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5987B - 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5987B
CN113865987B CN202110992757.3A CN202110992757A CN113865987B CN 113865987 B CN113865987 B CN 113865987B CN 202110992757 A CN202110992757 A CN 202110992757A CN 113865987 B CN113865987 B CN 113865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rock
range finder
laser rang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27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65987A (zh
Inventor
范立峰
杨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9927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5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5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5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5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5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7Parameter measured for estimating the property
    • G01N2203/0676Force, weight, load, energy, speed or accele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7Parameter measured for estimating the property
    • G01N2203/0682Spatial dimension, e.g. length, area, ang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包括四部分:发射装置、加热装置、检测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本装置采用激光测距仪和岩石杆自由端非接触测量的方式,通过入射激光在岩石杆端部反射后在激光接收器的位移就能对岩石杆端部位移进行精确测量,克服了高温下无法在岩石表面粘贴应变片的问题。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测量岩石端部在应力波作用下的位移和速度,无需通过应变就可以计算岩石传播系数,克服了非接触测量得到的应变结果精度较低的缺点。本装置操作简单,只需将激光测距仪垂直入射岩石杆端面即可测量,相比于其他非接触测量装置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复杂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 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研究应力波在实时高温岩体内传播特性的实验装置,属于岩体力学实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地下工程的不断建设,在地下开采、核能存储、地震预测等领域时,周围岩体往往受到高温的作用,导致岩体力学性质发生劣化,内部产生许多微缺陷,使应力波在岩体内传播的传播会发生衰减和耗散,导致传播规律与常温有所不同。为了正确评估工程振动对周边岩体和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判断地震在岩体内的传播振幅,因此设计一个用于研究高温下岩体的传播规律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研究应力波在岩体内的传播规律主要通过一维波传播理论,即利用一个长径比大于25的圆柱形岩石杆,在中间粘贴应变片,通过应变片测量的波形变化用来计算岩石的传播系数,预测波在岩体中的传播规律。而这种传统的测量方式由于在高温下应变片和粘合剂的失效,无法测量300℃以上高温岩体的传播系数。
由于应力波对岩体所产生的应变较小,约为0至10-4,非接触测量很难满足精度要求,相比于传统应变片测量应力波对岩体产生的微应变(约0至10-4),应力波对岩石杆产生的端部位移可达0.1mm以上,速度为1m/s以上,通过非接触式测量得到这两个物理参数较为容易,因此利用应力波在自由端的反射原理通过端部位移和速度求解岩体传播系数。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通过测量端部位移和速度的方式得到实时高温下岩石的传播系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通过测量位移和速度的两个参数非接触测量实时高温下岩体传播系数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本次激光测距仪采用的为激光三角法,即通过激光测距仪中光源发出的一束激光照射在岩石杆自由端处,然后反射进入激光接收器中。当自由端发生位移时,反射激光在激光接收器中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根据接收器中的位置变化求解得到自由端位移。利用激光测距仪进行非接触测量时,由于反射角度和激光接收器大小的限制,因此对测量距离有一定限制且只能检测一定范围内的位移变化。由于激光测距仪测量精度随测量距离的减小而增加,测量范围随测量距离的减小而减小,还需考虑高温物体是否对仪器造成损伤,因此选用一个合理测量距离的激光测距仪尤为重要。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反射面保持光滑平整,测量环境无较多灰尘,保证激光在传播过程中不会发生散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激光测距仪通过发射到岩石杆自由端的激光实现激光测距仪与高温岩石杆自由端的非接触测量。利用反射激光在激光接收器上的位置变化来得到岩石杆端部在应力波作用下的位移和速度,确定岩石传播系数。
装置包括四部分:发射装置、加热装置、检测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首先将两端面打磨平整的圆柱形岩石杆放在加热装置中,将左端面与发射装置垂直,右端面与激光测距仪发射的激光垂直。由于采用激光三角法原理的激光测距仪只能检测一定范围内的位移变化,本次激光测距仪的安装距离为15cm,测量范围为±40mm,标准差为4μm,仪器所处温度为25℃,不会受到高温岩石所产生温度的影响。因此将激光测距仪安装在距离圆柱形岩石杆右端面的15cm距离处,然后将岩石杆加热至指定温度。通过发射装置撞击岩石杆左端产生入射波,之后应力波传递到岩石杆右端发生自由端反射,造成右端面产生位移,通过右端的激光测距仪测量得到岩石杆时间-位移和时间-速度曲线,进而得到高温岩石杆的传播系数。
