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5239A - 光学膜片、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片、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5239A
CN113885239A CN202111110884.2A CN202111110884A CN113885239A CN 113885239 A CN113885239 A CN 113885239A CN 202111110884 A CN202111110884 A CN 202111110884A CN 113885239 A CN113885239 A CN 113885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film
liquid crystal
nematic liquid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08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志聪
袁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Beihai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Beihai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Beihai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08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52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5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52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2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a switchable viewing ang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光学膜片、显示组件以及显示装置,光学膜片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调光膜,每一调光膜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设有第一电极层,第二基板设有第二电极层;每一调光膜还包括叠设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聚合物层和向列相液晶层,向列相液晶层位于聚合物层和第二基板之间;每一调光膜的向列相液晶层与聚合物的连接处形成有弧形的界面,界面凸向第一基板并具有同向延伸的两个直边,至少两个调光膜的直边的延伸方向不同;光学膜片在向列相液晶层在与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等效折射率大于聚合物层的折射率时,进入广视角显示状态。本申请提出的光学膜片的解析度和出光可视角度更佳。

Description

光学膜片、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膜片、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技术的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聚合物分散液晶)架构中,将有机聚合物和液晶的混合物填充于两个导电电极层之间,通过对两个导电电极通电使两个导电电极之间产生可驱动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场,从而调节整个PDLC架构的出光视角。
在相关技术中,当PDLC架构中的两个导电电极层不通电时,两个导电电极层之间不形成电场,每一液晶分子的光轴自然地择优取向,在PDLC架构进光时,因为有机聚合物和液晶分子的折射率不匹配,光在有机聚合物和液晶分子之间产生多次折射,导致采用PDLC架构的光学膜片的出光方向散乱无序,而使光学膜片整体呈现不透明的类似扩散片的出光效果,光学膜片的解析度较差,光学膜片出光的可视角度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光学膜片,旨在通过在第一调光膜和第二调光膜内设置分层叠设的聚合物层和向列相液晶层,避免聚合物和向列相液晶混合时带来的出光散乱无序的问题,并通过将第一调光膜内的聚合物层和向列相液晶层之间的弧形界面,以及第二调光膜内聚合物层和向列相液晶层之间的弧形界面非并行设置,来提升光学膜片的解析度和光学膜片出光的可视角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调光膜,每一所述调光膜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设有可与所述第一电极层配合产生电场的第二电极层;
每一所述调光膜还包括叠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聚合物层和向列相液晶层,所述向列相液晶层位于所述聚合物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每一所述调光膜的向列相液晶层与聚合物的连接处形成有界面,所述界面为弧面,每一所述调光膜的界面凸向所述第一基板,每一所述界面具有同向延伸的两个直边,至少两个所述调光膜的所述直边的延伸方向不同;
所述光学膜片具有广视角显示状态,在所述广视角显示状态时,所述向列相液晶层在与所述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等效折射率大于所述聚合物层的折射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向列相液晶层包括同向延伸的多个柱段结构;
每一所述柱段结构与一所述聚合物层连接,且每一所述柱段结构与所述聚合物层的连接处形成一所述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调光膜内的所述直边与所述柱段结构同向延伸。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调光膜内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柱段结构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
在每一所述调光膜内,所述聚合物层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基板延伸的多个延展部,每一所述延展部填充一所述间隔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调光膜内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柱段结构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片具有窄视角显示状态,在所述窄视角显示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光学膜片的向列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的配向相同,所述向列相液晶层在与所述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等效折射率小于或等于所述聚合物层的折射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两个所述调光膜;
两个所述调光膜的所述直边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调光膜的所述界面的曲率相同。
