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4350B - 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4350B
CN113854350B CN202111170839.6A CN202111170839A CN113854350B CN 113854350 B CN113854350 B CN 113854350B CN 202111170839 A CN202111170839 A CN 202111170839A CN 113854350 B CN113854350 B CN 1138543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air bag
dry ice
closed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08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54350A (zh
Inventor
来振利
李翊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plex Equation Wuh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plex Equation Wuh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plex Equation Wuh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plex Equation Wuh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708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4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4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4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54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4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7/00Preservation or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 A23B7/14Preserving or ripening with chemic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B7/08 or A23B7/10
    • A23B7/144Preserving or ripening with chemic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B7/08 or A23B7/10 in the form of gases, e.g. fumigation; Compositions or apparatus therefor
    • A23B7/152Preserving or ripening with chemic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B7/08 or A23B7/10 in the form of gases, e.g. fumigation; Compositions or apparatus therefor in a controlled atmosphere comprising other gases in addition to CO2, N2, O2 or H2O ; Elimination of such other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9/00Preservation of edible seeds, e.g. cereals
    • A23B9/16Preserving with chemicals
    • A23B9/18Preserving with chemicals in the form of gases, e.g. fumigation; Compositions or apparatus therefor
    • A23B9/22Preserving with chemicals in the form of gases, e.g. fumigation; Compositions or apparatus therefor in a controlled atmosphere comprising other gases in addition to CO2, N2, O2 or H2O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本发明属于仓库熏蒸与气调防虫技术领域。密闭仓间通过气体输入管道、气体排出管道与脱氧制氮设备相互对接形成一个循环脱氧充氮系统,同时构建完成一个包括仓间内外的柔性气囊的“气压均衡系统”,将干冰作为二氧化碳气源投入柔性气囊内部,在开启脱氧制氮设备从密闭仓间抽出空气并将其分离为氧气和氮气两部分过程中,依靠干冰升华气化致使气囊体积膨大的原理,一是来调节循环脱氧充氮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仓、内外的气压均衡;第二是无缝化接续完成气囊内部的二氧化碳往密闭仓间中的机械释放,实现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与二氧化碳气体的“机械调释”双重作用。该方法在密闭仓间内部具备冗余空间的条件下,均能够快速提升机械充氮气调防虫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仓库熏蒸与气调防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气调防虫的最重要手段是利用脱氧制氮设备,将密闭仓间中的空气抽提至设备内部并将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进行分离处理,仓间内部空气中的氧气被设备系统分离排放到仓间之外,以氮气为主要成分的气体被回输进入密闭仓间内,上述过程循环往复进行直至密闭仓间中的氮气体积浓度达到或接近95%左右,此时密闭仓间中的氧气体积浓度即会低于5%,此种气体浓度情形下的害虫生长发育和活动会受到明显抑制,害虫的死亡率大幅增加,如果氮气体积浓度达到98%左右并密闭一定的时间,则会使得成虫及虫卵致死率接近于100%。
脱氧制氮设备包括有变压吸附制氮机、膜分离制氮机、脱氧机等等,在容积小、内部贮存物密实、内部容纳的空气量相对较少的密闭仓间应用场景下,制氮设备运行相对从容、正常;遇到可供利用的防虫时间短、仓间容积大的密闭仓间,由于设备要处理的空气量太大,设备系统高负荷、长时间的运行因为不断通过设备系统向密闭仓间外面排除氧气而引起仓间内外存在明显的气体压力差,这种压力差的存在严重的会导致密闭仓间的气体泄漏,大大增加充氮气调作业过程及设备系统的管控难度。
另外,伴随着国内对磷化铝禁用政策的退出,传统的硫酰氟熏蒸已成为重要的应急替代办法,硫酰氟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SO2F2,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有毒气体,由于硫酰氟具有扩散渗透性强、杀虫速度快、散气时间短、低温使用方便和毒性较低等特点,可以应用于仓库、货船、集装箱中的害虫熏蒸防治。据徐国淦、山广利提供的室内试验结果,采用低剂量硫酰氟混合二氧化碳对储粮害虫进行小麦实仓试验,可达到理想的杀虫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上述硫酰氟混合二氧化碳熏蒸的办法硫酰氟用药量仍然很大大,药剂供应渠道、药剂采购及运输成本难以承受,如何降低药剂用量、缩短熏蒸防虫时间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重要的是硫酰氟与二氧化碳两种药剂的混合使用的药剂注入工艺与方法如何界定,如何在低剂量条件下发挥硫酰氟与二氧化碳两种药剂熏蒸增效作用也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密闭仓间模式下的气调防虫用时过长、仓间内外气体压力容易失衡的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在密闭仓间内部具备冗余空间的条件下能够快速完成机械充氮气调防虫、提高防虫效率。
在密闭仓间(密闭的仓间)B内,通过气体输入管道、气体排出管道与脱氧制氮设备相互对接形成一个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同时构建完成一个包括仓间内外的柔性气囊、柔性气囊上面的投送干冰开口、与柔性气囊对接的管状干冰投送通道、与柔性气囊对接的气体导入管道及连通管、带有管道阀门的气囊排气管道等的“气压均衡系统”,柔性气囊是采用柔性材质制作的储气囊、储气袋或者是塑料幕布制作的密封帐幕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柔性气囊预置在容积为V的密闭仓间B内;将干冰作为二氧化碳气源投入柔性气囊内部,在开启脱氧制氮设备从密闭仓间抽出空气并将其分离为氧气和氮气两部分过程中,依靠干冰升华气化致使气囊体积膨大的原理,一是来调节循环脱氧充氮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仓、内外的气压均衡;第二是无缝化接续完成气囊内部的二氧化碳往密闭仓间中的机械释放,实现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与二氧化碳气体的“机械调释”双重作用。该方法在密闭仓间内部具备冗余空间的条件下,均能够快速提升机械充氮气调防虫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密闭仓间通过气体输入管道、气体排出管道与脱氧制氮设备相互对接连通并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开启脱氧制氮设备从密闭仓间B抽出空气并将其分离为氧气和氮气两部分,其中的氮气成分从脱氧制氮设备的氮气输出口通过气体输入管道回输送入密闭仓间B内,剩余的以氧气为主的尾气则从脱氧制氮设备的尾气排放管道排放到仓间之外;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或其组合将干冰作为二氧化碳气源投入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并完成提升密闭仓间充氮气调防虫效能的各个步骤:
1)、在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开始运行之前完成干冰的投送,密闭仓间B内的容积为V,设置在密闭仓间B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设置有投送干冰的开口(b2),人工将固体干冰通过仓内柔性气囊上面的投送干冰的开口(b2)放置在仓内柔性气囊(b3)内并快速使用热合、夹合、粘合的办法封闭气囊上面的投送干冰的开口(b2),固态干冰投放的数量基于每公斤产生0.51m3的二氧化碳量并结合仓内柔性气囊充盈二氧化碳之后的最大空间容积来计算,之后开启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伴随着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的运行过程,仓内柔性气囊(b3)内的固体干冰也在同步升华气化并使仓内柔性气囊的体积渐渐膨大到体积V1,此时密闭仓间B内部空间需要脱氧制氮处理的有效容积即会被膨大的气囊置替消减到(V-V1),从而使得密闭仓间内部因为脱氧制氮设备运行而产生的气体密度的降低、密闭仓间与外环境之间形成的压力差得到消减和均衡,减少密闭仓间内外存在的压力差和仓间气体渗漏的趋向,密闭仓间内部有效容积的减少也降低了脱氧制氮设备运行负荷、缩短密闭仓间达到气调防虫目标氮气浓度的设备运行时间,实现密闭仓间循环充氮气调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的双重效应(如图1所示);
