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8437B - 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8437B
CN113858437B CN202111117549.5A CN202111117549A CN113858437B CN 113858437 B CN113858437 B CN 113858437B CN 202111117549 A CN202111117549 A CN 202111117549A CN 113858437 B CN113858437 B CN 1138584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drel
boss
base
elastic body
con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75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58437A (zh
Inventor
杨双虎
严鉴铂
刘义
赵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Fast Auto Driv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Fast Auto Driv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Fast Auto Driv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Fast Auto Driv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75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8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8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8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58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8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42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mounted on vehicles with provision for mixing during transport
    • B28C5/4203Details;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中的第一心轴与第二心轴通过第一弹性体相连接;第一心轴与第三心轴通过第三弹性体相连接;第二弹性体位于底座和基体之间;第四弹性体位于底座和支撑板之间;第一凸台位于基体的一侧,第二凸台位于支撑板的一侧;连接体穿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将基体和支撑板进行固定。本发明通过支撑装置内部的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三弹性体和第四弹性体能够有效的减小搅拌桶与减速机之间的震动,有利于消除减速机在运行时各个方向的转动误差,解决搅拌桶与减速机之间的误差角补偿问题,提升减速机的轴向承载能力,同时,支撑装置通过连接体将基体和底座进行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提升减速机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需求量逐年增长,工程机械行业出现持续增长势头。
混泥土搅拌车为运输建筑用混凝土的专用车,其中搅拌车减速机用于驱动罐体,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罐体转动,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性能以及装卸料的功能。搅拌桶通过前后支撑点支撑在车架上,前支撑点通过减速机支撑,后支撑点为滑道支撑。由于搅拌桶或车架扭曲的原因,搅拌桶在运行过程中其转动轴线与减速机的轴心线之间存在一个微小的误差角,这个误差角必须通过一种柔性装置予以消除,减速机一方面为搅拌桶提供转动的驱动力,一方面为搅拌桶提供可活动的支撑来消除误差角。
现有技术中,搅拌桶与减速机之间的误差角通过一种内置于减速机内部的调心轴承予以补偿,如专利CN204061749U中所公布的内容,调心轴承外圈与减速机壳体连接,内圈与输出法兰连接,内外圈之间是传递动力的滚动体,该滚动体的特点是其外圈为球面结构,具有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摆动的可能性,并因此可以补偿罐体与减速机中间的传递误差角,目前该结构广泛应用于水泥搅拌车领域。但是由于调心轴承轴向承载能力有限,这种结构的减速机在用于大容量搅拌车上的时候,只能以较小的安装角度以降低对调心轴承的损坏,不能满足在复杂情况下工程作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通过装置内部的弹性截锥体消除减速机各个方向的转动误差,解决了搅拌桶与减速机之间的误差角补偿问题,同时能够减小振动,提升减速机的轴向承载能力,提升了减速机和搅拌机的运行寿命和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基体、支撑板、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三弹性体、第四弹性体、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一心轴、第二心轴、第三心轴和连接体;
