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0251A - 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0251A
CN113890251A CN202111411553.2A CN202111411553A CN113890251A CN 113890251 A CN113890251 A CN 113890251A CN 202111411553 A CN202111411553 A CN 202111411553A CN 113890251 A CN113890251 A CN 113890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annular
cover plate
spiral pip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15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90251B (zh
Inventor
张永生
邹建华
杜洪伟
闫丽利
张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gu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yuan Electromechanical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yuan Electromechanical Nant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yuan Electromechanical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115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0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0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0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90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0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包括电机单元、减速器单元、电机外壳,电机外壳包括环形罩、第一端盖板、第二端盖板、内隔板,第一端盖板、第二端盖板分别安装在环形罩两侧,内隔板设置在环形罩内部,内隔板将环形罩分隔为电机仓、减速器仓,电机仓位于靠近第二端盖板的一端,减速器仓位于靠近第一端盖板的一端,电机单元安装在电机仓内,减速器单元安装在减速器仓内。本发明的环形气囊能够根据局部发热量的变化调节冷却液的流通面积,通过冷却液的局部差量对铁芯的质量偏心进行修正,通过质量偏心的修正,使得电机在旋转时更加平稳,既提升了电机的功率因数,也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
背景技术
立式磨机的驱动电机一般采用异步电动机加垂直轴立式行星齿轮箱进行驱动,但这种驱动电机各个组件之间通过平键、联轴器拼接在一起,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电动机输出轴、联轴器、减速机输入轴,都在中高速状态下运行,再加上硬启动冲击,易于给轴承、键槽、齿面带来损害。另一方面,传统的变速电机通过风扇进行散热,其散热效率低下,会对电机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电机的铁芯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质心偏移的情况,该种电芯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电机轴的偏振,进而使电机的振动加剧,振动过大不仅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也会会电机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传统的立式磨机采用的使电机和齿轮箱分离的结构进行驱动,这种驱动方式会造成驱动链长度冗长,过长的驱动链会导致中间功率损耗较大,进而造成能源的过渡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包括电机单元、减速器单元、电机外壳,电机外壳包括环形罩、第一端盖板、第二端盖板、内隔板,第一端盖板、第二端盖板分别安装在环形罩两侧,内隔板设置在环形罩内部,内隔板将环形罩分隔为电机仓、减速器仓,电机仓位于靠近第二端盖板的一端,减速器仓位于靠近第一端盖板的一端,电机单元安装在电机仓内,减速器单元安装在减速器仓内,电机单元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散热风扇、电机轴,转子组件和电机轴紧固连接,电机轴一端穿过内隔板延伸到减速器仓内,电机轴穿过内隔板的一端和内隔板转动连接,电机轴远离内隔板的一端和第二端盖板转动连接,电机轴上还紧固连接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位于转子组件和第二端盖板之间,定子组件和环形罩内侧壁紧固连接。