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2219A - 无线充电系统和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系统和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2219A
CN113852219A CN202010601337.3A CN202010601337A CN113852219A CN 113852219 A CN113852219 A CN 113852219A CN 202010601337 A CN202010601337 A CN 202010601337A CN 113852219 A CN113852219 A CN 113852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harged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bear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13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书俊
王东旭
陈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13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2219A/zh
Priority to US17/147,297 priority patent/US11764618B2/en
Priority to EP21155177.5A priority patent/EP3930147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852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22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02J50/40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the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the two or more receiving devices being integrated in the same unit, e.g. power mats with several coils or antennas with several sub-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4B5/263
    • H04B5/79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和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包括:承载面,承载面的上方具有多个放置待充电设备的区域;导轨,位于承载面下方,包括第一方向轨道;无线充电模组,安装在承载面下方的第一方向轨道上;无线充电模组包括:第一滑动组件和充电单元;驱动模组,位于承载面下方,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滑动组件连接,用于通过驱动第一滑动组件沿第一方向轨道运动改变无线充电模组的位置。本公开可以使整个承载面成为无线充电的有效区域,充电模组处于承载面下方,承载面上没有走线和充电板,实现真正自由的2D充电,且无需用户手动将待充电设备对准桌面下方的充电器,增加了当前无线充电的空间自由度。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系统和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和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基于Qi(无线充电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充电速度越来越快,用户接受度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基于的Qi充电产品还有存在一些缺点,影响用户体验度,比如:
1)无线充电的平面自由度不够,用户必须将手机与无线充电线圈对准,充电板才可以进行充电;
2)充电板需要放在桌面上,充电板和电缆线使桌面比较凌乱;
3)标准Qi不可以支持多设备充电,如果桌面上有多个设备的时候,就需要有多个充电板,虽然现有技术中采用多通道多线圈的方式可以支持多设备充电,但是增加了成本,且充电有效面积受限。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和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
承载面,其中,所述承载面的上方,具有多个放置待充电设备的区域;
导轨,位于所述承载面下方,所述导轨包含:第一方向轨道;
无线充电模组,安装在所述承载面下方的所述第一方向轨道上;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包括:第一滑动组件和充电单元;
驱动模组,位于所述承载面下方;所述驱动模组包含: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连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轨道运动改变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导轨还包括:
第二方向轨道,安装在所述第一方向轨道上;所述第一方向轨道和所述第二方向轨道的铺设方向不同;
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充电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方向轨道上,且包括:第二滑动组件和充电线圈;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连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第二滑动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轨道运动改变所述充电线圈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
支架,用于将所述第一方向轨道固定在所述承载面下方;
充电器,与所述第一方向轨道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轨道的一侧,用于向所述无线充电模组供电。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向轨道包括:
第一正极轨道,与所述充电器的正极电连接;
第一负极轨道,与所述充电器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方向轨道包括:
第二正极轨道,与所述第一正极轨道电连接;
第二负极轨道,与所述第一负极轨道电连接。
可选的,一个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充电单元;其中,所述充电单元均包括:充电线圈。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