2)、与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的运行同步完成干冰的投送,此时是将仓内柔性气囊上面投送干冰的开口(b2)牵引到密闭仓间B的墙壁处(或者是仓间大门、仓间窗户及仓间密闭塑料幕布)并引出到密闭仓间外环境中,对仓内柔性气囊(投送干冰的开口)穿过密闭仓间B的墙壁并与墙壁相接触而形成的缝隙处进行封糊、填充处理以保证不漏气,保证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与密闭仓间B的内部、密闭仓间B的内部与仓外环境之间均处于严格的阻隔状态;开启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密闭仓间B内部因为氧气成分的不断减少使得密闭仓内部与外环境之间形成负压,此时直接将固体干冰通过投送干冰的开口(b2)投送到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中,固态干冰投放的数量基于每公斤产生0.51m3的二氧化碳量并结合仓内柔性气囊充盈二氧化碳之后的空间容积来计算,干冰投送完成之后快速封闭投送干冰的开口(b2),伴随着仓内柔性气囊(b3)内的固态干冰慢慢升华气化致使仓内柔性气囊渐渐膨大到体积V1,密闭仓间B的有效容积即会被膨大的气囊置替消减到V-V1,其中V为密闭仓间B内的容积,并使因为脱氧制氮设备运行而在密闭仓间与外环境之间形成的压力差得到消减和均衡,减少密闭仓间内外因为压力差而形成密闭仓间气体渗漏的趋向,同时也降低了脱氧制氮设备的运行负荷、缩短密闭仓间达到防虫目标氮气浓度的设备运行时间,实现了密闭仓间循环充氮气调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如图2所示);
3)、在上述1)中仓内柔性气囊上面的投送干冰的开口(b2)处串接一个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籍借该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将密闭仓间外环境与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空间相连通,对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穿过墙壁形成的缝隙进行严格的气密性处理保证不漏气,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与密闭仓间B的内部、密闭仓间B的内部空间与仓外环境之间均处于严格的隔阻状态;
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内部设置小型福来轮输送线、流利条铝合金滑轨、多楔带辊筒输送机、滚筒输送机、小型皮带输送机或可供固体物料移动的斜坡滑道等用于投送干冰的移动装置,上述移动装置的起始端布置在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的进口处,通过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完成带有硬质材料衬底的固态干冰的投送,固态干冰投送完成之后快速封闭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的开口,伴随着仓内柔性气囊(b3)内的固态干冰慢慢升华气化致使仓内柔性气囊渐渐膨大到体积V1,密闭仓间内部空间的有效容积即会被膨大的气囊置替消减到V-V1,其中V为密闭仓间B内的容积,密闭仓间内部空间有效容积的减少降低了脱氧制氮设备的运行负荷、缩短达到仓间防虫目标氮气浓度的设备运行时间(如图3所示)。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可以设置在密闭仓间地面上也可以使用支撑架架空布置,以方便在其内部设置移动设备以承接用于投送采用平板硬质材料衬底的固体干冰的投送,这些移动设备包括福来轮输送线、流利条铝合金滑轨、多楔带辊筒输送机、滚筒输送机、小型皮带输送机或可供固体物料移动的其它斜坡滑道等,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选用具有一定柔性和气密性的尼龙、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尼龙复合膜、聚偏二氟乙烯、橡胶、纺织物、无纺布中的一种单膜或多种复合膜制品进行制作。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接入带有第一管道阀门(b4)的气囊排气管道(b5),气囊排气管道(b5)的排气管口(b6)处于密闭仓间B内;在密闭仓间B内部的氮气浓度达到有效的防虫浓度(有效的防虫浓度是指:密闭仓间中的氮气体积浓度达到95%以上,此时密闭仓间中的氧气体积浓度即会低于5%)、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干冰完成升华气化且实现“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之后,打开与仓内柔性气囊(b3)相连的气囊排气管道(b5)上面的第一管道阀门(b4),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及扩散作用即会通过气囊排气管道(b5)、排气管口(b6)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上述过程就将“气压均衡系统”调整升级成为“机械调释系统”,二氧化碳气体对害虫呼吸的刺激作用有利于机械充氮防虫效率的提高,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的二氧化碳与既有的氮气分子相互混合叠加有利于氮气防虫浓度的保持,也为往仓内柔性气囊中注入其它气体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如图4所示);
上述气囊排气管道(b5)的部分区段可以引出仓外(最终仍然要接入到仓内中去,以保证排气管口b6处于密闭仓间B内)并在仓外管段部位接入第一管道阀门(b4)以方便操作控制;如果上述气囊排气管道(b5)全部位于仓内,接入的第一管道阀门(b4)要使用可远程控制开、关的电动阀门。
按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二氧化碳或者是硫酰氟的液化气作为充盈仓内柔性气囊(b3)的气源,此时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接入气体导入管道(b7)并引出密闭仓间B之外,将二氧化碳或硫酰氟的液化气的输出口通过气体导入管道(b7)与仓内柔性气囊(b3)相接通,循环脱氧充氮杀虫期间,选择二氧化碳或硫酰氟的液化钢瓶气中的一种通过气体导入管道(b7)输入进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中,伴随着仓内柔性气囊中二氧化碳或硫酰氟的导入,膨大的仓内柔性气囊即会置替掉密闭仓间B内部相应的空间体积,实现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如图5所示);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预先接入带有第一管道阀门(b4)的气囊排气管道(b5),第一管道阀门(b4)的排气管口(b6)位于密闭仓间B内部;在密闭仓间B内部的氮气浓度达到有效的防虫浓度(有效的防虫浓度是指:密闭仓间中的氮气体积浓度达到95%以上,此时密闭仓间中的氧气体积浓度即会低于5%)、实现了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之后,打开气囊排气管道(b5)上面的第一管道阀门(b4),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或硫酰氟气体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及扩散作用即会通过气囊排气管道(b5)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并与既有的氮气分子相互混合叠加,上述过程就将“气压均衡系统”调整升级成为“机械调释系统”,二氧化碳气体对害虫呼吸的刺激作用有利于机械充氮防虫效率的提高,硫酰氟自身的熏蒸作用与高浓度氮气条件下的低氧杀虫作用相互叠加形成“N2+SO2F2”的混合增效作用,有利于氮气防虫效果的提升,也为往仓内柔性气囊中注入其它气体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
上述气囊排气管道(b5)的部分区段可以引出密闭仓间外(最终仍然要接入到密闭仓间内中去,以保证排气管口b6处于密闭仓间B内)并在密闭仓间外管段部位接入第一管道阀门(b4)以方便操作控制;如果上述气囊排气管道(b5)全部位于密闭仓间内,接入的第一管道阀门(b4)要使用可远程控制开、关的电动阀门。
按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二氧化碳与硫酰氟钢瓶气的混合气体作为充盈仓内柔性气囊(b3)的气源,此时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接入气体导入管道(b7)并引出密闭仓间B的仓外,将二氧化碳、硫酰氟的钢瓶输出口与三通管接头中的两个接头相互接通,三通管接头的另一个接头接气体导入管道(b7)的进气口端,气体导入管道(b7)的另一端与仓内柔性气囊(b3)相接通,循环脱氧充氮杀虫期间,将二氧化碳、硫酰氟钢瓶气一并通过气体导入管道(b7)输入进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中,伴随着仓内柔性气囊中二氧化碳和硫酰氟的导入,膨大的仓内柔性气囊即会置替掉密闭仓间B内部相应的空间体积,实现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
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预先接入带有第一管道阀门(b4)的气囊排气管道(b5),气囊排气管道(b5)的排气管口(b6)位于密闭仓间B内部;在密闭仓间B内部的氮气浓度达到有效的防虫浓度、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充盈二氧化碳与硫酰氟的混合气并实现了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之后,打开气囊排气管道(b5)上面的第一管道阀门(b4),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二氧化碳与硫酰氟的混合气体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及扩散作用即会通过气囊排气管道(b5)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上述过程就将“气压均衡系统”调整升级成为“机械调释系统”,高浓度氮气条件下对害虫的窒息作用、二氧化碳刺激害虫气门的增加呼吸强度效应、硫酰氟损害害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熏蒸作用相互叠加,形成一种“N2+SO2F2+CO2”混合熏蒸作用;上述过程在排空了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气体以后,也为往仓内柔性气囊中重复注入其它气体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上述二氧化碳气体或硫酰氟气体的注入剂量灵活掌握,二氧化碳、硫酰氟体积百分比浓度均不小于5%,同时确保密闭仓间内部的氮气体积浓度不小于95%。