第一心轴与第二心轴通过第一弹性体相连接;第一心轴与第三心轴通过第三弹性体相连接;第二弹性体位于底座和基体之间;第四弹性体位于底座和支撑板之间;第一凸台位于基体的一侧,第二凸台位于支撑板的一侧;所述连接体穿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将基体和支撑板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第二心轴为圆环形状;第二心轴竖直位于基体的一侧。
第三心轴为圆环形状;第三心轴竖直位于支撑板的一侧。
第一凸台周向分布在第二心轴周围;第二凸台周向分布在第三心轴周围;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相对分布。
第一凸台凸起的方向为第二心轴位于基体的一侧;第二凸台凸起的方向为第三心轴位于支撑板的一侧。
第一心轴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母线具有方向相反的圆锥角;第二心轴具有第三表面,第三表面母线的圆锥角与第一表面母线的圆锥角相同。第三心轴具有第四表面,第四表面母线的圆锥角与第二表面母线的圆锥角相同。
第一心轴由底座延伸得到;底座包含第九表面和第十一表面;沿第九表面和第十一表面延伸得到第一心轴。
在第一心轴上竖直分布有若干圆柱孔;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直径均小于圆柱孔;圆柱孔位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中间;
连接体穿过第一凸台、圆柱孔和第二凸台将基体、底座和支撑板进行固定。
第一弹性体和第三弹性体均为空心圆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其中,支撑装置中的第一心轴与第二心轴通过第一弹性体相连接;第一心轴与第三心轴通过第三弹性体相连接;第二弹性体位于底座和基体之间;第四弹性体位于底座和支撑板之间;第一凸台位于基体一侧,第二凸台位于支撑板的一侧;连接体通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将基体和支撑板进行固定;支撑装置中的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三弹性体和第四弹性体能够有效的减小搅拌桶与减速机之间的震动,有利于消除减速机在运行时各个方向的转动误差,解决了搅拌桶与减速机之间误差角补偿问题。同时,支撑装置通过连接体将基体和底座进行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提升了支撑装置的稳定性,进而提升减速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的结构装置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的一种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的另一种透视图;
图4为减速机的结构图;
图5为车辆整体结构装置图。
其中:1-底座;2-基体;3-第二心轴;4-第三表面;5-第一表面;6-第四表面;7-第二表面;8-第一弹性体;9-第一凸台;10-第八表面;11-第二弹性体;12-第九表面;13-圆柱孔;14-第二凸台;15-第十表面;16-连接体;17-第五表面;18-第六表面;19-支撑板;20-第十一表面;21-第七表面;22-壳体;23-电机;24-基体连接体;25-柔性支撑装置;26-减速机;27-车架支撑;28-罐体;29-第一心轴;30-第三心轴;31-第三弹性体;32-第四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5,本发明公布的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基体2、支撑板19、第一弹性体8、第二弹性体11、第三弹性体31、第四弹性体32、第一凸台9、第二凸台14、第一心轴29、第二心轴3、第三心轴30和连接体16;
第一心轴29与第二心轴3通过第一弹性体8相连接;所述第一心轴29与第三心轴30通过第三弹性体31相连接;
第二弹性体11位于底座1和基体2之间、第四弹性体32位于底座1和支撑板19之间;
第一凸台9位于基体2的一侧,第二凸台14位于支撑板19的一侧;
连接体16穿过第一凸台9和第二凸台14将基体2和支撑板19进行固定。
第二心轴3为圆环形状;第二心轴3竖直位于基体2的一侧。第三心轴30为圆环形状;第三心轴30竖直位于支撑板19的一侧。第一凸台9周向分布在第二心轴3周围;第二凸台14周向分布在第三心轴30周围;第一凸台9和第二凸台14相对分布。第一凸台9凸起的方向为第二心轴3位于基体2的一侧;第二凸台14凸起的方向为第三心轴30位于支撑板19的一侧。第一心轴29具有第一表面5和第二表面7,第一表面5和第二表面7的母线具有方向相反的圆锥角。第二心轴3具有第三表面4,第三表面4母线的圆锥角与第一表面5母线的圆锥角相同。第三心轴30具有第四表面6,第四表面6母线的圆锥角与第二表面7母线的圆锥角相同。第一心轴29由底座1延伸得到;底座1包含第九表面12和第十一表面20;沿第九表面12和第十一表面20延伸得到第一心轴29。在第一心轴29上竖直分布有若干圆柱孔13;第一凸台9和第二凸台14的直径均小于圆柱孔13;圆柱孔13位于第一凸台9和第二凸台14的中间;连接体16穿过第一凸台9、圆柱孔13和第二凸台14将基体2、底座1和支撑板19进行固定。第一弹性体8和第三弹性体31均为空心圆柱体。
第二弹性体11的第五表面17与圆柱孔的第六表面18和第七表面21具有共轭结构,可以用来固定第二弹性体11的位置。
第一表面5和第二表面7的母线具有方向相反的圆锥角;第三表面4母线的圆锥角与第一表面5母线的圆锥角相同;第四表面6母线的圆锥角与第二表面7母线的圆锥角相同;圆锥角可以承受轴向力。