无线通信模组,位于所述承载面下,用于与位于所述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交互进行无线充电的握手信号;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包括:至少三个位于预设位置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通信节点;
控制模组,位于所述承载面下,分别与所述驱动模组和所述无线通信模组连接,用于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根据确定的所述位置,向所述驱动模组提供驱动信号;
所述驱动模组,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至少一个所述无线充电模组沿所述导轨移动,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内至少一个充电单元在所述导轨上移动后的充电范围包含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位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包括:
确定位于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的位置;
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无线充电模组内的充电单元在所述承载面下方的导轨移动,移动后的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范围包含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包括:至少三个位于预设位置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通信节点;
所述确定位于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的位置,包括:
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与位于所述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交互进行无线充电的握手信号;
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包括:
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分别到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距离;
根据所述通信节点所在的中心点,并以所述待充电设备到所述通信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的备选范围;
至少三个所述备选范围的重叠区域,确定为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导轨包括:第一方向导轨和第二方向导轨;所述第一方向导轨和所述第二方向导轨相交;
所述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无线充电模组内的充电单元在所述承载面下方的导轨移动,移动后的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范围包含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的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位于所述承载面下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及所述第二方向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导轨运动;
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移动后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内的充电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轨道运动至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下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如上述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包括:承载面、导轨、无线充电模组和驱动组件,导轨、无线充电模组和驱动组件均位于承载面下方,结构简单,承载面上没有走线和充电板,从而解决了桌面或工作台等各种承载面上充电走线导致的承载面凌乱的问题。其中,承载面的上方放置待充电设备,承载面下设置有导轨;无线充电模组可以沿着导轨移动,如此,无线充电模组通过自身与位置的移动与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对准,从而提升充电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承载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通信模组定位待充电设备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步骤S11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步骤S22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在步骤S12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包括:承载面100、导轨200、无线充电模组300和驱动模组(图中未示出)。其中,导轨200、无线充电模组300和驱动模组均位于承载面100的下方。
承载面100的上方具有多个放置待充电设备101的区域;导轨200包括第一方向轨道210,参见图2;无线充电模组300安装在承载面100下方的第一方向轨道210上,无线充电模300包括第一滑动组件310和充电单元320;驱动模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10,第一驱动组件410与第一滑动组件310连接,第一驱动组件410用于通过驱动第一滑动组件310沿第一方向轨道210运动改变无线充电模组300的位置。
应理解,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对无线充电模组300的个数不进行限定。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无线充电模组300,也可以包括多个,如图1所示,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模组1、无线充电模组2、....、无线充电模组n,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应理解,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对可以支持待充电设备的个数也不进行限定。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可以支持一个待充电设备101,也可以支持多个待充电设备,如图2所示,无线充电系统可以支持待充电设备1、待充电设备2和待充电设备3同时充电。