上述过程的结果也排空了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气体,这为往仓内柔性气囊中重复注入其它气体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密闭仓间外另设置一个仓外柔性气囊(b3-1)用于投送干冰并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容器,在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接入气囊间连通管道(b8)并引出密闭仓间之外,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与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的内腔之间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相互连通,将干冰通过投送干冰的开口投放在仓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内并快速使用热合、夹合、粘合的办法封闭投送干冰的开口,仓外柔性气囊(b3-1)内的干冰升华气化之后即会依靠气压差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输送到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中,在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上接入电动气泵(b9)以便提升二氧化碳气体从仓外柔性气囊(b3-1)到仓内柔性气囊(b3)中的输送速度,在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上接入第二管道阀门(b10)以便控制两个气囊之间气体的流动并截止输送到仓内柔性气囊(b3)中的气体倒流(如图6所示);
还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硫酰氟的液化钢瓶气来注入仓外柔性气囊(b3-1),此时投送干冰的开口(b2)改用带有阀门的导气管替代,二氧化碳、硫酰氟的钢瓶气通过该带有阀门的导气管与仓外柔性气囊(b3-1)对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与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连通以后还可以发挥密闭仓间内外的气压均衡作用:保持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上接入的第二管道阀门(b10)处于开通状态,在仓外柔性气囊(b3-1)中注入的气体并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输送到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中,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及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均保持半充满状态,此时两个柔性气囊中的气体可以自动依靠密闭仓间内外存在的压力差在两个柔性气囊之间流动,两个柔性气囊内部气体的流进与流出使得柔性气囊体积发生变化并对密闭仓间内外的压力差起到调节与平衡作用;
为了单纯地发挥密闭仓间内外的气压均衡作用,可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将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与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连通,使用鼓风机往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中注入空气并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输送到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中,以节省投送固体干冰带来的成本上升。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密闭仓间外设置一种使用金属、塑料板制作成为立体箱式气体容器或直径100-1500mm的管道作为干冰挥发装置来替代仓外柔性气囊(b3-1),密闭仓间外的干冰挥发装置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与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相互连通;
也可以使用柔性材料制作上述干冰挥发装置,但要使用龙骨支架对装置的形状和体积进行固化与支撑,以防范干冰挥发装置可能出现的爆涨、漏气现象,上述形状固定的干冰挥发装置均设置干冰投送开口,使用以后及时密闭。
使用金属、塑料管材进行制作的干冰挥发装置,对管道的一端进行封闭、另一端用于投送干冰的开口,管道上面设置开孔并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与密闭仓间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相互连通,投送到管道内部的干冰升华气化以后即会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输入到密闭仓间的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中去。
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所述仓内柔性气囊(b3)、仓外柔性气囊(b3-1)或形状固定的干冰挥发装置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如2-10个)。
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在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上面可以通过并联或者是串联的方式连接多个(如2-20个)仓内柔性气囊(b3)。
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可以将各种密闭的舱室、车厢等视同密闭仓间B的应用场景,用来防范其中的苍蝇、蟑螂、蚊虫、老鼠的繁殖危害。
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关的构件的功能可以相互调整与替代,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及气囊排气管道(b5)、气体导入管道(b7)及气囊间连通管道(b8)的配置数量可以灵活增加或进行集并,管道中的部分管段可以引出密闭仓间之外以接入管道控制阀,对管道功能进行调整与替代时,要对管路的布置路线、管道阀门的设置进行对应的调整,目的是要保障干冰投送或气体的流动要按照设定的目标、方向及流程进行。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术语及定义如下:
密闭仓间:易于发生害虫的农产品收获以后在仓库内部有散装存放和袋装贮存的形式,既有使用塑料薄膜帐幕覆盖农产品而形成的密闭空间,也有其它的金属、混凝土结构的农产品仓库,上述密闭空间及密闭仓库均简称为“密闭仓间”;上述“密闭仓间”的概念也包含船舶、飞机、高铁的密闭舱(厢)室等容易滋生繁殖有害生物的密闭空间;
充氮气调有效的防虫浓度:使用脱氧制氮设备的进气口连接管道并从密闭仓间内部抽出空气进入设备进行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的分离处理,将分离出的氧气从设备尾气排放管道排放到密闭仓间外环境中,产生的高浓度氮气从设备的产品气排出口输入进密闭仓间内部;
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采用体积百分比浓度进行表达。上述使用脱氧制氮设备从密闭仓间内部抽出空气将氮气与氧气分离处理的过程循环往复进行,直至密闭仓间中的氮气体积浓度达到或接近95%左右,此时密闭仓间中的氧气体积浓度即会低于5%,此种气体组成的情形下称之为氮气防虫“浓度达标”,此时密闭仓间内部的害虫生长发育和活动性会受到明显抑制,害虫的死亡率大幅增加,如果氮气体积浓度达到98%左右则会使得成虫及虫卵致死率接近于100%,上述作用于害虫的防虫氮气体积浓度即称之为充氮气调有效的防虫浓度。
脱氧制氮设备为PSA制氮机、PSA制氧机、VSA脱氧机、VSA制氧机、膜分离制氮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柔性气囊:是一种气体储存装置,为使用储气囊、储气袋或者是塑料幕布制作的密封帐幕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用其注入并储存气体。制作上述储气囊、储气袋或者是塑料密封帐幕,是选用具有一定柔性和气密性的尼龙、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尼龙复合膜、聚偏二氟乙烯、橡胶、纺织物、无纺布中的一种单膜或多种复合膜制品,根据密闭仓间可供使用的置放空间机位点,剪裁成为适宜的尺寸并使用热合、粘合或者是缝合的办法进行制作,对缝隙机及结合部进行密闭处理,成为可以贮存气体的、具备封闭性能的袋状物或具备立体结构的帐篷状物。
上述柔性气囊也可以改为使用塑料薄膜制作成五面密封的塑料帐幕、将其覆盖在仓间地面上并与地面进行严格的密封而成。五面密封的塑料帐幕制作完成以后,对塑料帐幕与地面的结合部采用沙袋压合、“塑料槽管+橡胶管”嵌合或者是粘胶带粘合的办法进行封固就形成了一种简易的柔性气囊(如需投送干冰,则先将固体干冰码放在上述塑料帐幕内之后再行密封处理)。
根据密闭仓间内部冗余的空间情况因地制宜、灵活确定柔性气囊的大小、形状,只要确保气囊的气密性均可。
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对密闭仓间进行脱氧充氮杀虫,是依托于脱氧制氮设备对抽提自密闭仓间中的空气进行氮气与氧气的分离处理并将生成的氮气回输进密闭仓间内部的过程,上述过程中,空气中体积含量接近于21%的氧气就通过设备的尾气排放管口排放到仓外环境中去,设备系统循环往复的运行结果是密闭仓间内部的气体分子密度渐渐降低,在温度稳定、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密闭仓间内部的气体分子密度的降低就会表现在仓内气压低于仓外气压。上述过程中,如果安放在密闭仓间内的气囊装置内部气体量的增加而出现体积的渐渐膨大,密闭仓间内部的空间容积即会被同步置换替代掉、其中的气体分子密度和气体压强的下降会得到补偿,仓间内外的气体压力差得到“均衡和稳定”。
将充满气体、具备一定空间体积的气囊装置安放在有固定容积的密闭仓间内,密闭仓间内部的空间容积即会被部分置换替代,这部分被置换替代掉的空间中蕴含的空气量(或者是相应比例的氧气量)就从循环脱氧充氮系统的脱氧制氮设备的运行负荷中去掉,设备系统运行达到氮气防虫标准的时间就会缩短,表现出了对设备运行的“负荷消减”作用。
机械调释系统:密闭仓间内部“气压均衡系统”要调整升级成为“机械调释系统”,是在设置在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上接入带有管道阀门的气囊输出气体管道,该气囊输出气体管道的排气管口要位于密闭仓间的内部;
在循环机械充氮系统运行致使密闭仓间内部的氮气浓度达到有效的防虫浓度、并依托“气压均衡系统”实现了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之后,将气囊排气管道上面的管道阀门打开,仓内柔性气囊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或硫酰氟气体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及扩散作用即会通过输出气体管道释放在密闭仓间内并与既有的氮气分子相互混合叠加,上述过程就发挥出二氧化碳气体对害虫呼吸的刺激作用并有利于机械充氮防虫效率的提高,硫酰氟自身的熏蒸作用与高浓度氮气条件下的低氧杀虫作用相互叠加形成综合增效作用。
上述仓内柔性气囊中的气体进行释放的过程称之为“机械调释”过程,上述过程可以重复循环运行、也为往仓内柔性气囊中注入其它气体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直至满足防虫目标。
管状干冰投送通道:是指可以设置在仓间地面上或者是架空布置的管状内空通道,以方便在其内部设置并承接用于投送干冰的移动设备,这种设备包括福来轮输送线、流利条铝合金滑轨、多楔带辊筒输送机、滚筒输送机、小型皮带输送机以及可供固体物料移动的其它斜坡滑道等投送装置,管状干冰投送通道可以选用具有一定柔性和气密性的尼龙、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尼龙复合膜、聚偏二氟乙烯、橡胶、纺织物、无纺布中的一种单膜或多种复合膜制品进行制作。如果使用柔性材料制作管状干冰投送通道,则使用木龙骨、轻钢龙骨、铝合金龙骨、钢龙骨等对上述进行支撑造型、固定结构。
如果采用金属、塑料、玻璃钢、木板等板材进行制作,则需要对接缝处进行气密性处理,形成满足物料流动性质的、具有一定规则几何形的管状干冰投送通道。