本发明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立式磨机的驱动电机,永磁电机转子无励磁绕组,铜耗小且功率因数高,并且永磁电机具有出色的运行效率,起动转矩大,能够满足重载起动需求,变频软启动对电气、机械冲击小。另一方面,本发明还通过正螺旋管、反螺旋管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支持,冷却液在铁芯内部也能循环流动,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电机整体的散热效果。本发明的环形气囊能够根据局部发热量的变化调节冷却液的流通面积,通过冷却液的局部差量对铁芯的质量偏心进行修正,通过质量偏心的修正,使得电机在旋转时更加平稳,既提升了电机的功率因数,也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转子组件包括铁芯、永磁磁极、隔磁槽,铁芯中间开设有圆孔,电机轴从圆孔中穿过,铁芯和电机轴紧固连接,永磁磁极安装在铁芯外侧壁上,永磁磁极有四个,四个永磁磁极围绕铁芯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永磁磁极的磁极方向设置为相反,铁芯外表面位于两个永磁磁极之间位置设置有隔磁槽。本发明在永磁磁极之间设置有隔磁槽,减小了漏磁的作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永磁体提供励磁,使电动机结构较为简单,降低了加工和装配费用,且省去了容易出问题的集电环和电刷,提高了电动机运行的可靠性;又因无需励磁电流,没有励磁损耗,提高了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进一步的,铁芯为多层叠片组成,铁芯中设置有正螺旋管、反螺旋管,铁芯中设置有和正螺旋管、反螺旋管相贴合的螺旋槽孔,正螺旋管和反螺旋管围绕在铁芯靠近电机轴处,正螺旋管、反螺旋管靠近内隔板的一端相互联通,正螺旋管、反螺旋管远离内隔板的一端延伸到电机轴处,电机轴中设置有两条流通通道,两条流通通道一端分别和正螺旋管、反螺旋管远离内隔板的一端相联通,流通通道另一端和散热风扇相联通。本发明在正螺旋管和反螺旋管中充入了冷却液,当电机启动时,铁芯会随着旋转磁场同步转动,在铁芯转动的过程中,正螺旋管、反螺旋管中的冷却液会产生不同方向的偏移,当螺旋倾斜向上的方向和旋转方向相反时,螺旋壁面对冷却液的作用力是斜向上的,向上的分力会推动冷却液螺旋向上流动,当螺旋倾斜向下的方向和旋转方向相反时,螺旋壁面对冷却液的作用力是斜向下的,向下的分力会推动冷却液螺旋向下流动,正螺旋管、反螺旋管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支持,冷却液在铁芯内部也能循环流动。冷却液吸收铁芯发出的热量,再将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液输送到散热风扇处进行散热处理。
进一步的,散热风扇包括连接环、扇叶、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U形回流孔,连接环和电机轴紧固连接,扇叶有若干片,若干片扇叶均匀设置在连接环外圈上,连接环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第一环形腔和一个流通通道相联通,第二环形腔和另一个流通通道想联通,U形回流孔位于扇叶内部,U形回流孔两端分别和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相联通。当冷却液携带热量来到散热风扇中时,根据电机的正反转,冷却液会进入到不同的环形腔室内部,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通过U形回流孔实现了环流,带着热量的冷却液会进入到U形回流孔中,扇叶随着连接环一起转动,扇叶表面会和更多的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更快的散发出去。本发明通过自驱动的换热方式使得散热机构的结构得到了简化,同时也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散热效果,避免了永磁磁极因高温而受到损坏。
进一步的,正螺旋管、反螺旋管中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气囊,环形气囊密布在正螺旋管、反螺旋管中,环形气囊贴近正螺旋管、反螺旋管的一面和正螺旋管、反螺旋管紧固连接,环形气囊之间设置有环形隔热板,环形隔热板和正螺旋管、反螺旋管壁面紧固连接,环形气囊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复位弹簧,若干个复位弹簧围绕环形气囊均匀分布,复位弹簧一端和环形气囊贴近正螺旋管、反螺旋管的一面紧固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和环形气囊远离正螺旋管、反螺旋管的一面紧固连接。由于铁芯叠片的加工误差,容易造成叠片局部位置的厚度、密度存在一些差异,当这种不标准的叠片混入铁芯中时,铁芯的质量中心会出现偏移,电机轴在转动时会因为偏心承受较大的载荷,进而电机会出现振动加大,噪音加大等问题。本发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正螺旋管、反螺旋管内设置了环形气囊,当某块叠片出现局部区域厚度较大或密度较大时,磁场在此处产生的涡流损耗会增加,该叠片不标准位置处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与该位置临近的环形气囊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的形变量会大于其他位置设置的环形气囊的膨胀量,和该位置相邻的环形气囊形变量也会略大于正常位置处的环形气囊膨胀量。