其次,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
显示面板;和
上述的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进光侧或出光侧。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上述的显示组件;和
背光模组,所述显示组件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调光膜叠设,每一调光膜包括可配合形成电场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设有叠设的聚合物层和向列相液晶层,当光学膜片处于广视角显示状态时,向列相液晶层在与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等效折射率大于聚合物层的折射率,因为每一调光膜内的聚合物层和向列相液晶层相互独立而非混合,由一调光膜向列相液晶层入射该调光膜聚合物层的光线,将在向列相液晶层和聚合物连接的界面处产生折射,并以更为均匀且发散方向更为规律有序的方式出射该调光膜,出射该调光膜的发散光线入射另一调光膜内并以同样的方式发散后出射,如此,光学膜片的出光将更为有序而不散乱,整个光学膜片将呈现出更为透亮的显示状态而具有更佳的解析度。同时,因为至少两个调光膜内界面的直边的延伸方向不同,光线在不同界面上产生折射后将产生出射方向和角度不同的折射光,加上不同调光膜内的界面均可对光线进行折射而实现光线的发散调节,至少两个调光膜即可对光线进行至少两次发散调节,如此可使光学膜片的出光具有更广的可视角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光学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调光膜片在断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调光膜片在通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向列相液晶层在窄视角显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向列相液晶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申请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光学膜片 116 向列相液晶层
11 调光膜 1161 柱段结构
111 第一基板 1162 液晶分子
112 第二基板 117 界面
113 第一电极层 1171 直边
114 第二电极层 2 显示面板
115 聚合物层 3 背光模组
1151 延展部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光学膜片1,如图1所示,该光学膜片1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调光膜11,每一调光膜11包括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第一基板111设有第一电极层113,第二基板112设有可与第一电极层113配合产生电场的第二电极层114;每一调光膜11还包括叠设于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之间的聚合物层115和向列相液晶层116,向列相液晶层116位于聚合物层115和第二基板112之间;每一调光膜11的向列相液晶层116与聚合物的连接处形成有界面117,界面117为弧面,每一调光膜11的界面117凸向第一基板111,每一界面117具有同向延伸的两个直边1171,至少两个调光膜11的直边1171的延伸方向不同;光学膜片1具有广视角显示状态,在广视角显示状态时,向列相液晶层116在与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等效折射率大于聚合物层115的折射率。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调光膜11的第一基板111位于第二基板112上方,在上的调光膜11的第二基板112与在下的调光膜11的第一基板111连接,以使各调光膜11层叠设置。在每一调光膜11内,第一电极层113设于第一基板111面向第二基板112的一侧,第二电极层114设于第二基板112面向第一基板111的一侧,聚合物层115和向列相液晶层116填充于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之间,聚合物层115背向向列相液晶层116的一侧连接第一电极层113,向列相液晶层116背向聚合物层115的一侧连接第二电极层114,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通电时,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之间产生可驱动向列相液晶层116内液晶分子1162偏转的电场,以改变向列相液晶层116内液晶分子1162的姿态和光轴朝向,从而调节本光学膜片1的出光角度。其中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可为透明电极层,比如采用氧化铟锡制成的电极层,此处不做限定。
聚合物层115和向列相液晶为两种不同介质,二者的连接面为界面117,该界面117呈弧面设置,因为界面117具有一定的曲率,所以即使垂直入射第二基板112的光依然可以在界面117处形成非零度入射角,从而使光在界面117处产生折射偏移,如此可使由向列相液晶层116射入聚合物层115的光满足折射条件,使入射光在界面117产生折射。光学膜片1内的至少一个调光膜11内的界面117可沿图1所示的X轴方向延伸,且该界面117沿X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均具有一直线延伸的侧边,即直边1171;同时,该界面117沿Y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均具有一弧形边。光学膜片1内的至少另一调光膜11内的界面117可沿图1所示的Y轴方向延伸,且该界面117的直边1171与上一调光膜11内的界面117的直边1171的延伸方向呈非0°且非180°夹角。通过光在弧面上的折射原理可知,当沿Z轴向传播的光入射界面117时,通过直边1171沿X轴延伸的界面117可以对Y-Z平面内的折射光的出光角度进行发散调节,通过直边1171沿Y轴延伸的界面117可以对X-Z平面内的折射光的出光角度进行发散调节,如此至少两个调光膜11的直边1171的延伸方向不同时,通过各调光膜11可对至少两个不同方向的出光进行出光角度的调节。
向列相液晶层116内的液晶分子1162具有个向异性,使液晶分子1162具有光轴与电场平行的等效折射率ne和光轴与电场垂直的等效折射率no,即向列相液晶层116内的液晶分子1162具有双等效折射率。聚合物层115可为高分子材料层,其材质可为聚醚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等,聚合物层115具有固定的折射率ns,其中ns≥no,或ns≈no;ne>ns。