上述管状干冰投送通道的形状与走向根据密闭仓间和仓内柔性气囊的布置形式灵活确定,确保其形成立体空间能够使得干冰投送装置得以展开并让干冰在其上面灵活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现有的对密闭仓间进行循环机械脱氧充氮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伴随着设备系统的运行,密闭仓间内部体积含量接近于21%的氧气分子通过脱氧设备的尾气排放口排放到仓外环境中去,在温度稳定、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密闭仓间就会表现出内部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包含一部分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子)含量及密度渐渐的降低、仓内气压低于仓外气压,进而导致仓间密封材料、密封部位的气密性受到压力差的明显影响,直接影响到仓间内部氮气体积浓度的稳定性和气调防虫效果。
本发明创新提出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极易挥发升华为无毒无味、比固体体积大600-800倍的气体二氧化碳,将干冰升华气化的原理应用在仓间内完成一种“气压均衡系统”的构建,实现循环脱氧充氮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仓间内、外气压均衡并提升机械充氮防虫的效能。
将仓内柔性气囊预置在密闭仓间内,将干冰作为二氧化碳气源投入进仓内柔性气囊内部并完成本发明提供的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能的各个操作步骤,随着投送在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内部的干冰升华气化和体积的渐渐膨大,从物理上表现出密闭仓间内部的空间容积被体积膨大的气囊置换替代掉,从实质上密闭仓间内气体分子所占的空间体积被置换替代掉,结果是仓间内部的气体分子密度和气体压强的下降趋势就会得到抑制或者补偿,仓间内外的气体压力差得到“均衡和稳定”。
另一方面,既往的整仓密闭条件下机械充氮气调防虫需要停止仓库内部的各种作业,依靠本办法,则可以提前进行仓库密闭、仓内柔性气囊的布置及往气囊内注入气体的工作,这就提前开启了另一种形式的机械充氮作业的过程,这为缩短整个机械充氮作业周期创造了条件。
2)创新提出将“气压均衡系统”调整升级成为“机械调释系统”的工艺方法,通过预置仓内柔性气囊、在仓内柔性气囊中投送固体干冰、固体干冰的吸热升华气化、在任何时间节点将预置在气囊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释放等次第操作流程,“气压均衡系统”既能够发挥出空间置替、负荷消减与气压均衡效应,接续调释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密闭仓间机械充氮防虫又起到了新的增效作用。
3)大多数的充氮密闭仓间,会因为气密性不足而导致刚刚达标的氮气体积浓度不断衰减到不足95%的情况出现,95%条件下的氮气浓度难以通过循环机械脱氧充氮系统快速提升氮气浓度,设备系统的反复运行能耗巨大。通过“气压均衡系统”或“机械调释系统”,依靠往仓内柔性气囊中的反复投送固体干冰或者是其它气体与“机械调释”的重复进行,可以保障好循环机械充氮模式下仓间内外的压力平衡及保障防虫氮气浓度的维持和稳定。
特别是在各种流程的最后,通过往完成“机械调释”的气囊中鼓入空气,体积膨大的气囊又一次置换替代掉仓间内的空间容积,可以实现在不开启制氮设备系统的条件下部分恢复或提升仓内不断衰减的氮气体积浓度。
4)创新提出将硫酰氟气体次第引入密闭仓间内部并释放到密闭仓间中的方法与步骤,在先将硫酰氟气体注入到仓内柔性气囊内部并完成“气压均衡”作用以后,再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及扩散作用通过输出气体管道将其释放在密闭仓间内,硫酰氟自身的熏蒸作用与高浓度氮气条件下的低氧杀虫作用共同形成“N2+SO2F2”混合增效作用。
5)创新提出在密闭仓间内外各设置一个柔性气囊来调节仓间内外气压平衡的简易办法,两个气囊之间通过一个穿越仓间的气囊间连通管道相互连通,干冰投送数量以使得两个气囊均不会处于全充满的状态为参考依据,将干冰(或者是空气及其它气体)投放在仓外的仓外柔性气囊内,仓外柔性气囊内的干冰升华气化之后即会依靠气压差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输送到仓内的仓内柔性气囊中,保持连通管道处于开通状态,此时两个气囊中的气体可以自动依靠密闭仓间内、外存在的压力差在两个气囊之间流动;
当仓间内部的气压大于仓间外环境气压时,仓内柔性气囊中的气体会流向仓外柔性气囊中,此时仓内柔性气囊的体积缩小并引致密闭仓间内的气压降低,上述两个气囊内部的气体伴随着气体的流进与流出,使得气囊体积发生变化的同时并对仓间内、外的气压差起到一种调节与平衡作用。特别是可以解决在白天与夜间温差大、仓间内外存在较大气压差时的气压平衡问题,工艺技术简单易行。
6)创新提出“N2+SO2F2+CO2”三种气体相互混合进行气调防虫的办法,往柔性气囊中注入熏蒸剂硫酰氟或者是硫酰氟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硫酰氟或二氧化碳气体不但能够起到“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作用,一旦通过“机械调释系统”的工艺方法将硫酰氟暨二氧化碳的混合气释放到密闭仓间以后,在高浓度氮气已经形成低氧、低湿度环境条件下,同时还因为营造出“高浓度氮气条件下害虫呼吸频率加快、窒息和脱水死亡+二氧化碳刺激害虫气门的呼吸强度增加效应+硫酰氟作用害虫中枢神经的熏蒸作用”三种气体的混合增效体系,为解决硫酰氟、二氧化碳或者氮气单一熏蒸和气调防虫用药量大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路径,特别是最大程度减少剧毒熏蒸剂硫酰氟的使用剂量有利于减少污染和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置在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及上面的投送干冰的开口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仓内柔性气囊上面的投送干冰的开口穿越密闭仓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仓内柔性气囊上面接一个管状干冰投送通道及穿越仓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仓内柔性气囊上面接气囊排气管道并构建成为的“机械调释系统”的工艺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在仓内柔性气囊上面接气体导入管道并引出仓外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在密闭仓间内、外各布置柔性气囊并相互对接的示意图;
图中:A--循环脱氧充氮系统、B--密闭仓间、b1--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2--投送干冰的开口、b3—仓内柔性气囊、b3-1---仓外柔性气囊、b4—第一管道阀门、b5--气囊排气管道、b6—仓内气囊的排气管口、b7—气体导入管道、b8—气囊间连通管道、b9—管道气泵、b10—第二管道阀门。
图中的箭头方向代表设备系统运行时密闭仓间(密闭舱室)内部、管道及设备端口的气流方向,图示重在表达系统的布置与工艺实现形式,相关设备、组件的结构没有详细画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技术方案中,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投送干冰的开口(b2)、气囊排气管道(b5)、气体导入管道(b7)及气囊间连通管道(b8)的功能可以相互调整与替代,各种管道的配置可以灵活增加或集并,上述部分管段可以引出密闭仓间之外以接入管道阀门(或称管道控制阀),对管道功能进行调整与替代时,则对管路的布置路线、管道阀门的设置进行对应的调整,目的是要实现干冰投送或气体的流动要按照设定的目标、方向及流程进行。附图采用简化的形式仅仅是为了方便、明晰地说明本发明的相关实施例。相关的简单描述和图示仅仅是实施例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以下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路线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首先是在密闭仓间B的任一对称的两侧面或其上顶、下底面的位点,分别引出1~10根气体输入管道(或称仓间输入气管道)和1~10根气体排出管道(或称仓间气体排出管道),上述气体输入管道、气体排出管道根据密闭仓间B空间体积的大小选择内径10~1000mm的塑料、橡胶或金属管材的管道,将脱氧制氮设备(选用:脱氧机或者是制氮机)上面的以氮气为主要组分的气体排出口(或称设备排放氮气出口、产气口)通过气体输入管道与密闭仓间B接通,将脱氧制氮设备的原料气进口通过气体排出管道与密闭仓间B的另一端接通,构建完成一个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对上述构建完成的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中的管道系统、接头处、密闭仓间进行查漏补洞工作,采用负压检测法测试密闭空间的气密性,管路系统及密闭仓间的气密性监测应用压力衰减试验(Pt试验)的办法进行,具体监测办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5229—2010《粮油储藏---平房仓气密性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使得密闭循环系统不低于二级气密性标准,气密性不够的,通过查漏补洞或更换密闭材料的办法解决。
在上述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中的密闭仓间B内部新构建完成一套“气压均衡系统”,“气压均衡系统”包括一个仓内柔性气囊(b3),仓内柔性气囊上面设置投送干冰的开口(b2)、气囊排气管道(b5),气囊排气管道(b5)上设置第一管道阀门(b4);仓内柔性气囊是采用柔性材质制作的储气囊、储气袋或者是塑料幕布制作的密封帐幕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仓内柔性气囊预置在密闭仓间B内存在冗余空间的地坪或者是堆存物上面,其形状、大小与个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如图1所示);
在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开始运行之前,将仓内柔性气囊(b3)布置在容积为V的密闭仓间B的内部地面或者是物料表面上,仓内柔性气囊(b3)(或称储气装置)采用Pa/Pe五层共挤复合膜(膜厚为12丝)制作而成的封闭性塑料帐幕(也可以采用具有收缩和膨大功能的其它塑料布或橡胶材料的储气囊、储气袋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设置有投送干冰的开口(b2),人工将固体干冰通过投送干冰的开口(b2)投送在仓内柔性气囊(b3)内并快速使用手提式塑料薄膜热合机进行热合,也可以将投送干冰的开口部位重叠折卷起来并采用铁夹子夹合,也可以使用粘合剂将投送干冰的开口部分重叠起来进行粘合、粘胶带粘合等等办法来封闭气囊上面的投送干冰的开口(b2),固态干冰投放的数量基于每公斤产生0.51m3的二氧化碳量并结合仓内柔性气囊充盈二氧化碳之后的最大空间容积来计算,以免投送过多产生浪费。
完成上述固态干冰往仓内柔性气囊中的投放之后,开启密闭仓间B的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伴随着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的运行过程,仓内柔性气囊(b3)内的干冰也在同步升华气化并使仓内柔性气囊的体积渐渐膨大到体积V1,此时密闭仓间B内部空间需要脱氧制氮处理的有效容积即会被膨大的气囊置替消减到(V-V1),其中V为密闭仓间B内的容积,从而使得仓间内部因为脱氧制氮设备运行而产生的气体密度的降低、仓间与外环境之间形成的压力差得到消减和均衡,避免因为密闭仓间内、外压力差的存在而导致仓间气体渗漏现象的发生,密闭仓间内部有效容积的减少也降低了脱氧制氮设备运行负荷、缩短密闭仓间达到气调防虫目标氮气浓度的设备运行时间,实现了密闭仓间循环充氮气调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