当环形气囊膨胀后,该位置的冷却液通道会变窄,冷却液在流过此处时流速会加快,冷却液流速加快可以保证在通过该过热区域时冷却液的温升和正常区域保持在同一水平,冷却液在局部区域如果温升过大,则会影响其余部位的散热效果,使得散热不均匀。另一方面,当冷却液通道变窄时,位于该过热区域的冷却液量会减少,而与之对称的对面的冷却液通道没有发生变化,两侧冷却液会出现质量差,该质量差对叠片局部质量增加进行修正,使电机轴在转动时旋转过程中不会出现偏振的情况,通过选择合适的复位弹簧可以对膨胀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更精确的修正。本发明通过质量偏心的修正,使得电机在旋转时更加平稳,既提升了电机的功率因数,也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圈、定子绕组、卡齿,定子铁圈外壁面和环形罩内壁面紧固连接,定子铁圈内壁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卡齿,卡齿和定子铁圈内壁面紧固连接,定子绕组缠绕在卡齿上。定子绕组在卡齿上的缠绕方法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详细解释,当三相电流通过定子绕组时,会在定子铁圈中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会对永磁磁极产生力的作用下,转子组件会随着旋转磁场作同步转动,通过改变输入电流的频率,可以改变磁场变化的频率,进而改变电机的转速,实现电机变速。
进一步的,减速器单元包括输入齿轮、第一过渡齿轮、第二过渡齿轮、输出齿轮、输出轴、安装盖板、齿轮轴,安装盖板和环形罩内侧壁紧固连接,安装盖板将减速器仓分为上腔室、下腔室,输入齿轮、第一过渡齿轮位于下腔室中,输入齿轮和电机轴伸入减速器仓内的一端紧固连接,齿轮轴一端和内隔板转动连接,齿轮轴另一端穿过安装盖板,齿轮轴穿过安装盖板的一端和安装盖板转动连接,第一过渡齿轮和齿轮轴转动连接,第一过渡齿轮和输入齿轮相互啮合,第一过渡齿轮直径大于输入齿轮,第二过渡齿轮、输出齿轮位于上腔室中,输出轴一端和安装盖板转动连接,输出轴另一端穿过第一端盖板,输出轴穿过第一端盖板的一端和第一端盖板转动连接,输出齿轮和输出轴紧固连接,第二过渡齿轮和齿轮轴穿过安装盖板的一端紧固连接,第二过渡齿轮和输出齿轮相啮合,输出齿轮直径大于第二过渡齿轮。输出轴将转矩输入到输入齿轮上,输入齿轮带动第一过渡齿轮转动,第一过渡齿轮带动齿轮轴转动,齿轮轴带动第二过渡齿轮转动,第二过渡齿轮带动输出齿轮转动,输出齿轮将转矩输送给立式磨机。本发明通过内置齿轮的形式实现了电机减速,取消了齿轮箱中间环节,极大地缩短了传动链,占地空间缩小的同时,提高了驱动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立式磨机的驱动电机,永磁电机转子无励磁绕组,铜耗小且功率因数高,并且永磁电机具有出色的运行效率,起动转矩大,能够满足重载起动需求,变频软启动对电气、机械冲击小。另一方面,本发明还通过正螺旋管、反螺旋管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支持,冷却液在铁芯内部也能循环流动,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电机整体的散热效果。本发明的环形气囊能够根据局部发热量的变化调节冷却液的流通面积,通过冷却液的局部差量对铁芯的质量偏心进行修正,通过质量偏心的修正,使得电机在旋转时更加平稳,既提升了电机的功率因数,也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环形罩内部结构展示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正螺旋管、反螺旋管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面视图A-A;
图5是本发明的正常状态下环形气囊布局图;
图6是本发明的局部过热状态下环形气囊布局图;
图7是本发明的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俯视图;
图中:1-电机单元、11-转子组件、111-铁芯、1111-正螺旋管、1112-正螺旋管、1113-环形气囊、1114-复位弹簧、112-永磁磁极、113-隔磁槽、12-定子组件、121-定子铁圈、122-定子绕组、123-卡齿、13-散热风扇、131-连接环、132-扇叶、133-第一环形腔、134-第二环形腔、135-U形回流孔、14-电机轴、2-减速器单元、21-输入齿轮、22-第一过渡齿轮、23-第二过渡齿轮、24-输出齿轮、25-输出轴、26-安装盖板、27-齿轮轴、3-电机外壳、31-环形罩、32-第一端盖板、33-第二端盖板、34-内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包括电机单元1、减速器单元2、电机外壳3,电机外壳3包括环形罩31、第一端盖板32、第二端盖板33、内隔板34,第一端盖板32、第二端盖板33分别安装在环形罩31两侧,内隔板34设置在环形罩31内部,内隔板34将环形罩31分隔为电机仓、减速器仓,电机仓位于靠近第二端盖板33的一端,减速器仓位于靠近第一端盖板32的一端,电机单元1安装在电机仓内,减速器单元2安装在减速器仓内,电机单元1包括转子组件11、定子组件12、散热风扇13、电机轴14,转子组件11和电机轴14紧固连接,电机轴14一端穿过内隔板34延伸到减速器仓内,电机轴14穿过内隔板34的一端和内隔板34转动连接,电机轴14远离内隔板34的一端和第二端盖板33转动连接,电机轴14上还紧固连接有散热风扇13,散热风扇13位于转子组件11和第二端盖板33之间,定子组件12和环形罩31内侧壁紧固连接。