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8015B - 金刚线排线方法、排线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金刚线排线方法、排线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8015B
CN113858015B CN202111244419.8A CN202111244419A CN113858015B CN 113858015 B CN113858015 B CN 113858015B CN 202111244419 A CN202111244419 A CN 202111244419A CN 113858015 B CN113858015 B CN 113858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ch
diamond wire
diamond
fin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44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58015A (zh
Inventor
杨正江
岳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Excellent Mecha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Excellent Mecha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Excellent Mecha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Excellent Mecha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44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8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8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8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58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8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6Grinders for cutting-off
    • B24B27/0633Grinders for cutting-off using a cutting wi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刚线排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线排线方法、排线系统及设备,其中金刚线排线方法包括: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实现了按最终节距进行排线,可将金刚线层与层之间堆叠的位置从径向一点分散为多点,减少金刚线排线过程中塌陷导致的假性压线,大大降低高速放线时的断线机率,提高切割成品率。

Description

金刚线排线方法、排线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刚线排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线排线方法、排线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金刚线排线的过程中,排线轮从左边界至右边界按节距来排线,到达右边界后返回向左边界排线,循环往复,每次向右和向左的落线位置几乎不变,重复几十至几百层后,金刚线会相互堆叠而出现凹坑,当堆叠至一定高度,金刚线会塌陷至凹坑里形成假性压线,当金刚线以高速放线时很容易被抽断。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金刚线排线方法、排线系统及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刚线排线方法、排线系统及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刚线排线方法,包括:
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
进一步,所述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的方法包括:
根据初始设定节距获取总节距数:
Figure BDA0003320436630000011
其中,n为总节距数,对n进行取整[n];L为金刚线的排线长度;p0为初始设定节距。
进一步,所述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金刚线排线时的分度算法因子s。
进一步,所述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总节距数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分度算法中金刚线的排线圈数:
N=[n]+s;
其中,N为金刚线的排线圈数。
进一步,所述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金刚线的排线圈数获取最终节距:
Figure BDA0003320436630000021
其中,P为金刚线排线时的最终节距;
根据最终节距P对金刚线进行排线。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刚线排线系统,包括:
总节距数获取模块,根据初始设定节距获取总节距数;
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模块,获取分度算法因子;以及
最终节距获取模块,根据总节距数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刚线排线设备,包括:
控制模块,以及由控制模块控制的排线装置;
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金刚线排线的最终节距;
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最终节距控制排线装置对金刚线进行排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实现了按最终节距进行排线,可将金刚线层与层之间堆叠的位置从径向一点分散为多点,减少金刚线排线过程中塌陷导致的假性压线,大大降低高速放线时的断线机率,提高切割成品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刚线排线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层与层之间堆叠的位置径向点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刚线排线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刚线排线设备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刚线排线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金刚线排线方法,包括: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实现了按最终节距进行排线,可将金刚线层与层之间堆叠的位置从径向一点分散为多点,减少金刚线排线过程中塌陷导致的假性压线,大大降低高速放线时的断线机率,提高切割成品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的方法包括:
根据初始设定节距获取总节距数:
Figure BDA0003320436630000041
其中,n为总节距数,对n进行取整[n];L为金刚线的排线长度;p0为初始设定节距。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的方法还包括:获取金刚线排线时的分度算法因子s,理论上s可取1,1/2,1/3...1/10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s可以取1/2,1/3,1/4等,算法因子的分母与最终排线时金刚线层与层之间堆叠位置的径向点数相同,算法因子的分母越大最终排线时金刚线层与层之间堆叠位置的径向点数越多,但是在实际排线过程中由于排线设备的精度问题,在算法因子的分母越大时需要越高的精度,因此s取1/2,1/3,1/4,1/5,1/6,1/7,1/8,1/9时最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总节距数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分度算法中金刚线的排线圈数:
N=[n]+s;
其中,N为金刚线的排线圈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的方法还包括:根据金刚线的排线圈数获取最终节距:
Figure BDA0003320436630000051
其中,P为金刚线排线时的最终节距;
根据最终节距P对金刚线进行排线;通过金刚线的排线设备,根据最终节距P对金刚线进行排线,将金刚线层与层之间堆叠的位置从径向一点分散为多点,可有效分散金刚线层与层之间的堆叠点,减少金刚线排线过程中塌陷导致的假性压线,大大降低高速放线时的断线机率,提高切割成品率。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层与层之间堆叠的位置径向点分布示意图。
如图2所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排线长度L为310mm,初始设定节距p0为0.6mm,则总节距数n为310/0.6=516.6667,则n取整数为516;分度算法因子s取1/4,排线圈数为N=516+1/4=516.25;最终节距P为:P=310/516.25=0.600484,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采用金刚线的排线设备按照0.600484的最终节距进行排线,此时层与层之间堆叠位置的径向点数为4。
实施例2
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刚线排线系统的原理框图。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2还提供一种金刚线排线系统,包括:总节距数获取模块,根据初始设定节距获取总节距数;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模块,获取分度算法因子;以及最终节距获取模块,根据总节距数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
在本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具体工作方法在实施例1中已经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赘述。
实施例3
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刚线排线设备的原理框图。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3还提供一种金刚线排线设备,包括:控制模块,以及由控制模块控制的排线装置(该排线装置为现有的用于金刚线排线的装置);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金刚线排线的最终节距;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最终节距控制排线装置对金刚线进行排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可以采用实施例1中的金刚线排线方法控制排线装置进行排线。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实现了按最终节距进行排线,可将金刚线层与层之间堆叠的位置从径向一点分散为多点,减少金刚线排线过程中塌陷导致的假性压线,大大降低高速放线时的断线机率,提高切割成品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3)