现有技术中,虽然已经有放置在桌下Qi的充电产品,但还是人工将被充设备放置到充电板重合的位置,并不能自由位置进行充电,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所以,本申请将整个承载面100都能作为无线充电的有效区域,不限个数的无线充电模组300可以支持桌面上多设备同时充电,如图2所示;且无线充电系统处于承载面100下,承载面100上没有走线和充电板,实现真正自由的2D充电。
示例性的,承载面100可以是桌面,还可以是工作台等承载物品的平面。
本申请将无线充电系统附着于承载面100下方,给承载面100上的待充电设备101进行无线充电,这样承载面100上没有充电器和电源线,使承载面100更加整洁,使用更加方便。待充电设备在需要充电时,用户可以直接将待充电设备放在承载面100上,第一驱动组件410可以通过驱动第一滑动组件310沿第一方向轨道210运动改变无线充电模组300的位置,使无线充电模组300接近待充电设备101,并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用户无需寻找与待充电设备对准的充电器,充电方便快捷。
这里,驱动模组可以是步进电机,即第一驱动组件410为步进电机,例如可以是永磁式双相电机,体积小,且控制稳定。驱动模组也可以是直线电机,例如线性马达、驱动马达等,精度高,结构简单,且重量轻,可以降低无线充电系统的重量。本实施例对驱动模组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
无线充电模300的第一滑动组件310可以是金属簧片,也可以是金属套环等。例如,金属簧片环绕在第一方向轨道210上,与第一方向轨道210电连接。例如,金属套环套在第一方向轨道210上,与第一方向轨道210电连接。本实施例对第一滑动组件310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
可选的,由于导轨需要导电,为了安全性,本实施例在导轨外侧设置绝缘层,保证用户的安全。绝缘层可以是树脂、塑料、硅橡胶或PVC等材质,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上述实施例,结构简单,承载面上没有走线和充电板,整个承载面成为无线充电的有效区域,从而解决了桌面或工作台等各种承载面上充电走线导致的承载面凌乱的问题。无线充电模组可以沿着导轨移动,如此,无线充电模组通过自身与位置的移动与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对准,无需用户手动将待充电设备对准桌面下方的充电器,从而提升充电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导轨200还可以包括:第二方向轨道220。
第二方向轨道220安装在第一方向轨道210上,充电单元320安装在第二方向轨道220上。其中,第一方向轨道210和第二方向轨道220的铺设方向不同。
这里,第二方向轨道220可在第一方向轨道210上滑动,充电单元320可在第二方向轨道220上滑动。
可选的,第二方向轨道220通过金属簧片安装在第一方向轨道210上,金属簧片可以环绕在第一方向轨道210上,使第二方向轨道220在第一方向轨道210上滑动。金属簧片还可以与第二方向轨道220和第一方向轨道210均电连接,例如与第二方向轨道220内的线缆和第一方向轨道210内的线缆电连接,这样第一方向轨道210上的电压也可以传输给第二方向轨道220。
当然,第二方向轨道220内部的线缆可以直接与第一方向轨道210的线缆连接,或沿第二方向轨道220的线缆与沿第一方向轨道210铺设的线缆连接,将第一方向轨道210上的电压也可以传输给第二方向轨道220。
充电单元320可以通过金属簧片与第二方向轨道220连接,金属簧片可以环绕在第二方向轨道220上,使充电单元320在第二方向轨道220上滑动。金属簧片还可以与充电单元320的充电线圈电连接,这样第二方向轨道220上的电压也可以传输给充电线圈,使充电单元320带电,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当然,第二方向轨道220内部的线缆可以直接与充电单元320的充电线圈连接,或沿第二方向轨道220的线缆与充电单元320的充电线圈连接,将第二方向轨道220上的电压也可以传输给充电单元320的充电线圈。
这里,在第二方向轨道220、第一方向轨道210和充电单元320的外侧均设置绝缘层,防止电压外漏,保证用户的安全。
可选的,第一方向轨道210的铺设方向和第二方向轨道220的铺设方向相交且呈现一个夹角,该夹角可以为0<θ<180°。例如,第一方向轨道210的铺设方向和第二方向轨道220的铺设方向垂直,则该夹角为90°。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驱动模组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组件420。
充电单元320可以包括:第二滑动组件(图中未示出)和充电线圈321。
第二驱动组件420与第二滑动组件连接,第二驱动组件420用于通过驱动第二滑动组件沿第二方向轨道220运动改变充电线圈321的位置。
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10和第二驱动组件420,可以使充电线圈321在不同方向上移动,使充电线圈321逐渐接近待充电设备,并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无需用户手动改变承载面下方的充电线圈的位置或无需改变待充电设备的位置,充电方便快捷。
可选的,第一驱动组件410和第二驱动组件420均可以是步进电机。第一方向轨道210上的步进电机可以带动无线充电模组30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例如水平方向。第二方向轨道220上的步进电机可以带动充电单元32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例如垂直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系统还可以包括:支架500和充电器600。
支架500用于将第一方向轨道210固定在承载面100下方;充电器600固定在第一方向轨道210的一侧,通过导轨内的线缆或者沿导轨铺设的线缆向无线充电模组300供电。
通过支架500将导轨固定,使得无线充电系统处于承载面下,将充电器设置在一端,减少了充电线的使用,承载面上没有走线和充电板,实现真正自由的2D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一方向轨道210可以包括:第一正极轨道211和第一负极轨道212。第二方向轨道220可以包括:第二正极轨道221和第二负极轨道222。
第一正极轨道211与充电器600的正极电连接;第一负极轨道212与充电器600的负极电连接。第二正极轨道221与第一正极轨道211电连接;第二负极轨道222与第一负极轨道212电连接。
第一正极轨道211和第一负极轨道212正好可以支撑无线充电模组300在第一方向上滑动,且导轨上的电压以正负极的形式存在,安全性好。第二正极轨道221和第二负极轨道222正好可以支撑充电单元320在第二方向上滑动,且导轨上的电压以正负极的形式存在,安全性好,可以提高充电线圈的寿命,保证用户的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线充电模组300。一个无线充电模组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充电单元320。充电单元320包括充电线圈321。
如图4所示,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包括4个无线充电模组300,第一个无线充电模组300可以包括3个充电单元320,第二个无线充电模组300可以包括2个充电单元320,第三个无线充电模组300包括3个充电单元320,第四个无线充电模组300可以包括1个充电单元320,即承载面100下有9个充电单元320,每个充电单元320可以负责给一个待充电设备充电,这样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同时支持9路充电。