其中发射装置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发射腔室、测速器、不同长度的入射杆。可以通过不同的空气压力产生不同的冲击速度,冲击速度由测速器检测得到。通过选用不同长度的入射杆得到不同长度的入射波形。
其中加热装置包括保温外壳、加热层、石英管、耐高温定滑轮。其中加热层为圆柱形,最高加热为800℃,包裹在石英管外部。将待加热的岩石杆放入石英管中,石英管为透明耐高温材质,内部装有两个定滑轮用于支撑圆柱形岩石杆,两端在加热时采用隔热塞密封。
其中检测装置为激光测距仪和支架,其中激光测距仪距离岩石杆右端部为15cm,测量范围为±40mm,检测频率为100kHz,采用单次激发模式,外接数据采集器。在测量时将石英管两侧隔热塞取下,将激光焦点聚焦岩石杆右端面,左侧则用于与入射杆碰撞产生压缩应力波。
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含有激光测距仪的电脑,通过网线接口与激光测距仪相连接。软件可以控制激光测距仪启动的激发模式,这里采用单次激发,激发阈值为0.01mm,采集数据为200万个,采集时间为20s。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本装置采用激光测距仪和岩石杆自由端非接触测量的方式,这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案不需要传统的接触粘结,仅需要通过入射激光在岩石杆端部反射后在激光接收器的位移就能对岩石杆端部位移进行精确测量,克服了高温下无法在岩石表面粘贴应变片的问题。
本装置仅需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测量岩石端部在应力波作用下的位移和速度,无需通过应变就可以计算岩石传播系数,克服了非接触测量得到的应变结果精度较低的缺点。
本装置操作简单,只需将激光测距仪垂直入射岩石杆端面即可测量,可以有效测量25~800℃下岩石的传播系数,相比于其他非接触测量装置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复杂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激光测距仪的非接触检测高温岩石传播系数装置。
图2为激光测距仪图。
图3为激光测距仪测得端部位移。
图4为激光测距仪所得端部速度。
图中:1空气压缩机;2发射腔室;3入射杆;4测速器;5电脑;6激光测距仪;7激光测距仪中的可见光;8岩石杆;9石英管;10加热层;11隔热塞;12网线;13激光接收器;14激光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激光测距仪得到受冲击荷载岩石自由端的位移和速度,通过公式求解得到岩石传播系数。由于此方法是非接触测量。因此相比传统贴在岩石杆中间应变片的测量方式,可以弥补应变片在高温下失效的缺点,可以测量实时高温岩石的传播系数。同时由于是通过测量端部位移和速度这两个参数,相比其余非接触测量方法通过测量范围在0~10-4的应变精度更高。同时此方法装置安装简单,只需将激光测距仪6垂直入射岩石杆8端面即可测量。
装置包括三部分:发射装置、加热装置、检测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首先将圆柱形岩石杆8放在加热装置中,将左端面与发射装置垂直,将激光测距仪6安装在距离圆柱形岩石杆右端面的15cm距离处,然后将岩石杆加热至指定温度。通过发射装置撞击岩石杆左端产生入射波,之后应力波传递到岩石杆右端发生自由端反射,造成右端面产生位移,通过右端的激光测距仪6测量得到岩石杆时间-位移和时间-速度曲线,进而得到高温岩石的传播系数。
发射装置中首先通过空气压缩机1积攒气压给与发射腔室2中的入射杆3初始速度,撞击加热中的岩石杆8。通过调节气压大小给与入射杆不同的冲击速度,冲击速度由测速器4得到.可以通过调整入射杆的长度来改变入射波长。
加热装置中透明装石英管9外部包裹圆柱形加热层10。首先将圆柱形岩石杆8放入石英管9中的定滑轮上,然后加热至指定温度,在加热过程中石英管两侧采用隔热塞密封。在进行冲击实验中首先取下两侧隔热塞11,然后将激光测距仪6中发出的可见光7垂直对准岩石杆8右端面。之后进行冲击实验。
其中检测装置为激光测距仪6和支架,其中激光测距仪6距离岩石杆右端部为15cm,测量范围为±40mm,检测频率为100kHz,采用单次激发模式,外接数据采集器。通过激光测距仪发出的可见光7可以调整激光测距仪6位置。
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含有激光测距仪的电脑5,通过网线接口与激光测距仪相连接。软件可以控制激光测距仪启动的激发模式,这里采用单次激发,激发阈值为0.01mm,采集数据为200万个,采集时间为20s。其中激光测距仪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首先激光发射器14发射激光垂直入射岩石杆8右端面,激光发生反射进入接收器13中,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α。当岩石杆8右端面在应力波作用下产生的位移为d时,经过反射的激光在接收器的位置变化距离为s,两者的关系为
因此可以根据接收器上激光位置变化反算得到岩石杆右端自由面的位移。
通过激光测距仪得到高温岩石杆在受到冲击时右面端部位移图3,之后将激光测距仪测量所得到的位移数据进行求导,得到岩石杆右端面的时间-速度曲线图4,进行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内对应力波信号进行研究,最终得到不同温度下岩石的传播系数。

Claims (4)

1.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激光测距仪采用激光三角法,即通过激光测距仪中光源发出的一束激光照射在岩石杆自由端处,然后反射进入激光接收器中;当自由端发生位移时,反射激光在激光接收器中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根据接收器中的位置变化求解得到自由端位移;利用激光测距仪通过发射到岩石杆自由端的激光实现激光测距仪与高温岩石杆自由端的非接触测量;利用反射激光在激光接收器上的位置变化来得到岩石杆端部在应力波作用下的位移和速度,确定岩石传播系数;
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四部分:发射装置、加热装置、检测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将两端面打磨平整的圆柱形岩石杆放在加热装置中,将左端面与发射装置垂直,右端面与激光测距仪发射的激光垂直;发射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发射腔室、测速器、不同长度的入射杆;通过不同的空气压力产生不同的冲击速度,冲击速度由测速器检测得到;通过选用不同长度的入射杆得到不同长度的入射波形;
加热装置包括保温外壳、加热层、石英管、耐高温定滑轮;其中加热层为圆柱形包裹在石英管外部;将待加热的岩石杆放入石英管中,石英管为透明耐高温材质,内部装有两个定滑轮用于支撑圆柱形岩石杆,两端在加热时采用隔热塞密封;
