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9253A - 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9253A
CN113889253A CN202111032397.9A CN202111032397A CN113889253A CN 113889253 A CN113889253 A CN 113889253A CN 202111032397 A CN202111032397 A CN 202111032397A CN 113889253 A CN113889253 A CN 113889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management
module
medical care
ap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23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晓萌
方进博
李银银
李旻璐
游桂英
贺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0323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92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9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92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physical therapies or activities, e.g. physiotherapy, acupressure or exercis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nutrition control, e.g. die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医疗技术管理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包括平台、患者APP端与医护WEB端;患者APP端与医护WEB端,其中:患者APP端为用户使用端,通过登录使用患者APP端内的功能模块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医护WEB端为医护人员工作端,医护人员登录后对医护WEB端内的功能进行使用以及对患者在患者APP端内的情况进行统计与管理。用户通过患者APP端能进行自我的管理与监督,以及就诊信息;医护工作者通过医护WEB端,能过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掌握,进行数据的管理,宣传及教育,使对心衰患者的管理系统化。

Description

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医疗技术管理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目前,研究显示对心衰患者进行疾病管理,可促进心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死亡及再次住院率,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近年来,我国一些医院也相继开展了面向出院心衰患者的疾病管理。这些管理多以护士为主导,采用患者教育、随访和心衰门诊的方式。但目前仍主要以大医院为中心,以重症晚期病人为主要对象,缺乏基层社区医院的参与,不能面向整个患病群体。多数医院没有专门的心力衰竭门诊,对心衰患者的管理尚不能做到系统化;同时,也没有相应的APP使患者对自己进行监督与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通过该平台,用户通过患者APP端能进行自我的管理与监督,以及就诊信息;医护工作者通过医护WEB端,能过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掌握,进行数据的管理,宣传及教育,做到系统化的管理。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其特征是,包括平台、患者APP端与医护WEB端;所述患者APP端与医护WEB端,其中:所述患者APP端为用户使用端,通过登录使用患者APP端内的功能模块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所述医护WEB端为医护人员工作端,医护人员登录后对医护WEB端内的功能进行使用以及对患者在患者APP端内的情况进行统计与管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该平台包括平台、患者APP端与医护WEB端,患者APP端为用户使用端,用户通过登录可以使用患者APP端内的功能模块,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医护WEB端为医护人员工作端,医护人员登录后可以对医护WEB端内的功能进行使用,以及对患者在患者APP端内的情况进行统计与管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患者APP端包括登录模块、首页、自我管理模块、自我监测模块与个人中心,其中:所述登录模块包括账号注册、账号输入框、密码输入框、验证码;通过注册使用账号,将注册的账号输入到账号输入框,输入密码与验证码进入到患者APP端,选择首页、自我管理模块、自我监测模块与个人中心进行患者APP端的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APP端包括登录模块、首页、自我管理模块、自我监测模块与个人中心。登录模块包括账号注册、账号输入框、密码输入框、验证码;用户通过注册使用账号,将注册的账号输入到账号输入框,输入密码与验证码进入到首页。通过自我管理模块,用户能进行对自我的饮食、日常运动与康复锻炼进行管理。通过自我监测模块,用户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如血压、心率、体重、症状、尿量、饮入量等进行监测与统计,将监测与统计的数据与正常的数据进行比对,当监测与统计的数据达到正常数据的危险阈值时进行预警提示;同时还能监测每日是否吃药,是否进行日常的运动。