如果用户需要支持更多设备同时充电,可以任意增加充电单元320的数量,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这样,多各充电单元320组成一个整体系统,在无线充电系统检测到承载面100上有设备需要充电时,无线充电系统可以自动定位设备的准确位置,将其中一个充电单元320自动移动到待充电设备下方进行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组和控制模组(图中均未示出),无线通信模组和控制模组均位于承载面100下。
无线通信模组用于与位于承载面100上的待充电设备交互进行无线充电的握手信号。无线通信模组包括:至少三个位于预设位置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通信节点。
应理解,本实施例对至少三个通信节点的位置不进行限定。至少三个通信节点的位置在确定后是不变的,至少三个通信节点的位置均不在同一直线上。
至少三个通信节点均与位于承载面100上的待充电设备交互进行无线充电的握手信号,均接收握手信号,用于定位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示例性的,至少三个通信节点通过BLE通信协议与待充电设备交互。
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驱动模组和所述无线通信模组(至少三个通信节点)连接,用于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承载面100上的位置,根据确定的位置,向驱动模组提供驱动信号。
可选的,所述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包括:
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分别到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距离。
根据所述通信节点所在的中心点,并以所述待充电设备到所述通信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的备选范围。
这里,至少三个通信节点均可以是蓝牙通信节点,或者,WiFi节点。每个通信节点均至少包括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待充电设备的握手信号,还可以包括发送天线,用于将握手信号发送给控制模组。这样,控制模组可以根据至少三个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至少三个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待充电设备的位置。本实施例对通信节点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
至少三个所述备选范围的重叠区域,确定为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
示例性的,以所述通信节点为圆心,以所述待充电设备到所述通信节点的距离为圆心作圆,三个圆相交的点为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承载面100上的位置。
具体的,参见图5,无线通信模组包括通信节点A、通信节点B和通信节点C。待充电设备D向通信节点A、通信节点B和通信节点C发送握手信号,通信节点A、通信节点B和通信节点C将接收的握手信号发送给控制模组。
控制模组根据三个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三个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待充电设备D分别到三个通信节点的距离。
然后以通信节点A为圆心,待充电设备D到通信节点A的距离为半径作圆,通信节点B为圆心,待充电设备D到通信节点B的距离为半径作圆,通信节点C为圆心,待充电设备D到通信节点C的距离为半径作圆,三个圆的交点为待充电设备在承载面100上的位置,即X(x,y,z)。
控制模组根据确定的位置X(x,y,z),向驱动模组提供驱动信号。例如,驱动信号可以包括控制对应充电单元向左移动x个单位,向下移动y单位等。
驱动模组用于根据驱动信号驱动至少一个无线充电模组300沿导轨200移动,其中,无线充电模组300内至少一个充电单元320在导轨200上移动后的充电范围包含待充电设备所在位置。
这里,移动后的充电范围包含待充电设备所在位置是指:在导轨200上移动的充电单元320的充电范围包含待充电设备所在位置,并不一定必须在待充电设备正下方,只要待充电设备可以接收电压即可,增加了当前无线充电的空间自由度。
示例性的,参见图3,三个充电单元位于桌面下侧的预设默认位置,且控制模组已知三个通信节点的位置。待充电设备放到桌子上后,通过BLE协议与三个通信节点进行定位通信,控制模组根据三个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三个通信节点的位置识别出待充电设备的位置,并基于确定的待充电设备的位置,向驱动模组发送驱动信号,驱动模组根据驱动信号控制三个充电单元中的一个充电单元自动移动,比如先水平方向移动,在垂直方向移动,移动后的充电范围包含待充电设备所在位置,给桌面上的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实现从桌上拿起设备停止充电,设备放在桌子上其他位置后也可以继续充电,从而可以维持设备处在较高的电量。
应理解,本实施例对充电单元320的滑动顺序不进行限定。驱动模组的第一驱动组件可以先启动,第二驱动组件后启动;也可以是第二驱动组件可以先启动,第一驱动组件后启动;还可以是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同时启动。
本实施例在确定待充电设备在承载面100上的位置之前,还需要确定待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可充电区域,这样可以避免手机在桌面附近,导致误启动该系统。
可选的,获取每个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范围,得到充电区域;在所述充电区域内,记录无线通信模组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弱;在所述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个满足预设强度条件时,则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放置在所述充电区域内。
具体的,至少三个通信节点根据实际的可覆盖充电区域进行预校准,记录可充电区域内的至少三个通信节点的蓝牙强度范围表(包括XY方向及Z方向范围)。确定记录的蓝牙强度是否满足预设强度条件,从而识别待充电设备是否在桌面上,以及待充电设备是否在可充电区域内,避免手机在桌面附近,导致误启动该系统。
示例性的,三个通信节点根据实际的可覆盖充电区域进行预校准。控制模组记录可充电区域内的三个通信节点的蓝牙强度范围表,包括X方向上、Y方向上和Z方向上的蓝牙强度范围。若记录的蓝牙强度满足预设强度条件,则确定待充电设备在桌面上,且在可充电区域内,避免了手机在桌面附近,导致误启动该系统,避免电量的浪费。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控制模组还可以与预设终端交互进行无线充电的握手信号;控制模组用于根据接收的握手信号,向驱动模组提供位置驱动信号;驱动模组还可以根据位置驱动信号驱动至少一个无线充电模组300沿导轨200中的至少一个充电单元320移动。
