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1429B -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1429B
CN113871429B CN202111088496.9A CN202111088496A CN113871429B CN 113871429 B CN113871429 B CN 113871429B CN 202111088496 A CN202111088496 A CN 202111088496A CN 113871429 B CN113871429 B CN 113871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light
display device
reflection
reg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84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1429A (zh
Inventor
高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84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1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1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1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1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1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膜层,第一膜层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多个抗反射区和第一透光区;第二膜层,第二膜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二抗反射区和第二透光区;其中,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层叠设置形成膜层组,第一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第二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可相对移动,以改变膜层组的透光率。本申请在膜层组交错设置多个抗反射区和透光区,通过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相对移动,可以实现高透光率与低透光率显示模式的切换,以使显示装置适用于不同显示环境,提高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装置的蓬勃发展,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与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由于具有响应快、色域广、超薄、自发光、能实现柔性化等特点,已逐渐成为新一代显示装置的主流。其中,透明显示作为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可以让观察者透过显示屏看到显示屏后方的背景。这种新颖的显示效果拓宽了显示器的应用领域,可以应用于手机、电脑、展示橱窗等显示装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环境光强度的不同会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使显示装置适用于不同显示环境,提高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一抗反射区和第一透光区;
第二膜层,所述第二膜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二抗反射区和第二透光区;其中,
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层叠设置形成膜层组,所述第一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二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相对移动,以改变所述膜层组的透光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多个第一抗反射区与所述多个第二透光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所述多个第一透光区与所述多个第二抗反射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多个第一抗反射区与所述多个第二抗反射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所述多个第一透光区与所述多个第二透光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可选的,当环境光强度为第一强度时,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环境光强度为第二强度时,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可选的,任一所述第一抗反射区的截面宽度与任一所述第一透光区的截面宽度相同,任一所述第二抗反射区的截面宽度与任一所述第二透光区的截面宽度相同;和/或任一所述第一抗反射区的截面宽度与任一所述第二透光区的截面宽度相同,任一所述第一透光区的截面宽度与任一所述第二抗反射区的截面宽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区,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区的入光方向一侧,所述第一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像素区之间。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到第一位置时,一所述第一抗反射区、一所述第二透光区与所述像素区中的一像素相对设置;当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一所述第一抗反射区、一所述第二抗反射区与所述像素区中的一像素相对设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一抗反射区和第一透光区;
第二膜层,所述第二膜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二抗反射区和第二透光区;其中,
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层叠设置形成膜层组,所述第一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二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相对移动,以改变所述膜层组的透光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指令;
根据所述预设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相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处于不同的位置关系,其中,所述不同的位置关系对应所述膜层组的不同透光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指令和第二预设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多个第一抗反射区与所述多个第二透光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对应所述膜层组的低透光率;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多个第一透光区与所述多个第二透光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对应所述膜层组的高透光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第一膜层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多个抗反射区和第一透光区,第二膜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二抗反射区和第二透光区,其中,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层叠设置形成膜层组,第一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第二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可相对移动,以改变膜层组的透光率。本申请在膜层组交错设置多个抗反射区和透光区,通过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相对移动,可以实现高透光率与低透光率显示模式的切换,使显示装置适应不同强度的环境光,从而适用于不同显示环境,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中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其中,该显示装置可以为主动发光的显示装置,比如OLED显示装置,Micro_LED显示装置,LED显示装置等。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功能是由于在显示装置的像素区中存在部分透光区,即像素区中的部分无金属走线等遮挡,使得光线能够完全透过像素区,从而实现透明显示。