1.一种金刚线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包括:
根据初始设定节距获取总节距数:
Figure FDA0003695498950000011
其中,n为总节距数,对n进行取整[n];L为金刚线的排线长度;p0为初始设定节距;
获取金刚线排线时的分度算法因子s;
根据总节距数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分度算法中金刚线的排线圈数:
N=[n]+s;
其中,N为金刚线的排线圈数;
根据金刚线的排线圈数获取最终节距:
Figure FDA0003695498950000012
其中,P为金刚线排线时的最终节距;
根据最终节距P对金刚线进行排线;其中
分度算法因子的分子为1,分母与最终排线时金刚线层与层之间堆叠位置的径向点数相同。
2.一种金刚线排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总节距数获取模块,根据初始设定节距获取总节距数;
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模块,获取分度算法因子;以及
最终节距获取模块,根据总节距数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其中
所述根据初始设定节距获取总节距数包括:
Figure FDA0003695498950000021
其中,n为总节距数,对n进行取整[n];L为金刚线的排线长度;p0为初始设定节距;
所述获取分度算法因子包括:
获取金刚线排线时的分度算法因子s;
根据总节距数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包括:
根据总节距数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分度算法中金刚线的排线圈数:
N=[n]+s;
其中,N为金刚线的排线圈数;
根据金刚线的排线圈数获取最终节距:
Figure FDA0003695498950000022
其中,P为金刚线排线时的最终节距;其中
分度算法因子的分子为1,分母与最终排线时金刚线层与层之间堆叠位置的径向点数相同。
3.一种金刚线排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以及由控制模块控制的排线装置;
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金刚线排线的最终节距;
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最终节距控制排线装置对金刚线进行排线;其中
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金刚线排线的最终节距包括:
根据初始设定节距获取总节距数:
Figure FDA0003695498950000031
其中,n为总节距数,对n进行取整[n];L为金刚线的排线长度;p0为初始设定节距;
获取金刚线排线时的分度算法因子s;
根据总节距数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分度算法中金刚线的排线圈数:
N=[n]+s;
其中,N为金刚线的排线圈数;
所述根据初始设定节距和分度算法因子获取最终节距,并且根据最终节距对金刚线进行排线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金刚线的排线圈数获取最终节距:
Figure FDA0003695498950000032
其中,P为金刚线排线时的最终节距;其中
分度算法因子的分子为1,分母与最终排线时金刚线层与层之间堆叠位置的径向点数相同。
CN202111244419.8A 2021-10-26 2021-10-26 金刚线排线方法、排线系统及设备 Active CN113858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4419.8A CN113858015B (zh) 2021-10-26 2021-10-26 金刚线排线方法、排线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4419.8A CN113858015B (zh) 2021-10-26 2021-10-26 金刚线排线方法、排线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8015A CN113858015A (zh) 2021-12-31
CN113858015B true CN113858015B (zh) 2022-08-02

Family

ID=7899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4419.8A Active CN113858015B (zh) 2021-10-26 2021-10-26 金刚线排线方法、排线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801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18532B1 (en) * 2009-02-17 2013-10-30 Applied Materials, Inc. Wire saw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EP2628558A1 (en) * 2012-02-15 2013-08-21 Applied Materials Switzerland Sàrl Diamond wire saw device and method
CN106296428A (zh) * 2016-08-24 2017-01-04 廖建航 卧式绕线机正转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18058147A (ja) * 2016-10-04 2018-04-12 株式会社タカトリ ワイヤソー及びワイヤソーのワイヤ巻き取り方法
CN208529451U (zh) * 2018-07-04 2019-02-22 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线绕线装置
CN111923261A (zh) * 2020-07-17 2020-11-13 苏州赛万玉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金刚线切割晶棒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2247795B (zh) * 2020-10-26 2021-12-17 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线切割设备的卷径周期补偿方法
CN113334596B (zh) * 2021-06-28 2023-02-07 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 返线累加式切割硅锭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8015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19147B2 (en) Reading order search method and program for recording
US20140149926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arranging a plurality of items automatically in a canvas
US8959524B2 (en) Full exploitation of parallel processors for data processing
CN111552555B (zh) 一种点云的可视化方法和设备
US10649967B2 (en) Memory object pool use in a distributed index and query system
CN109388614A (zh) 一种目录文件个数配额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858015B (zh) 金刚线排线方法、排线系统及设备
EP3963853B1 (en) Optimizing 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compressed data
CN109164807B (zh) 机器人路径干涉预判方法及装置
US7484068B2 (en) Storage spac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8572572A (zh) 电动机选定方法以及电动机选定程序
CN109376120A (zh) 一种内存优化的数据文件格式转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442557B (zh) 数据压缩及解压缩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79322B (zh) 用于图检索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36094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ological sequence processing fastq files comprising lossless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CN110705839B (zh) 建筑材料信息处理和优化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92427A (zh) 地图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1125024B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文件的删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526880B2 (ja) 数値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9933436B (zh) 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KR20220089211A (ko) 문자 빈도 기반 서열 재정렬을 통한 fastq 데이터 압축 방법 및 장치
CN116383290B (zh) 一种数据泛化解析方法
CN108170987B (zh) 基于bim技术的pbs结构自动挂接方法
CN102196061B (zh) 地址过滤表生成方法及装置、以太帧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0427345B (zh) 一种网络层级地图数据的快速缓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