示例性的,用户可以通过预设终端的APP,根据BLE协议与控制模组交互进行无线充电的握手信号,APP用于控制充电单元的位置。控制模组接收APP发送的握手信号,并根据所述握手信号向驱动模组发送位置驱动信号。驱动模组根据所述位置驱动信号,控制充电单元的位置。如果用户不设定充电单元的初始位置,则充电单元将根据控制模组中的默认位置放置。
控制模组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单元。其中,存储器可以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系统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比如控制信号、驱动信号等。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本发明无线充电系统可以识别待充电设备在桌面上的位置并进行充电。无线充电系统采用BLE通信协议定位待充电设备在桌面的位置,无线充电系统附着于桌面下方,三个充电单元位于桌面下侧的预设默认位置,如图3所示。
用户可以通过APP通过BLE控制充电单元的位置,如果不设定充电单元的初始位置,将根据默认位置放置。待充电设备放到桌子上后,通过BLE协议与通信节点进行定位通信,基于识别的目标位置,无线充电系统将根据识别到的目标位置,自动移动到待充电设备正下方,给桌面上的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可以实现从桌上拿起设备停止充电,设备放在桌子上其他位置后可以继续充电,从而可以维持设备处在较高的电量。
充电节点的预校准:三个充电节点根据实际的可覆盖充电区域进行预校准,记录可充电区域内的三个通信节点蓝牙强度范围表(XY方向及Z方向范围),从而识别待充电设备是否在桌面上及是否在可充电区域内,避免手机在桌面附近,导致误启动该系统。
通信节点的默认位置:设定默认的规则,避免三个通信节点处在同一条直线,避免定位失败。
待充电设备的位置定位:通过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个通信节点,通过蓝牙信号强弱,三个通信节点发出信号的圆形区域,三圆的交点定位待充电设备。
充电单元的优先顺序:系统启动后发现有设备进入可充电区域,会根据就近原则移动充电单元靠近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本公开使承载面100成为能自由充电的2D平面,承载面100上的整个生态设备摆脱电源线的困扰,充分发挥无线充电的优越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基于承载面100下的无线充电系统可支持多设备同时充电,而且扩展,任意增加无线充电模组300或充电单元320的数量,且每个充电单元320可以自动移动到待充电设备位置,无需用户手动将待充电设备对准桌面下方的充电器,增加了当前无线充电的空间自由度。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本公开中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确定位于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包括:至少三个位于预设位置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通信节点。
进一步地,参见图7,步骤S11中确定位于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的位置的具体实现流程包括:
在步骤S21中,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与位于所述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交互进行无线充电的握手信号。
在步骤S22中,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8,步骤S22中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的具体实现流程包括:
在步骤S31中,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分别到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距离。
在步骤S32中,根据所述通信节点所在的中心点,并以所述待充电设备到所述通信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的备选范围。
在步骤S33中,至少三个所述备选范围的重叠区域,确定为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
在步骤S12中,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无线充电模组内的充电单元在所述承载面下方的导轨移动,移动后的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范围包含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可以包括:第一方向导轨和第二方向导轨;所述第一方向导轨和所述第二方向导轨相交。参见图9,在步骤S12中的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无线充电模组内的充电单元在所述承载面下方的导轨移动,移动后的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范围包含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的位置的具体实现流程包括:
在步骤S41中,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位于所述承载面下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及所述第二方向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导轨运动。
在步骤S42中,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移动后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内的充电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轨道运动至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下方。
本公开承载面上没有走线和充电板,从而解决了桌面或工作台等各种承载面上充电走线导致的承载面凌乱的问题。其中,承载面的上方放置待充电设备,承载面下设置有导轨;无线充电模组可以沿着导轨移动,如此,无线充电模组通过自身与位置的移动与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对准,从而提升充电效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位于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的位置;