根据密闭仓间的大小,灵活确定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中的脱氧机或者是制氮机的功率负荷(如20℃,氮气产量选择≥100m3/h,设备产成氮气纯度≥95%),脱氧机或制氮机内部的吸附塔中主要是装填碳分子筛作为固体吸附剂,在吸附精度不高的应用场所也可以装填使用活性炭、沸石分子筛作为固体吸附剂;
本实施例推荐选择VPSA脱氧机满足密闭循环脱氧充氮防虫使用,选择天津捷盛科技有限公司的设备,设备的氮气纯度95%,氮气量为50Nm3/h条件下的设备功率10kw;也可以使用PSA制氮机替代脱氧机来进行密闭循环脱氧充氮防虫,采用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的设备,设备的氮气体积纯度为99.5%,氮气量为50Nm3/h条件下的设备功率18kw。
上述采用Pa/Pe五层共挤复合膜制作而成的封闭性塑料帐幕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也可以改为采用其它的塑料帐幕覆盖在仓间地面上并与地面进行严格密封的形式构成。五面密封的塑料帐幕制作完成以后,人工先将固体干冰码放在上述塑料帐幕内,然后对塑料帐幕与地面的结合部采用沙袋压合、“塑料槽管+橡胶管”嵌合或者是粘胶带粘合的办法进行封固就形成了一种简易的仓内柔性气囊(b3)。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与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的运行同步运行过程中完成干冰的投送,此时将仓内柔性气囊上面投送干冰的开口(b2)牵引到密闭仓间B的墙壁处并引出到密闭仓间外环境中(也可以是选择密封覆盖仓间大门、窗户的塑料幕布处设置投送干冰的开口b2以方便裁剪进出窗口),对仓内柔性气囊(投送干冰的开口)穿过密闭仓间B的墙壁并与墙壁相接触而形成的缝隙处,使用填缝剂、粘合剂或者是密封胶带进行严格的气密性处理保证缝隙处密实不漏气;设置好气囊之后检查并确认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与密闭仓间B的内部、密闭仓间B的内部与仓外环境之间均处于严格的阻隔状态(如图2所示);
完成上述程序之后开启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密闭仓间B内部因为氧气成分的不断减少使得仓间内部与外环境之间形成负压,此时直接将固体干冰通过投送干冰的开口(b2)投送到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中,固态干冰投放的数量基于每公斤产生0.51m3的二氧化碳量并结合仓内柔性气囊充盈二氧化碳之后的空间容积来计算,干冰投送完成之后快速封闭投送干冰的开口(b2),伴随着仓内柔性气囊(b3)内的干冰慢慢升华气化致使仓内柔性气囊渐渐膨大到体积V1,密闭仓间B的有效容积即会被膨大的气囊置替消减到V-V1,其中V为密闭仓间B内的容积,并使因为脱氧制氮设备运行而在仓间与外环境之间形成的压力差得到消减和均衡,避免密闭仓间内外因为压力差而导致密闭仓间气体的渗漏,同时也降低了脱氧制氮设备的运行负荷、缩短仓间达到防虫目标氮气体积浓度的设备运行时间,实现了密闭仓间循环充氮气调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
上述对投送干冰的开口(b2)进行快速封闭的方法还可以将投送干冰的开口(b2)对接一个带有截止阀的管道,完成干冰投送以后及时关闭截止阀即可,也可以使用使用粘合剂或者是胶带对开口进行粘合的办法进行封固闭合。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仓内柔性气囊的投送干冰的开口(b2)处串接一个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籍借该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将密闭仓间外环境与密闭仓间内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空间相连通,对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穿过墙壁形成的缝隙进行严格的气密性处理保证不漏气,检查确认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与密闭仓间B的内部、密闭仓间B的内部空间与仓外环境之间均处于严格的隔阻状态;
在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内部设置小型投送干冰的移动设备,包括小型福来轮输送线、流利条铝合金滑轨、多楔带辊筒输送机、滚筒输送机、小型皮带输送机以及可供固体物料移动的斜坡滑道等移动装置,上述移动装置的起始端布置在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的进口处,通过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完成带有硬质平板材料衬底的固态干冰的投送,干冰投送完成之后快速封闭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的开口,伴随着仓内柔性气囊(b3)内的干冰慢慢升华气化致使仓内柔性气囊渐渐膨大到体积V1,仓间内部空间的有效容积即会被膨大的气囊置替消减到V-V1,其中V为密闭仓间B内的容积,仓间内部空间有效容积的减少降低了脱氧制氮设备的运行负荷、缩短达到仓间防虫目标氮气浓度的设备运行时间(如图3所示);
上述硬质平板衬底材料可以使用钢板、木板、塑料板等等,衬垫在干冰包装箱上面以减少箱底与输送设备之间的阻力和摩擦力。
管状干冰投送通道设置在仓间地面上或者是采用支撑架进行架空布置,以方便在其内部设置并承接用于投送干冰的福来轮输送线、流利条铝合金滑轨等干冰投送装置,如果使用柔性材料制作管状干冰投送通道,则使用木龙骨、轻钢龙骨、铝合金龙骨、钢龙骨等对上述进行支撑造型、固定结构。
如果采用金属、塑料、玻璃钢、木板等板材进行制作管状干冰投送通道,则需要对接缝处进行气密性处理,形成满足物料流动性质的、具有一定规则几何形的管状干冰投送通道。
本实施例的管状干冰投送通道横截面的形状采用长方形,也可以使用半圆形、圆形、三角形等等,其走向根据密闭仓间和仓内柔性气囊的布置形式灵活确定,确保其形成立体空间能够使得干冰投送装置得以展开并让干冰在其上面灵活移动。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2、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接入带有第一管道阀门(b4)的气囊排气管道(b5),气囊排气管道(b5)的排气管口(b6)处于密闭仓间B内;在密闭仓间B内部的氮气体积浓度达到有效的防虫浓度、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干冰完成升华气化且实现“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之后,打开仓内柔性气囊(b3)的气囊排气管道(b5)上面的第一管道阀门(b4),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及扩散作用即会通过气囊排气管道(b5)、排气管口(b6)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上述过程就将“气压均衡系统”调整升级成为“机械调释系统”,二氧化碳气体对害虫呼吸的刺激作用有利于机械充氮防虫效率的提高,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的二氧化碳与既有的氮气分子相互混合叠加有利于氮气防虫浓度的保持,也为往仓内柔性气囊中注入其它气体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如图4所示)。
上述气囊排气管道(b5)的一部分区段可以引出仓外,在仓外的管段部位接入第一管道阀门(b4)以方便操作关停控制,气囊排气管道(b5)的排气管口(b6)仍然要接入到密闭仓间B内;如果上述气囊排气管道(b5)全部位于密闭仓间内,则要在气囊排气管道(b5)上面接入的第一管道阀门(b4)是可远程控制开、关的电动阀门。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2、3、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二氧化碳的液化气作为充盈仓内柔性气囊(b3)的气源,此时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接入气体导入管道(b7)并引出密闭仓间B之外,将储存液态二氧化碳的钢瓶输出阀口通过气体导入管道(b7)与仓内柔性气囊(b3)相接通,循环脱氧充氮杀虫期间,将二氧化碳钢瓶气通过气体导入管道(b7)输入进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中,二氧化碳的注入剂量使得仓间中的二氧化碳体积百分比浓度超过或接近于5%,同时确保密闭仓间内部的氮气体积浓度不小于95%。伴随着仓内柔性气囊中二氧化碳的导入,膨大的仓内柔性气囊即会置替掉密闭仓间B内部相应的空间体积,实现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如图5所示)。
在密闭仓间B内部的氮气体积浓度达到有效的防虫浓度、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二氧化碳完成充盈且实现“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之后,打开与仓内柔性气囊(b3)相连的气囊排气管道(b5)上面的第一管道阀门(b4),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及扩散作用即会通过气囊排气管道(b5)、排气管口(b6)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上述过程就将“气压均衡系统”调整升级成为“机械调释系统”。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2、3、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硫酰氟的钢瓶气作为充盈仓内柔性气囊(b3)的气源,此时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接入气体导入管道(b7)并引出密闭仓间B之外,将硫酰氟的钢瓶气的输出口通过气体导入管道(b7)与仓内柔性气囊(b3)相接通,循环脱氧充氮杀虫期间,将硫酰氟的钢瓶气通过气体导入管道(b7)输入进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中,完成硫酰氟注入以后仓间的硫酰氟体积百分比浓度超过或接近于5%,同时确保密闭仓间内部的氮气体积浓度不小于95%。伴随着仓内柔性气囊中硫酰氟的导入,膨大的仓内柔性气囊即会置替掉密闭仓间B内部相应的空间体积,实现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
在密闭仓间B内部的氮气体积浓度达到有效的防虫浓度、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硫酰氟完成充盈且实现“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之后,打开与仓内柔性气囊(b3)相连的气囊排气管道(b5)上面的第一管道阀门(b4),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硫酰氟气体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及扩散作用即会通过气囊排气管道(b5)、排气管口(b6)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上述过程就将“气压均衡系统”调整升级成为“机械调释系统”。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的硫酰氟与既有的氮气分子相互混合叠加形成“N2+SO2F2”混合增效作用,有利于氮气防虫效果的提升,也为往仓内柔性气囊中注入其它气体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