第一凸台9和第二凸台14的直径均小于圆柱孔,使得第一凸台9和第二凸台14均可以穿过圆柱孔13。
具有上述部件的装置,成为一个在各个方向上具有一定柔性的整体,通过以上的设计,第一弹性体8在装置内部呈现背对背或者面对面的形式,这种形式的配置相比单锥面承载能力更强,且可以在竖直方向承受双向的力。同时基体2与底座1之间的第二弹性体11用于承载来自基体2上方来自罐体28的重量,并通过位于底座1与支撑板19之间的第二弹性体11的压缩来吸收减速机26产生的扭矩,同时通过第一弹性体8与第二弹性体11的阻尼作用,减少来自减速机26及罐体的振动。
水泥搅拌车具有罐体28,罐体28由减速机26作为一个支撑点,减速机26具有壳体22及基体连接体24,基体连接体24可与柔性支撑装置25中的基体2成为一体或者分体的连接,柔性支撑装置25中的底座1与车架支撑27连接或者一体支撑,减速机26与罐体28成为了一个整体,并随着罐体的运动而运动。
柔性支撑装置25具有基体2,基体2具有第二心轴3和第一凸台9,第二心轴3可以为圆柱或者多边形结构,其具有第三表面4,同样可以为圆柱或者多边形结构,第三表面4和第一表面5及第四表面6与第二表面7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体8,第一弹性体8可以由金属橡胶复合材料制成,或者由一定硬度和柔度的滚动体代替。基体2的第八表面10与底座1的第九表面12及底座1的第十一表面20与支撑板19的第十表面1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体11,第二弹性体11可以由金属橡胶复合材料或者板簧类零件制成,图2所示的为第二弹性体11的一种可能的方式,其也可以一定数量沿周向分布。第八表面10与第九表面12及第十一表面20与第十表面15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弹性体11的厚度,这样,基体2与支撑板19通过连接体16进行连接时,第二弹性体11处于预压缩的状态。基体2的第一凸台9与支撑板19的第二凸台14穿过底座1上的圆柱孔13连接。
第一弹性体8布置在底座的上下两个方向,呈现背对背或者面对面的形式,这样可以吸收来自罐体上下两个方向的振动,同时具有一定的吸收扭矩的作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基体(2)、支撑板(19)、第一弹性体(8)、第二弹性体(11)、第三弹性体(31)、第四弹性体(32)、第一凸台(9)、第二凸台(14)、第一心轴(29)、第二心轴(3)、第三心轴(30)和连接体(16);
所述第一心轴(29)与第二心轴(3)通过第一弹性体(8)相连接;所述第一心轴(29)与第三心轴(30)通过第三弹性体(31)相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体(11)位于底座(1)和基体(2)之间;所述第四弹性体(32)位于底座(1)和支撑板(19)之间;所述第一凸台(9)位于基体(2)的一侧,所述第二凸台(14)位于支撑板(19)的一侧;所述连接体(16)穿过第一凸台(9)和第二凸台(14)将基体(2)和支撑板(19)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心轴(29)具有第一表面(5)和第二表面(7),所述第一表面(5)和第二表面(7)的母线具有方向相反的圆锥角;所述第二心轴(3)具有第三表面(4),所述第三表面(4)母线的圆锥角与第一表面(5)母线的圆锥角相同;所述第三心轴(30)具有第四表面(6),所述第四表面(6)母线的圆锥角与第二表面(7)母线的圆锥角相同;
在第一心轴(29)上竖直分布有若干圆柱孔(13);第一凸台(9)和第二凸台(14)的直径均小于圆柱孔(13);所述圆柱孔(13)位于第一凸台(9)和第二凸台(14)的中间;
所述连接体(16)穿过第一凸台(9)、圆柱孔(13)和第二凸台(14)将基体(2)、底座(1)和支撑板(19)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心轴(3)为圆环形状;第二心轴(3)竖直位于基体(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心轴(30)为圆环形状;第三心轴(30)竖直位于支撑板(19)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9)周向分布在第二心轴(3)周围;所述第二凸台(14)周向分布在第三心轴(30)周围;所述第一凸台(9)和第二凸台(14)相对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9)凸起的方向为第二心轴(3)位于基体(2)的一侧;所述第二凸台(14)凸起的方向为第三心轴(30)位于支撑板(19)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心轴(29)由底座(1)延伸得到;所述底座(1)包含第九表面(12)和第十一表面(20);沿第九表面(12)和第十一表面(20)延伸得到第一心轴(2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体(8)和第三弹性体(31)均为空心圆柱体。
CN202111117549.5A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 Active CN113858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7549.5A CN113858437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7549.5A CN113858437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8437A CN113858437A (zh) 2021-12-31
CN113858437B true CN113858437B (zh) 2023-02-21

Family

