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0706A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0706A
CN113870706A CN202111141723.XA CN202111141723A CN113870706A CN 113870706 A CN113870706 A CN 113870706A CN 202111141723 A CN202111141723 A CN 202111141723A CN 113870706 A CN113870706 A CN 113870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edge
protruding portion
notch
screen area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17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家铭
魏向东
杨皓天
罗淼
龚伟
傅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17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07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0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07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屏幕区及自所述屏幕区的绑定侧边缘延伸出的弯折区;及补强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其中,所述补强支撑板自所述绑定侧边缘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出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所述绑定侧边缘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且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中间。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弯折区由于碰撞发生断裂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智能手机向大屏方向发展,但是智能手机屏幕受限于便携、交互等因素限制,尺寸不能无限做大,折叠、滑卷产品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折叠及滑卷手机是一种新形态的可折叠手机,还处于研发探索的阶段,产品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以滑卷手机为例,由于盖板所采用的是柔性材料,材质较软、厚度较薄,一般设计为与屏幕齐平或相较于屏幕仅外扩一段距离。这样,显示模组的绑定区域及弯折区域未被盖板有效保护,导致模组在生产及转运过程中,易受到碰撞而发生断裂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弯折区由于碰撞发生断裂的现象。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屏幕区及自所述屏幕区的绑定侧边缘延伸出的弯折区;
补强支撑板,覆盖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之上;
其中,所述补强支撑板自所述绑定侧边缘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出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所述绑定侧边缘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且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中间。
示例性的,所述弯折区朝所述补强支撑板所在一侧弯折,并形成向远离屏幕区方向拱起的拱起部;其中,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且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拱起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绑定侧边缘之间的最远距离。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外轮廓线包括距离所述屏幕区最远的外侧边缘线,所述外侧边缘线为直线边、锯齿边、波纹边或者弧形边。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外轮廓线包括多个拐角,其中各所述拐角均为圆滑倒角。
示例性的,所述补强支撑板自所述绑定侧边缘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出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且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凸出部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的长度。
示例性的,所述屏幕区在靠近所述绑定侧边缘处间隔设置有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和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中间;所述第三凸出部的远离屏幕区的边缘向所述屏幕区凹陷形成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
其中所述第一缺口的内周侧缘围绕所述第一对位标记,以暴露所述第一对位标记;所述第二缺口的内周侧缘围绕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以暴露所述第二对位标记;所述第三凸出部在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之间的部分形成压着区,以保持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和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之间相对位置不变。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缺口的内周侧缘、所述第二缺口的内周侧缘、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三凸出部的外轮廓线的连接拐角处、以及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三凸出部的外轮廓线的连接拐角处均为圆滑曲线。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缺口的内周侧缘与所述第一对位标记之间的距离为0.3±0.2mm;所述第二缺口的内周侧缘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之间的距离为0.3±0.2mm。
示例性的,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且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凸出部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的长度为0.3±0.2mm。
示例性的,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且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的长度为1±0.5mm。
示例性的,所述绑定侧边缘沿着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二端。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一倒角,在所述绑定侧边缘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出部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和所述第一倒角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齐平、或者所述第一凸出部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倒角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
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二倒角,在所述绑定侧边缘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凸出部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倒角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齐平、或者所述第二凸出部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倒角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
本公开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将显示面板下方的补强补强支撑板自显示面板的绑定侧边缘向外延伸,也就是说,补强支撑板在绑定侧外扩,而形成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由于弯折区位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的中间,这样,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可以起到对弯折区及显示面板的绑定侧边缘进行保护的作用,防止弯折区和显示面板的绑定侧边缘由于碰撞发生的断裂问题。上述方案,可行性高,实用性高,仅需要将所述补强支撑板外扩设计,而不会额外增加模组生产的工艺流程。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其中仅示意了显示面板和补强支撑板,其他结构未示意;
