可用于通过不同的数据块302,从多个UE中的每个向BS 102发送UL数据。用于不同UE的不同数据块3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伪序列,其根据多个UE中的每个与BS102之间的信道状态而被确定,例如,不同的伪序列用于具有不同信道状态的不同UE。当信道状态(例如多路径延迟)发生变化时,BS 102可以改变用于不同UE的伪序列。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它们仅以示例的方式而不是以限制的方式被呈现。同样地,各种图可以描绘示例架构或配置,提供这些示例架构或配置是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特征和功能。然而,这些人员将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示出的示例架构或配置,而是可以使用多种替代的架构和配置来实施。另外,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与本文描述的另一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因此,本公开的广度和范围不应当受到任何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
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的名称对元件的任何引用通常不限制那些元件的数量或顺序。相反,这些名称在本文中可用作在区分两个或更多个元件或元件实例之间的便利手段。因此,对第一和第二元件的引用并不意味着只能采用两个元件,或者第一元件必须以某种方式位于第二元件之前。
另外,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和工艺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可以在上面的描述中引用的例如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和符号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学粒子,或者它们的任何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进一步理解的是,结合本文公开的方面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处理器、装置、电路、方法和功能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通过电子硬件(例如,可以使用源代码编码或某种其它技术来设计的数字实现、模拟实现或二者的组合)、结合指令的各种形式的程序或设计代码(为方便起见,其在本文中可以称为“软件”或“软件模块”)或两者的组合来实施。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固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上面已经大体上根据其功能性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的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这样的功能性是实施为硬件、固件还是软件或这些技术的组合,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施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背离本公开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模块、设备、组件和电路可以在集成电路(IC)内实施或由其执行,该集成电路(IC)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设备,或者其任意组合。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和/或收发器,以与网络内或设备内的各种组件进行通信。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施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与DSP核相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或任何其它合适的配置的组合,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
如果以软件实施,则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因此,本文公开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被实施为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软件。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通信介质包括能够使计算机程序或代码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地方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由计算机接入的任何可用介质。借由示例并且非限制性的方式,此类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可用于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且可由计算机接入的任何其它介质。
在本文档中,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块”是指软件、固件、硬件以及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相关功能的这些元件的任何组合。另外,出于讨论的目的,各种模块被描述为分立模块;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模块以形成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相关联的功能的单个模块。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存储器或其它存储设备以及通信组件。将理解的是,为了清楚起见,上面的描述已经参考不同的功能单元和处理器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不同的功能单元、处理逻辑元件或域之间的任何适当的功能分布。例如,被示出为由单独的处理逻辑元件或控制器执行的功能性可以由相同的处理逻辑元件或控制器执行。因此,对特定功能单元的引用仅是对用于提供所描述的功能性的适当的装置的引用,而并非对严格的逻辑或者物理结构或组织的指示。
对本公开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中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它实施方式。因此,本公开不旨在限于本文中示出的实施方式,而是应当被赋予与如本文中所公开的新颖特征和原理一致的最广范围,正如以下权利要求书中所陈述。

Claims (42)