ID=78993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7549.5A Active CN113858437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843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8306A (zh) * 2005-06-10 2008-08-06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补偿搅拌罐误差角的补偿装置
US20080273416A1 (en) * 2005-06-10 2008-11-06 Zf Friedrichshafen Ag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Compensating the Angular Discrepancy of a Mixing Drum
CN101886788A (zh) * 2010-06-29 2010-11-17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灯具减振装置
CN203189602U (zh) * 2013-03-15 2013-09-1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减振装置及搅拌车
CN105179545A (zh) * 2015-06-15 2015-12-2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发电中的减振器
CN109372943A (zh) * 2018-12-11 2019-02-22 福州大学 可调式双层金属橡胶阻尼减振器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8306A (zh) * 2005-06-10 2008-08-06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补偿搅拌罐误差角的补偿装置
US20080273416A1 (en) * 2005-06-10 2008-11-06 Zf Friedrichshafen Ag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Compensating the Angular Discrepancy of a Mixing Drum
CN101886788A (zh) * 2010-06-29 2010-11-17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灯具减振装置
CN203189602U (zh) * 2013-03-15 2013-09-1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减振装置及搅拌车
CN105179545A (zh) * 2015-06-15 2015-12-2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发电中的减振器
CN109372943A (zh) * 2018-12-11 2019-02-22 福州大学 可调式双层金属橡胶阻尼减振器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8437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7135B (zh) 推力滑动轴承以及推力滑动轴承与活塞杆的组合机构
CN100473861C (zh) 用于助力转向系统的机动泵机组的橡胶支承
CN103459868A (zh) 推力滑动轴承以及推力滑动轴承和活塞杆的组合机构
US3923349A (en) Universal bearing support
CN113858437B (zh) 一种双锥面柔性支撑装置
US6477974B2 (en) Radial bear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CN101806325A (zh) 结构件万向铰接单元
CN100575736C (zh) 用于补偿搅拌罐误差角的补偿装置及搅拌罐传动机构
CN100427786C (zh) 自支承型大挠度高弹性联轴器
US7780241B2 (en) Two-piece expandable thrust washer and machine using same
CN102869561A (zh) 驾驶室悬挂单元及包括至少两个这种驾驶室悬挂单元的车辆
US6745686B1 (en) Bearing for a cylindrical sieve in rotation sieve printing works
CN112264755B (zh) 一种用于塔吊回转机构的焊接定心装置及焊接夹具
CN201013783Y (zh) 自支承型大挠度高弹性联轴器
CN111195923A (zh) 一种基于三自由度球形关节的新型串联机构及机器人
CN205937464U (zh) 具有枢轴销和至少一个轴承座的枢轴轴承装置以及具有该枢轴轴承装置的移动式起重机
CN106015326A (zh) 一种轴承
JP2012504213A (ja) カルダン軸用の自在継手構造体
CN101618668B (zh) 一种汽车推力杆接头
CN219327767U (zh) 致动器和车辆
WO2020060512A1 (en) Bearing assembly for a driveshaft
CN213064349U (zh) 一种滑动轴承用扇环形弹性支撑推力瓦装置
CN116423664A (zh) 一种球面柔性支撑装置及混泥土搅拌车
CN112128227B (zh) 一种铰接式回转支承装置
CN112078601B (zh) 轮对驱动系统及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