本发明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立式磨机的驱动电机,永磁电机转子无励磁绕组,铜耗小且功率因数高,并且永磁电机具有出色的运行效率,起动转矩大,能够满足重载起动需求,变频软启动对电气、机械冲击小。另一方面,本发明还通过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支持,冷却液在铁芯111内部也能循环流动,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电机整体的散热效果。本发明的环形气囊1113能够根据局部发热量的变化调节冷却液的流通面积,通过冷却液的局部差量对铁芯111的质量偏心进行修正,通过质量偏心的修正,使得电机在旋转时更加平稳,既提升了电机的功率因数,也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7所示,转子组件11包括铁芯111、永磁磁极112、隔磁槽113,铁芯111中间开设有圆孔,电机轴14从圆孔中穿过,铁芯111和电机轴14紧固连接,永磁磁极112安装在铁芯111外侧壁上,永磁磁极112有四个,四个永磁磁极112围绕铁芯111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永磁磁极112的磁极方向设置为相反,铁芯111外表面位于两个永磁磁极112之间位置设置有隔磁槽113。本发明在永磁磁极112之间设置有隔磁槽113,减小了漏磁的作用。永磁同步电动 永磁体提供励磁,使电动机结构较为简单,降低了加工和装配费用,且省去了容易出问题的集电环和电刷,提高了电动机运行的可靠性;又因无需励磁电流,没有励磁损耗,提高了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如图3、4所示,铁芯111为多层叠片组成,铁芯111中设置有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铁芯111中设置有和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相贴合的螺旋槽孔,正螺旋管1111和反螺旋管1112围绕在铁芯111靠近电机轴14处,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靠近内隔板34的一端相互联通,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远离内隔板34的一端延伸到电机轴处,电机轴中设置有两条流通通道,两条流通通道一端分别和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远离内隔板34的一端相联通,流通通道另一端和散热风扇13相联通。本发明在正螺旋管1111和反螺旋管1112中充入了冷却液,当电机启动时,铁芯111会随着旋转磁场同步转动,在铁芯转动111的过程中,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中的冷却液会产生不同方向的偏移,当螺旋倾斜向上的方向和旋转方向相反时,螺旋壁面对冷却液的作用力是斜向上的,向上的分力会推动冷却液螺旋向上流动,当螺旋倾斜向下的方向和旋转方向相反时,螺旋壁面对冷却液的作用力是斜向下的,向下的分力会推动冷却液螺旋向下流动,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支持,冷却液在铁芯111内部也能循环流动。冷却液吸收铁芯发出的热量,再将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液输送到散热风扇13处进行散热处理。
如图4所示,散热风扇13包括连接环131、扇叶132、第一环形腔133、第二环形腔134、U形回流孔135,连接环131和电机轴14紧固连接,扇叶132有若干片,若干片扇叶132均匀设置在连接环131外圈上,连接环131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腔133、第二环形腔134,第一环形腔133和一个流通通道相联通,第二环形腔134和另一个流通通道想联通,U形回流孔135位于扇叶内部,U形回流孔135两端分别和第一环形腔133、第二环形腔134相联通。当冷却液携带热量来到散热风扇13中时,根据电机的正反转,冷却液会进入到不同的环形腔室内部,第一环形腔133、第二环形腔134通过U形回流孔135实现了环流,带着热量的冷却液会进入到U形回流孔135中,扇叶132随着连接环131一起转动,扇叶132表面会和更多的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更快的散发出去。本发明通过自驱动的换热方式使得散热机构的结构得到了简化,同时也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散热效果,避免了永磁磁极因高温而受到损坏。