1.一种用于由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节点进行数据调制的方法,包括:
插入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到第一数据块中的第一数据序列;并且
插入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到第二数据块中的第二数据序列;
其中,第一伪序列的第一长度不同于第二伪序列的第二长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伪序列包括所述第一伪序列或被包括在所述第一伪序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从伪序列集合中选择,其中,所述伪序列集合包括多个伪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伪序列集合由所述无线通信系统预先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包括M个元素,其中,所述M个元素中的每个是具有恒定模数值的复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是以下至少之一:从Zadoff-Chu(ZC)序列中截取,从格雷互补序列中截取,从最大长度(M)序列中截取,以及由Pi/2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所调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的第三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数据块的第四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二伪序列包括所述第一伪序列时,所述第一伪序列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伪序列的末尾,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二伪序列被包括在所述第一伪序列中时,所述第二伪序列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伪序列的末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是以下之一:与所述第二数据块相邻,以及由参考信号块和同步信号块中的至少之一与所述第二数据块分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被配置在第一子帧中,并且所述第二数据块被配置在第二子帧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插入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之前,
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并且
在插入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之后,
执行数据调制过程;并且
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链路状态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在以下之一中被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并且其中,所述数据调制过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子载波映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实虚部拆分、脉冲整形、数模转换和信号混合。
11.一种用于由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数据调制的方法,包括:
从无线通信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并且
从所述无线通信节点接收第二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
其中,第一伪序列的第一长度不同于第二伪序列的第二长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伪序列包括所述第一伪序列或被包括在所述第一伪序列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从伪序列集合中选择,其中,所述伪序列集合包括多个伪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伪序列集合由所述无线通信系统预先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包括M个元素,其中,所述M个元素中的每个是具有恒定模数值的复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是以下至少之一:从Zadoff-Chu(ZC)序列中截取,从格雷互补序列中截取,从最大长度(M)序列中截取,以及由Pi/2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所调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的第三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数据块的第四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二伪序列包括所述第一伪序列时,所述第一伪序列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伪序列的末尾,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二伪序列被包括在所述第一伪序列中时,所述第二伪序列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伪序列的末尾。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是以下之一:与所述第二数据块相邻,以及由参考信号块和同步信号块中的至少之一与所述第二数据块分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被配置在第一子帧中,并且所述第二数据块被配置在第二子帧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块之后,向所述无线通信节点发送第一消息;并且
在接收到第二数据块之前,从所述无线通信节点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链路状态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在以下之一中被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并且其中,链路状态的所述信息被用于由所述无线通信节点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
21.一种用于由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数据调制的方法,包括:
插入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到第一数据块中的第一数据序列;并且
插入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到第二数据块中的第二数据序列;
其中,第一伪序列的第一长度不同于第二伪序列的第二长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伪序列包括所述第一伪序列或被包括在所述第一伪序列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从伪序列集合中选择,其中,所述伪序列集合包括多个伪序列。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伪序列集合由所述无线通信系统预先确定。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包括M个元素,其中,所述M个元素中的每个是具有恒定模数值的复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是以下至少之一:从Zadoff-Chu(ZC)序列中截取,从格雷互补序列中截取,从最大长度(M)序列中截取,以及由Pi/2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所调制。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的第三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数据块的第四长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二伪序列包括所述第一伪序列时,所述第一伪序列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伪序列的末尾,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二伪序列被包括在所述第一伪序列中时,所述第二伪序列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伪序列的末尾。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是以下之一:与所述第二数据块相邻,以及由参考信号块和同步信号块中的至少之一与所述第二数据块分开。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被配置在第一子帧中,并且所述第二数据块被配置在第二子帧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插入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之前,从无线通信节点接收第一消息;并且
在插入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之后,执行数据调制过程,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由所述无线通信节点根据链路状态被确定,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在以下之一中被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其中,所述数据调制过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子载波映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实虚部拆分、脉冲整形、数模转换和信号混合。
31.一种用于由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节点进行数据调制的方法,包括:
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并且
从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和第二数据序列;
其中,第一伪序列的第一长度不同于第二伪序列的第二长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伪序列包括所述第一伪序列或被包括在所述第一伪序列中。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伪序列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从伪序列集合中选择,其中,所述伪序列集合包括多个伪序列。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伪序列集合由所述无线通信系统预先确定。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包括M个元素,其中,所述M个元素中的每个是具有恒定模数值的复数。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伪序列集合中的多个伪序列中的每个是以下至少之一:从Zadoff-Chu(ZC)序列中截取,从格雷互补序列中截取,从最大长度(M)序列中截取,以及由Pi/2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所调制。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中的每个的第三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数据块的第四长度。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二伪序列包括所述第一伪序列时,所述第一伪序列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伪序列的末尾,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二伪序列被包括在所述第一伪序列中时,所述第二伪序列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伪序列的末尾。
38.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是以下之一:与所述第二数据块相邻,以及由参考信号块和同步信号块中的至少之一与所述第二数据块分开。
39.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块被配置在第一子帧中,并且所述第二数据块被配置在第二子帧中。
40.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
确定所述第二伪序列;并且
向所述无线通信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根据链路状态被确定,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伪序列的信息,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在以下之一中被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
41.一种计算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4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4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CN201980096561.7A 2019-05-22 2019-05-22 用于数据调制中的伪序列插入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8922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87931 WO2020232665A1 (en) 2019-05-22 2019-05-2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mmy sequence insertion in data modul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2249A true CN113892249A (zh) 2022-01-04

Family

ID=73459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6561.7A Pending CN113892249A (zh) 2019-05-22 2019-05-22 用于数据调制中的伪序列插入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7640B2 (zh)
EP (1) EP3973679A4 (zh)
KR (1) KR20220011135A (zh)
CN (1) CN113892249A (zh)
WO (1) WO20202326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8779A (zh) * 2021-05-21 2022-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75980B1 (ko) * 2002-12-24 2006-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피크대 평균 전력비를 최소화시키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0559786C (zh) * 2007-10-22 2009-11-11 清华大学 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频分多址接入方法
CN107462901B (zh) * 2011-06-28 2021-01-12 内克斯特纳夫有限公司 用于从发射器网络发射定位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57635B (zh) * 2011-08-17 2016-03-30 清华大学 基于信息块传输的数字宽带通信方法及系统
US9432187B2 (en) * 2014-04-24 2016-08-30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Data scrambling initialization
WO2016114824A1 (en) * 2015-01-15 2016-07-21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flexible guard interval for block single carrier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73679A4 (en) 2022-05-04
US11777640B2 (en) 2023-10-03
KR20220011135A (ko) 2022-01-27
US20220077954A1 (en) 2022-03-10
EP3973679A1 (en) 2022-03-30
WO2020232665A1 (en) 2020-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31986C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91604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assignment in a frequency hopping mod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734100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а,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7370701B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7113757B (zh) Sc-fdma中的没有前导码的上行链路同步
US11528728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6322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US11558865B2 (en)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WO2020024218A1 (en) Standalone sss for rrm and channel estimation enhancement
TW202008829A (zh) 資源配置的方法和終端設備
WO2018059550A1 (zh) 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10017772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ation and cell identification with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8024127A1 (zh)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EP3866354B1 (en) Sequence-base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77764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mmy sequence insertion in data modulation
CN111492704B (zh) 用于时隙结构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26968A1 (zh)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JP7340586B2 (ja) 信号伝送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WO2023164909A1 (zh) 发送srs的方法、接收srs的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US2021040918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jugate data mod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