硫酰氟使用龙口化工厂的钢瓶10-40kg/瓶规格的产品。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的硫酰氟气体与既有的氮气分子相互混合叠加形成“N2+SO2F2”混合增效作用,有利于氮气防虫效果的提升,也为往仓内柔性气囊中注入其它气体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2、3、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二氧化碳与硫酰氟钢瓶气的混合气体作为充盈仓内柔性气囊(b3)的气源,此时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接入气体导入管道(b7)并引出密闭仓间B的仓外,将二氧化碳、硫酰氟的钢瓶输出口与三通管接头中的两个接头相互接通,三通管接头的另一个接头接入气体导入管道(b7),气体导入管道(b7)的另一端与仓内柔性气囊(b3)相接通,循环脱氧充氮杀虫期间,将二氧化碳、硫酰氟钢瓶气一并通过气体导入管道(b7)输入进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中,完成混合气体注入以后仓间的二氧化碳与硫酰氟混合气体的体积百分比浓度超过或接近于5%,同时确保密闭仓间内部的氮气体积浓度不小于95%。伴随着仓内柔性气囊中二氧化碳和硫酰氟的导入,膨大的仓内柔性气囊即会置替掉密闭仓间B内部相应的空间体积,实现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
实施例8:
与实施例7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预先接入带有第一管道阀门(b4)的气囊排气管道(b5),气囊排气管道(b5)的排气管口(b6)位于密闭仓间B内部;在密闭仓间B内部的氮气体积浓度达到有效的防虫浓度、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充盈二氧化碳与硫酰氟的混合气并实现了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之后,打开气囊排气管道(b5)上面的第一管道阀门(b4),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二氧化碳与硫酰氟的混合气体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及扩散作用即会通过气囊排气管道(b5)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上述过程就将“压力均衡系统”调整升级成为“机械调释系统”,高浓度氮气条件下对害虫的窒息作用、二氧化碳刺激害虫气门的增加呼吸强度效应、硫酰氟损害害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熏蒸作用相互叠加,形成一种“N2+SO2F2+CO2”混合熏蒸作用。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2、3、4、5、6、7或8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密闭仓间外另设置一个仓外柔性气囊(b3-1)用于投送干冰并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容器,在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接入气囊间连通管道(b8)并引出密闭仓间之外,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与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的内腔之间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相互连通,将干冰通过投送干冰的开口投放在仓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内并快速使用热合、夹合、粘合的办法封闭投送干冰的开口,仓外柔性气囊(b3-1)内的干冰升华气化之后即会依靠气压差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输送到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中,在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中接入电动气泵(b9)以便提升二氧化碳气体从仓外柔性气囊(b3-1)到仓内柔性气囊(b3)中的输送速度、接入第二管道阀门(b10)以便截止输送到仓内柔性气囊(b3)中的气体倒流(如图6所示);
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硫酰氟的钢瓶气来注入仓外柔性气囊(b3-1),此时投送干冰的开口(b2)改用带有阀门的导气管替代,二氧化碳、硫酰氟的钢瓶气通过该带有阀门的导气管与仓外柔性气囊(b3-1)对接。
上述仓外柔性气囊(b3-1)也可以改为使用Pa/Pe五层共挤复合膜制作而成的封闭性塑料帐幕,采用五面密封的塑料帐幕覆盖在仓间地面上并与地面进行严格密封的形式构成。五面密封的塑料帐幕制作完成以后,对塑料帐幕与地面的结合部采用沙袋压合、“塑料槽管+橡胶管”嵌合或者是粘胶带粘合的办法进行封固就形成了一种简易的仓外柔性气囊(如需投送干冰,则先将固体干冰码放在上述塑料帐幕内之后再行密封处理)。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与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连通以后还可以发挥密闭仓间内外的气压均衡作用:保持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上接入的第二管道阀门(b10)处于开通状态,在仓外柔性气囊(b3-1)中注入的气体并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输送到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中,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及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均保持半充满状态,此时两个柔性气囊中的气体可以自动依靠密闭仓间内外存在的压力差在两个柔性气囊之间流动,两个柔性气囊内部气体的流进与流出使得柔性气囊体积发生变化并对密闭仓间内外的压力差起到调节与平衡作用。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非柔性的金属、塑料薄板制作成为箱式或圆筒管状物作为干冰挥发装置来替代仓外柔性气囊(b3-1),以使其作为干冰升华气化的容器使用,这种情况下制作的容器可以根据场地布置条件灵活确定为规则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其它形状,但要确保其气密性。
上述作为干冰升华气化的容器也可以使用柔性材料制作,但使用龙骨支架对仓外柔性气囊的形状和体积进行固化与支撑,以保证仓外柔性气囊(b3-1)作为干冰升华气化容器时可能出现的爆涨、漏气现象。
上述作为干冰升华气化的容器也可以使用直径100-1500mm的金属、塑料筒式管材进行制作,管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用于投送干冰的开口,管道上面设置若干个开孔并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与密闭仓间的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相互连通,投送到管道内部的干冰升华气化以后即会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输入到密闭仓间的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中去。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2、3、4、5、6、7、8、9、10或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往“柔性气囊”内部投送干冰、注入二氧化碳或硫酰氟的作业时,要打开气体导入管道(b7)、气囊间连通管道(b8)及气囊排气管道(b5)上面相对应的管道阀门,注入气体的作业结束则及时关闭上述对应的阀门;在打开安装在气体导入管道上面的控制阀,将“柔性气囊”内部的二氧化碳或硫酰氟释放在密闭仓间内,则关闭上述对应的管道阀门。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2、3、4、5、6、7、8、9、10、11或1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密闭仓间B内部可设置若干个仓内柔性气囊(b3),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相互之间通过管道以串接或者是并联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以增强仓内柔性气囊在整仓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通过增加释放在密闭仓间的氮气、二氧化碳或硫酰氟的量,以增强氮气对害虫的窒息作用、二氧化碳对害虫呼吸的刺激作用及硫酰氟对密闭仓间内部的熏蒸效应。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1、2、3、4、5、6、7、8、9、10、11、12或1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经过“机械调释”程序排空了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气体以后,也就为往仓内柔性气囊中重复注入其它气体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
为了单纯地发挥密闭仓间内外的气压均衡作用,使用鼓风机往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中注入空气并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输送到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中,可使用空气作为介质替代干冰气化的二氧化碳,以节省投送固体干冰带来的成本上升。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1、2、3、4、5、6、7、8、9、10、11、12、13或1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经过“机械调释”程序排空了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气体以后,也就为往仓内柔性气囊中重复注入其它气体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但在完成“机械调释”程序并将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气体向密闭仓间内部空间排空了以后,常常会出现仓间内部氮气浓度下降、氧气浓度回升的现象,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仓间氮气分子向储藏物内部及包装物的内部渗透,稀释了仓间中的氮气分子浓度;二是仓间内部的氮气分子因为仓间内、外存在压力差而会通过墙壁、各种缝隙、毛细孔及密封材料向外渗透。本实施例使用鼓风机往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中鼓如空气以使仓内柔性气囊(b3)再次膨大,这一过程可以快速降低仓间内部的有效空间容积,在密闭仓间内部气体分子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快速提升了氮气分子浓度。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1、2、3、4、5、6、7、8、9、10、11、12、13、14或1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密闭仓间B外部可设置若干个仓外柔性气囊(b3-1)或者是用于投送干冰并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容器,相互之间通过管道以串接或者是并联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也可以各自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与密闭仓间B内部的仓内柔性气囊相连接,以增加一次性投送干冰的数量及空间容积,通过增加释放在密闭仓间二氧化碳的量,强化二氧化碳对害虫呼吸的刺激作用。