图2表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断面示意图;
图3表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绑定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绑定侧的补强支撑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绑定侧的补强支撑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补强支撑板的第二缺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补强支撑板的第三凸出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之前,有必要对于相关技术进行以下说明:
在相关技术中,常规智能手机产品使用的盖板(Cover Glass,CG)下部会超出模组边框(border),且盖板硬度较高,超出模组边框的部分会对弯折区(Pad Bending)形成保护;而折叠及滑卷显示产品还处于研发探索的阶段,产品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以滑卷手机为例,盖板选用柔性材料,材质较软、厚度较薄,一般设计为与屏幕齐平或相较于屏幕仅外扩一段距离(一般为0.2mm)。这样,显示模组的绑定区域及弯折区域未被补强支撑板有效保护,导致模组在生产及转运过程中,易受到碰撞而发生断裂等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弯折区由于碰撞发生断裂的现象。
请参考图1至图7,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0及补强支撑板2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屏幕区A及自所述屏幕区A的绑定侧边缘A1延伸出的弯折区B;所述补强支撑板200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一侧;其中所述补强支撑板200自所述绑定侧边缘A1向远离屏幕区A方向延伸出第一凸出部210和第二凸出部220,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沿所述绑定侧边缘A1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所述弯折区B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的中间。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显示面板100下方贴附的补强支撑板200自显示面板100的绑定侧边缘A1向外延伸,也就是说,补强支撑板200在绑定侧外扩,而形成第一凸出部210和第二凸出部220,弯折区B位于第一凸出部210和第二凸出部220的中间,并与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分别具有间隙,这样,第一凸出部210和第二凸出部220可以起到对弯折区B及显示面板100的绑定侧边缘A1进行保护的作用,防止弯折区B和显示面板100的绑定侧边缘A1由于碰撞发生的断裂问题。上述方案,可行性高,实用性高,仅需要在对所述补强支撑板200设计时,相较于相关技术中补强支撑板200,对补强支撑板200形状进行重新设计,即,对所述补强支撑板200外扩设计,不会额外增加模组生产的工艺流程。
以下对本公开提供的显示模组进行更为详细的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覆盖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之上的盖板300,所述盖板300在所述屏幕区A的绑定侧边缘与所述绑定侧边缘齐平,或者,所述盖板300自所述屏幕区A的绑定侧边缘向外延伸。也就是说,所述盖板300与屏幕区边缘齐平或者进行外扩设计,一些实施例中,外扩尺寸大约0.2mm。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显示面板100在绑定侧边缘A1可以由盖板300与所述补强支撑板200共同配合保护。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上偏光片500和下偏光片600,上偏光片500可通过光学胶400等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与盖板300之间,所述下偏光片600可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与所述补强支撑板200之间。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弯折区B朝所述补强支撑板200所在一侧弯折,并形成向远离屏幕区A方向拱起的拱起部B1,且所述弯折区B通过弯折垫片700固定于所述补强支撑板200上;其中,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且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A1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出部210与所述第二凸出部220向远离屏幕区A方向延伸的长度L1,大于或等于所述拱起部B1的外侧面与所述绑定侧边缘A1之间的最远距离D1。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所述弯折区B自显示面板100的一侧朝向所述补强支撑板200所在一侧弯折,而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这样,所述弯折区B会在远离屏幕区A的一侧形成向远离屏幕区A方向拱起,在生产及转运该显示模组时,拱起部B1是最易受到碰撞的,因此,为了使得第一凸出部210和第二凸出部220达到更为理想的保护作用,补强支撑板200上的第一凸出部210和第二凸出部220的外侧边缘线应至少与拱起部B1的外侧面齐平或者超出所述拱起部B1的外侧面,这样,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相当于是为所述弯折区B的拱起部B1形成一保护腔,将所述拱起部B1完全容纳在该保护腔内部。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向外延伸的长度不进行限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是仅需要对屏幕区A的绑定侧边缘A1部分区域进行保护时,例如仅对绑定侧边缘A1的两端拐角处进行保护时,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向远离屏幕区A方向延伸的长度也可以小于所述拱起部B1的外侧面与所述绑定侧边缘A1之间的最远距离。
此外,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的具体形状不限定,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的外轮廓线包括距离所述屏幕区A最远的外侧边缘线230,所述外侧边缘线230为直线边、锯齿边、波纹边或者弧形边。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是对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的形状进行举例,但是并不以此为限,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此外,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的外轮廓线包括多个拐角240,其中各所述拐角240均为圆滑倒角。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各处拐角240圆滑过渡,不会存在尖锐拐角240,在遇到外物碰撞时,不易在拐角240处应力集中,因此不易发生碎裂现象。
此外,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补强支撑板200自所述绑定侧边缘A1向远离屏幕区A方向延伸出第三凸出部250,所述第三凸出部250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出部210与所述第二凸出部220之间;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且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A1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凸出部250向远离屏幕区A方向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向远离屏幕区A方向延伸的长度。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补强支撑板200不仅在弯折区B的两侧外扩设计,还在第一凸出部210和第二凸出部220之间的区域相较于显示面板100的屏幕区A外扩设计,这样可以进一步起到保护屏幕区A边缘的作用。