如图2所示,在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不通电时,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之间不形成电场,此时至少两个调光膜11的向列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1162的配向相同,以使光学膜片1进入窄视角显示状态。示例性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不通电时,将每一调光膜11内的液晶分子1162配向为,液晶分子1162的短轴与入射光学膜片1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平行,此时偏振光的传播方向为图4中所示的Z轴方向,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为图5中所示的X轴方向,向列相液晶层116在与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等效折射率为no,液晶分子1162的光轴沿三维直角坐标系内的Y轴方向延伸,聚合物层115的折射率为ns,当ns=no或ns≈no时,入射光从向列相液晶层116射入聚合物层115时不发生偏移或几乎不发生偏移,入射光在经过各调光膜11时基本沿其入射方向传播,最终从第一基板111的出光面出射,每一调光膜11的出光为均匀的平行光,此时光学膜片1在视觉上呈现为透明状态;当ns>no时,入射光从向列相液晶层116射入聚合物层115时,入射光在界面117处产生汇聚性偏移,入射光在经过每一调光膜11调光后的出光为汇聚光,光的发散角度减小,整个光学膜片1的视场角减小,但因为入射光在界面117处只会产生一次折射,整个光学膜片1的出光分布依然较为规律有序,光学膜片1在视觉上呈现为窄视角的透明状态。因此,在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不通电时,光学膜片1的整体表现为透明状态,此时光学膜片1具有良好的解析度;并且,光学膜片1的出光视角不外扩,而使光学膜片1保持为窄视角显示状态,光学膜片1能够兼得良好的防窥效果。
结合图3和图5所示,在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通电时,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之间形成电场,该电场驱动向列相液晶层116内的液晶分子1162偏转,此时向列相液晶层116在与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等效折射率为ne,液晶分子1162的光轴沿三维直角坐标系内的X轴方向延伸,聚合物层115的折射率为ns,因为ne>ns,入射光从向列相液晶层116射入聚合物层115时在界面117处产生折射,光学膜片1的出光为发散光,入射光在经过每一调光膜11片时发散角度都将增大,从而通过至少两个调光膜11叠将使光学膜片1的视场角增大,但光分布依然较为规律有序,光学膜片1在视觉上呈现为广视角的透明状态而使光学膜片1具有良好的解析度,以及更广的可视范围。
本申请通过将两个调光膜11叠设,每一调光膜11包括可配合形成电场的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之间设有叠设的聚合物层115和向列相液晶层116,当光学膜片1处于广视角显示状态时,向列相液晶层116在与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等效折射率大于聚合物层115的折射率,因为每一调光膜11内的聚合物层115和向列相液晶层116相互独立而非混合,由一调光膜11向列相液晶层116入射该调光膜11聚合物层115的光线,将在向列相液晶层116和聚合物连接的界面117处产生折射,并以更为均匀且发散方向更为规律有序的方式出射该调光膜11,出射该调光膜11的发散光线入射另一调光膜11内并以同样的方式发散后出射,如此,光学膜片1的出光将更为有序而不散乱,整个光学膜片1将呈现出更为透亮的显示状态而具有更佳的解析度。同时,因为至少两个调光膜11内界面117的直边1171的延伸方向不同,光线在不同界面117上产生折射后将产生出射方向和角度不同的折射光,加上不同调光膜11内的界面117均可对光线进行折射而实现光线的发散调节,至少两个调光膜11即可对光线进行至少两次发散调节,如此可使光学膜片1的出光具有更广的可视角度。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光学膜片1包括两个调光膜11;两个调光膜11的直边117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光在弧面上的折射原理可知,当沿Z轴向传播的光入射界面117时,通过直边1171沿X轴延伸的界面117可以对Y-Z平面内的折射光的出光角度进行发散调节,通过直边1171沿Y轴延伸的界面117可以对X-Z平面内的折射光的出光角度进行发散调节。以此,通过两个调光膜11可对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的出光的角度进行调节,比如,当本光学膜片1应用于显示器时,在光学膜片1的广视角显示状态下,可通过两个调光膜11对入射光进行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出光角度进行调节,其中前-后构成一出光方向,左-右构成与前-后出光方向相垂直的另一出光方向,如此可通过本光学结构可使显示器同时对位于显示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用户进行画面展示。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各调光膜11的界面117的曲率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各调光膜11的界面117的曲率设计为相同,可以使光学膜片1的入射光在经过各界面117时产生一致角度的折射偏移,从而能够提升光学膜片1各处出光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改善本光学膜片1的出光效果和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一向列相液晶层116包括同向延伸的多个柱段结构1161;每一柱段结构1161与一聚合物层115连接,且每一柱段结构1161与聚合物层115的连接处形成一界面117。
在本实施例中,向列相液晶层116包括多个同向延伸的柱段结构1161,多个柱段结构1161可依次连接并连续分布,将向列相液晶层116设计为包括多个段结构,有利于对单个柱段结构1161进行针对性设计,以对单个柱段结构1161进行加工和调整,来满足特定的光路传播需求,并且也能够避免需要设计横跨整个光学膜片1的弧形的界面117来实现本光学膜片1的调光功能,这就有利于降低界面117的加工难度,同时也有利于节省向列相液晶层116的物料成本。
可选地,如图1所示,每一调光膜11内的界面117的直边1171与柱段结构1161同向延伸,如此,界面117为长条状延伸结构,界面117的延伸方向与柱段结构1161的延伸方向相同,可便于柱段结构1161和界面117一体加工成型,节省调光膜11的加工流程。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一调光膜11内任意相邻两个柱段结构1161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在每一调光膜11内,聚合物层115设有朝向第二基板112延伸的多个延展部1151,每一延展部1151填充一间隔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聚合物层115部分叠设于向列相液晶层116上方,延展部1151与该部分聚合物层115为同一材质,并组合成为聚合物层115,包括延展部1151在内的整个聚合物层115各部位的折射率相同。当入射光垂直入射延展部1151时,因为不存在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或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产生光折射条件,所以无论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之间是否存在电场,入射光都将直接透射聚合物层115。而入射光垂直入射柱段结构1161时,若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之间不形成电场,向列相液晶层116与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折射率小于等于聚合物层115的折射率,入射光在向列相液晶层116和聚合物层115接触的界面117产生折射,入射光整体向中汇聚传播,而使光学膜片1进入窄视角显示状态;若第一电极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4之间形成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向列相液晶层116内的液晶分子1162发生偏转,向列相液晶层116在与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等效折射率大于聚合物层115的折射率,偏振光折射偏移而发散传播,而使光学膜片1进入广视角显示状态。