通过个人中心,患者能对自己注册的账号信息进行修改,能进行与医护人员的问答,及时的了解信息,以及进行使用意见的反馈,同时平台也能给用户推送相关的消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首页包括就诊记录、用药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宣教推送;在首页通过自己的需要选择首页内的功能单元;所述自我管理包括饮食管理、日常运动与康复训练;通过对饮食与日常进行自我的管理;所述个人中心包括账号信息、消息中心、医护问答与意见反馈;通过个人中心对自己的账号进行管理,同时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页包括就诊记录、用药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宣教推送。通过就诊记录,用户可以知道自己的上次就诊时间、医院、科室、医生、下次就诊时间。用户进行就诊记录查询时,看见的是最新的一条消息,当用户点击“历史”后会显示以往的所有记录,就诊记录的消息可以通过患者APP端端与医护WEB端进行修改。用药管理包括用药方案、用药提醒与历史用药方案。用药方案能知道用药的名称,用药的剂量;用药提醒能提醒用户服用吃药;通过历史用药方案对以往的用药方案与记录进行查询。健康教育通过文字、图片与视频的形式,使用户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健康教育包括文章列表、分类查找与关键词搜索。健康宣教推送会不定时的给用户推送健康知识的文章、视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医护WEB端包括登录窗口、工作台模块、患者管理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管理员、问答管理模块、健康教育模块、药品说明;通过登录窗口使用账号密码进行登录,登录后根据需要选择工作的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WEB端包括登录窗口、工作台模块、患者管理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管理员、问答管理模块、健康教育模块、药品说明;医护人员通过登录窗口使用账号密码进行登录,登录后根据需要选择工作的模块。医护人员在登录窗口进行账号登录后,就能使用医护WEB端内的功能模块。工作台模块用于预警提示,提示工作的时间与内容。医护人员通过患者管理模块对患者进行管理与统计,对患者用户在患者APP端端的数据进行查询,了解患者具体情况。数据统计模块对所有的医护人员与用户进行使用数据的统计。管理员分为超级管理员与普通管理员,普通管理员只能对部分的功能进行使用与访问;超级管理员能对所有的功能模块进行访问与修改,并对普通管理员的权限进行修改。问答管理模块能对来自患者APP端端的用户的提问进行查询、筛选与答复,并将答复结果同步到患者APP端。健康教育模块能对关于健康知识的文章进行查找、筛选、修改与增加,并将文章推送到患者APP端首页的健康宣教推送单元。药品说明模块能对药品的名称与药品的详细信息进行录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患者管理模块包括患者录入、患者列表与患者详情;通过患者管理模块了解患者的病情详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管理模块包括患者录入、患者列表与患者详情。医护人员通过患者录入将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建立患者列表,在患者列表能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编辑、删除、导出与筛选查询。通过点击患者列表里的患者名字,能对患者详情进行查看,患者详情包括了来自通过患者录入时的信息与来自患者APP端的详细信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台与医护WEB端、平台与患者APP端之间信号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台与医护WEB端、平台与患者APP端之间信号连接,医护人员通过平台在医护WEB端能对患者在患者APP端上的数据信息进行读取查询,向患者APP端推送消息。患者APP端通过平台能接收来自医护WEB端的消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该平台,用户通过患者APP端能进行自我的管理与监督,以及就诊信息查询;医护工作者通过医护WEB端,能过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掌握,进行数据的管理,宣传及教育,使对心衰患者的管理系统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台;2、患者APP端;3、医护WEB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如图1-2所示,包括平台1、患者APP端2与医护WEB端3;患者APP端2与医护WEB端3,其中:患者APP端2为用户使用端,用户通过登录可以使用患者APP端2内的功能模块,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医护WEB端3为医护人员工作端,医护人员登录后可以对医护WEB端3内的功能进行使用,以及对患者在患者APP端2内的情况进行统计与管理。
患者APP端2包括登录模块、首页、自我管理模块、自我监测模块与个人中心,其中:登录模块包括账号注册、账号输入框、密码输入框、验证码;用户通过注册使用账号,将注册的账号输入到账号输入框,输入密码与验证码进入到首页。登录模块包括账号注册、账号输入框、密码输入框、验证码;用户通过注册使用账号,将注册的账号输入到账号输入框,输入密码与验证码进入到患者APP端2,选择首页、自我管理模块、自我监测模块与个人中心进行患者APP端2的使用。通过自我管理模块,用户能进行对自我的饮食、日常运动与康复锻炼进行管理。通过自我监测模块,用户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如血压、心率、体重、症状、尿量、饮入量等进行监测与统计,将监测与统计的数据与正常的数据进行比对,当监测与统计的数据达到正常数据的危险阈值时进行预警提示;同时还能监测每日是否吃药,是否进行日常的运动。通过个人中心,患者能对自己注册的账号信息进行修改,能进行与医护人员的问答,及时的了解信息,以及进行使用意见的反馈,同时平台1也能给用户推送相关的消息。