此外,在相关技术中,在对显示模组的弯折区B进行弯折时,显示面板100通常在屏幕区A上设有对位标记(Mark),由于柔性补强支撑板200与屏幕区A齐平或仅外扩一小段距离,在工艺过程中显示面板100因为受到拉力而变形,会导致对位标记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设备因无法识别对位标记而发生报警。而若将补强支撑板200外扩设计会遮挡对位标记,而导致无法进行弯折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屏幕区A在靠近所述绑定侧边缘A1处间隔设置有第一对位标记110和第二对位标记120,所述弯折区B位于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0和所述第二对位标记120的中间;所述第三凸出部250的远离屏幕区A的边缘向所述屏幕区A凹陷形成第一缺口252和第二缺口253;其中所述第一缺口252的内周侧缘围绕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0,以暴露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0;所述第二缺口253的内周侧缘围绕所述第二对位标记120,以暴露所述第二对位标记120;所述第三凸出部250在所述第一缺口252和所述第二缺口253之间的部分形成压着区251,以保持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0和所述第二对位标记120之间相对位置不变。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补强支撑板200上镂空设计第一缺口252和第二缺口253,而露出第一对位标记110和第二对位标记120,可保证弯折工艺不受影响,且第三凸出部250位于第一缺口252和第二缺口253之间的部分会对第一对位标记110和第二对位标记120之间的部位产生压着的效果,使得这部分不会受到弯折的影响而产生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0和所述第二对位标记120的尺寸不限定,其可以是在0.15~0.25mm之间,具体的形状与模组设计空间有关,空间不足时可选择较小的尺寸。此外,第一对位标记110和第二对位标记120的形状可以十字形的、T形的、菱形等任意合适的形状。
如图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缺口252的内周侧缘、所述第二缺口253的内周侧缘、所述第一缺口252与所述第三凸出部250的外轮廓线的连接拐角处、以及所述第一缺口252与所述第三凸出部250的外轮廓线的连接拐角处均为圆滑曲线。
采用上述方案,在补强支撑板200外扩部分的外轮廓线上以及第一缺口252和第二缺口253的内周侧缘均采用圆滑曲线,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产生应力集中部位。受目前工艺限制,如图7所示,在连接拐角处的倒角半径R1可以在0.2mm左右。
此外,所述补强支撑板200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所述中心轴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A1,从而,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关于所述中心轴A2结构对称,所述第一缺口252和所述第二缺口253关于所述中心轴A2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强支撑板200上外扩的第一凸出部210、第二凸出部220、第三凸出部250、第一缺口252和第二缺口253的具体结构和尺寸可以如下:
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且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A1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向远离屏幕区A方向延伸的长度L1为1±0.5mm。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的尺寸设计为相对于屏幕区A的绑定侧边缘A1外扩1±0.5mm,具体的实施例中,例如,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的尺寸设计为相对于屏幕区A的绑定侧边缘A1外扩1mm。
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和所述第二凸出部220在所述绑定侧边缘A1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可根据显示模组产品设计余量动态调整。
例如,图所示,所述绑定侧边缘A1沿着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凸出部210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凸出部220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一倒角121,在所述绑定侧边缘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出部210的靠近所述弯折区B的一侧和所述第一倒角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齐平、或者所述第一凸出部210的靠近所述弯折区B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倒角121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二倒角122,在所述绑定侧边缘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凸出部220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倒角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齐平、或者所述第二凸出部220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倒角122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这样,可以对显示模组的绑定侧边缘A1的左右角(即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进行有效保护,保证了生产过程模组整体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述补强支撑板200的第一凸出部210和第二凸出部220的凸出量(即延伸长度)以及形状等,可根据显示面板100的绑定侧边缘A1的两个倒角R的设计进行调整,且补强支撑板200表面做抛光处理,要求无毛刺。
此外,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且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A1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凸出部250向远离屏幕区A方向延伸的长度L2为0.3±0.2mm,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所述压着区251相对于所述屏幕区A的绑定侧边缘A1外扩0.3±0.2mm。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缺口252的内周侧缘与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0之间的距离L3为0.3±0.2mm;所述第二缺口253的内周侧缘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120之间的距离L3为0.3±0.2mm,例如,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缺口252包括围绕所述第一对位标记110的半圆形内轮廓线,所述第一缺口252的内轮廓线至所述第一对位标记距离L3为0.3mm,也就是,该半圆形内轮廓线的半径R2等于0.3mm,且所述第一缺口252的内轮廓线距离所述屏幕区A的绑定侧边缘A1的最远距离L4为1mm。同样的,所述第二缺口253包括围绕所述第二对位标记120的半圆形内轮廓线,所述第二缺口253的内轮廓线至所述第二对位标记距离为0.3mm,距离所述屏幕区A的绑定侧边缘A1的最远距离为1mm。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仅通过改变补强支撑板200的外形结构即可实现对弯折区B及绑定侧边缘A1倒角的有效保护,实际生产过程中不会增加厂内的额外工序,生产工序中相关治具可以在补强支撑板200上外扩部分进行相应避让,方案实用性和可行性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所述补强支撑板200在所述显示面板100除所述绑定侧边缘A1之外的其他侧边缘与所述屏幕区A的边缘齐平,或者相对于所述屏幕区A的边缘齐平内缩设计,内缩尺寸大约在0.2~0.3mm之间。
此外,本公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补强支撑板200可以选用不锈钢材质。所述显示模组可以是应用于各种类型显示产品,尤其是适用于折叠显示产业或滑卷显示产品。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手机、平板、显示器等各种显示产品。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屏幕区及自所述屏幕区的绑定侧边缘延伸出的弯折区;及
补强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
其中,所述补强支撑板自所述绑定侧边缘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出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所述绑定侧边缘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且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区朝所述补强支撑板所在一侧弯折,并形成向远离屏幕区方向拱起的拱起部;其中,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且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拱起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绑定侧边缘之间的最远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外轮廓线包括距离所述屏幕区最远的外侧边缘线,所述外侧边缘线为直线边、锯齿边、波纹边或者弧形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外轮廓线包括多个拐角,其中各所述拐角均为圆滑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支撑板自所述绑定侧边缘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出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且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凸出部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区在靠近所述绑定侧边缘处间隔设置有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和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的中间;所述第三凸出部的远离屏幕区的边缘向所述屏幕区凹陷形成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