相关技术中,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中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像素区层叠设有一层抗反射膜,即图2所示膜层,该抗反射膜会降低像素区的透光率,并且该抗反射膜也设置在像素区的透光区上,从而减少透光区的透光率,影响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效果。
为提高显示装置100的透明显示效果,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层膜层即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膜层110包括多个第一抗反射区111和多个第一透光区112,多个第一抗反射区111和多个第一透光区112交错设置。第二膜层120包括多个第二抗反射区121和多个第二透光区122,多个第二抗反射区121和多个第二透光区122交错设置。即任一第一抗反射区111与其相邻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透光区112,任一第二抗反射区121与其相邻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透光区122。其中,第一抗反射区111的数量与第二透光区122的数量相同,第一透光区112的数量与第二抗反射区121的数量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膜层110中的第一抗反射区111的透光率小于第一透光区112的透光率;第二膜层120中的第二抗反射区121的透光率小于第二透光区122的透光率。第一抗反射区111的透光率可以与第二抗反射区121的透光率相同,第一透光区112的透光率可以与第二透光区122的透光率相同。并且,第一抗反射区111的透光率小于第二透光区122的透光率,第二抗反射区121的透光率小于第一透光区112的透光率。
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层叠设置形成膜层组,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可以紧密设置,也可在二者之间设置一定的缝隙,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并且,第一膜层110与第二膜层120可相对移动,以改变膜层组的透光率。
具体地,当第一膜层110相对于第二膜层12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多个第一抗反射区111与多个第二透光区122在入光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多个第一透光区112与多个第二抗反射区121在入光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二透光区122中的一个第二透光区122的截面宽度可以覆盖一部分第一抗反射区111的截面宽度,一个第二抗反射区121的截面宽度可以覆盖一部分第一透光区112的截面宽度。从而使得膜层组中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所处的第一位置为抗反射区与透光区相对设置,此时,显示装置100由于抗反射区会阻挡光线的进入,使得显示装置100处于低透光率的非完全透明显示模式。
具体地,当第一膜层110相对于第二膜层12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多个第一抗反射区111与多个第二反射区121在入光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多个第一透光区112与多个第二透光区122在入光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二抗反射区121中的一个第二透光区122的截面宽度可以覆盖一部分第一抗反射区111的截面宽度,一个第二透光区122的截面宽度可以覆盖一部分第一透光区112的截面宽度。从而使得膜层组中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所处的第二位置为抗反射区与抗反射区相对设置、透光区与透光区相对设置,此时,显示装置100由于第一透光区112与第二透光区122相对设置,能够使光线进入,从而使显示装置100处于高透光率的完全透明显示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一个第一抗反射区111与一个第二透光区122部分相对设置,第二透光区122只能覆盖一部分,那么说明一个第一抗反射区111的截面宽度与一个第二透光区122的截面宽度不相同,或者一个第一抗反射区111的截面宽度与一个第二透光区122的截面宽度相同,但是该第一抗反射区111所处的位置与其对应的第二透光区122所处的位置存在偏差。
为了提高显示装置100的透明显示效果,可以设置任一第一抗反射区111的截面宽度与任一第一透光区112的截面宽度相同,任一第二抗反射区121的截面宽度与任一第二透光区122的截面宽度相同。并且,可以设置任一第一抗反射区111的截面宽度与任一第二透光区122的截面宽度相同,任一第一透光区112的截面宽度与任一第二抗反射区121的截面宽度相同。从而使得任一第一抗反射区111能够被与其对应的第二透光区122完全覆盖,同时,任一第一透光区112能够被与其对应的第二抗反射区121完全覆盖,形成如图3所示的结构。
如果第一膜层110与第二膜层120中为如图3所示的结构,此时,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存在相对设置的部分包括第一膜层110的抗反射区与第二膜层120的透光区相对设置,第一膜层110的透光区与第二膜层120的抗反射区相对设置。即第一膜层110相对于第二膜层120移动至第一位置形成第一膜层110与第二膜层120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该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下,可以实现整个像素区的透光区均设置有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的抗反射区,也就是第一膜层110的多个第一透光区112被第二膜层120的多个第二抗反射区121覆盖,在像素区中透光区的入光方向上由第一抗反射区111和第二抗反射区121形成连续的抗反射区,从而使得显示装置100在该条件下为低透光率,此时无需显示装置透光区的透光率较高,使得显示装置100处于非完全透明显示模式。
可以通过获取环境光的强度来实现对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控制,该环境光可以穿过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入射至像素区的透光区。比如,当获取到的环境光强度为第一强度时,可以控制第一膜层110相对于第二膜层120移动至第一位置,即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显示装置100为低透光率,从而显示装置100所获取到的环境光强度较强,此时显示装置100处于非完全透明显示模式。
另外,为了使得显示装置100在环境光强度较弱时仍能实现透明显示效果,本实施例还提供第一膜层110与第二膜层120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即多个第一抗反射区111与多个第二抗反射区121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多个第一透光区112与多个第二透光区122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也就是第一膜层110的多个第一抗反射区111与第二膜层120的多个第二抗反射区121对应相对设置,第一膜层110的多个第一透光区112与第二膜层120的多个第二透光区122对应相对设置。为了提高显示装置100的透明显示效果,使得入射至像素区的环境光不被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的抗反射区干扰,可以设置第一膜层110的第一抗反射区111与第二膜层120的第二抗反射区121的截面宽度相同,及第一透光区112与第二透光区122的截面宽度相同。从而形成如图4所示的结构。