如图5、6所示,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中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气囊1113,环形气囊1113密布在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中,环形气囊1113贴近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的一面和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紧固连接,环形气囊1113之间设置有环形隔热板,环形隔热板和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壁面紧固连接,环形气囊1113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复位弹簧1114,若干个复位弹簧1114围绕环形气囊1113均匀分布,复位弹簧1114一端和环形气囊1113贴近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的一面紧固连接,复位弹簧1114另一端和环形气囊1113远离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的一面紧固连接。由于铁芯叠片的加工误差,容易造成叠片局部位置的厚度、密度存在一些差异,当这种不标准的叠片混入铁芯111中时,铁芯111的质量中心会出现偏移,电机轴14在转动时会因为偏心承受较大的载荷,进而电机会出现振动加大,噪音加大等问题。本发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内设置了环形气囊1113,当某块叠片出现局部区域厚度较大或密度较大时,磁场在此处产生的涡流损耗会增加,该叠片不标准位置处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与该位置临近的环形气囊1113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的形变量会大于其他位置设置的环形气囊1113的膨胀量,和该位置相邻的环形气囊1113形变量也会略大于正常位置处的环形气囊1113膨胀量。当环形气囊1113膨胀后,该位置的冷却液通道会变窄,冷却液在流过此处时流速会加快,冷却液流速加快可以保证在通过该过热区域时冷却液的温升和正常区域保持在同一水平,冷却液在局部区域如果温升过大,则会影响其余部位的散热效果,使得散热不均匀。另一方面,当冷却液通道变窄时,位于该过热区域的冷却液量会减少,而与之对称的对面的冷却液通道没有发生变化,两侧冷却液会出现质量差,该质量差对叠片局部质量增加进行修正,使电机轴14在转动时旋转过程中不会出现偏振的情况,通过选择合适的复位弹簧1114可以对膨胀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更精确的修正。本发明通过质量偏心的修正,使得电机在旋转时更加平稳,既提升了电机的功率因数,也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7所示,定子组件12包括定子铁圈121、定子绕组122、卡齿123,定子铁圈121外壁面和环形罩31内壁面紧固连接,定子铁圈121内壁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卡齿123,卡齿123和定子铁圈121内壁面紧固连接,定子绕组122缠绕在卡齿123上。定子绕组122在卡齿123上的缠绕方法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详细解释,当三相电流通过定子绕组122时,会在定子铁圈121中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会对永磁磁极112产生力的作用下,转子组件11会随着旋转磁场作同步转动,通过改变输入电流的频率,可以改变磁场变化的频率,进而改变电机的转速,实现电机变速。
如图2所示,减速器单元2包括输入齿轮21、第一过渡齿轮22、第二过渡齿轮23、输出齿轮24、输出轴25、安装盖板26、齿轮轴27,安装盖板26和环形罩31内侧壁紧固连接,安装盖板26将减速器仓分为上腔室、下腔室,输入齿轮21、第一过渡齿轮22位于下腔室中,输入齿轮21和电机轴14伸入减速器仓内的一端紧固连接,齿轮轴27一端和内隔板34转动连接,齿轮轴27另一端穿过安装盖板26,齿轮轴27穿过安装盖板26的一端和安装盖板26转动连接,第一过渡齿轮22和齿轮轴27转动连接,第一过渡齿轮22和输入齿轮21相互啮合,第一过渡齿轮22直径大于输入齿轮21,第二过渡齿轮23、输出齿轮24位于上腔室中,输出轴25一端和安装盖板26转动连接,输出轴25另一端穿过第一端盖板32,输出轴25穿过第一端盖板32的一端和第一端盖板32转动连接,输出齿轮24和输出轴25紧固连接,第二过渡齿轮23和齿轮轴27穿过安装盖板26的一端紧固连接,第二过渡齿轮23和输出齿轮24相啮合,输出齿轮24直径大于第二过渡齿轮23。输出轴25将转矩输入到输入齿轮21上,输入齿轮21带动第一过渡齿轮22转动,第一过渡齿轮22带动齿轮轴27转动,齿轮轴27带动第二过渡齿轮23转动,第二过渡齿轮23带动输出齿轮24转动,输出齿轮24将转矩输送给立式磨机,本发明通过内置齿轮的形式实现了电机减速,取消了齿轮箱中间环节,极大地缩短了传动链,占地空间缩小的同时,提高了驱动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三相电流通过定子绕组122时,会在定子铁圈121中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会对永磁磁极112产生力的作用下,转子组件11会随着旋转磁场作同步转动。在铁芯转动111的过程中,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中的冷却液会产生不同方向的偏移,当螺旋倾斜向上的方向和旋转方向相反时,螺旋壁面对冷却液的作用力是斜向上的,向上的分力会推动冷却液螺旋向上流动,当螺旋倾斜向下的方向和旋转方向相反时,螺旋壁面对冷却液的作用力是斜向下的,向下的分力会推动冷却液螺旋向下流动。根据电机的正反转,冷却液会进入到不同的环形腔室内部,第一环形腔133、第二环形腔134通过U形回流孔135实现了环流,带着热量的冷却液会进入到U形回流孔135中,扇叶132随着连接环131一起转动,扇叶132表面会和更多的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更快的散发出去。