实施例17:
与实施例1、2、3、4、5、6、7、8、9、10、11、12、13、14、15或16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述“密闭仓间”也适宜于船舱的密闭舱室、民用飞机的机舱、高铁车厢以及具备气密性条件的等容易滋生繁殖有害媒介生物(各种苍蝇、蟑螂、蚊虫、老鼠等等)的其它密闭场所(如地铁站、候机厅、会议厅、餐厅等等)。

Claims (9)

1.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密闭仓间通过气体输入管道、气体排出管道与脱氧制氮设备相互对接连通并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开启脱氧制氮设备从密闭仓间(B)抽出空气并将其分离为氧气和氮气两部分,其中的氮气成分从脱氧制氮设备的氮气输出口通过气体输入管道回输送入密闭仓间(B)内,剩余的以氧气为主的尾气则从脱氧制氮设备的尾气排放管道排放到密闭仓间之外;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或其组合将干冰作为二氧化碳气源投入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并完成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能的各个步骤:
1)、在密闭仓间(B)内的地面或堆存的物料上面设置仓内柔性气囊(b3),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设置有投送干冰的开口(b2),人工将固体干冰通过柔性气囊上面的投送干冰的开口(b2)放置在仓内柔性气囊(b3)内并封闭柔性气囊上面的投送干冰的开口(b2),固态干冰投放的数量基于每公斤产生0.51m3的二氧化碳量并结合柔性气囊充盈二氧化碳之后的最大空间容积来计算,之后开启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伴随着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的运行过程,仓内柔性气囊(b3)内的固体干冰也在同步升华气化并使柔性气囊的体积渐渐膨大到体积V1,此时密闭仓间(B)内部空间需要脱氧制氮处理的有效容积即会被膨大的气囊置替消减到(V-V1),其中V为密闭仓间(B)内的容积,从而使得密闭仓间内部因为脱氧制氮设备运行而产生的气体密度的降低、密闭仓间与外环境之间形成的压力差得到消减和均衡,避免因为密闭仓间内、外压力差的存在而形成有利于密闭仓间气体向外渗漏的有利条件,密闭仓间内部有效容积的减少也降低了脱氧制氮设备运行负荷、缩短密闭仓间达到气调防虫目标氮气浓度的设备运行时间,实现密闭仓间循环充氮气调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
2)、将密闭仓间内柔性气囊上面投送干冰的开口(b2)牵引到密闭仓间(B)的墙壁处并引出到密闭仓间外的大气环境中,对柔性气囊穿过密闭仓间(B)的墙壁并与墙壁相接触而形成的缝隙处进行封糊、填充处理以保证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与密闭仓间(B)的内部、密闭仓间(B)的内部与仓外环境之间均处于严格的阻隔状态;开启循环脱氧充氮系统(A),密闭仓间(B)内部因为氧气成分的不断减少使得密闭仓间内部与外环境之间形成负压,将固体干冰通过投送干冰的开口(b2)投送到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中,固态干冰投放的数量基于每公斤产生0.51m3的二氧化碳量并结合柔性气囊充盈二氧化碳之后的空间容积来计算,干冰投送完成之后快速封闭投送干冰的开口(b2),伴随着仓内柔性气囊(b3)内的固态干冰慢慢升华气化致使柔性气囊渐渐膨大到体积V1,密闭仓间(B)的有效容积即会被膨大的气囊置替消减到V-V1,其中V为密闭仓间(B)内的容积,使得脱氧制氮设备的运行而在密闭仓间与外环境之间形成的压力差得到消减和均衡,减少密闭仓间内外因为压力差的存在而导致密闭仓间气体渗漏的可能,同时也降低了脱氧制氮设备的运行负荷、缩短密闭仓间达到防虫目标氮气浓度的设备运行时间,实现了密闭仓间循环充氮气调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
3)、在上述设置在密闭仓间内柔性气囊上面投送干冰的开口(b2)处串接一个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籍借该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将密闭仓间外环境与密闭仓间内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空间相连通,对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穿过墙壁形成的缝隙进行严格的气密性处理保证不漏气,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与密闭仓间(B)的内部、密闭仓间(B)的内部空间与仓外环境之间均处于严格的隔阻状态;
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内部设置用于投送干冰的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小型福来轮输送线、流利条铝合金滑轨、多楔带辊筒输送机、滚筒输送机、小型皮带输送机或可供固体物料移动的斜坡滑道,上述移动装置的起始端布置在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的进口处,通过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完成带有硬质材料衬底的固态干冰的投送,固态干冰投送完成之后快速封闭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的开口,伴随着仓内柔性气囊(b3)内的固态干冰慢慢升华气化致使柔性气囊渐渐膨大到体积V1,密闭仓间内部空间的有效容积即会被膨大的气囊置替消减到V-V1,其中V为密闭仓间(B)内的容积,密闭仓间内部空间有效容积的减少降低了脱氧制氮设备的运行负荷、缩短达到仓间防虫目标氮气浓度的设备运行时间;
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接入带有第一管道阀门(b4)的气囊排气管道(b5),气囊排气管道(b5)的排气管口(b6)处于密闭仓间(B)内;在密闭仓间(B)内部的氮气浓度达到有效的防虫浓度、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干冰完成升华气化且实现“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之后,打开与仓内柔性气囊(b3)相连的气囊排气管道(b5)上面的第一管道阀门(b4),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及扩散作用即会通过气囊排气管道(b5)、排气管口(b6)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上述过程就将“气压均衡系统”调整升级成为“机械调释系统”,二氧化碳气体对害虫呼吸的刺激作用有利于机械充氮防虫效率的提高,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的二氧化碳与既有的氮气分子相互形成一种“N2+CO2”的混合叠加作用,有利于氮气防虫浓度的保持,也为往柔性气囊中注入其它气体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
上述气囊排气管道(b5)的部分区段引出密闭仓间外并在密闭仓间外管段部位接入第一管道阀门(b4)以方便操作控制;如果上述气囊排气管道(b5)全部位于仓内,接入的第一管道阀门(b4)要使用远程控制开、关的电动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二氧化碳或者是硫酰氟的液化钢瓶气作为充盈仓内柔性气囊(b3)的气源,此时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接入气体导入管道(b7)并引出密闭仓间(B)之外,将二氧化碳或硫酰氟的钢瓶气的输出口通过气体导入管道(b7)与仓内柔性气囊(b3)相接通,循环脱氧充氮杀虫期间,选择二氧化碳或硫酰氟的钢瓶气中的一种通过气体导入管道(b7)输入进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中,伴随着柔性气囊中二氧化碳或硫酰氟的导入,膨大的柔性气囊即会置替掉密闭仓间(B)内部相应的空间体积,实现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预先接入带有第一管道阀门(b4)的气囊排气管道(b5),第一管道阀门(b4)的排气管口(b6)位于密闭仓间(B)内部;在密闭仓间(B)内部的氮气浓度达到有效的防虫浓度、实现了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之后,打开气囊排气管道(b5)上面的第一管道阀门(b4),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或硫酰氟气体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及扩散作用即会通过气囊排气管道(b5)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并与既有的氮气分子相互混合叠加,上述过程就将“气压均衡系统”调整升级成为“机械调释系统”,二氧化碳气体对害虫呼吸的刺激作用有利于机械充氮防虫效率的提高,硫酰氟自身的熏蒸作用与高浓度氮气条件下的低氧杀虫作用相互叠加形成“N2+SO2F2”的混合增效作用,有利于氮气防虫效果的提升,也为往柔性气囊中注入其它气体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
上述气囊排气管道(b5)的部分区段引出密闭仓间外并在密闭仓间外管段部位接入第一管道阀门(b4)以方便操作控制;如果上述气囊排气管道(b5)全部位于密闭仓间内,接入的第一管道阀门(b4)要使用远程控制开、关的电动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二氧化碳与硫酰氟钢瓶气的混合气体作为充盈仓内柔性气囊(b3)的气源,此时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接入气体导入管道(b7)并引出密闭仓间(B)的仓外,将二氧化碳、硫酰氟的钢瓶输出口与三通管接头中的两个接头相互接通,三通管接头的另一个接头接入气体导入管道(b7),气体导入管道(b7)的另一端与仓内柔性气囊(b3)相接通,循环脱氧充氮杀虫期间,将二氧化碳、硫酰氟钢瓶气一并通过气体导入管道(b7)输入进仓内柔性气囊(b3)的内腔中,伴随着柔性气囊中二氧化碳和硫酰氟的导入,膨大的柔性气囊即会置替掉密闭仓间(B)内部相应的空间体积,实现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