如果第一膜层110与第二膜层120中为如图4所示的结构,可以实现整个像素区的透光区均设置有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的透光区,从而使得显示装置100在该条件下为高透光率,使得显示装置100处于完全透明显示模式,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再比如,当获取到的环境光强度为第二强度时,可以控制第一膜层110相对于第二膜层120移动至第二位置,即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显示装置100为高透光率,从而显示装置100所获取到的环境光强度较弱,此时显示装置100处于完全透明显示模式。即显示装置100可以适用于环境光强度较弱,显示装置透光区的透光率较高的场景。其中,环境光的第一强度大于第二强度。
其中,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像素区,像素区中包括多个用于显示画面的像素,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可以设置在像素区的入光方向一层,以实现对外界环境光的控制,即外界环境光较强时,可以使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为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实现低透光率;外界环境光较弱时,可以使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实现高透光率。
其中,当第一膜层110相对于第二膜层12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一第一抗反射区111、一第二透光区122与像素区中的一像素相对设置,该像素会收到第一抗反射区111的覆盖影响,使得该像素为低透光率;当第一膜层110相对于第二膜层12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一第一抗反射区111、一第二抗反射区121与像素区中的一像素相对设置,该像素被两层抗反射区覆盖,该像素点为低透光率。而可以理解的是,与其相邻的像素可以与一第一透光区112以及一第二透光区122相对设置,即与其相邻的像素不会受到抗反射区的覆盖影响,从而与其相邻的像素点为高透光率。
为了实现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对像素区的透光性的控制,可以将第一抗反射区111、第一透光区112、第二抗反射区121、第二透光区122与像素区中每一像素的截面宽度设置为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可以通过第一膜层110相对于第二膜层120移动,或者第二膜层120相对于第一膜层110移动。若第一抗反射区111、第一透光区112、第二抗反射区121、第二透光区122与像素区中每一像素的截面宽度相同,则第一膜层110或第二膜层120移动的距离为一个像素的截面宽度。即从第一相对设置方式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个像素的截面宽度得到第二相对设置方式,以实现显示装置100从非完全透明显示模式切换至完全透明显示模式,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其中,显示装置100进行非完全透明显示模式与完全透明显示模式之间的切换可以通过虚拟按键或者物理按键实现控制,或者通过语音指令等方式,也可以根据环境光强度的强弱触发第一膜层110与第二膜层120之间的相对移动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在显示装置100中设置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通过第一膜层110相对于第二膜层120的移动,使得第二抗反射区121覆盖第一抗反射区111或者第二抗反射区121覆盖第一透光区112,得到第一膜层110和第二膜层120的两种相对位置关系,实现显示装置100的高透光率与低透光率之间的切换,从而使显示装置100在面对环境光强度较强时,使用低透光率实现非完全透明显示模式,在面对环境光强度较弱时,使用高透光率实现完全透明显示模式,进而使显示装置100适用于不同显示环境,提高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请参阅图,图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处理器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该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获取预设指令。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不同透明显示效果之间的切换可以通过预设指令进行控制,该预设指令可以包括触控虚拟按键或者物理按键实现控制,或者通过语音指令等方式,预设指令还可以包括环境光强度,即环境光强度的大小可以生成预设指令控制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传感器组件获取外界环境光的强度,环境光的强度对于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预设指令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102,根据预设指令控制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相对移动,以使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处于不同的位置关系。
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功能是由于在显示装置的像素区中存在部分透光区,即像素区中的部分无金属走线等遮挡,从而使得光线能够完全透过像素区,从而实现透明显示。
为提高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效果,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层膜层即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第一膜层包括多个第一抗反射区和多个第一透光区,多个第一抗反射区和多个第一透光区交错设置。第二膜层包括多个第二抗反射区和多个第二透光区,多个第二抗反射区和多个第二透光区交错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膜层中的第一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第二膜层中的第二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第一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可以与第二抗反射区的透光率相同,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可以与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相同。并且,第一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第二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
其中,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层叠设置形成膜层组。具体地,获取第一预设指令,根据第一预设指令控制第一膜层相对于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一位置,当第一膜层相对于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多个第一抗反射区与多个第二透光区在入光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多个第一透光区与多个第二抗反射区在入光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从而使得膜层组中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处的第一位置为抗反射区与透光区相对设置,膜层组为低透光率,即第一位置对应膜层组的低透光率。此时,显示装置由于抗反射区会阻挡光线的进入,使得显示装置处于低透光率的非完全透明显示模式。
获取第二预设指令,根据第二预设指令控制第一膜层相对于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二位置,当第一膜层相对于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多个第一抗反射区与多个第二反射区在入光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多个第一透光区与多个第二透光区在入光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二抗反射区中的一个第二透光区的截面宽度可以覆盖一部分第一抗反射区的截面宽度,一个第二透光区的截面宽度可以覆盖一部分第一透光区的截面宽度。从而使得膜层组中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处的第二位置为抗反射区与抗反射区相对设置、透光区与透光区相对设置,膜层组为高透光率,即第二位置对应膜层组的高透光率。此时,显示装置由于第一透光区与第二透光区相对设置,能够使光线进入,从而使显示装置处于高透光率的完全透明显示模式。由上可知,不同的位置关系对应膜层组的不同透光率。