在冷却液流动的过程中,环形气囊1113通过改变流通截面的大小调节偏心。输出轴25将转矩输入到输入齿轮21上,输入齿轮21带动第一过渡齿轮22转动,第一过渡齿轮22带动齿轮轴27转动,齿轮轴27带动第二过渡齿轮23转动,第二过渡齿轮23带动输出齿轮24转动,输出齿轮24将转矩输送给立式磨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电机包括电机单元(1)、减速器单元(2)、电机外壳(3),所述电机外壳(3)包括环形罩(31)、第一端盖板(32)、第二端盖板(33)、内隔板(34),所述第一端盖板(32)、第二端盖板(33)分别安装在环形罩(31)两侧,所述内隔板(34)设置在环形罩(31)内部,内隔板(34)将环形罩(31)分隔为电机仓、减速器仓,所述电机仓位于靠近第二端盖板(33)的一端,所述减速器仓位于靠近第一端盖板(32)的一端,所述电机单元(1)安装在电机仓内,所述减速器单元(2)安装在减速器仓内,所述电机单元(1)包括转子组件(11)、定子组件(12)、散热风扇(13)、电机轴(14),所述转子组件(11)和电机轴(14)紧固连接,所述电机轴(14)一端穿过内隔板(34)延伸到减速器仓内,电机轴(14)穿过内隔板(34)的一端和内隔板(34)转动连接,电机轴(14)远离内隔板(34)的一端和第二端盖板(33)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轴(14)上还紧固连接有散热风扇(13),所述散热风扇(13)位于转子组件(11)和第二端盖板(33)之间,所述定子组件(12)和环形罩(31)内侧壁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11)包括铁芯(111)、永磁磁极(112)、隔磁槽(113),所述铁芯(111)中间开设有圆孔,所述电机轴(14)从圆孔中穿过,铁芯(111)和电机轴(14)紧固连接,所述永磁磁极(112)安装在铁芯(111)外侧壁上,所述永磁磁极(112)有四个,四个永磁磁极(112)围绕铁芯(111)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永磁磁极(112)的磁极方向设置为相反,所述铁芯(111)外表面位于两个永磁磁极(112)之间位置设置有隔磁槽(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111)为多层叠片组成,所述铁芯(111)中设置有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铁芯(111)中设置有和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相贴合的螺旋槽孔,所述正螺旋管(1111)和反螺旋管(1112)围绕在铁芯(111)靠近电机轴(14)处,所述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靠近内隔板(34)的一端相互联通,所述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远离内隔板(34)的一端延伸到电机轴处,所述电机轴中设置有两条流通通道,两条所述流通通道一端分别和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远离内隔板(34)的一端相联通,流通通道另一端和散热风扇(13)相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13)包括连接环(131)、扇叶(132)、第一环形腔(133)、第二环形腔(134)、U形回流孔(135),所述连接环(131)和电机轴(14)紧固连接,所述扇叶(132)有若干片,若干片扇叶(132)均匀设置在连接环(131)外圈上,所述连接环(131)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腔(133)、第二环形腔(134),所述第一环形腔(133)和一个流通通道相联通,所述第二环形腔(134)和另一个流通通道想联通,所述U形回流孔(135)位于扇叶内部,U形回流孔(135)两端分别和第一环形腔(133)、第二环形腔(134)相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中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气囊(1113),所述环形气囊(1113)密布在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中,环形气囊(1113)贴近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的一面和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紧固连接,环形气囊(1113)之间设置有环形隔热板,所述环形隔热板和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壁面紧固连接,所述环形气囊(1113)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复位弹簧(1114),若干个所述复位弹簧(1114)围绕环形气囊(1113)均匀分布,所述复位弹簧(1114)一端和环形气囊(1113)贴近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的一面紧固连接,复位弹簧(1114)另一端和环形气囊(1113)远离正螺旋管(1111)