本实施例方案适用于将光学膜片1与显示面板2结合应用,示例性地,将光学膜片1设置于显示面板2的出光侧,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域内设有呈阵列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像素区,像素区内设有像素单元,每一柱段结构1161可对应于每一像素区设置,比如使每一柱段结构1161在像素区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遮蔽一像素区,以使每一像素单元可通过一柱段结构1161进行表达和显示,通过本光学膜片1实现对显示面板2显示区的调光。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一调光膜11内任意相邻两个柱段结构1161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当各柱段结构1161之间的间距相等时,允许调光膜11的入射光在与各柱段结构1161对应的界面117处产生一致的折射,从而能够提升调光膜11和光学膜片1各处出光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实施例二: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显示组件,如图6所示,该显示组件包括显示面板2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光学膜片1;光学膜片1设于显示面板2的进光侧或出光侧。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用于图像显示,显示面板2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设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等,光学膜片1设于阵列基板背向彩膜基板的一侧,即显示面板2的进光侧;此时显示面板2的进光侧的入射光将经过光学膜片1的调节后在进入显示面板2,以调节显示面板的出光和显示效果;或者,光学膜片1设于彩膜基板背向阵列基板的一侧,即显示面板2的出光侧,此时显示面板2正常进光,但显示面板2的出光将经过光学膜片1的调节后出射,如此可改变整个显示组件的出光和显示效果。其中,光学膜片1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3和上一实施例中的显示组件,显示组件设于背光模组3的出光侧。
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3可包括背板、光源以及调光膜片等,该调光膜片包括扩散片、导光片等用于传导光源发出的光的光学片材。背光模组3用于给显示面板2提供背光,以使显示面板2在光学膜片1的调光作用下显示图像。其中,显示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调光膜,每一所述调光膜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设有可与所述第一电极层配合产生电场的第二电极层,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调光膜还包括叠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聚合物层和向列相液晶层,所述向列相液晶层位于所述聚合物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每一所述调光膜的向列相液晶层与聚合物的连接处形成有界面,所述界面为弧面,每一所述调光膜的界面凸向所述第一基板,每一所述界面具有同向延伸的两个直边,至少两个所述调光膜的所述直边的延伸方向不同;
所述光学膜片具有广视角显示状态,在所述广视角显示状态时,所述向列相液晶层在与所述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等效折射率大于所述聚合物层的折射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向列相液晶层包括同向延伸的多个柱段结构;
每一所述柱段结构与一所述聚合物层连接,且每一所述柱段结构与所述聚合物层的连接处形成一所述界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调光膜内的所述直边与所述柱段结构同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调光膜内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柱段结构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
在每一所述调光膜内,所述聚合物层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基板延伸的多个延展部,每一所述延展部填充一所述间隔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调光膜内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柱段结构之间的间距相等。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具有窄视角显示状态,在所述窄视角显示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光学膜片的向列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的配向相同,所述向列相液晶层在与所述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等效折射率小于或等于所述聚合物层的折射率。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两个所述调光膜;
两个所述调光膜的所述直边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调光膜的所述界面的曲率相同。
9.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
显示面板;和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进光侧或出光侧。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组件;和
背光模组,所述显示组件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CN202111110884.2A 2021-09-22 2021-09-22 光学膜片、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8852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0884.2A CN113885239A (zh) 2021-09-22 2021-09-22 光学膜片、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0884.2A CN113885239A (zh) 2021-09-22 2021-09-22 光学膜片、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5239A true CN113885239A (zh) 2022-01-04