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无线充电模组内的充电单元在所述承载面下方的导轨移动,移动后的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范围包含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面,其中,所述承载面的上方,具有多个放置待充电设备的区域;
导轨,位于所述承载面下方,所述导轨包含:第一方向轨道;
无线充电模组,安装在所述承载面下方的所述第一方向轨道上;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包括:第一滑动组件和充电单元;
驱动模组,位于所述承载面下方;所述驱动模组包含: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连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轨道运动改变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还包括:
第二方向轨道,安装在所述第一方向轨道上;所述第一方向轨道和所述第二方向轨道的铺设方向不同;
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充电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方向轨道上,且包括:第二滑动组件和充电线圈;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连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第二滑动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轨道运动改变所述充电线圈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
支架,用于将所述第一方向轨道固定在所述承载面下方;
充电器,与所述第一方向轨道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轨道的一侧,用于向所述无线充电模组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轨道包括:
第一正极轨道,与所述充电器的正极电连接;
第一负极轨道,与所述充电器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方向轨道包括:
第二正极轨道,与所述第一正极轨道电连接;
第二负极轨道,与所述第一负极轨道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充电单元;其中,所述充电单元均包括:充电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
无线通信模组,位于所述承载面下,用于与位于所述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交互进行无线充电的握手信号;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包括:至少三个位于预设位置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通信节点;
控制模组,位于所述承载面下,分别与所述驱动模组和所述无线通信模组连接,用于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根据确定的所述位置,向所述驱动模组提供驱动信号;
所述驱动模组,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至少一个所述无线充电模组沿所述导轨移动,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内至少一个充电单元在所述导轨上移动后的充电范围包含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位置。
7.一种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位于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的位置;
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无线充电模组内的充电单元在所述承载面下方的导轨移动,移动后的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范围包含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包括:至少三个位于预设位置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通信节点;
所述确定位于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的位置,包括:
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与位于所述承载面上的待充电设备交互进行无线充电的握手信号;
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包括:
根据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握手信号的信号强度和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充电设备分别到至少三个所述通信节点的距离;
根据所述通信节点所在的中心点,并以所述待充电设备到所述通信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的备选范围;
至少三个所述备选范围的重叠区域,确定为所述待充电设备在所述承载面上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第一方向导轨和第二方向导轨;所述第一方向导轨和所述第二方向导轨相交;
所述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无线充电模组内的充电单元在所述承载面下方的导轨移动,移动后的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范围包含所述待充电设备所在的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位于所述承载面下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及所述第二方向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导轨运动;
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驱动移动后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内的充电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轨道运动至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下方。
11.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
CN202010601337.3A 2020-06-28 2020-06-28 无线充电系统和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 Pending CN1138522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1337.3A CN113852219A (zh) 2020-06-28 2020-06-28 无线充电系统和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
