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7566B -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7566B
CN113867566B CN202111115218.8A CN202111115218A CN113867566B CN 113867566 B CN113867566 B CN 113867566B CN 202111115218 A CN202111115218 A CN 202111115218A CN 113867566 B CN113867566 B CN 1138675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hollowed
touch control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52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67566A (zh
Inventor
刘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52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7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7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7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7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7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该显示面板具有弯折区和非弯折区,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组件以及设置在显示组件一侧的触控功能层,触控功能层包括阵列排布在显示组件上的多个第一触控单元和多个第二触控单元,第一触控单元对应弯折区设置,第二触控单元对应非弯折区设置,第一触控单元内的金属走线的线宽大于第二触控单元内的金属走线的线宽,使得第一触控单元的自感电容大于第二触控单元的自感电容,如此可增大弯折区的触控感应量,以缓解现有OLED显示器的弯折区存在触控性能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相较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可做到更薄,且具有主动发光、可视角度大,色域宽、亮度高、响应速度快、低功耗以及结构上可弯曲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而将触控(Touch)功能集成于OLED显示面板上可大大降低显示器的整体厚度,如现有的自容式Oncell触控(Self Capacitance Direct Oncell Touch,S-DOT)方案,该方案不仅可降低显示器的整体厚度,还可运用在中大尺寸OLED折叠领域。然而针对动态折叠OLED产品,随着弯折次数的增加,弯折区的触控性能逐步降低,易出现误触或不灵敏的情况。
因此,现有OLED显示器的弯折区存在触控性能不佳的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以缓解现有OLED显示器的弯折区存在触控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组件;以及
触控功能层,设置在所述显示组件的一侧,包括阵列排布在所述显示组件上的多个第一触控单元和多个第二触控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对应所述弯折区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对应所述非弯折区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单元的自感电容大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自感电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每个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线,所述第一电极线和所述第二电极线交叉形成多个第一镂空部;每个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三电极线和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四电极线,所述第三电极线和所述第四电极线交叉形成多个第二镂空部,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三电极线的线宽,所述第二电极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四电极线的线宽。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线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一曲线段,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段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曲线段,两个所述第一曲线段围成第三镂空部,所述第三镂空部使所述第二电极线间隔断开;所述第三电极线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二直线段和第二曲线段,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直线段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曲线段,两个所述第二曲线段围成第四镂空部,所述第四镂空部使所述第四电极线间隔断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线包括相对设置且彼此连接的第一子电极线和第二子电极线,所述第一子电极线和所述第二子电极线均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一曲线段,且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段之间间隔设置,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曲线段围成第三镂空部,所述第三镂空部使所述第二电极线间隔断开;所述第三电极线包括相对设置且彼此连接的第三子电极线和第四子电极线,所述第三子电极线和所述第四子电极线均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二直线段和第二曲线段,且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直线段之间间隔设置,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曲线段围成第四镂空部,所述第四镂空部使所述第四电极线间隔断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线宽a1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线宽a2满足关系式:0um<a1-a2<2um。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曲线段的线宽b1与所述第二曲线段的线宽b2满足关系式:0um<b1-b2<2um。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线宽与所述第一曲线段的线宽不相等,所述第二直线段的线宽与所述第二曲线段的线宽不相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线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极线设置有第一缺口,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极线电连接;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电极线之间的部分所述第四电极线设置有第二缺口,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电极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四电极线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组件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所述子像素对应一个所述第一镂空部或一个所述第二镂空部或一个所述第三镂空部或一个所述第四镂空部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中显示面板具有