另外,预设指令包括环境光强度,可以通过获取环境光的强度来实现对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控制,该环境光可以穿过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入射至像素区的透光区。
比如,当环境光强度为第一强度时,根据预设指令控制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多个第一抗反射区与多个第二透光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显示装置为低透光率,从而显示装置所获取到的环境光强度较强,此时显示装置处于非完全透明显示模式;再比如,当环境光强度为第二强度时,根据预设指令控制第一膜层相对于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多个第一抗反射区与多个第二抗反射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即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处于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显示装置为高透光率,从而显示装置所获取到的环境光强度较弱,此时显示装置处于完全透明显示模式。即显示装置可以适用于环境光强度较弱,显示装置透光区的透光率较高的场景。其中,环境光的第一强度大于第二强度。
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存在相对设置的部分包括第一膜层的抗反射区与第二膜层的透光区相对设置,第一膜层的透光区与第二膜层的抗反射区相对设置。即第一膜层相对于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一位置形成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该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下,可以实现整个像素区的透光区均设置有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抗反射区,也就是第一膜层的多个第一透光区被第二膜层的多个第二抗反射区覆盖,在像素区中透光区的入光方向上由第一抗反射区和第二抗反射区形成连续的抗反射区,从而使得显示装置在该条件下为低透光率,此时无需显示装置透光区的透光率较高,使得显示装置100处于非完全透明显示模式。
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为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即多个第一抗反射区与多个第二抗反射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多个第一透光区与多个第二透光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也就是第一膜层的多个第一抗反射区与第二膜层的多个第二抗反射区对应相对设置,第一膜层的多个第一透光区与第二膜层的多个第二透光区对应相对设置。为了提高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效果,使得入射至像素区的环境光不被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抗反射区干扰,可以设置第一膜层的第一抗反射区与第二膜层的第二抗反射区的截面宽度相同,及第一透光区与第二透光区的截面宽度相同。可以实现整个像素区的透光区均设置有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透光区,从而使得显示装置在该条件下为高透光率,使得显示装置处于完全透明显示模式,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预设指令,根据预设指令控制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相对移动,以使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处于不同的位置关系,其中,不同的位置关系对应膜层组的不同透光率。通过膜层组的透光率实现对显示装置透光率的控制,即显示装置可以实现高透光率与低透光率显示模式的切换,从而使显示装置在面对环境光强度较强时,使用低透光率实现非完全透明显示模式,在面对环境光强度较弱时,使用高透光率实现完全透明显示模式,使显示装置适应不同强度的环境光,从而适用于不同显示环境,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其中,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显示装置100、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210、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220及存储在存储器220上并可在处理器2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210与存储器220电性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210是电子设备2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2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2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2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200进行整体监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中的处理器210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220中,并由处理器210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0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获取预设指令;
根据预设指令控制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相对移动,以使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处于不同的位置关系,其中,不同的位置关系对应膜层组的不同透光率。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一抗反射区和第一透光区;
第二膜层,所述第二膜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二抗反射区和第二透光区;其中,
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层叠设置形成膜层组,所述第一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二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相对移动,以改变所述膜层组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多个第一抗反射区与所述多个第二透光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所述多个第一透光区与所述多个第二抗反射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多个第一抗反射区与所述多个第二抗反射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所述多个第一透光区与所述多个第二透光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环境光强度为第一强度时,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环境光强度为第二强度时,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抗反射区的截面宽度与任一所述第一透光区的截面宽度相同,任一所述第二抗反射区的截面宽度与任一所述第二透光区的截面宽度相同;和/或任一所述第一抗反射区的截面宽度与任一所述第二透光区的截面宽度相同,任一所述第一透光区的截面宽度与任一所述第二抗反射区的截面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区,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区的入光方向一侧,所述第一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像素区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到第一位置时,一所述第一抗反射区、一所述第二透光区与所述像素区中的一像素相对设置;当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一所述第一抗反射区、一所述第二抗反射区与所述像素区中的一像素相对设置。