在仓内柔性气囊(b3)上预先接入带有第一管道阀门(b4)的气囊排气管道(b5),气囊排气管道(b5)的排气管口(b6)位于密闭仓间(B)内部;在密闭仓间(B)内部的氮气浓度达到有效的防虫浓度、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充盈二氧化碳与硫酰氟的混合气并实现了整仓循环充氮防虫模式下的“气压均衡与负荷消减”效应之后,打开气囊排气管道(b5)上面的第一管道阀门(b4),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的二氧化碳与硫酰氟的混合气体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及扩散作用即会通过气囊排气管道(b5)释放在密闭仓间(B)内,上述过程就将“气压均衡系统”调整升级成为“机械调释系统”,高浓度氮气条件下对害虫的窒息作用、二氧化碳刺激害虫气门的增加呼吸强度效应、硫酰氟损害害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熏蒸作用相互叠加,形成一种“N2+SO2F2+CO2”混合熏蒸作用;二氧化碳气体或硫酰氟气体的注入剂量灵活掌握,二氧化碳、硫酰氟体积百分比浓度以不小于5%,同时确保密闭仓间内部的氮气体积浓度不小于95%;
上述过程在排空了仓内柔性气囊(b3)内部气体以后,也为往柔性气囊中重复注入空气、氮气或重复投送干冰并使其体积再次膨大创造条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密闭仓间外另设置一个仓外柔性气囊(b3-1)用于投送干冰并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容器,在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上面接入气囊间连通管道(b8)并引出密闭仓间之外,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与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的内腔之间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相互连通,将干冰通过投送干冰的开口投放在仓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内并快速使用热合、夹合、粘合的办法封闭投送干冰的开口,仓外柔性气囊(b3-1)内的干冰升华气化之后即会依靠气压差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输送到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中,在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上接入电动气泵(b9)以便提升二氧化碳气体从仓外柔性气囊(b3-1)到仓内柔性气囊(b3)中的输送速度,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上接入第二管道阀门(b10)以便截止输送到仓内柔性气囊(b3)中的气体倒流;
使用二氧化碳、硫酰氟的钢瓶气来注入仓外柔性气囊(b3-1),此时投送干冰的开口(b2)改用带有阀门的导气管替代,二氧化碳、硫酰氟的钢瓶气通过该带有阀门的导气管与仓外柔性气囊(b3-1)对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与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连通以后还可以发挥密闭仓间内外的气压均衡作用:保持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中接入的第二管道阀门(b10)处于开通状态,在仓外柔性气囊(b3-1)中注入的气体并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输送到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中,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及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均保持半充满状态,此时两个柔性气囊中的气体自动依靠密闭仓间内外存在的压力差在两个柔性气囊之间流动,两个柔性气囊内部气体的流进与流出使得柔性气囊体积发生变化并对密闭仓间内外的压力差起到调节与平衡作用;
为了单纯地发挥密闭仓间内外的气压均衡作用,使用鼓风机往密闭仓间外的仓外柔性气囊(b3-1)中注入空气并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输送到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中,使用空气作为介质替代干冰气化的二氧化碳,以节省投送固体干冰带来的成本上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密闭仓间外设置一种使用金属、塑料板制作成为箱式或直径100-1500mm的筒式管状物作为干冰挥发装置来替代仓外柔性气囊(b3-1),密闭仓间外的干冰挥发装置通过气囊间连通管道(b8)与密闭仓间内的仓内柔性气囊(b3)相互连通;使用柔性材料制作上述干冰挥发装置,但使用龙骨支架对装置的形状和体积进行固化与支撑,以防范干冰挥发装置可能出现的爆涨、漏气现象,上述形状固定的干冰挥发装置均设置干冰投送开口,使用以后及时密闭。
8.如权利要求5、6或7所述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内柔性气囊(b3)、仓外柔性气囊(b3-1)或形状固定的干冰挥发装置设置一个或多个,相互之间独立布置,或通过串联、并联的方式集合布置;
在管状干冰投送通道(b1)上面通过并联或者是串联的方式连接多个仓内柔性气囊(b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种密闭的舱室、车厢视同密闭仓间(B)的应用场景,用来防范其中的苍蝇、蟑螂、蚊虫、老鼠的繁殖危害。
CN202111170839.6A 2021-10-05 2021-10-05 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 Active CN113854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0839.6A CN113854350B (zh) 2021-10-05 2021-10-05 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0839.6A CN113854350B (zh) 2021-10-05 2021-10-05 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4350A CN113854350A (zh) 2021-12-31
CN113854350B true CN113854350B (zh) 2023-09-08

Family

ID=79001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0839.6A Active CN113854350B (zh) 2021-10-05 2021-10-05 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43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8638B (zh) * 2022-02-10 2022-05-06 烟台华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参冷链运输保温包装容器
CN114570295A (zh) * 2022-03-25 2022-06-03 上海吉量医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制备三乙胺碳酸盐缓冲液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07053C1 (de) * 1996-02-24 1997-07-03 Binker Materialschutz Gmbh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Begasung eines Raumes mit schrumpfendem Hohlkörper
CN1754436A (zh) * 2004-10-03 2006-04-05 王世清 气调库快速降氧技术
CN111530233A (zh) * 2020-04-29 2020-08-14 武汉东昌仓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仓间循环脱氧富氮防虫方法及装置
CN112142016A (zh) * 2020-09-08 2020-12-29 武汉颐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循环模式下快速机械脱氧、充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07053C1 (de) * 1996-02-24 1997-07-03 Binker Materialschutz Gmbh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Begasung eines Raumes mit schrumpfendem Hohlkörper
CN1754436A (zh) * 2004-10-03 2006-04-05 王世清 气调库快速降氧技术
CN111530233A (zh) * 2020-04-29 2020-08-14 武汉东昌仓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仓间循环脱氧富氮防虫方法及装置
CN112142016A (zh) * 2020-09-08 2020-12-29 武汉颐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循环模式下快速机械脱氧、充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4350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54350B (zh) 一种依靠干冰升华效应提升密闭仓间气调防虫效果的方法
US20130276665A1 (en) Evacuated tube transport system
CA2357422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inguishing fire in an enclosed space
CN111846626B (zh) 机械气调模式下的农产品包装与堆垛密闭贮存方法
CN112142016B (zh) 一种密闭循环模式下快速机械脱氧、充氮方法
RU2498828C2 (ru) Огнегасящая система
CN111530233A (zh) 一种密闭仓间循环脱氧富氮防虫方法及装置
DE19506200C2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Bekämpfen von Schädlingen und zur Aufbewahrung von Gegenständen gegen Umwelteinflüsse
CN102871208B (zh) 一种烟叶快速降氧杀虫方法
CN105475213A (zh) 一种活鱼类运输包装袋及其制造、使用方法
CN110063324B (zh) 一种储藏杀虫系统
CN102395267B (zh) 用于在封闭空间中能够控制熏蒸的设备及方法
CN112314582B (zh) 一种密闭车厢快速机械脱氧富氮气调防虫方法
CN210801782U (zh) 粉体干燥装置
CN210012336U (zh) 粉体流化装置的卸压过滤结构
CN113647367B (zh) 一种提升整仓模式下机械充氮防虫效率的方法
CN106031913A (zh) 涂敷装置以及涂敷方法
CN102871215A (zh) 一种杀灭烟草害虫的方法
CN109757225A (zh) 一种氮气贮存的中药材养护方法
CN205327812U (zh) 一种氮氧气循环保鲜袋
CN210012337U (zh) 粉体流化装置
CN210012338U (zh) 粉体流化结构及装置
CN209137826U (zh) 一种柜式双瓶七氟丙烷灭火装置
CN114916324A (zh) 一种成品粮堆垛帐幕及气调储粮系统
CN102871207B (zh) 一种烟叶快速杀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