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组件一侧的触控功能层,触控功能层包括阵列排布在所述显示组件上的多个第一触控单元和多个第二触控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对应所述弯折区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对应所述非弯折区设置,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内的金属走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内的金属走线的线宽,使得所述第一触控单元的自感电容大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自感电容,如此可增大所述弯折区的触控感应量,解决了现有OLED显示器的弯折区存在触控性能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的一种细节结构对比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的另一种细节结构对比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的又一种细节结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在附图中,为了清晰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即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的一种细节结构对比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弯折区RA和非弯折区NR,所述弯折区RA位于所述非弯折区NR之间,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弯折区RA可以实现弯曲、折叠等功能。
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组件10以及设置所述显示组件10一侧的触控功能层20,所述触控功能层20包括阵列排布在所述显示组件10上的多个第一触控单元21和多个第二触控单元22,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对应所述弯折区RA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对应所述非弯折区NR设置。
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非弯折区NR一侧的绑定区,所述绑定区绑定有驱动芯片30,当然地,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驱动芯片30也可通过柔性印刷线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FPC)与所述绑定区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30包括触控驱动芯片31和显示驱动芯片32,所述触控驱动芯片31用于给所述触控功能层20提供触控驱动信号,所述显示驱动芯片32用于给所述显示组件10提供显示驱动信号。当然地,本申请的驱动芯片30也可采用TDDI(Touch 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触控显示驱动集成)芯片,TDDI芯片是指触控驱动芯片31和显示驱动芯片32集成在一块,两者共用一个芯片,以此可以降低芯片的成本。
另外,每一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和每一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分别对应一条触控信号引线23,所述触控驱动芯片31通过所述触控信号引线23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和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连接,以给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和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提供驱动电压,然后所述触控信号引线23会把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和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的感应信号传回给所述触控驱动芯片31,在此期间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和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如果受到例如手指、触控笔等的触摸,感应信号会发生变化,以此来判断触摸位置,进而实现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触控功能。
同时采用DOT(Direct Oncell Touch,触控功能直接制备在显示单元上)触控方案把所述触控功能层20直接制备在所述显示组件10上,使所述显示面板100具有更好的集成度、透过率、耐弯折性能,且可以有效减小屏幕的厚度,降低产品成本。
具体地,所述显示组件10包括衬底11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衬底11上的驱动电路层12、发光功能层13和封装层14,所述触控功能层20直接制备在所述封装层14上。
可选地,所述衬底11为柔性基板时,可包括聚酰亚胺(Polyimide,PI)薄膜、超薄玻璃薄膜等柔性基板,采用柔性基板作衬底11可以制作柔性显示面板,以实现显示面板100的弯曲、折叠等特殊性能。
可选地,所述衬底11和所述驱动电路层12之间还可设置缓冲层15,所述缓冲层15的材料可包括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氮氧化硅(SiON)等无机材料,所述缓冲层15可以进一步防止不期望的杂质或污染物(例如湿气、氧气等)从所述衬底11扩散至可能因这些杂质或污染物而受损的器件中,同时还可以提供平坦的顶表面。
所述驱动电路层1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缓冲层15上的有源层121、栅极绝缘层122、栅极123、层间绝缘层124、源漏极层125、平坦化层126、像素电极127以及像素定义层128,所述有源层121包括沟道区1211以及位于所述沟道区1211两侧的源极区1212和漏极区1213。所述栅极绝缘层122覆于所述有源层121及所述缓冲层15上,所述栅极123设置与所述栅极绝缘层122上,且所述栅极123与所述沟道区1211对应设置。
所述层间绝缘层124覆于所述栅极123以及所述栅极绝缘层122上,所述源漏极层125设置于所述层间绝缘层124上,所述源漏极层125图案化形成源极1251、漏极1252以及数据线1253等,所述源极1251通过所述层间绝缘层124的过孔与所述源极区1212连接,所述漏极1252通过所述层间绝缘层124的另一过孔与所述漏极区1213连接。
所述平坦化层126覆于所述源漏极层125以及所述层间绝缘层124上,设置所述平坦化层126可为所述显示面板100提供平坦的膜层表面,以提高制备发光功能层13的稳定性。所述像素电极127设置于所述平坦化层126上,并通过所述平坦化层126的过孔与所述源极1251或所述漏极1252连接,本申请以所述像素电极127与所述漏极1252连接为例说明。
所述像素定义层128覆于所述像素电极127以及所述平坦化层126上,所述像素定义层128图案化形成有像素开口,所述像素开口裸露出部分所述像素电极127,以定义出发光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驱动电路层12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示意的,本申请的驱动电路层12还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膜层,且各膜层的位置关系也不限于本实施例示意的,比如所述栅极123还可位于所述有源层121的下方,形成底栅结构。所述驱动电路层12用于给所述发光功能层13提供驱动电压,以使所述发光功能层13发光。
所述发光功能层13包括发光单元131以及阴极132。所述发光单元131是把不同颜色的发光材料整面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层12的表面形成,不同颜色的发光材料发射不同颜色的光,比如红色发光材料发射红光,绿色发光材料发射绿光,蓝色发光材料发射蓝光。每个发光单元131即为所述显示组件10的一个子像素。
所述阴极132覆盖所述发光单元131,所述发光单元131在所述像素电极127和所述阴极132的共同作用下发光,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131发射不同颜色的光,进而实现显示面板100的全彩显示。