US17/147,297 US11764618B2 (en) 2020-06-28 2021-01-12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wireless charging
EP21155177.5A EP3930147A1 (en) 2020-06-28 2021-02-04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wireless charg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1337.3A CN113852219A (zh) 2020-06-28 2020-06-28 无线充电系统和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2219A true CN113852219A (zh) 2021-12-28

Family

ID=7455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1337.3A Pending CN113852219A (zh) 2020-06-28 2020-06-28 无线充电系统和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4618B2 (zh)
EP (1) EP3930147A1 (zh)
CN (1) CN11385221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1657B (zh) * 2022-01-19 2023-01-17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无线充电桌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1434B2 (en) * 2004-12-02 2007-12-25 Pryor Jae Won Kim Movable lighting apparatus
JP5348183B2 (ja) * 2010-08-18 2013-11-2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内蔵機器と充電装置
CN110870163A (zh) * 2017-07-14 2020-03-0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供电装置及非接触供电系统
US20190207427A1 (en) * 2017-12-31 2019-07-04 Blynk Technolog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owering electrical systems onboard carts
US11005309B2 (en) * 2018-01-26 2021-05-11 Wbtec, Llc Charging apparatus with locator
US11159057B2 (en) * 2018-03-14 2021-10-26 Energous Corporation Loop antennas with selectively-activated feeds to control propagation patterns of wireless power signa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64618B2 (en) 2023-09-19
US20210408834A1 (en) 2021-12-30
EP3930147A1 (en) 2021-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10554B (zh) 无线充电站
CN113852219A (zh) 无线充电系统和无线充电的实现方法
CN102769318A (zh) 无线充电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3904464A (zh) 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64297B (zh) 动态扩散片组件及控制方法、激光消散斑装置、投影仪
CN105634145A (zh) 电子设备和充电提示方法
CN102565754A (zh) 可移动装置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EP4136737A1 (en) Self-alignment for wireless charging
RU2727524C1 (ru)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заря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истема,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зарядн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JP6107715B2 (ja) 給電パッドとその給電パッドを用いたフォークリフトの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受電パッドとその受電パッドを用いた非接触給電設備の2次側受電回路
KR20150035039A (ko) 전기자동차의 무선전력수신장치
US20220203856A1 (en) Device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for charging vechile
CN113960743A (zh) 一种潜望式远程变焦防手振装置
CN109660027A (zh) 一种融合红外导航及磁导航的机器人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9755976A (zh)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228389B1 (ko) 무선 전력 송신기의 각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2018113765A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電力送電用シート
CN102684261A (zh) 智能充电装置、移动监控装置和移动监控系统
EP3605222B1 (en) Dual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CN216083228U (zh) 一种潜望式远程变焦防手振装置
CN110707779A (zh) 自动调节式无线充电器
CN210792821U (zh) 水下航行器的无线充电系统及装置
JP2017200319A (ja) 無線電力送電装置及び無線電力送電装置システム
CN108134421B (zh)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用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KR20160121300A (ko) 휴대용 단말기 거치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