检测装置为激光测距仪和支架;
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含有激光测距仪的电脑,通过网线接口与激光测距仪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于采用激光三角法原理的激光测距仪只能检测一定范围内的位移变化,本次激光测距仪的安装距离为15cm,测量范围为±40mm,标准差为4μm,仪器所处温度为25℃,不会受到高温岩石所产生温度的影响;因此将激光测距仪安装在距离圆柱形岩石杆右端面的15cm距离处,然后将岩石杆加热至指定温度;通过发射装置撞击岩石杆左端产生入射波,之后应力波传递到岩石杆右端发生自由端反射,造成右端面产生位移,通过右端的激光测距仪测量得到岩石杆时间-位移和时间-速度曲线,进而得到高温岩石杆的传播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软件控制激光测距仪启动的激发模式,这里采用单次激发,激发阈值为0.01mm,采集数据为200万个,采集时间为2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光测距仪距离岩石杆右端部为15cm,测量范围为±40mm,检测频率为100kHz,采用单次激发模式,外接数据采集器;在测量时将石英管两侧隔热塞取下,将激光焦点聚焦岩石杆右端面,左侧则用于与入射杆碰撞产生压缩应力波。
CN202110992757.3A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 Active CN113865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2757.3A CN113865987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2757.3A CN113865987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5987A CN113865987A (zh) 2021-12-31
CN113865987B true CN113865987B (zh) 2023-12-08

Family

ID=7898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2757.3A Active CN113865987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5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5986B (zh) * 2021-08-27 2023-12-29 北京工业大学 利用高速摄影机和dic技术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1647A (zh) * 2013-04-15 2014-10-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储层条件的岩石超声波速度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4251883A (zh) * 2013-06-28 2014-12-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检测岩石声波速度的方法
JP2018189493A (ja) * 2017-05-04 2018-11-29 東京電力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照射を用いた試験体の曲げ試験方法及び曲げ試験装置
CN109708980A (zh) * 2019-01-15 2019-05-03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场多参量同步监测动态加载实验装置及应用方法
CN110320115A (zh) * 2019-06-28 2019-10-11 天津大学 用于岩体应力波传播测试的霍普金森岩石杆装置及方法
CN110618198A (zh) * 2019-07-12 2019-12-2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保真环境下非接触式测量岩石波速的测试方法
CN111307624A (zh) * 2020-04-12 2020-06-1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高温下应力波在多尺度裂隙岩体中传播特性的试验装置
CN111443036A (zh) * 2020-04-12 2020-07-2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传统加热下实时高温环境中应力波传播测试系统
CN111458239A (zh) * 2020-04-12 2020-07-2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微波加热下实时高温环境中应力波传播测试系统
CN112033802A (zh) * 2020-07-24 2020-12-04 浙江工业大学 智能附墙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2697600A (zh) * 2020-12-09 2021-04-23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高温环境作用下岩石蠕变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2986012A (zh) * 2021-02-09 2021-06-1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研究高温下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特性的实验装置
CN113155644A (zh) * 2021-02-09 2021-07-2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研究高温下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特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13865986A (zh) * 2021-08-27 2021-12-31 北京工业大学 利用高速摄影机和dic技术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1647A (zh) * 2013-04-15 2014-10-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储层条件的岩石超声波速度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4251883A (zh) * 2013-06-28 2014-12-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检测岩石声波速度的方法