、反螺旋管(1112)的一面紧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12)包括定子铁圈(121)、定子绕组(122)、卡齿(123),所述定子铁圈(121)外壁面和环形罩(31)内壁面紧固连接,所述定子铁圈(121)内壁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卡齿(123),所述卡齿(123)和定子铁圈(121)内壁面紧固连接,所述定子绕组(122)缠绕在卡齿(12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单元(2)包括输入齿轮(21)、第一过渡齿轮(22)、第二过渡齿轮(23)、输出齿轮(24)、输出轴(25)、安装盖板(26)、齿轮轴(27),所述安装盖板(26)和环形罩(31)内侧壁紧固连接,安装盖板(26)将减速器仓分为上腔室、下腔室,所述输入齿轮(21)、第一过渡齿轮(22)位于下腔室中,所述输入齿轮(21)和电机轴(14)伸入减速器仓内的一端紧固连接,所述齿轮轴(27)一端和内隔板(34)转动连接,齿轮轴(27)另一端穿过安装盖板(26),齿轮轴(27)穿过安装盖板(26)的一端和安装盖板(2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渡齿轮(22)和齿轮轴(2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渡齿轮(22)和输入齿轮(21)相互啮合,第一过渡齿轮(22)直径大于输入齿轮(21),所述第二过渡齿轮(23)、输出齿轮(24)位于上腔室中,所述输出轴(25)一端和安装盖板(26)转动连接,输出轴(25)另一端穿过第一端盖板(32),所述输出轴(25)穿过第一端盖板(32)的一端和第一端盖板(32)转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24)和输出轴(25)紧固连接,所述第二过渡齿轮(23)和齿轮轴(27)穿过安装盖板(26)的一端紧固连接,所述第二过渡齿轮(23)和输出齿轮(24)相啮合,所述输出齿轮(24)直径大于第二过渡齿轮(23)。
CN202111411553.2A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 Active CN113890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1553.2A CN113890251B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1553.2A CN113890251B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0251A true CN113890251A (zh) 2022-01-04
CN113890251B CN113890251B (zh) 2022-10-28

Family

ID=79016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1553.2A Active CN113890251B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02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5703A (zh) * 2024-03-15 2024-04-16 常州天安尼康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化可调节式散热功能的交流电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02062A (ja) * 2009-06-19 2011-01-06 Yaskawa Electric Corp 減速機構内蔵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多関節ロボット
CN204928470U (zh) * 2015-09-17 2015-12-30 瑞安市东邦电机有限公司 带减速器的电机
TWM517473U (zh) * 2015-06-16 2016-02-11 Univ Nat Cheng Kung 具有雙螺旋冷卻液流道的液冷式機殼
CN205753785U (zh) * 2016-05-11 2016-11-30 哈尔滨理工大学 具有螺旋双向水冷式端部冷却系统的汽轮发电机
CN206313600U (zh) * 2016-12-02 2017-07-07 北京精雕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转子铁芯冷却的电主轴
US20170276412A1 (en) * 2016-03-24 2017-09-28 Johnson Electric S.A. Cooling fan and air-cooled refrigerator comprising same
CN107482866A (zh) * 2017-08-22 2017-12-15 重庆大学 螺旋双水流道冷却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
CN208571852U (zh) * 2018-07-06 2019-03-01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周向双螺旋冷却水路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02062A (ja) * 2009-06-19 2011-01-06 Yaskawa Electric Corp 減速機構内蔵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多関節ロボット