首页包括就诊记录、用药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宣教推送;用户在首页通过自己的需要选择首页内的功能单元;自我管理包括饮食管理、日常运动与康复训练;用户通过对自己的饮食与日常进行自我的管理;个人中心包括账号信息、消息中心、医护问答与意见反馈;用户通过个人中心能对自己的账号进行管理,同时也能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馈。通过就诊记录,用户可以知道自己的上次就诊时间、医院、科室、医生、下次就诊时间。用户进行就诊记录查询时,看见的是最新的一条消息,当用户点击“历史”后会显示以往的所有记录,就诊记录的消息可以通过患者APP端2端与医护WEB端3进行修改。用药管理包括用药方案、用药提醒与历史用药方案。用药方案能知道用药的名称,用药的剂量;用药提醒能提醒用户服用吃药;通过历史用药方案对以往的用药方案与记录进行查询。健康教育通过文字、图片与视频的形式,使用户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健康教育包括文章列表、分类查找与关键词搜索。健康宣教推送会不定时的给用户推送健康知识的文章、视频。
医护WEB端3包括登录窗口、工作台模块、患者管理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管理员、问答管理模块、健康教育模块、药品说明;医护人员通过登录窗口使用账号密码进行登录,登录后根据需要选择工作的模块。医护人员通过登录窗口使用账号密码进行登录,登录后根据需要选择工作的模块。医护人员在登录窗口进行账号登录后,就能使用医护WEB端3内的功能模块。工作台模块用于预警提示,提示工作的时间与内容。医护人员通过患者管理模块对患者进行管理与统计,对患者用户在患者APP端2端的数据进行查询,了解患者具体情况。数据统计模块对所有的医护人员与用户进行使用数据的统计。管理员分为超级管理员与普通管理员,普通管理员只能对部分的功能进行使用与访问;超级管理员能对所有的功能模块进行访问与修改,并对普通管理员的权限进行修改。超级管理员为主任级以上医生,普通管理员为普通医师或护士。问答管理模块能对来自患者APP端2端的用户的提问进行查询、筛选与答复,并将答复结果同步到患者APP端2。健康教育模块能对关于健康知识的文章进行查找、筛选、修改与增加,并将文章推送到患者APP端2首页的健康宣教推送单元。药品说明模块能对药品的名称与药品的详细信息进行录入。当有多家医院使用时,在医护WEB端3能够进行医院与医院之间的数据隔离。
患者管理模块包括患者录入、患者列表与患者详情;医护人员通过患者管理模块能够了解患者的病情详情。医护人员通过患者录入将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建立患者列表,在患者列表能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编辑、删除、导出与筛选查询。通过点击患者列表里的患者名字,能对患者详情进行查看,患者详情包括了来自通过患者录入时的信息与来自患者APP端2的详细信息。
医护WEB端3与患者APP端2之间信号连接通过网络连接。医护人员在医护WEB端3能对患者在患者APP端2上的数据信息进行读取查询,向患者APP端2推送消息。患者APP端2能接收来自医护WEB端3的消息。
通过本实施例,得到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通过该平台1,用户通过患者APP端2能进行自我的管理与监督,以及就诊信息查询;医护工作者通过医护WEB端3,能过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掌握,进行数据的管理,宣传及教育,做到系统化的管理。
工作原理:该平台1包括患者APP端2与医护WEB端3,患者APP端2使用时,用户通过注册使用账号,将注册的账号输入到账号输入框,输入密码与验证码进入到患者APP端2,选择首页、自我管理模块、自我监测模块与个人中心进行患者APP端2的使用。医护端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登录账号后进入到医护WEB端3,医护人员根据需要选择工作台模块、患者管理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管理员、问答管理模块、健康教育模块、药品说明模块进行医护端的使用。患者APP端2将用户的数据传输到平台1,医护人员在医护WEB端3通过网络对患者的数据进行下载或者查询。从医护WEB端3发送的消息先传输到平台1,平台1在传送到患者APP端2,用户通过网络进行查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其特征是,包括平台(1)、患者APP端(2)与医护WEB端(3);所述患者APP端(2)与医护WEB端(3),其中:所述患者APP端(2)为用户使用端,通过登录使用患者APP端(2)内的功能模块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所述医护WEB端(3)为医护人员工作端,医护人员登录后对医护WEB端(3)内的功能进行使用以及对患者在患者APP端(2)内的情况进行统计与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患者APP端(2)包括登录模块、首页、自我管理模块、自我监测模块与个人中心,其中:所述登录模块包括账号注册、账号输入框、密码输入框、验证码;通过注册使用账号,将注册的账号输入到账号输入框,输入密码与验证码进入到患者APP端(2),选择首页、自我管理模块、自我监测模块与个人中心进行患者APP端(2)的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其特征是:所述首页包括就诊记录、用药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宣教推送;在首页通过自己的需要选择首页内的功能单元;所述自我管理包括饮食管理、日常运动与康复训练;通过对饮食与日常进行自我的管理;所述个人中心包括账号信息、消息中心、医护问答与意见反馈;通过个人中心对自己的账号进行管理,同时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医护WEB端(3)包括登录窗口、工作台模块、患者管理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管理员、问答管理模块、健康教育模块、药品说明;通过登录窗口使用账号密码进行登录,登录后根据需要选择工作的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患者管理模块包括患者录入、患者列表与患者详情;通过患者管理模块了解患者的病情详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平台(1)与医护WEB端(3)、平台(1)与患者APP端(2)之间信号连接。
CN202111032397.9A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 Pending CN1138892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2397.9A CN113889253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2397.9A CN113889253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9253A true CN113889253A (zh) 2022-01-04