可选地,所述像素电极127可以是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如果所述像素电极127是透明电极,则所述像素电极127可以由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ZnO或In2O3形成。如果所述像素电极127是反射电极,则所述像素电极127例如可以包括由Ag、Mg、Al、Pt、Pd、Au、Ni、Nd、Ir、Cr或它们的组合形成的反射层以及由ITO、IZO、ZnO或In2O3形成的层。然而,像素电极127不限于此,像素电极127可以由各种材料形成,并且也可以形成为单层或多层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像素电极127具体是采用透明电极还是反射电极需取决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方向,当显示面板100采用顶发光时,所述像素电极127可以是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当然地,采用反射电极时能够提高发光单元131发出光线的利用率;当显示面板100采用底发光时,所述像素电极127采用透明电极,以提高光线的透过率。本实施例以所述显示面板100采用顶发光为例说明,为了提高光线的透过率,所述阴极132需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例如所述阴极132可由ITO、IZO、ZnO或In2O3等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形成。
可选地,所述发光功能层13还可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131与所述像素电极127之间的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131与所述阴极132之间的电子注入层(EIL)、电子传输层(ETL)。空穴注入层接收像素电极127传输的空穴,空穴经由空穴传输层传输至发光单元131,电子注入层接收阴极132传输的电子,电子经由电子传输层传输至发光单元131,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单元131位置结合后产生激子,激子由激发态跃迁至基态释放能量并发光。
所述封装层14覆盖所述发光功能层13,用于保护所述发光功能层13的发光单元131,避免水氧入侵导致发光单元131失效。可选地,所述封装层14可采用薄膜封装,比如所述封装层14可以为由第一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第二无机封装层三层薄膜依次层叠形成的叠层结构或更多层的叠层结构。
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和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均直接制备在所述封装层14上,且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和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均阵列排布在所述封装层14上。每一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和每一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均包括多条交叉设置的触控电极走线,多条交叉设置的触控电极走线使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和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呈网眼(mesh)状设计。其中所述网眼是指由所述触控电极走线围设形成的开孔区域,所述网眼与所述显示组件10的发光单元131对应设置,以避免所述发光功能层影响所述发光单元131的出光。
具体地,每个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Y设置的第一电极线211和多条沿第二方向X设置的第二电极线212,所述第一电极线211的线宽等于所述第二电极线212的线宽,所述第一电极线211和所述第二电极线212交叉形成多个第一镂空部41。其中所述第一方向Y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X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一方向Y和所述第二方向X呈90度夹角。当然地,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所述第一方向Y也可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X也可为竖直方向,且本申请的所述第一方向Y和所述第二方向X也可呈其他角度的夹角设置。
每个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Y设置的第三电极线221和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X设置的第四电极线222,所述第三电极线221的线宽等于所述第四电极线222的线宽,所述第三电极线221和所述第四电极线222交叉形成多个第二镂空部42,所述第一镂空部41和所述第二镂空部42即为上述的网眼结构,使得所述第一镂空部41和所述第二镂空部42分别对应所述显示组件10的一个子像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线211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三电极线221的线宽,所述第二电极线212的线宽D1大于所述第四电极线222的线宽D2。以所述第二电极线212和所述第四电极线222为例,所述第二电极线212的线宽D1与所述第四电极线222的线宽D2满足如下关系式:0um<D1-D2<2um。
通过对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和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的电极走线进行差异化设计,增大了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的电极走线对地的面积,使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的电极走线与地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量增大,进而使得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的自感电容大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22的自感电容。如此所述弯折区RA的触控功能层20的触控感应量会大于所述非弯折区NR的触控功能层20的触控感应量,以避免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反复弯曲或折叠后,所述弯折区RA的触控功能层20由于电极走线形变而导致的触控感应量下降,进而导致所述弯折区RA触控性能不佳。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的另一种细节结构对比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一电极线211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直线段2111和第一曲线段2112,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段2111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曲线段2112,两个所述第一曲线段2112围成第三镂空部43,所述第三镂空部43使所述第二电极线212间隔断开。所述第三电极线221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二直线段2211和第二曲线段2212,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直线段2211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曲线段2212,两个所述第二曲线段2212围成第四镂空部44,所述第四镂空部44使所述第四电极线222间隔断开。所述第三镂空部43和所述第四镂空部44也对应所述显示组件10的一个子像素。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2111的线宽a1与所述第二直线段2211的线宽a2满足关系式:0um<a1-a2<2um。所述第一曲线段2112的线宽b1与所述第二曲线段2212的线宽b2满足关系式:0um<b1-b2<2um。如此通过设置合适宽度范围的电极走线,在满足增大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的自感电容的同时,避免因增大电极线的线宽而导致电极线围成的镂空区面积过小,进而避免影响所述显示组件10的子像素的出光。