TWM517473U (zh) * 2015-06-16 2016-02-11 Univ Nat Cheng Kung 具有雙螺旋冷卻液流道的液冷式機殼
CN204928470U (zh) * 2015-09-17 2015-12-30 瑞安市东邦电机有限公司 带减速器的电机
US20170276412A1 (en) * 2016-03-24 2017-09-28 Johnson Electric S.A. Cooling fan and air-cooled refrigerator comprising same
CN205753785U (zh) * 2016-05-11 2016-11-30 哈尔滨理工大学 具有螺旋双向水冷式端部冷却系统的汽轮发电机
CN206313600U (zh) * 2016-12-02 2017-07-07 北京精雕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转子铁芯冷却的电主轴
CN107482866A (zh) * 2017-08-22 2017-12-15 重庆大学 螺旋双水流道冷却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
CN208571852U (zh) * 2018-07-06 2019-03-01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周向双螺旋冷却水路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5703A (zh) * 2024-03-15 2024-04-16 常州天安尼康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化可调节式散热功能的交流电机
CN117895703B (zh) * 2024-03-15 2024-05-14 常州天安尼康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化可调节式散热功能的交流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0251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890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oling an electric machine
US10141798B2 (en) Cooling of an electric machine
US2618756A (en) Liquid cooled electrical machine
WO2018103307A1 (zh) 电机转子支架以及电机
CN104505987B (zh) 旋转电机
JP5703698B2 (ja) 回転機及び車両
JP3307311B2 (ja) 電動機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H04229049A (ja) 電気機械の回転子の液体冷却
CN208986739U (zh) 盘式电机
JPH04251545A (ja) 電気機械の固定子冷却装置
CN103208883A (zh) 带改进的冷却装置的风力涡轮机
US6392320B1 (en) Gas-cooled electrical machine having an axial fan
CN212649313U (zh) 电动压裂车泵用一体机
CN110224538A (zh) 一种隔爆型超高效三相异步电动机
CN113890251B (zh) 一种立式磨机用的大功率变速电机
EP3200328B1 (en) Energy conversion apparatus
CN117155012A (zh) 一种内置式永磁行星电滚筒
EP3958445B1 (en) Cooling system, electric motor and wind-power electric generator set
CN111740517B (zh) 盘式异步电机的转子和具有其的电机
US20220320928A1 (en) Electric motor with simplified winding and u-shaped rotor
CN210958000U (zh) 一种电动车用高速电机壳
CN109921593A (zh) 一种涡旋电机
CN117748872B (zh) 径向双转子电机
CN219999182U (zh) 一种装有水冷装置的外转子低速大扭矩永磁电机
US11728715B2 (en) Electric motor with simplified winding and dual r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9

Address after: 226300 no.885 Qingdao Road, Nanto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Bogu Technology (Nant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300 no.885 Qingdao Road, high tech Zone,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Boyuan electromechanical (Nanto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