Family

ID=79012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2397.9A Pending CN113889253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925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9832A (zh) * 2017-06-09 2017-10-03 河北思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掌上医院app
CN111554365A (zh) * 2019-03-20 2020-08-1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慢性病综合服务平台
CN112786177A (zh) * 2021-03-19 2021-05-11 南京市中医院 一种用于uc医患的prii管理平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9832A (zh) * 2017-06-09 2017-10-03 河北思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掌上医院app
CN111554365A (zh) * 2019-03-20 2020-08-1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慢性病综合服务平台
CN112786177A (zh) * 2021-03-19 2021-05-11 南京市中医院 一种用于uc医患的prii管理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eller et al.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Sutherland et al. Structured review: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nurse case managers in improving health outcomes in three major chronic diseases
US101629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pplying state of being to health care delivery
CN111554365A (zh) 一种慢性病综合服务平台
CN106845085A (zh) 一种糖尿病的在线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Rantz et al. Improving nurse care coordination with technology
CN108281195A (zh) 一种医疗数据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Mechanic Treating mental illness: generalist versus specialist
Dochterman et al. Describing us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Robbins et al. Efficacy of a clinical decision-support system in an HIV practice: a randomized trial
CN108346473A (zh) 一种慢性病精细化管理平台
CN104219275B (zh) 癌症患者社区短信延续护理系统
Kadarina et al. Preliminary design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pplication for supporting mother and child health program in Indonesia
CN106326623A (zh) 健康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325893A (zh) 一种养老智能看护管理方法
Coleman et al. Hospitalization rates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 with dementia: A pilot study of the impact of a special care unit
Lytvyn et al. Medical Content Processing in Intelligent System of District Therapist.
Nissenson et al. Evaluation of disease-state management of dialysis patients
Shever et al. Pattern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use across 6 days of acute care hospitalization for three older patient populations
KR20130089989A (ko) 생체정보를 이용한 건강관리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Barrett et al. Chang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pril–december 2020), 29 states
CN113889253A (zh) 一种心力衰竭连续性管理的平台
CN116130119A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康复辅助管理系统
KR20050055894A (ko) 표준 질병예방 지식데이터베이스 및 개인 진료기록데이터베이스를 이용한 의료정보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3903472A (zh)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健康数据查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