9.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一抗反射区和第一透光区;
第二膜层,所述第二膜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二抗反射区和第二透光区;其中,
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层叠设置形成膜层组,所述第一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二抗反射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相对移动,以改变所述膜层组的透光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指令;
根据所述预设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相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处于不同的位置关系,其中,所述不同的位置关系对应所述膜层组的不同透光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指令和第二预设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多个第一抗反射区与所述多个第二透光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对应所述膜层组的低透光率;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二膜层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多个第一透光区与所述多个第二透光区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对应所述膜层组的高透光率。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2111088496.9A 2021-09-16 2021-09-16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871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8496.9A CN113871429B (zh) 2021-09-16 2021-09-16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8496.9A CN113871429B (zh) 2021-09-16 2021-09-16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1429A CN113871429A (zh) 2021-12-31
CN113871429B true CN113871429B (zh) 2022-10-04

Family

ID=78996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8496.9A Active CN113871429B (zh) 2021-09-16 2021-09-16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142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8956A (zh) * 2017-05-12 2017-07-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光栅、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326222A (zh) * 2018-09-28 2019-02-1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CN110518151A (zh) * 2019-09-10 2019-11-2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82781A (zh) * 2019-11-08 2020-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07586B1 (ko) * 2011-04-25 2014-06-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모드에 따라 광반사율을 변화시키는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8956A (zh) * 2017-05-12 2017-07-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光栅、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326222A (zh) * 2018-09-28 2019-02-1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CN110518151A (zh) * 2019-09-10 2019-11-2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82781A (zh) * 2019-11-08 2020-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1429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6301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911656B2 (en) Optical isolation systems for displays
CN1124479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32256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micro-cavity structure with transflective layers
CN111682048B (zh)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CN110853507B (zh) 一种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US20220158136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ing device
US11081678B2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001453A1 (zh)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
US2022039296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452176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028651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324705B (zh) 黑色矩阵下具有蓝色颜料层的显示器
CN214751218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052686A1 (zh) 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80914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71429B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1033591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terminal device thereof
US2022038476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EP4155814A1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and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CN115793315B (zh) 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
CN219372999U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US9678330B1 (en) Electrowe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top internal diffuser
EP390755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093700A1 (en) Display panels and ma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