JP2018189493A (ja) * 2017-05-04 2018-11-29 東京電力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照射を用いた試験体の曲げ試験方法及び曲げ試験装置
CN109708980A (zh) * 2019-01-15 2019-05-03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场多参量同步监测动态加载实验装置及应用方法
CN110320115A (zh) * 2019-06-28 2019-10-11 天津大学 用于岩体应力波传播测试的霍普金森岩石杆装置及方法
CN110618198A (zh) * 2019-07-12 2019-12-2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保真环境下非接触式测量岩石波速的测试方法
CN111307624A (zh) * 2020-04-12 2020-06-1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高温下应力波在多尺度裂隙岩体中传播特性的试验装置
CN111443036A (zh) * 2020-04-12 2020-07-2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传统加热下实时高温环境中应力波传播测试系统
CN111458239A (zh) * 2020-04-12 2020-07-2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微波加热下实时高温环境中应力波传播测试系统
CN112033802A (zh) * 2020-07-24 2020-12-04 浙江工业大学 智能附墙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2697600A (zh) * 2020-12-09 2021-04-23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高温环境作用下岩石蠕变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2986012A (zh) * 2021-02-09 2021-06-1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研究高温下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特性的实验装置
CN113155644A (zh) * 2021-02-09 2021-07-2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研究高温下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特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13865986A (zh) * 2021-08-27 2021-12-31 北京工业大学 利用高速摄影机和dic技术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便携式激光测距仪的原理及方案实现;李俊锋;阮林林;姚丹;;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第01期);全文 *
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巷道变形测量装置设计;李云生;;电子设计工程(第2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5987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ang et al. Recent research in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civil infrastructures
US2015030090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continuous remote monitoring of deformations in a pressurized pipeline
CN108459083B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坝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7064301B (zh) 一种基于激光测振的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方法
CN105738028A (zh) 一种非介入式管道内流体压力测量方法
CN113865987B (zh) 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的装置
CN106768464B (zh) 一种均匀材质构件内部温度场的激光超声探测方法与系统
CN103713050B (zh) 一种用激光接收装置测量地震波在岩石中的衰减曲线的方法
CN102759744B (zh) 洞室钢衬混凝土脱空厚度的检测方法
CN104100842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和声波的管道监测装置及系统
CN110836690A (zh) 基于变形量及含水率的高位远程滑坡预警装置及方法
CN113865986B (zh) 利用高速摄影机和dic技术非接触检测实时高温岩体传播系数装置
CN203083975U (zh) 一种光纤声发射检测与定位系统
CN206756109U (zh) 一种井筒井壁变形自动测量仪
CN113155644A (zh) 一种研究高温下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特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8362431A (zh) 基于相邻纵波间时延间隔的非介入式压力检测方法和测量系统
CN104100841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和声波的管道监测方法
CN104501909B (zh) 一种基于超声波的小量程液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3940243U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和声波的管道监测装置及系统
CN204756461U (zh) 一种管道变形检测系统
Zhou et al. A fiber optic acoustic pyrometer for temperature monitoring in an exhaust pipe of a boiler
CN213544838U (zh) 一种光缆探测装置
CN210289767U (zh) 井中三分量声波远探测测井装置
CN210719251U (zh) 基于变形量及含水率的高位远程滑坡预警装置
CN112540399A (zh) 一种光缆探测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