Family

ID=79009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0884.2A Pending CN113885239A (zh) 2021-09-22 2021-09-22 光学膜片、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52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7819A (zh) * 2023-04-03 2023-05-0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0903A (ja) * 2006-03-09 2007-09-20 Sony Corp 光制御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6773162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视差屏障、显示装置及其显示状态控制方法
CN107636517A (zh) * 2016-08-11 2018-01-2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及视角切换方法
CN110109272A (zh) * 2019-05-24 2019-08-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552107A (zh) * 2020-05-21 2020-08-1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膜、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796448A (zh) * 2020-07-02 2020-10-2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视角调整膜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929943A (zh) * 2020-08-21 2020-11-13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0903A (ja) * 2006-03-09 2007-09-20 Sony Corp 光制御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7636517A (zh) * 2016-08-11 2018-01-2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及视角切换方法
CN106773162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视差屏障、显示装置及其显示状态控制方法
CN110109272A (zh) * 2019-05-24 2019-08-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552107A (zh) * 2020-05-21 2020-08-1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膜、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796448A (zh) * 2020-07-02 2020-10-2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视角调整膜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929943A (zh) * 2020-08-21 2020-11-13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7819A (zh) * 2023-04-03 2023-05-0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8965B2 (en) Optical waveguide for directional backlight
US7518593B2 (en) Illuminator for emitting at least two lights having directivity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same
US978500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on unit
JP4582223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070247872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US2010026543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variable diffuser film
US8888354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with uniform light distribution
JP2007258152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20080007532A (ko) 특정한 광 변향 필름을 가진 백라이트 장치
CN10168104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749595A (zh) 背光组件
CN110730926B (zh) 光学结构体及显示装置
US20070133225A1 (en) Lighting unit,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13917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range of visually recognizable observation angle
US10345508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first memb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partition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members, each second member disposed in between adjacent partitions
CN113885239A (zh) 光学膜片、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0888271A (zh) 液晶显示器
JP200727922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874973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2003681B1 (ko) 프리즘시트와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3568215A (zh) 光学膜片和显示装置
JP4626633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067626A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H0854517A (ja) 導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US20240184150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