其中所述第一缺口的内周侧缘围绕所述第一对位标记,以暴露所述第一对位标记;所述第二缺口的内周侧缘围绕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以暴露所述第二对位标记;所述第三凸出部在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之间的部分形成压着区,以保持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和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之间相对位置不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缺口的内周侧缘、所述第二缺口的内周侧缘、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三凸出部的外轮廓线的连接拐角处、以及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三凸出部的外轮廓线的连接拐角处均为圆滑曲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缺口的内周侧缘与所述第一对位标记之间的距离为0.3±0.2mm;
所述第二缺口的内周侧缘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之间的距离为0.3±0.2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且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凸出部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的长度为0.3±0.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且垂直于所述绑定侧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向远离屏幕区方向延伸的长度为1±0.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定侧边缘沿着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二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一倒角,在所述绑定侧边缘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出部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和所述第一倒角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齐平、或者所述第一凸出部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倒角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
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二倒角,在所述绑定侧边缘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凸出部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倒角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齐平、或者所述第二凸出部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倒角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111141723.XA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8707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1723.XA CN113870706A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1723.XA CN113870706A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0706A true CN113870706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91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1723.XA Pending CN113870706A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070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9957A (zh) * 2022-03-04 2022-04-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CN115064078A (zh) * 2022-07-04 2022-09-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3226827A1 (zh) * 2022-05-23 2023-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9957A (zh) * 2022-03-04 2022-04-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WO2023164982A1 (zh) * 2022-03-04 2023-09-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WO2023226827A1 (zh) * 2022-05-23 2023-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5064078A (zh) * 2022-07-04 2022-09-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5064078B (zh) * 2022-07-04 2023-07-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70706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147170B2 (en)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CN110164309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8369360B (zh) 具有最小边界的显示面板
CN11309654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US11960333B2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792905A (zh)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2908174B (zh) 显示装置
TWI732185B (zh) 顯示裝置
JPWO2009104635A1 (ja) メッシュシート及び電子機器の筐体部品
CN11141605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200270A1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443766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1667759A (zh) 一种支撑板、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CN216749132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112915B (zh) 保护膜、保护膜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84423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2084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115631700A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13658509B (zh) Oled显示装置
US20220256018A1 (en) Window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822266A (zh)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3593415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06586B (zh) 背光单元
CN11424191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