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2111的线宽a1与所述第一曲线段2112的线宽b1不相等,所述第二直线段2211的线宽a2与所述第二曲线段2212的线宽b2不相等,以降低工艺难度。因为在制备所述触控功能层20的各电极线时,会采用黄光蚀刻工艺,而光刻曝光图形的直线和曲线会稍有不同,使得形成的直线和曲线的宽度会有差异,若要使形成的直线和曲线的宽度相同,势必会增加工艺难度。当然地,本申请不限于此,本申请的直线段和曲线段的线宽也可相等。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的又一种细节结构对比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一电极线211包括相对设置且彼此连接的第一子电极线213和第二子电极线214,所述第一子电极线213和所述第二子电极线214均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直线段2111和第一曲线段2112,且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段2111之间间隔设置,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曲线段2112围成第三镂空部43,所述第三镂空部43使所述第二电极线212间隔断开;所述第三电极线221包括相对设置且彼此连接的第三子电极线223和第四子电极线224,所述第三子电极线223和所述第四子电极线224均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二直线段2211和第二曲线段2212,且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直线段2211之间间隔设置,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曲线段2212围成第四镂空部44,所述第四镂空部44使所述第四电极线222间隔断开。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2111的线宽a1与所述第二直线段2211的线宽a2满足关系式:0um<a1-a2<2um。所述第一曲线段2112的线宽b1与所述第二曲线段2212的线宽b2满足关系式:0um<b1-b2<2um。如此通过设置合适宽度范围的电极走线,在满足增大所述第一触控单元21的自感电容的同时,避免因增大电极线的线宽而导致电极线围成的镂空区面积过小,进而避免影响所述显示组件的子像素的出光。
可选地,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线211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极线212设置有第一缺口212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线211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极线212电连接;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电极线221之间的部分所述第四电极线222设置有第二缺口222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电极线221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四电极线222电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缺口2121和所述第二缺口2221,能够降低所述触控功能层20的各电极走线的容抗和/或阻抗。
在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显示面板,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电子产品。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组件一侧的触控功能层,触控功能层包括阵列排布在所述显示组件上的多个第一触控单元和多个第二触控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对应所述弯折区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对应所述非弯折区设置,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内的金属走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内的金属走线的线宽,使得所述第一触控单元的自感电容大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自感电容,如此可增大所述弯折区的触控感应量,解决了现有OLED显示器的弯折区存在触控性能不佳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组件;以及
触控功能层,设置在所述显示组件的一侧,包括阵列排布在所述显示组件上的多个第一触控单元和多个第二触控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对应所述弯折区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对应所述非弯折区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单元的自感电容大于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自感电容;每个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线,所述第一电极线和所述第二电极线交叉形成多个第一镂空部;每个所述第二触控单元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三电极线和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四电极线,所述第三电极线和所述第四电极线交叉形成多个第二镂空部,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三电极线的线宽,所述第二电极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四电极线的线宽,且所述第二电极线的线宽与所述第四电极线的线宽之差大于0且小于2微米;所述第一电极线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一曲线段,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段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曲线段,两个所述第一曲线段围成第三镂空部,所述第三镂空部使所述第二电极线间隔断开;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线宽与所述第一曲线段的线宽不相等,且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一曲线段的线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线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二直线段和第二曲线段,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直线段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曲线段,两个所述第二曲线段围成第四镂空部,所述第四镂空部使所述第四电极线间隔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线宽a1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线宽a2满足关系式:0um<a1-a2<2u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线段的线宽b1与所述第二曲线段的线宽b2满足关系式:0um<b1-b2<2u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线宽与所述第二曲线段的线宽不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线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极线设置有第一缺口,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极线电连接;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电极线之间的部分所述第四电极线设置有第二缺口,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电极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四电极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所述子像素对应一个所述第一镂空部或一个所述第二镂空部或一个所述第三镂空部或一个所述第四镂空部设置。
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所述显示面板。
CN202111115218.8A 2021-09-23 2021-09-23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Active CN113867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218.8A CN113867566B (zh) 2021-09-23 2021-09-23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218.8A CN113867566B (zh) 2021-09-23 2021-09-23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7566A CN113867566A (zh) 2021-12-31
CN113867566B true CN113867566B (zh) 2023-11-07

Family

ID=78993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5218.8A Active CN113867566B (zh) 2021-09-23 2021-09-23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756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77331U (zh) * 2012-03-06 2013-01-16 爱特梅尔公司 具有含不同宽度部分的导线的触摸传感器
CN105630260A (zh) * 2014-11-26 2016-06-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489124A (zh) * 2014-07-15 2017-03-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曲面触摸面板以及包括曲面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7977116A (zh) * 2017-12-15 2018-05-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触控面板、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328117A (zh) * 2020-11-17 2021-02-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12624017U (zh) * 2020-07-15 2021-02-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3253872A (zh) * 2021-05-24 2021-08-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96632A (zh) * 2021-05-20 2021-08-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5970A (zh) * 2021-06-07 2021-08-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77316B1 (ko) * 2012-11-14 2020-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이를 구비한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77331U (zh) * 2012-03-06 2013-01-16 爱特梅尔公司 具有含不同宽度部分的导线的触摸传感器
CN106489124A (zh) * 2014-07-15 2017-03-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曲面触摸面板以及包括曲面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5630260A (zh) * 2014-11-26 2016-06-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977116A (zh) * 2017-12-15 2018-05-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触控面板、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12624017U (zh) * 2020-07-15 2021-02-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2328117A (zh) * 2020-11-17 2021-02-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3296632A (zh) * 2021-05-20 2021-08-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53872A (zh) * 2021-05-24 2021-08-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25970A (zh) * 2021-06-07 2021-08-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7566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03642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991465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crack prevention portion
EP3748682B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extended connecting lines
KR102289934B1 (ko) 터치 감지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212515770U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WO2021143760A1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20210072865A1 (en) Touch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298367B1 (ko) 표시 장치
US11296167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1238259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800667B1 (en) Display device
US11921963B2 (en) Touch structure, touch display structur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30263023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60580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refractive layer
CN111430408A (zh) 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内包括连接布线的显示装置
CN113241361A (zh) Oled显示面板
KR20200141017A (ko) 접촉 감지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US20230263032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bent portion
KR20210074549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20210149285A (ko) 표시 장치
CN113867566B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KR20210118020A (ko) 접촉 감지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20210131508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40045544A1 (en) Display panel
KR20190073919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